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並快樂著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根據對周圍同學考研的觀察,總結一下學生的考研初衷。

    大體來說,學生為何考研,不外乎以下幾個緣由:

    第一,不想過早步入社會,校園無憂無慮的,簡單的象牙塔生活與校園外真實、殘酷,高壓力,高競爭的職場生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二,改善第一學歷或專業的就職劣勢,提高自己的學歷含金量。現在大學被劃分成了三六九等,與985,211,雙一流高校相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在邁向就業市場的時候,學歷或專業的劣勢是很明顯的。為了改善這一劣勢,透過考研獲得與名校、熱門專業學生平起平坐的資歷,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第三,提高就業平臺。現在被大學生群體所青睞的、在“職業穩定性、職業聲譽、福利待遇”得分較高的比如公務員、大學教師、中小學教師、國企員工等行業領域,在入職招聘人才的遴選中,學歷的要求也是“水漲船高”,這種就業領域對高學歷的追求會反饋到教育領域。

    第四,源於對虛度大學4年時光的悔過與救贖。掙脫了高考緊箍咒下的單調而緊張的學習,有的學生一邁入大學,立刻像報復似地進行了人生的“大反轉”:大學前幾年一直沉溺於遊戲、睡覺、逃課、談戀愛等“吃喝玩樂、醉生夢死”的人生,學業上僅僅追求“及格萬歲”。隨著大四畢業的臨近,這些學生髮現自己在填寫履歷的時候“空空如也”,“一無是處”,在求職市場上屢屢碰壁,不斷被否定的失敗中,一些學生幡然醒悟,痛定思痛,為了找尋“曾經逝去的青春”而選擇加入考研大軍。

    第五,為了彌補知識短板而考研。有的學生畢業即進入社會歷練,在輾轉就業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知識短板,這種知識短板成為自己職業晉升中的強大壁壘,為了彌補知識短板,這類學生選擇回到校園繼續深造。

    第六,基於學術興趣而考研。根據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基於學術興趣而讀研應該是研究生教育的初衷。但很遺憾的是,在長期的研究生教學中,我發現基於這個初衷而讀研的比例是非常之低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研究生教育的扭曲性。

    如何看待這種“考研熱”呢?我覺得要結合大背景來談。“考研熱”背後折射出了某種社會病態:嚴峻的就業形勢,教育與人才市場的“供需”脫節,將“高校劃分三六九等”、人為製造出的高校、學歷歧視鏈條,“唯學歷論”下的懶政惰政,“單一高考指揮棒”體系下對孩子抹平個性的標準化教育,學術大躍進下的虛假繁榮……

    綜上,基於各種投機心理的研究生教育,學歷“鍍金”熱潮,出現“翟天臨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以上,供參考。

  • 2 # 帥小西De

    2019年研究生調劑人數120餘萬,加上普通雙非院校複試時間提前,3.20-31日的11天顯得非常火爆。但是要說到"救活不少學校碩士點"有些誇大,碩士點撤銷的關鍵真不是研究生能否招滿,或者招生的本科院校層次高些。

    2016年,國內576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被撤銷,其中撤銷學位點最多的專業是軟體工程,達到35個。軟體工程不管是本科、碩士,生源和就業一直是排名前列的,撤銷的原因在於教育質量不高、人才供大於求,而不是缺少生源。

    如何看待考研熱和研究生教育?

    今年參加了學校的研究生錄取,和不少考生都聊過為什麼考研的話題,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本科專業就業不理想,畢竟小西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沒有太大優勢。想去稍好點的設計院、研究院或環科院等,最低要求也是碩士學歷。部分考生在錄取後都不知道為什麼讀研,一"盲"到底,僅僅是因為室友們都在考研,最後是室友沒考上,她上啦。

    就目前的大環境,小西覺得考驗應該還是持續走熱,不過會有明顯的分流,如之前的專碩培養方案會有調整,徹底和學碩區分開。畢竟,當前的學碩和專碩越發模糊,在不少高校一樣的培養模式,不符合之前改革的初衷。另外,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分流,今年的非全很尷尬,在職的考不過,應屆的調劑不想去,大部分院校學科往往就招2-3個非全,而招生指標確是幾十或上百。

    研究生教育的話,去掉導師制的可能性不大,會持續限制導師的招生和培養質量。不過,在導師和考生的雙向選擇上,部分院校側重於第一學期大課不劃分導師,半年熟悉期後再劃分的模式有值得更多院校借鑑之處。

    另外,經歷過翟天臨等事件後,對於在讀碩士來說,畢業的標準和要求會再次提升。各位已擬錄取的準研究生一定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進入團隊或9月入學後得儘早進入狀態,前期的海量閱讀非常關鍵,不要怕麻煩。加油!

