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王者孝
-
2 # 90後哲學
義舉一:甘棄前程,援手弱女
魯智深出場時是西北軍中的一名提轄。提轄雖不是什麼顯官要職,但從書中描寫來看,一身好本領的魯智深深受主政西北的老種、小種兩位經略相公的賞識和器重,老種甚至專門將魯智深派來輔佐小種,足可見魯智深在大小種以及西北軍中的地位,魯智深的升遷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是當魯智深遇到惡霸鎮關西時,並沒有選擇事不關己,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仗義施援,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歌女金翠蓮,葬送了似錦的前程。金翠蓮逢凶化吉成了趙員外的外宅,而魯智深自己卻淪為了四處逃亡的殺人犯。然而,終水滸全書也未見魯智深對此有過絲毫的後悔和埋怨,相反魯智深因此而過得更加灑脫和快活,因為他雖然放下了外在的榮華,卻拾得到了內心的平靜,他在鋤暴安良中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正如他臨死前所言的那樣:“今日方知我是我”,這是被功名富貴迷了心竅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的。
反觀《水滸傳》另一主人公林沖,高衙內橫行東京城多年,林沖明知而不敢制止,預設並放縱其行為,眼見良善人家妻女慘遭凌辱而無動於衷,最終積惡成大,反為其害。當高衙內咄咄逼人地撲來,林沖既不敢針鋒相對地鬥爭,又不忍放棄辛苦而來的既得利益攜妻遠逃,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倘若林沖能像魯智深一樣,甘棄前程,主持正義,結局未必一定圓滿,但至少東京城裡會少了許多家破人亡慘劇的上演;倘若人人都能像魯智深一樣疾惡如仇,挺身而出,高衙內、鄭屠夫之流焉敢橫行霸道,肆無忌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壞人是那些所謂好人們培養和縱容出來的。因此,好人有時候比壞人更加可恨!
義舉二:尊師重道,奉師若父
魯智深初上五臺山時一身戾氣,視清規戒律與滿寺僧人為無物,攪鬧得佛門淨地雞飛狗跳,一片狼藉,然而對於自己的恩師智真長者卻是分外地畢恭畢敬,深怕有半點忤逆。每每魯智深鬧到天翻地覆之際,甚至是酒醉神智不清之時,只要智真長老出現,魯智深都會乖乖地安靜下來,深怕對師父有任何不敬,足可見魯智深發自內心地對師父的尊重和敬愛。魯智深的這些胡鬧之舉,並非針對任何人,也非故意不守師父之訓,只是本性使然,正如智真長老所言:“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證果非凡”。
魯智深再見師父時,將自己積攢多年的金銀綵緞全部獻上,書中借魯智深之口特地說明了這些金銀綵緞的來歷:“弟子累經功賞,積聚之物,弟子無用,特地將來獻納本師,以充公用”。要知道魯智深一生兩袖清風,非義不取,又常常仗義疏財,濟危扶困,留在身邊的金銀十分有限。魯智深小心翼翼地將這些金銀綵緞積攢在身邊,只待有朝一日獻於師父,其中濃濃的敬師之情無須多言,便感人淚下。魯智深對師父沒有豪言壯語的表達,沒有感人肺腑的陳述,只在心底裡默默牽掛,只在行動上切切實行,寧可自己過清貧的生活,也要將有限的金銀積攢下來孝敬師父。如此的高尚情操,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義舉三:主持正義,拳打周通
魯智深從五臺山投奔東京的大相國寺,卻陰差陽錯地走到了山東青州地境,更機緣巧合地爬上了劉家莊劉小姐的繡床。當色心大起的小霸王摸著赤條條的魯智深欲罷不能時,冷不丁被魯智深掀下床來一頓老拳打得哭爹喊娘。有時候很懷疑周通的鑑別能力,摸著魯智深那渾如臨盆母豬般毛茸茸的大肚皮竟然毫不知曉,直到被打還在叫:“甚麼便打老公”。當眾嘍羅進來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面前打”。不理解魯大師幹嘛非要脫得赤條條的,既不美觀也不利於打鬥,但這一番打鬥卻著實大快人心,於詼諧幽默當中將魯智深一貫行俠仗義的英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最終在李忠的調和下,魯智深與周通化敵為友,而那位險些慘遭魔爪蹂躪的劉小姐也因魯智深的仗義相救僥倖逃過一劫。此事除周通繼續“無妻徒刑”外以皆大歡喜的結局告終。
義舉四:火燒瓦官,力戰惡徒
