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是漢朝第24代皇帝。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他禪位給曹丕,終結了大漢王朝的歷史。

    不應給在世皇帝起諡號

    首先,劉備是在劉協還活著的時候給他起的諡號,這一點就非常不合規矩。

    所謂諡號,是指對逝去的帝王、大臣的蓋棺定論。諡號制度的形成,多認為可追溯至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據說,周公做諡法,每個天子死後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一個代名。但郭沫若在1932年出版的《金文叢考》中提出質疑,認為《逸周書》是戰國時代的偽書,蒐集前代君王的名號,穿鑿附會弄出了諡法,造成了許多諡號有多種解釋這種笑話。不過,《逸周書》即使為假,歷史上周王室和春秋戰國確實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才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後,在儒家學者的建議下又恢復了諡號。

    諡號根據褒貶程度,分為上諡、中諡、下諡。上諡都是溢美之詞,例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如周文王;“武”為有開創局面、闢疆拓土等偉業,如漢武帝。

    中諡,多為同情類諡號,例如蜀漢懷帝劉禪的“懷”,表示“慈仁短折”。

    下諡,即貶損類的諡號,例如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遠禮”,周厲王的“厲”表示“暴慢無親”或不吉利,魯荒王朱檀的“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漢靈帝的“靈”表示“亂而不損”。

    如果一個皇帝害怕自己逝世後被安上一個下諡,通常會有兩種做法:一是在位時小心翼翼,儘量實行善政,杜絕惡政;二是在世時給自己定下諡號,不過兩千多年來只有一個皇帝這麼幹過,那就是魏明帝曹叡。他在生前就給自己定下了廟號和諡號,廟號“烈祖”,諡號“明帝”。嚴格來說,這也是不合規矩的,不過後世為了尊重死者生前的意願,也就沒有更改。

    《三國志》中記載,曹丕稱帝時,劉備聽到劉協被害的傳聞,信以為真,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愍”在《諡法》中的含義是:“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囏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悲傷曰愍。”意思是,皇帝本人沒有建立豐功偉業,不是自己沒有能力,而是天不遂人願,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治理好國家,甚至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自己。因此,劉備對於劉協的遭遇,是一種憐憫、同情的態度。

    同樣用“愍”做諡號的,還有博昌愍侯夏侯淵和晉愍帝司馬鄴、明愍帝崇禎。

    不過,由於劉協在世,劉備起的諡號並不合規,後世沒有采用也是理所當然。

    蜀國喪失正統性

    從中國歷史上的“正統”觀講,三國時代的蜀和吳都不是正統,只有魏是正統。劉協禪讓給曹魏,因此只有曹魏可以給劉協起諡號,其他政權給劉協起的諡號都不合規。

    所謂正統性,最早發軔於遠古中原“諸夏”與四夷的“華夷之辨”。

    春秋時期,孔子透過編撰《春秋》,貫穿尊王、攘夷兩大主題,重申民族正統與政治正統。此後,這種理念被西漢時代的春秋公羊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中,政治正統的根本是王位正統,王位正統保證了王室血緣的純正,也就是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製,例如《漢書·郊祀志下》記載“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統興”,意即宣帝乃武帝嫡長子之孫,所以合理合法。

    儒家在論歷代帝王是否正統的基本標準有三:一看是否統一天下;二看是否居天下之正;三看是否合五德之運。

    第二條標準是抽象的道德法則,第三條是玄之又玄的神學理論,都是見仁見智的標準,難以量化。只有第一條標準,是否一統天下,摸得著看得見。

    首先,劉備雖自稱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根據《史記》記載: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也就是說,劉勝自己有子孫共120餘人,劉備縱然真的為劉勝後代,血緣上估計已經相當疏遠。相反,曹丕雖然不是漢室宗親,但劉協是“禪讓”帝位給他的,在政治正統上是合法的。要知道,儒家思想是高度認可“禪讓”的,可以體現出立君以賢、有德者居之的精神。因此,從儒家思想來看,曹丕完全比劉備更有正統性。

    其次,劉備建立的蜀漢始終蝸居在西南一隅,到第二代君主劉禪就被滅。曹魏當時三分天下有其二,已經接近天下一統了。而且,繼承曹魏政權的西晉政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西晉繼承的是曹魏衣缽,而曹魏繼承的是東漢衣缽。所以,後世會採用曹叡給劉協的諡號,而不是劉備的。

    這裡再提一下當前史學界普遍認為的中國正統朝代的譜系: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因此,雖然劉備政權打出了“漢”的招牌,貌似有繼承大漢政權的正統性,但打出招牌不代表能得到其他政治勢力的認可,更不代表能得到歷史的認可。劉備跟漢室雖有淺淺的血緣關係,曹魏跟漢室沒有血緣關係,但當漢獻帝將國璽交給曹丕的那一刻,被中國儒家所承認的禪讓傳統的認證也便生效了——自此,漢王朝正式宣告結束,曹魏政權繼承正統。

    此後,曹魏政權雖被司馬氏取代,建立短暫的一統王朝西晉,但司馬家並未對曹氏有所貶損,更沒有推翻其正統地位。由魏晉人士書寫下的歷史中,也便繼續沿用了曹叡給予的“漢獻帝”的諡號。

    退一萬步講,三國時代的暫時勝利者曹魏終究取得了書寫歷史的筆,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劉備的“漢愍帝”,而必然是曹叡的“漢獻帝”。

    劉備起諡號的目的

    劉協禪讓之後,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屬司隸河內郡,“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

    曹丕還對衛臻說:“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總體來看,曹丕對劉協給予了較為豐厚的待遇。劉協去世後,曹叡給他的諡號“獻”,在《逸周書》的解釋是:“聰明澼哲曰獻。”這還真不是一家之言,袁術也曾評價劉協“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

    曹丕只是迫使劉協禪位,不是弒君。從塑造個人仁慈形象的角度出發,曹丕也會對外宣傳劉協安然無恙,並且日子過得不錯。魏國的政治動向,劉備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因此,劉備極有可能知道劉協活著。他之所以要給活著的劉協諡號,可能是想以此來昭告天下,漢帝被曹魏害死了,期望天下之人群起而攻之。這個“愍”也相當有深意,它意味著劉協在曹魏遭受到了羞辱和折磨,既能表現劉協的百般委屈、忍辱負重,也能表現曹魏的殘酷無情、目無君上。

    結語

    公元234年4月21日,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同年,劉協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曹叡聞訊後,“素服發哀,遣使持節典護喪事……追諡山陽公曰孝獻皇帝,冊贈璽紱……車旗服章喪葬禮儀,一如漢氏故制”,並宣佈大赦天下。

    9月30日,劉協被安葬于山陽國,陵曰禪陵,置園邑,結束了他顛沛流離、百般屈辱的人生。

    為他留下“漢獻帝”諡號的曹叡,也終究沒有熬過司馬懿。三國時代的帷幕已經落下。

    參考資料:

    1、陳壽《三國志》

    2、司馬彪《續漢書》

    3、袁宏《後漢紀》

    4、董恩林《試論歷史正統觀的起源與內涵》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8歲的單身大叔還能不能找到未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