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九首
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其二∶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其五∶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其六∶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其七∶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其八∶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註釋】①仲春:即陰曆二月,為春季之中。遘:遇。時雨:應時的雨,使草木滋生。東隅:東方。這兩句是說仲春時節春雨應時而降,春雷開始震響。 ②蟄:蟲類伏藏。眾蟄:指冬眠的蟲類。潛:藏。駭:驚。舒:展。這兩句是說潛藏的蟲類受到了驚動,草木也縱橫滋生舒展了。 ③翩翩:鳥飛輕快的樣子。這句和下句是說新近飛回來的燕子,成雙成對地到我屋裡來。 ④先巢:故巢。故:仍舊。相將:相與、相偕。舊居:指故巢。這兩句是說先前的巢仍然存在,它們相與回到原處。 ⑤這兩句是說自從分別以來,門庭一天天地荒蕪了。 ⑥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話:“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意思是我的心並非石頭,是不可轉動的。表示意志專一不可扭轉。這句和下句是說我長期隱居的意志堅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
【賞析】
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隱,從此開始躬耕自資的生涯。義熙十四年,劉裕殺安帝,立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篡晉稱宋,廢恭帝,並於次年殺之。已經歸隱十六、七年的陶淵明,寫下了一系列詩篇,寄託對晉朝的懷念,和對劉裕的憤慨。《擬古》九首,聯章而為一組,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所指出:“此九章專感革運。”這裡是其中的第三首。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遘,遇。仲春二月,逢上了及時雨。第一聲春雷,亦從東方響起——春天又從東方回來了。“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眾類冬眠之蟄蟲,暗中皆被春雷驚醒,沾了春雨的草木,枝枝葉葉縱橫舒展。以上四句,“眾蟄”句承“始雷”句來,“草木”句則承“遘時雨”句來。此四句寫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機,“草木縱橫舒”之“舒”,尤其傳神。杜甫《續得觀書》“時危草木舒”之句,頗可參玩。“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一雙剛剛到來的燕子,翩翩飛進我的屋裡。“翩翩”、“雙雙”,兩組疊字分別舉於句首,活潑潑地,直是狀出燕子之神態。如在目前,毫不費力。“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先巢”、“舊居”,皆指舊有之燕巢。“相將”即相偕。粱上舊巢依然還在,這雙燕子一下子便尋到了舊巢,飛了進去,住了下來。原來,這雙燕子是詩人家的老朋友呢。曰“相將”,曰“舊居”,看詩人說得多麼親切,這已經是擬人口吻,我亦具物之情矣。燕子之能認取舊巢,這件尋常小事,深深觸動了詩人之別樣情懷。他情不自禁地問那燕子:“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自從去年分別以來,我家門庭是一天天荒蕪了,我的心仍然是堅定不移,但不知您的心情究竟如何?“我心固匪石”之句,用《詩經·邶風·柏舟》成語:“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此句下筆極有力度,有如壁立千仞;亦極具深度,實託喻了詩人堅貞不渝之品節。“君情定何如”之結句,則極富風趣,餘味不盡。倘若燕子有知,定作如此答語:縱然君家門庭荒蕪,可是我心亦依然不改,只認取舊家故巢而已,不然,又怎會飛回君家呢?清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箋》謂:“末四句亦作燕語方有味。”此說實不通。“門庭日荒蕪”,“日”者,一天天也,門庭一天天荒蕪,此是主人所見,故非燕語。
