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4651256228734

    林黛玉在紅樓夢裡面的性格特點是悽美,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的為人處事,“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在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們往往對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揚而使主人公幾達神化的程度,這就導致人物的塑造脫離了現實生活變得空泛無趣、了無動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裡邊看得出來,儘管兩人在平日裡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事實證明,越到後來“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寶釵,而“以誠相待,啥也不瞞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與坦誠也由此可見一斑。林黛玉在紅樓夢裡的主要事蹟有黛玉葬花,林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裡最乾淨,說明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的詩歌之一。寶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時候有一段對話,成為《紅樓夢》中一場情人之間解除誤會的絕唱。在《紅樓夢》中是最經典的片段之一,看過《紅樓夢》的人都對這一段過目不忘。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可能是個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種姻緣,不想命運如此多作弄,其特點可概括為“悽美”二字。“悽”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淒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在、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悽美”的悲劇形象。  外在之悽美  初見黛玉,作者並未直接著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歎:“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而在寶玉的眼中:“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嫋嫋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悽美”。  內在之悽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的為人處事,“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在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們往往對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揚而使主人公幾達神化的程度,這就導致人物的塑造脫離了現實生活變得空泛無趣、了無動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裡邊看得出來,儘管兩人在平日裡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事實證明,越到後來“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寶釵,而“以誠相待,啥也不瞞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與坦誠也由此可見一斑。  本是天外飛仙,何故淒涼如是?曹翁筆墨之神,亦在於此,一方面讓黛玉“美麗”到極至,一方面又讓她“淒涼”而至身死!於是乎,一個跨越無數時空的、恆久的悲劇性人物--“悽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讓人為她盡情的感痛傷心,耿耿而不能忘懷。林黛玉豐富性格特徵的表現 (一)在林黛玉的豐富性格中,較為突出也最為世人所公認的就是那所謂的“小性兒”,說話尖酸刻薄不饒人、諸事好挑剔等。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其“小性兒”、說話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歡的性格背後,隱藏的正是她那顆十分強烈的自尊心。執著地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維護人的尊嚴,不能容忍對人格和自尊心的絲毫褻瀆,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時,她就“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正反映了她那種強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她曾“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處境是寄人籬下,不是“正經主子”,因而顯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眾人面前受損。可以說,林黛玉就是帶著這樣一顆強烈的自尊心來到賈府的,明白了這點,我們就會發現,林黛玉那些被人們視之為“小性兒”的事情,都是和她的這顆強烈的自尊心密切相關的。它就象一根繃得緊緊的弦,安裝在異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無意,只要稍一觸動,就會強烈地顫動起來。 第七回,寫周瑞家的替薛姨媽給賈府眾姐妹送宮花一事,當送給林黛玉時,林黛玉正在寶玉房中,周瑞家的笑著說:“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來與姑娘戴。”寶玉便說:“什麼花兒,拿來給我看看。”而林黛玉卻只一望便問:“還是單送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說:“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當時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從這裡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宮花的價值,而是在乎於在這件事中別人對她的態度,她不是嫌送來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願意別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後,將挑剩的送給她。