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邱小乙一僧一道兩個惡徒,霸佔瓦官寺,強擄良家女,欺壓老僧,為害良善,仗著山高皇帝遠,將一片佛門淨地變成了烏煙瘴氣的魔窟。魯智深途經至此,原本只是想掛單借宿,卻無意中獲得真相。眼中容不得半點沙子的魯大師焉能坐視宵小猖狂而置之不理?可惜在此之時,英雄的悲哀再度顯現,大名鼎鼎、戰無不勝的魯智深竟然因為腹中飢餓而被崔、邱二人連手擊敗,可憐魯智深的一世英名竟然栽在了三鬥米之上!想想昔日大嚼酒肉的魯提轄,再看看如今為了一鍋碎米粥而大動干戈的魯和尚,作英雄的代價並非只有血與淚,更有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和辛酸。幸好,吉人天相的魯智深遇到了史進,有了史進的援手,特別是史進包裹中的乾肉燒餅充飢,魯智深大顯神威,崔、邱二惡徒立斃於魯、史刀杖之下。雖然眾老僧和被擄女子都因懼怕崔、邱二人報復自殺身亡。但為害一方的魔窟終在魯智深的仗義出手之下被付之一炬,避免了更多的人蒙難。
義舉五:千里護友,保全林沖
只因為岳廟間壁的一次偶然相逢,魯智深便認定林沖是此生最重要的兄弟:為了這個萍水相逢的兄弟,魯大師拎著禪杖便要教訓當街調戲林娘子的高衙內;為了這個並未將自己當作摯友的兄弟,魯智深屢次邀約林沖喝酒,為被高衙內和陸虞侯搞得焦頭爛額的林沖帶了最好的安撫;為了這個身陷囹圄、毫無利用價值的兄弟,魯智深千里追擊,於生死關頭救下林沖,並一路護送林沖到滄州,自己卻因此不能再容身於大相國寺,流落江湖之上,更險些成為孫二孃籠屜上熱騰騰的大肉包子。英雄就是這樣的無私,英雄就是這樣的淒涼。人們只見慣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魯智深,卻不曾留意那扛著禪杖孑然一身逝在夕陽深處的落魄背影。當徐寧一家在燈下嬉戲,武大郎摟著潘金蓮風風火火,王義和女兒享受天倫之樂時,誰又會在意那個為了主持正義而蜷縮在破廟殘垣中的胖大和尚?可是當災難降臨時,徐寧之流,武大之輩,王義之類一個個在哭天搶地,渴望救星出現時,捫心自問他們又曾為正義做過什麼?為那些匡扶正義的人獻過什麼微薄之力?人人都喜歡魯智深,但人人都不願成為魯智深;人人都需要魯智深,但人人都不會關愛魯智深。
義舉六:單刀赴會,營救史進
史進是少華山之主,又曾義釋過陳達,併為之拋家棄業淪落江湖。然而,當史進身陷囹圄,朝不保夕時,少華山三位頭領朱武、陳達、楊春卻只是唉聲嘆氣,毫無作為,反而是遠道而來的魯智深一聽說史進有難,便如坐針氈,不顧一切隻身營救,最終身陷大牢,與史進一道談笑赴死。魯智深在此事上的確顯得有些魯莽,但其心真切,其情無飾,是發自肺腑為了兄弟不惜一死的真性情使然。任何人都可以指陳魯智深的魯莽,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魯智深的俠義。相信經此一事,梁山上的所有人,包括與魯智深有隙的周通等都會發自內心地愛戴魯智深,因為魯智深用生命踐行的高尚情操,可以喚起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於俠義的嚮往。所以,姚看江湖覺得凝聚梁山人心的不是宋江的滿口仁義道德,不是關勝武聖血統的耀眼招牌,也不是柴進帝胄傳人的高貴正統,而是魯智深感動千秋的俠義。其實,魯智深才是梁山真正的精神領袖。
-
3 # 旃檀香嚴
《水滸傳》中唯一一個真正的好漢。
義舉一 甘棄前程,援手弱女
魯智深出場時是西北軍中的一名提轄。提轄雖不是什麼顯官要職,但從書中描寫來看,一身好本領的魯智深深受主政西北的老種、小種兩位經略相公的賞識和器重,老種甚至專門將魯智深派來輔佐小種,足可見魯智深在大小種以及西北軍中的地位,魯智深的升遷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是當魯智深遇到惡霸鎮關西時,並沒有選擇事不關己,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仗義施援,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歌女金翠蓮,葬送了似錦的前程。金翠蓮逢凶化吉成了趙員外的外宅,而魯智深自己卻淪為了四處逃亡的殺人犯。然而,終水滸全書也未見魯智深對此有過絲毫的後悔和埋怨,相反魯智深因此而過得更加灑脫和快活,因為他雖然放下了外在的榮華,卻拾得到了內心的平靜,他在鋤暴安良中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正如他臨死前所言的那樣:“今日方知我是我”,這是被功名富貴迷了心竅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的。反觀《水滸傳》另一主人公林沖,高衙內橫行東京城多年,林沖明知而不敢制止,預設並放縱其行為,眼見良善人家妻女慘遭凌辱而無動於衷,最終積惡成大,反為其害。當高衙內咄咄逼人地撲來,林沖既不敢針鋒相對地鬥爭,又不忍放棄辛苦而來的既得利益攜妻遠逃,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倘若林沖能像魯智深一樣,甘棄前程,主持正義,結局未必一定圓滿,但至少東京城裡會少了許多家破人亡慘劇的上演;倘若人人都能像魯智深一樣疾惡如仇,挺身而出,高衙內、鄭屠夫之流焉敢橫行霸道,肆無忌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壞人是那些所謂好人們培養和縱容出來的。因此,好人有時候比壞人更加可恨!
