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HarryHorse

    聽說挺慘的…

    從御膳房一路顛簸到驗毒上桌,好像大部分都冷了…還不能吃時令食材…以防之後突然想吃而沒貨…

  • 2 # 你們的狗哥

    清朝是離咱們最近的封建王朝了,拿清朝來說,電視上那都是忽悠人的,皇帝要吃飯,一般只有他自己和幾個伺候的太監,像太后啊皇后啊什麼的,都是各吃各的,伙食標準得比皇上低。而且太監也不是在那陪皇上喝酒划拳的,像韋小寶那樣稱兄道弟的肯定不行,大概就是皇上吃著你看著,皇上坐著你站著,太監得先比皇上吃,每道菜嘗一口,太監不倒,皇上吃了就沒事。雖然有點風險啥的,但皇上吃那些都是硬菜,不光過嘴癮,還能噁心皇上,你都拿沾了口水的筷子劃拉過一遍了,皇上能吃舒服才有鬼。而且每頓飯都好幾十甚至上百道菜,等太監嘗完了,黃花菜都涼了,好不容易動幾筷子,太監一看,媽呀這可不行,吃多了撐著就完了,就趕緊勸皇上,少吃飯,多運動,龍體要緊,然後就收了,我覺得皇上肯定常年腸胃不好。

  • 3 # 西域老城

    古代皇帝伙食如何?

    那您得看哪個時期的皇帝了,像秦始皇這樣的至尊寶,山珍海味都是咱想象不到的,但如果你硬是要去想象一下的話,你可以參考一下中國國家領導招待外華人時的國宴,全國乃至全球的最高標準!

    而如果是亂世時期的皇帝,例如劉協之類的,曹操給他喝口雞湯都眼淚嘩嘩的流~~

  • 4 # 趣看歷史

    一國之君的皇帝,為了和下屬搞好關係,也常常請客。只不過,皇帝請客稱為“賜食”。所謂“賜食”,就是皇帝籠絡或獎賞下屬,而賞賜的一頓飯或吃的東西。不過,吃皇帝請的飯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史記》記載說,西漢初年有一個大臣名叫石奮,他的姐姐是劉邦的小老婆。石奮退休後,“上時賜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皇帝請石奮吃飯,石奮要跪趴在地上吃。“賜食”是恩寵。受賜者必須恭敬,跪趴著,肯定吃得不舒服。

      三國才子曹植在《謝明帝賜食表》中說:“近得賜御食,拜表謝恩。尋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日,涕泣橫流。雖文武二帝所以愍憐於臣,不復過於明詔。”

      儘管魏明帝曹叡是曹植的侄子,但侄子是皇帝,就算是叔長侄少,君臣關係也必須分清。因此,得到“賜食”後,曹植要上表謝恩。

      當然,皇帝賜食下屬,也有真情流露的時候。唐太宗的宰相杜如晦死後,唐太宗悲痛不已,“後太宗嘗新瓜美,愴然悼之,輟其半,使置之靈座。”這半瓜之賜,出於一個皇帝的真情,非常難得。

      唐玄宗召見李白並看了他的文章後,“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唐玄宗因為愛才請李白的客,也是出於真情。

      “太祖時,百官朝退,必賜食於廷。蓋用法雖嚴,而馭臣有禮。且其事每日賜對無間寒暑,即恤勞亦宜然。至末年賜亦漸疏,唯每月朔望日。各衙門大小堂上官俱有支援酒饌,歷文昭章三朝皆然。

      直至正統七年,光祿卿奈亨始奏罷之。惟元旦、冬至兩大節筵宴,禮部奏請舉行。其他如立春則吃春餅,正月元夕吃元宵圓子,四月八吃不落莢,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陽吃糕,臘月八日吃臘面,俱光祿先期上聞。

      ……

      至若萬壽聖節、郊祀慶成,則有大燕。太后聖誕、皇后令誕、太子千秋,俱賜壽麵,又不再此例。”

