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日本

    西鄉隆盛(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他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人並稱“維新三傑”。曾任明治政府的陸軍大將,後與明治政府決裂,並與政府之間發生了西南戰爭,失敗而自決(儀式性切腹)。死後,因輿論的同情、聲援,明治天皇因而特赦之,並追贈從三位品秩。弟西鄉從道。

    倒幕成功以前西鄉隆盛先是支援藩主的“公武合體”,之後主張“尊皇攘夷”,但事實上也同英國合作,努力引進西方的技術。他在倒幕運動中縱橫捭闔,運用權謀。明治政府成立之後他以宋代陳龍川的話“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作為座右銘。他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為人當學司馬溫公(司馬光),無一事不可與他人道,努力要求自己向完全大公無私的方向發展。

    西鄉隆盛曾對坂本龍馬說:“你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這樣你怎麼能取信於我呢?你作為天下名士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坂本說:“不是這樣的。孔子說過,君子從時。時間在推移,社會形勢在天天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鄉,你一旦決定一件事之後,就想貫徹始終。但這麼做,將來你會落後於時代的。”此言亦預告了西鄉的結局,西鄉隆盛自始至終都堅持武士精神,竭力爭取下層武士的權益與地位,然而未能宏觀考量當時日本在國際間的情勢,及維新政府整體的利益。

    西鄉性格好惡分明、熱情洋溢、時而打破成規採取不合理的行動。一生最後以悲劇收場,也因叛亂而未入祀靖國神社,但他卻是維新三傑中最受到日本人的喜愛與尊敬,而其尚武精神和軍國主義思想,亦深植日本軍人心中,也為日本之後的軍國主義發展帶來影響。

    傳說西鄉青年時立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絕句: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其實此為以訛傳訛。原詩為幕末尊皇攘夷派僧人月性所作,原題“將東遊題壁”,可能是西鄉引用過,而數十年後毛澤東又引西鄉語,在中國廣為人知,因此才有此誤傳。上述的西鄉詩句亦有多個版本,可見訛傳之甚。月性原詩如下:

    男兒立志出郷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靑山。

    西鄉安政大獄後被囚時所作的律詩:

  • 2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其實,直到今天,西鄉隆盛在日本也還是個有爭議的人物。 我們先從他受薩摩藩主島津齊彬之命去江戶搞“公武合體”活動一事說起。所謂的“公武合體”,實質上就是要把代表天皇的公家權力和幕府的武家權力合二為一。而在當時,就是島津齊彬想讓德川慶喜繼幕府將軍位,然後統一公武兩家,最終徹底掌控國家權力,實際上這已經是反皇室的大逆不道之舉了。當然,欲報藩主知遇之恩的西鄉隆盛在當時也同樣就屬於倒皇派了。

    接下來,在由反對德川慶喜的幕府大佬井伊直弼發動的“安政大獄”中,西鄉為了保護被幕府追拿的支援島津齊彬的和尚月照,一路護送月照逃到薩摩藩,而隨著島津齊彬突然死去,新藩主不予得罪幕府,下令逮捕月照,走投無路的西鄉只好帶上月照一起投錦江灣自盡,結果月照溺斃絕命,而西鄉獲救。在這件事上,西鄉貌似為友盡義了,可實際上拋去正義與否,西鄉在這件事上是即反了幕府又逆了薩摩藩,上綱上線的話,已屬反上。

    而後,西鄉過了一頓不短的流放生涯,也許是受流放的顛沛流離生活影響使得他改變了想法,這時,他的政治主張開始轉變了,變成了“尊皇攘夷”派。而所謂的尊皇攘夷派的實質就是尊崇天皇,驅逐西洋勢力,實際上反對幕府權威。這與他當年積極參與的“公武合體”已是截然相反的政見了。 於是,在他結束流放生涯回到薩摩藩參拜完亦師亦神的最敬重的島津齊彬墓後,轉身就跑到京都走馬上任皇家的“軍賦役”(軍隊司令官)一職了。

