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園妃妃

    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卵菌病害,發病率比較高,讓種植戶很是頭疼和煩惱,我現在結合我家種植馬鈴薯出現的情況,對馬鈴薯晚疫病的特點總結如下:

    一、馬鈴薯葉片變褐色。在病發初期,馬鈴薯葉片會出現零散且呈水浸狀綠褐色斑點,且斑點周圍有淺綠色暈圈,隨著溼度越大,病斑擴散越快,漸漸變成褐色,且伴有一圈白黴,尤其以葉背最為明顯,但如果葉片比較乾燥,病斑就會變褐乾枯,葉片質脆易裂,沒有白黴,且擴充套件速度減緩。

    二、馬鈴薯莖杆現褐色條斑。染上晚疫病後,馬鈴薯莖杆會生出長短不一的褐色條斑,開裂或不開裂,在潮溼的情況下也會長出稀疏的白黴。

    三、馬鈴薯塊莖凹陷。晚疫病發初期,馬鈴薯土下的塊莖會生有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病斑部位會稍稍凹陷,且皮下的薯肉也會呈現出褐色,隨著病害加重,病斑會慢慢向四周擴大,直至整個塊莖爛掉。

    至於如何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我們總結如下經驗:

    一、控制薯種源頭。選用薯種時,選用無病種薯或具有抗病性的種薯,且在播種前將種薯攤開,放在通風的地方擱幾天,隔天就翻動薯塊,嚴格揀挑除病爛薯,另外切薯種植時,切刀需加強消毒,防止菌類感染。

    二、加強田間管理。對田裡的土壤進行深翻,挖好排水溝,降低田間的溼度,促進馬鈴薯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另外可實行輪作,減少病害,但嚴禁馬鈴薯與茄科作物連作或臨近種植。

    三、實施藥物防治。一類是從源頭上抓,在種植前,把切好的馬玲薯種塊採用殺菌藥劑進行浸泡殺菌處置,或者採用拌種;二類是晚疫病病發初期利用藥物殺死病株,或者對全田進行藥物噴灑。

  • 2 # 雲眾地

    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流行性病害,其流行性強、危害重,防治不當經常會導致大面積死秧、大量薯塊腐爛,甚至絕收。

    馬鈴薯晚疫病有哪些特點?

    1、傳播特點

    晚疫病主要是帶菌病薯,病原菌可隨雨水、土壤水分流動傳播,該病的發生受氣候因素影響大,低溫、陰雨、溼度高、露水多、早晚多霧、多露的環境極易發病。在馬鈴薯現蕾至開花期,如遇陰雨天氣,馬鈴薯晚疫病會快速擴充套件流行。

    2、發病特點

    葉片感病,先在葉尖或葉緣處有水漬狀綠褐色斑點,周圍有淺黃色暈圈,溼度大時病斑擴充套件,呈褐色,葉背有白黴,乾燥時病斑變褐乾枯。葉柄、莖部感病時呈褐色條斑。發生嚴重時葉片萎焉、捲縮,全株黑腐,散發出腐敗的氣味。

    塊莖感病後,病斑呈褐色或紫褐色,稍凹陷,用手觸控帶硬的感覺;切開塊莖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斑點或斑帶,嚴重會爛掉。在貯藏期內也可發病,同時各種病菌侵染後薯塊會腐敗。

    馬鈴薯晚疫病如何預防?

    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預防是關鍵,一旦錯過防治適期,很容易快速蔓延至全田發病,危害嚴重。

    1、藥劑防治,當田間出現中心病株時,宜選用吡唑·代森聯、氟吡菌胺·霜黴威、烯醯嗎啉·嘧菌酯或噻黴酮+烯醯嗎啉等配方防治,若遇陰雨天氣,宜縮短防治時間,增加防治次數;在馬鈴薯5葉時或雨季來臨前,可以選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藥劑進行預防。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輪作,選用沙壤土種植,採取起壟栽培,防止積水;科學施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在花蕾期噴施多效唑,控制地上植株生長,影響地下莖膨大的同時,可有效降低晚疫病的發病率。

