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見秋意見人心
-
2 # 萌萌小笑笑
年度最硬核軟飯男,非《知否》中的孫秀才莫屬。自家窮得就剩下了四面白牆,還能一本正經的挑剔淑蘭的不是,每日花妻子的,喝妻子的,連個傭人都得蹭盛家的,軟飯硬吃的本事可謂無人能及。
都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孫秀才卻是臉不紅心不跳,本著“我吃定你我有理“,“我乃國家棟梁天子門生,就該欺負淑蘭”的原則,幹遍了不該他乾的所有事情。本事沒有,脾氣爆棚,成婚三年和妻子淑蘭沒有什麼親密互動,通房小妾倒是找了十幾個,還和青樓女子牽扯不清。淑蘭因為他整日拈花惹草不痛快,開口勸幾句,他張嘴就罵,抬手就打。話說淑蘭哪裡不好嗎?溫柔貌美又有殷實的家境,你一個十二歲後一事無成的秀才,哪裡來得自信挑三揀四?還不是欺負人家淑蘭是商賈之女。
看過劇的朋友,一定都對身在福中還使勁作妖的孫秀才煩的可以,如此奇葩的男子,淑蘭和他在一起都是暴殄天物。好在後來淑蘭在明蘭的幫助下,拿到了孫秀才的短處,才得以從這段痛苦的婚姻中脫身出來。盛家為了孩子的幸福,不惜付出了一半嫁妝的代價,為淑蘭保住了和離的名聲。看到淑蘭出了火坑,我們還是覺得不夠過癮,想要看看那個整天吵著“有辱斯文”的孫秀才後來怎麼樣了,有什麼悲慘的下場。
劇中對這段雖然沒有深入表現,但原著作者安排的相當給力。孫秀才和淑蘭分開後,人生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迎娶青樓女子,引狼入室,終致人財兩空在劇中,孫秀才急著跟淑蘭分開,就是想要趕快迎娶那位身懷有孕的青樓女子。和離之後的孫秀才很快迎了新人進門,一心以為得到了期盼中的幸福。不久後孩子出生,孫秀才拿著淑蘭留下的嫁妝,依然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好不痛快。
可惜好景不長,一日孫秀才酒足飯飽歸來,發現他喜愛的美嬌娘已經不見蹤影,家裡的銀錢都被掏空,田產鋪面也被賣了,連值錢點的擺件都進了當鋪。不明所以的他,只看到了那位青樓女子留下的一封信。信中女子陳述了她和別人的相愛,拿了錢是為了生活。結果對淑蘭刻薄異常的孫秀才,卻大手一揮成全了青樓女,還被告知連孩子都不是自己的。
此時,孫·有辱斯文·秀才,只能默默無語兩眼淚,任憑冷風在他臉上胡亂的吹。
找淑蘭求複合,被罵到狗血淋頭經歷了青樓女的背叛,孫秀才想起了淑蘭的好,找到了淑蘭求複合,還表示自己是紆尊降貴。早已嫁人的淑蘭不再是任由他欺負的那個軟柿子了,把這位前夫直接罵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孫秀才複合不成,反惹一頓罵,氣急敗壞的又給淑蘭安了一堆罪名。已經成長為成熟主婦的淑蘭才懶得理他,任由他自生自滅。
被迫娶了位河東獅寡婦,不孕不育的事實鬧到人人皆知,淑蘭受過的苦,他都重新受了一遍。為了生活下去,秀才帶著他那位極端不靠譜的老孃,娶了位造型堪憂的寡婦。不為別的,就為寡婦家裡的那幾畝薄田。誰知這寡婦不但是個樣子醜的,心也是黑的,跟秀才過了一段時間沒有孩子,就到處說秀才是個不孕不育的,搞得他名聲掃地。
只有精神折磨還不算完,寡婦抓住了這對母子的弱點,動不動就把秀才大打一頓,然後扔到大街上讓眾人奚落一番。這位毫無斯文可言的秀才,最終得了個有辱斯文的下場。
