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影視娛樂八卦一起燉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

    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秦沛、黃秋生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看罷《桃姐》,

    影片沒有高潮迭起的磨難危機,沒有生死離別的徹心感傷,在長達兩個小時的鏡頭裡,許鞍華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描寫了一位不惑老人的餘生。在未觀看此片前,本以為這部沒有人再和劉德華爭影帝的片子是講述感人肺腑的“母子”之情,可當鍾春桃這一寫實的名字強硬地要求自己入住敬老院,不願拖累“乾兒子”時,才明白這是一部反映現實生活的影片。。

    據悉,為炮製《桃姐》這部精品力作,電影公司投資高達3000萬,對於這樣文藝氣息濃厚,視角對準小市民生活的電影卻是“鉅額投資”,是許鞍華2008年作品《天水圍的日與夜》投資的30倍,其中劉德華作為《桃姐》的投資人之一。起初許鞍華為這部講述主僕情深的電影劇本所感動,但她遍尋投資不著,最後要直接請求劉德華出手,方才令《桃姐》得以開工。

    我們要感謝這樣的香港電影人,為我們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藝術,也希望香港不僅僅只有一個許鞍華。發現身邊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故事。

  • 2 # 人生08

    1、桃姐是個很挑剔做事很嚴謹的老僕人,尤其是對下廚這方面的事情就看得出來,華仔媽媽是因為從小有錢人家的孩子沒怎麼做過家務,自己親自做的希望桃姐表揚一下。桃姐說了實話,華仔媽媽自然就覺得尷尬了。

    2、秦海璐的遭遇其實和桃姐差不多的,很相似的兩個角色,都是獨身一人,交代了雖然時代背景已經不一樣了,但是人物的命運都一樣。

    3、桃姐是個很挑剔的老人,一定要親自去選擇做菜的材料,也說明了桃姐對華仔的愛,當做了自己的孩子。小販是因為覺得桃姐這個人很事很麻煩,經常這樣,就把她當著一個玩笑來對待了。

    4、只是華仔這個人的著裝上的樸實,不張揚的外表,看著就像一個普通工人,是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故事,所以就交代在了現在的劇情中(這是真實事件改編,片頭有說明)。

    5.華仔是一個經常出差工作很忙的人,還沒準備好結婚,劇情中好多場戲都在說他關於工作的事情(徐克公司談判,黃秋生的養老院,桃姐公園散步等等都有說關於工作上的事)。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電影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 3 # 鴨脖子666

    一部好電影的可以有很多,或許它讓你感動,或許它讓你歡笑,或許它讓你有所思,或者最簡單的,它讓你落淚。《桃姐》結合了以上所有特質,並且,很輕易就讓你落淚。

    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講述了一對主僕不是親情又勝似親情的一點一滴。並無大的戲劇衝突,全靠生活的細節打動人。那些在養老院出現的老人,再平凡不過;買菜的市場、家居的擺設再平凡不過;人物對白就如同生活原本的模樣,再平凡不過。但就是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場景,讓人潸然淚下。仔細想來,電影裡的每個人都是我們身邊人的投影,正因為感同身受,才叫人如此觸動。最好的電影都是不煽情卻讓你淚流滿面,不刻意設計卻讓你倍感溫暖。

    就這部影片而言,演員到位的演繹是最大的亮點。葉德嫻在《桃姐》中的表演可謂是爐火純青,可以說是達到了個人演藝生涯的巔峰,她洗盡鉛華的率真,成熟之至的肢體語言和心理描摹都與人物原型高度合體,幾乎是水一般的沉靜和清澈,讓觀眾很是震撼。劉德華這一次也奉獻了一次不同尋常的演繹風格,完全擯棄了偶像化的光芒,呈現出更生活化的自然狀態。透過這兩個人物形象,我們不得不回想起先前的一些影片,無論是從《法內情》中的母子,還是到《桃姐》中的主僕,兩個人狀態完全不同的對手戲,竟然也有著穿越時光的情感延續,叫人感慨不已。

    《桃姐》,看似講述的是底層人年邁的心酸,卻隱射了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不安全感。人這一輩子不論怎麼活,不論歷經多少精彩時光,都有結束的那一天。當你轟然倒下,與過往歲月作別時,擁有的財富、地位、名譽全都是浮雲,那時的你要的只是一個溫暖的人陪伴身邊。珍惜生命裡出現的每一個人,珍惜曾擁有的每一段感情,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痕跡。當年華老去,還能擁有至少一個人與你相伴,已是幸事。

  • 4 # 古耽影知

    《桃姐》由香港導演女許鞍華指導,2012年上映,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並一舉奪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重量級大獎,並於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包攬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五大獎項,可以說是在當年創造了一個令人拜服的拿獎紀錄,那麼它是憑藉什麼拿下諸多獎項呢?

