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菁媽育兒
-
2 # novolife諾萊
要想改善嬰兒的夜醒問題,必須對症下藥。
對於小寶Bora說,頻繁夜醒是正常的,因為他們胃小、餓得快、醒得多、想吃奶。
但是過於頻繁的夜醒,可能是由於喂得太多導致腸絞痛、夜間動靜太大擾亂了寶寶正常作息、太熱太冷令寶寶無法安睡等等。
1. 夜間照顧寶寶時儘量不要開大燈,這很可能打擾寶寶的休息
2. 緊鄰你床邊的嬰兒床,對寶寶而言是最安全的睡眠地點
3. 寶寶餓的時候,可能會吮吸手指、躁動不安或者發出呢喃的聲音
4. 寶寶餓醒時,媽媽要儘快餵奶,這能讓寶寶更容易安撫,並且順利地接下一覺
5. 夜間照顧寶寶的動作輕、柔、慢,沒有必要不用更換尿布或衣服,避免過度刺激寶寶,以至於再度哄睡又很困難
關於餵奶
1. 夜間母乳餵養需要注意安全,如果媽媽選擇躺下來餵奶尤其需要注意。
2. 如果選擇奶瓶餵養,提前消毒奶瓶和奶嘴、量好奶粉、準備好保溫瓶 裡的開水,會節省時間;也可以選擇用預沖泡奶(液態奶)來喂寶寶。
3. 不要為了讓寶寶多睡會,讓他喝下過多的奶。這可能會導致腸痙攣;同時也不要在奶粉裡新增穀物等其他食物。
4. 爸爸在這個階段就要多參與育兒,例如幫助媽媽除錯好餵奶姿勢、幫媽媽們遞送東西為媽媽們準備好餵奶時的飲料和小零食,多關心媽媽和寶寶等。
關於睡姿
1.仰臥是對寶寶而言最安全的睡眠姿勢
2. 前六個月,嬰兒床需要緊鄰媽媽的大床
3. 床墊需要堅實平坦,不可使用水床、懶人沙發、下陷的床墊
4. 不要給寶寶穿或者蓋得比你更多
5. 可以使用睡袋,確保不能覆蓋寶寶的頭部
6. 不要在寶寶睡覺的房間裡吸菸
-
3 # 阿拉啦啦啦
寶寶夜啼的原因
1. 飢餓或過飽
一般而言,小寶寶隔2~3個小時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媽媽卻喜歡固定3個或4個小時才讓寶寶吃一次奶,以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對無法忍耐飢餓的寶寶而言,這種方式無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氣得哭鬧不止,而且在吃奶時會狼吞虎嚥地狂喝,以至於喝入太多空氣,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更為嚴重的是,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哭鬧是因為沒吃夠,於是又餵了一次奶!可是你知道嗎?寶寶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仍舊保留著吸吮反射能力,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放到寶寶的小嘴裡,他就會用力吸吮,結果導致吃奶量過多,寶寶的小肚子越來越脹,進而因為感覺不舒服而哭鬧不止。
解決方法
到底應該隔幾個小時喂一次奶,要依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至於每次喝奶總是又快又急的寶寶,可在喂到一半時先給其拍背排氣,以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2. 缺鈣
寶寶缺鈣不積極治療很可能患上佝僂病,缺鈣的寶寶夜間常常煩躁不安,還會出現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等症狀。
對策補鈣
為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多帶寶寶曬曬太陽,寶寶夜啼的現象會得到改善。如果出現嚴重的佝僂病跡象,趕緊求助專業的兒科醫生。
3. 驚嚇、需要愛撫
白天帶寶寶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很容易讓寶寶受到驚嚇,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出於白天過於興奮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
有些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有安撫需求時,肌膚觸控可以讓寶寶心靜,但有些父母由於白天工作忙,照顧孩子時間少,到了晚上寶寶會以哭泣來引起父母注意,讓父母抱抱自己獲得安撫。
對策多陪寶寶
平時少帶寶寶去喧譁的場所,避免寶寶直接接觸使他害怕的物體或人,寶寶驚醒後安慰他,告訴寶寶沒什麼好害怕的,讓寶寶安穩入睡。父母應儘量抽出時間多陪寶寶,寶寶的“面板飢餓”得到滿足,就不會夜間哭鬧了。
4. 肚子脹氣
由於消化功能不夠完善,所以寶寶會不定期出現腹脹狀況。
解決方法
吃奶後幫寶寶拍背排氣,或擦一些含薄荷油成分的嬰幼兒專用消脹氣藥膏。如果寶寶經常脹氣,請考慮換一種配方奶粉,而哺餵母乳的媽媽則少吃一些產氣食物(如豆類、豆漿與地瓜等)。
