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微生物製劑具有無藥殘、高效、無抗藥性的特點,在水產養殖中主要用作水質和底質的改良以及為水產養殖動物提供餌料,促進水產養殖動物體內有益菌群的生長。

    微生物製劑的好處多多,但如何正確使用呢?

    1、大的方向是,微生物製劑是一群活的菌體,把握了這點也就好在使用中規避一些不科學的操作了。

    2、不使用存放時間長,運輸時間長的微生態製劑。就像上面說的,微生物製劑是活的菌體,存放時間太長就會有死亡,運輸不當也會有死亡。

    3、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每家生產的產品工藝不同,嚴格按照廠家的說明方法使用,避免不科學操作使其失效。

    4、定期、長期使用。微生物只有達到一定量,培養起有益菌群,才能持續發揮作用。

    5、避免和殺菌藥物一起使用,比如化學消毒劑、抗生素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

    6、不在惡劣天氣使用,比如暴雨、高溫、陰雨天氣等。

    7、購買的微生物製劑注意要在合適的條件下儲存,並儘快使用。

    使用微生物製劑要根據其特性去使用,也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

  • 2 # 水產日記

    很多使用微生物效果不好,主要是養殖者對水質調節缺乏認識,將所有產品視為治病的藥物一樣,都有迫不及待的心態,想要用後馬上就要有效果,達不到效果就立即更換產品,各種微生物製劑都購買使用,感覺不行又馬上更換,甚至最後認為都沒效果,雖然有點效果也不知是哪些起了作用。

    在實際使用微生物過程中,主要原因是因水質的不同和使用方法不當所造成,應注意天氣、水體溶氧、PH值及使用方法等因素。

    1、使用微生物堅持從養殖初期定期使用,減少汙染物積累,越早使用效果就越明顯。若在中後期水體和池底嚴重汙染時才考慮到使用微生物製劑,此時水體和底部環境較差,有害物質濃度較高,不再是微生物生長的最佳環境,在短時間內只靠微生物很難取到較佳的效果。透過實踐,要維持穩定的水色和菌藻平衡,一般7-10 天使用1次,養殖中後期5-7天使用1次。

    2、水體溶解氧的高低,會影響到好氧菌生長速率和氧化分解汙染物的效率,水體溶氧較低的環境中,大部分處於休眠或沒有繁殖,甚至出現死亡。所以使用微生物等改底應在晴天溶氧高時操作,或是開啟增氧機以增氧並促進上下層水體交換。另外大多數微生物製劑在20-30℃內有較好的活性,水溫10℃以下時活性明顯降低。

    3、微生物一般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下生長好,若PH過高或過低會嚴重影響芽孢類微生物製劑對池塘底部的改良成效。況且水產養殖動物最適水體PH值為7-8.5,PH值過低則應採取換水和施用生石灰以提其PH值,若PH偏高則應採取換水和施用醋酸或鹽酸,以免PH值失調對魚造成影響和損失,同時也讓微生物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4、若水體中消毒殺菌劑、殺蟲劑、農藥、以及重金屬等含量過高,或是水體中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大量存在,都會對微生物製劑使用效果產生影響。養殖中日常預防消毒時應與使用微生物製劑間隔至少2-3天的時間,否則會影響微生物的使用效果。

  • 3 # 養魚通

    1、分清使用情況,什麼情況下該用什麼菌,這種一般商品說明上都會有,要是你晚上用芽孢,死魚了也不要怪誰。

    2、堅持使用。有益菌透過競爭抑制有害菌生長,短期使用的話可能無法形成種群優勢,如果不定期使用的話可能效果不明顯。

  • 4 # 踏火逍遙說魚

    水產養殖如何有效使用微生物?

