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朱學派

    司馬遷屬於泛儒家。儒家提倡名實相符。如果名實不符時,實第一,名第二。《史記》中有兩個典型的例子:項羽和劉盈。

    項羽並非帝王天子。卻為天子之行,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被稱為漢王。就是被項羽分封為漢中王。

    項羽無天子之名,卻有天子之權。司馬遷把項羽寫入本紀。

    劉盈雖然是名正言順的漢惠帝。卻是個甩手皇帝。漢朝的一切大事,皆由太后呂雉定奪。

    劉盈做了七年皇帝。只做成功了一件事——保護兄長劉肥。使其免遭呂雉毒殺。

    起初,劉盈想保護弟弟劉如意。但百密一疏,劉如意還是被呂雉毒死。劉盈為了保護大哥。晝夜陪伴,形影不離,連去廁所也在一起。呂雉送給劉肥的飯菜。劉盈都先吃試毒。劉肥把城陽郡獻給呂雉後,終於脫身逃回齊國。

    《史記》中,本紀書帝王,世家書諸侯,列傳書個人。我認為,司馬遷應把漢惠帝寫入列傳。他一生沒有做一件帝王該做之時。

  • 2 # 菊花仙子888

    劉盈即劉幫之子,心地善良,待人仁厚,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即漢惠帝,他施仁政,減輕賦稅,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在位的七年裡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在思想文化方面,他廢除秦的禁錮,但是漢惠帝在位期間大權其實掌握在狠毒的呂后手中,因此馬可遷寫《史記》時沒有漢惠帝本記,但是有《呂后本紀》

  • 3 # 漫遊影像

    劉盈雖然做了7年皇帝,但是卻和光緒一樣,雖然都宅心仁厚,都想有所作為,可是一直籠罩在老媽的羽翼之下。

    而且這裡卻有一個“實事求是”的原則,本紀本就是以當權者為著作綱領的,劉盈雖然做了皇帝但是實權確實呂后,劉盈在位這幾年其實能記述的事也沒多少,也就是保護劉肥和被戚夫人的人彘樣子嚇到,本身也沒有做過,也沒辦法做很多事。死後也沒有廟號。

    所以秦始皇后的本紀裡有《項羽本紀》(秦末的實際掌權者)《史記·呂太后本紀》這樣的並非皇帝但勝似皇帝的人的本紀也不足為奇。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漢惠帝劉盈:因為生前不受爹孃待見,所以死後不受司馬遷待見!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每個朝代的第2任皇帝都非常有名,比如秦二世他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將一個龐大的帝國,搞得灰飛煙滅煙消雲散,雖然他是以暴君昏君而聞名,但那也可算得上是鼎鼎有名了,可是對於這樣一位暴君值得在歷史之上大叔特殊的暴君,司馬遷先生竟然連一個本紀都沒有給他。因為他在位時間太短了,僅僅只有三年嘛!不必單獨列一本紀,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是大漢高宗漢惠帝劉盈在位長達7年,司馬遷竟然也沒有給他單獨的寫一本紀,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從漢惠帝劉盈的生前身後說起……

    漢惠帝劉盈即大漢高宗孝惠皇帝漢高祖劉邦的第2個兒子,大漢帝國的嫡長子後被劉邦立為皇太子,劉邦逝世以後,他又順理成章的繼任了大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七年後因病去世,享年二十四歲!

    他雖然是劉邦的皇太子,但是劉邦並不喜歡他,劉邦成多次想過要將他廢了,立自己的三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只不過由於大臣和呂后的反對而無法如願!身為太子的劉盈十分不受劉邦的待見!

    漢惠帝劉盈生來性格懦弱,而他的母親呂后又是一個強權的女人,所以漢惠帝劉盈繼位以後,雖然名義上是漢朝的皇帝,但朝廷的實際大全掌握在自己母親手裡!自己說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用,慢慢的他也就不說話了!在位七年幾乎沒有做出什麼可以載入史冊的事,即使他做的事載入史冊,那也是因為他母親呂后的干涉,再加上漢惠帝劉盈死了之後,他的母親呂后有林,朝稱至八年儼然成為了漢王朝最高的統治者!所以司馬遷在書中寫了《呂太后本紀》,而只將漢惠帝附在呂太后的本紀後面略微的提一提!