因為這太傷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這點,倒真會以為林黛玉對人對事太小氣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袋,賀元春歸省慶元宵”中,寫寶玉一時高興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給了眾小廝們。林黛玉知道後,以為自己送給他的“荷包”也給小廝們拿走了,就道:“我給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想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完就賭氣回房,把原來正替寶玉做的香袋兒“拿過來就絞”。後來寶玉跟她解釋過後,他也知道了那“荷包”寶玉珍藏在懷裡,可還是生氣,當寶玉向她陪不是時,她還邊哭邊說:“你不用同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這當了什麼!”最後禁不住要寶玉“好妹妹”長、“好妹妹”短的賠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氣了,簡直有些無理取鬧的架勢,但只要細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這種“小性兒”後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愛情專一、要求尊重人、維護人的尊嚴的強烈的自尊心,是這種強烈自尊心的表現。 第十九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節中,寶玉聞得林黛玉袖中發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籠著何物,林黛玉說:“想必是櫃子裡頭的香氣,衣服上薰染的也未可知”。寶玉說:“這香的氣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餅子……的香”。林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麼„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泡製,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當寶玉識趣地避開話題後,她又說:“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沒有?”害得寶玉一時解不下來,就問:“什麼„暖香‟?”她卻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去配?”後來還是寶玉解得圍。大家都知道,《紅樓夢》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寶釵一人,而林黛玉說的那個“人家”當然就是指寶釵了。從這裡林黛玉已表現出心思細密,敏感異常。為什麼會這樣呢?仔細一思量就可以知道,其實這也正反映了林黛玉那種強烈的自尊心。她生怕自己的知已戀人被人搶走,那樣對她就太不公平了。第二十回,史湘雲就當面對林黛玉說:“你敢挑寶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麼不及你呢?”林黛玉聽了當時就“冷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她,我哪裡敢挑他呢。”後來還是眾人勸解開來,從這裡我們難道能說林黛玉“小性兒”嗎?她為什麼“冷笑”?這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紅樓夢》中,寶黛釵的關係是最敏感尖銳的話題,而史湘雲卻有意把林黛玉說得不如寶釵,這怎能不傷她的心呢?她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會激烈地顫動起來了。第二十二回賈母帶頭出資二十兩給寶釵做生日,並特意請了班戲子來熱鬧,而林黛玉到賈府這麼幾年,卻從沒人給她做過一個像樣的生日,至於後面說“敏探春”算賈府眾人的生日時就記不起林黛玉的生日了。這還罷了,至晚散時,鳳姐指著一位戲子說:“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史湘雲就當著眾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眾人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寶玉給湘雲使了個眼色,後來差點氣走了胸懷爽朗的史湘雲。而這也成為寶黛鬧矛盾最兇時間最長的導火線,氣得寶玉“大哭起來”,感到“回頭試想真無趣”。寶玉對林黛玉還從沒這樣灰心過呢,每次林黛玉生氣,他都會去哄她,而這次卻例外了。林黛玉之所以這樣大發作,原因很簡單,“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這太傷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為當時社會地位最低賤的就莫過於“戲子”了,這怎能不使她備受屈辱呢?難道我們還能說她“小性兒”嗎?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紅院敲門,剛好碰到晴雯生氣,沒聽清是林黛玉的聲音而沒開門,林黛玉就錯疑在寶玉身上,就“獨立牆角邊花陰下,悲悲慼慼嗚咽起來”,回去後,又“倚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薛寶釵史湘雲都曾受過寶玉不留情面的頂撞,她們也不過是“滿臉通紅”而已,而林黛玉卻只因一點誤會受了點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實可見其自尊心的強烈了。要列舉林黛玉為捍衛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現出的“小性兒”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說明問題的莫過於林黛玉在處理愛情問題上表現出的若為尊嚴故,生命與愛情皆可拋了。