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海小兵

    羅馬共和國前期一直在對外征伐,領土也一直在擴充套件,所以無法修建長城。

    主要講講羅馬共和國後期和羅馬帝國期間不修築長城的原因吧,主要有三個方面:

    1.地形問題

    山南高盧後,阿爾卑斯山就是天然的長城。

    羅馬帝國疆域更大之後,成規模的敵人就只有地中海以東的波斯地區。

    2.有強大的軍隊作保障,誰不服就打誰

    羅馬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職業化軍隊的重要文明——請注意,我寫的是重要文明。斯巴達邁錫尼迦太基也有所謂的職業化部隊,戰國春秋也有一些小規模的貴族脫產武裝部隊,但是文明影響力和軍隊規模都不是一個級別。中國正式成體系的軍隊職業化是唐朝之後的事情。

    另外,馬略改革,使職業化部隊取代了半工半兵制部隊。而且羅馬的職業化部隊的規模在整個冷兵器時代都堪稱翹楚:

    1,從法律上規定了職業軍人的身份、報酬、權利和義務;2,取消個人裝備統一由國家配給;3,募兵取代徵兵,取消財產權對入伍身份的限制;4,延長服役,固定編制,為軍隊實體化獨立化奠定了基礎。

    有了強大的野戰軍團,誰不服就打誰,根本不需要修長城防守。

    3.也修建過百里長城

    公元43年,羅馬軍團征服了南不列顛。84年羅馬軍隊向北推進,在蒙斯·格勞匹斯戰役中打敗了當地的凱爾特人部落。然而羅馬的勝利是短暫的,此後的數十年不斷遭到凱爾特人的襲擾。

    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到不列顛視察。他在仔細分析了戰略局勢後認為,“異邦人是不可能被制服的。” 因此,他決定守住帝國在南不列顛的土地,透過修建長城,來防禦凱爾特人入侵。由哈德良修建的這段防禦工事,就是著名的“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長城全長120公里,約4.5米高,2.5-3米寬,用約75萬立方米的石頭砌成,建在離斯坦格特和泰恩山峪以北幾公里的地方。還建築有城堡和塔樓等等防禦設施。城堡內可以屯兵,應對戰時需要。後來長城沿線又建起了十四座要塞,大大加強了防禦體系。
  • 2 # 山家往事

    古羅馬,馳騁歐洲,兵鋒所指,亞洲西部,非洲北部都為之顫抖,其全盛時期,地域相當遼闊,他們建立起了包含今天亞非歐部分割槽域的強大帝國,地中海為其內海,古羅馬強大如斯,卻依然遭受了蠻族入侵。

    必須承認,古羅馬文明在歐洲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其地位就像中國之於東方的影響。

    問題來了,他們為何不像中國古代一樣,修建長城呢?

    一、羅馬沒意識修建

    在農村,我們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壘院牆的習俗,因為,這塊地是自己的家。

    如果我說,歐洲直到現在之所以仍然是一盤散沙,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就是因為沒有修建長城,估計很多人會驚訝!

    我們先看城池的作用,這點上中西方古代都有城池,其主要作用都是用來防禦敵人進攻。著名的特洛伊木馬,就是一個奪取城池的經典案例。什麼樣的人才能住在城池裡呢?顯然,在沒有戶口本的古代西方,只能是同一“家族”的人,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然洋人沒說過這話,但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

    如果把這個城池放大,其實就是一個國家了。古羅馬時期,嚴格說來,他們的政治架構是城邦制,類似於現在的股份合作制。其實這個也就解釋了所謂古羅馬的投票及議會,大家都是出資人,憑什麼只聽你一人的?

    所以這種架構,使得他們並未對外進行文化輸出,而且他們對外擴張,也只是為了財富而已,這種風格,可謂是“殖民地”的鼻祖了。這就決定了古羅馬對其所轄之地並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換句話說,壓根就沒有把那些地方當做國家來治理,既然沒有當做家了,羅馬人會閒的沒事“壘院牆”?

    二、羅馬沒能力修建

    這裡的“沒能力”,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沒有技術力量,另一個是沒有人力。

    古羅馬建築風格很“硬朗”,傳世的建築基本都是石頭材質,為何,其實他們也想用木頭,奈何那個時候沒發明釘子,他們玩不了榫卯呀。你看帕提農神廟,那麼多石柱子,多壯觀!

    說句實話,羅馬人都嫌柱子太多了,密密麻麻的,還影響視線,點燈都浪費油!弄成無樑殿多好?可惜,他們造不出來,只好這樣搭積木了。

    切換到修長城這個問題,並不是壘一道牆那麼簡單。它需要前期勘探、現場確認,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單單是繪製這麼一幅地圖,怕是都要跑斷腿了。

    而這些還僅僅是準備工作,後續的匠人施工、土方填埋,後勤供給……這是一個對分工、對國力要求相當高的系統性工作,就古羅馬的技術、人口遠達不到修建長城的實力。

    實際上,在城建思維方式層面上講,中西也不一樣。

    古羅馬就七個山頭,哥兒們發跡於此,就在這建都了,所以諸多建築材料甚至需要外運。按照這個程式運作的話,如果羅馬人修長城,怕是一千年都弄不好。

    華人的思路恰恰相反,我們講究就地取材,無論做什麼,都要順天承義,因勢利導。

    三、羅馬沒必要修建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婦孺皆知,可見,至少在周代,我們已經開始用烽火臺上的狼煙來快速傳遞邊關軍情了。

    實際上,長城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抵禦遊牧民族南下的一道屏障。長城沿線以南,基本上是農耕區,以北則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也就是說,這條線,成了農耕文明與草原部落的分界線。