義舉二 尊師重道,奉師若父
魯智深初上五臺山時一身戾氣,視清規戒律與滿寺僧人為無物,攪鬧得佛門淨地雞飛狗跳,一片狼藉,然而對於自己的恩師智真長者卻是分外地畢恭畢敬,深怕有半點忤逆。每每魯智深
鬧到天翻地覆之際,甚至是酒醉神智不清之時,只要智真長老出現,魯智深都會乖乖地安靜下來,深怕對師父有任何不敬,足可見魯智深發自內心地對師父的尊重和敬愛。魯智深的這些胡鬧之舉,並非針對任何人,也非故意不守師父之訓,只是本性使然,正如智真長老所言:“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證果非凡”。魯智深再見師父時,將自己積攢多年的金銀綵緞全部獻上,書中借魯智深之口特地說明了這些金銀綵緞的來歷:“弟子累經功賞,積聚之物,弟子無用,特地將來獻納本師,以充公用”。要知道魯智深一生兩袖清風,非義不取,又常常仗義疏財,濟危扶困,留在身邊的金銀十分有限。魯智深小心翼翼地將這些金銀綵緞積攢在身邊,只待有朝一日獻於師父,其中濃濃的敬師之情無須多言,便感人淚下。魯智深對師父沒有豪言壯語的表達,沒有感人肺腑的陳述,只在心底裡默默牽掛,只在行動上切切實行,寧可自己過清貧的生活,也要將有限的金銀積攢下來孝敬師父。如此的高尚情操,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義舉三 主持正義,拳打周通
魯智深從五臺山投奔東京的大相國寺,卻陰差陽錯地走到了山東青州地境,更機緣巧合地爬上了劉家莊劉小姐的繡床。當色心大起的小霸王摸著赤條條的魯智深欲罷不能時,冷不丁被魯智深掀下床來一頓老拳打得哭爹喊娘。有時候很懷疑周通的鑑別能力,摸著魯智深那渾如臨盆母豬般毛茸茸的大肚皮竟然毫不知曉,直到被打還在叫:“甚麼便打老公”。當眾嘍羅進來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面前打”。不理解魯大師幹嘛非要脫得赤條條的,既不美觀也不利於打鬥,但這一番打鬥卻著實大快人心,於詼諧幽默當中將魯智深一貫行俠仗義的英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最終在李忠的調和下,魯智深與周通化敵為友,而那位險些慘遭魔爪蹂躪的劉小姐也因魯智深的仗義相救僥倖逃過一劫。此事除周通繼續無妻徒刑外以皆大歡喜的結局告終。
義舉四 火燒瓦官,力戰惡徒
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邱小乙一僧一道兩個惡徒,霸佔瓦官寺,強擄良家女,欺壓老僧,為害良善,仗著山高皇帝遠,將一片佛門淨地變成了烏煙瘴氣的魔窟。魯智深途經至此,原本只是想掛單借宿,卻無意中獲得真相。眼中容不得半點沙子的魯大師焉能坐視宵小猖狂而置之不理?可惜在此之時,英雄的悲哀再度顯現,大名鼎鼎、戰無不勝的魯智深竟然因為腹中飢餓而被崔、邱二人連手擊敗,可憐魯智深的一世英名竟然栽在了三鬥米之上!想想昔日大嚼酒肉的魯提轄,再看看如今為了一鍋碎米粥而大動干戈的魯和尚,作英雄的代價並非只有血與淚,更有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和辛酸。幸好,吉人天相的魯智深遇到了史進,有了史進的援手,特別是史進包裹中的乾肉燒餅充飢,魯智深大顯神威,崔、邱二惡徒立斃於魯、史刀杖之下。雖然眾老僧和被擄女子都因懼怕崔、邱二人報復自殺身亡。但為害一方的魔窟終在魯智深的仗義出手之下被付之一炬,避免了更多的人蒙難。
義舉五 千里護友,保全林沖