    在水產養殖中隨著養殖技術的提升,現在一些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中也用的越來越多,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一些益生菌和部分疫苗的使用,這些微生物如果使用得當,其所起的作用會超乎我們的想象,當然瞭如果沒有正確使用的話,可能是花了錢而沒有半點效果甚至是起到反的作用都可能。

    那麼在水產養殖中,我們將如何有效一來使用用微生物呢?踏火的建議是,我們在使用這些微生物製劑時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注意保質期:每一種東西都有一個保持期,如果超過了保持期一定不能用,特別是一些疫苗則得更加小心應對,過期的疫苗寧願銷燬掉也不要去自欺歁人地使用,要不到時受害的還是自己。如果是益生菌類的話,對於外用型別的可適當考慮用;而如果是內服型的也絕不能用。注意別的藥物影響:這個很重要,如果要用生物製劑的話,在用藥的前後三天,內均不能用抗菌藥和殺蟲類的藥物,不論是外用還是內服都一樣,否則都會對微生製劑造成傷害而影響到使用效果。注意用量: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個合理的使用劑量,這個是每個人都得遵守的,特別是一些疫苗則更需注意,自己絕對不能隨意去更改使用劑量,否則後果嚴重。而對一些益生菌類的話,則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適當地調整用量。

    注意儲存:一般的生物制對所儲存的條件都有很明確的要求,這個一定的按說明來操作,要不很易失效。

  • 5 # 農牧生態迴圈實踐者

    水產養殖中如何有效使用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在生物圈中,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通常都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有些必須要藉助電子顯微鏡。

    簡單的分類可以概括為三大類:

    單細胞微生物(如細菌等)

    多細胞微生物(如黴菌、大型真菌等)

    無細胞結構微生物(如病毒、類病毒等)。

    簡單漲點“微生物”的知識。 水體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這些生物在具有一定營養濃度、適宜溫度、一定溶解氧、一定滲透壓等水環境中生長、發育和繁殖。

    水體中的微生物特點是:

    1、 數量和種類與接觸的土壤密切相關;

    2、 主要吸附在懸浮於水中的有機物及水底;

    3、 多能運動,有些具有異常形態(如柄細菌等);

    4、 靠近城市、城市下游的水域微生物繁多,並且有害菌數量較大;

    5、 水體中的病原微生物會對水質產生重要影響。

    由這些特點出發,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水體中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使我們可能找到正確的使用微生物的方法。

    事實上,在水產養殖中,我們希望在各個方面都有相應的、高效的微生物製劑配套,以便達成高效、安全、生態、高產的生產目標。

    個人認為,按目前的研發水平、生產工藝水平看,微生物製劑在水產養殖上,至少可在下面幾個方面發揮良好作用:

    微生物調水

    1、 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但各家的產品,使用起來差異很大;同一產品,在不同池塘使用,差異也不小;

    2、 初步觀察,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菌種差異:這裡涉及到菌株復壯後的活力、是否為一代菌種等問題;

    b) 基礎研究:許多“複合菌劑”、EM菌的配伍未經過嚴格的篩選,無法達到“1+1>2”的效果,甚至連“1+1=2”的效果也達不到。這是許多廠家沒有基礎研發能力、或忽視基礎研發的必然結果。簡單的“復配”,不一定會有好的效果,更不用說“高效”了。

    c) 錯誤使用:有些產品使用前需要“啟用”,這一點在很多養殖場都存在“不當存在”,未按微生物的特性“啟用”。結果,使用後效果不佳。

    微生物飼料

    1、 在水產發酵飼料方面,也進行了大量應用研發。就目前來看,兩種方法較為理想:

    2、 原料發酵料:採用單一的原料發酵,去除原料中抗營養因子,同時提供消化率。目前使用較多的是蛋白原料發酵(如豆粕、菜粕、棉粕等發酵產品)。

    使用方法一般是:

    a) 苗期,以發酵料為主,補料補菌,減少池塘底部殘餌負擔;

    b) 中後期,以全價料為主,補充發酵料,有助於提高消化率。對弱小蝦可能幫助更大,有利於提高池塘蝦的整齊度;

    c) 緩衝期:由於水質問題、天氣問題等等引起蝦採食下降,改換以發酵料為主,可有效緩解蝦應激,減輕蝦肝胰腺負擔,調整蝦消化系統。

    3、 飼料預消化:飼餵前,使用微生物製劑拌料。個人建議:拌料一定要提前4~8個小時。

    a) 讓微生物製劑充分進入到飼料顆粒中,同時微生物可以在飼料中擴散,均勻分佈;

    b) 讓微生物充分發揮“分解”作用,將飼料中的營養素“先體外分解”。這樣,形成的“小分子”營養物質,更利用蝦的消化吸收;

