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宅主任

    單輪是安卓平板和蘋果相比 平板市場百分之80基本上都是蘋果的ipad 所以說他在普及也是安卓平板 應用不適配 等於是個大手機 基本不會影響平板市場

  • 2 # 前瞻經濟學人

    摺疊屏的風已經吹了很久,但直到2家廠商相繼在MWC上釋出完成度極高的產品,才正式拉開“摺疊屏元年”序幕。在手機市場持續萎縮、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可以設想,只要其中一家廠商推出新概念產品,同類產品將會井噴式出現。

    5G時代超快的網路連線,或許會改變我們使用智慧終端的方式。屆時,複雜的計算、渲染工作都將交給雲端完成,所有終端裝置——包括手機、電腦,都只扮演螢幕的角色,一塊可以聯網的螢幕。那時候,保留便攜使用能力特性,又具備強大資訊接收能力的摺疊屏手機,無疑是最佳產品形態——至少在全息投影之類的VR/AR裝置出現之前。

    筆者認為,現在網友高呼 “噱頭”、“不成熟”的摺疊手機,可能很快會像iPhone一樣,將新的產品形態迅速帶入尋常百姓家。

    也許只需要2年,摺疊屏手機就會變得足夠精緻,讓現在被媒體驚呼“未來已來”的華為Mate X看起來就像石器時代的產物,價格也只有現在的一半。說實話,無論是華為Mate X還是三星Galaxy Fold,2000美元以上的定價都只是為了掩蓋供應鏈仍無法量產數百萬臺的事實,這點將隨著時間迎刃而解。

    筆者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國內外數碼科技論壇上,都有一種聲音:在MWC之前,他們並不認為可摺疊手機作為一種高階科技產品的未來,但華為Mate X的完成度以及它獲得的熱烈反響,改變了他們的觀念。

    這也意味著,許多一直在旁觀的公司——小米、OPPO等主流廠商以及華碩、宏碁等邊緣旁觀者——也許馬上會開始上馬自己的可摺疊專案。小米和OPPO都曾表示,摺疊屏是個不成熟的產品。但正如LG在MWC之前表示不推出摺疊屏手機,在會上又釋出雙屏可摺疊手機(四捨五入也算是摺疊屏吧)一樣,真香!

    在“摺疊屏元年”這個重要節點,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個可能改變人類手機形態的新產品的發展歷程,以及現在已經出現的產品。

    和當初iPhone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打破傳統直板手機形態桎梏,帶動全觸屏智慧手機發展不同,針對現在的全面屏,各家大廠很早都有了自己的設想。例如,華為在釋出會上介紹過,Mate X上的關鍵部件鉸鏈是用3年時間研發完成的,另有訊息稱,三星早在2011年就在實驗室裡推出了可摺疊平板電腦。

    不過,第1款“量產”摺疊屏手機的名號,卻被一家來自深圳的小廠柔宇搶走了。柔宇是2012年創立於深圳的企業,其創業團隊是一群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曾任職於世界500強知名IT企業的美國海歸博士。說是小廠,也只是相對傳統手機廠商而言。因為他們只用了5年,就拉到了包括IDG資本、中信資本、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基石資本、松禾資本等5輪投資,估值達到50億美元。

    在此之前,這家公司已經聲名在外,比如他們在2014年推出的全球最薄柔性螢幕,把螢幕厚度做到了0.01毫米,捲曲半徑1毫米,而同時期的三星柔性OLED螢幕厚度為0.3毫米左右,捲曲半徑也要大得多。2017年CES上,他們又推出了概念性的可捲曲穿戴手機FlexPhone,既能纏繞在手腕上隨身佩戴,也能拉直成傳統手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屏與便攜的矛盾。

    但是,他們去年釋出的所謂全球首款“量產”摺疊屏手機卻成了大坑。首先看外表,“粗製濫造”4個字彷彿紮根在這款產品上。該手機展開後是一款大邊框的8英寸平板,而摺疊後,就是一塊簡單的、摺疊了的大平板——幾乎沒有針對摺疊後的小螢幕情況做任何最佳化。同時,大機率是鉸鏈技術不過關,這款手機摺疊後,中間要留下極寬的縫隙,使得外型看起來相當怪異。

