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北姐啊

    入園前,我告訴孩子:上幼兒是媽媽送去門口,然後寶貝跟老師去上課,時間到了媽媽會來接你。我會反覆強調,給孩子說這些,目的是讓產生她心理暗示:去幼兒園使要暫時與媽媽分離的。孩子對幼兒園排斥,原因之一是對學校環境不熟悉,沒有安全感。我用了5個方法,效果還不錯的。1.把學校的環境、老師的照片、同學的照片等,多讓孩子熟悉,產生安全感。2.我會把老師和每個同學的名字,都記下,然後一一跟孩子講。這能能讓孩子對老師和同學儘快熟悉。學校早操的歌曲、上課的音樂等,3.在家裡多給孩子播放放學後、週末,與同班的小朋友約在一起玩,能增加小朋友的感情,增加上幼兒園的慾望。4.孩子上幼兒園,會哭鬧是因為想爸爸媽媽,或者擔心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我會告訴兒子,我們會等你,時間一到我就出現。這段時間,孩子愛哭鬧、撒嬌、要抱等,我都儘量滿足,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愛他(她)。5.有的孩子,因為未曾與父母分離,會怕生、膽怯。可以在週末,多帶孩子外出,到陌生的場地,見陌生的面孔,製造與家人分離的機會。

  • 2 # 冬眠模式

    孩子入園焦慮,家長要幫助孩子一切度過一段時間,因為孩子四歲上幼兒園小班,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又陌生又好奇,但做家長的要多陪陪孩子去旁邊的幼兒園。

    孩子去幼兒園可以跟小朋友一些互動做遊戲,帶小孩子瞭解幼兒園生活情況,讓小孩子認真和藹可親老師、講些幼兒園大哥哥,大姐姐等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大環境。

    家長可以陪孩子去兒童書店,去購買幾本幼兒園小朋友們的故事,有孩子在幼兒園的大草場,有小朋友玩耍滑滑梯,教室裡有可愛老師在教小朋友學本能等等。透過家長的引導下,孩子也不會最焦慮了,上幼兒園能愉快玩耍,開心每一天。

  • 3 # 小豆丁大世界

    每一個幼兒的在的入園焦慮表現出不一樣。您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是正常的現象,而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的確是家長們頭疼的一個問題。作為一名幼教老師,我會建議家長這麼做。

    1.接納和移情

    有的家長特別不能接受孩子出現入園焦慮,尤其是入園焦慮在入園後期集中爆發的幼兒更加不能接受。家長會產生疑問,我們家的孩子為什麼前幾天都是開開心心的去幼兒園的,為什麼現在哭著不肯去幼兒園了,是不是老師對孩子怎麼樣了,會不會是在幼兒園被小孩欺負了······

    其實這是家長不能夠接納幼兒的入園焦慮的表現,在家長有疑慮的時候,家長在和老師交流的時候,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都會在潛意識中透漏出家長的焦慮,從而給孩子增加了焦慮。

    正確的接納孩子的入園焦慮,可以和他分享一下自己新到陌生環境的害怕以及自己如何做的,還可以將哥哥姐姐們上幼兒園時的表現,讓孩子明白自己害怕上幼兒園其實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因為大人們也會在陌生的環境裡害怕。

    2.相信並尊重孩子是獨立的人

    相信和尊重孩子是獨立的人,在和幼兒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和幼兒的視線平視。在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和幼兒正式的說再見,並且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要去做什麼以及什麼時候來接孩子。幼兒入園時的哭鬧其實是幼兒精神上的斷奶,這對孩子來說是很痛苦的一個過程,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獨立的人,可以面對新的環境,雖然這需要時間。

    切記不要做以下幾點:

    1)趁幼兒不注意偷偷溜走,這樣會加劇幼兒的不安全感,會讓幼兒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2)在幼兒活動的時候偷偷的觀看或者錄影,雖然我們明白這是家長想要記錄孩子的成長並且看一看孩子過得好不好。但是,我們並不建議這麼做。一旦被孩子發現,孩子們會哭鬧的更加嚴重,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會產生為什麼媽媽不來接我,為什麼媽媽要躲起來,媽媽是不要我了等想法。有的幼兒會爆發出來更加大的情緒。