    就這樣,西鄉搖身一變又成為了保皇派。 但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因其反覆個性及促使薩摩藩與仇家英國秘密貿易一事,受到了佐幕派和攘夷派雙方的非難。由此也可看出西鄉隆盛實際上具有的靈活的處事哲學。而這同樣體現在“長州征伐”中,當時,朝廷以長州藩向京都御所開炮為由將長州立為朝敵,向幕府下達了長州征討的敕命,西鄉隆盛作為參謀隨幕府軍征討長洲,史稱為“第一次長洲征討”。長洲不敵,對朝廷、幕府表示出了恭順之意,於是第一次長洲征討最後無疾而終。轉年,德川幕府以長洲成立了倒幕派政權為由決定再次進行長洲征討,史稱“第二次長洲征討”,而這次,西鄉不但不陪幕府玩了,而且反過來與長洲藩結成了“薩長同盟”,並以藩主名義向幕府發出了反對幕府出兵攻打長洲藩的照會。由此來看,無論是出於現實利益還是更遠的戰略目的,西鄉的出爾反爾都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慶應3年(1867年),薩摩藩、土佐藩、大村藩和平戶藩在京都召開了“四侯會議”,正式動議“大政奉還”和“王政復古”的武力討幕事宜,在此,西鄉徹底拋棄了當年和藩主共推的現將軍德川慶喜,並因此引發了與幕府之間的“戊辰戰爭”。結果幕府不敵敗退,德川慶喜逃回江戶,西鄉乘勝追擊恩威並施終至江戶“無血開城”。至此,德川幕府於慶應4年(1868年)滅亡,明治大帝登基。接下來,西鄉隆盛又輔佐明治天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廢藩置縣”、“制定學制”、“制定銀行條例”等等,縱觀這一切,可以說西鄉隆盛在其中縱橫捭闔,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也因此,西鄉隆盛成為了明治天皇駕前的第一功臣。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可以說西鄉隆盛還是功莫大焉,算的上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位英雄人物。但不巧的是,在“徵韓論”上,西鄉因與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以及大隈重信等意見相左,一怒之下辭職返鄉,開始了半隱居的教學生活,可壞就壞在西鄉教的這學是可以讓武士帶刀的,換言之,可以說那就是軍校,這明顯是與明治政府的《脫刀令》對著幹,於是,政府強力介入取締,這使得薩摩已經被取消武士俸祿和特權的底層武士們”嬸兒”可忍”叔”不可忍了。終於在明治10年(1877年),由薩摩不平士族攻擊鹿兒島的政府軍火藥庫開始,揭開了西南戰爭序幕。

    當時西鄉隆盛並不在鹿兒島,聞訊之後慨然長嘆,但依然回到鹿兒島統率士族們以“質問政府”為名揮軍北上,並在熊本城與政府軍爆發激戰。最後政府軍擊敗薩摩軍,西鄉隆盛撤退回到鹿兒島,最終在城山決戰中不敵切腹身亡,日本近代最後一場內戰結束。縱觀西南戰爭,西鄉雖然是被逼上梁山,但事實是一直以尊皇自豪的西鄉最終畢竟淪為了“反皇”派,與政府開戰,以至自裁後還留下了一個“逆賊”的蓋棺定論。

    其實,至今為止,日本史上對他的評價一直也是正負兩極,很多時候都是把他定性為“慶應的功臣,明治的賊臣”的。在他城山自刃後直到得到平反為止,明治政府是一直把他稱作“逆徒”(反賊)的。他忽而凜然堅持正義,忽而取巧委曲求全;忽而保皇,忽而又反皇;忽而雷厲風行,忽而又優柔寡斷,一生似乎都處於矛盾之中,因此,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極富戲劇化色彩的一生。

  • 3 # 時拾史事

    說說日本人是怎麼評價西鄉的吧,主要針對徵韓論和西南戰爭兩點看看日本對於西鄉的兩種評價。

    主流的日本史學家歷來都很肯定西鄉隆盛在倒幕過程中作為軍事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新政府成立之後,西鄉隆盛就漸漸失去作用,成為了一個無用的牌位。而在關於徵韓這方面,一般史學家都認為西鄉主張徵韓,是徵韓派首領,侵略鄰國。而在西南戰爭中,西鄉則是國賊,逆臣。

    不過近些年日本出現“西鄉隆盛大革命家論”,認為西鄉廢藩置縣,“人權平等”,為近代日本打下了基礎。同時“徵韓”不是西鄉所為,認為西鄉是徵韓派的反對者,而“江華島”事件,侵略北韓,西鄉也是反對的。西南戰爭中,西鄉反對大久保官僚體制和專制統治,西鄉發動西南戰爭時為了防止維新革命走向極端反動。這些主張主要來自坂元盛秋。