    在中國大一統王朝的二代皇帝中,漢惠帝劉瑩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秦二世胡亥一直都在歷史的風口浪尖,漢文帝開啟了封建時代的第1個盛世文景之治,隋煬帝楊廣也經常出於歷史的風口浪尖而被人們津津樂道或者橫加指點,唐太宗李世民又更不用說了,一場玄武門事變,也把它推到了歷史的制高點。可是漢惠帝劉盈,卻連一卷本紀都沒有,是多麼可憐啊!

    這也難怪一部《史記》全書總共52萬多字,可是要記載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事實,當然是要撿主要的人物記,至於像漢惠帝劉瑩這樣備受冷落的人物,能被司馬遷提一提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 5 # 俚言

    因為司馬遷認為,惠帝劉盈執政期間,實際的掌權者是呂后,所以司馬遷寫了《呂太后本紀》,不寫《惠帝本紀》。

    劉盈是呂后的親生骨肉。並且,按照禮法,劉盈繼承皇位,一點毛病也沒有。只是,高祖劉邦當年就看不上這個弱不禁風的兒子。《史記·呂后本紀》雲:

    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王朝初始,最怕皇帝失威,壓不住陣腳,而惠帝缺的恰恰就是這個威。當時,開國元勳一大群,各個都可以在惠帝面前,擺叔伯輩的老資格。

    呂后是劉邦的正室妻子,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加上呂后為人巾幗不讓鬚眉,所以明裡把惠帝頂在前面,而暗裡把執政權交給呂后,就成為了不二之選。

    為什麼不可以另擇皇子立為皇帝而取代劉盈呢?呂后又不是傻瓜。呂后在惠帝朝,乾淨利落地幹掉了趙王如意和趙王的母親戚姬,就顯示了她的捍衛自己權利的決心。

    除此以外,《史記·呂太后本紀》還有記載:

    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

    如此這般,呂后屢屢痛下狠手,司馬遷當然看得清楚。所以廢《惠帝本紀》不寫,而改之為《呂太后本紀》是有他的道理的。

    說到《呂太后本紀》,就不得不提《項羽本紀》。司馬遷早就有言在先,這部《史記》是他的“一家之言”。太史公把呂后的地位拔起來,是因為事實就擺在那裡;而把項羽提到皇帝一列,多少是由於他對項羽的偏愛。

    試想一下,項羽戎馬一生,身為蓋世英雄,卻功虧一簣,著實可嘆!《項羽本紀》是司馬遷為後世的人們,故意留下的一個“bug”,意在任由後世評說吧。

    果然不出所料,歷朝歷代的腐儒都對《項羽本紀》大肆撻伐。相比之下,對於《呂太后本紀》,不憤氣的就寥寥無幾啦。

  • 6 # 歷史隨筆

    看書先得看作者,作者的價值觀體系會直接體現在他的文字裡。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漢武帝時期的人,武帝奉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發起這項運動的人是董仲舒,而司馬遷也是董仲舒的弟子,所以在司馬遷價值體系裡面,但是按照儒家思想做官做人的都是他所崇拜嚮往的,跟儒家行事做派對立的法家就是他鄙視的,道家呢?屬於中立,他不喜歡不提倡但是也不會無情鞭撻。

    正常來說本紀系列是寫皇帝,世家寫諸侯,列傳寫英雄和一般人物,但是《史記》裡面我們看到有不少不是皇帝的也被寫進了本紀,比如《呂后本紀》、《項羽本紀》,也有不是諸侯被寫入世家的,比如《陳涉世家》,陳勝只不過是起義不成的被滅的農民而已,正常來說他應該是列傳系列,但是司馬遷把他放到了世家裡面,而項羽也是如此,反秦不成最後被劉邦所滅,並沒有做帝王,但是司馬遷把他們進行了“升級”,讓陳勝跟諸侯並列,項羽和帝王並列。這其實是反應他個人的價值觀,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尊敬和崇拜之情。