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中,林黛玉發現寶玉看的是《會真記》後,“把花具且都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看……自覺詞藻警人,餘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並也笑道:“果然有趣”,可當寶玉藉機說出“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時,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生氣地指著寶玉說:“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說到“欺負”時,“早又把眼睛圈兒紅了,轉身就走”。原因是什麼呢?是寶玉說的確是“淫詞豔曲”、是“混話”嗎?當然不是。前面說到林黛玉對《西廂記》、《會真記》一類的書也是“越看越愛看的”,怎麼這會兒就成了“混話”呢?是林黛玉不愛寶玉?可大家都知道寶黛的愛戀是真摯的,可以說林黛玉在賈府生活下去的勇氣就是對寶玉愛情的追求與憧憬,是寶玉的愛情帶給她生的信念,吸引著她對未來的期望,一旦得到寶玉愛的表白時該是多麼的歡心,多麼的喜悅呀。 而事實卻相反,林黛玉卻對夢寐以求的愛的表白感到氣憤不已,覺得寶玉是“欺負”她。既然林黛玉是愛寶玉的,又是喜歡這些“混話”的,那麼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們知道林黛玉當時的“不覺帶腮連身的通紅”、“早又把眼睛圈兒紅了”這些表情,是連善變的王熙鳳也一時裝不出來的,何況是這個“痴顰兒”。這樣,唯一的解釋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養,這樣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這樣的場合、以這種示愛的方式出現的,這種場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這種愛的坦白對她來說簡直就是一種褻瀆,是“欺負”她,太傷她的自尊心了。像這樣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蕭湘館春困發幽情”一節中表現得也很充分。當寶玉當著林黛玉的面對丫環紫鵑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時,林黛玉是氣得“登時撂下臉來”,還哭著說:“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帳書,也來拿我取笑兒。我成了爺們解悶的。”哭著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為什麼這樣大發作呢?當寶玉來時就明明聽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長嘆“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這足以說明林黛玉心中對寶玉的愛戀是無限火熱的。每日都為寶玉神昏不定,思曲纏綿,而且自己口中說的就是那所謂的“混話”。可見,本來寶玉話中的內容、詞語的實質是可以帶給林黛玉愛情的喜悅的,但寶玉表達愛情的方式卻傷了她的尊嚴,令她無法接受,至少她是這樣認為的。在神聖的愛情與尊嚴面前要她做選擇的話,林黛玉是毫不猶豫地選擇維護自己的尊嚴。可見,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強烈了。(二)人們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兒”的同時,又往往會被林黛玉的善良、純潔、率直、熱情大方、溫柔體貼等所感動。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時,林黛玉因聽寶玉對茶賞讚不絕,就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當時妙玉就當著寶玉寶釵兩人之面說林黛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卻“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話”,毫不介意。第二十二回,寶玉一時“感忿”寫了一個字帖兒,林黛玉看了“不覺可嘆可笑”,還把它帶回去與湘雲同看。此中並不因湘雲剛不久曾當眾說她像臺上的某個戲子引起與寶玉的一場大風波而記恨湘雲,可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被人視之為“小性兒”的心胸狹隘的林黛玉卻能做到,足見其氣量寬宏了吧!林黛玉不僅在十二釵面前表現得很寬容,就是在丫環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與寶玉交往過程中,經常鬧彆扭,這是大家所熟悉的,丫環紫娟就曾為此事當面批評林黛玉:“寶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當然此類事情中,紫娟有許多是不明就裡的,但林黛玉卻一聲也不責怪她。在這些方面,被人們視之為“小性兒”、“行動愛惱人”的林黛玉,不是表現得非常豁達和寬容嗎?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中,林黛玉當面對寶釵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當寶釵提出給她送燕窩時,林黛玉忙笑道:“東西事小,難得你多情如此。”別人不知,還以為林黛玉真是個多心的人。其實,林黛玉懷疑寶釵是有原因的,從滴翠亭寶釵撲蝶時偷聽了丫環說話而後又使金蟬脫殼計嫁嫌於林黛玉這事就可知寶釵的為人的確奸詐,林黛玉對她懷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當林黛玉處在孤苦、愁悶的心境下,寶釵給她捎來一點燕窩並與她說了幾句悄悄話之後,就把心都全盤掏出來給寶釵,把內心的秘密都說了給寶釵。“若不是從前日看來,今日這話,再不 對你說……”。釵黛之間的矛盾就這樣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純潔的心靈面前得到了些許緩和。當然這正中了寶釵設的奸計,但至少在外人看來,包括林黛玉都認為,自己與寶釵關係好了。這從後面寶玉問林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林黛玉笑道:“誰知她竟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她藏奸”可看出,在這裡,林黛玉僅憑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寶釵,不僅改變了對她的看法,還把自己過去對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訴了對方。並不是她幼稚無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樸實純潔而又直率的美德。第四十八回,寫香菱要學詩,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多麼熱情!在教詩的過程中,又先對她講一般的原理,“不以詞害意”。又給她推薦好書,並借給她必讀書《王摩詰全集》等,幫她解釋詩意,然後命題作詩。