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孫秀才娶了淑蘭這樣好的女子不珍惜,踐踏對方的尊嚴和情感,轉頭就被他人以同樣的方式加註在了他身上。惡人自有惡人磨,為惡之人,終有他該有的下場。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大快人心。
-
3 # 入行娛樂
孫秀才的後續看書才過癮!書裡的孫秀才是個生不了的鐵公雞,青樓女子花娘肚子裡的孩子是他堂弟的,花娘卷跑了淑蘭生下的嫁妝,和堂弟私奔。孫秀才又娶了一個彪悍的寡婦,田間地頭拿著棍棒打孫秀才,因為孫秀才還是和以前一樣,就知道交友應酬,銀子只花不賺。
在孫秀才和淑蘭和離以後,迫不及待把花娘娶回家,然後好好的養著生兒子。可是這個孫秀才還是不改以前的作風,照樣是吃吃喝喝,家裡那些淑蘭的陪嫁很快就下去一半,這個花娘一看情況不好,就趕緊和堂弟私奔了。
私奔就算了,還留下一封信,信裡也說明了這個孩子的由來,還說兩個人是真心相愛,希望堂兄能成人之美。蒼了個天的,看到這裡我簡直都要被笑死了,這是什麼大水衝了龍王廟的事兒啊,簡直是打臉,不過真的大快人心。
後來孫秀才再娶,按照孫秀才這家人在宥陽當地的名聲,早就臭了,也就是個寡婦帶著田間地頭的幾畝地和幾件破舊民房嫁給了孫秀才,就這也比孫秀才手裡有錢,為何?因為淑蘭那些嫁妝除了被花娘卷跑的,還有被他那個不成形的媽敗光的。
當時拿到了淑蘭一半的嫁妝,這娘倆也學人家搞搞投資,投資一些什麼糧鋪、店面什麼的,但是做一個黃一個,估計是盛家沒少搞鬼。再加上孫秀才成天花天酒地、宴請狐朋狗友,這麼一來二去,這娘倆早就沒錢了。
孫秀才娶了一個悍婦,這悍婦可是不聽孫秀才他媽的歪理,每當他媽拿出來孫秀才當年中了秀才的事出來壓寡婦的時候,寡婦就說:婆母,您兒子現在整個宥陽誰不知道啊,就他那德行,還能考上?說完以後旁邊幹活的莊稼人都笑了。
孫秀才他媽聽了肯定不高興啊,就和寡婦廝打,但是寡婦可是天天下地幹活的,身體有勁兒又靈活,拿著棍棒連帶孫秀才一起教訓,還不害臊的說出孫秀才不能生的事實,真是讓這娘倆出盡洋相。
這就是書裡關於孫秀才娘倆的後續,簡直惡有惡報,爽!
-
4 # 金娛說
我覺得《知否》裡孫秀才這個人物的設定,就是為了引起姐妹們的一致共鳴的。
孫秀才的出場,是在明蘭和小公爺不可能之後,明蘭和祖母回宥陽老家散心。在宥陽老家,明蘭結識了兩位姐姐,分別是淑蘭和品蘭。
淑蘭和品蘭,雖然都是蘭字輩的,但是和明蘭卻不是一個父親的親姐妹。這兩位姐姐是盛竑的哥哥生下的女兒。與盛竑從政不同,盛竑的這位哥哥是商賈之家。
孫秀才是鳳凰男嗎?很多網友在看過這一部分的劇集之後,紛紛把孫秀才比作是鳳凰男。但是,我覺得這有點不恰當。
在現代,鳳凰男的意思是指,出身貧寒,經過一番自我拼搏,終於小有成就。
清楚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孫秀才符合這個定義嗎?
孫秀才家倒是家境一般,但是在他十二歲那年中了秀才。如果說,小有成就,那麼高中秀才,也確實符合。只是孫秀才在十二歲之後,一直考科舉,卻一直不中,家境也很一般,說不出哪裡有成就。
這意思,也就是,人家鳳凰男雖然可惡,但是孫秀才更渣,就別給孫秀才臉上貼金了——他連人家鳳凰男都不如。
孫秀才哪裡來的勇氣對淑蘭呼來喝去?在《知否》裡,淑蘭家境殷實,性格溫婉隱忍,就是太過怯弱了點。這點,也沒什麼好挑毛病的。你說,淑蘭那麼好的女兒家,嫁到誰家,不是寵著愛著的?誰知道孫秀才母子不知珍惜,反而對淑蘭呼來喝去。讓觀眾,實在看不下去。
同時,大家也很好奇,孫秀才哪裡來的勇氣敢對淑蘭呼來喝去?難道是自我感覺太良好,把他給嘚瑟壞了?