    因此,無論是民間數碼愛好者還是同行,最終都沒有把柔派當作摺疊屏手機的開山之作。同時,他們一開始宣佈要等到年底才發貨,這就更讓人忽略了。到這個時候,也沒人相信摺疊屏手機的未來。

    去年11月,三星舉辦了一場技術溝通會,向業界講述了手機螢幕進化歷程以及未來趨勢,為自己在Galaxy S10系列手機上採用的打孔屏預熱。沒想到,由於榮耀同期釋出了榮耀V20打孔屏的宣傳資訊,根本沒人在意三星幾個月後釋出的手機,反倒是會上釋出的“Infinity Flex Display”摺疊屏概念機,真正引起了大家對手機這種新形態的興趣。

    三星在全球手機行業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其掌控了全球供應鏈多個關鍵環節的實力,使不少國內廠商對他們在技術方向上的引領能力充滿迷信。OPPO接著宣佈,將會在今年2月的MWC上釋出產品;華為稱會在年中推出。

    當時最領先的,反而是公認研發能力較差的小米。今年1月初,推特上的一位爆料狂人Evan Blass突然釋出一段摺疊屏裝置上手影片,影片中,操作者先是在大屏上進行了簡單的滑動和軟體啟動,隨後便開始摺疊。和三星、柔宇之前方案不同的是,這是一款“雙摺疊”手機,也就是把螢幕分成3塊,左右2邊分別向後翻折,“小屏”模式之後的螢幕尺寸大概在 5 英寸左右。

    據Evan Blass表述,這是小米的產品,而影片中這臺裝置執行的系統也和MIUI頗為相似,這也算是摺疊屏歷史上的第二款實機。

    1月底,小米副Quattroporte林斌實錘了此事,隨之而來的是今年機圈第1場大撕逼。

    1月23日,林斌在微博上傳了一段影片,內容是他使用小米摺疊屏手機的情景,而他手上的裝置外觀、系統、摺疊方式,都和之前Evan Blass影片中的一模一樣。在微博內,他附文稱:“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四驅摺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MIUI適配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後,我們做出了第一臺摺疊屏手機,應該也是全球第一臺摺疊屏手機。”

    這句話瞬間點燃了火藥桶。前面說到,柔宇搶先發布過一款據說可以“量產”的柔派手機,這也是他們創業6年來最大的成就,“全球第1”如此難得的賣點被公然搶走,自然激怒了他們。

    1月24日晚,柔宇副Quattroporte樊俊超在朋友圈發文開撕小米。樊俊超稱,自家的柔派才是“自從全球首款真正的可摺疊柔性屏手機”,小米是一家螢幕核心技術專利生產線都沒有的手機組裝公司,買個別人的尚未量產的概念柔性螢幕和概念機就說自己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這種很low的價值觀不值得尊重。

    柔宇CEO劉自鴻也稱,小米是“試圖透過混淆視聽以假亂真搶奪別人奮鬥多年吃螃蟹冒風險幹出來的創新成果”。

    小米官方也不甘示弱,他們迴應稱,小米雙摺疊手機是小米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小米所說的“全球首家”其實指的是雙摺疊手機。同時,官微還指出,在供應鏈技術之外,還有“結構、堆疊、元器件定製、互動設計、系統適配等諸多關鍵創新領域”,都是“小米自主創新研發的結果”,柔宇指責小米組裝公司是“罔顧業內常識,悍然碰瓷、誤導公眾”。

    2個廠商公然開撕,輿論自然是相當火爆的,對於民間的八卦對噴,本文就不一一介紹了,還是看回手機本身。那麼,小米這臺摺疊手機又怎麼樣?

    說實話,不怎麼樣,完成度只能說和柔派半斤八兩。和柔派一樣,該機沒有針對摺疊後的小螢幕情況做任何最佳化,甚至摺疊之後,背面的螢幕依然亮著。同時,這臺手機邊框較窄,正面完全沒有擺放攝像頭的空間,但是邊上2塊螢幕翻折後,又會完全遮擋背部,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一款沒有攝像頭的原型機,用現在的標準,連手機都算不上。因此,外界吵吵完後,實際上也就一笑而過了。

    (背部螢幕仍然亮著)

    真正喚起業界對摺疊屏熱情的,還是要數三星在MWC之前釋出的Galaxy Fold。三星自己對此也是信心滿滿,在2月21日釋出會當天,他們自稱正在“定義一個新的移動類別”。