    呂后雖無皇帝之名,但是又皇帝之實,在呂后本紀裡面順帶也寫到了惠帝劉盈,因為在劉盈執政期間,實際掌權者是呂后,總不能兩個人都寫進本紀吧,或者把劉盈寫進本紀,把呂后忽略?也更不合適吧,所以說乾脆合到一起寫成呂太后本紀,這個是尊重事實。

    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那麼司馬遷有沒有推崇他呢?也並沒有,因為漢武帝實行的是外儒內法,對外用儒家思想教化人民,自己實際是搞窮兵黷武嚴刑峻法互相告發(類似於秦始皇)的法家做派,所以司馬遷在文字上能流露出對漢武帝的不滿的,據說漢武帝知道司馬遷在寫史書後,想看看司馬遷是如何“歌頌”他的,堅持讓司馬遷把書拿給他看,司馬遷推辭不了給他看了,漢武帝看完氣的暴跳如雷直接把書稿扔火裡燒了,並且從此心裡記恨上他了。

    後來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被處以宮刑大概也是因為這本書留下的仇恨種子。

  • 7 # 月古史話

    因為司馬遷看來,雖然劉盈稱帝后有在位七年,但是當中都是他的母親皇太后呂雉理智掌權的。所以沒有將漢惠帝劉盈寫到帝王本紀中,取而代之的是《呂太后本紀》。

    被母奪權的傀儡皇帝——劉盈

    劉盈在位期間,雖然呂雉並沒有真正的稱帝,但實際她是臨朝稱制的,沒有皇帝之名但是有皇帝之實,在司馬遷看來,帝王本紀是用來記述真正的帝王的。比如說,項羽當時雖然沒有稱帝,但實際上掌握整個國家的權利,所以司馬遷把項羽寫入帝王本紀,然後呂后同樣因為實際掌握了國家權柄,即使沒有實際稱帝也入了帝王本紀。相對來說漢惠帝劉盈,就沒有什麼可寫的。

    說起來漢惠帝劉盈是劉邦和呂后的嫡長子,是大漢江山的正統接班人。雖然中間劉邦一度想換太子,但最終也是順利的登上了皇位。不過漢惠帝也算是倒黴,被自己的母親搶走了國家權柄,自己只能當一個傀儡皇帝。

    心狠手辣,不顧親情,但又有帝王風範的呂太后

    呂雉從嫁給劉邦之後,一直都是勤勤懇懇的幫助劉邦照顧家庭,讓劉邦沒有後顧之憂,稱得上是賢良淑德了,但是劉邦一點沒有念呂雉的好。後來還特別寵幸戚夫人,這就導致呂雉對劉邦心灰意冷,可能在當時的呂雉心目中,覺得男人是靠不住的。而且中間劉邦還想把劉盈的太子之位廢除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所以呂雉心裡就更恨了。

    在劉邦死後大漢的國家大權就掌握在了呂雉的手中,而且劉盈也不敢跟自己的母親去爭取,因為他從小也就是個非常懦弱的人,要知道呂雉在當時是非常狠的。劉邦死了以後呂雉直接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把劉如意也殺了,而且還讓劉盈看了變成人彘後的戚夫人,給劉盈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對自己的幕後也是一種非常害怕。最終導致劉盈只能花天酒地,尋歡作樂,不問朝政了。呂雉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掌握了皇帝實權的女人。

    不過呂太后雖然說,心狠手辣,也殘害了很多劉氏的子孫,開國功臣也殺了不少,但是他統治期間,整個國家是非常昌盛的,而且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司馬遷評價呂后說:“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正因為這些原因,司馬遷最終沒有將漢惠帝劉盈記入帝王本紀,而是由他的母后呂雉取而代之,有了《呂太后本紀》。

