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貓有九命

    劉若愚在《酌中志》一書中這樣描述天啟皇帝的:“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創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園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大小盤旋宛轉 ,隨高隨下,久而不墮,視為嬉笑,皆出人意表。”

    天啟皇帝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型的宮殿,形式仿照乾清宮做的。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巧奪天工。魏忠賢總是乘他木工做得全神貫注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他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 如此魏忠賢專權跋扈、構陷忠良、以致於朝政敗壞,全國各地烽煙四起。

    評價:要說這對難兄難弟,都是從小缺愛。一個是放縱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個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明朝傳到崇禎手上就是一個病入膏肓的江山,崇禎勤儉勤勉、兢兢業業、曾六下罪己詔、付出全部的精力去抗爭也沒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有時候在想如果天啟皇帝不是早死,或許明朝會在他手上終結。

  • 2 # 此心光明604

    天啟俗稱為木匠皇帝,文盲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文化水平,連魏忠賢都不如。至於有人說他利用閹黨來打擊東林黨,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可笑至極。他之所以會重用閹黨,是因為魏忠賢合他的胃口,處處順從於他,還幫他處理國家大事,使他能一心一意的去做木匠活。這可謂愚蠢昏庸透頂,根本就是忠奸不分嘛。不過這個人可能比較重感情,因此即位後會大力提拔他的老師孫承宗以及幫助他繼承皇位的東林黨,一時朝廷政治比較清明。後來東林黨出於忠心,對皇帝要求越來越高,並要求他剷除討他歡樂的魏忠賢,他便不答應了,反戈一擊罷免了東林黨骨幹 ,任由閹黨迫害東林黨,國家大事一概不問,生殺大權全都交於魏忠賢,魏忠賢藉機將東林黨一網打盡,而天啟卻毫不知情。此外,客氏為亂後宮,將一切有懷孕的妃嬪全部清除,天啟依然不知情。到臨死之時 他還誇魏忠賢忠心耿耿,又能幹,並封其為侯,囑咐崇禎善待魏忠賢,可見他的無知愚蠢了。他與崇禎比簡直差遠了,崇禎明辨是非,雷厲風行,很快便將閹黨剷除了,並殫精竭慮,為國操勞,不近女色,事雖不濟,非其罪也。

  • 3 # 戰塲YOK1942419

    天啟少年時比崇禎過得好點,他是太子身份,雖然時間短,但總算有多點規劃,起碼有孫承宗教導他。他對學習四書五經興趣不大,卻喜歡搞手兿,是一個不錯的木匠。因為乳母客氏的關係,他重用魏忠賢,後來索性讓魏代理皇帝,自己逃避責任,他實在沒能力在這種形勢中,當好這個皇帝。崇禎卻自以為是,他沒逃避責任,但卻管得太多,能力又太低,他以為自己做對的事,有很多是聽人擺佈而不自知,判斷能力也差,忠奸不分,剛愎自用,冤殺袁崇煥就註定明朝必亡在他手裡,因為他不知道影響到底有多大,今天很多自以為懂的人也一樣不懂,崇禎比起他哥哥,更沒做人的樂趣,他連魏忠賢也沒有,因為他誰也不信,自己卻並不英明,明粉吹捧他就是一個笑話而已。

  • 4 # 爾朱大魔王

    時逆賢、永貞、元雅、文輔,先將應處應點姓名及應改票帖俱託體乾口奏,曰:“萬歲爺,某系門戶,該處;某票某字當改。”或從臾先帝,御筆親改,……逆賢不識字,從來不批文書,不輪流該正,然頗有記性,只在御前讚揚附和,植黨徇私,或危言冷語挑激聖怒。——《酌中志》卷13

    天啟帝

    可見天啟帝對於朝政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因為魏忠賢無法繞過皇帝私自修改。天啟上臺後,面對東林黨和自己不足的政治實力,天啟暫時選擇了妥協。之後,面對已經做大的東林黨,天啟沒有能力像萬曆那樣扶植新的文官勢力,因此只能用太監聯合政治鬥爭中失勢的文官壓制東林黨。雖然扶植代理人,但是政務卻是不敢完全放鬆的,雖然沒有萬曆的手腕,但至少在政治大方向上天啟還是正確的,太監權力說到底出於皇權,太監就算勢力再大也不會危及到皇權,只有東林黨那幫人才是真正吸國家的血,對抗皇權。

