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獨尊—泰山

    1、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它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響了日本、北韓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

    中國歷史自戰國時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漢,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城市生活繁華似錦。唐朝後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政治上,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呈現一派昇平景象,其成就超邁西漢“文景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鼎盛局面達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壇上也出現了“盛唐氣象”。

    唐朝前期的人文藝術更是發展迅速。詩、書、畫各方面都有大量名家湧現。其中包括“初唐四傑”、“田園山水派”的代表王維(699-759年);“邊塞派”詩人岑參(715-770年)以及素有“詩仙”之稱的唐代大詩人李白(707-762年)等等。此外,還有今人熟知的“畫聖”吳道子,李思訓,大音樂家李龜年,都是盛唐氣象的代表。

    唐朝的前朝由於沒有內憂外患,其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自貞觀至開元年間,唐朝的人口、土地和糧食產量都大大超過了前朝。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這也為之後大力發展手工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唐代手工業水平之高超,甚至可以與現代工藝相媲美。從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唐三彩”等唐代藝術品看來,便可窺之一二。唐朝後期,由於北方的連年戰亂,致使土地荒蕪,人口稀少;而相對比較穩定的南方,逐漸成為唐朝的經濟中心。與北方不同的是,在南方經濟中手工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唐以後的手工業,是在前代的生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造船、鑄造、絲織業而言,在技術上都超越了初唐,並且隨著手工業的進步與提高,使商業貿易也得到了蓬勃發展。長江中下游的新興城市大多以商業為主,如洪州、蘇州都是當時的商業貿易中心。晚唐也出現了一批傑出文人,其中以杜甫、白居易最為著名。杜甫的《兵車行》,白居易的"三吏"、"三別"等作品是其中的代表作。

    總體比較,就當時的世界範圍來看,唐帝國也是最重要、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歐洲的封建強國主要有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但就社會發展階段而言,他們都遠遠落後於唐朝。東方重要的國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統一次大陸前後剛剛確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後次大陸隨即分崩離析,割據局面一直持續到十二世紀末。日本的「大化改新」雖然儘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卻是具有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性質。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唐朝不但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屬於最先進的行列。

    2、唐代在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壯大中也居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實現了政治統一。但隋朝畢竟祚短,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歷史任務。有唐歷時幾三百年,前期統一,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邊各族增強了向心力,於是國內各民族間的接觸和交往空前發展,民族關係進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壯大、發展的又一重要歷史階段。

    3、唐帝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使亞洲各國乃至歐洲、非洲國家對之產生了由衷的欣羨之情,他們爭相與唐朝交往,遂使中國成為亞洲諸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和中心,在東西方交往中發揮了顯著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國,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為突出。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歷史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4、唐朝正處於中國古代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時社會變化的中心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民族文化環境,給傳統的中國社會造成了極大衝擊,產生了許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頹沒落,一般地主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勢力空前發展。與此相應是各項制度不斷的、全面的變革更新。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化,不僅是唐代賦稅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國古代稅制由稅丁到稅產的濫觴。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制的繼續和發展。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產生於唐代。在這個歷史轉折階段,既有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國際地位超邁往古,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確實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今韶關市)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王昌齡(約690-756?),字少伯,今陝西西安人,一說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丘為(694-789?),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

    常建(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只做過盱眙尉的小官。

    岑參(715-770),南陽人,一說湖北江陵人,少時隱居河南嵩陽。

    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於洞,因號猗於子,河南人。

    韋應物(737-791?),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號士。其先世為太原人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

    高適(702-765),字達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

    唐玄宗(685-762),一稱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12年受禪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開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賢相,政治清明,史稱開元之治。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駱賓王(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

    杜審言(約646-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

    沈亻全期(約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

    宋之問(約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

    王灣(?-750),今河南洛陽人

    劉長卿(709-790?),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韓雄(左)羽(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

    劉繚(右上部)日(704-745?),江東(今江西奉新)人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金壇(今屬江蘇)人

    盧綸(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

    李益(748-827),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

    司空曙(約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廣平(郡治今河北永年東南)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少時僑寓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許渾(生卒年不詳),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

    溫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飛卿,今山西祁縣人。

    馬戴(775-?),字虞臣,今陝西華縣人

    張喬(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

    崔塗(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

    杜荀鶴(846-907),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

    韋莊(836-910),字端已,長安杜陵(今屬陝西長安縣)人

    僧皎然(730-799),字清晝,本姓謝,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

    崔顥(約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

    祖詠(699-746?),洛陽(今屬河南)人

    崔曙(約704-739),宋州(今河南登封)人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今江蘇丹陽人,先世居甘肅涇州。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薛逢(806-876?),字陶臣,今山西永濟人,

    秦韜玉(生卒年不詳),字中明,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

    裴迪(716-?),關中(今屬陝西)人。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

    王建(約767-830?),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

    權德輿(759-818),字載之,今甘肅秦安人,一說為陝西略陽人。

    張祜(生卒年不詳),字承吉。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說河南沁陽人。早年寓居蘇州,後至長安,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

    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李頻(818?-876),字德新,今浙江建德人

    西鄙人,西部邊地的人民,故稱為西鄙人。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今浙江杭州市人,餘不詳。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州(今浙江蕭山)人

    張旭(675-750?),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人

    王翰(約687-735後),字子羽。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今河南洛陽人。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本名淡,字中庸。今山西永濟縣人

    顧況(約725-約814),字逋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紹興)人

    鄭畋(約824-882),字臺文,滎陽(今屬河南)人

    韓亻屋(844-約914後),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今陝西西安人。

    陳陶(約812-885前),字嵩伯,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作嶺南人,又作劍浦(今福建南平)人。