  • 8 # 香茗史館

    “本紀”的意思是法則、綱紀,通常以天子、國君的事蹟作為綱領,採用編年、記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變遷、時代的大事。作為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在年號誕生之前,本紀並不是帝王專屬,它並不是帝王的傳記,其主要作用乃是按照編年的形式記載一些當朝的大事,呂后作為漢高祖劉邦之後、漢文帝劉恆之前的實際執政者,自然以其為主體記事更為方便。

    △漢惠帝劉盈影視形象

    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呂后才是實際執政者

    漢惠帝劉盈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孩子。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在遭遇彭城慘敗之後,在重新穩固局勢之後,便立劉盈為王太子,令其駐守櫟陽。三年之後,即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在擊敗項羽之後,劉邦即皇帝位,劉盈則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太子。

    △劉邦晚年起了易儲之心

    在漢高祖十年(前197年)時,劉邦卻一度起了易儲之心,打算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儲君。然而,令劉邦沒有想到的是,此舉卻觸碰到了呂后的底線。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之後,呂后早已不再對劉邦抱有希望,從而將心血全部傾注在了一雙兒女身上,卻沒想到兒子的太子之位也即將不保。

    △蕭何在呂雉和戚夫人之間明顯站邊呂后

    隨後,呂后便以朝中呂氏集團為根基,迅速拉攏大量朝臣,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劉邦眼看易儲之事遭到滿朝大臣的反對,最終只得放棄。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呂后開始掌握朝中大權,最終在劉邦去世之後,順利接管朝政。

    漢惠帝元年(194年)十二月,呂后趁劉盈外出,先殺劉如意,後將戚夫人做成“人彘”,並請兒子劉盈前去觀看自己的“傑作”,結果遭受刺激的劉盈無法接受,就此不再過問朝政,直到數年後去世。

    △劉邦去世後呂雉才是實際執政者

    而在劉盈去世之後,呂后先立劉盈的兒子劉恭為帝,而劉恭在得知呂后殺死自己的生身之母后,曾言稱長大之後要為母親報仇,於是呂后又將劉恭囚禁、秘密殺害,改立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劉弘為帝。而劉恭、劉弘在位期間,朝政實際一直掌握在呂后手中。

    年號出現以前本紀並非帝王專屬,因而司馬遷並未將劉盈列入本紀

    正如前文所說,漢惠帝劉盈雖然在位期間,但朝政大權卻為呂后所掌握,而他自己則“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史記·呂太后本紀》),直到自己病逝。

    △本紀的目的是記事,而並非為帝王作傳

    其實本紀並非帝王專有,本紀只是按照編年的體例,依照年月的順序,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以及當時的重大事件的。也就是說,本紀的實際作用並不是為帝王作傳記,它的主要作用是按照編年的形式記載一些當朝的大事。正如劉知幾在《史通本紀》中所說,“紀者既以編年為主,唯敘天子一人。有大事可書者,則見之於年月。”

    之所以大家會將本紀認為是帝王專屬,主要源於後世的紀年方式。自漢武帝建立年號制度後,年號紀年便成為了古代紀年的一種重要方式,為了方便記述當朝大事,便通常以皇帝的年號為記述順序,因而《史記》之後的史書中,本紀就變成了帝王的專有了。

    因此,在年號尚未出現之前,二十四史中的《史記》就成了一個特例,例如《呂太后本紀》和《項羽本紀》的主人公便都不是帝王。

    其實,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於不將劉盈列入本紀已經給出瞭解釋,“惠帝垂拱,髙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史記·呂太后本紀》)也就是說,漢惠帝在位之時,朝政大權都在呂后手中,而當朝所發生的大事件也都基本出自於呂太后之手。

    △呂后執政縱跨三代帝王

    綜上所述,為了方便記述漢高祖劉邦死後,到漢文帝劉恆繼位之前這段時間的大事,在沒有采用年號紀年的情況下,以呂太后這個實際執政者為主體進行記述更為方便,畢竟呂太后的實際執政時間,跨越了漢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三代帝王。

  • 9 # 一縷清風00

    漢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漢高祖劉邦駕崩於長樂宮,太子劉盈繼位為帝,是為漢惠帝。

