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果說情感

    三國懸疑之魏延謀反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地被描述成為一個反面角色,因為謀反伏誅,當初手刃長沙太守韓玄迎接關羽入城,作為最大的功臣,諸葛亮見他第一面就給個下馬威,當眾要殺了他,認為他為人殘暴不仁,弒主不忠,說他腦後有反骨,還是劉備求情才存下性命,而且一直都對魏延不放心,臨死的時候還得設計把他帶走,其實細心的讀者去看,很容易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漏洞,撥開歷史的迷霧,透過蛛絲馬跡,可以斷定,魏延之死,絕非謀反,真相是什麼,且聽分解。

    要分析此人,先翻看一下魏延的履歷,尤其是魏延和劉備集團的第一次偶遇,千百世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尤其在歷史中,很多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實是背後精心謀劃的結果。還得從劉備投奔劉表那段說起,當時劉表已死,跟劉備親近的長子劉琦早已被排擠出荊州到江夏看守北大門去了,次子劉琮被蔡氏集團擁立為荊州之主,大權落在蔡氏手中,蔡氏尤其是蔡夫人和蔡瑁是深恨劉備的,因為此前劉備和諸葛亮都犯了大忌摻入到劉表的家事—立儲中,劉備反對廢長立幼,認為是取亂之道,諸葛亮雖然小心謹慎,也跟劉琦有密切交往還幫他出謀劃策。

    所以,當曹操率百萬大軍來征討劉備時,蔡氏緊閉荊州城門,堅決不與劉備合作也不放劉備兄弟入城,劉關張三兄弟此時已是走投無路,身陷絕境了,新野彈丸小城彈指間被夷為平地,臨時拉起來的一支幾千人的部隊也就只能打打伏擊(火燒新野),原本打算蔡氏能夠摒棄前嫌,攜手對付強敵,誰知來到荊州城下吃了個閉門羹,茶都沒喝上一口。其實蔡瑁並非鼠目寸光,只是一種深謀遠慮順勢而為的選擇而已,在他控制荊州大權在握之時,已經選好了站隊,當時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還挾天之令諸侯,執天下牛爾,無論從軍事實力還是政治資本,都不可能與之抗衡,荊州四境之地,天下之腹,歷來兵家必爭,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想偏安一隅絕無可能,這一點蔡瑁比劉表清醒多了,若不是劉表安於現狀,看官渡之戰坐觀成敗,早一些介入中原大戰的話,荊州或許早已雄霸一方了。相比而言,劉備實在是太過寒酸,除了一個漢獻帝給的劉皇叔的空頭支票外,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到處寄人籬下,而且是善始不善終,看見袁紹快完蛋了就找個藉口開溜了。更關鍵的是,劉備還是曹操又恨又敬又怕的人,天下英雄唯吾與君兩人而已,放眼望去天下只有此一人可與我為敵,對於這樣的人,蔡瑁當然要敬而遠之,像送瘟神一樣趕走,都到了劍拔弩張的境地,恨不得把劉備射成篩子。

    這個時候,一個人站出來了,正是魏延,罵蔡瑁是欺君罔上,背主求榮的小人,劉皇叔為百姓而來,還不快快禮遇迎入城中,亂砍一通就把城門打開了,招呼劉備入城,一時間幾乎無人可擋,還好大將文聘殺過來了,僵持不下。劉備此時看見時機已過,單憑自己這點人馬也殺不進去了,還得顧忌政治影響,畢竟成百上千的百姓都看著,一起稱兄道弟的劉表屍骨未寒就帶著人侵佔他的荊州,欺負劉琮孤兒寡母,實在太不仁義了,就狼狽逃往江夏投奔劉琦了,魏延寡不敵眾,也沒有追上跑得比兔子還快的劉備,就跑到長沙躲起來了。

