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事先鋒
-
2 # 地圖歷史說
而毫無例外,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就是超級大國的基礎
經濟發達的國家,領土面積不夠格,人均GDP再高
其實也只能叫強國,如果工業和科技還跟不上的話,
那隻能叫富裕國家!(中東等石油產出國)
即便再有錢,也是大國博弈的棋子
這不是要求,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必經階段!美蘇不是當天成立就有那麼多領土的
英帝國也不是靠一座小島就說自己是世界中心的
都是經過幾百、上千年的繼承與擴張才有了超級大國的基礎
當然,這個地方要加個“自古以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這是5千年的文明延續決定的)
歷史上有很多想要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但終究只是“蛇吞象”德國:哪怕再挑起幾次世界大戰,德國依然不可能統一歐洲,這是歷史、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全方位的排斥,你還是在你的神聖羅馬帝國裡玩吧。
日本:同理,即便有亞洲的共同文化來粉飾,移民、同化、小心翼翼、處心積慮,但也逃不過大國的反噬,有人說:抗日成功全靠美國~我只能呵呵
-
3 # 清水空流
這是必須的,有巨大的領土面積和人口這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先決和必要條件,有領土和人口不一定成為超級大國,但沒有領土和人口一定成為不了超級大國。超級大國是1964年首次由法國總統戴高樂提出。這是針對當時的美蘇而言的。
那麼,一個國家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換句話說,現在那個國傢俱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和底蘊。要想成為超級大國的首要條件就是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軍事實力,這是兩個必然具備的能力而非條件。條件是先天所具備的,而能力則需要自己去創造和培養,也就是說能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具有的。
第二就是要有大國情結和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雄心,這不是那個國家都能夠具有的,有這樣壯志的國家也只有,中,美,俄,英,法,德,日,印,土爾其這樣的國家,首先他們當過世界超級大國,或者差一點。這種雄心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後天形成的,瑞典,西班牙等國都曾經位居世界第一,但他們這些國家絕對沒有大國情結。
第三就有自我修復失誤的能力和變革的進取心。而且具有二次興盛的能力。有著及其敏感的危機意識。普通民眾也具有濃厚的大國意識。認為自己的國家就應該是超級大國的命。而且願意為此而奮鬥。
而這一切的先天條件就是廣漠的領土和龐大的人口基數。日本就是再強大,經濟再雄厚。科技再發達,但領土的狹小,又處於貧瘠的島國,先天就限制了日本成為超級大國,日本能夠做到老二已經是他國力的極限。而且他一旦失敗,自我修復的能力很低。而德英法也同樣宥於領土和人口的因素,也只能稱雄於一時。但無法保證長期的強大和領先。
當然,領土和人口只是先天的條件,印度領土和人口都居於世界前列。但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很低,超級大國是一個綜合性的考量,不僅需要軍事和經濟的強大,更加需要的的是文化的輸出,國家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些不僅印度無法具備,大多數國家也不具備,美國現在之所以是超級大國,領土,人口,經濟,軍事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他文化的輸出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力的強大。就目前來看,具有這一潛質的也只有中,俄兩國。
要想成為超級大國,人口和領土是先天條件,但更需要後天的創造和培養的要求,如軍事,經濟,科技,文化,諸多因素外加一點運氣才能成為超級大國
-
4 # 靜夜史
沒有,但是對吹牛人數以及吹牛水平的要求極高。
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很多國家在經濟取得一定成就,加上美國遭受經濟危機的衝擊後,就想當然地認為下一個超級大國捨我其誰,尤其是印度,這不僅讓印度成為世界人民的笑柄,更極大地拉低了超級大國的標準。
想超級,哪有那麼簡單?
人口和資源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因素,對於超級大國而言就更加基礎。如果說領土是超級大國的軀體,那麼人口就是超級大國吃進去(人口增長)和吐出來(人口死亡)的新陳代謝。
從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演變可以看出,吃得多少無所謂,但巨大的個頭是必需和必要的。
不過吃得太少(人口增長率低)肯定是不行的,所謂“人是鐵飯是鋼”,像加拿大和澳洲這樣只喝水的,縱然個頭因遺傳而長得很大,但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如何能打敗別人成為超級大國?