5. 想睡覺
有些小寶寶在睡覺之前顯得比較煩躁,如果寶寶的眼皮顯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覺了。
解決方法
請給寶寶提供一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
6. 媽媽吃了重口味的食物
哺餵母乳的媽媽如果吃了口味比較重的食物,如辣椒、洋蔥、咖哩等,寶寶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哭鬧。
解決方法
哺餵母乳的媽媽儘量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含咖啡因、酒精的食物與飲品,以免影響到寶寶的情緒反應。
7. 尿憋
睡前飲水太多,或是奶粉衝得過稀,寶寶到了夜間被尿憋醒,不能以言語只能用哭啼來表達。另外尿溼的尿布刺激寶寶也不能入睡。
對策訓練寶寶的小便規律
媽媽們應該逐步訓練寶寶的小便規律,讓寶寶能逐漸控制小便。睡前1~2小時不要給寶寶喝太多水。如果寶寶因為尿急哭鬧,媽媽們只要為寶寶把過尿,寶寶就能繼續入睡。建議媽媽們準備一盞不太亮的小夜燈,給寶寶把尿或換尿不溼的時候開這個燈,這樣寶寶就不會因為強光的刺激而沒了睡意。
8. 尿布溼了
這種狀況比較容易判斷,目前許多紙尿褲都有尿溼顯示功能。
解決方法
注意觀察紙尿褲是否已經膨脹,以便及時更換。
9. 有情感需求
小寶寶有時懷念在媽媽肚子裡的溫暖感覺,所以透過哭鬧來獲得媽媽的擁抱和呵護。
解決方法
擁抱能夠有效安撫寶寶情緒,不妨就多抱抱他吧。
10. 環境過於嘈雜
太多嘈雜的聲音、震動或視覺刺激,也會讓寶寶變得不安、愛哭鬧。
解決方法
適度的安撫或溫柔的觸控,都可以有效環節寶寶的情緒。
11. 太冷或太熱
小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還不夠強,環境溫度過熱或過冷都會讓寶寶感到焦躁或不舒服。
解決方法
儘量在室內維持舒適的溫度(22℃~24℃),在外出時及時給寶寶添減衣服。
12. 腸絞痛
在腸絞痛發生時,寶寶的小臉會脹紅、下肢蜷曲於肚子上,這種情形通常發作得很急,常見於下午及夜間,好發於3~6周新生兒。當然,媽媽不要過於緊張,等寶寶到了3個月大左右時,腸絞痛的發生率將大大降低。
解決方法
對付寶寶腸絞痛有一些法寶,可以抱起寶寶,有規律地、輕輕地搖一搖,在寶寶小肚子上擦一些消脹氣的藥膏並按摩一下,或用溫毛巾放在寶寶胃部、唱唱歌、洗個溫水澡等,都可以有效舒緩寶寶的不適感。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奏效,請儘快至醫院做進一步診斷,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一些抗組織胺、鎮靜劑等藥物。
13. 其他兒科疾病
除了腸絞痛之外,中耳炎、腸胃炎或疝氣等也都可能是造成寶寶身體不適而哭鬧的原因。
解決方法
一旦寶寶出現不吃、不睡、體重不增加、行為突然異常等狀況,或是哭泣聲音和平時明顯不同,更像是疼痛、發燒等原因所引起的哭鬧,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某些兒科疾病,請及時帶寶寶就醫診治。
寶寶夜啼的不良後果 Go Top
嬰兒夜啼會影響成長髮育
通常都說“睡眠充足的孩子長得高”,這是完全正確的科學事實。
人體的生長要靠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對人體各種組織尤其是蛋白質有促進合成作用,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使人增高。人體一旦缺乏生長激素就導致生長停滯。生長激素在晚上熟睡時分泌量最多,若夜啼時間一久,勢必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因而就影響到了孩子身長增加的速度。
嬰兒夜啼最初是生物時鐘上的原因,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發哭鬧。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15天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逐漸開始形成,當白天睡得過多時,夜間就會哭鬧不止。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環境的溫度與溼度或太冷、太熱,太悶也會使小兒不適而哭鬧。還有一些嬰兒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鬧不止。有的嬰兒尿布溼了,如果不及時更換也要哭鬧(一次性尿布可以避免這種現象)。
簡易夜啼食療 Go Top
1、豬骨幹薑湯
豬骨頭150克,乾薑5克.同煮湯飲.
