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我有一位朋友,在家排行老二。有時聊天談及到父母,他總是說他父母偏心,感覺自己很受傷。

    他父母偏愛大兒子。有什麼好處,都愛給大兒子家(其實大兒子家境最好)。比如大兒子生了孩子,就每月給米給油,有時還給錢啥的,說話也毫不忌諱的向著大兒子。

    他父母也偏愛小女兒。小女兒剛成家時,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父母幫助不少,後來又幫帶外甥(他說,父母照顧妹妹家可以理解)。

    他父母對他卻不甚公平。他孩子上幼兒園報名時,報名費還差一些。當時正好他父親在他這裡,給了100多元錢。可過了幾天,他母親就專程趕來,將他家100多元的國庫券要走了。他感覺有些心寒,感覺母親一點親情味都沒有。

    及至這位朋友條件好了些,他父母年齡也大了起來。每次父母生病住院,基本上都要他來負責;家裡有什麼困難,都指望的是由老二去解決,好象這些事兒,與老大沒有一點關係,一切事兒都是老二應該做的。而他一邊負責著,一邊在心裡埋怨著,有時甚至憤憤不平。

    最終,這位朋友的結論是:父母永遠做不到“手心手背都是肉"。朋友們,你認為他這結論對嗎?

  • 2 # 菜頭丸子

    為什麼有手心手背呢?

    首先是父母掌握的資源有限,做不到給予每個孩子最好的資源,這才有了傾斜。

    其實是家庭條件的變化。每個時期的家庭條件是不同,每個孩子在關鍵時刻能獲得的資源也不同。

    最後是父母的偏愛。有些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無非希望條件差的孩子過得好一點。有些是偏心某一個,希望把最好的留給他/她。

    父母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成為合格的父母。

    尤其是教育方面,做到公平!

    讓每個孩子可以上高中,上大學!

    本科也好,專科也好,各憑本事。

    因為讀大學是受益一生的事情,不僅僅是一個文憑,更是啟發一個人一生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與觸碰。

    紀伯倫有一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願每個父母,都用力全力去愛每一個孩子。

    願每個孩子,都不抱怨不憤恨,懷著感恩之心。

    願兄弟姐妹之間,能少一分惡意,多一分親情。

  • 3 # 文媽生活

    父母能做到嗎?似乎自己又是個案例,我是女孩,要問父母疼我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疼,但是呢我家裡還有個哥哥,我還是農村的孩子,父母這輩子培養著我和我哥,但是呢父母肯定不會把所謂的家產.財產和房產給我,因為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等於是外人,你覺得會把東西給個外人嗎,再說父母覺得自己的未來很多時候還是靠兒子,當然靠不靠的住那是後話了,說實話,我羨慕那些不重男輕女的家庭,但是沒辦法,一代代的封建思想和傳統就是那樣,可能永遠也改變不了我們父母的思想吧。

    有一次爸媽來上海,我帶他們出去玩,走在路上我爸跟我講的大概意思就是以後都是我哥的,你不要有意見(家裡思想都這樣),我笑笑說本來也沒想要你們什麼東西,你給你的,但是作為子女的我該怎麼表示怎麼表示,畢竟你養了我那麼大,其實有時候覺得挺心寒的,但是想想這也很正常,老的為兒子,所以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假如我有閨女我應該也是這樣的吧,想到這就不想去想了,這是一個惡性迴圈,我告訴自己假如有閨女我會平等的對待,但是真正有的話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 4 # 紅狼021395

    “手心手背都是肉”是父母為自己偏袒偏護的藉口!試圖讓被冷落的付出最多的孩子心理平衡最無恥的藉口!我常會聽婆婆說,貌似一樣的,最後事實證明手背永遠都是為手心遮風擋雨☔️的那個人!