  • 3 # 高校專業那些事

    2019,研究生招生繼續火爆,報考人數再破新高。

    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是285萬,比2018年的238萬整整多了47萬。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這麼多報考研究生,那2014年大學才錄取多少本科生啊。2014年本科生總共才錄用了。698萬。

    2014年大學錄取的所有大學生為698萬,2018年畢業820萬(怎麼多了一百萬?成教自考等都算上),而本科可能佔到2/3大概在500多萬。

    基本上大學本科畢業生。80%都在考研。

    二,研究生招生人數是有限的,所以考研難度是越來越大。

    2018年報考人數增長率高達20%以上。這個錄取比從2018年的3.5比一到2019年的4:1。

    也就是說有四個人去考試,只能有一個被錄取,三個當了炮灰。哪怕是調劑也難以挽救。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研究生招錄比只有在2015年的時候稍有下降,後來是一路高升,目前的趨勢,明年能招錄比會達明年可能會達到4.5:1,區後年達到5:1。

    調劑生源爆好。400多分複試線大涼湧現,導師們直呼:受不了了。都是名校調劑生。

    由於報考人數太多,進而招錄比進一步提高,大量的考名校的學生只能名落孫山,去中西部調劑。

    不說清華北大這名校。比如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考生,複試線都是400多分。

    就是一般211鄭州大學的冷門專業也出現了複試線是400分的情況。。。

    90%的當了炮灰,400分都得被迫調劑。

    讓一些普通高校的調劑生源爆表。

    多少英雄多少淚啊。曾經的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本科畢業生已經墮落到調劑到中西部的二本院校讀研究生。多麼傷心吶。

    名校免對比會越來越高,以後考上名校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看一下浙江大學這個推免比已經達到54%,也就是說一多半兒的研究生。全是免推生。給統招的名額,留下的非常少,競爭會激烈,越來越激烈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學,會計學,企業管理全部只要免推生。統招名額為零。未來靠名校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如果沒有教育部的控制,各個名校的研究生估計會90%以上都收免推生。以後考研將會是第二次高考。和高考的難度會越來越接近。

    期待大家點贊關注,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 4 # 英語老師Minnie

    考研熱,從今年的報考資料就能看出來。今年報考人數大約為290萬,而2018年大約235萬,2017年為200萬左右。報考人數增長明顯,今年的錄取比例為4:1,也就是說,每四個報考的人中,有三個會被淘汰。再加上錄取中有很大部分為保研的學生,所以今年能被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和專業順利錄取,實屬不易。

    但是,今年調劑太過火爆,一些往年招生不好的學校,今年調劑人數爆滿。使得一些學生登不上調劑系統,甚至被招生單位“秒拒”。有的學校甚至說從來沒有見過今年這麼好的生源。

    我同事的侄女,北大複試線差兩分。報了幾個調劑的學校,收到兩所學校的複試通知,而兩個學校時間有衝突。最後權衡了一下,選擇最有把握的學校,這兩天覆試去。

    有的學校,給學生髮了調劑複試通知,等學生坐上火車了,又打電話說不要去了。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所以有的人覺得考研越來越難了,還在問明年的考研會不會更難。

    研究生教育,是大學擴招以來的一次人才分流。每一年本科畢業的學生幾百萬,再加上往年未就業的人,本科生的就業壓力很大。

    一部分人選擇考研,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為了換更好的專業或者學校,第二是想要深造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三是迴避就業壓力,還有的就是跟風考研。

    研究生教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能力,社會能力都有促進和提高作用。有的在研究生期間培養起來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受用一生。

    但,能擠過獨木橋的,只是一部分人。今年失敗的同學,要做好規劃,人生有很多路可以選擇。只要具備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心態,人生也可以很充實。

    祝願今年的考生,都能如願。

  • 5 # 學姐說考研

    今年考研的總體情況確實是如你所說,以前很多院院校都招收不到學生,今年卻提高了調劑的門檻,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考研報考人數激增。

    正是因為考研報考人數高達290萬人,導致了考研競爭的白熱化,也就出現了我們所說的考研熱。

    從我個人來講,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非常清楚大多數考研的學生,他們的目的其實非常的單純僅僅是需要一個碩士學歷,沒有所謂的考研是為了一心做學術。

    那麼考研熱反映出的是什麼問題呢?

    那就是當下中國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對於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普通大學生便可以滿足的,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將自己每年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學歷提升到了碩士。

    面對這樣的變化,很多大學生只能是提高自己的學歷,從而獲得更有競爭力的實力,也更容易的獲得在社會上生存的條件。

    在這樣的考研熱背景下,中國的研究生教育其實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一方面是在讀研究生的教育問題,尤其是研究生的分流制度,對於不合格的碩士生如何儘早分流,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多的碩士研究生在完成自己的碩士學位畢業論文時,會出現抄襲的現象,而碩士導師再這方面的引導作用有待加強。

    總之,考研熱伴隨的是,考研難,所以考研的學生一定要加油!