    3)遵守承若。剛入園的孩子雖然對一日生活細節並不熟悉,但是來接的時間點是記得非常熟悉的,他們有具體的參照物。為了照顧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的情緒,我們播放的是孩子們喜歡的《小豬佩奇》。孩子們總會說看完《小豬佩奇》媽媽就來接了。很多家長總是說,我會第一個來接你的。可是,實際上有很多的家長會接的比較晚,當幼兒在等待的過程中,看見身邊的小朋友一個一個的接走了之後,幼兒的落差感會更大。多次之後,幼兒會比較抗拒上幼兒園。

    3.用正面的語言與幼兒溝通在幼兒園的事情

    在接回孩子的時候,可以用正面的語言詢問孩子在幼兒園裡的事情,幫助幼兒回想在幼兒園裡開心的記憶,減少幼兒對幼兒園的恐懼,增加入園期待。比如說,“今天在幼兒園裡玩什麼好玩的”,“老師為什麼表揚你”“你和那個小朋友交上好朋友了”“幼兒園裡今天吃什麼好吃的呢”

    切記不要問“你為什麼被批評了”“你為什麼尿褲子了”“那個小朋友欺負你了”之類的,這會讓幼兒產生不好的情緒。如果真的有類似的疑惑,可以和老師在私底下避開孩子進行溝通。

    4.多豎向比較,少橫向比較,多肯定幼兒的自我進步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橫向比較,家長就永遠看不到孩子的好。孩子進入幼兒園會出現很多的行為表現緊張,比如說原本會小便的孩子也會出現尿褲子的現象,有的孩子會扣手······因此,家長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說出一些比如說“為什麼就你尿褲子,其他小朋友怎麼不不會”,“為什麼就你吃的滿衣服都是米粒”之類的話。家長要面子,孩子其實也是有自尊心,也是要面子的。

    多發現孩子的進步,將他進行豎向比價。雖然孩子在家吃飯特別乾淨,但是那都是家長喂得。在幼兒園吃飯雖然髒了一點,但是是孩子一勺一勺自己吃的。能夠願意自己主動吃飯,這一點就可以表揚孩子。雖然孩子尿褲子了,一是因為孩子緊張,而是因為孩子情緒不好沒有和老師說。在情緒正常的時候,孩子都會主動的和老師說要小便這便是進步。

    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反饋對孩子其實特別重要。當家長負面消極情緒比較多的時候,孩子會倍感壓力,從而增加入園焦慮。而家長以鼓勵較多的時候,孩子很多的壓力也就沒有。

  • 4 # 育兒成長法

    孩子入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因為這是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分離進入集體生活,他還沒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是要和媽媽分開了嗎?他感到周圍環境陌生,有種不安全感,所以才會焦慮。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幫孩子度過入園焦慮。

    首先讓孩子意識到他只是和父母暫時的分離。讓他有充分的安全感。

    媽媽需要做的是送她入園時告訴他放學時會來接他,並且媽媽送孩子入園後,不要再回頭看孩子。我們常常見到的場景是孩子哭,媽媽也忍不住哭,這讓孩子更有恐懼感。因為這是分別時的場景。放學後準時接孩子,孩子會意識到媽媽還會把他接回家,慢慢就建立起了安全感。

    其次,接到孩子千萬不要問“在幼兒園哭了嗎?”而是要問“幼兒園有什麼高興的事情?”

    有一種焦慮是媽媽焦慮,媽媽的焦慮感會傳染給孩子。所以媽媽在送孩子入園時,要給他講一些幼兒園裡高興的事情。而不是見了孩子就問幼兒園吃的好嗎?睡得好嗎?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等等這些問題。這是媽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不好,所以媽媽的焦慮會傳染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會有入園焦慮,進而是不想上幼兒園。我孩子上幼兒園時第一天沒有哭,他回家奶奶見了他就問“寶寶上幼兒園哭了嗎?”我趕快告訴他奶奶說不要提“哭”字,這是在強化提示孩子上幼兒園哭是正常的。所以父母和周圍親近的人不要表現出有入園的焦慮,要表現出很高興,就會減少孩子入園的焦慮感。

  • 5 # 瑞成演繹阿成

    在幼稚園的第一個月,是寶寶新生活的開始,也是爸爸媽媽最揪心的一個月。有的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大集體,而有的卻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充滿了恐懼,使孩子在情感上遭受到挫折。如何讓這個月少些淚水、少些焦慮,如何讓小傢伙早一天微笑著在幼稚園門口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呢?