    至於崇禎,他執政方式無論從政治方面還是從經濟都可以說是完全胡搞一氣的。在政治上,打擊閹黨,導致自己完全被文官勢力矇蔽,徹底失去了對國家的認識與掌控,對於遼東局勢更是一知半解,任由文官瘋狂坐大。用人方面則徘徊於輕信與多疑之間,對於下級不能做到信任,往往給了兵權還要多方掣肘,這方面的例子例如盧象升、孫承宗等人,如果放手去幹,李自成早就死了幾百次了。在經濟上,任用東林黨的說辭取消南方各地礦山,港口稅收,卻加大農業稅,更是從受災地區的西北省份加稅,直接導致李闖的出現。

    崇禎帝

    天啟可以說是雖然不聰明但是大局看的很透徹,對自己看的也透徹,國家也在掌控之中,不至於崩得太快,但是崇禎完完全全死性子,所謂的眾正盈朝,換來的是底下文官的欺上瞞下,不光多疑而且還勤政,這不要命了麼。

  • 5 # 這些歷史要讀

    沒可比性!崇禎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17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力圖再興,是個值得尊敬的帝王。

    天啟就是個昏君,而且比宋徽宗還差勁。天啟和宋徽宗都算是被帝位埋沒的藝術家。天啟被後世稱為“木匠皇帝”,事實上他的木匠工藝也確實很了得。但在理政上,他卻比宋徽宗要昏庸多了。

    天啟在位期間,任由魏忠賢與客氏專權,禍亂朝綱,先後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和很多正直官吏,使得明朝官僚系統徹底腐化。

    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的殘忍迫害,和閹黨官吏的大肆收刮,最終激起了民變。天啟年間,大明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急劇激化。

    同時,面對日益強大的後金,天啟即位後卻受閹黨的唆使,罷免了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瀋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可以說,明朝的滅亡,並非始於萬曆,實乃始於天啟。

    而崇禎雖然也算不得明君,但他在王朝的最後時刻所做的種種努力和付出,卻是值得我們後世去敬仰的!

  • 6 # 柳隨風

    朱由校拍著床榻神秘的說:來!吾弟當為堯舜。朱由檢早就看到了哥哥糊塗無能,希望自己可以中興大明,可惜有些事看到了是看到了能不能做到就另說了,有一點他倒是比他哥哥強,那就是儘量去做。他是勤奮的,夙興夜寐,節儉自律,不近女色,每天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同時他也看到了大明江山灰色的未來,每日處在恐懼、煩躁和焦慮之中。他就像做了一個可怕的夢靨,試圖醒來卻無力掙脫。朱由校和朱由檢最大的區別是:朱由校看不見,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朱由撿是已看見,卻無力改變。朱由檢選擇了長髮覆面自縊殉國,為大明贏得了最後一絲尊嚴,與其兄拉肚嗑藥而亡相比死的更嚴肅更像大明。

  • 7 # 明月清風話古今

    要評價天啟帝與崇禎帝,得先從這二人的爹光宗朱常洛說起,光宗朱常洛,就是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的爹,他開創了明朝的一個紀錄,“在位時間最短”他是第一人,他一共當了二十九天皇帝,連一個月都不到。神宗朱翊鈞當了四十八年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爺倆聯手開創了一個紀錄,一個最長,一個最短。