  • 3 # 山姑霞姐

    馬鈴薯在中國是除了小麥、玉米和水稻之後的第四大主糧農作物,今年來馬鈴薯有主糧化的趨勢,種植面積越來越廣,但是隨之而來的馬鈴薯晚疫病也越發嚴重,要想很好的控制這個病害,我們就需要從各個方面來了解它。第一真菌萌發條件

    馬鈴薯晚疫病是由致病黴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它的孢子囊、孢子梗在20度左右能夠迅速擴增,孢子囊在24度就會萌發,但是對溼度要求較高,病菌喜歡日暖夜涼高溼條件,在相對溼度95%、溫度18~22℃條件下孢子囊的形成,因此在多雨年份,空氣潮溼或溫暖多霧條件下發病重。

    第二是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馬鈴薯中越冬。播種帶菌薯塊後,會不發芽或發芽後出土立即死去,有的可能出土後成為中心病株,病部產生的孢子囊可以透過氣流傳播進行二次侵染,形成發病中心;除了氣流外還可以透過水滴、霧水等傳播,病菌隨水滴直接滴到馬鈴薯上感染健康植株。

    上述是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特點,我們可以根據它的發病特點來進行有效防治。既然病菌是在馬鈴薯塊中越冬,因此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需要選擇那些沒有病菌的馬鈴薯塊,也可以用馬鈴薯脫毒苗。現在馬鈴薯的快繁和脫毒都做得很好。同時病菌需要日暖夜涼高溼環境,我們在栽培管理上可以有意識的減少這樣環境的出現,加大田間通風管理,及時除溼排水等。

  • 4 # 粵西鄉村妹

    馬鈴薯病害有青枯病、黑脛病、環腐病、晚疫病、早疫病、粉痂病等。其中晚疫病是在種植馬鈴薯當中主要病害,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

    晚疫病一般到陰雨季節為害嚴重,病菌侵染葉片、莖及薯塊。葉片從尖端或葉子邊緣開始發病。病斑稍下凹、灰褐色、水漬狀,遇到潮溼的時候,葉背病斑邊緣上生一圈白黴,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條斑。薯塊發病,紫褐色病斑不規則,組織變幹變硬,切開可見有深淺不一的鏽褐病斑,潮溼時候變軟腐爛臭味。

    一,選擇土層深厚、肥沃,適宜塊莖膨大的沙質土壤種植,與非茄科作物輪作2年以上。選用抗病品種及無病種薯。

    二,種植前種薯消毒,把病、蟲、爛、傷不好的薯塊挑出。切塊前在陰涼處晾種3~5天,促進發芽。將切好的薯塊用,適樂時(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吡蟲啉溼拌種劑拌種。也可以用草木灰將切好的薯塊均勻的粘一下,也起到消毒消菌作用。

    三,合理密植,保持通風透氣,進行中耕除草。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長勢。及時拔除雜苗病株,將萎蔫、葉面病斑較多黃化的植株撥除。然後用防毒礬(、惡霜~錳鋅)可溼性粉劑,回填穴土中,有效防治枯萎病、環腐病、黑脛病、晚疫病。

    四,晚疫病發病前用1:1,120~150波爾多液預防。用80%代森鋅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田間發現晚疫病植株後,用甲霜靈藥劑每畝用25%,150~200克兌水進行葉面噴施,7~10天后再噴一次,直到將病害控制。

    五,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最好在收穫馬鈴薯前將病秧割除清理田間,防止收穫的薯塊接觸感染。

  • 5 # 種植世界

    馬鈴薯,又叫土豆,我們貴州叫洋芋。馬鈴薯的晚疫病有哪些特點,應該如何預防?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觀點。馬鈴薯的晚疫病是由致病性的疫黴所引起,是一種可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毀滅性卵菌病害,主要發生於陰雨連綿、溼度較大和溫度較低的環境。主要危害葉、莖、薯塊。它是毀滅性的,對植株生長和產量影響的非常大。

    馬鈴薯晚疫病表現特點:1、葉片感染,葉尖與葉緣呈水漬狀斑點,病斑擴大時呈褐色,葉背產生白黴。2、莖部感染,呈褐色條斑,病情嚴重時葉片萎垂、捲縮,全株黑腐。3、薯塊感病的話,呈褐色或紫色斑塊,病部逐漸向四周擴大或腐爛。說實話,這些表現特徵,感覺很普遍的,但是正因為普遍,容易被很多人忽略。如何才能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呢?