    從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情節可以看出來,第一,魏延在一開始就看好劉備,後來在長沙殺了太守韓玄放關羽入城,絕非投機行為,從開始就對素有仁義之名的劉皇叔有很深的好感和敬仰之情;第二,魏延慧眼識英雄,兩次寧願眾叛親離冒著被滅族的風險,來迎合一個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末代皇叔,斷定此人日後必成大業,帝室之胄是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本,屢戰屢敗顛沛流離卻不失王侯風度,這是胸懷天下,有此氣度志向,何愁大業不成;第三,勇猛過人,敢以一人之力與整個荊州為敵,並且還能全身而退。

    魏延此生犯得最嚴重的致命錯誤,就是手刃殘暴無道的故主韓玄,提著他的腦袋覲見劉備,此舉當時是取悅劉備可以加官進爵的大功一件,但是在那個時代是為大逆不道,是儒家倫理道德所絕對不能容忍的,在蜀漢統治階層尤其是諸葛亮,是永遠無法忘記魏延身為人臣弒主犯上的行為,這種害怕不只是封建的倫理道德的約束,更有血淋淋的教訓在前,呂布人稱三姓家奴,先後為了錢財和美色殺了兩個主子,縱然是武功蓋世也無人敢用,最終殞命白門樓。相比之下,魏延其勇比呂布不足,殘暴卻更甚後者,在世之時以劉備的雄才大略和自己的權術智謀尚能駕馭,百年之後誰能制他。自那一刻開始,已經埋下潛臺詞,魏延不可大用,當伺機除之。

    雖然被拜將封官正式進入到夢寐以求的劉備蜀漢集團,魏延的日子並不好過,文有諸葛亮時刻在背後用陰冷的眼光盯著他,武有五虎上將的陰影之下一直不得施展抱負,蜀漢成立後朝中三股勢力明爭暗鬥,以關張趙為代表的早年創業的生死弟兄,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士族,以李嚴為首的蜀中歸降文武,魏延極為尷尬地處在骨子裡提防他的諸葛亮荊州體系,對外不得建功立業,在內還要陷入勾心鬥角的派系之爭,只得戰戰兢兢中過著如履薄冰的日子。

    一系列變故,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兵兩面作戰,腹背受敵,呂蒙白衣過江,兵不血刃拿下荊州,關羽被殺,繼而張飛被叛將割下腦袋投奔孫權,劉備怒而興師,傾國而出,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黃忠戰死,劉備前不能報兄弟之仇,後不能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羞愧交加一命嗚呼病死在白帝城。繼而李嚴被諸葛亮尋個藉口趕出了朝廷,權傾朝野,馬超病故,趙雲老死,魏延這時候才算是熬出頭了,作為蜀中資歷最深最為勇猛的戰將,此時蜀漢無大將廖化都能做先鋒,諸葛亮北伐中原唯有一個魏延可以倚仗,最初北伐捷報頻傳,魏延也是戰功赫赫,拜將封侯,作為武將該有榮譽都佔盡,熬了這麼多年算是苦盡甘來了,放眼望去,那些曾經神一般的名將的影子再也不會遮擋住我的光輝,普天之下,誰能與我為敵,不免得意忘形,趾高氣揚,目中無人,飛揚跋扈這些毛病都出來了,也沒有人敢跟他說他的不是,朝中的吃瓜群眾打仗不行,吐口水都能淹死你,罵人於無形,殺人不見血是那些官僚的拿手絕活兒,久而久之蜀漢統治階層對魏延的作風深惡痛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功高震主那就必死無疑,此時他只有一根救命稻草了,諸葛亮,其實從沒有真正把他當做心腹,一言一行都在他的監控之下。

    鞠躬盡瘁,壯志未酬,孔明病危於五丈原軍中,臨死還一番話試探魏延,在楊儀,姜維,馬岱,司馬懿的緊密默契的合作之下,終於把他推上了斷頭臺。楊儀跟隨諸葛亮北伐多年,軍中除了魏延就數他最有可能執掌軍隊,兩人都是多年互不買賬,積怨已久,孔明在時還能壓得住兩股勢力保持平衡,等他死了兩人必然勢同水火,你死我亡地幹起來。可惜的是誰也沒有看到那一夜五丈原軍中發生了什麼,只能藉助小說的筆法和合理的想象試圖還原這一場景,做一個大膽的推斷。