主治:小兒夜啼,四肢欠溫,腹痛喜伏臥者
2、蛋粉粥
雞蛋殼若干.雞蛋殼洗淨炒黃,研細末,每次1.5克,和在粥裡食,1日2次.
主治:治小兒夜啼,不思飲食,便溏,面色不華者
3、乾薑1--3克,高良薑3--5克,粳米2兩。先煎乾薑,高良薑,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為粥.
本方對於因脾臟虛寒所致的小兒夜啼有效
4、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沖泡,日數次
奉方適用於心火熾盛所致小兒夜啼
5、蟬蛻9克,雞內金15克.將2味微火焙脆研成極細末,每次1克,日3次
本方適用於小兒夜驚啼哭
6、葛根5克,蜂蜜適量.葛根研粉,開水沖泡,加入蜂蜜飲服
本方適用於小兒夜啼,有助於小兒安睡.
中醫如何化解夜啼 Go Top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導致夜啼的常見原因。常由孕母素體虛寒、恣食生冷,胎稟不足,脾寒內生。或因護理不當,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陽不振,以致寒邪內侵,凝滯氣機,不通則痛,因痛而啼。由於夜間屬陰,脾為至陰,陰盛則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遺於胎兒。出生後將養過溫,受火熱之氣燻灼,心火上炎,積熱上擾,則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於心火過亢,陰不能潛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寧。徹夜啼哭之後,陽氣耗損,無力抗爭,故白天入寐;正氣未復,入夜又啼。週而復始,迴圈不已。
心主驚而藏神,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而致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致使心神不寧,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總之,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熱、驚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機。
[臨床診斷]
1. 診斷要點
嬰兒難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但白天如常。臨證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體格,必要時輔以有關實驗室檢查,排除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貽誤患兒病情。
2. 二、鑑別診斷
與不適、拗哭相鑑別。小兒夜間若餵哺不足或過食,尿布潮溼未及時更換,環境及衣被過冷或過熱,?襁褓中夾有縫衣針或其他異物等,均可引起嬰兒不適而啼哭,採取相應措施後則嬰兒啼哭即止。有些小嬰兒因不良習慣而致夜間拗哭,如夜間開燈而寐,搖籃中搖擺而寐,懷抱而寐,邊走邊拍而寐等,要注意加以糾正。
[辨證論治]
1. 辨證要點
辨證重在辨別輕重緩急,寒熱虛實。嬰兒夜間啼哭而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考慮由於餵養不當所致,應給予相應的指導。要仔細觀察,尋找原因,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熱、驚恐辨治。虛實寒熱的鑑別要以哭聲的強弱、持續時間、兼症的屬性來辨別。
2. 治療原則
因脾寒氣滯者,治以溫脾行氣;因心經積熱者,治以清心導赤;因驚恐傷神者,治以鎮驚安神。
3. 分證論治
1) 脾寒氣滯
證候:啼哭時哭聲低弱,時哭時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多淡紅。
分析:夜則陰盛陽衰,脾寒愈甚,寒邪凝滯,腹中作痛而夜啼不安。《保嬰撮要?夜啼》雲:“夜屬陰,陰盛則脾臟之寒愈盛,脾為至陰,喜溫而惡寒,寒則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因痛而啼,痛解而寐,故時哭時止。脾臟虛寒,運化失司.故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虛寒內盛,故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小便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均為脾寒所致。