    晚疫病該如何防治呢?這要從幾個方面去分析與努力:物理防治、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總結起來也沒有幾點,平時注意防範就好。歸納總結,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選擇抗病性的品種,一般選擇中晚熟的品種,生長週期長,抗病性比較強,這樣利於豐產增收。

    二、對種薯進行嚴格篩選,淘汰病薯,只保留官方認可並大力推廣的,或直接提高產量的。

    三、當出現病株時,需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拔株銷燬,並對株穴和周邊進行消毒。

    四、直接進行藥劑處理,可噴施85%瑞毒黴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0天一次,連續2~3次。

  • 6 # 做自已想做

    馬鈴薯在南方每家都種,規模不是很大,對種植馬鈴薯沒有很多的經驗,此建議只作參考。

    晚疫病主要是帶菌病薯,病菌可隨風雨水,土壤裡的水汽溫度流動傳播,馬鈴薯開花如遇低溫潮溼,多雨的氣候環境,極容易發病,遇到連續陰雨,晚疫病會快速發展流行。

    葉片感病時,葉尖葉緣處有水漬狀,綠竭色的斑點,溼度大,病班擴充套件,病斑褐色,葉背有白黴,發生嚴重時,葉片萎焉,卷宿,全株發黑,散發出腐敗的氣味。

    馬鈴薯晚疫病的預防,首先要種子消毒,薯種切塊用殺菌農藥浸泡殺死種子上的病毒,馬鈴薯晩疫病,要立足於預防,深入田間地頭檢視,發病的時間,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穩準有較的預防,當田間出現中心病株時,選擇晴天,用代森聯,噻黴銅等兌水防治,將病菌控制在初發的階段,能有較的治好馬鈴薯晚疫病。謝謝邀請。

  • 7 # 鄖陽老五

    馬鈴薯適應性強,產量高,食用價值高,在我們國家無論南北都可種植。由於其種植面積廣,食用方便,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食,因此馬鈴薯已被列入我們國家繼稻穀,小麥,玉米之後的又一大主糧。

    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土壤,氣候條件,品種等方面影響,馬鈴薯也會產生諸如灰黴病,白粉病,莖基腐爛病,晚疫病等病害。而馬鈴薯晚疫病在馬鈴薯所有病害中是發病普遍,危害最大的一種氣候性病害。

    馬鈴薯晚疫病是由病疫黴卵菌在種薯裡擴散,播種帶病菌的種薯後,可導致種薯黴爛或者不發芽,又或者發出病芽。這些病菌在溫暖涼爽且又潮溼的環境裡隨風或者雨水傳播給其它健康植株,引發植株葉片,莖杆染病,出現褐色病斑。病發嚴重時,可致成片田地的馬鈴薯莖葉枯萎,地下薯塊腐爛,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

    馬鈴晚疫病在適宜的氣候環裡發病快,傳播快,並且在病發初期很難發現症狀,等發現症狀後,病害已進入中晚期,因此在防治上相當困難,只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才能避免或減少晚疫病的發生。

    在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預防上,輪作和對種子消毒處理,以及採用整個種薯播種,原則上是可以減少晚疫病的發生,但仍無法阻擋空氣和雨水所傳播的病菌。現在科技網路發達,農業物聯網技術己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科學家經過探索和實踐,研究出了一種利用物聯網系統監測馬鈴薯晚疫病的監測系統。馬鈴薯晚疫病監測系統經過近幾年的應用,效果良好,監測準確率已達95%以上。

    對於馬鈴薯種植大戶來講,為避免晚疫病帶來更大的損失,裝一套經濟實惠的監測裝置,可以在病發的第一時間及時噴藥防治,就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對於小面積種植的農戶來講,當疫病發生後,減產在所難免。只有在發現田間有零星病株出現,立即拔除帶離田地處理,並即時噴霧錳鋅•嗎氟啉農藥,可以減緩疫病危害,從而減少損失。