  • 5 # 鳳146983974

    肯定不能做到完全公平噻!但只要不是故意的就行。我婆婆年輕時因為小兒子降生後忙不過來,就把二兒子拿給她婆婆帶,(也就是我老公的奶奶)她婆婆因為地裡的莊稼活忙,所以對於兩歲多的二孫子帶得也不是那麼上心,致使我的二叔子因為積食而變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據說是冷饅頭吃多了)從此以後,我婆婆就懷著同情和愧疚的心情看待她的二兒子,以至於今年都49歲的二叔子,在我婆婆眼裡還如三歲小孩一般那麼羸弱,她有啥好吃的好穿的都想著老二;順帶把個老二媳婦和兒子都寵上了天舉個最最簡單的例子,我和我老公逛超市時給公婆買了兩支二十多塊一支的牙刷,(十多年前已經算很貴的了)隔幾天老二的兒子就告訴我女兒,說奶奶給了他爸媽兩支好牙刷(連牌子都是一模一樣)你們想一想,連兩支牙刷都顧成這樣,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所以個人認為,就是因為婆婆故意明目張膽地顧老二一家,才造成了三個兒子的不合,任何補償心理也得有個限度噻!

  • 6 # 使用者李雲勇

    對父母來說,如何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酌作,例如我的父母是年近八旬的農民,一生育有4個子女,老大是男孩,國家公務員,在縣級傳媒集團從事記者工作,老二是女兒,老三和老四是男孩。老二、老三、老四是農民工。九十年代分家的時候,父母只有5間磚瓦房,低矮潮溼,牆壁用竹篾編制而成,用混和有稻草的稀泥糊在牆面上。四個兄妹分房沒有鬧紅臉,原因是父母在家庭分家會上徵詢了大家的意見,老大明確表示,自己是公務員,單位福利好,集資眾籌分得有房子,農村的爛瓦房不要,留給父母和弟弟、妹妹使用和居住,二姐當時在耍男朋友,男方家裡面也有農村的房子,當時也表態,不要農村父母留下的房屋,使用權由父母和2個弟弟商量分配方案。父母的分家風波迎刃而解,大家都沒有什麼怨言,至於父母的存款、存糧,當時父母很窮,家裡窮得叮檔響,根本沒有什麼存款,每年入不敷出,存糧也只能勉強敷嘴。所以4個兄妹對財產分配也沒有啥意見。

    從分家以後到今天,父母還是老樣子,由於年紀逐年大了,是農民嘛,如今還是沒有什麼好房子和存款,做事手和腳都不利索了,經常生病,母親經常教育我們,你們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有什麼事情要講團結,顧大局,畢竟這輩子都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親兄妹,說話做事要三思而行,給鄰居、給左鄰右舍的鄉親、給自己的子女作出正確方向的表率,做到單位上尊敬領導,事業上服叢組織安排,農村的左鄰右舍,有困難的鄉親,幫助的時候,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對待長輩要孝順,鄰里要和睦,子女教導有良方。

  • 7 # 你的蠟筆小欣吖

    現如今,二孩家庭越來越多,家裡雖然熱鬧起來,但是孩子之間有時候也會有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該怎麼辦?很多父母解決孩子間矛盾的方式通常是:

    “你是哥哥,必須讓著弟弟。”

    “你是姐姐,怎麼能讓妹妹哭呢?”

    “你怎麼一點老大的樣都沒有?”

    其實,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既溺愛了小的,又傷害了大的。用年齡的大小而不是本身的對錯來處理問題,並不是明智之舉。

    這可能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錯,卻因為他是老大,是“當哥哥、當姐姐”的,就要事事謙讓容忍。

    有時候孩子受了委屈,父母不但不幫他,還讓他給犯錯的人賠禮道歉。

    這不僅會丟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還會使孩子從此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甚至牴觸和父母待在一起。

    父母的不公平對待,將會是對孩子的最大傷害。

    大的不必一定要讓小的

    “如果你家老大和老二鬧矛盾了,你會偏向誰?”

    相信有將近80%的父母會像朋友一般以“你是哥哥/姐姐”的緣由讓大的做出退讓。

    就連明星胡可在一檔節目中也坦承有了二寶後,不止一次地教育安吉:

    “你是哥哥,要多讓著弟弟,要保護弟弟,不能欺負弟弟哦。”

    可一味地讓哥哥謙讓勢必會激起他的逆反心理甚至仇恨心理,激動地衝著弟弟喊——“我現在這麼慘,都是你害的。”

    就是這句話成功讓胡可意識到:

    原來她一直所奉行的正確教養方式,是有偏頗的,無形中給大娃造成了很大傷害。

    意識到此,胡可在後面都有及時調整教養模式,不再以一種標準苛責老大。

    比如當兩兄弟同時爭奪一個玩具時,雖然胡可明知是小魚兒先拿到的,但鑑於小孩愛爭搶的天性和顧慮安吉的感受。

    胡可並沒有按照以往那種哥哥讓弟弟的模式,轉而採用小紅花攻略,讓安吉主動承認,並在安吉承認後用力誇獎他。

    其結果就是小魚兒拿到了玩具,安吉得到了媽媽的誇獎心裡也美滋滋, 這樣雙贏的結局更能讓孩子內心得到滿足。

    所以當你家兩娃或三娃鬧矛盾時,希望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不要強制大的讓小的,因為無論年齡有多大,他們都希望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孩子之間的矛盾讓孩子自己解決,因為大人越干涉,孩子關係越激烈,親子關係越緊張!

    需要父母出面調解的,也要將孩子放在同等的地位。

    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平衡孩子間的關係和親子關係。

    無原則的寵愛,“弟弟妹妹”不喜歡

    在簡書上,一名網友回憶自己童年的事蹟:

    小時候住在姥姥家,一到放假,家裡就有5、6個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特別熱鬧。

    有時候小孩子玩過頭了,有些打鬧,姥姥每次都護著我,因為我最小。

    “你們是哥哥姐姐,應該讓著點妹妹”。

    剛開始我還很得意這個特殊待遇,後來,我發現哥哥姐姐們開始不樂意帶我玩了。

    再後來,他們就像商量好了一樣,完全無視我的存在,根本不理我。

    所以,我很怕得到什麼特殊優待,生怕因此而得罪其他人。

    當哥哥姐姐們羨慕弟弟妹妹的特殊待遇時,其實弟弟妹妹也很苦惱,他們根本就不希望得到長輩們這種毫無原則的寵愛。

    這些寵愛,有時候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傷害。

    知乎一名網友說:每次爸媽因為弟弟而打罵我後,我就會更加用力地打弟弟。而且隨著次數的增加,我打弟弟的愧疚感就越來越少。

    在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同情心分兩種,除了共情,還有一種是對弱者的可憐。

    家長這種護幼的行為,讓幼子從心裡上覺得這是父母對自己的可憐,並預設自己就是那個弱者,從而自我否定。

    因此,請不要再把“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這句話掛在嘴邊了。它會傷害大孩子,也會傷害幼子。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方式或給予的關注會根據子女的出生順序而變化,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也常常因要爭取父母的愛而相互競爭。

    因此,想讓孩子們親密無間,作為家長,父母的態度十分重要,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

    給足孩子安全感

    節目中一小女孩也如大多二胎家庭一樣,家有兩娃,爸爸總想讓姐姐多奉獻一點。

    分蛋糕上的水果,明明可以一人一半,爸媽卻要弟弟四個、姐姐兩個,因為你是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

    面對這種司空見慣的場景,女兒直接用“不公平”三個字來抗議。

    最後一句“要是我是妹妹就好”真的讓無數老大瞬間淚目。

    如果可以選,他們也想做那個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弟弟/妹妹。

    雖然劉爸的初衷是想讓女兒學會分享,因為每次買零食,女兒總將自己那份收起來,然後一起吃弟弟的。

    但嘉賓海蘭老師直接指出:

    “不建議孩子在四歲前學會分享,在分享前先要滿足孩子”。

    因為當孩子物權感還沒滿足的時候,你就讓他去和別人分享,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這種物權感的缺失,最終的結果只會讓孩子長期缺少安全感。

    而那些我們打小就未從父母身上得到滿足的,長大後都在不斷追求索取著來填滿那顆空洞的心。

    所以,希望身為父母的我們都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不吝嗇給予孩子一些物品上的滿足,讓孩子感受被滿足的快樂。

    不強求孩子在小的時候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

    在一些家長眼裡,謙讓是懂事的表現,是一種美德。其實讓小孩毫無底線的去“謙讓”毫不誇張的說是一種道德綁架。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懂得謙讓、喜歡分享,他們都有自己的物權意識。所有謙讓的前提是雙方遵守同一個規則,無原則地謙讓就是耍流氓,與長幼、強弱、主客、面子無關。