只因為岳廟間壁的一次偶然相逢,魯智深便認定林沖是此生最重要的兄弟:為了這個萍水相逢的兄弟,魯大師拎著禪杖便要教訓當街調戲林娘子的高衙內;為了這個並未將自己當作摯友的兄弟,魯智深屢次邀約林沖喝酒,為被高衙內和陸虞侯搞得焦頭爛額的林沖帶了最好的安撫;為了這個身陷囹圄、毫無利用價值的兄弟,魯智深千里追擊,於生死關頭救下林沖,並一路護送林沖到滄州,自己卻因此不能再容身於大相國寺,流落江湖之上,更險些成為孫二孃籠屜上熱騰騰的大肉包子。英雄就是這樣的無私,英雄就是這樣的淒涼。人們只見慣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魯智深,卻不曾留意那扛著禪杖孑然一身逝在夕陽深處的落魄背影。當徐寧一家在燈下嬉戲,武大郎摟著潘金蓮風風火火,王義和女兒享受天倫之樂時,誰又會在意那個為了主持正義而蜷縮在破廟殘垣中的胖大和尚?可是當災難降臨時,徐寧之流,武大之輩,王義之類一個個在哭天搶地,渴望救星出現時,捫心自問他們又曾為正義做過什麼?為那些匡扶正義的人獻過什麼微薄之力?人人都喜歡魯智深,但人人都不願成為魯智深;人人都需要魯智深,但人人都不會關愛魯智深。
義舉六 不計前嫌,救援李周
雙鞭呼延灼兵敗梁山後,欲借青州知府慕容彥達的兵馬東山再起,於是掃平青州境內的三山便成為呼延灼報答慕容知府的厚禮。兵微將寡的桃花山首當其衝地成為呼延灼的打擊目標。單看“打虎將”和“小霸王”的名號,似乎應對呼延灼綽綽有餘,只可惜李忠、周通都是名過其實之人,低微的本領哪是呼延大將軍的對手。眼看山寨危在旦夕,李忠提出向實力雄厚的二龍山救援,周通擔心魯智深會記恨前仇不肯馳援,李忠笑道:“不然,也是個直性的人,使人到彼,必然親引軍來救我”。果然如李忠之言,魯智深收到救援訊息,立刻全軍出動,危難之際給了桃花山最有力的支援。魯智深寬廣的心胸,不講前嫌的肚量,以及同仇敵愾,同氣連理的江湖俠義,都再一次證明了魯智深水滸第一俠士的美名。
義舉七 單刀赴會,營救史進
史進是少華山之主,又曾義釋過陳達,併為之拋家棄業淪落江湖。然而,當史進身陷囹圄,朝不保夕時,少華山三位頭領朱武、陳達、楊春卻只是唉聲嘆氣,毫無作為,反而是遠道而來的魯智深一聽說史進有難,便如坐針氈,不顧一切隻身營救,最終身陷大牢,與史進一道談笑赴死。魯智深在此事上的確顯得有些魯莽,但其心真切,其情無飾,是發自肺腑為了兄弟不惜一死的真性情使然。任何人都可以指陳魯智深的魯莽,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魯智深的俠義。相信經此一事,梁山上的所有人,包括與魯智深有隙的周通等都會發自內心地愛戴魯智深,因為魯智深用生命踐行的高尚情操,可以喚起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於俠義的嚮往。所以,姚看江湖覺得凝聚梁山人心的不是宋江的滿口仁義道德,不是關勝武聖血統的耀眼招牌,也不是柴進帝胄傳人的高貴正統,而是魯智深感動千秋的俠義。或許,魯智深才是梁山真正的精神支柱。
義舉八 身先士卒,勇為兵先
不論是在二龍山為王,還是在梁山泊做將,不論是棲身於草莽,還是招安於朝廷,但遇戰事,魯智深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無論前方是萬丈深淵,還是刀山火海,都擋不住魯智深揮舞禪杖奮勇向前的步伐。魯智深用熱血和生命詮釋著軍人的意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著為將者的楷模作用。魯智深在戰場上衝鋒在前的優異表現,使他無愧於他的職業,使他無愧於和他一起慷慨赴死的兵卒,這是對軍人本色的最好展現。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梁山正是有了魯智深這樣的一批身先士卒、奮勇向前的將領,梁山才最終成為一支戰無不勝、功無不克的勁旅。更多精彩請看姚看江湖的天涯部落格:姚看江湖