    西鄉隆盛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日本國內更傾向於稱呼他為“慶應的功臣,明治的賊臣”。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作為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在日本素有威望(另外二個是木戶孝允也就是桂小五郎,還有大久保利通),尤其是在鹿兒島縣(古薩摩藩,也就是島津家的地盤)。說一下西鄉隆盛的小事吧:

    日俄戰爭前,已經是海軍大臣了的山本權兵衛為了議會不肯透過“三笠號”等戰艦的撥款而煩惱不已,去向當時是內務大臣的西鄉從道請教方策,西鄉給他出了個主意:“甭管哪的錢,先花了他不就行了?” 山本嚇得張口結舌:“那叫挪用預算,違反憲法,議會知道了能饒得了我?”

    西鄉笑了:“八嘎,饒不了就咱們倆加上文部大臣樺山資紀三人一起到皇居外面的二重橋上去切腹自殺謝罪不就行了?三條大臣的命總抵得上一條三笠的船了吧?你不就是要船嗎?有了船了還要命幹嘛?”山本想想也是那麼回事,但最後議會還是同意撥了款,西鄉和山本也就免了切腹之災。(這是啥?這是不為自己,一心為國)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日本NHK電視臺因為播出關於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細菌實驗的紀錄片而在日本國內被稱為日奸國賊電視臺,這也使NHK電視臺提升了在中國觀眾中的知名度。從1963年4月7日以來NHK電視臺每年都會創作一部反映日本歷史的電視劇,稱之為大河劇。2018年播出的大河劇《西鄉殿》講述的是明治維新三傑之一西鄉隆盛的故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西鄉隆盛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他為什麼會被譽為明治維新三傑之一?

    1910年的秋天從湖南韶山走出了一位外出求學的青年,當時誰也沒能意識到這個青年將會在未來改變整個中國的命運。告別故鄉的青年臨行前給父親留下一首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的名字叫做《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儘管名字叫《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但其實這首詩的最早版本不是西鄉隆盛寫的,而是中國宋代月性和尚筆下——當時這首詩是這樣的: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不成死不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到了西鄉隆盛筆下這首詩就被改成了: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那麼西鄉隆盛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寫下這首詩的呢?

    1828年1月23日在位於今天日本鹿兒島的薩摩藩的一戶下級武士家庭誕生了一個名叫西鄉隆盛的嬰兒,在當時日本森嚴等級制度下西鄉隆盛終其一生應該永遠也只能是一個下級武士,然而時代的劇變改變了其人生軌跡:1853年6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休·佩裡率領四艘渾身漆黑的美國蒸汽軍艦出現在江戶灣,佩裡向日本幕府遞交了美國政府的國書,表明了希望日本開放門戶的訴求。以黑船來航事件為標誌從此日本進入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之中,而身處其中的西鄉隆盛的命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當時的日本在外部刺激下形成了四種政治思潮:尊王、佐幕、攘夷、開國。這四種基本的政治思潮經過融合之後又逐漸分化出各種不同的理念,而當時的西鄉隆盛所持的是“公武合體”的理念。“公武合體”理念中的“公”是指的公家,也就是天皇以及圍繞在其周圍的朝廷公卿;“武”指的是武家,也就是以幕府和各藩領主為代表的武士階級。所謂公武合體就是要把代表天皇的公家權力和幕府的武家權力合二為一,從而實現日本內部的統一以應對西方入侵。他為實現這一理念而來到了當時政治中心江戶,在這裡他結識了一位奇人——月照和尚。

    月照和尚看起來只是一個不問世事與世無爭的隱士,可實際上他卻暗中與尊王攘夷者往來。一開始西鄉隆盛出於自己的公武合體理念並不贊同月照和尚的尊王攘夷理念,儘管二人理念不同,但憂國憂民之心卻是一樣的,在月照和尚的感召之下西鄉隆盛逐漸投身尊王攘夷運動。在1858年幕府興起的安政大獄中尊王攘夷者受到了鎮壓,這時西鄉隆盛已返回老家薩摩藩,而被幕府通緝的月照和尚則輾轉來到薩摩投奔他。然而此時正值薩摩藩主交替之時,新任藩主不想得罪幕府,於是命月照立即離開。西鄉隆盛為此向藩主求情而無果,自認為有愧於朋友的西鄉隆盛在一個月圓之夜與月照乘船出海,隨後二人攜手投海自盡。後來西鄉隆盛獲救生還,而月照則再沒甦醒。月照之死更加堅定了西鄉隆盛投身尊王攘夷事業的決心。這個故事曾在晚清時代的中國廣為流傳,以致於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對前來勸他逃走的梁啟超說:”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譚嗣同希望梁啟超能成為中國的西鄉隆盛並不惜以死激勵同志。