其實不是。在北宋,有一個叫汪洙的著名學者,他作有一首很出名的啟蒙讀物,叫《神童詩》,裡面有一句詩是這樣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在北宋時期,讀書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在《知否》裡,孫秀才哪怕是個秀才,這也是件光耀門楣的事。(注:《知否》的歷史背景設定在北宋。)
其次,在歷朝歷代,商人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商人地位低,還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商鞅認為,農民老實耕地,那麼朝廷就可以按時按量地徵收稅賦。但是商賈不行,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偷稅漏稅?一天的營業額是多少,朝廷也無從得知。這就會造成,稅賦不能及時上交的可能。
也因為這個緣故,商人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是很低的。從古時一句“士農工商”的行業排行,就可以知道商人的地位是多麼卑微。
從歷史的角度,封建社會對商人的歧視,到了宋朝就有所好轉。但是從《知否》來看,這個“好轉”並不是很明顯。
經過一番溯源,孫秀才的“有辱斯文”也不是很意外。因為大環境就是如此。
是什麼樣的小環境導致了孫秀才性格扭曲?還有的是,我覺得孫秀才這個人物,塑造得很有意思。從大環境下,可以這樣解釋。那麼小環境下,又是如何造成了他近乎扭曲的性格?
一個是,讀書人的地位很高,商人的地位很低。所以,孫秀才這個人,是不太可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去做買賣的,也就能解釋得通,他只有花銷,而無進帳。這也為後來孫秀才買了幾間店鋪,但最後都是以關門倒閉作為結束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是,孫秀才拉不下臉去做買賣,這樣導致他的財務上一團糟,說白了就是他很窮。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矛盾,按理說,孫秀才是個讀書人,還是個中了秀才的讀書人,他理應得到世人的尊敬,但是事實是,他很窮。而窮,又意味著,在世俗的眼光裡,大家會瞧不起孫秀才。這樣就會導致孫秀才的性格很扭曲。
孫秀才在十二歲中了秀才之後,就被當地人譽為神童,孫母更是吹噓自己的兒子是“宰相根苗”。本來,孫秀才就應該寄託大家的希望,一直會在神童的光輝下。只是後來的接連不中,讓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沒有那個才華。
一個人,在哪方面不行,就會越想在哪方面證明自己。一個人很弱,他就會在更弱的人身上找尋存在感。很不巧,淑蘭就是這樣的人。
何況,孫秀才認為讀書才是正途,於是每日沉迷飲酒作對,藉著妻子淑蘭帶過來的嫁妝,做著自己很威風的夢。這就導致了孫家母子哪怕家世清貧,卻依舊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還當著淑蘭的面欺辱她。
淑蘭為什麼心甘情願地受委屈?淑蘭心甘情願地受委屈,很大原因是因為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諸如三從四德。
強行分析的話,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在古代,一般認為生不出孩子的原因,在於女方。很不巧,淑蘭也是這麼認為的,她覺得是自己原因,於是才給丈夫置辦了十幾個妾。在你覺得問題的過錯方在自己時,你會更加努力地去討好,以達到彌補的心理。這也是孫母對淑蘭這麼苛刻,淑蘭卻還繼續隱忍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在孫家,淑蘭的婆婆、丈夫日常就是對她進行一番打罵。再怎麼內心強大的人,也會被打擊得脆弱不堪。在這種環境下,淑蘭就像進到一個跳不出的圈子,她被困住了,並且出不來了。
孫秀才後來怎麼樣了?孫秀才後來的結局如何,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沒有交代。可能是編劇覺得這一段跟主人公明蘭關係不大,就把這段砍掉了。但是,孫秀才後來如何卻在小說裡交大了。