義舉九 慷慨赴義,從容就死
有些人將義當作沽名釣譽、籠絡人心的工具,有些人將義當作消遣娛樂、遊戲人生的玩偶,但也有一些人為義而生,更願為義而死,義的價值遠大於生死,魯智深便正是這樣的人。當魯智深被法術高強的喬道清所擒,面對喬道清的勸降誘惑,魯智深堅守大義,斬釘截鐵地拒絕道:“妖道,你休要做夢!我這幾個兄弟的頭可斷,這幾條鐵腿屈不轉的”,面對氣急敗壞的喬道清欲將魯智深等斬而洩憤時,魯智深更是輕蔑地呵呵笑道:“灑家視死如歸!今日死得正路”。寥寥幾語,魯智深慷慨激昂、從容赴死之心便躍然紙上!生固然可貴,但義更為重大,當在死亡與大義之間做選擇時,魯智深斷然捨生而取義,只是呵呵二字便將魯智深慷慨赴義,從容就死之心展現的淋漓盡致。只為了忠義堂前焚香磕頭許下的那份誓言,只為了替天行道旗幟下並肩作戰的那份浴血情份,生又有何歡,死又有何懼?正是有一批魯智深般為義而獻身,赴死而不皺眉的好漢,才終將梁山的威名播灑天下,才讓梁山不再是那個平淡無奇的水窪子,成為名震天下的英雄之地。
義舉十 淡薄名利,顧全大局
魯智深是梁山上最灑脫的好漢,從他拳打鎮關西威震天下,到忠義堂甘居人後顧全大局,再到最後“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功德圓滿,魯智深都不為功名所累,瀟灑處之。魯智深淡薄名利的品質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改變了那些需要他幫助人的命運,更改變了梁山的前途命運。梁山石碣排名,以魯智深直逼宋江、柴進的俠義美名,前西北驍將的正統身份,實力最強山頭二龍山之主的江湖地位,馬步俱是一流的高強武功,擁有林沖、史進一大批生死朋友的超強人脈,再加上武松、楊志等威震天下的左膀右臂,完全具備了左右梁山大局的能力,魯智深即使佔踞了傀儡盧俊義的位置也不為過,即使再不濟也應位列前十之內。鼎鼎大名的魯智深竟然只排在了十三的尷尬位置,連名不見經傳的李應、朱仝都排在他之前,傾軋之意顯露無遺。若是魯智深如宋江般利慾薰心,梁山必定紛爭不斷,最終分道揚鑣,甚至是火併都不為過。正是魯智深淡薄名利,顧全大局的品質,弱化了矛盾,彌合了分歧,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梁山的統一和完整。宋江能成就如此輝煌的功績,必須要感謝魯智深的成全,難怪魯智深落得如此完美的結局,宋江仍舊“嗟嘆不已”。一口一句“吾師”,或許是宋江對魯智深心存敬意的最委婉流露。
-
4 # 似水流年wyw
《水滸傳》中魯智深乃真英雄`真好漢,是為性情中人也。歸納其之義舉,主要有如下四條:
其一 :自棄仕途,援手扶弱
魯智深面臨晉升之機卻毅然選擇了放棄升遷機會,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歌女金翠蓮,奮勇挺身而出,仗義施救。結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錦秀前程而毫無憾言。
其二: 尊師重道,奉師若父
魯智深嫉惡如仇,行俠仗義。亦尊師重道,將自己辛苦積攢多年的金銀綵綢全部奉獻於師父,其濃濃尊師之情,款款盡孝之意,盡在不言中。魯智深對師父沒有豪言壯語和感人肺腑之言,留在心底裡的只有默默無聞的掛牽,一切皆付諸於實際行動之中。寧可自己過著清貧生活,也要將辛苦積攢下來金銀財物孝敬於師父。此等義舉實屬難能可貴也!
