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現黔西北

    一般人論及柳永詞者,往往多著重於他在長調慢詞方面的拓展,其實他在小令方面的成就,也是極可注意的。葉嘉瑩在《論柳永詞》一文中,曾經談到柳詞在意境方面的拓展,以為唐五代小令中所敘寫的“大多不過是閨閣園亭傷離怨別的一種‘春女善懷’的情意”,而柳詞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則寫出了“一種‘秋士易感’的哀傷”。這種特色,在他的一些長調的佳作,如《八聲甘州》《曲玉管》《雪梅香》諸詞中,都曾經有很明白的表現。然而柳詞之拓展,卻實在不僅限於其長調慢詞而已,就是他的短小的令詞,在內容意境方面也同樣有一些可注意的開拓。就如這一首《少年遊》小詞,就是柳永將其“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寫入了令詞的一篇代表作。

      柳永之所以往往懷有一種“失志”的悲哀,蓋由於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響,而曾經懷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則又因天性之稟賦而愛好浪漫的生活。當他早年落第之時,雖然還可以藉著“淺斟低唱”來加以排遣,而當他年華老去之後,則對於冶遊之事既已失去了當年的意興,於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後,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了寄託之所的悲慨。而最能傳達出他的雙重悲慨的便是這首《少年遊》小詞。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這首詞開頭兩句是說,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鳴。“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前代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古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於功名利祿的爭逐。不過柳永此詞在“馬”字之下,所承接的卻是“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一種強烈的反襯。而在長安道上詞人之“馬”之“遲遲”行走,則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灰心淡薄,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秋蟬的嘶鳴獨具有一種淒涼之致。“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秋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了被秋蟬嘶而引起的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至於“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在之地,再則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經凋零,所以才顯得樹的高。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上闋後三句是說,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寫詞人在秋日郊野所見之蕭瑟淒涼的景象,飛鳥隱沒在長空之外,夕陽隱沒更在飛鳥之外,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四起,天蒼蒼,野茫茫,詞人雙目望斷而終無一可供投止之所。

      詞的上半闋是詞人自寫其今日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絕,全從外界的景象著筆,而感慨極深。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下闋前兩句是說,歸去的雲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裡?寫對於過去的追思,則一切希望和歡樂不可再得。對於柳永而言,他過去的願望和期待都已經同樣落空了。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末三句是說,冶遊飲宴的興致已經衰減,過去的酒友也已經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經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末三句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志向和意願一無所成,歲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柳永這首《少年遊》詞,前闋全從景象寫起,而悲慨盡在言外;後闋則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極能表現柳永一生之悲劇而藝術造詣又極高的好詞。總之,柳永以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而生活於當日之士族的家庭環境及社會傳統中,本來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而他自己由後天所養成的用世之意,與他自己先天所稟賦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沖突。他的早年時,雖然還可以將失意之悲,借歌酒風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風流卻畢竟只是一種麻醉,而並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於是年齡老大之後,遂終於落得了志意與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場。昔葉夢得《避署錄話》卷記下柳永以譜寫歌詞而終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論之曰:“永亦善他文辭,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為己累,……而終不能救。擇術不可不慎。”柳永的悲劇是值得後人同情,也值得後人反省的。

  • 2 # 費偉偉微評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少年遊》《雨霖鈴》《八聲甘州》。

    原文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這首詞開頭兩句是說,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鳴。“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前代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古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於功名利祿的爭逐。不過柳永此詞在“馬”字之下,所承接的卻是“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一種強烈的反襯。而在長安道上詞人之“馬”之“遲遲”行走,則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灰心淡薄,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秋蟬的嘶鳴獨具有一種淒涼之致。“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秋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了被秋蟬嘶而引起的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至於“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在之地,再則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經凋零,所以才顯得樹的高。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上闋後三句是說,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寫詞人在秋日郊野所見之蕭瑟淒涼的景象,飛鳥隱沒在長空之外,夕陽隱沒更在飛鳥之外,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四起,天蒼蒼,野茫茫,詞人雙目望斷而終無一可供投止之所。