而吃得太多就更不行了,特別是像印度這樣,沒有良好的消化系統的,即使一頓吃五碗飯,也不能完全消化並轉化為脂肪(人口紅利),連個頭都長不大的侏儒,戰鬥力就更不要指望了。
超級大國之所以要求塊頭大且強壯,是因為超級大國的形成,從來不是潛移默化的,而是和各路高手過招,最終獲得眾人承認的。
比如第二次華山論劍(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激烈搏殺,不分高下的美國和蘇聯並列成為武林盟主,而後蘇聯自殺(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盟主。
超級大國誕生,之所以要經過激烈搏殺,是因為超級大國是所屬陣營的老大,只有強悍實力才能讓小弟們徹底屈服;而且前任武林盟主是不可能自願讓位的,只有將舊的盟主徹底幹掉,新的盟主才有機會上位。
美國在二戰期間,雖然沒有直接面對英法,蘇聯雖然死磕的德國也不是武林盟主,但二戰卻讓英法元氣大傷,徹底淪為二流強國。
而要成為超級大國,徹底打敗舊的武林盟主是遠遠不夠的,新的超級大國需要維持大塊頭(強大國力)的狀態並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像日本這樣佔據西太平洋,但是曇花一現的狀態是註定與超級大國無緣的。
二戰後的美國和蘇聯,不僅保持了龐大的領土面積,而且進行了一場猛烈的對外擴張,例如蘇聯將魔爪伸向東歐各國和東方大國,美國則將注意力放在整個西歐和亞太地區。
超級大國不僅要讓周邊小弟徹底服氣,而且要斷絕他們的一切非分之想。今天的東方大國在經濟體量上已經遠遠超過日本,與超級大國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但直到今天,東方大國都沒有徹底解決祖國統一問題,孤懸東南的臺島成為美國捏在手裡的睪丸,西藏南部仍然掌握在手下敗將印度手中,北部的劃界則蒙受了巨大讓步。
可以說在邊境問題徹底解決前,東方大國問鼎超級大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從超級大國蘇聯失敗的教訓中可以得出,超級大國想要保住大塊頭的優勢,就必須為自己找到鐵飯碗(例如美元霸權),像蘇聯這樣的野蠻擴張雖然成效顯著,但總有力不從心的那一天。
而美國之所以成功保住超級大國地位,是因為美國做了以下幾方面努力:
首先美國率先研製出核武器,在世界上具備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如果說先前的華山論劍(一戰)美國只是參與者,那麼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二戰)後,美國則成了名副其實的主持人,而手握核武器的美國有足夠底氣避免世界大戰的再次發生。
也就是說在美國的主持下,華山論劍停止舉辦,新的超級大國幾乎不能再透過世界大戰的形式產生。
其次,美國在1944年創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推到世界貨幣的位置。從此包括美國小弟在內的所有使用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國家,都成為美國的員工。透過讓美元為自己打工(美元霸權),美國真正實現了財務自由。
在新的華山論劍舉辦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背景下,美元霸權的生命力近乎無限長。
而保持美元霸權生命力的除了長時間的和平,更需要美國不斷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國際市場秩序,只有將更多國家納入美元圈,才能實現美國財富的取之不盡。
而當下的東方大國,奉行“不稱霸”和“不結盟”的策略,全身心忙好自己的事情,這注定無法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帶一路”雖然鋪天蓋地,但註定沒有美元霸權穩固。
逐步膨脹的東方大國尚且如此,死過一次的俄羅斯,被打斷腿的日本,以及被強行時光倒流的西歐各國,就更沒有衝擊世界大國的可能了。
至於在圈外喊打喊殺的印度和巴西,則不予考慮。
所以成為超級大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誰都可以嘗試的事。它不僅要求這個國家有巨大的塊頭,還要有高強的武功和卓越的智慧。
而高素質人口和巨大國土,只是基礎中的基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本來世界觀
要成為超級大國,對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有要求嗎?
如果按照超級大國定義,目前符合超級大國基本條件的國家有哪些?