作者的這個安排,倒是有些懲惡揚善的意味。很符合人們善惡有報的觀念。
淑蘭經過明蘭的一番點撥之後,這才知道,深陷一段不幸的婚姻,早日脫身才是明智之舉。於是淑蘭藉著孫秀才在外養娼妓的由頭,和孫秀才和離了。
和離之後的孫秀才高興得不得了,趕緊把懷有身孕的“青樓良知”迎娶進門,並且抬成了妻。
只是,孫秀才那十幾個妾都沒能懷上,只能說明,生不出孩子是孫秀才的原因。那麼“青樓良知”,卻能懷上,說明這孩子多半不是孫秀才的。
“青樓良知”進孫家,看到孫家也沒什麼進賬,就空拿著淑蘭的嫁妝坐吃山空。她一想,這哪兒行啊?於是,趕緊收拾細軟,帶上自己的情郎,把孫家剩下的那半嫁妝給捲走一空,還給孫秀才留下一封書信。
書信上說明,這孩子不是孫秀才的,孫秀才“高明大義”一定會原諒她的。第二是,捲走家財,是因為她和情郎還要生活,孫秀才“深明大義”一定會原諒她的。
故事發展到這兒,孫秀才的報應還不算完。
此時窮困潦倒的孫秀才,這才想起淑蘭的好,於是孫秀才想找淑蘭複合。這時的淑蘭已經嫁到鄰村的殷實人家,孫秀才找上門時,她還挺著大肚子。
今時不同往日,淑蘭已經從怯懦的婦人成長為成熟的主婦,她不再像以前任孫家拿捏。於是,孫秀才舔著臉找上門,只能換來淑蘭的一頓罵。這一段,看得大家只覺舒暢。
被淑蘭拒絕之後的孫秀才,日子更是過不下去,不得已,他娶了個孀婦,只為看中人家幾畝薄田。
淑蘭家雖是商賈發家,但到底也讀過幾本書,是個賢良淑德的。多少還受著點夫唱婦隨的約束。但是孫秀才娶的這個孀婦,潑辣得很,哪管你什麼“有辱斯文”?孫母也拿“宰相根苗”那一套跟孀婦說事,但孀婦偏偏不吃這一套,還說,他十二歲中秀才,這都多久了,我看他一輩子都不會中舉子了。
這可不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你惹我不順心,我一棍子過去,你不就老實了?孫秀才縱是有再多道理,也跟他這位夫人說不清啊。
除了身形上的虐殺,還有精神上的折磨。幾年之後,孀婦終於也明瞭生不出孩子是孫秀才的原因,於是她將這事廣而告之,讓極愛面子的孫秀才丟盡了顏面。
可以從淑蘭失敗的婚姻借鑑到什麼?門當戶對
有些老生常談。但是婚姻不是兒戲,斷不可草率。門當戶對,說明了家境相當。而家境相當,則說明,你倆兒的三觀是一致的。
淑蘭的婚姻,便是如此,兩人相差太多,相處起來也很痛苦。
強大的母族
淑蘭母族的強大,一個是體現在淑蘭家本身家境殷實,能夠為一個扶不上牆的女婿兜底;
另一個是,淑蘭身邊有明蘭這樣明事理的好姐妹,在她迷茫之時,去點醒她,讓她不在執迷不悟;
三是,孃家對自己的支援。淑蘭在一段失敗的婚姻裡,她的孃家人知道心疼她,真正把她當成手心上的寶貝,不合適那就離唄。
淑蘭的孃家人,不會像其他父母一樣,女兒的婚姻不美滿還讓她繼續忍著,生怕自己的女兒嫁不出去,嘴上竟說些“好媳婦熬成婆”的鬼話。說到底,你女兒的幸福反而不是什麼大事。淑蘭是個性子怯懦的,如果孃家不明理,那她真有的熬了。
及時止損
很多女子,不管是在戀愛還是在婚姻裡,都懷著一顆聖母的心去的,總以為自己能改變這個人,使其變好。但到最後,還是女子的盲目自信和聖母心。
女子的青春是十分寶貴的,如果察覺不合適,萬萬不管旁人的看法,自己生活幸福,才是切切實實的好。
—END—
-
5 # 小晴愛追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宅鬥為題材的電視劇哎呀媽呀當時我看這部劇的時候都給孫秀才氣得不行,自己口口聲聲說“有辱斯文,有辱斯文”而他自己卻幹著最有辱斯文的事情沒想到孫秀才是一個見色忘義的人,家中小妾就有十幾個,而且要把一個娼婦帶進孫家,淑蘭不同意就打淑蘭,這讓淑蘭忍無可忍。孫秀才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但是幸運的是他十二歲就考中了秀才,成為了宥陽的驕傲,於是盛家淑蘭的媽媽就想著個這個小夥子不錯,出生貧寒但是有上進心日後必成大器。於是盛家把嫡長女淑蘭嫁給了他,淑蘭嫁過去之後孫家得到了盛家的接濟,然而孫秀才缺變壞了,沒有了上進心,不僅貪圖享樂還迷戀煙花之地的妓女,妓女懷孕後,他還將妓女迎進門中做妾室。孫母也是個不明白事的的,就認為自己兒子做的對,一味地苛責淑蘭,放縱兒子,只要是不好的事情全都怪罪在淑蘭身上,然而他們卻忘了他們擁有的這一切都是淑蘭的嫁妝。好在最後明蘭的幫助下,淑蘭和孫秀才和離了。
