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鬥7269760014468

    家長要和老師密切配合,給於適當處罰,家長不護短支援老師的決定,讓孩子明白不遵守紀律是錯的,這樣孩子慢慢就改了。

  • 2 # 章曉說

    上二年級的孩子總喜歡上課說話,看似是個小問題,其實裡面是有深層原因的。

    家長要深思一下,為什麼別的孩子大都沒什麼大問題,自己孩子的問題就這麼嚴重?

    可能有的家長會給孩子找各種理由,比如孩子天生好動,膽大話多;比如孩子年齡小,不懂事……

    這些理由,真的就是藉口而已。

    大家年齡都小,為啥人家的就懂事?這個藉口不成立。

    再來說說天性。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多是好動話多的,但還真有很多孩子,下課或者運動場上非常好動,超級話嘮,但人家上課紀律沒什麼大問題。

    深入探究,就會發現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較有規矩,從小家庭就給孩子培養了一定的規則意識。

    說到規矩,很多家長會覺得不重要,甚至有的家長覺得要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約束,釋放天性才有利於孩子成長。

    其實是大錯特錯。

    尊重孩子天性與立規矩不衝突。

    別說是人類社會,就算是在動物的群體裡,也是有規則存在的,也是不能完全放飛自我的。遵守規則者才能更好地生存。

    而這個規則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培養的過程,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的瑣碎小事中。

    比如,玩具不能隨處亂扔,吃飯要注意禮儀,哪怕是跟親人說話也要注意文明,公共場合不能大喊大叫,玩遊戲要遵守規則……

    一個會守規矩的孩子,頭腦裡有規則意識,那當他上學後,就會比較順利地適應學校要求。

    而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形成這種規則意識,上學後就很容易成為問題生。校規校紀對他形同虛設,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教育也都是耳旁風。

    所以,對課堂上總是說話擾亂紀律,老師批評教育也沒太大作用的孩子,家長先反思孩子在家裡是不是也很沒規矩。

    先從家庭立規矩入手,配合老師的教育手段,努力解決孩子的問題。

  • 3 # 彥姐聊育兒

    在一起看影視作品比如《速度與激情8》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思考一下為什麼有的人說話的時候別人都認真聆聽,有的人說話卻人微言輕?

    因為說話的時機和方式很重要。當你想說話的時候,不妨先系統有邏輯地梳理好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和觀點,然後等到別人都期待聽到你意見的時候,不緊不慢地說出來。這可以有效地提高你的威望。因為厲害的角色都是人狠話不多。

  • 4 # 語文老師錦繡

    請慢慢學會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上課就要好好聽講,要不然你會掉隊的!

    既然旁邊的同學都在認真聽講,我為什麼非要跟自己對著幹呢?

    有什麼事下課了再跟同學分享更好!

  • 5 # 家長話題

    主要原因是早期該形成的習慣,沒有形成。

    對策:

    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後做以正確引導。

    對聽課聽不懂的孩子,要引導幫助孩子做好預習工作。

    對沒有形成持續專注習慣的孩子。要針對性的培養孩子的持續專注力。

    對於沒有紀律概念的孩子要加強紀律方面的說服教育工作。

    當然前提是做這些工作之前要做好細化的策劃和耐心的幫助工作。

  • 6 # 小公主變形計

    呀呀呀,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孩子因為上課愛跟別人講話,戴的電話手錶被老師收走了,說她下個月要是表現好有進步再還給她~

    孩子跟我說這個過程的時候,表情還挺自然。唉,誰讓我養了一個表達欲這麼強的寶貝呢!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類似問題,我覺得:

    第一,咱們肯定不能過分批評孩子。每個孩子是有自己的氣質型別的。

    他愛表達愛交流思想活躍,這可能是天性裡這方面就比別的孩子佔比大。咱們要做的,首先是理解他。

    第二,教會孩子“分場合”講話,讓他的天性有釋放的渠道。

    我是告訴孩子,喜歡講話?喜歡被聆聽的感覺,對不對?好,那老師提問時咱們先舉手,做那個回答問題的人;其他時候,咱們按課堂要求來。

    有特別有意思的,特別想說的?記好了,回家來,說給爸爸媽媽聽!