    魏延進帳後施禮坐下,孔明揮手示意諸將退下,帳中只有將帥二人," 文長啊,昭烈皇帝白帝城駕崩後,蜀漢危如累卵,存亡命懸一線,幸而天佑炎漢,設奇謀擊退七路敵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大漢危而後安,本想趁機收復中原,興復漢室,以報先帝三顧之恩,不料大限已至,天不遂人願,不能與諸位將軍戰場征伐,目睹天下一統的那一天了,你隨我征戰多年,功勳卓著,臨終有一事與你商討,可坦誠相告” ,“丞相請講 ” ,“我死之後,誰人可為軍中之主 ” ,延沉默不語,“ 楊儀如何 ” 孔明追問,“ 楊儀多謀善斷,資歷頗深,只是臨陣作戰恐怕不是所長” ,“ 姜維呢 ” ,“ 伯約堪稱天下奇才,智勇兼備,唯獨年幼資歷尚淺,難以服眾,若歷練些年,定可獨當一面” ,“ 依你看,何人可擔此重任” ,“ 聽丞相定奪 ,不敢妄自猜測” ,“ 我心中已有合適人選,此人智勇雙全,忠義無雙,戰功赫赫,在軍中深孚眾望,此任非你莫屬,文長,望你繼承先帝遺志,北伐中原,興復漢室,我在九泉之下也當暢懷 ” ,孔明說這番話一直在關注魏延的反應,到最後在他臉上看到預料中喜形於色的興奮不已時,他心中已經有了最終的決斷了。走出中軍帳,寒風徹骨卻不覺冷,此時心中已波瀾萬丈,看了一眼夜空,如此唯美清澈的星空,他不知道的是,也是最後一次了。

    夜已深,姜維坐在帳中燈下沉思許久,作為降將,雖然被孔明視為奇才當做接班人來培養,終究資歷尚淺,腰板不硬,底氣不足,衝鋒陷陣運籌帷幄尚可,至於軍權無論是諸葛亮還是皇帝都不會放心交給他的,所以我只能先找一顆大樹作為倚靠,積蓄實力,孔明死後,這棵大樹就在楊儀和魏延兩人之間選擇了,魏延雖然素來居功自傲,目中無人,可是對他瞧得上的人是稱兄道弟,仗義豪爽,我是他在軍中少有的幾個頗為欣賞的戰將,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可是一旦他執掌軍隊還會有我的容身之地嗎,楊儀則不同,有足夠的威望掌軍,卻不善臨陣對決,馳騁疆場,將來必然在軍事上比起孔明倚仗我更重,兩利相權取其重,兄弟情義又何足道呢,我才是蜀漢的擎天之柱,終有一天繼承丞相的北伐遺願,一統天下,那時候世人知道我是對的。

    至於馬岱,孔明病危之際,留他一人在帳中,叨叨絮絮地念起了往事,聲音微弱卻擲地有聲,“將軍祖上伏波將軍馬援馬革裹屍千古留名,早年西涼侯馬騰和先皇密謀除掉曹操未果反被害,不愧為世代忠良名將之後,令兄五虎上將馬超將軍渭水一戰殺得曹操割須斷袍,天下聞名,可惜孟起早死,壯志未酬,馬岱,家族和國家的重任交到你一人身上了 ”,在名將如雲的三國時代,馬岱完全被淹沒在那些巨大光輝的身影之下,多年一直默默無聞地跟隨馬超鞍前馬後,聽完孔明一席話,他頓時熱血沸騰,沉寂的功名之心點燃起來,我馬岱定當效法先祖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光宗耀祖,丞相一番話意味深長,也許是有重任託付,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丞相有何吩咐,馬岱定當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以報”,"魏延久有謀反之心,我死之後,軍中無人可以制他,唯有你在他身旁多年深得他的信任,當初馬超將軍病故,安排你到他身邊正是為了今天,我要你伺機出其不意除掉他,授予你錦囊,到時依計行事,切記切記,慎之慎之!魏延死後,你承襲他的一切官職和爵位” 。

