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表弟現在12歲了,家裡面他爸比較少言,說話還管點用,但是比較溺愛,不怎麼管教。他媽媽碎嘴巴,話很多但是都是囉嗦,小孩也不聽反而還很排斥,經常犟嘴或者不聽。小孩現在性格在學校跟同學們還好,回家後就很厭煩家裡,經常挑三揀四,而且不懂的尊重人,不管對親戚還是自己父母在語言上和態度上都不尊重。到底該怎麼教育呢?
10
回覆列表
  • 1 # 跳出地球看世界

    你好,我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同時也很欣賞你,能把表弟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尋求答案。不過說實話,單就這個問題,回答很容易,但是真正起到效果,走到孩子心裡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問題孩子的核心問題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教育的主體不是學校也是家長。所以只要家長意識不到,或者家長意識到而行為上沒有改變,家長本身無法改變,最終都不會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不過我還是要給您解答一下這個問題,理理思路,如果能幫到你,我也非常高興。

    首先,我們要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因為孩子長大了,對世界的認知豐富了,而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沒有成長,所以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因為孩子早就知道家長的底牌,家長說第一句,孩子就已經知道結果了,誰還會有興趣聽下去呢?更不用說產生改變行為的結果了。家庭教育是動態的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對孩子的認知要豐富起來,管束的辦法要升級,這其中是需要用心觀察和智慧的。如果太直白,只能讓孩子更反感。如果父母雙方意見不統一,一個緊一個松,配合不好,就更糟糕了。

    其實,教育孩子不要老是用管的概念,管字本身就是不平等,就是強求,就是我要求你做什麼,你必需做,有了這個字,孩子就是被動的,被束縛的。對於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自己每天都認為自己更有力量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是沒有辦法聽進去的。孩子越大,對平等的要求越高。家長首先把這個管字去掉,變成引導,先尊重孩子,對孩子的世界也要保持一份好奇,不要漠視孩子的喜好,否定孩子的想法。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上進的,只是他們敏感的區域不同而已,興趣點不同。墮落的孩子都是在內心無數次掙扎之後,沒有進步,最後自暴自棄。但即便如此,在同學面前,他也要裝出一份自信。

    所以要想真正改變孩子或影響到他,首先要尊重他,對他好奇,平等待他。先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他的世界,讓孩子敞開心扉,就自然會發現孩子的問題,再對症下藥,一起和孩子商量著去面對和解決,就容易多了。

    再有,教育孩子不能嘮叨,應該是孩子越大,家長說的越少,聽的越多。不說則已,說就要管用,帶說不說的,沒有目的的發牢騷,甚至無端否定,對孩子都是起反作用的。只能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從他的興趣點入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想當你發現問題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有了答案。然而恰恰這點是最難的。家長約束不了自己的脾氣,無法從內心真正地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問題是因為遺傳家長的習慣,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家長要帶頭改變習慣。這一點就更難了。

    再有,提升孩子不能心急,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開始有耐心,然後馬上就要求有結果,見效,沒有結果馬上又沒有耐心,這種態度是不行的。要慢慢來,注重孩子內心的變化,和行為的自我約束力。只要他在努力,就要給他時間,總有一天,孩子會給你驚喜。

    教育好孩子需要用心,更需要付出,需要智慧和策略,而且是不斷升級的智慧和策略。

  • 2 # 恆閣創業說

    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雖然我還沒結婚,但是的話,我堂弟還是表弟聽我話的。

    其實小孩子要教育的話是在六歲以下的時候,得樹立自己的一個權威性。至少在關鍵的時候,你說一句話他會聽。還有小時候一定關心他比較多,一般關心照顧他的人,他都是表在乎的,所以一般從小帶到他大的人,他一般都懂得尊重,聽話。

    但是像提問者出現父親經常囉嗦,說一些沒用的話,其實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沒什麼意義。這個問題也不是你能夠解決的。因為他生活在是他的家裡面。所以如果他父母繼續去幹擾他,不能夠尊重他的一個想法的話,是很難正確的引導對方。

    主要那個時候的父母沒有學習意識,他們像我們90後,80後的父母,他們更懂得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管理教育方式不對,你曾經二三十年前那一種教育方式在管理,現在的孩子是不行了。因為現在的孩子要比你懂的還多,不要以為他什麼不懂,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資訊快速發展的時代,只要她接觸手機網際網路這一塊,他的資訊和接收都比你要快。所以優秀的父母必須得自我學習,去成長,能夠正確的認識孩子,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的去灌輸自己想要孩子怎麼樣?更多的是去引導孩子該去怎麼做?