之三 :千里護友,保全林沖
一次偶然的相逢,奠定了魯智深視林沖為此生最重要的兄弟情宜。為了這個萍水相逢的兄弟,魯拎著禪杖就教訓了當街調戲林娘子的高衙內;為了這個並未將自己當作摯友的兄弟,為了這個身陷囹圄、毫無利用價值的兄弟,魯智深千里追擊,於生死關頭救下了林沖,並一路護送他到了滄州,自己因此反落得不能再容身於大相國寺,流落江湖,而險些成為孫二孃籠屜裡熱氣騰騰的人肉包子。
之四: 不計前嫌,救援李、周
李忠、周通在桃花山遇險之際,被迫向魯智深求援,魯收到求援訊息後,不計前嫌,立刻出兵援助,解除了桃花山燃眉之急。魯智深寬厚大義的胸懷,不計前嫌的度量,以及同仇敵愾,豪俠仗義之舉,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
5 # 一江水兩岸人
魯智深的主要事蹟,
1 拳打鎮關西
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後來被其妻趕出門,到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
魯智深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後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故意挑唆並一切肉為名耗其體力,最後鄭屠不堪忍受與魯智深衝突,魯智深邊罵邊打三拳將其打死,急中生智稱其詐死,揚長而去,恐此地不宜久留,後出城,最終投奔五臺山
2 大鬧野豬林
陸虞候買通董超、薛霸,要於途中殺害林沖。在野豬林,兩公差不由分說把林沖綁在樹上,二人正要下手,忽然聽見有人大喝一聲,原來是魯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護林沖。
魯智深怒火沖天地朝兩公差打來,兩公差驚得魂飛魄散,不敢動彈一下。 魯智深來到林沖面前,把繩子割斷,扶起林沖,一路護送林沖安全到了滄州府。
-
6 # 流動de聲音
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滸傳》第二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金聖嘆在評水滸中寫道,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現在附上原文,在作者的筆墨中體會那路見不平的酣暢淋漓。
-
7 # 阿浩影視回顧
(1)魯智深在耍禪杖的時候遇見林沖,魯智深不服要和林沖比武,林沖一個龍轉身,卻讓魯智深認定林沖是他最重要的兄弟。
高衙內當街調戲林娘子,魯智深便拎著禪杖教訓高衙內,在林沖刺配滄州的路上,高太尉要加害林沖,就在這時候魯智深千里追擊,於生死關頭救下林沖,並一路護送林沖到滄州,自己卻因此不能再容身於大相國寺,流落江湖只上。
(2)魯智深遇到惡霸鎮關西時,挺身而出、仗義施救,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人,葬送似錦的前程,金翠蓮逢凶化吉,而魯智深自己卻淪為了四處逃亡的殺人犯。
-
8 # 梁司徒i
他做過好多事都是俠義之事,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他還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民革命的英雄,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
魯智深招安時,一方面曾清醒的認識到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併力圖圖衝破這些封建羅網,另一方面,他雖有理想,但對未來又缺乏明確的藍圖,更不知道怎樣才能創造新的未來,真理在哪裡?出路在何方?也就是在他深感茫然之際,由於佛緣未斷,神權思想又在他的心底萌生滋長,他回頭來看到了五臺山上,曾經他踐踏過的,靈光聖火,他欲住五臺山參禮本師,求問師父前程如何?這裡的前程實際上是指歸宿了,是一個在革命道路上衝傷了大半生,而在投降後,更感到前途暗淡的落荒者所要尋求的歸宿,既然前進不成,他就開始尋求退步抽身之路了。 也就是圓寂。
-
9 # 凌雲流水
拳打鎮關西,
大鬧野豬林,
大鬧桃花村,
火燒瓦罐寺。
他的俠義絕非為一時之快,是真正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且還是送佛送到西那種。
他是為數不多的真英雄,他是獨來獨往的天孤星。
見惡人打三拳,遇不平一杖鏟。
有貧弱豪疏財,真兄弟捨命助。
懲奸惡揚真善,專治天下不平事。
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心中的正義。
-
10 # 文史老馬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是梁山最有俠義心腸的人,是一個徹底的人,純粹的人,他的一生所做俠義之事,都是為了扶危濟困,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所得所失和恩怨情仇,更不是一時衝動。他的師父智真長老在分別多年後見面時說:"徒弟此去經年,殺人放火不易。"道出了魯智深行俠仗義的艱難和堅持。這就是魯智深真正的佛性。