    孩子年齡小,身體機能的發育尚不完善,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因而,他們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適應能力都比較差。而且幼稚園和家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對教師以及幼稚園的一套常規,孩子一開始往往表現出無所適從。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與父母、親人朝夕相處,建立了依戀情感,一旦離開,孩子會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戀和安全而產生焦慮。

    分離焦慮對孩子身體上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常常睡不好、做噩夢、講夢話,平時煩躁不安、食慾缺乏,更有甚者頭昏乏力、心悸多汗,有的孩子在最初的幼稚園生活中還常常感冒、腹瀉,這並不僅僅是生理問題,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

    分離焦慮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更應該引起重視。孩子與親人分離後,因深感不安而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他們甚至毫無根據地擔心親人會離開自己,會發生意外事故,會和親人失散或者自己會被拐騙等,因此不願意離開親人,也不願去幼稚園,甚至以哭鬧和掙扎表示反抗。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分離焦慮影響著孩子創造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症狀比較嚴重的孩子還會因此降低智力水平。

    (1)讓孩子明白,分離只是暫時的,同時也讓他們瞭解上幼稚園是必須的,可明白告訴他,媽媽上班,寶寶上幼稚園,媽媽下班馬上來接寶寶回家,(分離時不要流露出萬分不捨的樣子,更不要躲在教室外面觀察孩子的表現,這樣孩子會以為媽媽不要他了。)以緩解他的分離焦慮。

    (2)培養自我服務意識。無能力照顧自己也是孩子感到焦慮的重要原因。但在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教會他們各種生活的基本技能,孩子也會很快學會。父母要積極配合,不要樣樣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養分享意識。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不同於家庭生活,這些變化使缺乏分享意識的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所以會因爭搶玩具而發生爭執,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5)培養對幼稚園的積極情緒。如用“你長大了才上幼稚園,幼稚園裡能學到很多本領”等等的語句來激發孩子對幼稚園積極的情緒。

    多數孩子第一次入園的時候都會哭悶,只是在哭的時間長短和強弱上有區別,當然也有來幼稚園一聲都沒哭就順利適應的孩子,但那畢竟是少數。孩子入園哭鬧一般分為以下六個階段:1.全天哭鬧階段;2.有時哭、有時玩階段;3.早晚哭鬧階段;4.過渡環節哭鬧階段;5.早上來園哭鬧階段;6.週一早上哭鬧階段。

    (1)給孩子準備一件長一些的棉布罩衣,在孩子吃飯前給他穿好,避免出現由於掉飯粒把淺色的衣服弄髒、洗不乾淨的麻煩事。

    (2)餐前在地上鋪一塊乾淨的塑膠布,即使孩子掉飯菜、灑湯水也很方便清理。

    (3)在家裡給孩子準備小勺、小碗、小杯子等玩具,讓孩子在遊戲中練習手的靈巧性。

    (4)父母每天按時接送孩子,尤其在最初的幾天,晚飯後一定要按時接,如果等別的孩子都接走了您再來,孩子會越等越著急,因擔心父母不來接而哭鬧,甚至第二天不願意來幼稚園。

    (5)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樣,父母要個別對待,多跟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

    (6)父母可以每天早上早點帶孩子來幼稚園,讓他在戶外的大型玩具處自由地玩一會兒,晚上接時也讓他玩一會兒。玩具會吸引孩子的興趣,每當提到幼稚園他就會想起有趣的玩具。孩子在家淘氣時不要用幼稚園嚇唬他。

    (7)可以讓孩子帶些小玩具、小食品分發給小朋友;父母之間也可以創造機會,相約到公園去玩,讓孩子之間互相熟悉。使孩子感到在幼稚園有認識的朋友,心理上會有安全感,也能幫孩子減少哭鬧,使其儘快適應幼稚園。

  • 6 # 舊時燕子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情景。二歲8個月的時候送女兒去上的幼兒園。因為家裡太忙沒有時候間照顧她。又聽之前鄰居說,讓娃上個插班會好些,因為班上的其他的孩子都適應了上幼兒園的生活,你家娃新來的話,老師會給予更多的照顧。為這,讓我女兒不到3歲就上了幼兒園。