    我現在每天晚上輔導孩子作業前先跟她聊天,好的壞的,只要她說,我就專心聽。作業過程中,如果她想起來了,我也允許她學完一項作業之後再補充。

    有我這麼好的聽眾,她挺受用的。最近,她自己說,課堂紀律好多了。

    我猜,她的手錶下個月應該能取回來了。你們覺得呢?

  • 7 # 春暖花開003

    二年級的孩子,只有七歲。

    小學那會,放學我去接孩子,經常會被我家孩子的同學告知,你兒子被留堂了。留堂的理由,就是聊天。除了上課聊天,還有排隊聊天,下樓梯聊天,做操聊天。

    作為聊天的處罰,有時候是罰搞衛生,有時候要寫檢討。

    所以看到題主的問題,我啞然失笑,沒想到您也遇到我的問題啊。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我是慈父多敗兒。每次被老師叫去批評,我都是滿臉堆笑,虛心承認錯誤。回家也沒怎麼說我兒子,我覺得一個七歲的男孩子,管不住自己,其實也正常啊,你看我們大人開那些很重要的會,也有很多人聊天,還有很多人睡覺,何況一個七歲的小朋友。我是這樣安慰我自己的,孩子大一些,就會守紀律了,上課就不會聊天了。

    還好,四年級,成績分化之後,我家娃成績還行,聊天也不是缺點了。聊天的問題,一直延續到初二,好像初二開始,聊天就沒那麼嚴重了。還是聊,沒那麼兇了。

    孩子讀書這麼多年,我覺得老師對聊天的態度,是和學習成績掛鉤的。成績好了,聊天就不是毛病了,成績差呢,聊天就是毛病了。這好像跟成人世界開會那些聊天也一樣。

    孩子大一點了,他自己也明白了,什麼時候該聊天,什麼時候不該聊天了。建議題主學我吧,二年級聊天,見到老師就檢討就對了。然後努力整好孩子的成績,成績足夠優秀,老師也不會討厭你娃聊天了。

  • 8 # 北落繪畫

    孩子上課愛和別人說話,怎麼辦?

    北落告訴你,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老師溝通,換位置!最好是換到前排,如果老師不同意,可以退而求其次,讓老師把孩子調成單個坐,這樣可以很快解決掉講話的問題。

    然而光是解決講話的問題是不夠的,上課講話,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原因可以透過溝通緩解,比如:這學期換了老師不喜歡、老師講的聽不懂。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需要幫助孩子克服牴觸心理,制定目標來達成進步,改正不良行為。

    警惕自己的孩子成為“班級小丑”

    部分孩子會把自己不良行為獲得的關注,當作是一種鼓勵。最典型的行為就是“班級小丑”——故意逗樂班上的其它同學,例如上課時模仿動物的叫聲,惹的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只要全班同學感興趣,這種行為會繼續保持下去。與此類似的行為,是在課堂上交頭接耳,如果老師無法注意到這種行為,講話的同學,會彼此“強化”對方的不良行為。

    對於“班級小丑”而言,家長是無法進行直接控制的。而老師可以採用兩種方法解決,一是讓違法紀律的學生離開課堂 使其無法受到更多關注,二是用“群體相倚”策略,也就是該組有人不遵守紀律,全組或全班受罰。

    每天放學後檢查課堂所學內容

    放學後檢查這幾件事:

    1、書本、學習用品是否帶齊

    2、作業是否記全

    3、當天學習的知識有沒有記筆記,作業是否能獨立完成。

    經常忘帶東西的學生,上課就算不講話,注意力也是渙散的。提醒孩子養成物品收納整齊的習慣,一旦你的孩子開始丟三落四、書本不知道忘在哪裡了,成績就會開始下降。

    筆記也是檢驗課堂專注力的好方法,課堂上專心記筆記,就不會有那麼多時間講話、開小差了。

    而家庭作業,最能反應孩子課堂知識是否吸收,有的學生,上課彷彿是認真聽講了,卻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並沒有思考,這樣家庭作業會出現不會做、容易錯的現象。長此以往,上課跟不上,必定會開小差、和同學講話。

    孩子上課愛講話,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習慣,和老師多溝通,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解決。同時也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和心理健康,好孩子都需要耐心培養!