    這款產品確實不錯。它採用的是“內外”雙屏的內摺疊結構,開啟時,內部的大屏點亮,摺疊時,外部的小屏工作。這就解決了外摺疊結構開合時螢幕轉換的問題。其內部大屏開啟後為7.3英寸,外屏則是一個4.6英寸的小“視窗”。為了能在使用大、小螢幕時都能拍照,三星還為這臺手機配備了6個攝像頭,3個在展開後的機身背面,1個在正面,還有2個藏在鉸鏈部分,只有摺疊時才能看到。三星高管在釋出會上解釋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使用者在任何姿態使用時,都能很好地喚出相機功能。

    相對合理的使用邏輯、完善的配置,加上不錯的外觀設計,使Galaxy Fold完全超過了之前的產品,很快成了MWC展臺的明星。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成了現實版的“既生瑜何生亮”,2月24日華為Mate X的推出,使得Galaxy Fold剛剛引領潮流3天,就成了過時產品。

    2月24日當天,幾乎所有對科技有興趣的人,都被華為Mate X刷屏了。再有Galaxy Fold珠玉在前的情況下,著名科技網站The Verge釋出了以《華為給出了第一臺摺疊手機的最佳方案》為題的文章,CNET編輯也在文章標題表明態度:《我用了華為Mate X,現在我是摺疊屏手機的信仰者》。

    確實,從完成度來說,Mate X完勝。華為只配備一塊8英寸大屏,向外翻折後變成正面6.6寸大屏、背面6.38寸的設計,從使用邏輯上來說,完勝三星。因為Galaxy Fold本質上是一臺可摺疊平板,摺疊後4.6寸的正面螢幕以及超大邊框,應該是2016年前的手機產物,其主要資訊獲取功能都要透過展開之後的平板介面實現。

    相反,Mate X摺疊後是一臺真正的6.6寸雙面屏手機,現在手機可以乾的,在Mate X上都可以幹。相較於Galaxy Fold,Mate X是真正集便捷(注意不是便攜)和更強的資訊獲取能力於一身的產品。

    除了使用邏輯,華為3年研發而成的鉸鏈,以及背部精彩的握把設計,使手機摺疊後可以平整如一臺現代手機,在美感上遠勝於Galaxy Fold摺疊後的奇怪三稜柱體。

    網上爭論最多的問題,是三星的內摺疊設計更有利於保護螢幕,Mate X螢幕暴露在外部,很容易被磕碰擦傷。事實上,當初蘋果剛剛推出iPhone時,諾基亞也認為,大屏觸控手機存在很高的碎屏風險,不會成為市場主流。然而現實證明,人們對保證便捷性下提高資訊獲取能力的需求,遠遠高於保護螢幕的需求。

    另外說一下LG“四捨五入”的那款摺疊屏手機。在華為Mate X釋出的第2天,LG在巴塞羅那推出了LG G8 ThinQ和LG V50 ThinQ 2款旗艦,除了V50 ThinQ具備5G功能外,其具體配置乏善可陳。唯一值得注意的是,LG為V50 ThinQ還開發了一款Dual View手機殼,該手機殼包含一塊副屏,螢幕尺寸為6.2英寸、OLED材質,解析度為2160 x 1080。

    當把V50 ThinQ嵌入手機殼後就能變成一臺神似中興AXON M的可摺疊智慧手機,2塊螢幕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而且在遊戲時另一塊螢幕可以變身為虛擬手柄。

    至今為止,摺疊屏的歷史還是柔派、小米、華為、三星、LG這5家的恩怨史,但總的來說,對於那些厭倦了智慧手機每年“擠牙膏”般提升的人來說,可摺疊裝置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或許未來會有一天,我們談論單面智慧手機時,會用現在談論帶有天線、單色螢幕和固定焦距鏡頭的裝置時的懷舊心情。

  • 3 # 景控Jenoke

    現在說摺疊屏會不會對平板實現「降維打擊」還為時尚早,離開價效比和品控來討論替代品絕對是耍流氓。畢竟,你不能指望一款接近兩萬人民幣、使用壽命和質量穩定性沒有得到驗證的產品一夜之間吃下一款成熟產品的市場份額。(即使是菊花廠的明星產品,最近不是一樣出現過綠屏的問題嘛。)

     