治法: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烏藥散合勻氣散加減。常用藥:烏藥、高良薑、炮姜溫中散寒,砂仁、陳皮、木香、香附行氣止痛;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桔梗載藥上行,調暢氣機。
大便溏薄加黨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時有驚惕加蟬蛻、鉤藤祛風鎮驚;哭聲微弱,胎稟怯弱,形體羸瘦可酌用附子理中湯治之,以溫中健脾,同時注意保暖。
2) 心經積熱
證候: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分析:心主火,熱伏於內,擾動神明,故人夜心煩而啼。(保嬰撮要?夜啼)雲:“心屬火,見燈則煩熱內生,兩陽相搏,故仰身而啼。”《幼科發揮?心所生病》雲:“心屬火則煩,多夜啼。”此證為受熱所致,故哭聲響亮,面赤唇紅,身腹俱暖,大便秘結。苔黃,指紋紫均為熱象。小便短赤,舌尖紅為心經有熱之象。
治法: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方藥:導赤散加減。常用藥:生地清熱涼血,竹葉、木通清心降火,甘草梢瀉火清熱,燈心引諸藥人心經。同時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內過暖。
大便秘結而煩躁不安者,加生大黃以瀉火除煩;腹部脹滿而乳食不化者,加麥芽、萊菔子、焦山楂以消食導滯;熱盛煩鬧者加黃連、梔子以瀉火除煩。
3) 驚恐傷神
證候: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色紫,脈數。
分析:小兒神氣怯弱,復因暴受驚恐,則心神受驚,故睡中驚悸而突然啼哭,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以求安全。《育嬰家秘?夜啼》雲:“驚惕者,常在夢中哭而作驚。”暴受驚恐,神志不安,心虛膽怯,故面色乍青乍白,指紋色紫,脈數。
治法:定驚安神,補氣養心。
方藥:遠志丸去硃砂。常用藥:遠志、石菖蒲、茯神、龍齒定驚安神,人參、茯苓補氣養心。
睡中時時驚惕者,加鉤藤、蟬蛻、菊花以熄風鎮驚。也可用琥珀抱龍丸以安神化痰。
[其他療法]
1. 外治療法
將艾葉、乾薑粉炒熱,用紗布包裹,熨小腹部,從上至下,反覆多次。或用丁香、肉桂、吳茱萸等量研細末,置於.普通膏藥上,貼於臍部。用於脾寒氣滯證。
2. 針灸療法
1)艾灸神闕 將艾條燃著後在神闕周圍溫灸,不觸到面板,以面板潮紅為度。每日1次,連灸7日,用於脾寒氣滯證。
2)針刺 取穴中衝,不留針,淺刺出血。用於心經積熱證。
3. 推拿療法
1)分陰陽,運八卦,平肝木,揉百會、安眠(翳風與風池連線之中點)。驚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沖、內關;脾寒者補脾土,揉足三里、三陰交、關元;心熱者瀉小腸,揉小天心、內關、神門。
2)按摩百會、四神聰、腦門、風池(雙),由輕到重,交替進行。-患兒驚哭停止後,繼續按摩2—3分鐘。用於驚恐傷神證。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回覆列表
”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起郎,過往君子念一念,一覺睡到大天亮。“這是古代很多人用於形容家裡有夜啼的孩子的。
孩子為什麼一到晚上會哭?
營養不良:主要是鈣不足導致孩子變得非常的煩躁,而嬰兒鈣不足不是因為孩子攝入的鈣不足,常常因為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有腸道的消化吸收利用有問題,鈣是夠了,吸收不足也是白搭。
所以每天給嬰兒補400IU(或者是10微克)的維生素D
腸絞痛:這也是嬰兒常見的哭鬧的原因。
而嬰兒為什麼是腸絞痛呢?
可能是肚子脹氣,所以白天給寶寶喝奶時要注意拍嗝,一次大概喝到90毫升左右就拍嗝。給孩子每天做一下排氣操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能是過敏
有些孩子過敏會體現在消化道方面,比較拉肚子,肚子痛,便秘都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特別是喝奶粉的孩子更有可能是過敏。
建議觀察孩子的生長髮育,如果生長髮育比較慢的建議可以考慮去醫院檢查一下有沒有過敏 ,有的話可能需要喝水解蛋白奶粉。
可能是腸道消化功能太差
建議經常給孩子按摩肚子,少吃多餐,也可以考慮給孩子補充一點益生菌。
出生的創傷如果孩子是晚上出生,到了他出生那個時候段可能會出現卯足夠哭上一個小時,那是因為她想起了自己出生時的困難和痛苦,想著想著悲得中來,就哭了起來。
你家的孩子晚上會哭嗎,你覺得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