    魏延之死,司馬懿也少不了推波助瀾,當初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如果孔明聽從冒一次險,很可能當今皇上曹睿的墳頭都長草了,由此可見,此人絕非有勇無謀之輩,自張郃死後,魏延可稱得上天下第一悍將,蜀漢軍中的擎天柱,必除之而後快,跟孔明鬥兵鬥法多年,普天之下沒有比我更瞭解他的人了,他一直以來對魏延提防很深,如此做事謹小慎微之人,必定不會留下一個有實力威脅到蜀漢朝廷安危的武將,待我稍行離間之計,魏延必死。如此,蜀漢朝野的暗中傷害,諸葛亮的猜忌提防,楊儀,姜維和馬岱或為私利或為野心或為大局的合謀,司馬懿的離間,一步步把魏延推上死路,在怒吼三聲誰敢殺我之後,最大的困惑恐怕是為什麼刀會從背後捅過來,死的那一瞬間,他永遠不會明白,從一開始孔明那顆殺機的種子已經在心裡萌芽了,這背後錯綜複雜的勢力交織成一張天羅地網必置他於死地,難逃厄運了。

    如果魏延真想謀反,我們看到的不會是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一面,這種表面狂傲更多的是內心的坦蕩和灑脫,真正的陰謀家多是虎行似病,鷹立如睡,謹小慎微,暗藏韜晦,比如司馬懿磨劍三十年,揮劍一瞬間。其實核心關鍵是魏延功高權重,諸葛亮不放心,在世還能製得住他,等他死後,以魏延在軍中的威望,一呼百應為所欲為,孱弱昏庸的劉禪是絕無可能駕馭得了的,。魏延之死也是性格的悲劇,敢想敢幹無所顧忌,性格狂傲,不可一世,劉備是雄才大略的中興之主,有足夠的胸懷包容有才而狂妄不羈之人,比如說關羽和張飛,龐統,馬超,黃忠等人都是傲視群雄,狂傲不羈,卻能納入麾下為其所用相安無事,孔明則不然,千古一相,有定國安邦的謀略和手段,卻無容人之量,從他跟李嚴的權利之爭便可以看出,註定再也無法像劉備那樣把天下人心聚集在一面旗幟下,儘管他夙興夜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忠誠智慧的典範,然而蜀漢的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關鍵不在於會不會謀反,重點是看有沒有謀反的實力,功高震主再加上性格飛揚跋扈是必死無疑,前朝白起之於秦始皇,韓信之於劉邦,後代岳飛之於趙構,藍玉之於朱元璋,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要你具備威脅統治的實力,殺你這一條理由就夠了,逼你露出謀反的“跡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懂得像劉邦那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司馬懿那樣韜光養晦明哲保身,也許不僅可以保全性命,還能有意想不到的回報,可惜,魏延跟白起,韓信,岳飛這類人不懂得權謀之道。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讀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廂情願罷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而再的重複上演,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歸根結底最大的動力是兩個字,人性,生存的渴望和慾望的貪婪,從歷史中學到的最深刻的莫過於這一句:

    孫子兵法雲,因勢利導。

  • 2 # 蕭湘居士__

    無論周瑜曹搡司馬懿魏延都死不了,正好碰到槍口上了,因為諸葛謹小慎微步步為營,魏延急性子大將本來有水火之嫌。你想有好果子吃嗎?應該是魏投劉備有命,後轉諸葛損名。

  • 3 # 家庭理財顧問

    謝謝誠邀!根據演義的情節來看,魏延是非死不可的;每一:因為魏延與諸葛亮的路線方針背離(為了執行原方針,只有殺了魏延),第二、魏延首先不服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楊儀、姜維(魏延認為接班人應該選他,諸葛亮死前已有試探),第三:魏延自恃軍功過高,諸葛亮死後無人能調動和節制。具體詳述如下:

    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因戰事所困及勞累過度暈倒了。大家救了半天,才把他救過來。諸葛亮醒過來,嘆了口氣說:“我心裡疼得厲害,恐怕活不長了。”兩天以後,諸葛亮開始吐血。又過了五六天,諸葛亮病得起不來床了。他把姜維叫到身邊說:“我本想盡自己的力量,恢復中原,統一中國,可惜我的壽命太短了。我把我一生作戰的經驗寫成了書,現在交給你,你可要好好幫助