    光宗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母親是個宮女,是他爹偶然間臨幸了一下子,就把他帶到了這個世上,子以母貴,光宗的母親是個宮女,他自然也沒地位,更得不到父親的寵愛,從小到大不受人待見,神宗本不想把皇位傳給他,想傳給福王,因此,朝廷的大臣和皇上爭執了很久,最後神宗不得以才把皇位傳給他,這哥們可能也沒想過自己能當皇帝,當上皇帝不知道該咋得瑟好了,鄭貴妃為了和他緩和關係,給他送了八個美女,他就“嗨上了”,沒幾天就頂不住了,鄭貴妃又讓人給他送了點瀉藥,說他有火,給他瀉瀉火,這不倒黴催的嘛,吃完了,一天拉三四十次,立馬就起不來炕了,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一聽皇上病了,覺得機會來了,說有仙丹要呈獻給皇上,給他補一補,光宗一聽,挺高興,忠心可嘉,得,吃了,吃了一個覺得挺好,還要再吃,又吃了一個,啥人能架住這麼折騰,沒到天亮,就駕崩了,這就是有名的“紅丸案”。就在這種情況下,天啟帝朱由校即位了。

    光宗一生都不受待見,這熹宗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他小時候也沒人管教他,整天價就自己一人拿一堆玩具在哪玩,這也是後來他一輩子都愛玩玩具的根源,熹宗的成長過程只有客氏和魏忠賢陪伴著他,熹宗一生都對客氏非常依賴,有著嚴重的“戀母情結”,對魏忠賢如此信賴,這和他的成長過程是分不開的,熹宗是一個缺少關愛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心靈也不會健康。歷史學家孟森說:“熹宗為至愚至昧之童蒙”。還有的學者甚至稱熹宗是“文盲”“一字不識,不知國事”。當然這種說法不免有些誇張,但點到了要害,熹宗確實是明朝諸帝中最無知無能的一個。

    熹宗即位同時拉開了明朝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要說熹宗是一個白痴,那倒未免有點冤枉了。其實他是兩一個心靈手巧的人,最大的愛好者就是做木匠,而且手藝頗精。當時有人這樣描繪這位皇上:“上性好走馬,又好小戲,好蓋房屋,自操斧鋸鑿削,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為之。性又急躁,有所為,朝起夕即期成”。劉若愚《酌中志》“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創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園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大小盤旋宛轉 ,隨高隨下,久而不墮,視為嬉笑,皆出人意表。魏忠賢、客氏喝彩讚美之,天縱聰明,非人力也”。你看,他的創造發明、思路多麼機智,手藝多麼精巧,要是他不當皇帝的話,肯定能成為一句能工巧匠,然而他當皇帝是極不稱職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像朱由校這樣的“有志青年”被皇帝這個職業給毀了,南唐後主李煜一個純純的“文藝青年”多有才華,他的詩千古傳唱,要是不當皇帝,那又是一個“李白”;宋徽宗那也是一個“文藝青年”畫,細膩傳神,字,自成一體,要不當皇帝,那就是“王羲之、唐伯虎”;朱由校一個有著無限想象力、創造力的青年,也毀在當皇帝上了,這是中國建築史上多麼大的一個損失,唉,皇帝這個職業真是毀人無數呀。

    好了,我們再接著說朱由校,每當他“專心工作,心無旁騖”沉醉其中的時候,非平素親近之人,不得窺視。魏忠賢每每乘熹宗興致勃勃地埋首於營造時,從旁傳奏緊急公文,熹宗一邊幹活,一邊側耳傾聽,聽罷便不耐煩地說:“你們用心去行,我已知道了”。聽任大權旁落而不顧,魏忠賢終於可以任意行事,儼然成了皇上的代言人,甚至肆無忌憚地以“九千歲”自居,熹宗在詔旨中經常稱“朕與廠臣”如何如何,“廠臣”即總督東廠的魏忠賢。