  • 6 # 李小汪老西

    今年申請調劑卻是異常火爆,很多考生在申請調劑時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在調劑系統開放之前,可能心裡想的是一定要選一個211院校。

    調劑系統開放之後,實在不行,二區在學校也可以考慮。

    填寫完調劑系統之後,度過了極其艱難的12個小時,學校終於給回覆了,結果是拒絕了調劑申請。

    再次填寫調劑系統,告訴自己“誰的人生不將就呢”,只要有學上就不錯了。

    前幾天還在網上看到一個訊息說,某學生本科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報考的西南大學學科語文,初試成績考了389分,申請寧夏大學的調劑,直接被拒絕了。

    調劑困難,“考研熱”是近幾年來教育新聞的熱門話題。是考研還是工作?是調劑還是再戰?也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為“頭疼”的問題。

    根據中國教育線上統計的資料顯示,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290萬,預計2020年研究生的報考人數將突破350萬。

    報名人數的持續增加,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到統考範圍內;教育的普及造成“學歷貶值”,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就業門檻;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期望提高等。但是,在所有的原因當中,最主要的推動因素還是就業。

    不同的學生考研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圓名校夢,有的是為了逃避就業,還有的是為了一張文憑,不過整體上看,大部分人考研的主要動機,還是想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期望在碩士畢業以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之前,大部分學生對待考研的態度是,能找到工作就先工作,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再考研,而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考研成為很多應屆畢業生的首要選擇。有統計顯示,在211院校當中,有45%左右學生在畢業時,選擇考研而不是找工作。

    另外,2018年研究生報名的考生中,有44%左右的是往屆畢業生,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有工作,感覺現在的工作沒有前途,才選擇在職或者辭職考研。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很多人是不得透過考研這條路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雖然,就業本身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大學生就業難,部分學生畢業就失業,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有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就業難是個“偽命題”,真實的原因是大學期望值過高,製造業、服務業有大量的人才缺口,而應屆畢業生卻不願意從事這些行業。

    但是換個角度想下,為什麼應屆不降低自己的就業期望,而是選擇考研呢?看下大城市的物價、房租(就暫且不考慮買房)、交通等生活成本,就會發覺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期望高,本身也是個“偽命題”,期望高的原因主要還是生活成本高。作為受到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如果全職工作的工資都不能養活自己,還不如選擇繼續讀書。

    其實,真正引起就業難,推動考研熱的因素,還是人才的供給和需求嚴重失衡。一方面是大學不斷的擴招,而另外一方面經濟形勢放緩,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成本,縮減用人需求。

    大學的擴招的確給社會培養了許多價格低廉的高素質人才,但是也直接帶來的就業問題。特別是有的大學在擴招或者開設新專業時,考慮的不是社會現在、未來的需求,而是這些專業能不能招來學生?開設這些專業成本高不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擴招真正增加的並不是社會急需的高階理工人才,而是大量的社會需求量不大的人文社科類人才。

    這點從考研的報錄比也可以看出來,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的報錄比要遠高於理工科類專業。

    而在就業方面,隨著經濟形勢的放緩,從2018年開始很多知名企業都縮減了招聘計劃,甚至還出現了某些網際網路公司,在和學生簽約後寧可承擔違約金,也要大面積毀約的情況。

    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小企業大幅度縮減成本開支,很多已經做好“過冬”的準備。經濟增速放緩,受影響最嚴重的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招聘崗位的減少,肯定會進一步推高就業的難度。

    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另一面是招聘崗位大幅度縮減,如果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那擺在應屆生面前的就只剩下考研了。

    您是怎麼看待考研熱的呢?

  • 7 # 燕園終身學習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2019年的考研之火爆,確實盛況空前,報考者290萬人,而全國錄取人數,只有72萬左右。這其中還包括了大約12~15萬推免生,以及大約12萬左右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而,實際上透過考研這個途徑錄取的人數,只有大約45~48萬人,全國平均報錄比只有5:1,大大高於2015年左右的3:1。

    正因如此,今年的考研國家線(以及34所的自劃線)高於前幾年。特別是,很多學校的實際複試線明顯高於往年,相應地,沒能進入第一志願學校而只能參與調劑的考生人數,也是大大增加。所以,今年考研調劑火爆異常,是並不難理解的。