      詞的上半闋是詞人自寫其今日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絕,全從外界的景象著筆,而感慨極深。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下闋前兩句是說,歸去的雲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裡?寫對於過去的追思,則一切希望和歡樂不可再得。對於柳永而言,他過去的願望和期待都已經同樣落空了。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末三句是說,冶遊飲宴的興致已經衰減,過去的酒友也已經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經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末三句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志向和意願一無所成,歲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

      柳永這首《少年遊》詞,前闋全從景象寫起,而悲慨盡在言外;後闋則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極能表現柳永一生之悲劇而藝術造詣又極高的好詞。總之,柳永以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而生活於當日之士族的家庭環境及社會傳統中,本來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而他自己由後天所養成的用世之意,與他自己先天所稟賦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沖突。他的早年時,雖然還可以將失意之悲,借歌酒風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風流卻畢竟只是一種麻醉,而並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於是年齡老大之後,遂終於落得了志意與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場。昔葉夢得《避署錄話》卷記下柳永以譜寫歌詞而終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論之曰:“永亦善他文辭,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為己累,……而終不能救。擇術不可不慎。”柳永的悲劇是值得後人同情,也值得後人反省的。

  • 3 # 謝小樓

    柳永的經典名篇《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是寫少年易老,青春易逝的人生感慨。全詞如下:

    少年遊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詞的上片描寫長安古道上寂寥淒涼的秋景。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長安古道上,孤獨一騎,緩緩前行,柳樹上,秋蟬繚亂嘶叫。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天邊飛鳥幾點,夕陽西下,原上秋風習習,舉目四望,天幕四垂。

    上片詞人用淒涼的景象,暗喻詞人內心的淒涼,用空曠的環境,渲染詞人內心的孤獨。秋天的季節,正如人生告別少年,步入中年。

    詞的下片寫對過去人生的追思。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逝去的時光,如同雲煙飄散,了無蹤跡,以前的期望和約定無處尋覓。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如今,連尋歡作樂的興致早已經淡漠,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一個人喝酒,顯得那麼蕭索淒涼,再也不像少年之時那樣無憂無慮,狂放不羈。

    曾經的夢想在哪裡?曾經的激情在哪裡?曾經的豪情壯志去了哪裡?

    當我們不得不接受我們將平庸度日這個事實,我們生命的激情,彷彿也消散了。

    年少的柳永也曾有至君堯舜的理想,然而皇帝一句“且去填詞”,斷了他的功名之路。曾經,他以為這樣也能過得很好,他以為他真的能“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作個“白衣卿相”,慢慢他明白,他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然而時光易逝,他終將無所作為。

    曾經的輕狂不在,往日的夢想難尋,這是一個最令人感慨的人生體驗。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他終於能沉默地接受這一切。那麼就讓我們讀讀詞,祭奠那些逝去的時光,然後沉默地接受這一切。

  • 4 # 亦有所思

    這是一首感傷之作,可以理解為人到中年,功名未就,事業無成,只能四處漂泊。

    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即都城之意,由於科考都在都城舉行,所以這個長安,帶有功名的意味,結合本句有一個“馬”字,所以小可認為這一句存有典故,其典故正是孟郊的《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古道,古老的路,即通向長安的路。有一首疑為李白所作的《憶秦娥》,中有“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巧的是,這一句也是說秋天,說長安,說古道。更妙的是在詞之外,還有柳色,有離別。

    馬遲遲,是指馬行走的比較慢。那麼為什麼走得如此慢,是因為沒有功名,因為取得了功名之後騎馬應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也是為什麼小可判斷這一句存有典故的原因。

    也就是說,這一句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僅僅是指馬行的比較慢而已。第二重,是暗指自己還沒有取得功名。

    高柳亂蟬嘶。

    此名有典故,源於陸機《擬明月何皎皎》中的“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如果細心不難發現,陸機那首詩的結尾一句是“遊宦會無成,離思難常守。”所謂遊宦就是做官。

    杜牧有一首五律《惜春》,中有“高柳即聞蟬”之句,而這首詩卻是詠歎少年不再之意,正所謂憶昔“少年遊”