    熹宗天啟時代也可以說是大太監魏忠賢時代。魏忠賢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整個天啟時代他是一手遮天,甚至是無法無天,下治百官,上治後宮,朝臣敢不符逆的被他折磨至死的比比皆是,就連後宮嬪妃敢不順從的,也會被他至於死地,魏忠賢的罪行累累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天啟五年,熹宗在西苑遊玩,船翻落水,雖搶救及時倖免一死,但受此驚嚇,身體從此以後每況愈下。天啟七年,病情加劇,熹宗自知病入膏肓,開始安排後事了。他召見五弟朱由檢,要他入繼大統。為什麼要讓朱由檢來繼位呢?有兩個原因,一、熹宗無後,他前後生了三個兒子,但都夭折了,據說都是魏忠賢做的手腳,他不想讓熹宗有後,這一點,大臣左光斗在彈核魏忠賢的奏摺中就提到過;二、光宗朱常洛七個兒子,長子朱由校繼承皇位了,五子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其它的五個都死了;也就是說,熹宗無後,兄弟也只剩下五弟信王朱由檢,只能讓他來繼承皇位了。

    熹宗死後,信王朱由檢即位,就是後來的思宗。思宗即位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九千歲”魏忠賢給除掉了,權勢勲天的魏忠賢在思宗即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即被除掉,不能不佩服思宗的精明,才十七歲就能如此沉著老練,這即給思宗樹立了威望,也讓思宗自己信心滿滿。

    熹宗荒於朝政,但思宗對自己要求甚嚴,他一貫勤奮於臨朝,從不懈怠。思宗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儉樸的美德卻時時流露出來。他即位不久,,面臨一個國匱民窮的爛攤子,毅然宣佈停止蘇杭織造。

    某日思宗御講筵,所空內衣袖子已破損,露在外面很不雅觀,他不時地把它塞進去遮掩。目睹這一細微動作的講官說:“衣之敝雖過於儉,然美德也,何必諱”!從這幾件事上,我們不難看出思宗是個克勤克儉的人。

    給事中李清說:“上憂國用不足,發萬曆中所儲遼參出外貿易。予時市其中者,····聞此番貿參,獲可數萬金”。萬曆年間宮內所存的上佳野山人參,思宗不願意自己享用,讓你賣掉,換回幾萬兩銀子補貼國用。

    思宗即位以來勵精圖治,其膽識魅力、才學品行,在明代諸帝中毫不遜色,某些方面還頗有佼佼者的風采,歷史卻讓他頭頂上了“亡國之君”的惡名,似乎太不公正的了,人們只能感嘆他生不逢時。

    縱觀思宗一朝,可以看出他孤信多疑,性急好殺,一、殺袁崇煥,等於自毀長城,袁崇煥一死,遼東盡失,從此再無人能經營遼東,無人能抵擋後金;二、朝令夕改,十七年竟換五十多內閣大臣;三、刻於理財,內庫有錢不用,竟加派各種餉銀,弄的民不聊生,逼民造反;四、對大臣不信任,寵信宦官;五、面對農民起義軍的內亂和後金威脅的外患,遊移不定,措施不當,既不能抵禦外患,又不能削平內亂,安內與攘外孰重孰輕認識不清,於徵討與議和孰先孰後優柔寡斷,於瞬息萬變、稍縱即逝的形勢和機會猶豫不決,終致內外交困,一籌莫展。在明末那種複雜的局勢下,這些錯誤的迭加,鄢有不亡之理。

    《明史》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明清史一代宗師孟森說:“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這種對晚明史鞭辟入裡的分析,既提示了歷史上的真相,也反映了歷史的無情,讓並非亡國之君的思宗演出了一幕亡國的悲劇。

    好了,到這裡,這哥倆孰重孰輕大家自有分辨,就不需我多言了!

  • 8 # 坐古談今

    天啟皇帝是甩手掌櫃子兒,崇禎是位忙碌的拼命十三郎。我覺得崇禎更值得敬佩,因為他努力了,也知道病因在哪裡,雖然他的解決之道值得商榷。天啟呢?也許他渾然不知危險,也許他不知道也不在乎。如此渾渾噩噩地活,並不值得誇獎。

    我看一個案例吧。

    (1)王恭廠大爆炸救災銀6000,天啟恩賞4000兩,要記住這個災區在什麼地方

    天啟六年,京城王恭廠軍火庫大爆炸。按照明廷統計和說法,共造成10391間房屋倒塌。明廷原本給撫卹銀六千兩,天啟酌增四千兩!分配如下:

    給予房屋倒塌損失補助:每間房屋8錢3分3釐;

    壓死537人,每人給補助1兩6錢6釐。

    其後,又非常煞有介事地說,死者當中共有49名男屍,這些人應該得到撫卹銀81兩6錢3分2釐。怎麼辦呢?這49人呀可憐呀,無奈遇到王恭廠軍火庫爆炸,太可憐了。經過我們查詢《大明會典》終於找到這49人如何享受到“皇帝的天恩”,我們決定在王恭廠舉行祭奠儀式!

