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療君
-
2 # 黎醫生談健康
痛風是嚴重影響我們生活的疾病,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痛風的患病人群逐年增加,並趨於年輕化,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痛風是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隨著尿酸超過飽和度析出而逐漸導致關節炎變,久而久之可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形成痛風石,痛風石重在預防,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同時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以減少尿酸沉積。 我們建議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①避免進食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動物性肉食和魚肉;②嚴格戒菸、限制飲酒,不飲酒最好,病情穩定時可適當飲紅酒;③多飲水,利於稀釋和排出尿酸,以白水為宜,也可飲淡茶水和淡咖啡,避免飲用含果糖豐富的飲料(如果汁、可樂等);④多吃新鮮蔬菜;⑤適當運動、注意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和突然受涼;⑥保持良好的心態,規律作息;⑦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還需積極藥物治療,具體建議如下:①無症狀高尿酸血癥:當尿酸水平超過540umol/L開始降尿酸治療,控制血尿酸低於420umol/L;②高尿酸血癥合併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卒中等疾病時:當尿酸水平超過480umol/L開始降尿酸治療,控制血尿酸低於420umol/L;③出現痛風及相關併發症(如痛風性腎病、痛風石等):當尿酸水平超過420umol/L即開始降尿酸治療,控制血尿酸低於360umol/L或300umol/L(有痛風石的患者,可以很好的促進尿酸鹽的溶解)。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對於病情穩定的痛風患者應積極降尿酸治療,可選擇抑制尿酸生成的別嘌醇、非布司他或促進尿酸排洩的苯溴馬隆。需要注意的是痛風急性期不能降尿酸治療,應積極對症消炎止痛,待病情緩解後開始降尿酸。痛風石的預防無捷徑可走,大家切勿偏聽偏信,日常做好預防,正規診療是關鍵。
-
3 # 康復劉醫生
痛風,主要是體內尿酸鹽沉積導致的,與我們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減少有很大關係。如果平時沒有及時治療,控制好尿酸,時間長就容易形成痛風石。
那麼如何去預防這種痛風石呢?
首先就需要管住嘴,非藥物治療是可以很好預防痛風發作的,主要是飲食控制,低嘌呤飲食,不要吃豆製品,減少吃海鮮類食物,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控制體重,不要熬夜勞累,多吃一些鹼性食物,可以鹼化尿液。
其次,儘量避免吃一些容易增加尿酸增高的藥物,比如利尿劑,硝苯地平,阿司匹林,普萘洛爾等。
還有,控制尿酸,針對非藥物治療控制不佳,是需要藥物進行干預的。在疼痛急性期建議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比如安康信,暫時不建議服用降尿酸藥物或是促尿酸排洩藥物,避免加重症狀。等疼痛紅腫急性期過後,需要口服一些降尿酸藥物,比如非布司他。
相信有過痛風發作的人,應該可以感受那種刺骨的疼痛,為了自己著想,一定要管住嘴。
-
4 # 骨傷的楊張張揚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機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導致高尿酸血癥成了既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後面的第四高。
尿酸本來是人體的代謝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人體中蓄積超過了420μmol/L,就會慢慢析出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當中,從而引發關節劇烈疼痛,這就是痛風的發生!
知道了痛風,那麼痛風石是什麼?
尿酸析出形成尿酸鹽結晶導致了痛風發生,如果這個析出持續的存在,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這樣長時間的析出結晶就會持續的增大,漸漸的就形成了痛風石。
因此痛風石的出現是因為尿酸鹽的持續析出,也就是人體長期處於一種高尿酸血癥的狀態。
那麼問題中說的如何避免痛風石的發生?也就變成了如何避免人體長期處於高尿酸血癥狀態?如何進行降尿酸?
生活方式上:
1、多飲水尿酸主要的排洩途徑就是尿液,多喝水不光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洩,同時也增加了尿酸的排洩,能有效緩解高尿酸血癥,建議每天喝水的量在2000ml以上,同時禁啤酒和白酒。
2、低嘌呤飲食尿酸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吃的食物中嘌呤含量過高,所以有痛風的人應該避免高嘌呤飲食,哪些是高嘌呤?哪些是低嘌呤?看下錶!
3、多運動肥胖者,應增加運動,低熱量、平衡膳食,使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
藥物注意!