  • 9 # 多特兒童專注力

    當孩子在上學後被發現上課不注意聽講、寫作業心不在焉的時候,常常會被貼上不專注的標籤。然後家長到處尋求“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法寶。殊不知,專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他成長的環境裡總是充滿了干擾因素。

    專注力的破壞就在不經意間

    鏡頭一

    4歲的樂樂正在地板上專心地拼積木,他把積木堆起來,然後嘩地推掉,然後再堆再推。堆的時候一臉專注,推的時候滿臉興奮……奶奶一會兒過來:“寶貝該喝水了。”一會兒:“寶貝,你餓不餓?”然後爸爸湊過來了:“乖,不要總是推倒嘛,來,我們蓋個結實的大高樓!”爸爸邊說邊拿起積木動手。誰知樂樂:“我不嘛,我不嘛!”本來玩的好好的孩子發起飆來……

    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寫作業一點都坐不住,一會吃東西,一會擺弄小汽車,一會又去偷看電視,怎麼就不能安生地把作業寫完呢?看了樂樂的故事就該知道原因了!

    鏡頭二

    動物園猴山周圍,圍著很多的遊客,一個5歲的小男孩興致勃勃地在看裡面爬高躍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說:“走了走了,還要看老虎、獅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小傢伙不為所動:“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還會用礦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對不對?”爸爸一邊敷衍回答一邊又開始催:“快走了,這有什麼好看,看了半個小時還不過癮!”

    有位育兒專家曾經說過:你不要小瞧孩子,孩子具備科學家的品質。一個5歲多的孩子可以看猴子看半個小時,一個2歲多的孩子可以看河馬看半個小時,這不但正常,而且可喜。

    保護需要無限耐心

    鏡頭一

    火車上,一個2歲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將手中的飲料瓶砸向地面,媽媽撿起來給他,他又砸,持續了很久。周圍的成人都感覺心煩和焦躁,媽媽也準備斥責他了。這時,中鋪上一個10歲的男孩,伸出頭對孩子的媽媽說:“阿姨,他想學猴子,像砸堅果一樣把瓶蓋砸開。“媽媽撿起瓶子問小孩子:“你是想把瓶蓋開啟嗎?”小孩子認真地點點頭。所有的大人頓感釋然,釋然中帶著驚奇。

    相對於30歲的成年人,10歲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這個兩歲小孩子的世界。如果沒有大孩子的提醒,這個2歲多的小孩子,可能會繼續砸下去,直到他認為這個方法不能幫他開啟瓶蓋時,才會換另外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眼睛不會去觀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會想到他是否打擾了別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都在高度地專注於如何才能開啟瓶蓋。但是如果沒有大男孩詮釋他的這個行為,專注的小孩可能就受到干涉,因為大家感覺到他在胡鬧。

    鏡頭二

    3歲的琪琪,在玩積木的時候,不停地把一堆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然後又把他們取出來。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相應的孔裡,就像用軟木塞蓋住瓶子一樣。一切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出於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觀察他的老師便數了數他這種重複的動作,結果是42遍。所幸的是,沒有人去打擾他,他每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臉上總是不自覺地微笑。到最後琪琪好像累了,環顧了四周後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似的。

    琪琪其實正處於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齡,通常會不停地從一件事轉換到另一件事。然而,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會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驚人。這時候老師不去幹擾,讓孩子一直處於忘我的境地,長期這樣,他每做一件事情都會非常專注的。

    如今家庭中的孩子都很少,所以家長的寵愛就更多地集中到一個孩子身上,處處都幫他打理好一切,學習的機會減少,專注力的培養就更加困難。

    家長輔助方法

    (一) 時間計劃表

    和孩子一起做一份一週的時間計劃表,並按照計劃時間實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二)遠離電子產品

    電腦、電視、電動遊戲機,雖不會直接導致專注力差,但聲光電的刺激讓孩子不易靜下來學習。

    (三)漸漸延長專注時間

    一開始孩子只能專心10分鐘,可以鼓勵他再多5分鐘,慢慢延長到可以專心15、20分鐘,循序漸進。

    (四)給大腦休息的時間

    讓孩子每讀書半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是很必要的,過度學習,容易引起孩子的厭學心理。