     但我的確認為,摺疊屏在很多使用場景下能完美替代平板的作用。個人來說,使用平板的場景大概有幾種:  

     

    需要進行輕度多工使用,例如一邊開啟瀏覽器查資料一邊編輯文字、一邊回覆資訊一邊輕度辦公。這時手機的多工切換就太繁瑣了,來回切來切去非常反人類,端坐下來請出電腦又有點小題大做。如果螢幕足夠大,瀏覽器 / 通訊工具視窗和文字編輯器各佔半邊,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躺在床上當快樂肥宅的時候(大霧)。比如今天下午就看了四集《閻老西的野望》(一個基於三國志 13 遊戲的解說影片)。和上一種情況類似,手機螢幕體驗不佳,用電腦又找不到一個足夠快樂的姿勢==

     

     

    坐火車 / 飛機時的影片,遊戲和閱讀需求,這時候,平板是一個視覺體驗和便攜性取捨之間的最優解。

     

     

    這幾種需求,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膝上型電腦和手機之間的過渡形態:和筆記本相比,在效能和擴充套件性上做出一點讓步,換取便攜性,減輕重量;和手機相比,在便攜性上做出犧牲,換取更大的螢幕。做一個更加簡單粗暴的抽象:可以劃一條線,一段代表便攜性,一段代表生產力 / 視聽體驗,手機在一頭,筆記本在另一頭,平板來填充中間地帶。

     

     

      現在,隨著摺疊屏手機的釋出,手機陣營宣佈在這兩個端點之間的平板實際控制區,圈下了一塊地盤。要知道,Mate X 的螢幕展開尺寸已經達到 8 英寸,超過了 ipad mini 的 7.9 英寸,而 5.4mm 的厚度則優於 ipad mini 4 的6.1mm。

     

     

     至於這會是軍閥割據,還是順應歷史潮流,讓有德者永守此土呢?還是一開始的觀點,要看價格和品控,尤其是價格 - 最樂於擁抱未來的的一群消費者,未必是最能夠為未來買單的一群人。而這兩個因素,是有望透過時間解決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現在說摺疊屏會不會對平板實現「降維打擊」還為時尚早,離開價效比和品控來討論替代品絕對是耍流氓。畢竟,你不能指望一款接近兩萬人民幣、使用壽命和質量穩定性沒有得到驗證的產品一夜之間吃下一款成熟產品的市場份額。(即使是菊花廠的明星產品,最近不是一樣出現過綠屏的問題嘛。)

     

     但我的確認為,摺疊屏在很多使用場景下能完美替代平板的作用。個人來說,使用平板的場景大概有幾種:  

     

    需要進行輕度多工使用,例如一邊開啟瀏覽器查資料一邊編輯文字、一邊回覆資訊一邊輕度辦公。這時手機的多工切換就太繁瑣了,來回切來切去非常反人類,端坐下來請出電腦又有點小題大做。如果螢幕足夠大,瀏覽器 / 通訊工具視窗和文字編輯器各佔半邊,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躺在床上當快樂肥宅的時候(大霧)。比如今天下午就看了四集《閻老西的野望》(一個基於三國志 13 遊戲的解說影片)。和上一種情況類似,手機螢幕體驗不佳,用電腦又找不到一個足夠快樂的姿勢==

     

     

    坐火車 / 飛機時的影片,遊戲和閱讀需求,這時候,平板是一個視覺體驗和便攜性取捨之間的最優解。

     

     

    這幾種需求,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膝上型電腦和手機之間的過渡形態:和筆記本相比,在效能和擴充套件性上做出一點讓步,換取便攜性,減輕重量;和手機相比,在便攜性上做出犧牲,換取更大的螢幕。做一個更加簡單粗暴的抽象:可以劃一條線,一段代表便攜性,一段代表生產力 / 視聽體驗,手機在一頭,筆記本在另一頭,平板來填充中間地帶。

     

     

      現在,隨著摺疊屏手機的釋出,手機陣營宣佈在這兩個端點之間的平板實際控制區,圈下了一塊地盤。要知道,Mate X 的螢幕展開尺寸已經達到 8 英寸,超過了 ipad mini 的 7.9 英寸,而 5.4mm 的厚度則優於 ipad mini 4 的6.1mm。

     

     