藥物降尿酸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才能做出選擇,具體如何應用以醫生的面診為準,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些藥物。1、抑制尿酸生成藥
代表藥:別嘌醇、非布司他、非布索坦別嘌醇的嚴重不良反應與所用的劑量相關,當使用最小的有效劑量能夠使血尿酸達標後,儘量不增加劑量。
2、增加尿酸排洩藥
代表藥:苯溴馬隆、丙磺舒服用這一類藥物都需要大量的飲水,這樣才能促進尿酸的排洩,避免尿酸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結石。
另外還有中藥降尿酸,具體如何應用還得請專業的中醫醫生辨證論治。
有研究證實將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有利於痛風石的溶解!
最後痛風只要經過規範治療,大多可以正常的生活,即使是慢性期病變經過治療也有一定的可逆性!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
5 # 痛靜風平
作為一名高尿酸血癥導致痛風的患者,我的回答是,痛風和高尿酸患者預防痛風石的最佳途徑就是堅持降低和穩定體內的尿酸濃度。
眾所周知,長期的尿酸濃度超標是痛風的發病基礎,其實長期的尿酸濃度超標也是產生痛風石的基礎。體內尿酸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造成尿酸鹽結晶不斷沉澱和堆積,逐漸形成痛風石。而痛風石一旦形成,對於周圍的組織具有持續地刺激作用,不僅會引發炎症反應,使痛風反覆急性發作,還會對關節、軟骨等造成侵蝕,影響肢體基本活動功能。
痛風石的產生痛風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當我們體內的尿酸濃度超標,血液無法溶解所有的尿酸成分,於是超過血液溶解度的那些尿酸成分,就會析出結晶,形成尿酸鹽結晶。這些尿酸鹽結晶隨血液流動被帶到體內各處,流經多個器官和關節。當血液流動速度變慢,環境溫度相對較低和酸鹼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尿酸鹽結晶體就會在這些部位沉澱,慢慢堆積,層層累加,形成痛風石。如果尿酸濃度繼續超標,尿酸鹽結晶體沉積的越來越多,痛風石也會繼續“茁壯成長”,逐漸變硬,成為“名副其實”的痛風“石”。
痛風石的危害許多朋友認為,痛風石只會出現在痛風發作的疼痛部分,像腳部趾踝關節或膝蓋等處。不幸的是,痛風石几乎就是“無孔不入”,它可以出現在體表的關節、軟骨肌腱,耳廓,還會出現在腎臟等內臟器官上,甚至脊柱上都曾被發現。
如果關節上出現的痛風石,已經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是健康的"殺手”。那麼出現在腎臟中的痛風石就是生命的“殺手”了。腎臟的痛風石會影響腎功能,造成肌酐不斷升高,而隨著腎功能的下降,尿酸的排洩進一步減少,尿酸濃度持續攀升,形成惡性迴圈,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如果痛風石恰恰堵塞了輸尿管,就可能讓腎臟完全壞死,造成不可逆的可怕後果。
痛風石的預防痛風石的形成過程中,歸根到底就是由於體內的尿酸濃度長期過高,超過了血液的飽和狀態而析出結晶造成的。所以對於防止尿酸鹽結晶體沉積,預防形成痛風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持續地降低體內尿酸水平,這才是“釜底抽薪”,從根本上阻斷痛風石形成的條件,干預效果最理想。
減少血液中的尿酸成分含量,還可以讓已經形成尿酸鹽結晶緩慢重新溶解。有研究表明,尿酸濃度維持在小於297.50μmol/L,痛風石就會被逐漸吸收,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所以,痛風和高尿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降低尿酸濃度,非常重要。
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降低體內尿酸濃度,是痛風和高尿酸患者的核心任務,必須“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地完成。
總結對於預防痛風石的形成,老祖宗留下來的《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在痛風石未形成前,透過必要的降尿酸藥物干預,控制飲食,合理運動,持續降低體內尿酸濃度,才是痛風和高尿酸患者預防痛風石形成的最佳方法。
我是長樂未央,祝朋友們尿酸降,痛風停,身體健康。
-
6 # gw35409843
痛風反覆發作,疼痛難耐?
體表關節痛風石凸顯,影響日常活動和美觀?
長期止痛藥物副作用,嚴重損害肝腎功能?
別傻了!你正在經歷的這些,可能正是你走進了痛風治療誤區造成的!