    每天被我婆婆強硬抱到學校,一路是哭著喊著的,結果到學校後,反而就老實了。她是哭的眼淚鼻涕一堆,我在家聽的是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現在想想,讓孩子上幼兒園不焦慮,或者是減輕焦慮的方法挺多。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讓孩子感覺到幼兒園是個安全的好玩的地方

    就像我們大人去一個陌生的環境會覺的安全感不足,孩子肯定對幼兒園也是充滿了恐懼。所以在孩子沒有上學的時候,可以提前給孩子看些關於幼兒園裡的一些電視劇,或是動畫片,讓孩子先從畫面上了解到,幼兒園是幹什麼的地方。

    帶著小朋友去一些臨近的幼兒園看裡面參觀下。看別的小朋友,做操,玩遊戲,上課,吃飯等一些活動。有老師帶著,有同學陪著,有好吃的,好玩的等。透過實際體驗,讓孩子心理上認識到,幼兒園就是小朋友來一起玩的地方,有老師陪伴照顧,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個安全好玩的地方。她也會願意接受。

    二 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找快樂

    問題中的寶寶已經上了幾天幼兒園了,對環境有所熟悉和了解,對環境的恐懼應該是一天天的減弱的。但是還是不開心上幼兒園。那我們就要想辦法 ,讓孩子學會在幼兒園中找到快樂,才會讓孩子打心裡願意上幼兒園。

    找到快樂,首先解決問題。小寶寶為說不願意在幼兒園午睡。這個確實是幼兒園小朋友大部分的問題。我女兒也是不願意睡午覺。她回來跟我說不願意睡,但是老師說,如果不睡,就不讓放學回家。我當時問她,那你怎麼辦呢,不睡覺對身體也不好啊。她說可以裝睡,可以玩被子角。我說那也可以。

    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要有個適應期,可以先跟老師溝通下,入睡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讓她靜悄悄的玩玩具,或是做其它的事,只要不影響別人就好。每個孩子不一樣,家長多跟老師溝通下,老師也會根據孩子,給不同的帶的方法,時間長了,看別的小朋友睡,她肯定也睡的。我女兒就是例子,後來上幼兒園是常常睡到不想起床。

    然後就是找快樂了。

    找快樂,可以回家的時候,問寶寶幼兒園裡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做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又認識到幾個好朋友、吃了什麼好吃的午餐啊等。

    孩子一邊回答的時候,一邊帶著誇張一臉羨慕表情的說一句,太好玩了,太有趣了,太棒了等。最後來一句,幼兒園太好玩了,要是我們大人也能上就太好了。讓孩子感受到,能上幼兒園是一件多麼幸福快樂的事情。

    那些打架的,哭鼻子的等一些能讓孩子痛苦的問題,就不問了。讓孩子關注點在快樂上,那麼孩子 收穫的快樂就會越來越多。

    三 讓孩子意識到上幼兒園是必須的事

    其實現在的小朋友都是很聰明的。只需要讓孩子從內心裡認識到,幼兒園是非上不可的時候,她也就不再會鬧了。

    我女兒小時候,說媽媽不上幼兒園就好了。我告訴她,上幼兒園是每個小朋友必須的事,上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知識。如果在家的話,沒有小朋友玩,也學習不到知識的。

    我跟她舉例。小鳥長大了,也不能天天待在家裡,要學習飛,學習出去的吃的,鳥媽媽老了,小鳥再不會飛,不會找食物,肯定要餓死的。你去學習知識,就像小鳥出去學飛,找吃的是一樣。你不學本領怎麼能長大呢。

    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職責,你看大街上的警察叔叔要指揮交通,如果不上班,車子會亂開。醫生不上班,病人得難受的不行。賣飯的阿姨不上班,那我們沒有飯吃了......小朋友現在的任務就是,上幼兒園。

    讓孩子意識到,這個是必須的事,所以他們也會乖乖的上幼兒園的。張柏芝在聊教育孩子的話題的時候說過一件事。小兒子想要媽媽買個玩具,於是大哭大鬧。大兒子就跟小兒子說,媽媽說不準就是不準。小兒子也便不鬧了,所以讓孩子意識到,這個是必須的。她也會按要求去做。

    四 是不要製造焦慮的環境和氣氛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有個適應過程。據幼兒園經驗豐富的老師說,大部分的寶寶一般一個月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個別的長一點,要二三個月。

    家長要明白,這是孩子一個必經的過程。要淡定面對。心理學家說過,影響人的最主要的是潛意識。如果家長焦慮了,所做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潛意識。

    比如上學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後,跟孩子說再見就好。不要一步三回頭。不要面露擔憂和不捨。有些家長送孩子到校,孩子沒有哭,家長先哭了,這下好了,大人孩子一起哭。看到父母的擔憂能讓孩子不焦慮嗎?