    故事情節

    人們看電影就是看故事,首先當然要講講這部電影的內容。其實很簡單,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那麼這個如此簡單的故事打動人心的地方在哪裡呢?平凡生活,導演透過最平常甚至略顯乏味的日常生活,來體現出這種情誼。買菜,煮飯,煲湯,吃飯這些也是我們的生活,這種細膩的表現和所體現的不單單只是主僕的深厚情誼讓人們感動。

    演員

    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演員把它表現出來,演員對人物的體會和刻畫就是觀眾最終看到的作品。除了葉德嫻扮演的女主角桃姐,劉德華扮演的男主角也忘我們隊華仔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劉德華對於人物細膩的刻畫和之前的形象有所不同,讓人們看到了更加成熟的演技。

  • 5 # 兵部侍郎666

    1.一部獲獎無數電影足以證明他的魅力所在,葉德嫻的演技深入淺出,來去自如,是最大的爆點所在,把一個樸實,善良,個性,倔強的女僕表現的栩栩如生!

    2.這種平靜如水的電影畫面,該如何結尾,一直是我觀影過程中所思考的問題……許導安排的自然結束生命即是最合理,也是最圓滿的!

    3.任何生活場景都是一個小的江湖,養老院也是如此,快樂痛苦,虛假真實,善良醜惡,生老病死,都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許導的功力和犀利所在!贊!只有付出感情才是圓滿的,還情是電影最大的主題!

  • 6 # 評影師

    電影《桃姐》是著名導演許鞍華的經典之作,這部靜如流水般的溫情佳片以真摯的視角演繹了主僕之間的感恩情誼。許鞍華導演是一位對於鏡頭和故事很有先見性的導演,這部帶有文藝元素的作品讓很多人靈魂深處都有所觸觸動。

    從劇情上看這部作品講述了家傭桃姐與少爺羅傑之間一段十分感人的主僕情。整部電影最為出彩的就是劇中每一位演員都將這個角色入木三分演繹的真情流露。老戲骨葉德嫻在影片中飾演那位令人尊敬的桃姐,她在少爺羅傑的家庭之中整整工作了60年,伺候過老少五代人的,她如今已經年逾古稀。一次中風,桃姐逐漸的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於是她儘可能地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樂觀和堅強,以一顆熱忱的心繼續為著少爺羅傑而著想。

    桃姐這個角色有著一定的奉獻精神。,她與當代那種冷漠的人情關係所不同的是,其身上這種至高無上的信仰是格外的鼓舞人心的。導演許鞍華鏡頭下的桃姐,她有著類似媽媽似的慈祥和長輩般的善良,猶如影片中所演繹的那樣,她的一生都是在奉獻之中不辭辛勞的度過。

    其實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對於主僕這條線並沒有過多的描寫,劉德華所飾演的羅傑是一位從事電影行業的青年精英,最初的他對於家中這位年老的僕人並沒有太深的感情,直到他將桃姐送到養老院的時候,兩個人彼此之間的情誼才剛剛的開始。羅傑與桃姐之間的這種隔代情誼,猶如當代人的那種隔輩情懷,站在彼此立場的不同年齡的不同,兩個人從開始的隔閡到最後的互相依偎,中間的心路歷程都引發了人們深深的思考。

    這部文藝氣息濃厚的電影,聚焦了香港平凡生活小人物的故事,導演摒棄了傳統文藝片的煽情手段而是以簡潔冷靜的方式展現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轉變和生與死的頓悟。該電影的感人之處是以細節觸動人心,葉德嫻與劉德華這對完美的搭檔讓我們有極強的代入感,將一個關於普通人的故事呈現的具有藝術之美。