      明太祖朱元璋算是個勤奮的皇帝,他每天上班處理公務,下屬們跟著忙活,朱元璋過意不去,他請客是經常的事情,吃喝的食物也很豐盛。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皇帝長期不辦公,就不經常請下屬們的客了,下屬們只能等著太后、太子過生日時混幾口吃喝。此外,就是逢年過節弄點元宵、春餅、粽子等。因此,做下屬的若是一味指望著皇帝請客來一飽口福,是很不靠譜的。

      清朝的名臣林則徐也曾受道光帝賜食,他的日記記載:“幫貴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賞御書‘福’字、‘壽’字兩幅,鹿肉一總封,恭設香案敬領。”當時,林則徐是湖廣總督,以節儉名世的道光帝能請他吃鹿肉,很不容易了。

  • 5 # HuiNanHistory

    說實話,古代的御膳其實挺難吃的,跟大家想象的那種精緻完全不同。若說美食,還得是民間的富貴人家吃得好。

    皇帝們每餐吃啥,其實都會記錄存檔。像是清朝就有完整的膳底檔,記錄著皇帝的日常伙食。

    以乾隆皇帝為例。在大家的想象中,乾隆爺每餐吃的應該都是滿漢全席大宴吧,其實也不然。例如,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二日,也就是乾隆去世的前一天,太上皇進早膳的內容如下:

    正月初二辰初二刻,養心殿進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擺。

    燕窩紅白鴨子鮮熱鍋一品、山藥薰鴨子一品、炒雞肉片燉豆腐熱鍋一品,羊肉片一品(五福琺琅碗)。

    清蒸關東鴨子鹿尾攢盤一品,糊豬肉攢盤一品,竹節小饅首一品,孫泥額勞白糕一品,螺獅包子豆爾饅首一品,年年糕一品。

    青白玉無蓋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鹹肉一碟。隨送野雞粥一品,鴨子粥未用。

    湯膳碗為金蓋三陽開泰琺琅碗。克食四桌,餑餑十五品一桌,餑餑一品、菜二品、乳酪五品,共一桌,盤肉七盤一桌,羊肉二方一桌。

    看看這些吃食,雖然有燕窩這樣的好的食材,但整體做法其實比較單一,無非都是野雞、野鴨的熱鍋子,再加上滿人每餐吃的餑餑(餃子)。

    事實上,乾隆爺每餐吃得差不多。

    名目都是像——

    燕窩雞羹鍋燒鵝熱鍋、鴨子火薰白菜豆腐熱鍋、肥雞拆肘子熱鍋、野鴨肉丸子燉豆腐熱鍋、燕窩攢絲肥雞熱鍋、燕窩掛爐鴨子野意熱鍋

    就是各種熱鍋子,搭配燕窩、鴨子、雞肉的來回組合,一吃吃六十年,想必大家都受不了吧。

    相對來講,還是民間吃的更雅緻豐富。像是與乾隆同時代的文人袁枚,他也是一個美食家。如果大家讀讀袁枚的《隨園食單》,最後會發現還是民間吃得好。

    總而言之,皇帝吃得很一般。

  • 6 # 薩沙

    皇帝的伙食當然是全國第一了。

    慈禧太后一次吃100道以上的菜,其他皇帝也差不多。

    溥儀曾回憶自己吃飯。

    因為溥儀懂事的時候,滿清已經倒臺了,所以吃飯的排場也減小了。

    即便如此,也非常嚇人。

    溥儀曾經描述這個大場面:到了吃飯的時間——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已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白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

    溥儀每頓的菜餚固定有30種以上。

    根據他自己抄的菜譜,如下:

    口蘑肥雞 三鮮鴨子 五綹雞絲 燉肉 燉肚肺 肉片燉   白菜 黃燜羊肉 羊肉燉菠菜豆腐 櫻桃肉山藥 爐肉燉   白菜 羊肉片川小蘿蔔 鴨條溜海參 鴨丁溜葛仙米 燒   茨菇 肉片燜玉蘭片 羊肉絲燜跑躂絲 炸春捲 黃韭菜   炒肉 燻肘花小肚 滷煮豆腐 燻乾絲 烹掐菜 花椒油   炒白菜絲 五香乾 祭神肉片湯 白煮塞勒 烹白內