    在很多二胎家長的眼裡,“穩定壓倒一切”,只要孩子不哭不鬧,能讓自己耳根清淨,怎麼樣都行。所以常常是小的鬧、大的讓;小的越鬧越有、大的越讓越恨。但是,和諧的家庭關係不是靠“讓”來維繫的,而是靠“愛”。“讓”背後包含的是隱忍、放棄、甚至壓抑。

    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該當著孩子的面對孩子分彼此,不比較誰好誰壞,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尤其是小孩子正處於模仿期,你的一舉一動他都會盡收眼底。

    教育孩子時要儘量避免“你怎麼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樣聽話”、“你還不如妹妹懂事”之類的話。家是一個很容易傷人的地方,最愛的人常常傷的最深,你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次表達愛時,缺一不可,每個孩子潛意識裡都有“爭寵”的天性,如果被冷落了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平時買禮物時,也儘量同時滿足兩個孩子的喜好與需要……,你給他們示範了愛的正確開啟方式,他們也就會懂得愛的真諦。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就說國:“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你正在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對孩子不滿意時,多想想是不是自己某個地方做的不對,永遠不要停止學習。所謂的“耳濡目染”大抵不過如此,因為你的樣子,也許就是孩子的未來。

  • 8 # 小紅225805333

    手心手背都是肉,十指指頭不滿齊。天下的父母都願孩子過好,家庭有兩三個孩子,一個孩子過不好,父母牽掛整個身心關心孩子。孩子啊,你們可要爭氣努力。父母漸漸的老了,幫不動了,肩膀重擔靠你們。年輕人努力吧!別讓父母牽心。

  • 9 # 章健美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有句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的父母說的,這個問題是指在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疼愛,話是這麼說,但有時父母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正常的父母一般都是疼愛那個過的不好的兒女,也會在經濟上……偏愛他,但有時也不一樣,也有的父母那個兒女有勢力偏像哪個,但這只是個別的父母,人和人必竟不一樣,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只是一句話而已,有的父母跟本做不到,不知我這樣回答您能否滿意

  • 10 # 食為天62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古話,我的父母做到了!我們家姊妹三個沒有男孩,從小父母對每一個孩子要求一樣的嚴格。我姐姐比我大三歲,經常幫助父母做家務卻從來沒有怨言,我雖是老二卻很少做家務,我的妹妹更是全家人的寵愛,什麼家務活也不會做。我們長大成了家,我的父母更是主動幫助我們看孩子,而且要求我們姐妹互幫互助,父母對收入低一些,條件差一點的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雖然我的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但他們對我們的愛至今回憶起來還是非常溫暖和懷念的。

  • 11 # 漢江庸叟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是多子女父母追求的目標,但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差異:

    一是“爺爺疼的是長孫子,父母疼愛的是斷腸兒”,斷腸兒指的是最小的一個兒女,往往父母最寵愛,大哥哥姐姐們也都讓三分。

    二是父母喜歡乖巧、懂事、孝順的孩子,對跳皮惹事的孩子差一些。

    三是父母喜歡愛鬧的孩子,說喜歡有點牽強,就迫於無奈,不鬧不必哄,一鬧不得不哄,一鬨花錢、操心就多一些。

    三是父母喜歡兒子。生了四、五個孩子,只有一個是男孩,這個男孩自己是寶貝了。反之,只有一個是女孩,這個女孩也是掌上明珠了。

    四是父母傾斜困難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了,父母沒有了選擇,愛也得愛,不愛也得愛,再也不存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爭議了。

  • 12 # 跳拉丁的豬蹄兒

    每個父母應該都不一樣吧。我有個哥哥,比我大七歲,我生於1982年,趕上計劃生育的年代,在六七個準生章蓋在紙上後,我躲過了超生罰款,三十多歲的父母也是他們朋友圈中第一個兒女雙全的,很是讓他們的朋友羨慕,所以父母自小就比較疼我,一轉眼,父母年近七十,我和哥哥步入中年,父母對我和我的家庭比對我哥付出的要多些,有點好東西都給我和我兒子留著,等我們一家三口去了,自然是好吃好喝。當年父母買房時候,哥哥的建議是他拿這錢買個大房子,可以跟父母住一塊,但是父母果斷拒絕了,因為還有我,不能讓我以後沒有父母的遺產可繼承。現在我基本一個星期去一次父母家,雖然住同一城市,但是父母家在北,我家在南,也只能週末過去,如果兩個星期不去,爸爸就會打電話問問怎麼還不來。當然,父母對哥嫂也是相當不錯的。