    西鄉隆盛投海獲救之後官方層面是對外宣佈他已死亡的並將其暗中流放荒島,西鄉隆盛曾一度以為自己這輩子可能就老死荒島了,然而在1864年他獲得特赦並被任命為薩摩藩在京都駐軍的總司令。當時的日本實際上是有兩個政治中心的:一個是江戶的德川幕府,另一個是京都的天皇朝廷。長期以來天皇和他的大臣只是一種象徵性的地位,而國家的實際軍政大權操之於幕府之手。可在外國勢力湧入以及各種政治勢力活躍的幕末時期幾乎各路政治派別都想到了利用天皇朝廷增強自身政治合法性的辦法,因此這時京都實際上已成為各路政治勢力交鋒博弈的場所。尤其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薩摩和長州兩大雄藩都想把皇室控制在自己手中:先是薩摩聯合會津將長州的尊王攘夷藩士們驅逐出京都,一年後長州軍隊攻入京都皇宮的蛤御門,最終被薩摩、會津等藩的軍隊擊退。1866年4月19日德川幕府下達了征討長州的命令,身為薩摩軍統帥的西鄉隆盛自然而然地主張趁機給予老對手長州更大的打擊。與此同時長州人也將薩摩人稱為”薩賊“,雙方的矛盾可謂不共戴天。

    西鄉隆盛被任命為徵長軍的總督參謀,就在他準備一鼓作氣給予老對手長州更大的打擊之時與時任幕府海軍奉行的勝海舟的會面改變了他的認識。勝海舟告訴西鄉隆盛:幕府已無法擔負起復興日本的責任,今後雄藩之間只有實行聯合才能在外敵面前得以自保。在與勝海舟會面後西鄉隆盛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由積極主張征討長州轉變為力主透過談判解決長州問題。這時又一個日本歷史上重量級的人物——坂本龍馬登場了:由於他在薩摩和長州之間的牽線搭橋最終不僅使薩摩和長州放下了之前的成見,甚至轉而結成了共同對抗幕府的聯盟,之後薩摩與土佐也結成同盟,正是這幾個西南強藩構成了日後討幕大軍的主體。1867年德川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維新倒幕勢力的壓力之下宣佈”大政奉還“——把權力歸還於天皇。然而維新倒幕勢力並未打算就此罷手,而是進一步提出要德川慶喜”辭官納地“。本來德川慶喜只是宣佈把軍政大權歸還天皇,但在德川家族自己的封地內他仍享有崇高的威望,然而現在維新倒幕勢力要求他必須辭去官位、歸還封地,這無異於要求德川慶喜無條件投降。1868年3月已被任命為明治新政府的陸海軍負責人的西鄉隆盛率軍抵達德川幕府的大本營江戶城下,德川慶喜派西鄉隆盛的老熟人勝海舟與其談判,最終雙方達成和平協議,明治新政府的軍隊不費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就兵不血刃進入了江戶城。

    倒幕戰爭結束後西鄉隆盛被授予正三位官職,賞典祿兩千石,成為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之人,他也因此成為了日後的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然而僅僅在明治政府成立十年後的1877年2月日本歷史上最後一次內戰爆發了,而在這次內戰中西鄉隆盛竟成為了反對明治新政府的叛軍領導人。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於私西鄉隆盛身為明治政府的高官為什麼要放棄高官厚祿去提著腦袋造反呢?於公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新政府不正是西鄉隆盛及其戰友奮鬥多年的目標嗎?為什麼西鄉隆盛會起來反對自己為之奮鬥一生併為自己帶來榮華富貴的明治新政府呢?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領袖他難道不知道叛軍註定無法取勝嗎?事實上西鄉隆盛和明治新政府的其他成員的分歧早有端倪:倒幕運動是以下級武士為主體推動的,然而武士階級是一個已然腐朽沒落的階級——從本質上而言:武士是寄生在農民、工匠、商販等社會階層之上的食利階層,他們不從事生產勞作,卻可以任意侮辱供養他們的農工商階層,武士甚至有權當場格殺他認為對自己不敬的下層百姓。日本要邁向現代化就必須強化中央集權,而強化中央集權就必須廢除割據的各藩,同時為獲得改革所需的資金就有必要廢除各藩武士所享有的各種政治經濟特權,打破武士與百姓之間森嚴的階級壁壘。而正是在對待武士階級的態度使西鄉隆盛和明治新政府的其他成員出現了分歧。