    皇上(劉禪)呀!”姜維流著淚接過了書。諸葛亮又對他說:“現在我們軍隊佔領的各個地方都不要緊,只有陰平這個地方我不放心,你可要守住它呀!”姜維答應一聲,輕輕地走了。

    諸葛亮又把馬岱叫過來,貼著他的耳朵悄悄說了一些話。然後說:“我死了以後,你就照這個計策辦吧。”馬岱點點頭,兩眼含著淚退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楊儀來看他。諸葛亮拿出一個小包交給他,小聲說:“我死了以後,魏延一定要造反。這個小包要在你跟他打仗的時候再開啟。到那時自然就會有人來殺他了。”說完,諸葛亮又昏了過去。楊儀見他病情太嚴重了,便給皇上(劉禪)寫了封信,派人連夜送到成都。

    第二天,諸葛亮稍微好一點,便對手下人說:“我打了一輩子仗,臨死前再讓我看一看大營和軍士們吧。”他勉強挺著,坐上車子、來到帳外。外面秋風颳得嗚嗚山響,落葉飄飄。諸葛亮忍著寒冷,把各軍大營都看了一遍。

    然後長嘆了一聲:“天哪!我再也不能領兵打仗了!”回到大帳,諸葛亮又開始大口吐血。他叫人找來楊儀,說:“我死以後,不要舉行喪禮,別讓司馬懿知道。我軍要慢慢地後撤。如果司馬懿來追趕,你就把我的木像放在車子上,推出來。司馬懿見了,以為我還活著,就不敢追。”諸葛亮又拿過來筆墨,用盡全身力氣,給皇上寫了一封信。信中大意是: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皇上不要貪圖享受,要愛護老百姓,愛惜人才,懲治奸臣,使國家強大起來。至於我的家,有八百棵桑樹,十五畝地,吃穿都足夠了。我活著的時候,沒搞什麼歪門邪道為家裡弄點財產;我死後也不要讓家裡有多餘的財物。只有這樣,我才能安心啊!

    諸葛亮剛剛寫完,尚書李福急急忙忙從成都趕來,哭著對諸葛亮說:“皇上讓我來看你,問問你去世以後誰能接替你當丞相?”

    諸葛亮慢慢睜開眼睛,說:“蔣琬能接替我。”

    李福又問:“蔣琬以後呢?”

    諸葛亮說:“費禕可以接替他。”

    李福還要問什麼,可是諸葛亮一口氣沒上來,已經閉上眼睛。那年是公元234 年8 月。諸葛亮只活了五十四歲。

    諸葛亮死後,楊儀和姜維按照諸葛亮的囑咐,沒有舉行喪禮。對外嚴格保密。暗中準備撤軍。

    為了試探魏延的態度,楊儀叫費禕去見魏延,讓他保護著全軍後撤。魏延一聽就火了,說:“丞相雖然死了,還有我呢!怎麼能顯著他楊儀?他的任務就是護送丞相的遺體回西川。我不能聽他的。我要親自領兵去攻打司馬懿。”

    費禕把魏延的態度對楊儀說了。楊儀說:“這傢伙真的不聽調動了。我們先走,不去理他。”於是,楊儀和姜維帶著隊伍,保護著諸葛亮的遺體,開始向漢中撤退。

    魏延聽說楊儀已經帶著隊伍走了,生氣地說:“楊儀這小子敢欺負我,我非殺了他不可!”回過頭來又問馬岱:“你願意幫助我嗎?”