  • 13 # 喜上梅梢0001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話沒毛病,父母都能做到,原因如下:

    1、手心手背都是肉,重點強調"手心和手背",手心和手背本身不一樣,怎麼能把它們看作一樣呢,所以說父母做的對,沒有把手心當作手背;

    2、手心手背都是肉,重點強調“都是肉”,手心和手背都是肉長成的,但沒有有提手心和手背的肉有什麼區別,同樣用在父母身上也做到了,比如說:父母給孩子們都買了衣服,都是衣服,沒有具體說誰的好,誰的次一點,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肉和都是衣服”都沒有問題,難道你能說父母沒做到嗎?

    因此,我認為“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若改成“手心手背都一樣”,父母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手心和手背本質上是不一樣的,父母怎麼能做到呢!

  • 14 # 梅梅73573

    我來說說我家的事,我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妹妹,我感覺除了我奶奶疼我,爸媽不怎麼喜歡我,因為哥哥是男孩地位更不用說,姐姐是大閨女自然當室貝看,妹妹是老生閨女自然是當成心肝一樣,各種疼愛寵著,買衣服有她倆的沒有我的,買自行車有妹妹的沒有我的,因此我養成了自卑又叛逆的性格,沒有姐姐妹妹聽話不管幹什麼都跟爹媽對著幹,因此沒少捱打而且死倔打死不服也不跑,爹媽說我不如她倆機靈一看大人生氣就跑,而我死倔不打你打誰,現在我也結婚有孩子了,也能理解爹媽的不容易了,也不惹他們生氣了,每次去給他們買點好吃的給點錢,儘儘孝心必竟他們年齡大了,活-天少一天了啥也不求了,只願他們=老平平安安度過晚年就好。

  • 15 # 感覺有意思就學習一下

    我覺得父母願望作到,但事與願違,其結局就好像有偏向,因為每個人對同一個人,同一個事看法,出發點是不同的,所以,,,,。

  • 16 # 不知不知寶

    看到這句話進來逗個趣兒,姥姥一向以這句話做口頭禪的,但在我們小輩眼中她是有偏心的。我是在她身邊長大的,所以有時會開玩笑的堵她的話,一般就是:“手心肉多厚,手背肉多薄啊”啊哈哈,僅供娛樂。

  • 17 # 大叔四十

    身為父母:毫無疑問?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好!那怕自己受苦受累!只要看到自己的兒女過得好,比什麼都開心!對於父母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他們對孩子的付出與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他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過的幸福安康。如果有哪個孩子過的不好,他們難免會多幫助一點,那是人之常情,哪裡還有偏心之說中國有句古話。好兒不承祖業產。自利更生創造人生最大財富,才會被高看,受到更多入尊重,人格尊嚴是積德。積來的,不是財富買來的!

  • 18 # 罈子肉459

    做不到,剛剛經歷了這樣的鬧心事!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要吐槽。

    小叔子要在衡陽買二手房給小孩子上學,看房之前說好了向我們借錢,我老公沒跟我商量就出口了15萬,我聽到後,立馬讓他打電話過去,讓他說清楚只借10萬,並且建議看50萬左右的房,借30萬房貸壓力不至於太大,因為他自己夫妻倆只有10萬,我們借10萬很夠意思了。我的想法是他三個孩子讀書,10年8年還不起很正常,雖然他口頭上說5年還,但是我不報希望,借10萬不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我們也還揹著房貸。

    結果看房的時候,弟媳總看60-70萬的房子,甚至帶車位的都看了(我們自己在昆明生活,都不捨得買車位),他們還沒車呢,就想著有車位,太荒唐了吧。最後確定了68.5萬的房,加上中介費和契稅要72萬左右了,房子142平,3房2廳,沒有跟我們商量,就把協議簽了,還交了7萬多定金,然後小叔子打電話叫我們打15萬。這樣的奇葩我平生第一次見。