    1872年明治新政府頒佈了徵兵令。在此之前當兵是武士階級的特權,然而在徵兵令頒佈後凡年滿20歲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有種說法認為:西南戰爭是穿皮鞋、用洋槍的農民子弟打敗了穿木屐、用太刀的武士階級。這種說法雖過於絕對化,但的確有一定道理——實際上西南戰爭的確是明治新政府按全新的徵兵、練兵模式招募而來的以農家子弟為主的新軍用更為先進的西洋裝備戰勝了由武士階級為主的叛軍。徵兵令頒佈之後武士被剝奪了佩刀的權利和時代相傳的俸祿。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以各藩藩主為代表的上層武士由於得到了新政府用於贖買其特權的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而轉型為資本家階級,然而當初積極投身尊王攘夷運動的下級武士則日益陷入困頓之中。在新政府看來:這是國家邁向現代化的必要之舉,至於武士階級的鐵飯碗被打破後下級武士要麼選擇像上層武士一樣興辦實業,要麼像普通百姓一樣務農做工,總之得要自食其力,不能再靠國家供養。新政府這麼想其實並沒錯,可下級武士們也有自己的道理:他們是為明治新政府的建立流過血的,到頭來自己成了改革的犧牲品。出身下級武士階層的西鄉隆盛站在日本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參與了廢藩置縣的改革並以武力彈壓各地的武士叛亂,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心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深知這的確是國家邁向現代化的必要之舉,可另一面他又不忍看到當初並肩作戰的戰友們潦倒不堪的現狀。1876年明治政府以有息債券的形式一次性償付武士的退休金,在政府看來:這已是仁至義盡了——農民、工人還沒從政府領導過任何東西,而武士拿著這些債券可以進行各種投資。然而這一政策高估了下級武士的智力水平,以致於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因不善經營而破產。在政府看來:你不會經營是你的事,我已做到了仁至義盡;可在下級武士看來:自己提著腦袋推翻幕府換來的就是自己的衣食無著。雙方的矛盾迅速擴大,終於在1877年2月引發了西南戰爭。當叛軍找到西鄉隆盛希望他出山領導叛亂時西鄉隆盛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明治政府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產物,另一方面作為下級武士出身的他又不能漠視這一群體的利益。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加入叛軍。

    西鄉隆盛就像是中國歷史上的項羽——他註定將要扮演一個失敗英雄的角色,因為他所做的事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在物理學上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哲學上有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叫做物質不滅——物質是不能被消滅的,它只能轉化為其他形態。事實上整個宇宙以及地球、人類的進化歷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史同樣遵循這一定律:歷史上發生的任何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點一滴匯聚才創造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在歷史的發展傳承過程之中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卻彼此互相影響著,從而造就了滾滾向前遞進的歷史程序。在這一過程中歷史的演變遵循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中國古人一般將其稱之為天命或天道,用現代唯物主義的觀念來說這是歷史發展所遵循的客觀規律。然而對身處其中的人而言:過去的時代總有一些令自己難以割捨的牽掛。西鄉隆盛從小所接受的教育、生活的環境塑造了他的性格,這使他即使明知改革轉型期必然會出現陣痛,可無法對遭遇痛苦的人視而不見。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他所守護的是一個註定將被歷史淘汰的階級,如果說他看到了下級武士的可憐,那麼曾被武士欺壓的農工商階層難道就不可憐嗎?西鄉隆盛曾和同樣是下級武士出身的坂本龍馬有過一番對話:“你前天所說的不同於昨天所說的,而昨天所說的不同於今天所說的,這樣你怎能取信於我呢?你作為天下名士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坂本龍馬回答道:“非也非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歷史正如奔流不息的長河,時間在推移,時代在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鄉,你一旦決定某事之後就想一直貫徹始終,然而這樣會使你落後於時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上午拔了牙,想知道拔牙後的注意事項,詳細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