    《桃姐》這部電影,是一部洞察社會老齡問題的作品,導演深刻的以老人們的關懷為主題,喚醒了社會對於這個人群的關注。生死離別顯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其實對於他們來說最後那一刻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桃姐》打開了很多人內心的一把鎖,其將親情友情充分的融入到電影之中。該影片教會我們,要去敬重每一個對你有過感恩的人,我們回饋那些年邁老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耐心去給他們最後的溫暖。很多類似於桃姐的長輩都曾養育我們長大,待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最好的報答就是用愛陪他們變老。

  • 7 # 一日一跡

    大家好,我是陳先生!一直認為,香港影壇最大的幸運之一就是擁有許鞍華這樣的導演,如果缺少了許鞍華,香港電影將是殘缺的,即使她仍擁有王家衛、徐克和吳宇森——因為許鞍華是香港電影的底色。從《客途秋恨》到《女人四十》、《千言萬語》,到《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再到如今的《桃姐》,許鞍華的鏡頭一直對準香港最普通的民眾,成為注重傳奇色彩絢爛的香港銀幕上最暖最本真的色調。看許鞍華的電影,一方面總是折服於她的從容和細膩,另一方面又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作品當中厚重的人文關懷和凝重的社會歷史感。

    《桃姐》是一部講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電影,本片的英文名“A Simple Life”可謂影片的最佳註腳——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刻意賺取眼淚的煽情,沒有華奢的矯揉造作,所有的一切都如同發生在每個平凡香港人身邊的生活。

    故事中的女傭桃姐為少爺Roger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過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還患有中風,於是Roger把她送去了老人院。這本應使得他們關係漸漸疏遠,但沒想到卻成為了彼此間關係的真正開始——因為它迫使Roger重新審視自己與桃姐之間近於母子的感情。

    這世上有太多的東西要到快要失去時才會讓人發現它的價值,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或幾個“桃姐”——她/他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生活中的另一半,也可能是你的朋友。他們的所在對我們而言是如此的理所當然,以至於會讓我們慢慢忽視他們。

    桃姐對於Roger而言,不僅僅是一個女傭,她更像他的母親,關切他,牽掛他——她是那個深愛他的人。於是當桃姐搬入老人院以後,Roger會如此失落,因為他失去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照顧他衣食起居的人,而是空掉了心的某個角落。

    桃姐可說是香港底層的小人物,但她的那份忠誠、善良和自尊令人動容。當她中風後,她主動要求住到老人院,雖然她對那個家有太多的不捨得,只因不想讓東家太為她操心,她甚至於一開始非要堅持自己來承擔老人院的費用;她一再叮囑Roger沒必要經常探望她,雖然她是如此的牽掛他,只因不想耽誤他的工作;而當Roger在老人院裡主動承認自己是她的乾兒子時,雖然她表面上強作鎮定,但我們仍然能看到她眼中閃現的淚花,感受到她內心的震動。這種小人物身上最可貴的品質正是支撐起我們這個社會的最偉大的力量,於是當我們看到Roger挽著桃姐走在街頭時,我們會有一種由衷的欣慰,甚至為其落下淚來。

    影片中的老人院像一面照亮人生百態和社會側面的鏡子,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比如那位因生活窘迫,為了醫療設施不得不住在老人院的女人;比如那位因為母親重男輕女而與住在老人院的母親不斷爭執的女人;再比如那位熱愛生活、極度活躍,但又喜歡嫖的黎叔。

    人,如此卑微又如此高貴,如此脆弱又如此堅強;生活,如此艱辛又擁有如此的幸福,再次感謝許鞍華為我們呈現生活中這並不完美的一切!