像孫秀才這種人,定時不會有好下場的,在原著中,孫秀才沒有了盛家的支援,被外室嫌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外室最後也帶走他們最後的財產,還說孩子也不是孫秀才的。孫秀才本想再找一個盛家那樣的人家,奈何他早已臭名昭著,最後沒有辦法的他,娶了一個寡婦,沒想到這個寡婦非常的厲害,抓住了他們母子的弱點,一直欺負他們。但是小說裡淑蘭最後嫁給了一個對自己很好的人家,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但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家。最後過的非常幸福。
而我們的孫秀才,總之離開了我們淑蘭過的也不咋樣,可以說是很慘了。
-
6 # 大娛小影
孫秀才的結局是後來娶了一個寡婦,受欺壓,受辱罵,在鄉下窮苦潦倒一生。如果大家看過《知否知否》24集,一定會對這個結果大聲叫好。
軟飯硬吃宥陽老家盛家,有一名大家閨秀叫盛淑蘭,而在當地孫家有一子叫孫志高,12歲中秀才,有如此天賦,若能一心進取,將來必定有仕途。
盛家想著那男人12歲考上秀才,懂得體諒母親辛苦,以為是個好人家,就沒過多瞭解他們家的人品。所以讓女兒淑蘭帶著嫁妝(田契僕人)嫁給孫志高。
本想著女兒嫁過去後,婆媳關係和睦,夫妻恩愛,然而遇到的是一個惡毒的婆婆和極渣的丈夫。
淑蘭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母子仗著她沒生出個兒子,以“不能傳宗接代,是為不孝”的說法,讓她給孫秀才納了十二三個小妾。
但孫秀才還不滿足,嫌棄這些良妾沒滋味,於是在青樓碰上了一位奇女子,這位女子懷了他的孩子之後,母子要把她迎進門。淑蘭不同意,因為盛家有祖訓 : "不同和娼妓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於是孫秀才便家暴淑蘭。
孫秀才還不止這麼無恥,他不僅拿著淑蘭的嫁妝請紈絝子弟吃飯,把賬記在淑蘭的賬上。還幫青樓女子贖了身。淑蘭的父母知道這些事情後,膽子太小,不敢理論,於是就用些鋪子換個太平。孫家也就趁勢而上,他們也貪盛家的財產,但用一身腐朽的書生氣把自己偽裝得多高尚,其實就是靠使喚淑蘭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叫軟飯硬吃!
釜底抽薪明蘭跟隨盛老太到了宥陽老家後,恰好遇上孫老太裝13這一幕,說要讓明蘭給孫秀才當妾,名頭是什麼呢,不就是他兒子是個秀才嗎,眾老太個個知根知底,被欺負慣了,不敢開口。
於是女漢子品蘭出來補刀 : "你兒子十二歲是秀才,十幾年過去了還是秀才啊,也不看看長柏,高中三甲,被皇上封為翰林大官人,我呸!"
孫老太被品蘭懟得啞口無言,說你竟然頂撞長輩。而後,她還怪淑蘭把兒子哄得沒辦法讀書,導致科舉不中。
我聽得都想打這母子倆一頓!
於是明蘭出計 : 釜底抽薪。說這時候不掉頭,如果品蘭哪一天嫁出去後,被親家知道原來盛家這麼容易被人欺負,那盛家還有什麼名聲?
淑蘭長輩覺得說的有道理,明蘭便建議把留在孫家的盛家僕人召回來,把田契銀兩拿回來,高價買回青樓女子的籍契,逼孫家母子和離。
最終,盛家同意留一半嫁妝給孫家,才成功讓淑蘭和孫秀才和離。
惡有惡報之後,孫家的青樓女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卻在幾年後帶著兒子和惡毒婆婆的侄子跑了,同時捲走了孫家的財產。原來這兒子不是孫秀才的,真是帶了頂綠帽子!
而盛淑蘭和離後再嫁,喜訊不斷,沒幾年便兒女雙全。
孫秀才為了所謂的香火趕走了賢惠的妻子,養了別人的兒子,最後娶了一個潑辣厲害的寡婦,整天被寡婦罵,欺壓,在鄉間潦倒一生。
實在是大快人心啊!你說是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你選擇的家庭,比你選擇的那個人更重要。
如果在結婚前,你已經察覺出對方的家庭不是很好相處,那就千萬別嫁。
與其一個人平安生活,也不要過去活受罪,人這一生,不得糊塗。
回覆列表
孫秀才與淑蘭和離之後把那個外室迎進了門,沒有了淑蘭的嫁妝,孫家的日子質量直線下降,孫秀才還是那樣不思進取,那個外室後來捲起孫家的財產和孫母的侄子私奔並留書給孫秀才說望他成全,她肚子裡的孩子也不是他的是孫母侄子的。孫母后來想起找淑蘭,淑蘭卻已再嫁,嫁給了一個莊戶人家,生了孩子,大家都知道是孫秀才不能生,後來孫秀才娶了一個寡婦,寡婦也是帶了嫁妝嫁過去的,孫秀才一如既往的不求上進,寡婦對孫秀才母子非打即罵孫秀才還是以往把有辱斯文掛在嘴上卻也拿寡婦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