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的超級大國。注意,這裡題主並沒有說是超級強國。所以,在我的觀點來看,美國,中國,俄羅斯,這三個是毫無爭議的超級大國。但俄羅斯並不是一個超級強國,至少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遠遠沒有美國和中國來得快。
那麼這個問題也可以這樣問,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達標的國家,就一定是超級大國嗎?我想舉一個例子,就是加拿大。因為加拿大的經濟和社會以及軍事教育等等各方面都非常發達,但它奉行的一種“韜光養晦”的政策,就是並不過多的來宣傳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所以,加拿大的領土面積是夠的,但人口並不多,至今還有著打分制移民的專案來吸引哥哥國家的移民去加拿大。
再來看看日本,日本的人口素質,包括經濟發展程度,人均GDP,都是世界上前三名的,但日本的國土面積受限,是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只能是一個區域性超級強國。
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
-
6 # 沒有不存在
沒有 。當德國擊敗英法雄霸歐洲的時候,雖然面積不到50萬,人口不到8千萬,但那時候誰敢說他不是超級大國。二戰前的英國,本土面積不過到中國一省,人口不過幾千萬,但英國才是超級大國而中國不是。還有拿破崙時的法國,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
以上可以看到超級大國往往是由戰爭決定的,就和遊戲一樣,擊敗上一個霸主你才是新的霸主,和國土人口沒有絕對關係。蘇聯和美國所以被稱為超級大國並不是因為他們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而是他們為主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軸心國,並在二戰後在全世界對峙。當然決定戰爭勝負的就是綜合國力,所以小的國家即使富強,但由於總量太小和國土沒有縱深和大國較量往往後勁不支。例子就是18世紀的丹麥被英國擊敗,瑞典被俄國擊敗,還有後來的蘇芬戰爭。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只比國家大小就決定戰爭勝負的話。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勝利的就該是中國和俄國才對。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有國民素質,戰鬥技巧等等。21世紀沒有世界大戰的檢驗,中國被稱超級大國更多是因為經濟總量和常備軍的規模及擁有核武器,而不是國土和人口。畢竟現代戰爭越來越依賴科技經濟力量而不是人力。但沒有實戰過的大國即使經濟強大但被稱超級還是有點虛。
現在真正能被稱超級大國的就美國吧,蘇聯變成了俄國,就像二戰後英帝國變成英國一樣,缺少經濟總量這一環後仍然是大國但不再是超級了。
回覆列表
當然有要求,而且要求還很高。悉數古往今來的超級大國,沒有一個是領土狹小的國家,可以說領土的大小 ,就現在來看是一個國家能否成為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近代以來的超級大國一共有過荷蘭、西班牙、英國、美國、蘇聯等四個國家,接近於超級大國的還有中國。
圖中黑色部分為大英帝國時期的英國領土,當時英國據有澳洲、印度、巴基斯坦、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南非、索馬利亞、奈及利亞等地。
就以上國家的發展歷程來分析看,各國都在領土狹小的時候處於崛起階段,而在征伐了大量的殖民地之後,變成了幅員遼闊的國家,也由此變成超級大國。以英國為例子,在獲得印度、北美、中東地區之前,英國也不過是個西歐二流強國,一直生存在Continental大國爭霸的陰影下,但是自從擊敗無敵艦隊開始,英國開始擴充套件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後,順理成章成為超級大國。
西班牙作為超級大國的時候,國土面積也是很大的,基本擁有整個美洲。
一個超級大國肯定不能在資源上過渡依賴其他國家,否則不會長遠,容易被卡脖子,以蘇聯和俄羅斯為例子,蘇聯幅員遼闊,擁有環繞裡海地區的石油,擁有烏克蘭的造船業和大飛機制造業,擁有哈薩克的火箭工廠和發射場地,蘇聯也由此迅速取得工業化改造的勝利,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剛剛獨立的時候,領土並不大,而且人口也不多。
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工業領域被烏克蘭卡脖子,在航空航天上依賴哈薩克,自己建造的護衛艦因為配不到烏克蘭的燃氣輪機,至今依然是處於無動力狀態,這樣的國家難以稱之為超級大國了。資源配置豐富,工業產能雄厚是土地廣大和人口眾多帶來的優勢之一,也因此,英國在經歷二戰後的各地民族獨立後,國力迅速下滑,一落千丈,如今連二流強國都難當。
蘇聯的土地有多大就更不用說了。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國家,縱然在二戰時期比較弱小,但是仗著土地大,基礎面大,硬是透過持久戰耗贏了日本,而後透過多年發展,如今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土地大,人口多是一個國家能否成為超級大國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