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潯陽鹹魚
-
2 # z山海
張作霖原本也是土匪,受清政府招安,成為官軍,清政府利用其熟悉匪情,命其轉身剿匪。
遼西巨匪杜立三,世代為匪,常身帶長槍一支,短槍兩把,槍法準,人兇猛,老巢在遼西新民府、遼陽府、廣寧府交界處,遼中縣於家坊鎮青麻坎,高牆厚院,碉堡堅固,昜守難攻,眼線密探眾多,且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人槍眾多,模行遼西,被清政府視為重患,奈何不得。
杜立三,兇猛殘暴,幼時父親被政府剿殺,長大成為匪首,得悉父死與其叔挺刑不過招供有關,毫不留情槍殺其叔一家。
張作霖接受剿滅杜立三任務後,深知憑自己實力硬攻不行,必須智取,於是以結拜兄弟有福同享,共襄大義正途,用新民府名義商談招安事宜,杜立三生疑不肯前來。
張作霖再生一計,說請杜立三族叔、鄉紳杜泮林,並假設招安委員相見約談,杜泮林深信不疑,於是親書相約。
杜立三接信後,果不生疑,率十餘馬隊衛士赴新民。
張作霖待杜立三啟程後,密派軍隊於中途設卡,斷其退路,大部隊包圍杜立三老巢。
杜立三到達新民府,張作霖以招安委員名義,設酒席接風,先將衛士另室分開安置,孤立杜立三,遂生擒杜立三。
張作霖隨即趕往杜立三老巢青麻坎,在強大攻勢下,喊話聲稱杜立三已就擒,匪眾群龍無首而瓦解。
張作霖剿滅杜立三,雖然為清政府所賞識,升官封賞,但不擇手段殘殺原同行兄弟,為義字當頭的原同行兄弟及社會所詬病!
杜泮林原以為政府、族侄杜立三做好事,被利用致杜立三喪命,深感自責。
僅供參考。
-
3 # 鐵馬冰河wu
從某種歷史角度看,一部東北開拓史,其實就是匪患與剿匪的鬥爭史。
張作霖起自草莽,他就是那些普遍存在於東北亂世中、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之一員,不過他比那些只知道打打殺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的悍匪精明狡黠得多,他的隊伍以維護地方治安、保護地方大小商人利益作幌子,名其名曰“保險隊”,他也算是鄉團武裝頭目,並以此發跡。他們平時收些保護費,再擔負起保衛鄉梓、護農護商的重任。隨著勢力的逐漸加大,他和馮德麟、金壽山、張景惠一起被稱為“遼西四霸天” 。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0月,張作霖部被新民知府招安,被收編整訓為省巡防營,張作霖被任為管帶(營長),湯玉麟、張景惠、張作相分任哨官(相當於連長)。
由土匪變成官兵,張作霖的人生從此變得不一樣。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兩個侵略者為搶地盤在中國境內大打出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竟無恥宣佈中立,悠然作壁上觀。張作霖在日俄兩強夾縫中巧妙周旋:或暗中幫助沙俄蒐集糧草、情報,甚至還率部換上俄軍制服偷襲下落單的小股日軍;或偷偷和日軍暗通曲款,在“願為日軍效勞”的保證書上籤下自己的大名,他庇護、隱藏日軍間諜,為日軍出力、效命。
1905年,在複雜險惡的環境中得到錘鍊的張作霖,奉盛京將軍趙爾巽的命令,將遼省巡防營擴編為5個營,他被攫升為統帶(團長),從新民移營到鄭家屯。後來他又再獲升遷,升任右路軍統領,和綠林老前輩、後任巡防左路軍首領的馮德麟平起平坐了。
1907年,東北正式建省,徐世昌任東三省首屆總督。他上任後燒起了三把火,第一就把火是要剿滅氣焰囂張的鬍匪,第二是整飭舊式軍隊,於是,遼西巨匪杜立三便成了徐世昌第一個討伐物件。
同年5月,張作霖奉命率部剿匪,但他知道杜立三人多勢眾且剽悍善戰,覺得力敵取勝有些難,只有智取方可獲勝。於是,張作霖請杜立三的伯父出面邀其前來赴宴,暗中埋下伏兵,杜立三不知這是場“鴻門宴” ,欣然前來吃酒,酒酣耳熱之際,趁杜不防,伏兵衝出閃電般將他擒住,張作霖當晚就將其擊斃。