誠如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所評:“此篇託言不背棄之義。”那麼,陶淵明的棄官歸隱,與不背棄晉朝之間,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實並不矛盾。當義熙元年陶淵明棄官歸隱之際,東晉政權實巳掌握在劉裕手中。《宋書·陶潛傳》雲:“(潛)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出仕。”至晉亡以後,淵明之詩文,亦絕不書宋之年號,即不奉其正朔。如實地說,歸隱之志與故國之思在淵明原是一致的,用傳統文化的語言說,這就是節義。品節道義,是陶淵明一生之立身根本。
淵明此詩之藝術特色,令人稱道者實多。首先是極為風趣又極具風骨。詩人與燕子之對話,十分風趣、幽默。在這份風趣、幽默之中,卻蘊藏著一種極嚴肅的人生態度,極堅卓的品節。這是詩歌史上一篇別開生面的優秀作品。其次,是以眾蟄驚雷、草木怒生的大好春天,與“無人可語,但以語燕”(《陶詩析義》)的孤獨寂寞相對照,從而默示出詩人悲懷之深沉。大好春光愈熱鬧,則詩人之孤獨寂寞便愈凸出,其悲懷之深亦愈凸出。再次,是語言平淡自然而有奇趣精采。全詩語言,讀來平淡自然,可是細心體會,詩人用“時”、“始”、“舒”、“新”等語,表達春天一到大自然就發生的那種種最新變化,是多麼銳敏、精當。用“我心匪石”之成語,中間施以一“固”字,表達故國之思,其從容不迫之中,又是何等堅卓挺拔。東坡曾說:“淵明詩初讀若散緩,熟視之有奇趣。”(《冷齋夜話》引)確是會心之言。人們常說淵明詩是絢爛歸於平淡,其實,要從平淡自然之中,見出其奇趣精采,尤其是一段絢爛之精神,讀淵明詩方是不枉。
4.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擬古”意思是摹擬古詩,此詩張玉谷說是“擬登廢樓遠望而傷榮華不久之詩”(《古詩賞析》)。登高望遠而有所思,乃是古詩中最常見的意境。此詩明言“擬古”,則登樓之事,未必實有,而只是虛構形象,藉以抒發情懷。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迢迢”、“百尺”都是形容樓高,李商隱詩句“迢遞高城百尺樓”(《安定城樓》)大概由此而來。“四荒”,四外極遠之地。由於樓高,極遠的地方都看得很“分明”,這又可看作是從對面來寫樓高。“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這兩句是說,這座樓傍晚有云彩飄入,早晨有飛鳥鳴聚。這一方面還是形容樓高,王勃形容“滕王高閣”“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筆法相似。另一方面,是寫此樓之廢,只有雲鳥棲息,而不見人蹤。這幾句寫樓高、樓廢,乃詩人興感之由。“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所見遠,所思廣。“茫茫”,既見地域的廣闊、思緒的浩茫,還表示平原上一無所有。這兩句極具蒼涼的情致,為登眺名句,李嶠的“山川滿目淚沾衣”(《汾陰行》)、晏殊的“滿目山河空念遠”(《浣溪沙》)當皆由此脫化。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以下就是慨嘆了。“此場”即指所望中的山河、平野,古來有多少人在這裡角逐啊,角逐之時又是那麼激昂慷慨,似乎人生的一切追求莫大於斯。而“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北邙”,山名,在洛陽城北,東漢以來君臣多葬於此。這是說,這些“功名士”到頭來一個接一個壽終正寢。從前面的“慷慨”到這裡的“一旦”“相與”,見出命運的無情、功名近乎兒戲。身後情形又是怎樣呢?“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墳上表示萬古不凋的松柏也被人砍伐了,露出了高高低低的墳頭。“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遺主”,死者的後代。這兩句說;倒塌的墳基也無人修理了,死者的遊魂在哪裡呢?也就是說,連魂也找不到一處安身的地方了。這些“功名士”身後未免太淒涼了,他們功在哪裡、名又在哪裡呢?作者最後說:“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誠足貴”是揣摩生前、“慷慨”時的心理,但看看死後的冷落,真正是“可憐傷”了。“憐”、“傷”,同義反復,是加重感嘆。
陶淵明在不少詩中都表達了“榮華難久居”的思想。否定功名富貴,就是對自己歸田躬耕生活道路的肯定。這是陶詩的基本主題之一。其它詩多是運用自述的寫法,從自己的素懷、從當前的生活,絮絮道來,心情顯得比較平靜;這首詩則是登樓懷古,境界高遠,感慨遙深。這與平素的“散緩”風格自是不同。前面寫樓,已暗寓了廢替之嘆;後面懷古,生前、死後的對照,死後的悲哀,著墨甚多;而慨嘆的“功名士”又為爭疆奪土之人。這些都表示了:此詩不單是一般的“傷榮華不久”,而還有著特定的政治內涵。論者謂為寄愴於“國運更革”、晉宋易代,這是很有可能的。 (湯華泉)
【註釋】①扇:用作動詞,吹動。扇微和:春風吹拂,天氣微暖。 ②佳人:美人。美清夜:愛清夜。達曙:到天明。酣:酒足氣振的樣子。這兩句是說美人喜歡這清靜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 ③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辭。持此:仗著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動人。這兩句是說美人唱完歌便長聲嘆息,這首歌極其動人。 ④皎皎:光明的樣子。灼灼:花盛的樣子。華:同花。 ⑤一時好:一時之美好。指“雲間月”圓而又缺,“葉中花”開而復凋。這句和下句是說月和花美在一時,不能長久。