    微生物肥料

    1、 池塘需要一定的“肥度”。

    2、 飼養前期,新水、微生物數量少、投料少、有機質少,水體經常“清瘦”。許多養殖場採用有機肥(雞糞堆漚)提供一定的肥料,進行“肥水”。

    3、 簡單堆漚發酵的有機肥,其雜菌量很大,帶入水體後很危險。另外,使用雞糞時,藥物殘留問題也很大。

    4、 我們在實際生產中,採用高效高溫有氧發酵法。採用簡單的發酵技術,現場製作“有機肥”,使用效果很理想。基本上,使用後3~5天,水色變爽,肥度明顯提高,池塘內藻類生長正常。

    5、 意外收穫:經過發酵處理的“雞糞”,檢測藥物殘留很少,比使用市面上銷售的“有機肥”還少。具體機制不詳。

    微生物治療

    1、 微生物及微生物產物治療,由來已久。抗生素,就是微生物產生的。事實上,按本人的理解,目前可行的微生物治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噬菌體治療;二是天然抗菌素治療。

    2、 噬菌體治療:噬菌體大家都知道,實際上就是一種“病毒”。利用噬菌體特異性、專一性的特點,可以專門對某一有害菌進行“靶向清除”。我們在近年來,在苗場、外塘使用針對弧菌的蛭弧菌噬菌體,成本低,效果明顯。

    3、 天然抗生素:現在的研發還在進行中。一些好的苗頭正在顯示。但是,如果是作為“抗生素”藥物,則需要嚴格是審批、測定程式。

    正確使用微生物

    提請注意的是,微生物在水產養殖中作用非常大,但選擇和使用時也要注意:

    1、 微生物製劑的採用標準,這往往會顯示生產廠家的技術實力。採用“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標準,顯示了不同廠家對自己產品的不同質量要求態度;

    2、 大家經常注重“總菌數”,這個數值是個“可以參考”的指標,但不是絕對指標。

    3、 採用一種產品,一定要弄清楚使用方法,有什麼“限制條件”。千萬不要憑“自己多年的經驗”,去“創造操作程式”。實際生產觀察表明,這些“老到的高手”,經常會錯誤使用某些產品。

    4、 千萬記住“正確的產品,要正確地操作,才能取得正確的效果!”

    5、 許多養殖場為“節省成本”,經常會自己“複製”微生物製劑。如果是廠家建議你自己“擴培”,則需要請技術人員詳細介紹操作細節,按照操作規程來做。

    那些廠家沒有建議你“擴培”的產品,特別是複合製劑(如EM菌等),不建議自行“擴培”。因為不同菌屬、不同菌種的繁殖條件會有差異。“非專業”的擴培,經常會把“複合菌劑擴培成單一菌劑”。也就是說,有可能透過你的“擴培”,把“EM菌液”擴培成了“乳酸菌液”。

    以上為水產養殖中使用微生物製劑的原則問題,只有理解並遵循這些原則,才可能有效地運用好微生物製劑,為自己的水產養殖助力。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 6 # 牧海

    由於有益微生物製劑產品多為活體產品,因此有益微生物製劑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往往會成為決定最終效果的主要因素。任何產品都必須在包裝上標明產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但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產品活菌數往往達不到所標註的含量,養殖生產者在使用時也往往加倍標註用量,結果不但養殖成本上升,有時還未必起到應有的作用。

    那麼水產養殖中如何有效使用有益微生物呢?