    考研調劑異常火爆,確實救活了不少普通院校的碩士點。本來這些學校生源並不充足,第一志願報考者並不太多,但因為調劑,使得這些碩士點也能完成計劃招生人數。比如,西南地區有幾所普通本科院校,像四川理工學院、重慶理工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農業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其經濟類專業實力一般,而且經濟類相關專業的碩士點,基本都是最近幾年才審批透過的,名氣不顯,生源較差,但得益於調劑的火爆,這些學校竟然有點“人滿為患”,都接收到了很多考生的調劑申請,遠遠超過了其調劑名額,使得他們可以按照1.5:1甚至2:1的差額組織複試並完成招生任務。調劑的火爆,對這些學校而言,當然是大好事。

    至於考研調劑界的那些“寵兒”,比如貴州大學,雖然是B區,但由於是211,且學校實力不錯,學校位置也還不錯,更是打算調劑的考生們趨之若鶩的物件。貴大今年收到了超過1.5萬考上的調劑申請,還因此上了熱搜。

    考研熱,這是最近幾年愈演愈烈的不爭事實。而且,可以預見到的是,短時間內,很難降溫。今年報考者290萬人,未必是最高峰,明年的報考人數,就很有可能突破300萬大關。

    考研熱的出現和持續,一方面是由於大學生的就業競爭似乎越來越大導致,就業壓力“迫使”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加入了考研大軍的行列,這是考研熱產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考研讀研,也是大學生們自我提升的一個有效途徑。

    實際上,中國目前接受了研究生教育的總人數大約只有800多萬人,絕對數字不小,但相對於我們這個14億人口的大國而言,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數僅佔總人口的0.6%左右,這個數字是很小的。

    從總體來看,考研熱有助於中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的研究生教育規模越來越大,不但招生人數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很多高校都新增了不少碩士點。從報考的火爆,乃至調劑的火爆來看,那些新增的碩士點都能招收到足夠的學生。這一切,都使得當前能接收到研究生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對於提升全民素質,是有促進作用的。

    所以,從總體來看,考研熱是好事,促進了中國研究生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當然,現階段的研究生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比較片面追求數量,對於培養質量重視尚不夠,整體培養質量不高,畢業把關不夠嚴格等。這些,都是需要逐漸改進的。

    你對考研熱和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怎麼看?

  • 8 # 風影大師兄

    這幾年的考研異乎尋常的“火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考研熱”呢?一是就業壓力太大,為了暫緩就業,考研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出路;二是學歷貶值速度加快,大學教育普及後,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學歷,高收入,考研就成了不二之選。當然,還有其他種種原因,反正就是很多。

    一、近五年考研人數的變化

    從圖中不難看出,從最初的165萬不到,到2019年整整290萬,考研人數呈幾何數字上升。考研人數越來越多,題主說的這個救活不少學校的碩士點,其實菜鳥對這個觀點還是比較贊同的。因為菜鳥讀研的時候,自己的學校就是這樣的情況。以前考研人數少,上線的人不多,只要能上線,基本上都能被錄取。就那樣指標還有一些,還必須收調劑的同學。有一年的調劑批次,居然達到了五批。現在可不行了,今年菜鳥瞭解了一下,考研人數太多,調劑火爆。招收調劑生必須是本碩專業一致,或者是相近才可以。而且很少收專科生考研的,或者三本及專升本的學生。這個無所謂歧視,因為優秀生源太多了,被刷真的太正常了。

    二、考研錄取比的變化情況

    這個表中的報錄比其實只是一個大概的對照。有些高校的報錄比可比這高多了。尤其是985高校和一些比較熱門的211高校,那真是擠破頭。第一志願的人多,調劑的人也超級多。就拿今年的貴州大學來說,調劑的人數居然有一萬多人,這個資料著實太可怕了。所以,考研現在也是呈萬馬過獨木橋的形勢。形勢真的很嚴峻。

    加之近幾年研究生擴招的人數也特別多。以前的導師一屆最多帶一到兩個學生,現在的導師有些都帶3個學生,甚至是更多。這個菜鳥沒有危言聳聽,真有學校的導師帶很多研究生。你想想,帶這麼多研究生管的過來嗎?有時間指導嗎?這些都是一個問題。這種只求數量,不顧質量,勢必會整體拉低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到時候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樣多,所謂的精英教育不知道凸顯在哪裡,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眼下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研究生教育到底應該怎麼抓,怎麼才能培養優秀合格的研究生。這都是現在需要探討和追尋的問題。菜鳥個人覺得,研究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讀的,就像菜鳥放棄讀博士一樣。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年齡條件的限制,畢業條件的限制等等原因都是影響你讀研,讀博的因素。所以,還是得慎重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別不好卸掉,眼唇專用卸妝液都不好用,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