  • 8 # 李佳樂950420

    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都在看什麼?看電影的原因總是千奇百怪的,淺層次的是打發時間,消遣,或者約會只用。那這麼一來一定要找些輕鬆的片子來看才好,或者奔著大片的噱頭就去了,因為這種情況下看電影的目的一定不是在電影本身。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再深一點的層次是一種嘗試,當我們透過別人,雜誌,或者其他的媒體聽說一部片子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想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如他們說的那麼好。尤其是那個人,那本雜誌等是你喜歡的認同的,這樣你會在某個空閒欣賞一下然後做出自己的評價。

        更深一點的,我們看電影其實就是在找我們自己,找我們內心的自己或者期望中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現實中的自己。人生難得遇到一部與自己百分之百契合的好片子。年少的時候我們應該喜歡看愛情片,因為憧憬美好的愛情,但是年歲增長,愛情已經不在是生命的主題曲,我們開始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奔波,這個時候你才開始深切的體會到什麼是生活,它是有艱難困苦組成,安定平淡就是幸福甜蜜的代名詞。歲月已經經不起我們折騰了。

        許鞍華作為一個女性導演,幾乎是把生活這種東西用母性的視角娓娓道來,用一種隱忍的方式。當年她獲獎的片子《天水圍的日與夜》其實講述了一段慘淡的生活,中年獨身的母親,一個人在超市做著工,供應自己的兒子上學,早年自己供弟弟妹妹上學,他們都出息了,自己卻還在苦苦掙扎。想想很可憐。但是導演並沒有這麼拍。她鏡頭下的女主角是很樂觀的,臉上時時掛著笑容,而且還主動幫助別人。生活縱然艱難,但是卻也樂觀。

         如果換做別人我不知道會用什麼角度描述這樣的人的生活,但是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內地電視劇導演滕華濤的《裸婚時代》和《蝸居》這兩部電視劇,主題非常鮮明,而今的生活要把咱們年輕人逼瘋了!多艱難的歲月!多困苦的人生!能給我們點活路嗎?!表現的歇斯底里,但是細細看看有這麼慘嗎?尤其是和許鞍華的人生比起來。人生的每個階段也許都會有不同的追求,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會不安於現狀,好好奮鬥,努力前進。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滿足。海藻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外地小姑娘,不是富二代,能力也一般,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在宋思明眼裡她是個小年輕。想想看,海藻父母健康,有姐妹,還有個愛自己的男友,這樣的生活就很好了,可是,海藻這個普通的女孩卻還是想追求比自己的實力還要高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不屬於她。

       都市的人,有時候想一想其實就像是生活在懸崖邊上,你千萬別往前想,總是要著要那,你的心態稍一不平衡,就容易掉下去,而不是爬上來!裁員,生老病死,福禍所依....這些就夠讓人受的了,還要什麼呢?

        而《桃姐》這部電影,講的又是這樣一個非常接近生活的故事。我看簡介的時候上面說是一個少爺照顧傭人的故事,我還期待是少爺怎麼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顧桃姐呢,我以為劉德華會把葉德嫻接回家,然後悉心照顧,無微不至...但是這樣看看,矯情氾濫。

        華仔不是有錢不少爺,開著豪車穿著西服如韓劇臺劇中少爺的形象,得得瑟瑟,他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揹著個書包,做著自己喜歡的職業。僅此而已,更加接近生活,華仔的表現真的很好,只有這樣性格的人才會去這樣的對待桃姐,不管華仔是不是特別有錢,但是他總是盡力為之,不遺餘力照顧桃姐。

         而桃姐的表演更是到位,她雖然扮演的是個傭人,但是在故事中她確實與華仔情同母子,更重要的是,桃姐透過她的表演,透露出她對羅傑一家的忠誠,雖為僕人,但是卻把她服務的這個家當做自己的家,處處為羅傑著想。養老院不是個什麼好地方,一群快走不動的老人,處處需要人照顧,怎麼能夠好的起來?桃姐不適應,但是卻不想麻煩羅傑,桃姐總是為別人著想。看這部電影會讓你想起你的未來,你的父母的未來,你將來會怎麼對待你的家人,當你父母老去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怎麼樣照顧他。

         生活我認為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往低了看,看到生活的不易和艱辛,生命不僅僅是我們的,我們還與很多的人相關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們的伴侶孩子,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工作,這一系列的關聯,任何人出現任何閃失都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一想到這些,我們就感覺到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就是幸福。也就是常言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另一個層次就是往高了看,因為作為社會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都是有活在這個社會的價值,我們活著,與周遭的人有關聯,而且還要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可以做的更好,更優秀,那我們就要好好努力!但是記得保持一顆淡定,感恩的心。這樣我們才更能接近生活的真諦

