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嶽劍

    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盛極一時,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在這些外交活動中,使臣們必然要報稱自己是來自漢朝的使者,而反過來,所到之處的人們也就自然會相應地把他們稱為“漢人”。漢以後,周邊各族即以“漢人”稱呼中原人民。

    漢族別稱“漢人”、“華人”,“唐人”、 “秦人”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 2 # 水墨鄂州

    漢族又名華夏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為上古時期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後裔,即炎黃子孫。漢族還是一個在歷史上從未中斷過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漢族”究竟是由哪些人組成,一直眾說紛紜。的看了很多這方面的說法,有說是蒙古族的血裔、甚至有說是高加索人的後裔。更多的是說從漢朝開始——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但是我認為這些說法都不確切。漢朝開始對外交往中,一直稱為“漢人”,而不是“漢族”。

    真正漢族形成應該經歷以下下幾個階段:

    一、華夏族,以炎黃二帝兩族為主的族民。因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華山為中心而得名“華族”。後來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發生了劇烈的衝突戰爭,終於融合為“華夏民族”。

    二、經過夏、商、周(包括春秋戰國)的戰亂和遷徙,是民族得到較大範圍的融合,華夏族的範圍進一步加大。

    三、到漢朝開始,才有了“漢人”的稱呼。偶爾也稱作“漢族”,但是絕非今日之“漢族”。主要地區包括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這時南粵(兩廣、福建、海南)地區都還只是“南夷”,還沒有稱作“漢人”。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民族大融合進入一個鼎盛時期。北方的鮮卑、拓拔、羯、氐、羌族等都已經和中原地區的民族充分融合。加上兩宋、夏、金、遼的大融合,漢族的原型基本成立。但在這些時期,都沒有“漢族”的稱謂,大家都是什麼朝代就稱為“大×臣民”。漢朝滅亡以後,很多人出於對強盛“大漢”的懷念,也經常自稱為“漢人”。

    五、真正的“漢族”是從元朝開始。在元朝直接管轄地區內,蒙古族人口因佔極少數,蒙古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削弱漢族以及其它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意識,把全國各族人民分別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等級。——“蒙古人”,指原居住於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魯、忙兀、克烈、札剌亦兒、塔塔兒、斡亦剌等部;“色目人”主要指回回、畏兀兒、康裡、阿速、禿八、唐兀、哈刺魯、吐蕃等各族;“漢人”,是指原在金朝統治下的漢、契丹、女真、渤海、高麗及較早被征服的四川、雲南兩省人;“南人”,指原居住於南宋境內的各民族人民;“南人”為最下等,因為這些地區最後被統一。後來為了與蒙古族對稱,一般稱“漢人”為“漢族”,元朝廷也習慣於此稱呼,開始在一些正式的檔案中用到“漢族”。“漢族”的稱呼開始廣為流傳,併為大家所接受。

    六、到明朝,取消了“南人”的等級和相應稱謂,與“漢人”通稱為“漢族”,形成了今天的“漢族”主體。“南人”絕大部分都是漢族。

  • 3 # 濤說精彩歷史

    因為秦漢完成了國家大一統,而秦朝太短,漢朝強盛,所以秦人的說法不流行,而漢族、漢人的說法是主流。

    當然秦朝以前,中國也完成了統一,但是政府的掌控力不如秦漢強。也就沒有周人、商人、夏人這樣的說法了。

    (漢人吹笛子▲)

  • 4 # 史水老鼎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朝之漢,之所以被用來命名為漢族的族名,就在於這句象徵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民性的錚錚誓言的橫空出世。大漢雄風,由此天下翻湧……

    縱觀漢以前的先秦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則其時年代久遠很難考據,二則彼時中華大地迭變四起。而一自有了四海一家的漢王朝的定鼎中原,中華大地達到了一個無論是文化認同上、還是經濟通暢上、乃至軍事強硬上的空前統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漢民族的歷史,自兩漢開始清晰明朗。也從此有了一個明確的稱謂。經過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等的首創,到漢朝終成規範。中國後世歷代王朝,無不是在漢基礎上的推進和演進……

    天上玉皇張,天下遍地劉。

    因了劉漢帝國大廈的沖天而起,劉氏子孫也四海流佈。歷史延續,輾轉繁衍,漢之有名,終成漢族族名的代名詞和專用名詞……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漢朝之所以成為漢族族名的歷史淵源!