  • 3 # 愛子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叛逆期,每個人都多多少少討厭媽媽的嘮叨。為啥?其實很簡單,青春期孩子之所以會有叛逆,是他生理、心理成長的需要,他需要被認可,渴望被尊重,他內心對獨立有了渴望。這時候的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認知,其實只要給他們空間,他們都可以做好。

    說說我身邊的叛逆期孩子。

    Y是我們同事的女兒,同事離異很多年了。現在Y到了青春期,幾乎因為各種小事和媽媽吵架,經常半夜給同事打電話,當然了大部分還是因為成績。我同事比較開明,他會和女兒一起聊天,當然聽的更多,不發表言論,偶爾也有爭執,但是他們有個約定感覺要惡化的時候,彼此會說“^O^,注意你的態度。 ”然後兩個人就不說了,冷靜一會。其實冷靜後會彼此反思對方的話,很多時候也無需再深入交談了。Y跟了爸爸一段時間,學習也上去了,也更開心了。

    其實對於叛逆期的孩子,我有以下幾條建議:

    1.給孩子空間,相信孩子。叛逆期孩子的任何一種表現都是正常的,只要不犯嚴重的錯誤,那就不用大驚小怪。這是他自我成長的一種試探和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他可以做得很好,哪怕他們做錯了,他們也能從中受益,沒有白吃的虧。

    2.切忌嘮叨。12歲的孩子,價值觀和世界觀基本形成了,很多事情,道理都不需要我們提醒,有時候對大人間的問題也會發表建設性的看法。所以沒必要在孩子耳邊嘮叨和提醒,那會加劇孩子的煩感。身邊很多人曾經都有這個精力,本來打算寫作業去了,可是媽媽一嘮叨“你怎麼還不寫作業” 立馬不想寫了。所以不要嘮叨。

    3.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孩子渴望獨立的時候,有時候他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哪怕你覺得極其荒謬,也不要譏笑、諷刺和批評,家長要做的只是傾聽,然後默默關注孩子的發展變化。當孩子對家裡的事情發表看法的時候,必要時我們可以尊重他的想法去做,去肯定孩子。這樣他會更願意去表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深的瞭解孩子。記住,要傾聽!

    5.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耐心等待。青春期總會過去,孩子也終究成長起來。而我們做完以上幾點之後就是那就是耐心等待。想想你有多長時間沒有給孩子說“我愛你了”,合適的時候要去做,知道愛彼此和表達還是有差距的。想想當一個孩子被濃濃的愛包裹的時候,他是怎樣的精神和力量。要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靜下心來享受你的生活吧,彼此都在成長,某個不經意,你會發現孩子已然長成了參天大樹。

  • 4 # 海川遊

    本人認為這一命題就有很大的問題。“叛逆”,是雙向的,不是我叛逆你,就是你叛逆了我。所以,不是如何“教育”的問題,而是如何來解決“叛逆”的問題。特別是孩子的所謂“叛逆期”更應該用“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教育”的方法。

    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多種多樣,而父母不恰當的所謂“教育方法”是導致叛逆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長制思想。認為孩子不“成熟”、經常做錯事,就用簡單的絕對服從、態度生硬、盛氣凌人的“教育”方法對待。而不是採取民主的、交朋友式的、和談心的方法來解決。

    二是,缺乏雙向交流。不要說孩子了,就是大人也不可能一輩子不犯錯。所以,交流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有交流、有引導、有共識,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三是,認識上的不同。孩子一天天長大,思想也是一天天在變化。社會在發展,每天的資訊量在巨增,孩子也在不同程度吸取著,“準大人”們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為人父母者,此時應該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和分析,分享他們的見解,引導他們的不足,千萬不可採取不管對錯“一錘定音”或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對世界的看法。

    四是,看心理醫生。父母和孩子應經常去看心理醫生,得到醫生正確的引導。

    五是,學校老師的問題。老師的居高臨下、強硬教育也是造成叛逆的原因之一。

    總之,我們應該明確做父母的責任,認識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建立起象朋友一樣的關係。同時,愛,才是解決問題的好鑰匙。

  • 5 # 幸福的家園

    您好 如何教育小孩子才是對小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小時也是從叛逆過來的,孩子的教育給我的印象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非常的重要,父母首先要做好,小孩還小,心智等各方面都還沒成熟,還沒有真正的獨立,再加上小孩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好階段,所以父母有負面的情緒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來發洩,不然孩子都會學到父母的壞習慣。然後就用這種行為來面對你們,最好想孩子變好就會適得其反。