    再比如放學回家,媽媽或是家人只需要打下招呼,問候一下就好。就當是出去玩了一趟,很稀鬆平常的事。不要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問東問西,把上幼兒園當成一件天大的事。讓孩子是心生恐懼。這樣孩子也會淡然處之。

    五 習慣成自然

    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孩子不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會容易生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隻要沒有任何特殊的原因。我們都是建議堅持送孩子上學,不要上上停停。這樣好不容易適應的幼兒園生活,回家幾天又給打亂了。當孩子習慣了上學,一切成自然的時候,寶寶自然不焦慮了。

    六 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愛一直都在

    很多媽媽不忍心看到孩子進學校的時候哭,就把孩子給老師一丟,就跑了。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她會覺得媽媽莫名不見了,會想媽媽是怎麼了,難道是不要我了嗎?

    一定要告訴孩子,媽媽會按時來接寶寶放學,等你老師送你出來的時候,媽媽會站在指定的位置一直等到你。讓孩子放心,也會讓孩子滿懷期待著再見到媽媽的時刻。

    還可以讓寶寶帶上自己最喜歡的玩偶上學,告訴寶寶讓小玩偶代替媽媽陪在寶寶的身邊。在《一口袋的吻》這本書裡講的就是,一個媽媽給小朋友裝了一口袋的吻,如果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想媽媽的時候,可以把手伸進去,然後掏一個吻出來,吻下自己,這樣就像吻到了媽媽一樣。

  • 7 # 喵子

    我記得當初自己的孩子當初入園前,我就焦慮過,不禁聯想:孩子不太會表達,要上廁所怎麼辦?沒及時上廁所尿褲子了怎麼辦?會按時喝水嗎?喝水少咳嗽怎麼辦?,,,

    後來,每當孩子給我講起幼兒園什麼好吃、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就覺得:幼兒園是孩子必經的階段,家長不要刻意擔心。

    1、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是孩子進行社交、媽媽的重心由孩子轉向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全新階段!

    但其實人人都是嚮往集體,嚮往更多的朋友、喜歡有更多有樂趣的生活。

    每當孩子聽到院子裡的小朋友,在哪裡上幼兒園,我相信他們心中對“幼兒園”這個新名詞,也是無限嚮往的。

    因此我覺的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下小區裡已經上幼兒園的小夥伴,每當孩子想找小夥伴玩時,告訴孩子院裡的小朋友都上幼兒園了,讓孩子內心產生對“幼兒園”充滿好奇與憧憬,從而心生嚮往。

    2、孩子的入園焦慮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兩當面意思的:

    一方面孩子的恐懼:一下子離開了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到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長對自己離開孩子的焦慮。

    因此孩子入園的焦慮不是孩子離不開身邊的照顧者,而是照顧者離不開孩子呀!父母與孩子相互依賴。

    如果是全職媽媽,可能一時適應不了,從此白天不能圍繞著孩子忙碌,媽媽內心也是失落與迷失的。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成長呀!

    3、父母多說令人欣慰,鼓勵孩子接觸新事物的話。不要“正話反說”,用新事物威脅、嚇唬孩子。

    比如當我們很想向孩子表達:“好好上幼兒園”時,可以告訴孩子:“今天寶寶好好上幼兒園,媽媽下班早點去接寶寶,我們一起去小區裡玩!”

    這時孩子接觸到的是“媽媽早點去接我,一起去小區玩”這樣的正面資訊。

    當你用輕鬆、愉快的語言去交流時,孩子也是放鬆、愉快的!

    反之,如果不小心說出“如果你不乖,就不帶你去小區裡玩,送到幼兒園裡去”,這種附加了假設、條件的話,幼兒心裡是隻會關注到後半句的意思的“不帶你去小區玩,送幼兒園”,這就可能出現孩子”哇哇”大哭,害怕上幼兒園的情況。

    4、鼓勵孩子在幼兒園裡多交朋友,建立起友誼。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孩子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遠遠強於成年人。

    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做”放手”媽媽!