魯智深還是一個重然諾,做事徹底的人,從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和安危。他在護送林沖發配滄州的途中說過: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這才是他真正的個性和修為。
當然,有時候他也不會可以刻意委屈自己,象林沖那樣屈辱求全。
下面來列舉一下魯智深的俠義行為:
一、為救金翠蓮,拳打鄭關西。使自己丟官罷職,流亡在外;
二,五臺山醉打山門,不再委屈自己,展現自己天性;
三、大鬧桃花山,救劉太公之女,勸善小霸王。
四、倒拔垂楊柳,震懾潑皮流氓。
五、大鬧野豬林,救林沖,護送滄州,有始有終。
六、大鬧瓦罐寺,殺死崔道成。剷除佛門敗類。
七、錢塘江與遇潮,坐化成佛。
-
11 # 金十七吖
《水滸》中的人物,為人處事有三個層次,最低層次忘恩負義,陸謙之流是也;再上一層是知恩圖報,武松是也;最高境界是見義勇為,魯智深是也。
(魯智深)
武松每次出手,都是跟自己利益有關。殺潘金蓮和西門慶,是為哥哥報仇;醉打蔣門神,是報答施恩的厚待之恩;血濺鴛鴦樓,是為自己報仇。這是《水滸傳》中大部分英雄好漢的境界,誰和我好,誰對我好,我就幫誰,跟公平正義沒有什麼關係。
(武松醉打蔣門神)
魯智深則不同,每次出手都是救苦救難,而全不顧自己的身家和前途,實在是真佛降世。在最後他也確實坐化成佛。
下面,我來分享兩例魯智深的俠義之舉。
一、拳打鎮關西,義救金翠蓮
魯智深一出場,就遇到金氏父女被鄭屠欺騙訛詐。當時還叫魯達的智深馬決定出手解救金翠蓮,教訓鄭屠。他完全可以裝作沒事人,然後繼續吃香喝辣。我不知道他在出手前一個晚上是否猶豫過;自己一旦出手,會丟了自己在軍隊裡的官職。從他打死鎮關西馬上跑路的細節看,他對自己在軍隊裡的職務是沒有什麼留戀的。這一點,跟林沖和楊智是截然不同的。
(拳打鎮關西)
二、大鬧野豬林,義護林教頭
林沖被陸謙設計陷害,發配滄州。臨行前,陸謙還買通兩個差撥,讓他們在路上結果林沖。
(大鬧野豬林)
魯智深不放心自己兄弟,一路暗中跟隨保護。從這個情節我們發現,他雖然粗魯豪放,但是對那些奸邪之徒的罪惡伎倆門清。果然不出魯智深所料,到了野豬林,歹徒亮出了殺人的刀。魯智深再一次出手,如天神下凡,滌盪了在野豬林的罪惡。自古以來,野豬林裡多少冤魂,可惜只有一個魯智深。之後,一路護送林沖至滄州七十里,方才折回東京。
他回東京,不是貪戀在東京的工作,而是選擇再次跑路。又一次因為見義勇為而丟了工作。
(智深成佛)
魯智深之為人,兩個字:簡單。這恰是做人的最高智慧。就好像日出東方,其道大光,一切罪惡和猥瑣,在這Sunny的照耀下都無所遁行。反觀林沖,一路隱忍小心,步步退讓,最後幾乎無容身之地。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做人,還是簡單點好。
-
12 # 一條大扁扁
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的提轄,因為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髮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魯智深是水滸中最為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從義救金翠蓮父女(第三回),到大鬧桃花村(第五回),火燒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鬧野豬林(第八回),為救史進而謀刺貪官賀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無一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金聖嘆謂其闊,可謂的評!魯智深是個愛管“閒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麼不平事,他就會忍不住要插手,要癢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關他什麼事;周通逼婚又沒礙著他;瓦官寺的和尚有沒有吃的,受沒受人欺負,都與他無關。林沖牆外一聲讚歎,魯智深一生引為知己,為救護他,一路送到滄州!如此義舉,古今幾人能有?
-
13 # 鍾張一一
魯智深豪情仗義,不被世俗所吞噬。他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雖然看上去是一個莽莽撞撞、不懂禮節的人,但是他勇敢果斷,急躁魯莽的特點,一身好本領,鋤強扶弱,捨己為人,無論是對陌生人還是兄弟,還是普通人他都可以做到仁至義盡。
讓人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他和林沖的相識的場面。那時候林沖已經被高俅陷害,被刺配滄州,押解的途中,正好看見那時候正在菜園子工作的魯智深。魯智深正在給一幫小嘍囉展示自己的武藝。林沖見到了拍手叫好,接著兩人就不打不相識,知道了他們原來是同門師兄弟。當林沖到野豬林差點被害時,這時候是魯智深站了出來,狠狠地教訓了那兩個押解林沖的人,也就出現了經典的大鬧野豬林的歷史故事。而且一路上好好對待林沖,把他送到了目的地。
看過一個分析覺得很有道理,說魯智深內心深處是很喜歡仰慕林沖的娘子,之前為義無反顧保林沖,一方面是為林沖的才、以及以為林沖也是一個重情重義不屈強權的熱血男兒,但更重要一方面是仰慕其夫人。待到兩人上了水泊梁山,認清了林沖只是武藝超群,但性格懦弱,而其夫人又已身死,便和林沖再無交集。
此事說明,魯智深更是一個性情中人,也是我唯一喜歡的水滸人物!