這首詩擬的是古代那些表現“美人遲暮”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古詩”中有,不過,對照起來,擬的更像曹植的《雜詩》“南國有佳人”之類。
詩寫的是佳人在春天的一個“日暮”和“清夜”的感觸。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萬里無雲,顯得何等澄澈;春風把微微的暖意一陣一陣地送來,叫人感到多麼舒適。面對如此景色,自然使人為之心曠神怡,而春風又似乎對人特別有情,殷勤地傳佈著“微和”,顯得人情物態的極為融洽。“日暮天無雲”,即目生情,出語清新自然,“春風扇微和”,“扇”的擬人,“微”字的體貼,都富於情意。這是“日暮”。“清夜”的景色又將如何呢?天色、暖意當亦如之,而後面又補寫了“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顯出更是花好月明,景色就更加迷人了。“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佳人喜愛這清夜,徹夜酣飲,唱歌直到天明。“佳人”,美人,富於青春活力的女子,面對如此的良辰美景,自然激發了她的生活熱情,激發了她對美好人生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她的“酣且歌”,是對春景的陶醉,也是對人生的陶醉,如同後來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所寫:“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雖則活動內容不盡相同,而心情則是一樣的。上面的寫景抒情,寫日暮景包含清夜,而“美清夜”又暗含日暮,清夜景又見於後幅,用筆錯落互見,不同於靖節慣常的平敘,賞者當有會於心。
後幅是樂極悲來了。“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竟”者歌終也,“持此”猶得此、對此之意。大凡人們面對美好的事物,常常是愛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勝,但轉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幾時?佳人還會想到:自己的芳華又能保持多久?芳顏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賞識?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種種複雜意緒,“此”即良辰美景之謂也。下面四句或謂即佳人歌唱之辭,而理解為歌竟時的自言自語(即嘆息之詞)似更貼切。狀“月”前用“皎皎”,又以雲來烘托;狀“華(花)”用“灼灼”形容,又襯以綠葉。這是多麼美好,真是花月交輝啊。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慮。“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話語似不甚峻切,內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輕的。曹植“南國有佳人”後幅是:“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作者代佳人說出心中的苦悲,這裡是以佳人之口自傳心曲,益顯意深情婉。
與上述曹植《雜詩》一樣,這首詩也是一篇寓言體作品,“佳人”顯現了作者對人生的執著,詩中“美人遲暮”之感,正見出他某種用世之情。組詩《擬古》作于靖節晚歲,這可見作者身處易代之時,也並未忘懷世事,失去生活的熱力。鍾嶸在《詩品》中舉此詩以為別調,評雲:“世嘆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認為此詩不是一般的“田家語”,也就是說它似乎別有寄託;認為此詩並非“質直”,而是辭采華美,這在靖節詩中確不多見。寫“佳人”云云,全部陶詩一百二十多首,也只有這一篇。至於方東樹說此詩“情景交融,盛唐人所自出”(《昭昧詹言》),正可作“風華清靡”一語的註腳。8.我年少的時候身體健壯且性情激烈,獨自按劍行遊天下。
誰說我只在附近遊走,我到達了張掖縣以及幽州。
餓了就像伯夷與叔齊隱居在首陽山,采薇食用,
渴了則飲用太子丹送別荊軻的易水之水。
遠遊的路上未遇彼此相交而能相互瞭解的朋友,只見到了古代的墳冢。
路邊見到兩座年代久遠的荒墳,埋的是俞伯牙與莊子。
俞伯牙與莊子有像鍾子期和惠施那樣的難得知音,
而我遊走四方,想要求取的又是甚麼呢?
【註釋】①這句是說盼望三年之內可以採桑養蠶。 ②始:才。值:逢。 ③柯:枝幹。滄海:指東海。這兩句是說桑樹的枝幹被摧折了,根葉漂浮到大海中去了。 ④欲誰待:即欲何待,還依靠什麼? ⑤本:桑樹枝幹。這句和下句是說桑樹不種在高原上,而種在江邊,根基不鞏固,所以摧折,有什麼可後悔的?
