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田郎中
-
2 # 大劉雜談
這種垃圾文章還是不看也罷。韓寒已經針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批判,說這樣的文章是是在製造焦慮。我同意這樣的觀點。危言聳聽的標題。經不起推敲的內容。稍微有點智商的人會很反感這樣的文章。
-
3 # 喻德武
這篇文章我認真看了,就是不知道寫這篇文章的作者賺幾個億了?
不過我這樣反問好像也沒什麼道理,賺不賺幾個億與有沒有資格寫文章不能劃等號,即便此文被名人韓寒批為標題令人討厭但也不代表我一定要贊同韓寒的觀點,每一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權利,而獨立思考的前提就是看了這篇文章以後才能發表相對客觀公允的言論。
有人說這篇文章在販賣焦慮,我倒覺得,也不完全是這樣,只有心中有焦慮的人看了或許會更加焦慮,不焦慮的看了會只會會心一笑,如此而已。
這麼說吧,文章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我們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犯韓寒那樣的老毛病,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領會文章的精神。我看到的意思大致是說選擇大於努力,這與風豬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個人努力,千萬別忽視選擇時機的重要性。
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
不過文章的邏輯有漏洞,有些地方很粗鄙,犯了很多流行雞湯文一樣的毛病。哄哄小孩子可以,對於有頭腦的成年人還是很難矇混過去。
先說粗鄙,文章所列案例故事往往一筆帶過或高度概括,缺乏細節,類似於咪蒙的"我有一個朋友"這樣的開頭,難逃胡編亂造之嫌,很難讓人信服。
再說邏輯漏洞,文中有個觀點,說胡瑋煒前十年打工幹記者,工資不過從三千到過萬,而最近三年,卻套現十幾個億,前後落差如此之大,結論是創業優於打工?這是有問題的,且不說創業成敗的機率問題,就是從胡瑋煒本身而言,我們依然不能忽視她前十年打工的積累,不可能一下子跳出來創業就成了。就像吃餅,你吃三個餅才能吃飽,但是不能因為第三個餅才讓你吃飽而忽視前兩個餅吧?就當前兩個不存在?
因此,此文為博眼球故意製造情緒,其目的真是不可說破啊。
-
4 # 心語69149
所謂拋棄就是去比較吧!也泛指物質層面吧?比如很富足,有別墅、汽車等等。我認為每個人生活無需比較,因為每個生活的條件不同,只要自己努力奮鬥,開心的生活就很好。
我記得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談不上誰拋棄誰的。
人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的富足是精神的富足。有多少名人什麼都有了卻生活不下去,自殺了,抑鬱了。
人第二次生命就是靈魂的覺醒,好好的愛自己,然後去愛別人,感恩所有,讓自己充滿愛和力量,儘量去做自己喜歡和快樂的事,開心的生活著。
在朋友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一段話,我覺得說的挺好“此生,有個窩,有個伴,有個孩兒,有點錢,足矣!”
-
5 # 無黍鬧東京
1.與其說被同齡人拋棄,不如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成為我們厭惡的人。
一路走來,我們被決定,被影響,但也在選擇,在放棄。
2.時代造英雄,同齡人更適合這個時代。
時代不同了。
從小被教育:誠實正直扶危濟困是美德,賴寧雷鋒是榜樣。
如今:能言善辯八面來風能變現,各大富豪是榜樣。
-
6 # 疏梅淡月雪中行
人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社會的功能就是在不斷篩選適合社會發展的一撥人,拋棄你的不是同齡人,而是社會。
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社會屬性就是不平等的。君權高高在上,士大夫階層藐視眾生。所以我們的祖先發明瞭生辰八字,讓你認為不平等的不是社會,而是命運天註定。
看了這篇文章,我想,總有那麼一撥人在逃避問題。把尖銳的社會問題歸咎於個人的際遇,這次不再從出身上做文章,而把切入點改在了奮鬥的過程。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看起來別人都在進步,只有你一個人固步自封,所以你所承受的都是你應該承受的。事實的真相遠比想象中更加殘酷。所有人都看見了問題所在,可是所有人都在裝傻。
所以你如果問我如何看待“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我會告訴你我用眼睛看,我會把嘴巴管好。
-
7 # 趙耀594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現象在很多人的班級聚會上就能看出來,光鮮靚麗,事業有成往往能團結很多人,反之則無人理會,這就是所謂的被同齡人拋棄的典型吧。
其實面對別人的拋棄,我們不應該消極頹廢,而是更有動力去做事做人,這才是最根本的處事態度,人比人氣死人,人不要太執著的好,只要堅持自己努力做事,誠懇待人,問心無愧,活出自己的理想,拼出自己的理想,人生在不斷完善,這就非常不錯了。
同齡人的拋棄是別人的行為,做好自己就好。
-
8 # 啦啦的天空878
這種帶有消極心態的悲觀主義,對當代人有極其的誤導,我是不認同的。不能以有錢,有權去評判一個人的成功。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我覺得他就是成功的,十年如一日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每一位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事情的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我們應該為他們鼓掌,同時這掌聲也送給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也是他們。我相信我們都會“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
9 # 北在北方
純瞎話:韓寒懟爆文“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販賣焦慮、製造恐慌
近日,網路上出現一篇閱讀量爆發的文章,全名《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資料圖
這篇文章從美團收購摩拜單車說起,稱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成功套現15億。
公開資料介紹,胡瑋煒,1982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畢業於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兼Quattroporte 。
胡瑋煒是否有什麼家庭背景,或者擁有什麼優質資源,無從得知。但她的經歷確實比同齡人要豐富得多。
資料圖
2015年1月創辦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這家公司被美團收購。
本是一個勵志典型。
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也是將她當成一個勵志典型來分析的。
我們不妨將全文圖示如下:
1
2
3
4
5
6
7
看了文章,如果簡單概括一下,無非是最後這兩句話:“千萬不要在你本該奮鬥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千萬不要在年輕時不愛錢,不愛努力和打拼,每天過得雲淡風輕。”
相信略有領悟能力的人,都能看出來,這篇文章本身是個勵志雞湯,其並沒有抓住當下階層化嚴重等問題的根本。以為登高搖胳膊一呼,打一管子雞血,就可以人人成為不會被同齡人拋棄的人。
起碼,文章本身沒有搞清楚人被人拋棄的根本在哪:除了安於現狀,不求上進,選擇安逸,還有其他原因嗎?其他原因是否是最主要的原因?