-
14 # 凡爾賽的波
魯智深行俠仗義,嫉惡如仇,
第一,拳打鎮關西,為了素不相識的金翠蓮甘願自毀前程,得罪當地惡霸,並揮拳打死惡霸鄭屠,一路逃跑上五臺山削髮為僧。
第二,拳打周通,為了劉太公一頓溫飽的飯,將周通打下劉小姐的秀床,不過最終在李忠的調和下,魯智深與周通化敵為友,而那位險些慘遭魔爪蹂躪的劉小姐也因魯智深的仗義相救僥倖逃過一劫。
第三,火燒瓦罐寺,力戰惡徒,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邱小乙一僧一道兩個惡徒,霸佔瓦官寺,強擄良家女,欺壓老僧,為害良善,仗著山高皇帝遠,將一片佛門淨地變成了烏煙瘴氣的魔窟。魯智深途經至此,原本只是想掛單借宿,卻無意中獲得真相。眼中容不得半點沙子的魯大師焉能坐視宵小猖狂而置之不理?
可惜在此之時,英雄的悲哀再度顯現,大名鼎鼎、戰無不勝的魯智深竟然因為腹中飢餓而被崔、邱二人連手擊敗,可憐魯智深的一世英名竟然栽在了三鬥米之上!
想想昔日大嚼酒肉的魯提轄,再看看如今為了一鍋碎米粥而大動干戈的魯和尚,作英雄的代價並非只有血與淚,更有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和辛酸。幸好,吉人天相的魯智深遇到了史進,有了史進的援手,特別是史進包裹中的乾肉燒餅充飢,魯智深大顯神威,崔、邱二惡徒立斃於魯、史刀杖之下。雖然眾老僧和被擄女子都因懼怕崔、邱二人報復自殺身亡。但為害一方的魔窟終在魯智深的仗義出手之下被付之一炬,避免了更多的人蒙難。
第四,千里護友,力保林沖。只因為岳廟間壁的一次偶然相逢,魯智深便認定林沖是此生最重要的兄弟:為了這個萍水相逢的兄弟,魯大師拎著禪杖便要教訓當街調戲林娘子的高衙內;為了這個並未將自己當作摯友的兄弟,魯智深屢次邀約林沖喝酒,為被高衙內和陸虞侯搞得焦頭爛額的林沖帶了最好的安撫;為了這個身陷囹圄、毫無利用價值的兄弟,魯智深千里追擊,於生死關頭救下林沖,並一路護送林沖到滄州,自己卻因此不能再容身於大相國寺,流落江湖之上,更險些成為孫二孃籠屜上熱騰騰的大肉包子。
英雄就是這樣的無私,英雄就是這樣的淒涼。人們只見慣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魯智深,卻不曾留意那扛著禪杖孑然一身逝在夕陽深處的落魄背影。當徐寧一家在燈下嬉戲,武大郎摟著潘金蓮風風火火,王義和女兒享受天倫之樂時,誰又會在意那個為了主持正義而蜷縮在破廟殘垣中的胖大和尚?
可是當災難降臨時,徐寧之流,武大之輩,王義之類一個個在哭天搶地,渴望救星出現時,捫心自問他們又曾為正義做過什麼?為那些匡扶正義的人獻過什麼微薄之力?人人都喜歡魯智深,但人人都不願成為魯智深;人人都需要魯智深,但人人都不會關愛魯智深。
第五,單刀赴會,營救史進,史進是少華山之主,又曾義釋過陳達,併為之拋家棄業淪落江湖。然而,當史進身陷囹圄,朝不保夕時,少華山三位頭領朱武、陳達、楊春卻只是唉聲嘆氣,毫無作為,反而是遠道而來的魯智深一聽說史進有難,便如坐針氈,不顧一切隻身營救,最終身陷大牢,與史進一道談笑赴死。
魯智深在此事上的確顯得有些魯莽,但其心真切,其情無飾,是發自肺腑為了兄弟不惜一死的真性情使然。任何人都可以指陳魯智深的魯莽,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魯智深的俠義。
回覆列表
魯智深是封建統治階級徹底的反抗者,他要“禪杖開啟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當他聽到金家父女訴說被鄭屠無理欺壓之後,他先是保護金家父女得以從容安全地逃走,然後才來鄭屠慢慢地算帳;三拳打死鄭屠後,他又用指著死屍,罵他“詐死”的辦法,使自已得以從容地從眾目所視的情況下脫身。
為救林沖大鬧野豬林,要當場打死謀害林沖的差人董超、薛霸,救林沖於危難之中。
魯智深曾被削髮為僧,但他對宗教戒律、佛家清規,卻極為鄙視,他努力追求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大鬧五臺山,喝酒,吃狗肉,打金剛,鬧佛堂,對封建神權採取了大膽的否定。因此仗義救人,得罪官府離開寺廟;因仗義救人而被關進了華州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