批改詩篇尤其認真仔細,真正做到了其自詡的“誨人不倦”。在“一個個象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賈府中,幾曾見過這種真誠的熱心的人呢?何況香菱還是一個半妾半婢的可憐人呢!林黛玉關心他人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當蘅蕪苑的一個老婆子晚上給她送來一包燕窩時,林黛玉命她外頭“吃茶”,還能為她想到“如今天又冷,夜又長,越發該會個夜局,痛賭兩場了”,並“命人給他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在賈府又還有誰能如此細心體察並關心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這就足於說明她那顆心是善良的了。不少讀者認為,林黛玉總愛和寶玉鬧彆扭,哭哭啼啼。其實,這些現象都發生在寶黛愛情的最初階段。當寶黛愛情進入到一種默契階段後,林黛玉對寶玉表現出來的都是無比的溫柔體貼、細緻周到的關心。當一個颳風下雨的夜晚,寶玉來探黛玉因“夜深了”要離開瀟湘館時,林黛玉問:“你聽雨越發緊了,快去罷,可有人跟著沒有?”又嫌他的燈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個給他,並指出他重物不重人,變出“剖腹藏珠”的脾氣來。又教他如何打燈籠、路上如何走等等。是何等的溫柔體貼呀!二、林黛玉豐富性格特徵形成的複雜原因從上可見,林黛玉本來是一個善良、純潔、熱情大方、溫柔體貼、胸懷坦白的人,但由於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本來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層傷感、“小性兒”、說話尖酸刻薄等表象籠罩著,使讀者不易真正地理解它。造成這樣的原因,從廣義上講,是時代所賦予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會的沒落時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林黛玉對人的尊嚴的肯定的性格特徵就是作為新興的思潮出現的。他們是與封建社會的不合理現象相對立的,因而常常遭到封建制度的衛道者的阻撓,林黛玉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受到守舊派的指責。在這樣的矛盾鬥爭中,林黛玉的性格的閃光點就往往被世俗之人視之為“小性兒”了。從林黛玉生活的具體環境來分析,我們也可以發現,林黛玉生活的賈府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勢力十分頑固的封建沒落家族,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封建社會的不合理現象。比如王熙鳳“戲效彩斑衣”那樣令人噁心的“孝心”;寶釵在飲食、穿衣、點戲、猜謎等各個方面對賈母所獻的殷勤和在作詩等方面對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環面前的所作所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媽的愛語慰痴顰”等封建社會的遺毒等等。寄人籬下的林黛玉雖是個弱女子,但她選擇的卻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綽陷渠溝”的人生道路,這樣她那高潔的不肯折節媚俗、孤極傲世的性格就必然與世俗格格不入。因此,由於林黛玉堅持其固有的高潔本性,因而就不見容於這汙淖的封建世俗,從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對汙淖世俗的更大不滿。就是這些原因迴圈往復的作用,形成了林黛玉性格與現實的尖銳的矛盾衝突,這些衝突就形成了林黛玉豐富的性格特徵。三、林黛玉性格特徵的意義從林黛玉性格特徵形成的原因的分析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林黛玉的“小性兒”並非是其本性,而只是她對現實強加給她的種種傷害的一種反擊。因而它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一種鬥爭表現,是其強烈的自尊心,是其維護人格尊嚴的最充分的體現。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無論中外,都是不把人當人看待的,婦女尤其沒有社會地位,不受尊重。封建的眼光把女人看作是“賤人”,是第二等的人,她們連做人的基本權力都被剝奪了,更談不上尊重人、維護人的尊嚴。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最美麗的女性形象也不過是敢於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而鬥爭的可愛形象了。從來沒有那個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樣把婦女的地位看得那樣高,也從來沒有哪一個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樣有如此強烈的自尊心,如此執著地維護人的尊嚴,尤其是執著地要求尊重女性,她的出現就使人的價值大大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徵是一種不易覺察的而又帶有歷史必然性的新思潮。這種思潮萌發在林黛玉身上,是作為一種鬥爭口號出現的,是一株民主主義思想的幼芽,是一盞號召人們前進的訊號燈,發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帶有深刻的時代意義。具有了這種性格特徵的林黛玉的形象無疑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是作者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可她卻在封建勢力的重壓下夭折了,這是何等的悲劇啊!作者就是透過林黛玉這個形象對汙綽的世俗進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撻,讓人們清楚地看到,在封建社會里真善美是如何被假惡醜踐踏和吞食的,從而引起人們對現實世界的不滿,這就是林黛玉性格特徵的悲劇意義所在了。總之,《紅樓夢》中林黛玉形象的性格特徵具有豐富性、深刻性、多側面性,她“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利害”的尖酸與她對寶玉的溫柔體貼、對老婆子的關心都是客觀存在的。林黛玉對人的尊嚴的肯定,維護人格尊嚴的執著是其性格中最閃光的。其性格特徵是時代所賦予的,是其在與汙綽的世俗鬥爭中形成的。林黛玉的性格特徵是民主主義思想的萌芽,是作者真善美的寄託,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府人的來源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