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而士_8679

    自尊心太強,也就是自卑,只有聽好聽話,聽不得一點批評,這種孩子要好好教育,都講故事給他聽,分析事情對與錯,現在的孩子很聰明,會慢慢悟出道理的

  • 2 # 小譚老師呀

    律差的孩子自由散漫,沒有紀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會引起老師的反感,在生活中也會出現許多的問題。而自律性強孩子做事會很有條理,對做人做事都十分的有幫助。在這裡就有2則例子,一起來看看吧!

    案例1

    有一次,張明和媽媽一起過馬路,紅燈亮了,但當時並沒有車輛經過。於是媽媽連忙拉著張明的手說:“反正沒車,我們快過去吧。”

    張明下意識地對媽媽說:“媽媽,紅燈呢!”

    媽媽不耐煩地說:“管那麼多幹什麼,快點走!”

    於是拉起張明就闖紅燈過了馬路。

    從此以後,媽媽發現張明在家裡也學會自由散漫,沒有自律性。當她認識到是自己的不良教育影響了孩子時,已經後悔莫及了。

    身教勝於言傳。父母在賞識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教育孩子自律,更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因此,賞識孩子不是簡單的幾句話,而是從語言到行動,全身心地賞識和鼓勵孩子。

    為了鼓勵孩子嚴格自律,父母可以在制定規矩和計劃的時候徵求孩子的意見,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來強迫孩子遵守。

    案例2

    王剛過完暑假就該上四年級了。在這個暑假裡,他不僅按計劃完成當天的作業,而且參加了少年宮的游泳班,學會了游泳。是什麼讓他如此自律呢?

    原來,王剛三四歲開始,媽媽就鼓勵他動手洗手絹等小東西。剛開始,王剛洗不好,灑了滿地滿身的水,但媽媽一點都不怪他,還誇讚他“幹得真好!”王剛越幹越有勁,不僅很快學會了洗手絹,而且以後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搶著做。

    從上小學開始,爸爸就和他一起制定了家規。比如要求王剛放學回家先做作業,每天看電視不超過1個小時,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等;要求爸爸在家裡不能抽菸,每天要洗碗等。這些規矩都是爸爸和王剛一起商量制定出來的,並且還要雙方簽字,誰違反了,誰就按規定接受相應的懲罰。

    王剛覺得這樣很民主,大家都按制度行事,公平合理,所以十分願意接受。有時候爸爸忍不住在家裡抽菸,王剛都會教育爸爸要遵守家規。

    後來,爸爸又鼓勵他自己安排做作業和玩耍的時間。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告訴爸爸的時候,爸爸會說:“你的計劃真不錯,就按這個執行吧!”

    就這樣,王剛在父母的賞識中變得越來越自律了。

    沒有自律,就不會有成功。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規,不僅表示了爸爸對孩子的賞識和尊重,而且有效地鼓勵和培養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責任感,可謂一舉兩得。

    而如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採取了一些錯誤的方式。有些父母把許多事都替孩子“管”了,有時是因為擔心孩子太小做不了,有時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這樣一來,也許孩子會感到很享受、很快樂,但是換個角度看,父母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變得懶散。

    另外,那種凡事父母都說了算、不許孩子發表意見的“老子”式家規已經過時了,在新時代,用公平合理的方式制定家規,更能起到激勵孩子嚴格自律的作用。

    賞識和鼓勵在鍛鍊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為要賞識孩子,所以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去做什麼,而應該透過鼓勵,讓孩子自願去做。在父母的強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僅不會記住,還會產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們自願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比如,當你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可能會說“等會再做”,可是過了很久,他也絲毫沒有自己動手的意思。這時,父母出於疼愛孩子的心理,就乾脆替孩子做完了。這樣的縱容會使孩子養成懶散和沒有時間觀念的毛病。而正確的方法是問問孩子“等會”需要多久,讓他明確說出一個時間,然後告訴他:“說到就要做到”。而不要說“等會就等會吧”這樣太過寬容或者“給我馬上去!”這樣強制的話。

    一個孩子從小養成自律的習慣,可以克服很多不良嗜好,比如無節制地看電視、玩遊戲機。當他懂得約束和剋制自己的時候,他就能夠把握分寸。因此,在賞識孩子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對於孩子能夠自己管好的事,家長可以多教一些方法,多尊重孩子的自願,多賞識孩子的成績,慢慢的,孩子就懂得如何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從而自然而然地就把這當作一種習慣了。

    當你希望孩子自覺遵守一些規則和制度時,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而應該以身作則,透過實際行動鼓勵孩子遵守規則。你可以說:“來,像媽媽這樣做。”