  • 9 # 山城邊緣人

    《桃姐》這部電影中只有金姨的女兒來養老院收拾母親遺物的時候,哭得痛徹心扉的,回想之前還在氣母親只想著兒子不肯和她一起過年,但母親真正走了,卻還是無限的悔恨,我想這是一種失才知珍惜的感受,為遲已晚了。

    桃姐看到金姨女兒痛苦的做最後的收拾,坐在Roger旁邊的桃姐眼泛淚光,卻沒有掉下眼淚,而旁邊的老太太卻是不停地擦拭淚水。桃姐是位堅強的女性,在她的眼神裡,我還不能猜透她此刻在想什麼,是懼怕麼,還是惋惜?桃姐也許在想,我死後一定不能給Roger這麼麻煩,不要讓他這麼傷心。而Roger也望著桃姐的表情,似乎還看不懂,但金姨是桃姐來養老院後第一位世的老人,也許以後要目睹一位一位的離,也許很快就到自己了,所以桃姐已然沒什麼好哭的了,是她自己講的,半個身子已經埋在土裡了,不要緊的。

    全片沒有眼淚,但卻是在眼裡艱難的隱忍著,讓觀眾看得更顯心酸難受。Roger媽媽第二次和桃姐在一起,陪她一起看深水埗的房子,那是給桃姐退休養老的房子。倆人到了房子裡,桃姐已經二度中風,走路比以前還要艱難,倆人坐在沙發上,Roger媽媽撥了撥桃姐的髮絲,那一瞬間的眼神,讓人看得特別難受,眼睛的淚水已經打轉,只能轉向視窗,不想桃姐發現。是啊,桃姐和她同年,她還那麼健康,那麼精緻,而桃姐卻是白髮上頭,斑爬臉上了。

    到了最後,桃姐的情況急轉直下,坐在輪椅上都要用安全帶綁著,說話也不太清楚了,卻還在努力的開心著,和Roger一起公園,Roger此時已經變化了很多,耐心了很多,細心了許多,用紙巾小心為桃姐擦掉流下的口水,此時Roger的神情實在是太複雜,眼淚就快掉下來了,眉頭緊鎖了一下,趁著垃圾桶扔紙巾的間隙,調整一下情緒,深吸一口氣,儘量用正常的心態面對桃姐,即使自己的心裡已經難以控制的難受。

    這部片子其實不希望觀眾個個都哭到不行,她只是中立態度的拍出一段簡單的生活,讓觀眾思考和關注,但是即使是這樣,有哪個觀眾能不動容呢。桃姐和Roger都沒有哭,我們哭完也許要想想背後的意義,桃姐是沒有遺憾的,Roger為她做了那麼多,我想他也是沒有遺憾的,這樣的離開,縱然還是難受,但卻更多的坦然,生老病死嘛,桃姐都不想讓Roger生活在痛苦傷心中的,繼續生活,桃姐最安慰。

  • 10 # 羅大磊

    我本不是劉德華的影迷,但是這部戲後我是了。他演的很溫馨很動人,在影片中他總是若有所思,總是在小心翼翼地化解桃姐對於麻煩他而產生不好意思的各種擔憂,在我看來他和桃姐無話不談,什麼玩笑都講。同時他也很尊重桃姐的感受,從礙於桃姐的面雖不情願但仍然給堅叔嫖資這一處細節就可看出他是真心把桃姐這個服務了他家幾十年的僕人看成是親人一般。葉德嫻也演的極為入戲,無論是臺詞、眼神動作以及情感釋放都樣樣上乘。給我印象極深的是她總是以警惕的眼神(眉頭緊鎖)打量周圍的世界,只有在和羅傑談起過往或是家事時才能面帶笑意。她實在不願意麻煩羅傑,但是卻只有和羅傑在一起,侍奉羅傑她才會開心。這也是這部片子所傳達出來的許鞍華味道:善良的桃姐沒有被善良的人所辜負。最後桃姐安詳的離去,也就是證明了“死若秋葉般靜美”這含義了吧。許鞍華真的打動了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和隋文帝這兩位帝王是正常病死,還是被人謀殺?他們是不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