    這些菜餚擺成2大桌,冬天還會有一桌火鍋(宮內人很喜歡吃火鍋),另外還有一桌是點心、一桌米膳、一桌粥品,共7桌。

    但是,溥儀卻不喜歡吃這些東西。

    這些菜餚更換的種類不多,大體就是幾種型別,早就吃膩了。

    而溥儀實際上吃的,是太后和太妃們自己御廚的菜。當年這些長輩為了表示尊敬皇上,每次皇上吃飯都會讓自己的御廚做菜。

    這些廚師都是今天特一級甚至超一級廚師,普通老百姓再有錢也請不到他們。

    而他們用的食材,也是全國最高檔的。

    這些御廚所做的菜餚,都是中國美食中的精品。

    所以,溥儀每頓除了30多個固定的菜餚以外,還有太后或者太妃送的20個精緻菜餚。

    這樣來算,溥儀每頓飯至少有50多個菜。

    吃飯之前,必須由嘗膳的太監先吃過,防止有人下毒。在餐具裡面都會放著銀牌,有毒就會變黑。

    就為了溥儀一個人吃飯,要花費多少食材?

    皇上的每日菜肉二十二斤,每月共六百六十斤     

    湯肉五斤 每月共一百五十斤     

    豬油一斤 每月共三十斤     

    肥雞二隻 每月共六十隻     

    肥鴨三隻 每月共九十隻     

    蒸雞三隻 每月共九十隻 。

    看看,皇帝1個月要使用660斤食材,光是雞鴨就要240只。

    而當時溥儀才5歲而已!他吃飯,基本只是略吃幾筷子,有時候支援一個饅頭,一塊燒餅,或者一碗粥。

     

  • 7 # 牛頌通鑑

    古代皇帝的伙食,今天確切可見可品嚐的,要算是清朝皇帝吃的“滿漢全席”了。宮廷皇家筵席中原是分“滿席”和“漢席”的。

    滿席以餑餑及乾鮮果品為主,配以北方的野味火鍋,漢席以菜餚為主,煎炒烹炸,在宮裡是不合著用的。

    到晚清,宮廷食譜傳出,民間酒樓中開始有了“滿漢全席”的宴席名稱。民國以來,許多大城市都有經營,發展成為高檔大型筵席,並流傳至香港、東南亞,日本也有專營“滿漢全席”宴的。

    一般人們都認這是離我們最近的皇帝們常吃的宮廷筵食品。滿漢全席所用菜點有多種滿族風味,其他都是漢族名菜名點,包括冷熱菜餚甜鹹麵點、乾鮮果品上百種組成。

    清初滿洲人剛入關,皇帝皇親們也還保留了傳統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的食品到“滿漢全席”流入民間後已不多見了。

    《紅樓夢》中烏進孝往京城送年貢,記載的都是滿洲人在東北時愛吃的東西,其中就有狍子肉、鹿肉、野雞、飛龍等野味。

    在清初幾代皇帝中都保留了冬天吃鹿肉的習慣。當時黑龍江地區每年農曆十一月向都要向皇室進貢,貢品為野豬,細鱗魚、鱒魚等。

    滿族先世女真人在金代,皇帝吃的是用木碟盛放的十幾種肉食,據《欽定滿洲源流考》記載有:豬、羊、雞、鹿、兔、狼、麂、獐、狐狸、牛、馬、鵝、雁、魚、鴨等肉或燔或烹或生臠以芥蒜汁清沃,陸續供列。

    可見一歺中各種野味非常豐富,這也養成女真人體格強壯,善搏殺的特性。滿洲入主中原,受漢族飲食習俗和烹飪技術影響,加上統治地位和物質保證,皇帝及宮廷膳食浮華考究,奢華日盛。

    如:1862年12月30日,剛繼位的皇帝載淳除夕前晚膳食譜為:大碗菜四品:燕窩“萬”字金銀鴨子、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如”字鍋燒鴨子,燕窩“意”字什錦雞絲。