    平時給孩子制定規矩時,多徵求孩子的意見,並且也要給自己制定一些規矩,讓孩子覺得公平合理,以此鼓勵孩子遵守規矩。你可以說:“來,咱們好好商量一下。”

    幼兒早期自律性的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範,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規則意識的建立

    規則的建立來源和提煉於日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和孩子多談各種規則,也就是講道理,從孩子最熟悉的身邊事說起。例如:垃圾要丟到垃圾桶,不能亂扔;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自己的東西可以拿,別人的物品不要動;喝水要拿自己的杯子,擦手要用自己的毛巾;飯前便後要洗手……一旦建立了規則,就不能有一次例外,違反了就要進行一定的懲罰,孩子為了讓父母和老師高興或避免懲罰,就會學著約束自己。自律意識就在這種反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所制定和執行的規則,在內容和方式上應當考慮幼兒的實際需要和理解,並從幼兒的角度批判性地考察現有的規則,以利幼兒規則意識的建立。

    延遲需要的滿足,培養抵制誘惑和慾望的能力

    孩子很小的時候,完全要依賴父母的幫助,餓了、渴了,他們往往急不可待地表達要求,大聲啼哭表達餵奶的需要。但半歲以後,父母就應該跟孩子解釋:牛奶剛剛衝好,等一分鐘就行了。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懂,聽多了,他們就會理解的,孩子哭,就讓她哭幾分鐘,不用過於擔心。

    心理學家米切爾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對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孩子進行研究,開展了著名的“成長跟蹤實驗”:30名年僅4歲的孩子坐在教室裡,每個孩子面前放著一塊糖,老師告訴他們:“等我離開後,大家可以吃糖,但是如果誰願意等我回來以後再吃,就會又得到一顆糖。”孩子們的表現是各式各樣的:有的幾乎是在老師走出教室的一瞬間就立刻享用了糖,而有的孩子憑藉一些簡單實用的技巧勇敢地戰勝了自我:捂上眼睛假裝睡覺、拿出一本喜愛的圖書翻閱……最終得到了兩塊糖的回報。大約12年以後,這些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差異已經非常明顯。實驗結果證明:能堅持等老師回來的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那些老師一走就吃掉糖的孩子。

    當孩子漸漸長大後,尤其是當他們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後,家長就更應該有意識地訓練他們,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讓孩子的慾望膨脹。要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

    創造良好積極的環境

    環境在物質上的匱乏意味著生活在其中的人不能享受充分的活動和交往的機會。如果一個教室裡的材料十分簡單而且數量有限,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就容易為爭搶工具和材料而發生衝突;哪怕有再多的規則,再多強制的集體行動都無法避免紀律問題,孩子會想方設法地鑽空子,教師也會為了管制幼兒而疲於奔命,造成兩種極端的兒童:一種是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聽話”孩子,另一種是坐不住,攻擊性強、敵對的孩子。兩種孩子都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一個寬容、和諧、接納的氣氛有利於我們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的發展;而這種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又將反過來鼓勵他們形成對社會良好的認識和行為,更積極而自信地與外界交往。

    保護好孩子羞恥心和負罪感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的時候,就會產生負罪感。負罪感會令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的願望,孩子會自覺對照成人的要求,自行檢查自己的行為,是自我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恰當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羞恥感的復原。

    例如:媽媽做飯時,五歲的萌萌正拿著油畫棒興高采烈地在雪白的牆壁上畫畫,完全沒有顧及到媽媽推門時看到眼前情形時大驚失色的表情。媽媽大喊一聲:“不能畫!”萌萌抬頭看見媽媽的表情,當場呆住了,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的萌萌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這時,媽媽走到萌萌面前,輕輕地抱起她說:“萌萌,這可是我們剛剛裝修的新家,你看,雪白的牆壁變髒了,這可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動手刷乾淨吧。”萌萌聽後,蓄滿淚水的眼裡重新放出了希望的光芒,連忙去拿桶和刷子。在和媽媽一起刷牆的時候,萌萌格外賣力……

    所以,父母和老師要重視孩子負罪感的適當存在,保護好孩子的羞恥心。只有這樣,孩子的自律意識才會產生並強大起來。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做到的,這時候自律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自律能夠讓他們保持專注,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堅持到底、不放鬆,如果缺乏自律性,很可能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後退,想放棄,這樣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所以,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忽視對他們自律能力的培養。現在不能夠控制自己的孩子,以後做事情也是不可能認真和投入的。多鼓勵孩子。當我們發現孩子鬆懈、厭倦,不想堅持自己,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告訴他們:

    “就差這麼點了,為什麼不做好呢?”