    一,有益微生物繁殖到一定量後才起作用,否則收效甚微

    有益微生物製劑產品與化學、物理產品的最大區別是它是活體產品,它不僅是透過使用一定濃度才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需要透過繁殖到一定量後才起作用,這是微生態製劑發揮作用最基本的要求。

    當養殖池塘中有機質濃度過高而導致水質惡化時,加入適宜種類的微生物製劑後,透過微生物的定植、繁殖來對水體中的有機質加以利用或分解,從而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即透過適宜微生物的繁殖來起效的。

    二,要明確有益微生物起效與時間的關係,把握最佳使用時間

    一般而言,微生物的分裂來進行,每繁殖一代,數量增加一倍。其繁殖的增長可分為適應期、成長期和對數生長期幾個階段。在適宜的條件下,所有的細菌繁殖一代的時間都在幾小時以內;許多有益菌繁殖一代的時間多在1h以內,而在水產領域廣泛使用的枯草芽孢桿菌,在合適的條件下繁殖一代則僅需幾十分鐘。因此,在水產養殖生產中加倍使用有益菌的意義並不大,最重要的是為有益菌的繁殖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注意光照,溫度,有機物濃度等生態因子的協調性。

    三,用微生物防治病害,應該以預防為原則,不能認為有益菌是萬能的

    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無論使用哪種有益微生物製劑,只有當其形成優勢種群後才能發揮作用。大量試驗和實踐表明,一般有益微生物製劑在施用4~5d才開始發揮作用,這一時間又稱效應時間;天氣好時也可能2~3d就起作用,但一般要到7d左右效果最佳。

    因此,應用有益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和底質,實際上是一種預防疾病的過程,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不少養殖生產者因不瞭解有益微生物製劑的基本作用機理,往往是當水產養殖動物發病或疾病高峰期才使用,並且是將其當藥物使用,希望藥到病除,這是不現實的於是,當施用有益微生物製劑1~2d後仍不見效,就認為沒用,這實際上是對有益微生物製劑的誤解。

    四,在最佳的養殖時間段使用有益微生物

    什麼時候用有益微生物製劑效果最好呢?我認為首先是幼苗開口攝食期,其次是魚苗的快速生長期,三是魚類的食性轉換期,四是疾病治癒後的恢復期。如果再有的話,就是魚類的應激反應期,也就是當外界環境鉅變,如下暴雨,連續陰天,分苗,換水等情況時。

    五,根據水質情況使用有益微生物

    根據水質狀況使用有益微生態劑時主要參考以下幾個因子:

    一是水體透明度。,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一般要求透明度保持在30~60cm。透明度太低,說明水質過肥或較渾濁,這時就要求少投餵,並立即使用有益微生態製劑,以改善水質環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生;水質較渾濁時,應更換部分水,或使用增氧劑、腐植酸鈉、沸石粉等沉降懸浮物,再施用有益微生態製劑,以淨化水質。

    二是溶氧。大多數有益微生物製劑在作用過程中會消耗部分氧氣,因此,溶氧充足是有益微生物發揮正常作用的基本條件之一。在養殖生產過程中,如果水質較肥、溶氧量就會偏低,不宜直接使用有益微生態製劑,而應先施用增氧劑,隔天再施用有益微生態製劑。

    三是氨氮和亞硝酸鹽。在養殖密度過大的淡水養殖池塘中經常出現氨氮和亞硝酸鹽過高的情況,從而影響養殖動物的正常生長。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先進行增氧,再施用硝化細菌、光合細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

  • 7 # 遼寧海水養殖科研號

    目前水產養殖中常用的益生菌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EM菌(複合菌)等。先說說最常見的光合細菌吧。

    光合細菌使用方法:

    1.光合細菌水溫20℃以上時使用,最適水溫為28℃~36℃。

    2. 若目的為改善底部環境的效果,建議和其它底改生態製劑或固定化材料共用較好。

    3.與有機肥或無機肥混合應用光合細菌效果明顯,並可防止藻類老化造成水質變壞。

    4.光合細菌利用小分子有機物作為供氫體,同時以這些小分子有機物作為碳源利用,他們能利用氨鹽、氨基酸或氮氣作為氮源,有的菌種也利用硝酸鹽和尿素作為氮源。但是,紅螺菌科本身不利用或不能很好的利用澱粉和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質。因此,光合細菌施放於池塘中,能迅速消除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改善水體質量,平衡酸鹼度。但對於進入水體中的大量大分子有機物質利用較差,建議和芽孢桿菌配合使用。