    您看,好傢伙!真是天恩浩蕩呀!

    (2)金鑾殿(明稱奉天殿、皇極殿,清稱太和殿)重建花費300萬兩

    因為這次大爆炸,天啟和魏忠賢對此都惴惴不安,決定停止建設“大工程建設”並“緩刑”,各項大工程中主要就是皇極殿的重建。為此,下了道聖旨決定,大意如下:

    因為皇極殿已經用了白銀150萬兩,後面的剩餘工程(一二成)也不多,那就不要再對百姓攤派、擾民了。後面的工程也不要奢華——木不求全、石不棄瑕、節嗇存留物料。我剛批的20萬兩足夠用,先皇還有百萬兩帑銀已經下發沒有用呢,以後絕不許再給老百姓添麻煩!

    (3)關於這場災難,歷史資料卻傳說死亡數萬人,那麼明廷只救援537人,這裡面的問題值得考慮

    對於王恭廠大爆炸,死亡人數歷來估計有2到10萬多人,但明廷卻僅有537人。當時,非常發達的民間報紙行業——京報有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

    該大爆炸明廷說是軍火庫爆炸,但許多人的衣服都飛出百里之外、金銀財寶百里外從天而降,卻很少有房屋被燒燬等奇怪現象,並非是軍火庫爆炸表象。

    那麼,明廷(可不是清朝人的史書)及其民間留下的各種資料與明廷寫在史書上的資料,哪個更可信呢?

  • 9 # 景東影業

    天啟頭腦冷靜,有治國手腕,用一個魏忠賢就將群臣制服了。如果天啟不死,能將形勢穩定個十年二十年,明朝還滅亡不了。

  • 10 # 沉墨I方之城

    如果非要拿天啟皇帝和崇禎皇帝來對比,我可以說,天啟帝完全可以甩崇禎幾條街,他們經歷的時代基本相同,經歷的明朝局勢也是一前一後,但是結局卻是天差地別。

    我們先說天啟皇帝,天啟皇帝登基歲數不大,只有15歲,按照現在人的階段,他還是初中生呢,而他接手的大明王朝卻是個爛攤子,他爹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雖然朝局穩定,但是危機四伏,大明已經到了風雨飄渺的程度了。

    天啟登基後的局勢很嚴峻,特別是遼東戰場上,努爾哈赤經過幾年的折騰,硬是活生生的創下了一片基業,已經可以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禮了。大明王朝更是亂成一鍋粥,萬曆王朝的朝政把持基本是在內閣手上,內閣都是東林黨的人,既然是黨,那就一定有黨的特徵:結黨、營私、打擊異黨。

    萬曆朝的黨派之爭是整個大明朝最為嚴重的,一群文化人,用自己的出生地作為黨派依據,在朝中鬥得不亦樂乎,一會浙黨上,一會楚黨上,雖然都打著東林黨的牌子,但這黨裡還黨,就過分了,幾乎所有的朝政決策都是為了樹立自己權威,打擊異黨為作出的,這樣的政治局面,折騰了大明幾十年。

    天啟皇帝上臺後,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他恢復了大明的另外一種頑疾政治:三權制衡。即把宦權加強,以此來削弱東林黨的權勢,關鍵是天啟重用的魏忠賢雖然不是什麼號東西,但是他忠於天啟皇帝。

    這就足夠了,特殊的時期,使用特殊的人;特殊的時期,掌握住最高權力。

    天啟帝在重用魏忠賢的同時,利用了宦官閹黨打擊東林黨,把一部分朝中權力進行轉化到閹黨手上,也就是間接的掌握在了皇帝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把財政權掌握到了閹黨手裡,雖然閹黨也貪,但是貪歸貪,他們能弄來錢。