    早上我老公剛上班,打電話就來的時候,我老公說只能借10萬,讓他去外家親戚那借點,不要只盯著我們一家。電話剛掛,他媽媽電話打過去罵人,說不借15萬就不來昆明給我帶孩子了(小叔子三個孩子最大的13歲,最小的7歲,我兩個孩子大的2.5歲,小的剛1歲,她還不止一次這樣說),還有一大堆罵人的難聽話。可能我老公說晚上回來跟我商量,她倒好,立馬視訊給我,我沒接到,就發一堆語音來,說什麼自己弟弟買房,本來該借20萬給他的,現在只向我們借15萬都不肯,現在她親自低下頭向我開口,我要不借,就是不給她面子。同樣是兒子,她恨不得我們給她小兒子買套房!

    面對這樣的婆婆,誰能比她奇葩,她不勸自己小兒子腳踏實地,做好長遠打算規劃,而是一味的讓大兒子替他的不成熟去把屁股,不去給小兒媳壓力,因她的虛榮心做出的錯誤決定承擔後果,而且利用我們存在的困難要挾我們!昨天說完不來幫我們帶孩子,今天就打電話讓我們買來昆明的票,老兩口要帶著三個寶貝孫子來避暑。

    面對這樣的家庭,這麼大個深坑,想離婚的念頭真是越來越強烈!

    藉著這個問題發洩下自己的情緒,見笑了。

  • 19 # 愛宅家的小宋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作為父母,他們愛自己的孩子,但想要做到給每個孩子都平等的愛實在太難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你比弟弟妹妹大,你要讓著他們”。這聽起來好像沒毛病,可是仔細想想,這何嘗不是一種偏愛呢?;又或者是,父母常常對家裡最年長的孩子寄予厚望,長子長女在父母的心目中往往佔據了更大的位置。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話不過是對子女的一種安慰,也更是對作為父母的一種告誡罷了。也正是因為有那麼多的偏愛,才會有這樣的告誡。

  • 20 # 蝴蝶蘭28203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使我又想起了已故多年善良慈愛的母親,這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言詞常在母親口中唸叨!我有二個哥哥,一個姐姐,兄弟姐妹四人年齡玄虛很大,大兄長的年齡比我大二十多歲,連排行老三的姐姐也比我大十多歲,由於年齡差異,各自出生的年代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分工條件不同,經濟上存在一定差異,自從我參加工作結婚後,父親就離開了我們,母親從此就一直跟著我一起生活!由於哥哥姐姐都在農村,各自都有幾個孩,那時條件都不太好,母親時常在我面前嘮叨,我也儘自已的微薄之力去資肋哥哥與姐姐還有侄兒侄女們上學等,可母親還把我每月給她的零用錢全部給哥哥姐姐們!還時常在我面前訴說哥哥姐姐過去所吃的苦!由於年齡玄虛大,在我的記憶裡並不知道他們那個年代所經歷過什麼?我只知道我是同侄兒,侄女們一起長大的,跟小輩們感情彼深,但每當母親唸叨我是怎樣的幸運,哥哥姐姐們是怎樣艱辛時,母親總是吩咐我要怎樣去資肋他們時,雖然我行為上只能聽從母親安排,但心裡也有一些不公與怨言,因為那時我的條件也不是很好,我心裡也很有一定的壓力,那時的我們也只是靠工資吃飯,我也時常與母親溝通我的難處!時間長了母親也身感我們的不易,母親很善良也很勤勞,在世時由於我工作忙,家裡所有的家務包括我的二個孩子都是她老人家一手操勞帶大的,還有哥哥姐姐那家需要她就往那家跑,在她的心裡,我們幾個無論誰的條件的好壞,她都是一實同仁,不分厚,薄她真的做到了“手心手背都是她的肉”,雖然母親離開我二十多年了,但母親對兒女們那份真摯無私的愛,我永記於心,現在我的倆個孩子都已長大了,女兒和兒子都在大都市工作了,也許他們工作上存在不同的差別,條件也有所區分,但我不會給他們去增加多少壓力!而要求他們去怎樣做?因為我知道我的孩子會知道怎樣去做好,我也相信他們這份姐弟情深是經得起考驗的,在我的心裡“手心手背都肉”的理解是——無論父母用那種方式也許都是愛的表現!因為親情永遠是血濃於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看的星爺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