    “再堅持一會,你能做好的。”

    有了這樣的鼓勵和督促,孩子就會重新打起精神,重新回到自己的事情上。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認真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意義。

    孩子有時候可能會覺得很多事情不用那麼用心,隨便應付一下就可以了。比如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字要寫上好多遍,為什麼一道題要反覆演算。這時就要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義的,這樣做,是為了加深記憶,這樣才能夠不忘記,以後才能夠不算錯。比如有的孩子寫字,寫了幾筆以後,覺得太麻煩,就不想好好寫,即使寫了,也是應付,寫得亂七八糟的。這時就要告訴他們:“只有反覆地寫,才能夠熟練,以後才不會寫錯。”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會認真起來。

    孩子能夠自己完成的事情,我們更不要代勞。

    如果一旦我們代勞,孩子就會覺得凡是他們做不了的事情就會有別人幫忙,即使自己不動手也會有奇蹟發生。這樣下去,他們會變得越來越懶惰,不願意自己去想辦法。越是困難的事情,我們就越是要讓孩子自己完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孩子可以做到的,比如洗自己的手絹,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發現他們沒做好時我們不要著急,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實在完成不了,我們再耐心的告訴他們怎樣去做,讓他們自己獨立完成,這樣他們才會從這樣的小事中得到啟發,積累成功的經驗。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要保持冷靜。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沒把事情做好,鬧情緒,甚至又哭又鬧,這時我們不要輕易退步。孩子太小,把哭鬧當成法寶,這時我們反而要冷靜下來,不要指責孩子,要與孩子一起想辦法,弄清其中的原因,孩子看到我們的態度,會受到影響,學會控制自己,投入到自己的事情當中。當孩子能夠控制自己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遇到怎樣的困難,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想辦法去解決,這樣我們就能夠看到一個有自控能力的、有耐心的孩子,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如何培養出有自律性的孩子

    有這麼一個著名的心理學研究:研究者給一些四歲的孩子每人發一個蘋果,然後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能忍著不吃這個蘋果,那麼過一會,你們還會得到另一個,作為獎勵。在研究者離開的時間裡,有的孩子忍著不吃,有的孩子忍不住吃了。若干年後,實驗者對這些已經長大的孩子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能忍著不吃的孩子,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更有成績,情商也更高,而那些不能忍耐不能剋制自己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命運就不那麼樂觀。

    這個研究說明了自律能力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自律能力,將決定孩子的學業、乃至他們的一生是否成功與幸福。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很推崇忍耐、剋制這些品質的,比如,“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這個“滅”字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就是強調要剋制自己的不良慾望。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慾望,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徵。中國的傳統家長們很重視“律”,就是給孩子定規矩、嚴要求。

    鼓勵衝動、鼓勵張揚,鼓勵一個人聽從自己的直覺、衝動和慾望。美國教育很崇尚這種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就做到哪、常有難以預測的舉動。隨著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現在的一些家長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只強調“自”。一味地給孩子自主權和自由,放養,認為只要順其自然,孩子就會長好。

    其實,對孩子過嚴或者過鬆都不好,只有把握得當,才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呢?心理學家認為,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對事情進行有條不紊的規劃,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1、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寶寶活動時撒一地的玩具,叫他幫忙收拾還不樂意”“孩子每天都讓我催他,才願意去完成作業”“孩子上課忘了帶筆盒,回來還怪我沒幫他收拾好書包”…...這些都是寶寶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媽媽忙碌了一天回來,還要面對孩子的一系列壞毛病,倍感辛苦。對於孩子的屢教不改的態度,更是有心無力。

    孩子沒有責任心,就不願為任何的人和事負責任。如此一來,往後遇到什麼過失,都會慣性的把責任推給父母或其他人。找藉口、理由為自己解圍,同時,一個缺乏責任感的孩子,做事會變得被動、拖延。對日後生活與學習都會有所影響。

    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換言之,孩子是天生就沒有責任心的嗎?並不是,孩子的責任心是可塑造的。如果不是父母把大小事都包攬在自己身上,事事為孩子做主,沒有讓孩子承當起自己的責任,也沒有對其進行相應的教育。孩子很難養成缺少責任心的壞習慣。

    如何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從小事抓起,從孩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

    比如孩子做完作業後讓他自己整理書桌,吃完飯後幫著收拾一下碗筷,家裡的地面髒了拿拖把去給擦乾淨,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孩子這些事情做的多了,做習慣了,他的責任心自然就培養起來了。家長也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品嚐一下不負責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後果的懲罰,他自然就會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不再會馬馬虎虎、草率了事。