徐世昌見張作霖有勇有謀,又調遣他率部到遼源、洮南一帶去征剿蒙匪陶克陶胡,並讓他將所部擴編為7個營,3500餘人槍。他率部一舉擊潰了陶克陶鬍匪幫,又榮升為奉天(遼寧)省前路巡防營統領(旅長),駐地在洮南。
在此期間,他和意氣相投的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結為兄弟,這些人後來大都成了奉軍的老班底。早年的張作霖之所以能在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憑的是超人的智慧、過人的膽識、強悍的性格與縱橫捭闔的手腕,以及紛亂動盪的時局等諸多因素決定的,之後,他東征西討,相繼平定了東三省,成了擁兵數十萬、名副其實的“東北王”,還差一點問鼎中原......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插圖源自網路】
-
4 # 鐵錘文史
鐵錘看過一本介紹民國土匪的書《民國土匪大寫真》。裡面寫到了張作霖計除杜立三的故事,選擇三個我認為比較經典的段落,介紹一下這件傳奇故事。
第一,杜立三是個機靈鬼。第二,杜立三差點滅了張作霖。第三:張作霖除杜立三,動足了腦筋。第一,杜立三是個機靈鬼。首先要介紹一下杜立三的真名是杜國義,字閣卿,你看,還是一個很書香的名字,沒想到做了土匪。他小命叫立子,村民喊他杜立子,在家排行老三,後來就用杜立三這個名號出去闖蕩江湖。
杜立三是個機靈鬼,於是冷靜,詭計多端。有一次他單槍匹馬無遼陽西城搶劫,被官兵一路追殺,危機之中看見一個村民挑著黃花魚賣,他用銀元買下漁民的衣褲和魚擔,一路叫賣,扮作小販。官兵問他見到杜立三沒有,他回答:不認識,但是有個帶槍的人在前面跑了。以此從容逃跑。可見其智力超人,遇事冷靜。
第二,杜立三差點滅了張作霖。張作霖當土匪的時候,規模比杜立三大,曾經收繳過杜立三手下一股土匪的槍支。結果杜立三以少勝多,憑著一股彪悍勁一路追殺張作霖,湯玉麟,張作相,後來經過一位黑白兩道通吃的大佬湯二爺調解,才把這件事擺平。兩人都認湯二爺為義父,這樣就成了兄弟,算是平息風波。但是這件事兒不可能就這麼了了,張作霖也不會善罷甘休。
第三:張作霖除杜立三,動足了腦筋。這一段下面的回答講的不較多,鐵錘不喜歡重複大家說過的內容,大致就是光緒30年左右的時候,徐世昌做東三省總督,這時候杜立三臭名遠揚,自稱馬上皇帝。徐世昌收到各地鄉紳幾十張訴狀要求嚴懲杜立三。最後派一個特派員,命令張作霖張作相想辦法除去杜立三。這才有後面的鴻門宴槍殺杜立三的橋段。實際上就像宋江身邊有吳用一樣,每個粗人身邊都有一個狗頭軍師或者他們尊重的文人。比如張作霖就和東北很多大秀才有來往,而杜立三就和同宗的文人杜恩波關係不錯。張作霖幾次三番邀請杜立三入圈套都麼有奏效,後來是杜恩波寫了一封信才把他給騙來,信中說到:
遊俠非終身之事,梁山豈久居之區。一經招安,不僅出人頭地,亦且耀祖榮家。
老秀才的這番文詞兒,也許對這個土匪更有誘惑力,杜立三在仔細安排了後手之後這才動身,結果自然是飛蛾撲火。
所以,杜立三的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什麼時候,當好事硬往你身上撲的時候,一般都不會是什麼好事兒。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兒! -
5 # 秉燭讀春秋
張作霖最初是土匪出身,但絕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莽夫,他覺得當土匪非長久之計,一心想趁自己有些手下和人馬之時洗白上岸。投靠朝廷是“大當家”張作霖的心思。
張作霖受詔安走向仕途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恰好盛京將軍增祺的老婆來奉天找老公,張作霖巧設妙計,上演了一出“捉放曹”的戲碼。