1、 用藥不科學,副作用嚴重
很多患者長期使用藥物治療痛風降尿酸,久而久之產生了對藥物的依賴性,一旦停藥,體內尿酸水平立即升高,這說明自身的尿酸吸收排出功能在退化。另外,痛風發作時使用的類似秋水仙鹼的止痛藥,毒性極強,對肝腎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逆的,超量甚至可出現中毒現象。
降酸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在產生效果的同時,會進一步加大腎臟的負擔,擾亂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給身體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2、 重消炎止痛,輕長期理療
疼痛是痛風最主要的臨床特徵,痛風發作時疼痛劇烈且發病期短,往往是幾天之內痛感就消失了,這就導致痛風的臨床治療多以消炎止痛為目的,採用的也多是一些消炎止痛、短期降尿酸的方法。
這種方法雖然能快速減輕疼痛,但對痛風的治療缺乏長期有效的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痛風問題,結果往往是痛風反覆發作,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頻率越來越高。
3、 對痛風原因認識不夠,尿酸控制不力
很多痛風患者,缺乏對痛風原因的正確認識,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認為在疼痛的時候吃藥止痛就好了。平時不注意體內尿酸的控制,不注重腎臟功能的保養。
還有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應酬不斷,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這都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加速尿酸結晶,附著在關節處成為新的痛風石。長此以往,痛風的發作會日益頻繁,逐漸加重,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
-
7 # 藥師方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的疾病也逐漸被人們所熟悉。除了最常見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痛風也與飲食不當緊密相關。隨著痛風病情的發展,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痛風石,從而帶給患者更多痛苦,那麼如何預防痛風石不讓它發生呢?
痛風和痛風石簡介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痛風病常見於40到55歲的中年男性,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
痛風石為無痛性的黃白色贅生物,大小從芝麻至雞蛋不等,在指間、掌指、肘等關節處較為常見。痛風石的形成可以拿日常生活中的鹽水舉例。往一杯鹽水裡持續加鹽,最終多出的鹽就不能再被溶解而沉積在杯底,人體內尿酸鹽過多也會沉澱,沉積在什麼部位就會產生結石。
如何預防痛風石?
痛風石的出現是痛風進入慢性病變的標誌之一。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痛風石的形成和痛風患病時間、尿酸水平密切相關。痛風患病時間越久,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形成痛風石。因此預防痛風石,控制尿酸水平是重中之重。依據我們國家2016年釋出的《中國痛風診療指南》的推薦意見,可以採用調整生活方式及藥物干預來積極預防痛風石的形成。
生活方式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限酒;酒精攝入量與痛風發病風險密切相關,酒精攝入量≥50g/天時,痛風發病風險比不飲酒者高153%;
(2)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肉類、海鮮、動物內臟等),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痛風與嘌呤代謝異常密切相關,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可顯著降低痛風發病率。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性食用新鮮蔬菜是減少痛風發病的重要因素;
(3)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國外有研究顯示,果糖相關飲料可增加患痛風的風險;(4)大量飲水。中國研究人員發現大量飲水可使尿酸水平明顯下降;
(5)規律飲食和作息。中國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作息不規律的人比飲食/作息規律的人發生痛風/高尿酸血癥的風險高1.6倍;
(6)其他。規律運動、控制體重、禁菸等,皆可降低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石的發生。
藥物干預可採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藥物來降低尿酸水平,注意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不可自行用藥,更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保健品根治痛風,否則是賠了金錢更痛苦。
-
8 # 朱建福醫生
痛風石的出現,意味著痛風這個疾病進入了“中晚期”!
當下,有不少痛風患者飽受著痛風石的折磨和困擾!很多人因為痛風石而影響美觀,出現潰爛、手腳變形致殘,嚴重者導致內臟損害如腎功能不全等。
雖然,患痛風石的患者越來越多,但對痛風石的瞭解卻知之甚少。
什麼是痛風石!
“我大腳趾頭上那個硬邦邦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痛風石呢?”痛風石,也叫做痛風結節,是由於人體內血尿酸過度升高,血液裡溶解不下了,進而在關節及面板結締組織中析出黃白色、大小不一的「尿酸鹽結晶」,數量一個到多個不等。
有些痛風石是肉眼所見的,但也有的痛風石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痛風石經過專業治療能消除國際上曾經對20例痛風患者進行觀察,肉眼並沒有發現任何痛風石的外觀表現。然而醫生卻透過CT和超聲檢查,驚訝的發現了他們的身體裡存在440處痛風石!分別存在於關節內和關節附近。
如果沒有接受專業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痛風石的危害會逐漸顯現出來。
痛風石都長在哪裡?