    漢惠帝劉盈乃是劉邦與呂后的嫡長子,根正苗紅的大漢江山皇位繼承人,但是,他16歲登基,23歲駕崩,當了整整7年的正統皇帝,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卻並沒有設《惠帝本紀》一章,也就是說,不承認他的皇帝地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是全書提綱,記述的是帝王的言行和政績。但是,不是所有本紀記述的都是帝王,也不是所有帝王都歸於本紀。項羽、呂后、漢惠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司馬遷寫本紀,遵循的是實權,而非虛名。比如項羽,他雖然自始至終沒有稱帝,但在秦末漢初之間,他實際上已經是國家的掌權人,地位與帝王無異,所以,史記裡有《項羽本紀》一章。並且,由於項羽的歷史地位極其重要,所以,《項羽本紀》筆墨頗多,同時也是《史記》全書最精彩的一章。

    同理,漢惠帝明明是正統皇帝,在位長達7年之久,之所以在《史記》中沒有自己的本紀,是因為他只是個傀儡皇帝,在位期間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強勢的母親呂后手中。因此,司馬遷作《史記》時特意不設《惠帝本紀》,而設了《呂太后本紀》。

    作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呂后雖然心狠手辣,殘害劉氏子孫,殘殺開國功臣,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統治期間,政績斐然,國家昌盛,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基礎。司馬遷評價呂后說:“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了呂后極大的肯定。所以,呂后雖然不是帝王,卻在《史記》中擁有獨立的本紀,也算是實至名歸。

    但是,筆者認為,以上只是司馬遷不給漢惠帝設立單獨本紀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司馬遷或許還有其他考慮。

    漢惠帝劉盈是個非常悲催的皇帝,早年,他因為是呂后所生的嫡長子,有幸被立為太子,並於劉邦死後順利繼位稱帝。但他的命運悲劇也正是源於他是呂后的兒子。

    漢惠帝劉盈雖然只活到23歲,但由於他是皇帝,妃嬪眾多,所以臨終留下了6個兒子。在這6個兒子當中,有兩個(即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還曾在呂后稱制時被立為皇帝,只是由於年紀小、在位時間短,所以不為後人所熟知。

    呂后死後,周勃和陳平等漢室朝臣剷除諸呂,與此同時,群臣還說,那幾個兒子並非是漢惠帝的親生骨肉,而是呂氏血脈,如果把這些孩子立為太子或者諸侯王,將來的天下實際上還是姓呂。並以此為由處死了包括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在內的所有惠帝子孫,這才有了漢惠帝無子的說法。

    (注:本段內容梗概出自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

    隨後,功臣派和皇族派迎立代王劉恆為帝,即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文帝。漢文帝劉恆之後,其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之後,就是司馬遷生活的漢武帝時期。

    司馬遷是漢武帝的臣子,所以在寫史書的時候不得不避尊者諱,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漢武帝這支作為正統。由於漢景帝、漢武帝都是漢文帝的後代,所以漢惠帝則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如果他的皇位具有絕對合法性,按理說就應該由他的兒孫來繼承大統,而輪不到漢文帝這一支。所以,司馬遷乾脆不把他當成正統皇帝去寫,而把這個本紀給了呂太后。

    《呂太后本紀》的存在,直接指出漢惠帝從未真正掌權,呂后才是王朝的實際掌控者。而呂后姓呂不姓劉,加之牝雞司晨,女主天下,所以不具備正統性,即便給她立了本紀,也無傷大雅,反而可以揭露她的惡行。

    綜上,漢惠帝雖然是大漢王朝的正統皇帝,司馬遷在《史記》中卻特意不給他立本紀,是有諸多原因的,是深思熟慮後的小心機。

  • 10 # 小劉解讀

    這個問題問的好。

    漢惠帝劉盈在劉邦之後做了七年皇帝,為什麼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卻找不到惠帝本紀呢?我們大膽假設一下,惠帝本紀是不是丟了?失傳了?這個假設可不是沒有根據的。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明確指出“而十篇缺,有錄無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聊齋志異》是意淫無聊文化,還拿這個跟那些言情小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