原來老張聽到增祺的老婆和一行人來奉天,他派手下劫持了增太太,然後假裝不知道她的底細,一方面好吃好喝的照應,一方面對她說出自己當土匪的無奈,表明自己想當“體制內”的官員。
張作霖流露出要詔安的心思,這和梁山賊頭宋江所為如出一轍。
宋江是透過宋徽宗的相好李師師傳達的詔安意思;張作霖是透過增祺的老婆搭的橋。
增太太有感老張的關照,說出了實情:“我就是增將軍的家屬,我可以為你說情歸順朝廷”。
事後,經過增太太在老公面前美言,張作霖成功洗白。
盛京將軍增祺一方面奏明朝廷,一方面命新民府知府曾子顧把張的部眾收編為省巡防營,張作霖和他的三個主要助手——馮麟閣、湯玉麟(湯二虎)、張景惠都成了清廷的官員。
智除遼西巨匪杜立山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梁山宋江被詔安後,朝廷給他的第一項任務是剿滅造反的方臘;張作霖被詔安後,朝廷交給他的第一項任務是幹掉土匪杜立山。
這就是典型的“以匪治匪、以暴易暴”。張作霖此時急於立功,想借此表達自己的忠心,以便消除朝廷對他的懷疑。
要想消滅杜立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在奉天各匪幫中,實力最雄厚的要數杜立山了。這傢伙,蠻橫傲慢,目空一切,心狠手辣,根本就不把張作霖放在眼裡。
對這樣的硬骨頭,是強攻還是智取?張作霖陷入了沉思。
杜立山自詡為馬上皇帝,馬上功夫了得,能雙手使槍彈無虛發,能鐙裡藏身蜻蜓點水。並且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戒備森嚴。手下人馬眾多且都是一些亡命徒。假如強攻恐一時難以湊效,張作霖馬上否定了強攻。
剩下的只有智取了。如何智取?張作霖苦思冥想,突然眉頭一展:“果然一條妙計”!張作霖拍了一下大腿自語道。
張作霖派人到遼中縣送上了一封賀信,信中祝賀杜立山被奉天省招撫,當上了大官,官位比張作霖還高。讓杜立山速來新民府來面見省裡的招撫大員。
杜立山接到信後有些遲疑,他徵求屬下、母親和弟弟的意見。他們認為到新民凶多吉少,都不主張去。杜立山把信一丟,沒有理會張作霖。
此計落空,張作霖沒有灰心,他又生一計。他想到了黑山秀才杜泮林。
杜泮林是張作霖的義父,而杜立山則認杜泮林為同族叔。杜泮林為人誠懇,厚道,杜立山對他言聽計從,十分尊重。張作霖想打杜泮林的主意,用他引誘杜立山上鉤。
張作霖特地親自到黑山把杜泮林接到新民府,在他來之前,張作霖早已和省城招撫大員殷鴻壽商量好了,二人做戲騙過杜泮林,然後讓他證實省裡招撫杜立山並非虛構,只等他前來晉封。
杜泮林是老實人,不知是計,加上張作霖和省招撫大員精心做戲。杜泮林信以為真。主動提出為杜立山寫一封親筆信,信中言辭懇切,感情真摯。“一經詔安,不僅出人頭地,而且能光宗耀祖”等……
杜立山接到平時敬仰的族叔杜泮林的親筆信,沒有任何遲疑,決定前往。
1907年6月6日,杜立山率13人作為隨身護衛騎馬來到了新民府。此時張作霖早已做好了周密部署。進門時,他的衛兵被攔在外面。杜立山只好一人前去會見省招撫大人。
杜立山兩手插入兜中,手中握住槍柄,兩眼看了看四周,只見省招撫大人一個人坐在太師椅上,這時他才鬆了一口氣,轉身坐到了旁邊一把椅子上。
兩人談話完畢,杜立山起身告辭,省招撫大人高喊“送客”。就在此時突然闖進來幾個彪形大漢,為首的就是湯玉麟,幾個人一擁而上把杜立山摁在了地。然後像捆粽子一樣把杜立山捆得結結實實。
杜立山長嘆一聲,“完了”。當晚,張作霖就把杜立山槍決了。一代遼西巨匪灰飛煙滅,遼西百姓拍手稱快。
-
6 # 史之策
叱吒黑吉遼的“東北王”張作霖也是從一個小土匪成長起來的,當初加入綠林土匪窩,小打小鬧一段時間後被清政府招安。被招安後,張作霖正式成為官府新貴,他的領頭上司,東北總督徐世昌給他下了一道命令——剿滅遼西巨匪杜立三。
這是給自己貼金、證明自己不凡的好機會,張作霖不會放棄。他早就聽說杜立三是當土匪的好手,清政府還給他起了一個稱號,叫做“遼西巨匪”。
杜立三也的確“擔得起”這個稱號,早些年搜刮百姓血汗錢,他們那行俗稱這叫“壓地面”,將土匪貪婪的本質一展無遺。