  • 8 # 靜敬子

    首先你要理解這是正常的現象,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只是程度不同。作為家長你一是不要焦慮,二是不要過度心疼,透過鼓勵平和的方式逐步減少孩子的入園焦慮。通常要差不多一個月,孩子才能完全適應。最激烈的入園焦慮基本發生在入園的第三天到第十天,孩子新鮮勁過去了,各種不安不適應爆發了。

    幼兒的幼兒園焦慮,是孩子最初從家庭進入幼兒園之後,由於壞境改變引起的心理和行為的不適應,有的孩子會不願意上幼兒園,長時間哭喊要媽媽,有的孩子悶悶不樂,有的孩子不吃飯,不說話,不和同學老師交流。

    具體來說,幫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有以下一些辦法:

    1.     利用接送孩子的機會,陪孩子在幼兒園的花園裡面遊戲設施邊,玩一會兒,觀察一下其他小朋友,講解一下幼兒園是每個小朋友們都要上的,是小朋友們一起玩一起學本事的地方,讓孩子熟悉環境。

    2.     送孩子進入教室,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下午過來接你,好好吃飯、午覺、好好玩”,交給老師後,家長果斷離開,要相信老師會安撫好孩子。家長不要在教室外徘徊,家長的猶豫會增加孩子的焦慮。

    3.     把孩子喜歡的遊戲告訴老師,老師在安排小朋友們活動的時候,用孩子喜歡的遊戲吸引住孩子,讓孩子在幼兒園有機會放鬆享受玩的樂趣,感受到快樂和滿足,也感受到群體活動的樂趣。

    4.     剛入園的孩子,家長接孩子儘量要按時,不能遲到加重孩子的不安。接到孩子後,跟孩子的聊天不要急於瞭解幼兒園的表現,尤其不要直奔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聊一聊孩子玩耍的快樂話題,以及老師獎勵了星星之類的,加深孩子對幼兒園正面的印象。

  • 9 # 津飄娟姐

    孩子在三歲以後,就要去幼兒園生活。在家裡孩子可以為所欲為,到幼兒園以後行為會受到限制,而且沒有家人的陪伴會讓他非常反感進入幼兒園,這就叫孩子的入園焦慮。

    為什麼會產生入園焦慮

    3歲的幼兒新進入幼兒園,與依戀的物件(主要是親人)分離時,隨即產生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和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表現,即幼兒入園焦慮,實際是一種分離焦慮,它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通常年滿3歲的幼兒就要進入幼兒園裡學習生活,而 3。5 歲正是幼兒產生依戀的一個高峰期。

    幼兒剛剛進入新奇的幼兒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幼兒教師與陌生的小夥伴,使幼兒產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兒對親人的依戀感加強,不願意離開親人。親人的離開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戀物件,從而產生了入園焦慮。

    入園焦慮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1、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前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也可以在初入園的日子裡,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當孩子真正體驗到媽媽還是十分愛他,家庭還是"安全基地"。

    2、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種種要求,主動配合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晚上按時停止遊戲或看電視,按時漱洗,按時睡覺等。

    入園焦慮的應對措施有哪些?可以帶他提前進入幼兒園,並且熟悉幼兒園的一切,在此過程中要繼續,不能聽從孩子的意見,不然送的時候會更不好送。再者家長在家裡要求孩子習慣的連貫性,比如洗臉、刷牙、睡覺一氣呵成,他可以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10 # 扉間sama

    物極必反,孩子情緒異常抵抗,建議可以先不去幼兒園,多去小朋友多的地方一起玩耍,孩子小社交能力強,長期屬於封閉的空間生活,孩子對熱鬧的地方產生恐懼,沒有安全感!媽媽們要先陪孩子一起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慢慢引導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還有就是詢問孩子不願意去的原因,比如害怕某人,有沒有在幼兒園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內心受到傷害,等等,這些都需要父母們耐心引導,多觀察,多交流!