    錢,是大明王朝的命脈!沒錢,朝臣全部是海瑞也沒招。

    天啟皇帝在位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7年時間,但是這幾年時間,大明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國庫比萬曆時期充裕,閹黨貪得多,這是東林黨一直對此攻擊的;其次是朝中的重要部門基本都是聽話的那撥人,政策執行下去比以前容易多了;最後是在稅收上,對民眾和百姓進行了寬容政策,但是對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進行了掠奪,這也是東林黨最為憤怒的,因為東林黨就是他們的政治代表。

    甚至在天啟皇帝期間,他已經打算廢除藩王終身供給制,改為包乾制,即把原來所有的藩王供養由朝廷買單,變更為對所有的藩王供養一刀切,定個標準,無論多少子女後代,反正就那麼多,如果不夠,餓死活該。這個政策才是最為明智的,可惜的是天啟皇帝駕崩後,崇禎皇帝並沒有執行這個政策,導致了大明王朝每年要揹負國庫五分之一左右的財政支出養活朱氏子孫。

    那麼崇禎皇帝登基後呢,他打破了這種三權制衡的政治格局,上臺後三下五除二的扳倒了魏忠賢,重新重用所謂的清流東林黨,導致東林黨上臺後為了挽回過去幾年的損失,不但在政治上對朝局進一步進行打擊,更是在經濟上弄得一團糟。

    原來的遼東戰場本是處於絕對的守勢,後金是沒有一點辦法的,經過東林黨的一路折騰,啟用了看似熱血,實則沒有戰略眼光的袁崇煥,增加了百姓的稅賦,導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恰逢遇到天災,導致了百姓造反,起義頻發。

    後世的歷史學家都把大明的滅亡推到什麼小冰河期,推到明朝氣數已盡,然,我覺得這主要是崇禎皇帝毫無政治智慧和頭腦,太過於做一個開明,創世之君,但是當時的局面來講,恰恰不需要的就是這種崇尚清流,貪求虛名的皇帝。

    天啟皇帝如果不是過早駕崩,大明朝不應該這麼早就亡了,而崇禎皇帝的登基卻是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 11 # 封弦

    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位7年,23歲就去世了,雖然史書上對天啟皇帝負面評價比較多,比如說其是文盲皇帝,木匠皇帝……,但從作皇帝的角度來說,他依然比崇禎要強很多,如果不是其英年早逝,可能大明不會滅亡的那麼快!

  • 12 # 水管工人帥大叔馬里奧

    都說天啟皇帝是個荒唐的木匠皇帝,哪個人沒有點愛好啊?皇帝就不能喜歡木工啊?在我看來,天啟帝是個很重視實踐的人,也是個很務實的人,他的繼位,是東林黨楊璉等人支援的,於是乎繼位之初東林黨幾乎一統朝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東林黨也開始大肆排擠其他非東林人士,逼得齊 楚 浙無可奈何,最後個魏忠賢組成了閹黨,開始大肆殺戮東林人士,為何天啟帝視而不見呢?並不是他智商不夠,被閹黨糊弄,而是用閹黨打擊東林黨正符合皇帝本人的意思,東林黨只顧自己發展壯大

  • 13 # 吾愛魚丫

    天啟皇帝昏庸,是個木匠皇帝,沒有什麼作為,崇禎比較有作為,可是崇禎時代的明朝已經風雨飄渺了,內部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外有努爾哈赤的虎視眈眈,崇禎無力迴天,最後自殺在萬歲山,縱觀明朝最後兩位皇帝,可以說天啟是個混蛋皇帝,而崇禎比較英明。

  • 14 # haoss1

    崇禎除了君王死社稷這一點值得敬佩外,其餘皆不足道。天啟則不同,有大智若愚之感,會識人用人,平衡朝堂也不錯,雖然長期幹木匠活,但魏忠賢永遠在他手掌內,可惜天不假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高效的深層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