  • 5 # 高山之上看朝陽

    鐵證三條:一、劉邦興漢起自漢江,漢水養人遂以揚名四方;二、漢逐匈奴,立漢國威,漢於是與“大”相聯,呼之曰:大漢;三、強國立邦的“漢”信念遠播四方,強如迅雷:“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 6 # 老球評

    大漢強在皇帝有雄心壯志

    商周雖然就有南蠻、北狄、西戎和東夷的稱謂,但對越來越強大的中原王朝,初次危險最大的還是匈奴。

    雖然在戰國末期,北方三國秦趙燕,為防備匈奴,都修築了長城,甚至以李牧時期的趙國,對戰效果最輝煌。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長城銜接起來,派蒙恬和公子扶蘇,帶兵三十萬出擊匈奴,也是透過箭陣擊退而已。

    一直到漢高祖白登山之圍,此後實習和親政策,特別屈辱,從戰國直到漢武帝時期,尤其“文景之治”,大量積蓄國力,就為了打敗匈奴。

    對匈奴作戰,靠衛青和霍去病的將領,靠強大的騎兵部隊,靠漢武帝的堅定戰略,實際最根本靠雄厚的國力。漢武帝將百年積累,用於宿敵匈奴一戰,由於耗盡國力,也直接導致了西漢由盛轉衰。

    如果要歸併武帝征討匈奴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明確的國家戰略,雄厚的財經實力,大批次的馬匹和軍械實力,這也被李世民時期的唐朝借鑑,也反襯了宋軍和明軍的不足。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全面表現了這個強大而具有國際視野和影響力大國,在處理民族關係的遊刃有餘。

  • 7 # 太上斬一

    1、漢承秦制,漢朝早期在秦朝郡縣制度的基礎上又加了分封制,給後來的集權統治造成了隱患,直到漢武帝才削蕃成功,把國內的力量凝聚成一股,一個拳頭。這是制度上的優越性。

    2、文化上的優越性,距離先秦很近,優秀的文化基因傳承,保證了民族自信,國家自信,人民自信。保證了人才的層出不窮。

    3、人口上比鄰國有壓倒性優勢,農業發達,漢武帝時已有6000萬人,放在現在也是個人口大國,人口基數的強大,加上強有力的集權統治,民風尚武,戰鬥力彪悍,軍事強大。

    4、漢朝比後世朝代更血性、更具開拓性,國力一直吊打鄰國,領土擴張到了農耕文明的極限。

    5、這樣牛逼的朝代,我們以漢為姓,該值得自豪。

  • 8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漢族為什麼以漢朝作為一個民族的命名,這要從漢族怎麼演變發展而來說起。

    華夏族:

    漢族起源於上古時期的黃帝和炎帝部落,漢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爭奪中原部落首領聯盟之位爆發了阪泉之戰,最終的結果大家知道,炎帝部落戰敗,併入了黃帝部落,這也是我們自稱“炎黃子孫”的由來,後期炎黃部落逐鹿中原,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最終與山東境內的東夷部落組成了華夏部落聯盟,自此,華夏族正式誕生,所以,漢族主體也一直成為華夏民族,這個華夏民族的稱謂到現在並沒有消失,而是和漢族一起使用,這個在平時的稱呼上我們可以感受到。

    分裂統一時期:

    由華夏族為主體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0年擺脫了部落鬆散制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延續一千多年的夏,商,週三個朝代,周朝之後進入了春秋和戰國的分裂時期,在這個期間,大小諸侯國林立,對於民族稱謂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但是各國民族主體基本都是自西周以後華夏族分出去的主體民族,包括之前有說秦華人是西戎人,並不是華夏族,但是據對秦公一號大墓考古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的研究,證明了秦人是源自華夏族西遷的一支,並不是少數民族,華夏民族的傳承一直持續,併為中斷。秦統一六國後,華夏族從分裂進入統一。

    漢族稱謂的由來:

    秦統一中國以後,秦人的稱謂就開始出現,當時周邊的西域諸國稱呼華夏民族為“秦人”,乃至最早中國的稱呼“Chin”也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歐洲許多國家稱呼中國還在用““Chin””,只是由於秦王朝歷二世而亡,短命的國運使得“秦人”的稱呼逐漸被世人所遺忘,到了兩漢時期,隨著漢王朝的興起與強大,和外界的交流變得頻繁和增多,關鍵是兩漢延續了400多年的國運為漢族稱呼的最終出現提供了歷史條件,當時和中國交往的西域各國稱呼漢朝軍隊為“漢兵”,出使別國的使節叫“漢使”,生活在漢朝地域的人們就稱之為“漢人”,“漢民族”之名就基本確定下來,這就是現在漢族名稱與漢朝關係的歷史由來,這和當時的歷史條件有很大關係,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華夏族至今依然和漢族並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以華人自居,就是這個原因。

  • 9 # 雲煙有痕

    劉邦滅秦勝羽之後,建立了大漢。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國力強盛。可為什麼能強大到讓一個名族永遠用他的國號來命名民族呢?

    高祖劉邦

    一、秦朝滅亡後,劉邦被項羽封為一個小王國的國王。劉邦把這個小王國的都城設在南鄭,而南鄭是大秦時漢中郡的官署駐地。漢中郡一名,又來源於漢水一名,所以把劉邦的小王國定名為漢,劉邦稱為漢王。“漢”在古漢語中是“天河”、“銀河”的意思。劉邦稱帝后,自比天上的銀河。漢水與銀河又相似,所以國號用“漢”就再好不過了。

    長安貿易圖

    二、漢王朝幅員遼闊,國富民強,國威遠播,今天的外蒙古、北韓、越南、俄國的海濱邊疆地區、西亞等地都是大漢的領土,人口最多時接近7000萬,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 於是,在漢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逐漸替代了“華夏民族”之名。

    大漢疆域圖

    綜上所述,我們一直都用“漢”字來命名民族,是因為有歷史上大漢王朝,大漢王朝又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國家,國力強盛,人口眾多,且統治長久。“漢”這個字簡潔、吉祥,所以一直用“漢”來命名民族。

  • 10 # 一縷清風00

    漢朝是一個民族走向國際的年代,從此,有一個民族便以他的國號為民族稱號。

    漢高祖雖然不是個兵才,但絕對是個聰明人。在軍事上,他仰仗諸多將領方坐上皇帝的寶座,在政治上,他知道,一個國家內亂才是衰敗的根本,因此他提出了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這種思想削弱了國內發生大規模叛亂的根本。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提供了人文環境。

    文景之治

    一.鼓勵生產、發展經濟,擴大稅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在農業方面,多次下詔勸課農桑,按戶口比例設定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產,還透過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人民開荒。在工商業方面,文帝“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文帝十二年又廢除了過關用傳制度,促進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交往。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工商雜稅收入逐步超過了全國的田租收入,也使政府有財力減免田租。漢景帝恢復與匈奴等周邊民族通關市,發展邊境貿易。在“異物內流,利不外洩”的原則下,取得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二.厲行節約,禁止浪費

    漢文帝提倡節儉,他在位期間,宮室苑囿,車騎服御,都無增加。他曾經想做一個露臺,預算報上來,需要百金,他便放棄了這一想法。他說:“百金相當中產人家十家的財產總和了,我繼承先帝的宮室,還常覺得羞恥,怎麼能花百金建露臺。”為了減免人民稅負,他還減少自己的開支,裁減侍衛人馬。漢景帝下詔不接受地方貢獻的錦繡等奢侈物品,並禁止地方官員購買黃金珠玉,否則以盜竊論罪。

    三.透過“貴粟”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史載文帝時每石“粟至十餘錢”。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吸引農民重視農業生產,漢文帝君臣認為惟一途徑就是提高糧食價格,對能夠提供糧食者實行獎勵。他們採取的策略是鼓勵有錢人家購買農民的糧食,捐獻給國家。對於能捐獻糧食並運送到邊境糧庫的,國家按照捐獻數額的不同賜予不同爵位,還可以贖罪。這樣,邊防要塞的糧食儲備迅速充足了,接下來又進一步充實各郡縣的儲備。只要郡縣儲備足夠一年所需,該郡縣就可以免收農民田租。在這樣政策的鼓勵下,農民的收入保障了,負擔減輕了,國家的儲備也充足了。