可杜立三雖然是土匪,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卻還不錯。這主要是因為杜立三敲了老百姓一棍,還知道給他們顆甜棗吃。
杜立三雖然搜刮百姓餉銀,但是也不忘替百姓做些好事。比如幫忙修一修遼河的河道,打擊打擊那些囂張跋扈就知道欺負普通老百姓的沙俄大兵。因此也收穫了不少好名聲。
張作霖心想,這杜立三既知道如何給自己謀利賺錢,又不忘記給普通老百姓留下自己的好印象。可見他是一個識時務懂得趨利避害的人物。在某些程度上,或許還和自己有些相像。更何況杜立三在打仗這方面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想剿滅他,用武力硬來不一定是一個好辦法。
對付這樣的人只能智取,想到這張作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以高位誘敵深入。
簡單來說就是假裝要給他一個大官做做,藉此引誘他來赴鴻門宴,待他放下戒備後一舉拿下。
於是杜立三收到來自張作霖的一封書信,裡面一開始就是對他一頓天花亂墜的誇讚。接著又說奉天都督府想要對他們招安,還專門給他安排了一個官位,比張作霖的官還大。
最後請他在什麼時間,親自到什麼地點,接受官位。杜立三說沒心動那是假的。
誰想天天被別人一口一個土匪叫著呢?要是能當上政府官員,那才叫風光無限呢。雖然很想去,但是還是要謹慎。杜立三專門和母親等人商量,考慮要不要去赴約。
那杜立三這麼多年的土匪也不是白當的,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相信一個人的話。
但是張作霖相信高官厚祿的誘惑力非常大,方法失敗的關鍵因素在於杜立三對自己的話缺乏信任,因此當務之急應該是想辦法讓杜立三相信自己。
於是有了第二個辦法——打親情牌博取信任,既然光憑張作霖一面之詞得不到杜立三的信任,那麼就再多找一些人說服他。
張作霖想到了杜泮林。此人是張作霖任的義父,同時也是杜立三的同族叔父。
張作霖跑到義父面前,向他傳達了奉天總督府想要送個官位給杜立三的意思,老叔父一聽樂了。
雖然他侄子現在也是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的人,但是土匪畢竟比不上大官兒呀。加上張作霖又在旁邊一個勁兒地煽風點火,說招安過後如何如何好。▲配圖
杜泮林一拍大腿,好!這事兒好,我寫信幫你勸勸我侄子。
杜立三收到叔父的親筆書信後徹底動搖了。 他轉念一想,其實這事兒也不是壞事兒啊,不如去看看。
為了保險起見,杜立三事先在途中安插了哨所,又提前安排好手下接應,這樣稍有風吹草動,自己也不至於陷入被動狀態。
張作霖得知杜立三答應前來相聚後舒了一口氣,為了讓自己的計劃更加完美。他決定派軍隊在杜立三的老巢附近潛伏,準備到時候順便把他的老巢也一窩端了。
甚至張作霖也在沿途的路上埋伏了軍隊,可見杜立三雖然為人謹慎,心思狡詐,最終也沒看破張作霖設下的計謀啊。
於是,漁網已撒,靜待大魚。到了約定那天,杜立三自己揣著槍來到了新民知府,只帶了十幾位隨從。羊已入虎口,接下來也就不用多說了。
杜立三一個不小心放下了戒備,張作霖的人乘機出手,由於杜立三帶的人太少,無法脫身,不久就被制服了,當天便被開槍處決。
這邊杜立三被俘,那邊杜立三設在沿路上的哨所以及他的老巢,也全部被張作霖派去的軍隊殲滅了。
至此,張作霖成功用計剿滅了遼西巨匪杜立三及其餘匪。
-
7 # 飛蟥
我講點真實的歷史,保真吧。所有這些說巨匪的,都是瞎編。和評書一樣,滿嘴跑火車。還有那些評論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知道的詳情。看了很多,都是夢話。平原地區,哪有那麼多巨匪。當時的社會背景是政權羸弱。地方上的保安團做大,做強。所謂的巨匪,都是地方保安團的團長。這些團長,有人有槍。背地裡就開始搞小動作。在其他人的地盤上,發些小財。這樣又惡性迴圈,促進了地方武裝的發展。有些地方是地主家主導權,比如杜。有些地方是膽大包天的主導權,比如張。杜立三是大團,有千八百人。這樣的團,就不能靠搶地主家了,只能是外國洋行,或者駐軍等。在自己的地盤,要安民。在夜黑風高的晚上,就是那些那些外國洋行,或者外軍的捕獵者。這時外國大使,給清朝施壓。最後抄刀的人,只能是土匪出身的張了。那時的張已經是師長了,統領軍隊,正是權力在手。這些過去的團長們,羨慕的物件。在加上過去有交情,張一說,杜就去了。以為自己也能幹個師長噹噹。沒想到,清朝點名殺。張也是一不做二不休。