別的涉敏的不說了,拿娛樂圈的事情舉個例。在絕大多數同齡人還在高中苦讀的時候,17歲的範某某,人家已經出道了。你能夠說,追求藝術的那些同齡藝校生,北電的、上戲的、南藝的、中戲的、傳媒的,這些同齡人,沒有一個比範某某優秀的?
他們和範某某差了什麼?
資料圖
至於普通人,誰不想上進,誰不想成功。但上進和成功,除了努力、機緣,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如今這個年代,答案恐怕只有資源兩個字。畢竟,白手起家,馬雲那一代,相對容易;輪到胡瑋煒,還有機會。但範某某等00後一代,能夠白手起家或者說單純憑藉個人力量成功j的,會有幾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而韓寒的懟文,也是沒抓住重點。說什麼“成功的定義絕不只是套現幾億,不同人有不同的分工和命運,也有不同的幸福。安於現狀或不甘如此是個人內心意願,他人不可強加。”
韓寒
表面上看,這話非常之有道理。但經不起現實的推敲。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與一份資源,讓你有機會套現幾億,你會放棄嗎?
雖說,機會不是靠別人給的,但資源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這有時候,是一出生就決定了的。
畢竟,“有的人出生在起跑錢上,有人的確實是一出生,就在終點線上。”
至於“販賣焦慮,製造恐慌”的指責,就更是要讓人覺得“從何說起了!”
韓寒懟文
所以,說白了,《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篇文章,是一篇有些煽情意味的勵志雞湯。
而韓寒的懟文認為“不存在誰拋棄誰”,仔細品讀,也是有一股子“毒雞湯”味道的。
資料圖
資料圖
資料圖
資料圖
王耳朵可能站在了大眾的立場上,韓寒明顯是處在“我是精英、教你做人”的角度發聲。但兩人都沒有搞清楚狀況、沒有弄得自己所處的大環境,在拋卻相關前提的情況下,在沒有認識到時代弊病到底何在的前提下,企圖煸呼觀眾、打雞血,或者安撫瓜友,打麻藥者,都難免有居心不良之嫌疑。
至於芸芸眾生,看清我們自己的能力,數清我們手中的資本(資源),選擇我們自己的路,別聽他人瞎BB,可好?
-
10 # 萬選千挑農產官方賬號
韓寒與王耳朵,兩個人看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答案不同,想達到的目的也不同。我覺得,作為芸芸眾生一員,看清楚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再環顧左右,上下打量,選擇自己的路,是最明智的。
只要自己不拋棄自己,還有誰能夠拋棄你呢?!當我們老了,躺在搖椅上慢慢的回味這一生,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慚愧。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身不由己,離開這個世界也是身不由己。泰然處之,淡定,平靜,安逸沒有什麼不好。
怎麼比,比什麼?比權利,有人現在在監獄;比財富,有人可能已經跑路了、資不抵債了、進黑名單了;比生命,有人已經煙消雲散了;比健康,有人躺在醫院裡;比焦慮,有人看了文章會更加焦慮;比恐懼,有人看了文章更加恐懼;比抑鬱,有人看了文章更加抑鬱;比比最笨的睡眠吧,我睡眠充足,既沒有睡眠障礙,更沒有失眠。
這篇文章實質是風投誕下的神話故事,玩的是資本大鱷錢生錢的遊戲。且不說普通大眾,即便是中小微企業,也是可望不可即。我們無需膜拜創始人,無需跪拜財富。你打你的原 子 彈,我扔我的手 榴 彈。此生:有一窩、有一伴、有一孩、有點錢,足矣。不也挺好。
近日,一篇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朋友圈熱文橫空出世。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齡人的“成功”與普通人的平凡進行對比,藉此告誡人們:“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麼一騎絕塵,要麼被遠遠拋下。”然而,在文章火爆的同時,輿論場上也不乏批評之聲,韓寒便發微博批判此文,指責其販賣焦慮,製造恐慌。在圍繞這篇文章的爭議之中,“同齡人”觸動了大家敏感的神經。
回覆列表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是講的是通過幾年時間時間,同齡人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同樣都是中年人,有的已經功成名就,有的還在為生活而奔波。
用文中原話來講,是:我們之間的差距不再能力,而在別人走得太快。
有些人活了30年,跟活了1年似得;有些人1年,活的跟30年似得。
有些人走得太慢了,有些人走得太快
讓人不禁唏噓不已。
其實,不僅這個時代是這樣,每個時代都是這樣子,同一個年齡不代表同一個命運,同一個年齡不代表同一個生活,同一個年齡不代表同一個狀態。
這是郭德綱和林志穎,同是中年大叔,誰拋棄了誰?
背上的孩子和坐著的孩子是同齡人,誰拋棄了誰?
同一個年齡,同一個起跑線,誰拋棄了誰?
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事情,也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只要自己不放棄,誰能拋棄你自己?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就夠了,何必擔心被誰拋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