痛風石常出沒的地方是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比如軟骨、滑膜、骨骼、肌腱、韌帶、關節囊等。
出現頻率以腳趾最高,其次為手指、手掌、腳掌和手腕,再次是膝蓋和肘。
至於軀幹部位,痛風石很少出現。另外,痛風石還有經常跑去“度假”的耳郭,不少患者首先發現痛風石的部位,就是耳郭。
痛風石不僅毀關節,還會禍害內臟器官。最倒黴的是泌尿系統,腎、輸尿管和膀胱都是痛風石常去的地方。
還有膽囊,也時常能見到尿酸結節的蹤跡。實際上,除了大腦,尿酸進不去,人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都有可能出現痛風石,只是不太常見。
為什麼會長痛風石?
痛風石的形成與發病年齡、病程長短、血尿酸水平、未經治療或治療效果差等密切相關。而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痛風患者越易出現痛風石。
研究表明,當血尿酸達到535.21μmo1/L以上,50%的患者會出現痛風石。
另外,有統計顯示,病程小於5年的患者,痛風石發生率為10%,5-20年的患者為55%,大於20年的患者為70%。
長了痛風石該怎麼辦?
除了儘早的接受正規系統的治療外,飲食習慣改變和好的生活方式養成也至關重要。
痛風石不會自然消失,只會隨疾病的遷延而逐漸增多、增大。
那麼,痛風石要怎麼治療?痛風石會累及全身各個部位,外觀大小各異,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痛風石治療方法不一。
1、痛風石不手術也能消除
對於早期的痛風石,由於形成時間較短,其結節內沉積的尿酸鹽結晶尚能與血液中的尿酸鹽自由交換,經排尿酸治療後,結節內的尿酸吸收入血,由腎臟經尿排出體外。
所以,只要積極治療使血尿酸長期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痛風石是可以慢慢溶解消除的。
但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痛風石長期存在的話,可發生纖維化和鈣化,此時結節變硬,不能變小或消失,治療效果是有限的。
所以,長了痛風石一定不能拖,及早的接受正規系統的治療,也就能擺脫痛風石的危害了。
2、手術切除痛風石並不能根治痛風
很多患者以為只要手術切除“痛風石”就行了。
手術是治療痛風石的方式之一,但,手術切除痛風石並不能根治痛風,而且手術後,傷口較難癒合,還有感染的風險。
另外,即使切除了痛風石,如果不好好控制尿酸水平,還會有新發的痛風石再次出現。
如何預防痛風石?
防病總比治病好,痛風石也是可以預防的!
只要痛風患者積極控制尿酸,把尿酸降低並維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就可以避免出現痛風石及其它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這遠比得了痛風石後再憂慮怎麼治療要好的多。
痛風急性發作後,關節疼痛等症狀會消失,此時是預防痛風石的關鍵期,患者要積極並堅持做降尿酸的治療,不能“半途而廢”!
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是終身的,但得了痛風也並不就是“生無可戀”了。只要積極正規治療,並遠離不良的生活習慣,改變不好的飲食結構,那就不會嚴重到長痛風石,也會和其它更嚴重的疾病距離越來越遠。
回覆列表
痛風石就是尿酸鹽結晶,就像一杯鹽水,如果鹽多水少,鹽就不能再被溶解而沉積在杯底,尿酸鹽結晶沉積在什麼部位就會產生結石,一般是在關節腔(關節腔內),尿酸鹽結晶沉積到形成痛風石一般需要3~42年,平均11.6年。
預防痛風石產生,當務之急就是預防尿酸升高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一般來說,嘌呤的來源有兩個地方,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細胞代謝(約佔80%),剩餘的來自於食物裡,尤其是海鮮類食物、肉類、動物內臟、豆類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要預防過多的尿酸產生,在飲食上的控制就是限制吃高嘌呤食物,多吃低嘌呤食物。
預防痛風石的產生,也可以接受尿液鹼化的治療,這很有利於尿酸鹽的溶解劑排出,同樣很多鹼性的食物嘌呤含量都不高,常吃都有利於尿酸的排出,比如說芥菜、花菜、白菜、番茄、黃瓜、茄子、洋蔥、杏、梨、香蕉、蘋果等
可以說,預防痛風石的產生沒有捷徑可走,就是控制好尿酸,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如抑制尿酸的生成的別嘌醇,促進尿酸排出的苯溴馬隆),生活的調整還是很重要的,和糖尿病管理類似,管住嘴、邁開腿,不同的是對於尿酸還要多喝水多運動,多喝水才能產生足夠的尿液,排出更多的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