    中碗菜四品:燕窩溜鴨條、攢絲雞蛋、攢絲翅子、溜鴨腰。碟菜四品:燕窩炒爐鴨絲、炒野鴨瓜、小炒鯉魚、肉絲炒雞蛋。

    中盤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卷。燕窩八仙湯。皇帝餐桌上一頓飯幾十個品種,而且任何人不能與皇帝同桌用膳,除非特例。一個人面對五光十色的菜餚、聽著花裡胡哨的菜名,吃得香才怪。

  • 8 # 人皆可為舜禹

    在古代,皇帝可所以說是讓多少人都夢寐以求想要去做到的位置,為了做皇上更有很多人是不辭手段的。當皇帝真的那麼吸引人嗎?是個有腦子的人都知道,皇帝是真的很誘人,做皇帝不僅可以號令天下,榮華富貴,後宮佳麗,而且在個那個百姓的無限制的壓榨和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中重要的就是皇帝可以隨意的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

    古代的皇帝的伙食到底是如何呢?

    不得不說古代的皇帝的伙食那自然是沒得說,那麼大的桌子都給擺滿,滿滿一桌子的好菜皆是為皇帝所準備的,好不讓人羨慕。但是皇帝有一點比較悲慘的是,因為我們知道皇帝的桌子上是基本上不存在素菜,他們吃的都是葷菜,天天叫你吃葷不吃素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根本是無法接受的,只有葷素搭配才是最佳

    其次就是皇上吃的菜都不是一個一個端上去的,而是等到全部做好子才將其端上去,那我們知道皇上一大桌子的菜等全部都做好之後,那前面的菜早就已經都涼了,所以皇帝吃的菜大多數是冷菜,儘管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也是沒有一口熱乎菜吃的舒服啊。

    各朝皇帝的膳食

    清朝的光緒有名無實的假皇帝,手上沒有一點的實權,所以他的膳食是最差的了,跟普通的老百姓大致差不多。明朝由於朱元璋出身低微尋常的百姓,所以明朝皇帝的膳食大多是一些日常的小菜。膳食最豐富的要數宋朝,半夜如果餓了的話還有一些點心可以吃。

    所以固然是皇帝,但是也許他們的膳食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的風光,反而做皇帝的人更喜歡一些尋常百姓家的一口熱乎菜。

  • 9 # 魏青衣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皇帝貴為一國之主,所享受到自然也是權貴最高級別規格的待遇,整日裡食用的莫不是山珍海味,相信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講,最熟悉的莫過於那桌滿漢全席,滿漢全席的名氣不小,但真正見過的想必是寥寥無幾。

    皇帝食用的食物,首先奢侈在價格上。

    皇帝每天的伙食標準到底有多好呢?雖然皇帝貴為一國之主,享用的都是最好的東西,但有時候,皇帝吃飯也很是肉疼,因為,由於虛報賬目,加上中間的各級轉運費用,皇帝食用的食物竟然比民間甚至能高出上千倍!

    皇帝久居深宮,並不知道某些食物的價格,比如說雞蛋,在民間只要兩文錢,但是到了皇帝那裡,就足足需要幾十兩銀子,生生的貴了幾千倍。

    滿清的皇帝每日可以食用兩餐,分別是早餐和晚餐,早餐在每日清晨食用,而晚餐則在每日的下午食用。

    當然了,在正餐之外,還會有額外的用餐時間。

    其次體現在用餐的量上。

    宮中皇帝的飲食每日都是極為細緻的,首先是皇帝吃過的樣式,絕對是種類繁多,不管皇帝想要吃如何的口味,都能做出來。

    清朝時期,專門為皇帝制作食物的地方名曰御膳房,御膳房中,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珍惜食材,特別是清朝皇帝,因出身東北地區,所以不少都極為喜愛東北地區產出的熊掌等食物。