    馬岱說:“我也恨楊儀,願意和你一起幹。”他倆一商量,就領著自己的人馬向南走了。司馬懿早就聽說諸葛亮有病,現在又聽說蜀兵都撤了,就想一定是諸葛亮死了。因此,他命令全軍去追殺蜀兵。司馬懿追到五丈原,果然一個蜀兵都沒有了,便又繼續往前追。眼看快要追上了,就聽轟隆一聲炮響,從旁邊樹林子裡衝殺出一隊人馬。隨後林中又升起一杆大旗,上面寫著:“漢丞相諸葛亮。”司馬懿見了,大吃一驚。之時,從樹林中又推出一輛四輪車,上面端坐著諸葛亮。後邊的蜀兵高喊:“司馬懿,你又中了我們丞相的計啦!”司馬懿嚇得臉都變了顏色,掉過馬頭就往回跑。楊儀和姜維領兵退到安全地帶以後,才把諸葛亮病死的事告訴了大家。

    全軍都換上了孝服,一邊哭,一邊後退。魏延和馬岱領著人馬,想搶先去佔領南鄭城。可是等他們來到南鄭城下時,楊儀和姜維早已坐城樓上了。於是,魏延上前叫陣,要楊儀出城來和他比個高低。楊儀想起諸葛亮臨死前給他的那個小包,開啟一看,心裡有了底,便騎馬跑到城外。他指著魏延說:“你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嗎?

    你若敢,就是真英雄,我就把這城讓給你。”魏延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我還怕他三分。現在他死了,我還怕誰?不用說三聲,就是十聲我也敢叫。”說完便大叫起

    來:“誰敢殺我?”話音未落,就聽身後有人喊:“我敢殺你!”魏延還不知道是誰,腦袋就被砍下來了。大家仔細一看,殺魏延的竟是馬岱。原來諸葛亮臨死前貼著馬岱耳朵說的話,就是讓他跟在魏延身邊,出其不意地殺了他。

    楊儀和姜維、馬岱護送著諸葛亮的遺體回到成都。劉禪和文武百官都穿著孝服,出城二十里迎接。劉禪見諸葛亮的棺材,放聲大哭起來。老百姓聽說諸葛亮死了,也都家家痛哭,個個流淚,整個城裡,一片哀聲。

    劉禪依照諸葛亮的遺願,親自把他埋在定軍山(在陝西勉縣西南)上。又在成都南門外給他修了一座廟,來紀念他。

  • 4 # 禁街虎1

    魏延?必須死啊,沒什麼疑問。

    拋開正史,正史那玩意不是我們研究的,我們看看演義,魏延為啥必須死。

    初投劉備,魏延殺長沙太守韓玄,這的確是以下犯上,殺死主官,說他不義也未嘗不可。因為這個原因,諸葛亮令人把魏延推出斬首,看書中,魏延似乎也無法辯解,基本選擇沉默。要不是劉備勸解,魏延有可能真的死於當場。從此倆人算是結下了樑子。

    劉備在世,他們的矛盾算是暫時擱置,可劉備死後,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北伐開始,魏延建議兵出子午谷,被諸葛亮拒絕了不說,還把魏延訓斥了幾句,可以說是絲毫不留情面。做為先帝器重之人,魏延早就已經心高氣傲,怎麼可能忍受這份閒氣?諸葛亮那麼聰明,當然知道魏延懷恨在心。後來魏延又多次和別人說:丞相要是聽我的,早就勝利了。這明擺著是抱怨嘛,諸葛亮心裡會不煩魏延嗎?

    劉備一死,蜀漢由劉禪執掌,可是此人是個廢廢,實際大權由諸葛亮掌握,魏延敢和諸葛亮對著幹,這還能有他的好?

    魏延還得罪了一個人,長史楊儀。楊儀本來名不見經傳,但是諸葛死後,把大部分大權都交給了楊儀。楊儀可不是什麼胸襟廣闊之人,他不可能不蒐羅證據整魏延。魏延呢,又恰好兵變造反,這就給了老戰友馬岱一個殺他的藉口。最可氣的是,魏延臨死時還大呼誰敢殺我,這可是把所有人都看低了,太招人煩。

    以上這些雖然看似坐實了魏延的罪狀,其實,魏延該死的真正原因是站錯了隊,他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諸葛丞相。

    要不是劉備把魏延派去鎮守漢中,魏延老是在諸葛亮眼前晃悠,恐怕早就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擺攤賣什麼東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