    四.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步加強中央集權。

    漢初鑑於秦朝極端專制之弊,在國體上實行了郡國並行制。最初對減輕中央財政的負擔、緩解漢初的財政困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地方也能因地制宜的實行一些惠民政策,如齊國工商業發達,又有漁鹽之利,便不徵農業稅。吳國則有銅山、海鹽能獲巨利,故無賦稅。

    五.抑制豪強,加強治安管理

    西漢前期“與民休息”的政策,對農民是雨露Sunny,但卻助長了豪強商賈的實力。因為豪強地主佔有的土地多,輕徭薄賦政策使他們獲利最多;“弛山澤之禁”,富商從中獲利最大。所以,在“與民休息”的同時,豪強鉅商一天天膨脹起來,社會上形成了擁有政治優勢的漢初軍功集團、桀驁不馴的巨族土霸和財力日益雄厚的商人三股勢力。這些豪富佔有大量財富,一方面使用成群奴婢,過著侈靡生活,消耗著大量的勞動成果,影響著農業生產;一方面瘋狂兼併土地,逼迫大量的自耕農破產流亡。當時國家的稅收是三十稅一,即收穫量的3.33%,地主向佃農收取的地租率是什五,即收穫量的50%,其差額就是地主的受益即46.67%。社會財富佔有的懸殊,是社會不安的最大隱患,這極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動盪和階級矛盾的尖銳。

    為了保護自耕農的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的安定,文景二帝開始採取了一些抑制豪強的措施。文帝的重要策臣賈誼提出:移風易俗,反對豪強淫侈之風;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加強儲備以防災荒等一系列建議。這些主張嚴重損害了權貴階層的利益,賈誼也成了他們的攻擊物件,指責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最後,賈誼終於被陷害,流放到潮溼沼荒之地,死時年僅33歲。

    漢景帝時的晁錯是比賈誼更務實的政治家,也更加勇敢。晁錯指出今天雖然法律“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他提出“損有餘補不足”的理財思路,因勢利導,以利導利,以捐獻糧食授予爵位的方式,誘使富人去購買農民的糧食來實現重農國策。他勸景帝勇敢地接受權貴集團的挑戰,得到了景帝的重用,但也受到權貴們更多的攻擊。景帝在打擊豪強方面,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特別是任用郅都、王溫舒、嚴延年、寧成等所謂的酷吏,痛誅不法豪強。史書上說“流血十餘里”,“餘皆股慄”,“豪強肋息,威震旁郡”。晁錯的父親從老家趕來勸阻兒子說:“你這樣做,劉氏安矣,而晁氏危。”晁錯父親受不了壓力而服毒自殺,晁錯也在後來的七國之亂中被殺害。賈誼和晁錯的主張先後被文帝和景帝接納並實行,作為“文景之治”的重要功臣一直被後世稱頌。

    史實僅供參考,從整體上說來,文景之治類似於周文王時期使用的以教化民,秦國的滅亡在於之前數百年的恩仇硬傷沒有完全處理好,雖然秦國統一了天下,但其六國殘餘勢力仍在,一有機會就死灰復燃。漢高祖時代吸取了前朝滅亡的經驗,制定了相關的發展方向,即與民修養生息。文景兩帝根據此思路做了長遠的執行。政權的內部安定是一個國家走向強盛的第一步,文景兩帝用去其枝節,釜底抽薪的方式先後弱化了各地諸侯,將權力集結中央。用朝廷制約地方豪強,讓民眾無所犯。透過一系列舉措,西漢王朝進入盛世時代。