     至於這會是軍閥割據,還是順應歷史潮流,讓有德者永守此土呢?還是一開始的觀點,要看價格和品控,尤其是價格 - 最樂於擁抱未來的的一群消費者,未必是最能夠為未來買單的一群人。而這兩個因素,是有望透過時間解決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 4 # 科技核心觀察

    摺疊手機的出現是對現有手機一層不變的矩形形狀,做一次改變嘗試,自從十幾年前智慧手機以超大螢幕出現之後,就取代之前有按鍵的手機。

    因此,如果摺疊手機普及的話,完全有可能會代替平板電腦的市場,首先平板電腦的出現本身就是彌補手機螢幕的不足,以及手機在某個特定場合下面的使用方式不足,並且能夠滿足膝上型電腦的使用場景在某些情況下面的不足。

    其實消費者的心裡很明確,如果有一種裝置,能夠代替兩種裝置的話,那消費者為什麼要買兩種裝置?所以當時摺疊手機能夠滿足平板電腦的使用效能和使用範圍時,那平板電腦絕對會被摺疊手機給替代。然而這必須滿足一個前提就是摺疊手機他未來是不是真的會統一手機和平板電腦?或許在未來某個時候手機的發展方向又不是摺疊方向的,而是全息投影方向等之類的方向。

    另外,裝置的衰落與它缺乏生產力有關,如今絕大多數使用者均是將平板電腦用於娛樂,這限制了它的發展。相比起iPad,安卓平板的效能更弱,適用的場景更少。這導致了平板電腦逐漸衰落,銷量日漸下滑,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平板電腦已走到需要變革的邊緣。所以目前出現了一些專業的平板電腦,能夠執行精細繪畫美工的圖片製作功能。

    從當初的功能手機被智慧手機替代,也是因為這個發展趨勢功能手機的功能性已經滿足不了當初社會的一些生產力的需要,消費者需要用手機做更多更復雜的事情,所以科技裝置之間的相互替代是有一定的發展規律的。

    從以上幾點來看,如果摺疊手機替代替平板電腦的話,必須能夠滿足平板電腦的所有功能,可從目前市場需求來看摺疊手機還不能完全替代平板電腦。只能說會搶佔平板電腦的部分市場。

  • 5 # 98K小白成長記

    摺疊手機普及後,平板電腦會退出市場嗎?我覺得不會

    首先摺疊手機普及還有待時間的考證,目前還說只是試驗階段,也就是第一代產品,我們趕新潮的其實就是小白鼠,拿自己的錢包給廠商做試驗而已。當然,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有好也有壞。就當摺疊手機已經普及,電池續航也是個問題,顯示屏尺寸大必然會增加耗電量,還有摺疊螢幕類似於家裡的門一樣,反覆摺疊,故障率也在考慮之中,出了問題換螢幕的價格夠買一部新手機了吧

  • 6 # 懶爸育女

    不會的。

    首先,摺疊手機普及的前提就是技術成熟。目前推出的摺疊手機還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螢幕能保持多久的正常使用時間,摺疊多少次才會出現影響使用的情況………

    其次,便攜性。如果摺疊手機作為平板電腦的替代品,電池續航以及重量就需要得到解決。作為新一代的手機就得考慮便攜性。手機手機,放在手裡的才是手機,要放進包裡攜帶的就是電腦了。否則不是電池太重導致手機不方便隨身攜帶,就是要一天多充,要帶著更大更重的充電寶。

    再次,價格。以中國目前的大多數使用者能夠接受的旗艦手機價格在3000—6000之間,所以蘋果和三星的旗艦手機賣的越來越不好。而平板電腦的價格在2000—5000之間。即便把兩者的價格加起來,也就是5000—11000。但相當一部分使用者不會選擇這樣的價格,因為他們選擇摺疊機而不是手機+平板的原因之一就是前者的價格更便宜些。再就是同樣的價格情況下,手機+平板可以供兩個人使用,同時做不同的事,而摺疊手機要想實現這個就得把螢幕分成兩份,而且無法同時操作。也許以後這個問題能夠解決,但是研發及生產的費用也將是個不容易被人接受的數目。

    所以摺疊手機是個沒有市場的東西,摺疊平板電腦可能會更好些。那樣以後就不是手機+平板電腦的組合,而是腕式終端+摺疊平板了 。語音方面的應用在腕式終端上,而文字和影象的應用在摺疊平板上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這部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深受專家學者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