  • 8 # 黃曉紅果果

    馬鈴薯就是大家平常說的土豆。

    馬鈴薯的晚疫病是一種發生最普遍、最嚴重的侵染性、速發性、毀滅性病害。馬鈴薯的根、jing、葉、花、果、匍匐莖和塊莖都可以以發生,最容易最直觀判斷的就是葉片和塊莖上的斑病。

    防治辦法

    1.採取農業措施進行防治

    首先要選用抗病的品種,要適期早播,這樣可以避免晚疫病的發生期。馬鈴薯在栽培時適當的深埋土。

    在貯藏種薯前,必須仔細挑選,把不好的病薯剔除,貯藏的溫度在2~4度的低溫下,這樣可以控制病害的發展,在種薯出窖的時候還要嚴格挑選;在種薯切塊的時候,結合選擇,淘汰塊莖內部表現症狀的病薯。

    在土豆出現花蕾期要控制徒長。在馬鈴薯晚疫病開始流行時,對於種植密度過大、行距小、不能厚培土的地塊,要在植株還沒有嚴重發病前把有病的薯秧拔掉,並且運出田間,如果是作為留種的地塊更應該及早的割秧。

    2.催芽處理

    在對馬鈴薯進行催芽的時候,發現了不發芽的或者是發芽慢的,出現了病症的都要及時的剔除,在對馬鈴薯催芽前,建議用25%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的液或者是72%霜脲氰-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的液對馬鈴薯種薯均勻的噴霧,然後把薯塊堆在一起用塑膠膜蓋嚴實,有4~5個小時以後再攤開,晾乾,然後切塊進行催芽。

    3.化學防治方法

    發現晚疫病的時候,可以用的了可溼性粉劑品種很多,可以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的液,或者是72%霜脲氰-錳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的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噴藥時注意應該均勻的噴施在葉子的正面和背面,同時要交替噴施各種藥劑,時間間隔是7~10天,一直到可以完全控制為主。晚疫病已經對甲霜靈產生了耐藥性,建議最好改用不含甲霜靈有效成分的藥劑防治。

    最近幾年已經研製出很多新藥,對馬鈴薯晚疫病有特效,像52.5%霜脲氰-噁唑菌銅水分散劑顆粒劑,每畝地建議用40~50克。

  • 9 # 傲禾農技小揹簍

    馬鈴薯晚疫病,也經常被農民朋友叫做瘟病或疫病,是一種病發蔓延性很強的毀滅性的真菌性病害型別,該病在馬鈴薯生長期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主要危害馬鈴薯的葉片,其次危害馬鈴薯的莖蔓和薯塊,而且在病發後防治起來比較困難。

    那麼,馬鈴薯晚疫病有哪些發病規律、症狀表現呢?對於馬鈴薯晚疫病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治呢?下面農技小揹簍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馬鈴薯晚疫病的規律特徵

    馬鈴薯晚疫病的病菌最適合在白天溫暖、夜間涼爽、高溼的環境中生存,18-22度的溫度、90%以上的溼度最有利於病菌的繁殖危害,在降水較多的年份、地勢低窪積水的地塊、偏施氮肥的地塊、結薯期遭遇持續陰雨天氣、種植密度大田間密不透風以及長期重茬種植地上,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率比較高、危害情況比較重。

    在溫溼度適宜的情況下,尤其是田間溼度持續8小時以上大於95%,或者葉片上連續10個小時以上凝水,馬鈴薯晚疫病會突然爆發,病發後10天左右即可在全田大規模的流行蔓延,如果防治不及時就會造成馬鈴薯大面積的死亡。

    二、馬鈴薯晚疫病的症狀表現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初期時,一般在花期前後先從植株下部葉片的葉緣、葉尖部位產生水浸狀的黃褐色小病斑,病斑四周一般帶有淡綠色的暈環,在溼度較大的條件下,這些小病斑會不斷髮展擴連成較大的黑褐色大斑,並在病斑周圍和葉背產生白色的黴層或黴輪,進而造成馬鈴薯爛秧死棵;如果發病後氣候乾燥,這些淺綠色的病斑會慢慢的變大變褐變脆變枯裂,但不會有白色黴層產生。