    不過因為漢朝朝廷用的是輕徭役賦稅的方式,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其有一個缺陷就是國家的財政跟不上來,其國力是靠省出來的。這在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此法可依,若是在一個鼎盛時代,那麼這種方式就行不怎麼通了。俗話說,三日不聞餐,食糠甜若蜜。一個人能夠忍受惡劣的環境是因為經歷過更惡劣的環境,在秦末,諸侯紛起,之後,楚漢爭霸,雙方打的損失慘重,那時候有個安定的家,有口飯吃就是很幸福的事。漢高祖初登大位,全長安城馬幾乎絕跡,大臣出行只能以牛車代步,對百姓而言,有口飯吃就已經很滿足了。文景之治前後四十年,這時候的漢帝國已經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模樣了,大臣們家中良馬百匹者多數,尋常百姓家也有馬匹出行代步。國家庫府裝的錢都滿了出來,糧食都快發臭了。如此的條件再讓民眾去吃糠去喝稀,肯定不會有民眾願意了,也完全沒有必要了。漢朝的國力也就達到了一個瓶頸,其民族開始由積累型轉變為消費型,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達到鼎盛時期都必須做的一個政治轉型。國家的生產力已經遠超過消費能力,這種時候,產品急需市場,如果國家不能夠完成轉型,那麼將會導致商品供過於求,商品價格猛降,商品持有者將破產。國家為了保護商品生產者,必須貼價收購,而朝廷財政貼價,又沒有增加稅源,國家的財力就會空虛,最後破產。等國家破產了,那麼政權也就到了更替時代了。然後國家又開始動盪,戰爭消耗掉商品,生產力又回落到供不應求,國力又繼續發展。如果一個國家經過動盪後仍掌握在同一個家族中,那麼就叫做中興,如果變為其他家族的人,那就叫朝代更替。

    武帝時代是漢朝最為強盛的時候,也是中華文明最為強盛的時候。武帝接手時,漢帝國國力已經鼎盛,急需一個政治轉型,那有兩種選擇,其一,開疆拓土,擴大統治範圍,納入更多的民眾,將庫存品由國家收購,施捨於民,那麼商品生產者也不會破產,國家也有用武之地;其二,政權動盪,焚燬大量商品,讓商品迴歸供不應求局面。

    有人說,漢武帝攻打匈奴得不償失,但卻沒人想過,如果漢朝沒有開通絲綢之路,那麼漢朝會不會因為經濟危機而衰弱呢?這點無從知曉,歷史沒有假設。但可以知道,一個民族最有尊嚴的時候就是“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誰有如此魄力,唯漢武大帝也。

    一個國家的強盛,除了民生經濟上,關鍵還要有尊嚴,尊嚴是一種信仰,一個有尊嚴的國家方才有凝聚力,因此漢武帝一改之前的那種屈辱的和親政策,那種把一個國家安危繫於一個女人身上的,是所有男人的恥辱,也是所有國家的恥辱。一個民族能雪恥方有骨氣,一個有骨氣的民族方才配存留在這個世界上。

    漢武帝時期,漢軍加強對匈奴軍事進攻,武帝中後期,漢軍擊垮匈奴主力,迫使匈奴遠離漢朝邊境。漢軍深入作戰,收復了失去多年的河套地區,同時對西北用兵,擴大了好幾個郡縣,向東向南也同樣擴張,國土幾乎擴大了一倍。降服了周圍多數民族,開通了西域絲綢之路,將產自中原的商品外銷,獲得商業利潤。保證了國家的發展。但因為匈奴也是當時的軍事強國,漢朝的對匈作戰也消耗了不少的國力,其國庫空虛,國家也開始呈衰敗趨勢。直到昭宣兩帝,方又復舒,史稱昭宣中興。不過漢朝的鼎盛與衰弱取決於朝廷制度,其主觀因素改變不了客觀因素,在那種政治體制下,中興也不過複製前朝的模式,是不可能超越前朝的。

    至於東漢時期,光武帝說實話,也不見得就跟西漢皇室扯上關係,不過在為了獲得更多的號召力,他自稱是西漢皇室後裔。其整體上說是東漢帝國,其實稱啥都可以。不過東漢時期可沒有西漢時期強盛。因為西漢末年,國家大動亂,人口損失慘重,更兼西漢動盪多年,對已經佔領或者沉重打擊的敵人缺乏足夠的壓力,導致已經佔領地區死灰復燃,沉重打擊之敵人有了喘息之機,瘋狂報復。所以東漢帝國已經不再主動了,而是一直在邊境戰爭中疲於奔命。這也為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反制朝廷,諸侯混戰埋下了定

    時炸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六標準車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