    嘶,形容蟬的叫聲。張九齡詩《和崔黃門》首句就是“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

    所以,作者聽到了蟬聲,更是想到自己功名未就,少年不再。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外陽鳥外,就是指夕陽的方向有鳥兒飛過。古詩詞中經常可以看到鳥和夕陽組成的畫面,比如“山含秋色近,鳥度夕陽遲”,比如“歸鳥夕陽中”,比如“鳥沒夕陽天”,總感覺有一種蕭瑟愁苦之感。另一個版本叫“島外夕陽”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島外是錯的!因為滿足這個條件太苛刻,而且後面一句是秋風原上,正確的解釋是按視線順序描寫,即夕陽,飛鳥,平原,天空。而不可能是夕陽,沙洲,原野,天空。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秋風原上,就是秋風吹過原野。和前面的蟬遙相呼應。

    目斷,就是一直望到盡頭,即望斷之意。比如馮延巳《採桑子》 “目斷遙天。獨立花前”,比如李白“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四天垂,四天,即四方的天空。垂,落下,所以四天垂就是日落時分,進入夜晚。詩詞中多見,比如周美成《驀山溪》“翠色四天垂,數峰青、高城闊處”,比如李白《宿蝦湖》“半夜四天開,星河爛人目。”

    這一句從夕陽一直寫到日暮,潛臺詞就是作者一直呆呆地看著遠方,更加襯托出自己的蕭索和孤獨之意。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歸雲,飄去的雲。如陸機《擬行行重行行》“驚飆褰反信。歸雲難寄音。”比如晏幾道《鷓鴣天》“憑誰問取歸雲信,今在巫山第幾峰。”

    前期,前,從前,之前。期,期望,期待。前期就是,之前(少年時)對未來的計劃和打算。比如李益《送歸中丞》“滄溟無舊路,何處問前期。”

    顯然,這一句的解釋就出來了,看著天上的雲飄去,可是自己當年的理想卻又在哪裡呢?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狎興,遊玩的興致。這個字側重於享樂,側重於與女性之間的放蕩生涯,類似於現在的紙醉金迷,放蕩生涯。

    生疏,原意較多,此處指不感興趣,不親近,距離越來越遠。納蘭容若《臨江仙》有一句“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也是近於此意,不過若是論到完全相同,可以是王冕《村居》中的“人情方密熟,禮數覺生疏。”

    酒徒,即酒友。相似於現在的“酒肉朋友”、“吃喝朋友”。比如陸游《山園》“世事只成驚老眼,酒徒頻約典春衣。”

    蕭索,此處指數量少。比如白居易《落花》“厭風風不定,風起花蕭索。”比如馮尊師“柰何塵世,故人蕭索。”

    這一句交待了原因,為什麼會如此,表面看上去是說自己年紀漸長,而實際上是說自己功名無成,哪裡還有心情狎興四起呢?

    因此,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功名。要知道,白居易七八十歲還攜妓遊玩呢。

    或許這也是柳永為什麼改名重新參加科舉的原因

    執念,文人的執念!

    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功名,你什麼都不是!

  • 5 # 劉楚雲817

    《少年遊》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賞析]

    這是一首作者自傷身世的感懷之作。夕陽、古道、暮秋蕭瑟悽迷的景色使窮困潦倒的詞人憶起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詞中抒發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以及對現在落魄淒涼處境感慨萬千的情懷。。

    最後敘述狎興的生疏,說酒徒的蕭索,嘆前期的杳然。這是一位失去了過去,又無法把握未來的封建時代文人的悲歌。

    欣賞這首古詩詞

  • 6 # 吳公子燎

    路過,嘗試一答。先上原詞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柳永(約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變,字景莊,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人。北宋著名詞人。出身於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又世稱柳屯田。柳永為人放蕩不羈,仕途更為坎坷。時人將其舉薦於仁宗,卻只得四字批語:“且去填詞”。仕途無涯,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流連於歌樓舞榭,沉迷於聲色詞曲,潦倒終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大概翻譯一下詞意:望盡天涯路,白髮生鬢邊,少年時不在,何處是歸園

    長安古道上(柳永騎著)馬緩緩的行走,柳樹高處有蟬趴在(樹幹上)亂嘶鳴。夕陽殘照遠山彼,秋風在原野上(胡亂)的吹,(柳永)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角垂下。

    歸去的雲一去杳無蹤跡,去那裡尋找(我)往日的期待?冶遊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

    本篇為詞人晚年遊長安,自傷身世之作,寫其落魄潦倒時煢煢獨處的淒涼情景,抒發孤獨寂寞的漂泊之情。跋涉在夕陽古道,詞人回憶不可追之往事,慨嘆自己漂泊無定前途渺茫,茫然失意的之狀令人唏噓。