    尋常人家,平日裡烹煮的可能只是一碗米飯,幾個小菜,清朝皇帝則不然,清朝皇帝每日的正餐都會擺滿幾張桌子,不管吃不吃的下,總歸都是要擺上去的。

    清朝皇帝每日的食物包羅永珍,不僅僅是炒菜,還有火鍋,米飯,點心,麵食,湯粥等。

    每日皇帝進膳的菜品種類,不輸於某些如今的某些自助餐。

    清朝的御膳房中的廚師數目都是極多的,總共合計有著數百名廚師每日專門負責為皇帝做飯享用。

    雖說菜品豐富,但皇帝卻是很少食用,首先是到了清朝末年,皇帝的飲食基本上都歸幾名貴妃們管理,貴妃們送什麼,皇帝就吃什麼,這時候,御膳房依舊在準備食物,但是御膳房的食物基本上都是不會動的。

    這些食物最後會到哪裡去呢?

    首先是宮女太監,宮中的宮女太監們可以享用這些剩菜剩飯,宮中宮女太監數目眾多,但即使是如此數目,也就無法將這些食物盡皆享用。

    最終這些食物還會被售賣給城外的小百姓,只有這樣,才能將這些食物全部處理掉。

    當然了,並非所有皇帝都是窮奢極侈的,清朝的皇帝大多飲食都是極為奢侈,但也有些皇帝則是以勤儉出名,但總的來說,皇帝每日要投在食物上的費用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 10 # 歷史守望者

    古代帝王的伙食其實沒有人們臆想的那麼好,帝王的伙食大多吃的是一個講究,也就是更注重禮儀規制的形式,而不是具體的菜餚。

    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就可以看出皇室貴族吃飯的時候非常講究儀式感,即使吃個家常便飯也要搞得人心惶惶、複雜繁瑣。

    每個帝王對待伙食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主張一切從簡,有的主張形式主義。

    金世宗完顏雍·伙食要求“一碗粥加兩個小菜”

    很多人一說到皇帝必然想到的是富麗堂皇、珠光寶氣、美食珍饈的生活。但是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一生節儉至極。每次要求後廚做飯的時候,只做自己一個人的標準,一碗粥加兩個小菜。

    公主回孃家,沒吃上飯

    話說有一會,金世宗的大女兒豫國公主沒事回趟孃家看望父親。趕巧豫國公主一路邊走邊玩,順便給父皇置辦點禮物,不知不覺到達宮裡的時候,正好是晌午。

    金世宗完顏雍剛好坐下,拿起筷子吃飯。大女兒風塵僕僕來到父皇面前,完顏雍放下筷子招呼閨女過來吃飯。

    豫國公主一看,父皇的伙食九四一碗粥加兩個小菜,自己是個女子欠欠巴巴剛夠吃的,父女二人一同吃這點午飯肯定不夠。

    豫國公主幹脆說,自己在路上的時候吃過,現在不餓。

    金世宗非常難為,女兒回家一趟居然自己連頓飯都沒招待,後廚又熄火了,實在不好意思再讓僕人們忙碌。

    金世宗聽後喊著兩個大臣一起吃,兩個大臣不知道世宗皇帝節儉,到跟前一看,還是一碗粥、兩個小菜,這哪夠三個人吃的,趕緊說自己不餓,請陛下用膳。

    清朝滿漢全席·90%是看菜

    喜歡清朝宮廷戲的網友們都知道,清朝皇帝的伙食規模是最大的,多則三五十道菜,稀里嘩啦全上,桌子直徑有2米。

    很多人會不理解,皇帝一個人能吃的過來這麼多飯菜,認為皇家的生活真是奢侈浪費。

    其實不然,滿漢全席是一種禮制,三五十道菜當中僅有十道八道是真正的皇帝食用的菜,九成以上屬於“看菜”。

    什麼是看菜,看菜就是湊數的菜。很多菜距離皇帝有一米多遠,胳膊肯定夠不著,有一些菜輪番著上了很多次,有可能甚至長毛了也要上。

    所以,但凡不是昏庸的君主,其實他們的生活起居、日常伙食沒有想象中那麼奢侈,甚至很多都不如一些富商豪強。只是礙於封建禮制,必須要遵循一定的伙食程式而已。由此可見,當皇帝也是件十分辛苦的事,至少吃飯都不能放開豪爽地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5G手機值得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