陶淵明發舒歸隱之志的詩歌,往往是暢所欲言,而寄託故國之思的詩歌,則往往是微婉其辭。其中如《述酒》一篇,便隱晦曲折之至。所以,只論陶詩明白如話,其實並不全面。《擬古》九首之第九首,亦是一篇用比興手法寄託故國之思的作品。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種桑於長江邊,為期已是三年,似可望有所收穫了。乍一看來,起筆二句所寫不過是種桑之一小事,可是此一事象,實託喻著重大政治事件。桑樹乃晉朝之象徵也。西晉傅鹹《桑樹賦序》雲:“世祖(晉武帝)昔為中壘將軍,於直廬種桑一株,迄今三十餘年,其茂盛不衰。皇太子(即晉惠帝)入朝,以此廬為便坐。”《賦》文並謂:“惟皇晉之基命,爰於斯而發祥。”可見以桑樹象徵晉朝,是有來歷的。江邊本非種桑之地,“種桑長江邊”,此暗喻晉恭帝為劉裕所立。恭帝於義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即位,至元熙二年(420)六月被劉裕逼迫禪位,前後正是三年,故詩云“三年望當採”。本來,桑樹種植三年,則可望採其葉矣——此言其已當茂盛;君主在位三年,則可望有成績矣——此言其已當自強。此在恭帝,雖說是無望之望,然而同情晉朝的人,畢竟望其能夠固本自立。結果如何呢?“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枝條剛開始生長起來,卻突然遭到山河變遷。曰“始欲茂”,實是未茂。曰“山河改”,則呼應“長江邊”,不言而喻,洪水滔滔,江岸崩潰矣。長江邊豈種桑之地?昔日種桑是於斯,今日毀桑亦於斯,此正喻說恭帝是為劉裕所立,亦為劉裕所廢也。“忽值山河改”一句,觸目驚心,雖是比興,亦是明言矣。元熙二年六月,劉裕逼恭帝禪位,篡晉稱宋,改元永初。山河變色矣。“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洪水滔滔,高岸為谷,沖斷了樹枝,捲走了根株。那洪水滔滔,正如滄海橫流。三年之桑,毀於一旦。劉裕逼恭帝禪位,即廢之為零陵王。“根株浮滄海”句,喻指此事。次年宋永初二年(421),劉裕便派人殺害了廢帝。從“三年望當採”及“根株浮滄海”之句,可知此詩當作於恭帝被廢之後,次年被害之前。恭帝被害之後,陶淵明是以《述酒》一詩,作出反應的。程穆衡《陶詩程傳》雲:“‘柯葉’、‘枝條’,蓋指司馬休之之事。休之拒守荊州,而道賜發宣城,楚之據長社。迨劉裕克江陵,奔亡相繼,而晉祚始斬。”所言甚是。從“枝條始欲茂”及“柯葉自摧折”看,晉室本來並非未作努力自強,“三年望當採”亦並非毫無來由之望,可是晉室終非劉裕之敵手,同情者之希望,也終於落空。“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此二句,從比興之表面事象說,是寫桑樹既毀,春蠶遂無葉可食;蠶絲不成,寒衣亦無資源可制。從所寄託之深層情意言,則是表達天下同情晉朝之人包括詩人自己,當晉亡之後深深的失落悲感,其對於晉朝的依戀之情,亦見於言外。此二句所寫晉亡及於人們之影響,託喻春蠶、寒衣之事象,但仍與桑樹這一基本象徵有密切聯絡,全詩構思,縝密而自然如此。“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本者,根也。結筆兩句,迴向桑樹,仍是雙管齊下。表面意謂當時種桑既在江邊,而未植根高原,則今日桑樹根株全毀,又如何可以追悔!深層意蘊,則是當時晉室既依賴於劉裕,今日晉之亡於劉裕,亦無可追悔也。誠如黃文煥《陶詩析義》之所言:“事至於不堪悔,而其痛愈深矣!”
淵明此詩當作於晉亡之後不久。如詩所示,在淵明心靈深處,實痛憤劉裕,同情晉朝,對於晉亡,沉痛至深。這就說明,在歸隱十六年之後,陶淵明亦決非一忘世之人,他對於世道政治,仍然抱有堅確的是非之判斷,鮮明的愛憎之情。就是將他說為一道家,實亦未妥。同時,亦如此詩所示,淵明以一同時之人,能夠對晉亡之一段當代歷史,表達明晰之認識,提出清醒之教訓。尤其“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二句,可以見出其清醒、理智之態度。這,顯然又是與他早已棄官歸隱,與現實政治之間保持了相當距離所分不開的。可以說,淵明此詩是一幅晉亡之詩史。
淵明此詩藝術造詣很高。詩中採用桑樹這一晉朝之象徵,喻說晉亡一段歷史,比興已可謂高明、得體。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此詩以比興結體,桑樹作為基本象徵,全幅詩篇一以貫之,始終都未脫離這一基本象徵。意象毫無支離之感。中國詩歌藝術,以比興為根本大法。《詩經》之比興,多局於開篇之起興,簡單之比喻。比興至於《楚辭》,發展而為自覺之象徵,寄託以深意,但亦多為片段,詩幅主體猶是直抒。淵明此詩,以同一象徵性意象貫串全幅詩篇,極為完整圓滿,而寄託遙深,不著痕跡。可以說,淵明此詩之創造,豐富了中國詩歌比興寄託之藝術傳統。
擬古九首