    上片側重寫景,詞人置身於“長安古道”之上,心緒便渲染上了濃重的悲涼色彩。“馬遲遲”,車馬緩緩而行;“高柳亂蟬嘶”,高高的柳樹上秋蟬啼叫,聲音紛亂淒涼,夕陽在山的那邊慢慢降落,秋風在原野上用力地吹起;“目斷四天垂”,詞人極目遠眺,看不見人煙,只見那廣闊的天空如幕帳般向下四垂。上片描繪出一派淒涼的秋景,為全詞的抒情罩上了悲涼的情調。

    下片側重抒情,追思過去,慨嘆追懷眷念的往事已無跡可循。“歸雲一去無蹤跡”寫戀人一去杳無蹤跡,“歸雲”喻指詞人所思念的戀人,也是一切消逝永不復返的事物的象徵。“何處是前期?”往日的理想期待在哪裡?“前期”既是舊日的志意心期,又是與舊日的歡愛約期。然而,這兩種期待都不知在“何處”了,暗指雙雙落空。“狎興生疏,酒徒蕭索”寫此時的寂寥和落寞:冶遊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零落無幾了。這樣的局面使得詞人不由得發出“不似去年時”的慨嘆,所有的一切都虛幻不真實。

    這首詞裡,詞人沒有了昔日的狂放不羈,無所顧忌,只是抒發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悲慼感受,暗喻了自己對功名、宦途的心灰意冷之情。

    這首小詞采用白描的手法,語言雖不華麗,意境卻清麗深遠,風格蒼勁。

  • 7 # 文字的二三事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是宋代詞人柳永晚期的詞作。詞的上片寫景,描寫的是秋天長安道上的蕭瑟景象;下片抒情,抒發的是對往事一去不復返的感慨和對舊日期約的期許。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的全詞如下: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詞的大意是:

    長安的古道上馬在緩慢地前行,高高的柳樹上蟬在紛亂地嘶叫。夕陽在飛鳥之外漸漸西斜,秋風吹過樂遊原,夜幕降臨時我極目遠眺,望向天際。

    飄逝的雲一經歸去再無蹤跡,何時實現舊日的約期?遊樂的興致全無,酒友零散,不像少年時。

    詞意賞析:

    上片:“長安古道馬遲遲”,長安是多個朝代的都城,繁華,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川流不息,是歷代文人志士實現理想和施展才華抱負的場所。“古”字不僅寫出了長安作為都城存在年份的久遠,還寫出了上述社會風氣盛行時間的長遠。然而詞人的馬卻在古道上緩慢地前行,暗示出了不像其他的幸運兒,詞人的志願卻久久難以實現。

    “高柳亂蟬嘶”,高高的柳樹上蟬在紛亂地嘶叫。此時已是秋天,百花凋殘,柳樹上的柳葉凋落殆盡,沒有了以往繁茂嫩綠的垂柳,剩下的只是光禿禿的枝幹,因此柳樹才顯得的高。炎熱的夏季,蟬鳴的節奏和諧統一,而如今卻雜亂無章,此時的蟬叫已由夏季的高亢變成了低聲的哀鳴,和秋天的特徵相符合。“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傍晚時飛鳥之外的夕陽漸漸地西落,颯颯的秋風吹過樂遊原,就在夜幕降臨時詞人遙望天邊,卻看不到盡頭,不知去往何處。秋天的景色蕭瑟,給人以淒涼之感,此時的秋景正是詞人心境的外露。下片:“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飄向遠方的雲一旦歸去便不會返回,再無蹤跡。此處的“歸雲”指的是詞人平生經歷的往事,往事如雲一般,一去不復返,即使對它如何地留戀。“前期”:舊時的志願,約期。人生已過大半,舊日的約期何時實現呢?“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狎興”指遊玩的興致;“酒徒”:酒友。時至晚年,詞人已不像年少時那樣,遊樂的興致全無,酒友也零散在各地,往日的把酒言歡一去不歸。

    這首詞不僅有對往事不再重來的感慨,也有對人生不盡如意的感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到的知識如何變成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