    孩子才12歲,在青春期時期、性格叛逆是很正常的,這段時期對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教育是非常的有意義的,孩子以後學好學壞也會在這段時期裡表現出來的,這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給孩子正面的指導,多與孩子溝通,要和孩子成為無所不談夥伴,孩子犯錯了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特別是不要說那些“生你好過生一個叉燒”之類的話,現在孩子還小,不太會反抗,心裡也會記住的,一但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覺得不耐煩,或者頂嘴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的。

    想教好孩子,1:父母的言傳身教 ;2:多於孩子溝通;3:多鼓勵孩子

  • 6 # 孤獨行者Noodle

    看題主描述這個小惡魔還真是讓人頭疼哈,我想題主應該是當姐姐的吧?當姐姐的一般看調皮搗蛋的弟弟都是這種感覺,哈哈。

    請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你給自己的家人甚至表姐種下這種印象,居高臨下的管教對你會管用麼?我覺得不會,所以這個問題根本就不該問該如何教育!而是應該問該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應對!

    家長的應對模式就決定了孩子的表現,你表弟的表現已經很直白了,他完完全全厭煩了他媽媽的碎碎念,只是臣服於爸爸的威懾。至於你我從問題就能看出來你會對他是個什麼態度,也完全是與他的父母差不多吧,把自己擺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去教育他去指責他,或是根本就管不了他?

    所以唯一解決辦法就是與他打成一片,你與他同輩,更要幫助他,去理解他,去尋求他的信任,如果他信任你了認同你了,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如此表現的原因告訴你了,而你也可以旁敲側擊地給他建議,而不能只給他命令式的建議,更要為了他與他的父母溝通!

    大人和外人如果肯放低姿態,這事兒很好解決,但仍只是認為這全是孩子的錯的話,我想他只能用叛逆叛逆再叛逆來回應所有這些“壓迫”吧?

    其實這孩子的世界本就不存在叛逆,叛逆只是反抗不平等不被理解而已。

  • 7 # 思悟心蕾
    性格叛逆的背後,總能牽扯出無盡的心酸

    孩子叛逆的根源就在於對環境的反抗,如若不是對待自己所處環境的厭倦是不會產生叛逆的想法的。

    想要改變孩子性格叛逆的途徑有很多種,但是不管哪一種操作起來都會很難。

    首先,改變孩子所處的環境。這是在孩子的叛逆出現嚴重的脫軌,而且會給將來帶來嚴重的麻煩的情況下,需要父母主動發覺自身的詬病來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可是沒有一對父母能夠從自身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反而把這些推脫給孩子自身的本性以及學校的教育。

    其次,循序漸進利用多種因素來引導孩子走出叛逆。這種方法需要父母像智者一樣的明辨是非,能夠從中觀察孩子的未來成長走向,從中製造各種各樣的環境與問題模擬程式,使得孩子逐漸明白自我煉達自我。

    最後,最保守的一種模式,忍耐與順其自然。作為父母自身的詬病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後果,那就儘量不要主觀的去幹涉孩子的成長之路,儘可能的只做自己應該做的,反而可以多陪孩子參加一些涉外的活動來提升孩子的自強與自信。

    總之,人無完人,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有很多種狀況發生,而有時候又因自身的條件所桎梏,就需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來緩解,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孩子的自強與自信很重要,同時還要有堅韌與耐力上的磨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這都是根據不同性格的父母與孩子來踐行的。

  • 8 # 心連心好月嫂

    有些家長把所有孩子不聽話的行為,稱為“叛逆期”,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就會用粗暴地方式去管教。

    “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還在看電視?再看我把電視砸了!”

    “整天就知道玩,玩能當飯吃麼?晚上你別吃飯了!”

    “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你還不聽話我真的把你扔掉了!”

    所謂叛逆期,不過是大人一相情願的說法對孩子而言那是成長的過程。

    總而言之,孩子一生有3次叛逆期,那麼作為一個聰明的家長要怎麼做呢?

    1

    第一階段:2-6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主要變現在語言上,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

    比如“快吃晚飯”“不吃”、“快去睡覺”“不睡”、“快叫叔叔”“不叫”……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可能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來反抗。

    有的孩子甚至在一歲多時就開始“叛逆”了,而這些孩子的父母總是喜歡命令式的要求他不許玩手機、不許看電視,長期以往,孩子就學會了唱反調。

    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管教呢?

    改變說話的語氣

    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飯還是吃麵?咱們現在寫作業,還是五分鐘後寫作業?

    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孩子也更能接受!