回覆列表
杜立三是遼中縣青麻坎人,原名杜國義,乳名立子,排行老三,所以人們叫他杜立三,他在闖蕩江湖的初期,就是以這個名字報號的。
【杜立三】
杜立三的家庭也不一般,父親杜寶增,叔父杜寶興、杜寶善和杜寶旺,不是馬鬍子就是寨主,杜立三的母親周旋於各鬍匪之間,很吃得開,是許多土匪的乾孃。杜立三的叔父杜寶興被杜立三槍殺,他的父親和另外兩個叔父,都是被官府捉拿並砍了頭的。
如此出身,造就了杜立三彪悍的性格,他不喝酒,不賭錢,不吸鴉片,最喜歡馬和槍,精於騎射,十七歲就敢拿一條假的木頭手槍搶劫官府的糧船,後來力量壯大,就公然設卡,收起過路費來了。
張作霖在沒有受到清政府招撫之前,依仗自己的人馬比杜立三多,勢力比杜立三大,曾經收繳過杜立三手下一小股土匪的槍支,惹惱了杜立三,杜立三手下的人數雖少,但是非常悍勇,打得張作霖落荒而逃,一直追到鎮安縣,請求當地一個大地主人稱湯二爺的保護,湯二爺官匪兩邊都吃得很開,勢力不小,他出面調停,張作霖和杜立三就都認了湯二爺為義父,兩人義結金蘭,成為兄弟。
【青年張作霖】
光緒二十九年到三十年間,是杜立三勢力急劇膨脹的時期,他自稱“馬上皇帝”,當地人都叫他“杜大人”,他因此愈發不可一世,欺男霸女,搶劫殺人,無所不為,到了光緒三十三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密告殷鴻壽,讓他會同已經被招撫的張作霖捉拿杜立三,並就地正法。
張作霖接到這個命之後,有些躊躇,因為杜立三本人槍法極好,能使雙槍,並且防衛十分嚴密,最後他打算用計將杜立三誘殺。
【徐世昌】
當時他和杜立三是結義兄弟,因此用結義兄弟的名義派人去青麻坎,說是奉天總督要招撫杜立三,請他來新民晉見專員,好預備一切。但是杜立三為人機警,認為此事凶多吉少,就沒有去。
張作霖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他請杜立三的同宗叔父杜恩波出來,杜恩波深得杜立三的信任,張作霖滿嘴好話,又送了很多禮物,把杜恩波請到新民,引見給殷鴻壽,證明招撫一事確屬真實,杜恩波被張作霖欺騙,信以為真,就給杜立三親自寫了一封信,杜立三終於決定前來新民。
在動身之前,杜立三做了嚴密的佈置,又精選了十三名護衛,讓宋慶濂帶領,去了新民府,誰想新民府中,張作霖又有更嚴密的佈置在等著他呢!
【張作霖】
當時張作霖做了其他佈置,自己只帶了兩個隨身護衛去接杜立三,杜立三看他如此輕車簡從,大為驚訝,當日張作霖便招待杜立三一行,第二天便帶著杜立三去謁見殷鴻壽,去見專員,自然不能帶太多人,杜立三於是只帶了兩名護衛隨行。
殷鴻壽請他們進來之後,就招待他們吸大煙,想趁杜立三抽鴉片的時候把他制住,怎奈杜立三並不抽鴉片,而且警惕心非常之高,一時沒有下手的機會,直到張作霖感覺外面的人員已經到位,他才和殷鴻壽站起來,殷鴻壽一聲“送客”,門外的人拉起門簾,杜立三跨出門去,回身請殷鴻壽留步,就在這時,他被人從背後緊緊抱住,有人摘下他的雙槍,捆住之後,當天晚上便在大營西邊將杜立三亂槍打死。
【殷鴻壽】
杜立三死後,張作霖將他的所有東西一掃而空,並向東三省總督呈報,說本來想要杜立三,但是杜立三不肯,張作霖不得已才逮捕了他,又有匪徒開槍拒捕,此種情況下,才不得不將杜立三就地正法,這件事當時就這樣了結了。
至於受騙的杜恩波,此時也不能說什麼了,他寫了一篇祭文,表示是張作霖騙了他,他又騙了杜立三,他將祭文抄了很多份散發出去,大概是怕杜立三的夥伴來找他算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