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其二∶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其五∶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簷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其六∶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其七∶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其八∶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註釋】①仲春:即陰曆二月,為春季之中。遘:遇。時雨:應時的雨,使草木滋生。東隅:東方。這兩句是說仲春時節春雨應時而降,春雷開始震響。 ②蟄:蟲類伏藏。眾蟄:指冬眠的蟲類。潛:藏。駭:驚。舒:展。這兩句是說潛藏的蟲類受到了驚動,草木也縱橫滋生舒展了。 ③翩翩:鳥飛輕快的樣子。這句和下句是說新近飛回來的燕子,成雙成對地到我屋裡來。 ④先巢:故巢。故:仍舊。相將:相與、相偕。舊居:指故巢。這兩句是說先前的巢仍然存在,它們相與回到原處。 ⑤這兩句是說自從分別以來,門庭一天天地荒蕪了。 ⑥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話:“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意思是我的心並非石頭,是不可轉動的。表示意志專一不可扭轉。這句和下句是說我長期隱居的意志堅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
【賞析】
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隱,從此開始躬耕自資的生涯。義熙十四年,劉裕殺安帝,立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篡晉稱宋,廢恭帝,並於次年殺之。已經歸隱十六、七年的陶淵明,寫下了一系列詩篇,寄託對晉朝的懷念,和對劉裕的憤慨。《擬古》九首,聯章而為一組,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所指出:“此九章專感革運。”這裡是其中的第三首。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遘,遇。仲春二月,逢上了及時雨。第一聲春雷,亦從東方響起——春天又從東方回來了。“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眾類冬眠之蟄蟲,暗中皆被春雷驚醒,沾了春雨的草木,枝枝葉葉縱橫舒展。以上四句,“眾蟄”句承“始雷”句來,“草木”句則承“遘時雨”句來。此四句寫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機,“草木縱橫舒”之“舒”,尤其傳神。杜甫《續得觀書》“時危草木舒”之句,頗可參玩。“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一雙剛剛到來的燕子,翩翩飛進我的屋裡。“翩翩”、“雙雙”,兩組疊字分別舉於句首,活潑潑地,直是狀出燕子之神態。如在目前,毫不費力。“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先巢”、“舊居”,皆指舊有之燕巢。“相將”即相偕。粱上舊巢依然還在,這雙燕子一下子便尋到了舊巢,飛了進去,住了下來。原來,這雙燕子是詩人家的老朋友呢。曰“相將”,曰“舊居”,看詩人說得多麼親切,這已經是擬人口吻,我亦具物之情矣。燕子之能認取舊巢,這件尋常小事,深深觸動了詩人之別樣情懷。他情不自禁地問那燕子:“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自從去年分別以來,我家門庭是一天天荒蕪了,我的心仍然是堅定不移,但不知您的心情究竟如何?“我心固匪石”之句,用《詩經·邶風·柏舟》成語:“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此句下筆極有力度,有如壁立千仞;亦極具深度,實託喻了詩人堅貞不渝之品節。“君情定何如”之結句,則極富風趣,餘味不盡。倘若燕子有知,定作如此答語:縱然君家門庭荒蕪,可是我心亦依然不改,只認取舊家故巢而已,不然,又怎會飛回君家呢?清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箋》謂:“末四句亦作燕語方有味。”此說實不通。“門庭日荒蕪”,“日”者,一天天也,門庭一天天荒蕪,此是主人所見,故非燕語。
誠如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所評:“此篇託言不背棄之義。”那麼,陶淵明的棄官歸隱,與不背棄晉朝之間,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實並不矛盾。當義熙元年陶淵明棄官歸隱之際,東晉政權實巳掌握在劉裕手中。《宋書·陶潛傳》雲:“(潛)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出仕。”至晉亡以後,淵明之詩文,亦絕不書宋之年號,即不奉其正朔。如實地說,歸隱之志與故國之思在淵明原是一致的,用傳統文化的語言說,這就是節義。品節道義,是陶淵明一生之立身根本。