    如果是馬鈴薯的藤蔓、薯塊受害,在病發初期時先會出現條狀的褐色小病斑,在溼度較大的情況下,這些病斑會不斷的發展擴大成不規則、深褐色、略凹陷的大斑,病發後期時會造成植株萎焉、變腐、死棵,腐爛部位伴有惡臭味;在氣候乾燥的情況下,這些病斑會逐步變的木栓乾硬。

    三、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選擇良種

    在種植馬鈴薯前,要選擇抗病性強、健康飽滿、表光鮮亮、大小均勻、無任何病蟲害且沒有任何受潮黴變的優質馬鈴薯做種,一定要把病害薯、乾癟薯等全部剔除掉。同時,對於病發情況較重的地塊,儘量選擇抗病性較強的晚熟性品種種植。

    2、種薯消毒

    不論是在直接使用馬鈴薯薯種,還是對種薯進行切塊,在播種或者催芽時,都應當對種薯和刀具使用高濃度酒精進行消毒處殺菌處理,或者使用0.1%的高錳酸鉀、58%甲霜靈錳鋅、70%甲基硫菌靈、72%農用鏈黴素、72.2%霜脲錳鋅等藥液進行泡種,或者用以上藥物摻拌滑石粉等進行拌種消毒。

    3、科學種植管理

    為了減少晚疫病的發生率,有條件的建議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沒條件的建議多施腐熟有機肥、生物菌肥、農家糞肥等,適當增施磷鉀肥,合理控制使用氮肥,保持各類養分合理搭配,同時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深厚、土質疏鬆通透、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種植,儘量避免重茬種植,主產區建議與十字花科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茬,同時要把馬鈴薯避開與茄科類作物接茬種植。

    此外,在種植馬鈴薯時建議採用起壟覆膜的種植方式,在墒情、氣候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儘量早種早播、合理稀植,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田間積水、土壤溼度過大而誘發病害,同時也在前培育出抗病性較強的健壯植株;在馬鈴薯晚疫病高發期時,如果遇到降水,應當在雨後及時排水排溼;澆水時,要避免大水漫灌式澆水,澆水後要及時中耕鬆土散墒。

    4、及時進行藥物防治

    對於零星發現的病株,要第一時間拔除到田外進行集中焚燒或深埋處理,並使用生石灰粉撒施病穴或用石灰水澆灌病穴土壤消毒殺菌,以防病害在田間蔓延。

    在馬鈴薯晚疫病發病後,應當在初期時,及時用700倍的80%代森錳鋅、500倍的58%甲霜靈錳鋅、800倍的50%甲霜銅、500倍的60%琥乙磷鋁、2500倍的10%氰霜唑、600倍的64%防毒礬、2500倍的50%氟啶胺等藥物進行噴施,噴施時注意交替用藥,根據病害情況連續噴施2-3次,每隔7-10天噴施1次,力爭把病情控制在早期。

  • 10 # 大別山鷹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晚疫病主要是由帶有病毒的薯塊造成的,經感染後的薯塊病菌在日暖夜涼高溼條件下,病菌孢子囊形成擴散產生遊動孢子,在露水的輔助下游動孢子滲入土壤危害薯種及植株。

    發病時,被害葉尖端或葉緣有不規則的暗綠色水浸狀大病斑,並逐漸變成黑褐色。果上病斑不規則,呈雲狀,邊緣模糊。潮溼時病健交界處有白霜。薯塊病斑紫褐色,稍凹陷,干時斑塊變硬,溼時軟腐。

    預防方法:

    【1】輪作,選擇抗病品種栽種,切塊種植的用乾草木灰拌種。

    【2】種薯處理:在40一50℃的熱水中預浸一分鐘,再浸入60℃水中15分鐘,一份種薯加四份水。

    【3】藥劑防治:

    〈一〉:40%乙磷鋁300倍液;

    〈二〉:1:1:200的波爾多液噴霧;

    〈三〉:25%瑞毒黴800一1000倍液;

    〈四〉:65%代森鋅500一600倍液。

    以上藥液配好後,在午後對植株進行全面噴霧,做到不重不漏,安全有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去越南、柬埔寨玩,有具體推薦的嗎,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