  • 11 # 安古蘭

    1、準時接送孩子

    由於初次的集體生活,孩子會感到緊張和疲勞,甚至不安,希望家長們能堅持每天接送孩子,培養孩子養成明確秩序感,培養孩子守時的良好品德,對他的一生都是受益無窮的。尤其對年幼的孩子而言,準時接送孩子對安全感的培養有很大影響,是孩子學習信任新環境、建立良好信任關係的開始 。

    2、杜絕“心太軟”

    新生入園的分離焦慮不僅體現在孩子身上,家長們也一點不少。看見自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小寶貝哭的如此傷心,家長們心裡也很難受,就很容易產生鬆懈的心理:“要不帶回家,明天再來?”“要不再回去哄哄?” 結果糾結兩三個小時了,家長們還沒出幼兒園的門。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能解決問題,下一次送幼兒園會哭的更厲害。不如堅決一些,因為這是每一位孩子成長的畢竟之路。跨過這扇門,前方的路才更開闊。

    3、杜絕中國式“哄”娃

    試問各位家長,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過被自己的爸爸媽媽“哄過”?還記得自己知道被欺騙了之後的心情嗎?孩子的世界是單純而直接的,對家長更是無條件的信任,大人說什麼就信什麼。所以,諸如“媽媽要去給你買新玩具,你在這等一下媽媽”“爸爸只是去一下衛生間,等會兒就回來”。。。。。。之類的善意謊言,看似輕鬆的把孩子騙入了幼兒園,實際上卻是得不償失。孩子堅定的等你,結果你卻沒有回來,從此以後可能都會對你的承諾產生懷疑,不在相信你。

    4、不要恐嚇孩子

    出來不要輕易撒謊,也不要隨意的用幼兒園去恐嚇孩子,比如,“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丟在幼兒園了。”“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老師把你接走!”“你不好好上學我就不去接你了!”……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實則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心靈,還會把幼兒園、老師與孩子樹立成對立面,讓孩子的安全感一點點降低,乃至於自卑。

    5、正面引導孩子

    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就喜歡這樣問:“老師有沒有打你啊?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呀?”“寶貝,你今天在幼兒園哭了沒有呀?”、、“有人搶你玩具嗎?”……殊不知,有很多家長和幼兒園的誤解就是這樣產生的,並且這樣的問法,也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心理暗示。家長應與孩子多進行正向提問與分享,引導孩子分享幼兒園裡有趣的事,用輕鬆愉快的語氣與孩子聊天,多表揚孩子的進步。這樣能逐漸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 12 # 夕顏1979

    曾經做過幾年幼兒園老師,對於一些剛入園的孩子,焦慮,哭鬧是難免的,因為離開家,離開媽媽的懷抱對於他們來說很無助,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讓他們沒有安全感,剛開始接受不了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家長不必太擔心,過不了幾天,大多數孩子就能適應新的環境了

  • 13 # 何老師講睡眠

    如果要幫助她度過,首先幼兒園的環境舒適宜人,老師和藹可親,小朋友們態度友好相互幫助;其次,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適當教育引導,告訴孩子這是長大的表現,向孩子傳授知識,並祝賀孩子;最後,孩子能和周圍的小朋友玩到一起,成為好朋友。當然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斬斷孩子“心理依賴”,讓孩子接受現實。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朋友,要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和朋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大人儘量少插手。大人們倒是可以瞭解下幼兒園同班孩子的情況,可以經常串串門,讓孩子們平時也能經常見面,一起玩、大家混得很熟。

  • 14 # 幼兒園張老師

    你家孩子這種反應就是幼兒入園最常見的反應之一。

    這一類孩子最開始入園時反應還不強烈,以為到幼兒園只是玩玩,結果發現每天都要去,而且還要在幼兒園睡覺,過幾天回過神兒來,就會有比較強烈的抗拒心理。

    其實要讓孩子適應入園,各種各樣的方法都不如家長堅定的態度來的重要。

    孩子這時候所有的抗拒反應,都是希望徵得你的同意,不去幼兒園。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哭鬧,傷心難過,都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了,就會想孩子還小,不如在家歇幾天再去。

    家長的這種做法給了孩子一個訊號,就是我不去一定要哭鬧,才能成功。

    如果你家裡有人看孩子可以選擇不去,但如果必須要上幼兒園的話,就只能每天溫和而堅定的送她去,並且用一種鼓勵的,平靜的態度告訴孩子:乖乖在幼兒園哦,媽媽下午會來接你的。

    只要能堅持,堅持轉過身去,堅持說再見,孩子的適應指日可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立方米混凝土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