    張泌(930-?),字子澄,今江蘇江都人。曾任句容尉,南唐後主時官中書舍人。

    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詩序》雲: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奇妾,後奇叛來,籍之入宮,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命秋娘為皇子傅母。皇子壯,封漳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

    薛濤 字洪度,生於大曆五年,卒於大和六年(即公元770-832年),享年63歲。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後終身未嫁。

    蘇味道 趙州欒城人。

    劉希夷 一名庭芝,汝州人。

    虞世南 字伯施,餘姚人。

    張謂 字正言,河南人。

    徐氏 系前蜀太后也。

    於良史 徐州張建封從事。

    崔護 字殷功,博陵人

    於鵠 大曆、貞元間詩人也。

    趙徵明 天水人。

    楊師道 字景猷,華陰人

    袁郊 字之儀,朗山人,

    崔涯 吳楚間人,與張祜齊名。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

    張若虛,揚州人。

    劉叉,元和時人。

    張仲素,字繪之,河間人。

    盧汝弼 (《才調集》作盧弼),登進士第,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後依李克用,克用表為節度副使。

    王涯 字廣津,太原人。

    李約 字存博,汧公勉之子,自稱蕭齋。官兵部員外郎。其詩語言樸實,感情沉鬱。詩十首,皆是不錯的作品,其中尤以《觀祈雨》為最善。

    胡令能 莆田隱者,少為負局鎪釘之業。

    戎昱,荊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

    崔珏(音jue決),字夢之,嘗寄家荊州

    王駕,字大用,河中人。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詩六首,雖不多,但頗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很廣.

    黃巢(?~884)唐末農民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荷澤)人。

    崔國輔,吳郡人。

    於武陵,會昌時人。

    捧劍僕,咸陽郭氏之僕也。雖在奴隸,嘗以望水眺云為事。

    施肩吾,字希聖,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隱洪州之西山,為詩奇麗。其最著名的代表作為《幼女詞》和《誚山中叟》.

    花蕊夫人,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豔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鬱為主

    皇甫松,(皇甫)湜之子,自稱檀欒子。代表作有《採蓮子二首》、《怨回紇歌》、《浪淘沙二首》等.

    張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後折節讀書,遂入詩境,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

    徐彥伯,名洪,以字行,兗州瑕丘人。七歲能為文,對策高第。

    唐朝名人

    裴矩(?——627),隋末唐初大臣。河東聞喜人。

    裴行儉(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裴寂(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西南)人。

    溫大雅(?——627),唐初大臣,字彥弘,太原祁(山西祁縣東南)人。

    武士(577——635),唐朝大臣。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

    王績(585——644),唐朝文學家。字元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尉遲恭(585——658),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

    柴紹(?——638),唐初將軍。字嗣昌,臨汾人。

    狄仁傑(607——700),唐朝大臣。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薛仁貴(614——683),唐朝大將。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650——678),唐朝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溫彥博(573——637年),字大臨,唐初幷州文水(今文水縣東南)人。

    王度(585?——625年?),原籍太原祁縣(今祁縣)人,後遷絳州龍門(今河津縣),唐初著名小說家。

    裴炎(?——684年),唐朝大臣,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宋之問(?——712年),唐朝詩人。字延清,一字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人。

    張守圭(?——739年),陝州河北(今平陸縣東北人)。

    王翰,唐朝詩人,字子羽,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之渙(688——742),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昌齡(698——約756),唐朝詩人,字少伯,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王維(701——760),唐朝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楊玉環(716——756),唐玄宗貴妃。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西南)人。

    盧綸(748——約800),唐朝詩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西)人。

    裴度(765——839),唐朝大臣,字中立,河東聞喜人,德宗時進士,任監察御史、起居舍人。

    白居易(772——846),唐朝詩人。字樂天,祖籍太原,曾祖時遷居下圭(今陝西渭南北),人稱太原白公。

    柳宗元(773——819),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

    溫庭筠(812——約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

    白行簡(775——826年),字知退,大詩人白居易的弟弟。

    鄭注(?——835年),唐代絳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司空圖(837——908年),字表聖,河中虞鄉(今永濟縣)人。晚唐詩人、詩注家。

    張彥遠,唐末書畫家。字愛賓,猗氏(今山西臨猗)

  • 2 # 遠錦樓

    唐朝有21位皇帝享國289年,據《全唐詩》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編號作了統計,結論是:該書共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條,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這個數字是相當可靠的。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第一個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 。

    開元時期,土地開闢,許多“高山絕壑,耒耜亦滿”。據杜佑《通典》所記:“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米鬥至十三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開封),西至岐州(今陝西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憑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陽(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涼府(即涼州,今甘肅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裡,不持寸刀。”可見當時糧食布帛產量豐富,物價低廉,商業繁茂,道路暢通,行旅安全。到開元二十年,全國有民戶7,861,236(最多時逾千萬),人口45,431,265,比之唐初戶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唐詩最為後世稱道。著名詩人高適、岑參、王維,特別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這個時代,而唐代中期的著名詩人(所謂大曆十才子)也是這個時期培育出來的。其他如音樂、繪畫、雕刻、塑造等藝術也無不有顯著成就。

  • 3 # 阿拙哥

    唐朝歷經289年,先有貞觀之治,再有開元之盛,加上自由開放的環境,使之成為當時令世人仰慕嚮往的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安更是最負盛名的國際中心城市,聚集了大批外國政要,富商和留學人員、交流學者,文化氣氛之盛,為中國歷史之最!在這種氛圍下,自然產生了一大批偉大詩人和文學家,為中國的文學寶庫留下了許多璀璨奪目的詩詞文章,如唐詩三百首,首首皆經典,其藝術性和可讀性都不是後人更不是今人能望其項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朝為什麼能強大到讓一個民族永遠用他的國號來命名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