    2、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瑤瑤跟爸爸一起玩飛行棋,瑤瑤求勝心切,並不按照遊戲規則來玩。一向寵愛瑤瑤的爸爸,這回卻不允許瑤瑤這樣做。他堅決地告訴瑤瑤,遊戲不能因為她一個人而改變。瑤瑤想贏得勝利就要靠自己動腦筋。剛開始,瑤瑤會因為爸爸的堅決的態度感到不開心,甚至要利用哭鬧來讓爸爸改變遊戲規則。但是爸爸並不買賬,依舊堅持自己的原則。最後,瑤瑤只好妥協,老老實實遵守遊戲規則玩了起來。

    的確,如今獨生子女居多,多數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習慣性圍著孩子轉,孩子想怎樣就怎樣。結果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發現孩子把家裡的習慣帶到了幼兒園,不遵守幼兒園的規則,比如喜歡跟別的孩子搶玩具、東西亂扔,也不聽從老師的安排,上課講小話打瞌睡,不按照規定完成作業等。這樣,不僅讓孩子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少年”,也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帶來不利。

    那麼,該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規則呢?

    在家中設立一個合理的約束、限制的規範,這是管好孩子的一個重要開端。在執行過程中,家庭成員要儘可能行為一致,保持公正性。不能讓心情、天氣等成為家長破壞規則的藉口;在你想加強約束時,要避免使用威脅,尤其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威脅,孩子會很快想到您根本不會那樣做。

    當然,如果孩子的反常行為的確情有可原的話,還是可以靈活處理。家長可以適當放鬆,讓孩子明白你知道他們的感受,但並不意味投降或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有條不紊的規劃

    一個做事沒有條理、沒有規劃的孩子,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將會比其同齡人會更加辛苦。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養成有條不紊的做事習慣。

    首先,讓孩子學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協助孩子製作一個時間表吧。讓他自己決定,該幾點起床、起床後首先要做什麼、吃完早餐後又該幹什麼,什麼時候做完作業等。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孩子會有困難,家長可以適當放鬆,過於求成只會讓孩子很快失去耐性。哪怕孩子只完成了時間表的一部分,家長也應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信心的堅持下去。

    其次,讓孩子學著打理自己的生活物品。

    部分孩子習慣由父母安排打理好生活用品,比如繪畫過後,隨便把畫筆扔在桌子上不收拾。這樣不但造成孩子習慣性的依賴父母,還會養成丟三落四的壞毛病。

    所以媽媽要教育孩子有條不紊的整理自己物品。要先給孩子樹立自己收拾東西的意識,如果明天要上學了,媽媽可以在睡覺前,告訴孩子應該在今晚把書包收拾好,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什麼物品,避免第二天清早慌亂收拾。只有樹立了這種意識,在往後的生活中,孩子在做事前,就能有意識的規劃好首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這樣孩子做事起來就井井有條,不會遇到困難就亂了手腳。

    如何給自律性差孩子立規矩

    碰到孩子這種自律性差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總是反反覆覆地用“不準”“不能”等強制命令,殊不知孩子會因此產生消極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對家長的話無動於衷,甚至出現心理反抗的傾向。

    因為他還小其實孩子的這種所謂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有關的。比如,孩子不能完成一項家長要求的任務,可能是因為他的肌肉運動缺乏協調動作的能力。當孩子的這些大、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有了提高,他們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會有所提高。

    好奇心使然

    孩子喜歡干擾別人,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其實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以及有好奇心的表現。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發展特點,要尊重孩子的這種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質,充分地給孩子提供模仿和有新奇感的物件。

    讓孩子多多認識事物,並鼓勵孩子當小老師,讓孩子享受不斷更新的認知資訊和情感資訊,獲得成功的滿足感。這樣才能有助於家長更好的進行家庭教育,更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秩序美感,這樣也才能逐步培養幼兒的自主和自律性。

    哭鬧成法寶

    當家長沒有滿足幼兒的要求時,幼兒就會經常大吵大鬧,這說明平時家長對幼兒情緒方面的自我控制的培養並不重視,幼兒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哭鬧當成法寶。因此,家長要重視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關心孩子的情緒問題,培養孩子的情緒自制。

    規則要不要

    有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對幼兒樹立規則的意識,就算制定了規則的也只是基本停留在幼兒的生理上,還沒有上升到幼兒的行為品德規則上。這也是幼兒自律能力發展較弱的原因之一。

    幼兒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紀律的制約和成人語言的影響下,從遵守規則開始的,因此,家長在家中應該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飲食、作息、行為和品德規則。

    責任在哪裡

    責任感是自律產生的基礎。在現代家庭生活中,孩子普遍都缺乏責任感的培養,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由成人包辦。即使孩子完成了任務,家長也會認為那是孩子的一時衝動、好玩而不予重視和關注。家長的一些消極評價也會讓孩子的失去自信心,使孩子無法堅持到底,從而造成了幼兒的任務意識淡薄,責任感不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現役的核潛艇共有幾種型號,最強大的是哪種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