淵明此詩之藝術特色,令人稱道者實多。首先是極為風趣又極具風骨。詩人與燕子之對話,十分風趣、幽默。在這份風趣、幽默之中,卻蘊藏著一種極嚴肅的人生態度,極堅卓的品節。這是詩歌史上一篇別開生面的優秀作品。其次,是以眾蟄驚雷、草木怒生的大好春天,與“無人可語,但以語燕”(《陶詩析義》)的孤獨寂寞相對照,從而默示出詩人悲懷之深沉。大好春光愈熱鬧,則詩人之孤獨寂寞便愈凸出,其悲懷之深亦愈凸出。再次,是語言平淡自然而有奇趣精采。全詩語言,讀來平淡自然,可是細心體會,詩人用“時”、“始”、“舒”、“新”等語,表達春天一到大自然就發生的那種種最新變化,是多麼銳敏、精當。用“我心匪石”之成語,中間施以一“固”字,表達故國之思,其從容不迫之中,又是何等堅卓挺拔。東坡曾說:“淵明詩初讀若散緩,熟視之有奇趣。”(《冷齋夜話》引)確是會心之言。人們常說淵明詩是絢爛歸於平淡,其實,要從平淡自然之中,見出其奇趣精采,尤其是一段絢爛之精神,讀淵明詩方是不枉。
4.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擬古”意思是摹擬古詩,此詩張玉谷說是“擬登廢樓遠望而傷榮華不久之詩”(《古詩賞析》)。登高望遠而有所思,乃是古詩中最常見的意境。此詩明言“擬古”,則登樓之事,未必實有,而只是虛構形象,藉以抒發情懷。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迢迢”、“百尺”都是形容樓高,李商隱詩句“迢遞高城百尺樓”(《安定城樓》)大概由此而來。“四荒”,四外極遠之地。由於樓高,極遠的地方都看得很“分明”,這又可看作是從對面來寫樓高。“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這兩句是說,這座樓傍晚有云彩飄入,早晨有飛鳥鳴聚。這一方面還是形容樓高,王勃形容“滕王高閣”“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筆法相似。另一方面,是寫此樓之廢,只有雲鳥棲息,而不見人蹤。這幾句寫樓高、樓廢,乃詩人興感之由。“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所見遠,所思廣。“茫茫”,既見地域的廣闊、思緒的浩茫,還表示平原上一無所有。這兩句極具蒼涼的情致,為登眺名句,李嶠的“山川滿目淚沾衣”(《汾陰行》)、晏殊的“滿目山河空念遠”(《浣溪沙》)當皆由此脫化。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以下就是慨嘆了。“此場”即指所望中的山河、平野,古來有多少人在這裡角逐啊,角逐之時又是那麼激昂慷慨,似乎人生的一切追求莫大於斯。而“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北邙”,山名,在洛陽城北,東漢以來君臣多葬於此。這是說,這些“功名士”到頭來一個接一個壽終正寢。從前面的“慷慨”到這裡的“一旦”“相與”,見出命運的無情、功名近乎兒戲。身後情形又是怎樣呢?“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墳上表示萬古不凋的松柏也被人砍伐了,露出了高高低低的墳頭。“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遺主”,死者的後代。這兩句說;倒塌的墳基也無人修理了,死者的遊魂在哪裡呢?也就是說,連魂也找不到一處安身的地方了。這些“功名士”身後未免太淒涼了,他們功在哪裡、名又在哪裡呢?作者最後說:“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誠足貴”是揣摩生前、“慷慨”時的心理,但看看死後的冷落,真正是“可憐傷”了。“憐”、“傷”,同義反復,是加重感嘆。
陶淵明在不少詩中都表達了“榮華難久居”的思想。否定功名富貴,就是對自己歸田躬耕生活道路的肯定。這是陶詩的基本主題之一。其它詩多是運用自述的寫法,從自己的素懷、從當前的生活,絮絮道來,心情顯得比較平靜;這首詩則是登樓懷古,境界高遠,感慨遙深。這與平素的“散緩”風格自是不同。前面寫樓,已暗寓了廢替之嘆;後面懷古,生前、死後的對照,死後的悲哀,著墨甚多;而慨嘆的“功名士”又為爭疆奪土之人。這些都表示了:此詩不單是一般的“傷榮華不久”,而還有著特定的政治內涵。論者謂為寄愴於“國運更革”、晉宋易代,這是很有可能的。 (湯華泉)
【註釋】①扇:用作動詞,吹動。扇微和:春風吹拂,天氣微暖。 ②佳人:美人。美清夜:愛清夜。達曙:到天明。酣:酒足氣振的樣子。這兩句是說美人喜歡這清靜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 ③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辭。持此:仗著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動人。這兩句是說美人唱完歌便長聲嘆息,這首歌極其動人。 ④皎皎:光明的樣子。灼灼:花盛的樣子。華:同花。 ⑤一時好:一時之美好。指“雲間月”圓而又缺,“葉中花”開而復凋。這句和下句是說月和花美在一時,不能長久。