    5 .避免與消毒殺菌劑混合使用,因為作為活菌,藥物對它有殺滅作用,水體消毒後須經3~5天的一段時間後方可使用。

    6.購買高質量菌種和培養基,養殖單位自己擴繁培養,是比較經濟實惠的。

    最重要的是使用光合細菌的純度和濃度要合格。CFU法可測活菌數,但在一線推廣有難度;可採用顯微鏡+血球計數板方法技術,再配合對菌液顏色和稠度的觀察。

    水產養殖防大於治。益生菌需要定期持續使用,其作用是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預防疾病的發生。益生菌不是萬能的,水產養殖環節眾多,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各環節都要做好,才能保證穩產高產。

  • 8 # 強微調水

    想要說清楚如何有效使用微生物,就得先了解微生物在水產養殖中起什麼作用,作為一家水產益生菌生產廠家,我來簡單談一下這個話題。

    水產養殖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處理有機殘骸,最有效的處理有機殘骸方式就是集汙排汙,但是排汙無法做到100%(而且很多人連排汙都沒有),剩下的有機殘骸則必須使用微生物來分解。無論氨氮、亞硝酸鹽超標還是滋生弧菌等病菌,其實都是有機殘骸處理不乾淨造成的。而唯一能分解有機殘骸的辦法就是使用微生物。

    而分解有機殘骸,又分為2部分,分別是泥低有機殘骸和水體中的有機殘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改底和調水。從這個概念你就能知道,非生物改底並不是真正的改底,僅僅是暫時的壓制,真正有效的只有生物改底。但是想要利用微生物分解泥低的有機物,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使用的微生物需要能適應泥低的缺氧環境

    2、繁殖速度要足夠快,比有害細菌繁殖速度更快,才能壓制住有害細菌的繁殖。

    3、不能在微生物到達泥低之前,就在水體中大量被消耗掉。

    4、到達泥低的微生物數量要足夠多。

    想要滿足以上條件,所使用的微生物必須是有外層保護(類似膠囊),確保微生物能安全到達水底,同時微生物含量要足夠多(每畝每次用菌量應在5-7.5萬億),並且微生物的菌種要足夠優秀。

    而調水的微生物則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耗氧量不能高,不能和養殖的水產爭奪氧氣。

    2、不能瘦水,藻類在水產養殖中作用很大,利用微生物調水如果嚴重影響藻類生長,則會得不償失。

    3、能快速分解水中的亞鹽、硫化氫、氨氮等有害物質。

    當然,除了改底和調水,微生物還能拌料使用,透過對飼料的預分解,讓水產吃料更多,吸收也更好。

  • 9 # 強微生物_小孔

    前期是注重調水以及改底階段,前期可以多用乳酸菌以及發酵碳源去肥水補菌,對於幹改底會涵蓋硝化細菌的改底產品,也偶爾用點硝化細菌預防亞鹽氨氮的升高,中期可以維護水體平衡乳酸菌和發酵碳源是不能停,然後用點丁酸梭菌,去調理生物腸道以及提高免疫力,後期就容易出現水體問題,要時刻關注去調節,芽孢在後期也會用的上

  • 10 # 蟹蟹清水大閘蟹

    作為水產養殖專業,有著10年終端工作經驗給大家科普一下

    水產養殖常見微生物

    1: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厭氧細菌)注意不耗氧,可以輕微降低池塘氨氮、亞鹽。主要用於池塘穩水,大劑量可以拉肥綠水透明度。

    2:芽孢桿菌 (芽孢分為肥水芽孢和瘦水芽孢)注意耗氧,雨天或天氣悶熱禁止使用。

    肥水芽孢:一般同肥水產品一起使用,主要用肥水

    瘦水芽孢:一般用於水體有機質過多,池塘清水。主要作用分解大分子,注意是分解大分子有機質,達到清水效果。被分解的大分子有機質,變成小分子。(少數塘口,會因為小分子被藻類吸收,一夜綠水)主要用於拉有機質過多塘口透明度。

    3:em菌種 主要用於池塘肥水,市場一般上面都是5升裝的,主要用於早期肥水使用。

    這裡注意一下:市場有許多em菌粉,用於自己發酵,自己發酵的菌種,主要只有乳酸菌。(用於肥水效果微乎其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5歲老人鍛鍊是慢跑還是散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