    (五)驗收學習成果

    當孩子宣稱做完功課後,父母不妨驗收一下孩子的學習成果。讓孩子明白:專心念書只要用很少時間,心不在焉卻要付出幾倍的時間。

    專注力進階訓練

    (一)初級階段訓練孩子的視覺注視和追蹤力。首先讓孩子學習視覺專注的第一步——注意力指向性。01/注視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訓練方法:(1)伸出食指放在孩子眼前約30釐米處,讓其注視。(2)讓孩子注視家長手裡的東西。(3)讓孩子凝視家長的眼睛,與家長對視。(4)讓孩子注視鏡中自己的眼睛。訓練要求:注視時間越長越好。02/數字變位或物品變位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培養孩子的視覺記憶力。訓練方法1:在紙板上順序貼出由1-10個數字,讓孩子觀察並認識這些數字,然後讓他轉過身去,把個別數字交換位置或者取走,再讓他轉回身來,迅速說出哪個數字變了們或者已被取走。訓練方法2:在桌子上擺幾件物品,讓孩子看清楚後,令他轉過身去,將物品變換位置或取走其中的一兩件物品,再讓他轉過身,說出物品的變位,或者說出被取走的物品名稱。

    (二)中級階段

    訓練孩子在活動中視覺的跟隨能力和集中、持續的能力。01/接拋球

    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注意力;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肌肉動作能力。訓練方法:家長和孩子互相接拋球。如果孩子接球能力較差,為安全起見,可以選擇軟球。02/捲毛線、搭積木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注意力;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及小肌肉動作能力。訓練方法:(1)讓孩子幫媽媽把一捆毛線捲成一個線團。(2)讓孩子搭積木,擺出自己喜歡的形狀。03/剪紙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力及小肌肉動作能力。訓練方法:(1)讓孩子剪出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2)讓孩子剪出較複雜的鏤空剪紙。注意事項:選擇兒童專用安全剪。家長陪同。04/穿珠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力及小肌肉動作能力。訓練方法:準備一根細線和30個小捻珠,讓孩子用細線把珠子穿起來。

    (三)高階階段訓練孩子視覺專注力的分配和轉移,幫助孩子進一步完善視覺能力。01/複述圖畫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和視覺記憶力。訓練方法:給孩子看一張或一組有趣的圖畫,然後移開,讓他複述所見圖畫的內容。02/拼圖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訓練孩子的視覺協調能力。訓練方法:買一些拼圖給孩子拼,讓孩子獨立完成。03/數字訓練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訓練方法: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在表中,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邊讀邊指出數字。7-8歲孩子按順序找出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

  • 10 # 親子成長手冊

    二年級的孩子很多時候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強,很多時候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所以會出現和相鄰的同學說話的情況,這個時候老師會很煩,也會第一時間反應給家長,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1、詢問孩子一下當時的情況

    首先不要劈頭蓋臉的大罵孩子,說老師告狀了,說你上課一直說話,這樣很不好,你一定要該,不然我就揍你了。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孩子當時可能害怕了,答應不說話了但是以後還是會改不了這個毛病的。所以給孩子話語權,問問孩子說了什麼,和誰說的,因為什麼說,說完之後有什麼結果,幫助孩子梳理事情的發展過程,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這個行為習慣的不好。

    2、和孩子做角色扮演

    和孩子做角色扮演遊戲,記得有一次和孩子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其中有一集就是爸爸媽媽做小學生,讓大頭兒子做老師再上面講課,不過爸爸媽媽可不是很安靜的聽課,一會兒說話,一會兒吃零食,一會兒打架,一會兒亂扔書本,這樣行為讓作為老師的大頭兒子講課講不下去,爸爸媽媽趁機教育兒子,你課堂上的這些行為也很打擾老師上課。所以透過角色扮演,讓孩子體會一下自己打擾說話的時候老師的感受,或許他可以從內心承認自己的錯誤。

    3、和孩子制定計劃如何克服這個不好的行為習慣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麼就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比如在自己的鉛筆盒上寫上上課好好聽講,不講話。或者可以在手腕上帶一個小皮筋,說話的時候自己碰一下,提醒一下自己,並且每天記錄自己的進步,這個是一個過程不可能馬上就不說了,如果記錄表上一天比一天減少,那麼家長及時的表揚和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美國在伊朗問題上,處在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