【賞析】
這首詩擬的是古代那些表現“美人遲暮”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古詩”中有,不過,對照起來,擬的更像曹植的《雜詩》“南國有佳人”之類。
詩寫的是佳人在春天的一個“日暮”和“清夜”的感觸。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萬里無雲,顯得何等澄澈;春風把微微的暖意一陣一陣地送來,叫人感到多麼舒適。面對如此景色,自然使人為之心曠神怡,而春風又似乎對人特別有情,殷勤地傳佈著“微和”,顯得人情物態的極為融洽。“日暮天無雲”,即目生情,出語清新自然,“春風扇微和”,“扇”的擬人,“微”字的體貼,都富於情意。這是“日暮”。“清夜”的景色又將如何呢?天色、暖意當亦如之,而後面又補寫了“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顯出更是花好月明,景色就更加迷人了。“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佳人喜愛這清夜,徹夜酣飲,唱歌直到天明。“佳人”,美人,富於青春活力的女子,面對如此的良辰美景,自然激發了她的生活熱情,激發了她對美好人生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她的“酣且歌”,是對春景的陶醉,也是對人生的陶醉,如同後來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所寫:“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雖則活動內容不盡相同,而心情則是一樣的。上面的寫景抒情,寫日暮景包含清夜,而“美清夜”又暗含日暮,清夜景又見於後幅,用筆錯落互見,不同於靖節慣常的平敘,賞者當有會於心。
後幅是樂極悲來了。“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竟”者歌終也,“持此”猶得此、對此之意。大凡人們面對美好的事物,常常是愛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勝,但轉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幾時?佳人還會想到:自己的芳華又能保持多久?芳顏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賞識?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種種複雜意緒,“此”即良辰美景之謂也。下面四句或謂即佳人歌唱之辭,而理解為歌竟時的自言自語(即嘆息之詞)似更貼切。狀“月”前用“皎皎”,又以雲來烘托;狀“華(花)”用“灼灼”形容,又襯以綠葉。這是多麼美好,真是花月交輝啊。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慮。“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話語似不甚峻切,內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輕的。曹植“南國有佳人”後幅是:“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作者代佳人說出心中的苦悲,這裡是以佳人之口自傳心曲,益顯意深情婉。
與上述曹植《雜詩》一樣,這首詩也是一篇寓言體作品,“佳人”顯現了作者對人生的執著,詩中“美人遲暮”之感,正見出他某種用世之情。組詩《擬古》作于靖節晚歲,這可見作者身處易代之時,也並未忘懷世事,失去生活的熱力。鍾嶸在《詩品》中舉此詩以為別調,評雲:“世嘆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認為此詩不是一般的“田家語”,也就是說它似乎別有寄託;認為此詩並非“質直”,而是辭采華美,這在靖節詩中確不多見。寫“佳人”云云,全部陶詩一百二十多首,也只有這一篇。至於方東樹說此詩“情景交融,盛唐人所自出”(《昭昧詹言》),正可作“風華清靡”一語的註腳。8.我年少的時候身體健壯且性情激烈,獨自按劍行遊天下。
誰說我只在附近遊走,我到達了張掖縣以及幽州。
餓了就像伯夷與叔齊隱居在首陽山,采薇食用,
渴了則飲用太子丹送別荊軻的易水之水。
遠遊的路上未遇彼此相交而能相互瞭解的朋友,只見到了古代的墳冢。
路邊見到兩座年代久遠的荒墳,埋的是俞伯牙與莊子。
俞伯牙與莊子有像鍾子期和惠施那樣的難得知音,
而我遊走四方,想要求取的又是甚麼呢?
【註釋】①這句是說盼望三年之內可以採桑養蠶。 ②始:才。值:逢。 ③柯:枝幹。滄海:指東海。這兩句是說桑樹的枝幹被摧折了,根葉漂浮到大海中去了。 ④欲誰待:即欲何待,還依靠什麼? ⑤本:桑樹枝幹。這句和下句是說桑樹不種在高原上,而種在江邊,根基不鞏固,所以摧折,有什麼可後悔的?