    給孩子準備的時間

    給孩子一個反應的時間,會讓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2

    第二階段:7-10歲

    孩子進入小學後,學會了更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小大人兒”了,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既然孩子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不然,孩子會因為沒得到恰當引導,變得更加叛逆,甚至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

    家長要給予合適地引導,千萬不能搞家長霸權,並且重點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孩子成績才能有所提升:

    7、8歲學習習慣:

    1.能獨立並按時完成作業;

    2.養成正確的寫字、握筆姿勢,以及坐姿;

    3.自覺閱讀課外繪本(帶拼音)。

    7、8歲生活習慣:

    1.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時吃飯、不吃零食、愛惜糧食;

    4.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

    5.自己穿衣服、穿鞋。

    9、10歲學習習慣:

    1.每天預習;

    2.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

    3.作業乾淨整潔;

    4.閱讀課外讀物。

    9、10歲生活習慣:

    1.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求助他人;

    2.吃飯不挑食;

    3.注意個人衛生。

    3

    第三階段:12-16歲

    青春期叛逆的嚴重後果,家長早有耳聞。而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開始逐步發育,思想和行為也開始趨於成熟。

    他們喜歡特立獨行,突顯個性,時不時會用我們有代溝作為理由拒絕和父母溝通。

    如果不和父母溝通,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懲罰才是下下策,等待最重要

    發現孩子的優點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家長!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有些事,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才能學會。

    如果孩子出現了叛逆的行為,作為他最親近的人,理應給孩子耐心,最好想想自己在最近有沒有忽略孩子吧?

  • 9 # 天天陪伴

    看了題主的描述,寫了12歲表弟日常與父母互動的表現,不聽父母的話被稱之為“性格叛逆”個人覺得是不準確的。

    不聽父母的話,是不是另一個方面也表現了這個孩子有主見呢?為什麼一定要聽家長的話?家長的話都是對的嗎?其實在家有這樣的表現,題主要糾結的不應該是表弟,而是表弟的父母。

    孩子是一面鏡子,能夠照見父母的諸多言行舉止。面對爸爸的溺愛,媽媽的囉嗦,表弟可能已經忍受了12年之久,但父母卻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不合適,依然故我。直到表弟長大,有了力量去排斥,去表達這樣的不滿,於是“經常犟嘴或者不聽”,“挑三揀四,而且不懂的尊重人”,於是就有了題主筆下的“叛逆”行為。

    孩子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家長的問題。遺憾的是,很少有家長過問孩子的想法,卻總想著挑他們的毛病,往往有毛病的其實就是大人自己。

    自以為是的愛不僅會毀了孩子,也很累自己。

    若想要孩子改變,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換一種方式去陪伴他,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他的意見想法,照顧他的喜怒哀樂。

    12歲的少年,已經是個大孩子了,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假如沒有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所做出的一切,孩子都不會接受,會造成逆反。

  • 10 # 勇赫大叔

    總的來說是親子關係問題與青春期問題。

    從親子關係的角度看,不同年齡段有不同年齡段的特徵,我曾經在上一本書中給大家介紹過,0-3歲拽著走、3-6歲拉著走、6-8歲推著走、8-10歲看著走,10歲之後望著走。簡而言之,家長的陪伴與教育是漸行漸遠 ,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是循序漸進的。12歲的孩子和父母應定位在朋友的關係上來,無論是爸爸的放縱溺愛,還是媽媽的過多幹涉都會導致產生叛逆的表現。

    從青春期教育的角度看,兒童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叛逆的行為、敏感的情緒、暴躁的脾氣屬於正常的現象。對於父母的不尊重,也是因為父母並沒有把孩子放在一個正常的“人”或“朋友”的位置來看待。我給她一些建議:

    1、尊重孩子,對個性興趣表示寬容與接納。12歲的兒童,應該會有自己一些初步的生活習慣與偏好,如果是正常喜好,要予以尊重與理解。比如孩子喜歡變形金剛,喜歡漫畫書,我們不要強加職責,或覺得影響學業,要保護她的興趣。

    2、用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改善親子關係。嘗試去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偏好,也成為該內容的初學者,透過與孩子交流、詢問、探討,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理解,你跟上了時代的節奏,你們更容易成為好朋友。

    3、對孩子表示信任。少給孩子一些呵斥,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孩子自己支配,鼓勵孩子參與社會交往。

    4、透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協商、協議、協調,所謂三協教育。在12歲這個年齡,尊重孩子,和她以平等協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制定作息制度,效果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想要儘快排出惡露,產婦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