【賞析】
陶淵明發舒歸隱之志的詩歌,往往是暢所欲言,而寄託故國之思的詩歌,則往往是微婉其辭。其中如《述酒》一篇,便隱晦曲折之至。所以,只論陶詩明白如話,其實並不全面。《擬古》九首之第九首,亦是一篇用比興手法寄託故國之思的作品。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種桑於長江邊,為期已是三年,似可望有所收穫了。乍一看來,起筆二句所寫不過是種桑之一小事,可是此一事象,實託喻著重大政治事件。桑樹乃晉朝之象徵也。西晉傅鹹《桑樹賦序》雲:“世祖(晉武帝)昔為中壘將軍,於直廬種桑一株,迄今三十餘年,其茂盛不衰。皇太子(即晉惠帝)入朝,以此廬為便坐。”《賦》文並謂:“惟皇晉之基命,爰於斯而發祥。”可見以桑樹象徵晉朝,是有來歷的。江邊本非種桑之地,“種桑長江邊”,此暗喻晉恭帝為劉裕所立。恭帝於義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即位,至元熙二年(420)六月被劉裕逼迫禪位,前後正是三年,故詩云“三年望當採”。本來,桑樹種植三年,則可望採其葉矣——此言其已當茂盛;君主在位三年,則可望有成績矣——此言其已當自強。此在恭帝,雖說是無望之望,然而同情晉朝的人,畢竟望其能夠固本自立。結果如何呢?“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枝條剛開始生長起來,卻突然遭到山河變遷。曰“始欲茂”,實是未茂。曰“山河改”,則呼應“長江邊”,不言而喻,洪水滔滔,江岸崩潰矣。長江邊豈種桑之地?昔日種桑是於斯,今日毀桑亦於斯,此正喻說恭帝是為劉裕所立,亦為劉裕所廢也。“忽值山河改”一句,觸目驚心,雖是比興,亦是明言矣。元熙二年六月,劉裕逼恭帝禪位,篡晉稱宋,改元永初。山河變色矣。“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洪水滔滔,高岸為谷,沖斷了樹枝,捲走了根株。那洪水滔滔,正如滄海橫流。三年之桑,毀於一旦。劉裕逼恭帝禪位,即廢之為零陵王。“根株浮滄海”句,喻指此事。次年宋永初二年(421),劉裕便派人殺害了廢帝。從“三年望當採”及“根株浮滄海”之句,可知此詩當作於恭帝被廢之後,次年被害之前。恭帝被害之後,陶淵明是以《述酒》一詩,作出反應的。程穆衡《陶詩程傳》雲:“‘柯葉’、‘枝條’,蓋指司馬休之之事。休之拒守荊州,而道賜發宣城,楚之據長社。迨劉裕克江陵,奔亡相繼,而晉祚始斬。”所言甚是。從“枝條始欲茂”及“柯葉自摧折”看,晉室本來並非未作努力自強,“三年望當採”亦並非毫無來由之望,可是晉室終非劉裕之敵手,同情者之希望,也終於落空。“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此二句,從比興之表面事象說,是寫桑樹既毀,春蠶遂無葉可食;蠶絲不成,寒衣亦無資源可制。從所寄託之深層情意言,則是表達天下同情晉朝之人包括詩人自己,當晉亡之後深深的失落悲感,其對於晉朝的依戀之情,亦見於言外。此二句所寫晉亡及於人們之影響,託喻春蠶、寒衣之事象,但仍與桑樹這一基本象徵有密切聯絡,全詩構思,縝密而自然如此。“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本者,根也。結筆兩句,迴向桑樹,仍是雙管齊下。表面意謂當時種桑既在江邊,而未植根高原,則今日桑樹根株全毀,又如何可以追悔!深層意蘊,則是當時晉室既依賴於劉裕,今日晉之亡於劉裕,亦無可追悔也。誠如黃文煥《陶詩析義》之所言:“事至於不堪悔,而其痛愈深矣!”
淵明此詩當作於晉亡之後不久。如詩所示,在淵明心靈深處,實痛憤劉裕,同情晉朝,對於晉亡,沉痛至深。這就說明,在歸隱十六年之後,陶淵明亦決非一忘世之人,他對於世道政治,仍然抱有堅確的是非之判斷,鮮明的愛憎之情。就是將他說為一道家,實亦未妥。同時,亦如此詩所示,淵明以一同時之人,能夠對晉亡之一段當代歷史,表達明晰之認識,提出清醒之教訓。尤其“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二句,可以見出其清醒、理智之態度。這,顯然又是與他早已棄官歸隱,與現實政治之間保持了相當距離所分不開的。可以說,淵明此詩是一幅晉亡之詩史。
淵明此詩藝術造詣很高。詩中採用桑樹這一晉朝之象徵,喻說晉亡一段歷史,比興已可謂高明、得體。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此詩以比興結體,桑樹作為基本象徵,全幅詩篇一以貫之,始終都未脫離這一基本象徵。意象毫無支離之感。中國詩歌藝術,以比興為根本大法。《詩經》之比興,多局於開篇之起興,簡單之比喻。比興至於《楚辭》,發展而為自覺之象徵,寄託以深意,但亦多為片段,詩幅主體猶是直抒。淵明此詩,以同一象徵性意象貫串全幅詩篇,極為完整圓滿,而寄託遙深,不著痕跡。可以說,淵明此詩之創造,豐富了中國詩歌比興寄託之藝術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