    長城存在的更深層意義是保持對遊牧民族的貿易壁壘。遊牧民族有兩大技能,騎馬打秋風,讓他們種莊稼,簡直比登天還難,其實他們也沒多少地可種,畢竟,早在戰國時代,中原諸侯把能佔的土地全佔了。這樣,中原就可以憑藉技術優勢,在同遊牧民族貿易中碾壓他們。

    在電視劇《大商道》中,張嘉譯用一把泥土燒結成的陶鍋,就可以換3只羊,這就是高階製造業對低端養殖業高屋建瓴的優勢!明代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說到底其實就是貿易問題。

    反觀歐洲大陸,他們並不存在這樣的貿易壁壘,其農耕文明發展較為協調,如果歐洲修建長城便失去了經濟制裁作用,單純依靠物理防禦,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失去了修建價值。

    結束語

    古羅馬人其實吃不飽穿不暖,他們的日常食物就是發了黴的麵包,總不能餓著肚子去搞基建吧。

    另外,我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古代歐洲人有一個惡習,對於人體排洩物,不做任何處理,直接丟擲窗外,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路人甲經常被從天而降的東西砸中,想想那場面,當然,後來文明一些了,在拋之前會提前說句:兄弟,躲開了!

    這樣的國情、民情,讓他們去修長城,似乎真的是難為他們了。

  • 3 # 創意廣告君

      古羅馬沒有修建過長城,但是他的繼任者們曾經修建過兩座歐洲長城。這條長城跨過了多瑙河,不再有天險依託,只能以連綿的堡壘長牆來應付北方民族的進攻。在多瑙河以北,萊茵河以東,全長550公里,呈“Z型”經過科布倫茨、美因茨、海德堡,最後到雷根斯堡,途經大大小小60多座主要城鎮,其殘跡以“德國長城”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另外一條長城是英華人津津樂道的哈德良長城,地處不列顛島中部,東西都到大海,系3個羅馬軍團耗時6年築成,全長119公里(74英里),與明長城類似,擁有一系列瞭望臺和堡壘,乃至軍用道路支撐。

      問題來了,古羅馬為何不像中國古代和他們子孫那樣,修建長城呢?

      一、羅馬沒意識修建

      在農村,我們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壘院牆的習俗,因為,這塊地是自己的家。

      如果我說,歐洲直到現在之所以仍然是一盤散沙,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就是因為沒有修建長城,估計很多人會驚訝!

      我們先看城池的作用,這點上中西方古代都有城池,其主要作用都是用來防禦敵人進攻。著名的特洛伊木馬,就是一個奪取城池的經典案例。什麼樣的人才能住在城池裡呢?顯然,在沒有戶口本的古代西方,只能是同一“家族”的人,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然洋人沒說過這話,但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

      如果把這個城池放大,其實就是一個國家了。古羅馬時期,嚴格說來,他們的政治架構是城邦制,類似於現在的股份合作制。其實這個也就解釋了所謂古羅馬的投票及議會,大家都是出資人,憑什麼只聽你一人的?

      所以這種架構,使得他們並未對外進行文化輸出,而且他們對外擴張,也只是為了財富而已,這種風格,可謂是“殖民地”的鼻祖了。這就決定了古羅馬對其所轄之地並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換句話說,壓根就沒有把那些地方當作國家來治理,既然沒有當作家了,羅馬人會閒的沒事“壘院牆”?

      二、羅馬沒能力修建

      這裡的“沒能力”,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沒有技術力量,另一個是沒有人力。

      古羅馬建築風格很“硬朗”,傳世的建築基本都是石頭材質,為何,其實他們也想用木頭,奈何那個時候沒發明釘子,他們玩不了榫卯呀。你看帕提農神廟,那麼多石柱子,多壯觀!

      說句實話,羅馬人都嫌柱子太多了,密密麻麻的,還影響視線,點燈都浪費油!弄成無樑殿多好?可惜,他們造不出來,只好這樣搭積木了。

      切換到修長城這個問題,並不是壘一道牆那麼簡單。它需要前期勘探、現場確認,在沒有衛星的年代,單單是繪製這麼一幅地圖,怕是都要跑斷腿了。

      而這些還僅僅是準備工作,後續的匠人施工、土方填埋,後勤供給……這是一個對分工、對國力要求相當高的系統性工作,就古羅馬的技術、人口遠達不到修建長城的實力。

      實際上,在城建思維方式層面上講,中西也不一樣。

      古羅馬就七個山頭,哥兒們發跡於此,就在這建都了,所以諸多建築材料甚至需要外運。按照這個程式運作的話,如果羅馬人修長城,怕是一千年都弄不好。

      華人的思路恰恰相反,我們講究就地取材,無論做什麼,都要順天承義,因勢利導。

      三、羅馬沒必要修建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婦孺皆知,可見,至少在周代,我們已經開始用烽火臺上的狼煙來快速傳遞邊關軍情了。

      實際上,長城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抵禦遊牧民族南下的一道屏障。長城沿線以南,基本上是農耕區,以北則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也就是說,這條線,成了農耕文明與草原部落的分界線。

      長城存在的更深層意義是保持對遊牧民族的貿易壁壘。遊牧民族有兩大技能,騎馬打秋風,讓他們種莊稼,簡直比登天還難,其實他們也沒多少地可種,畢竟,早在戰國時代,中原諸侯把能佔的土地全佔了。這樣,中原就可以憑藉技術優勢,在同遊牧民族貿易中碾壓他們。

      在電視劇《大商道》中,張嘉譯用一把泥土燒結成的陶鍋,就可以換3只羊,這就是高階製造業對低端養殖業高屋建瓴的優勢!明代與遊牧民族的衝突,說到底其實就是貿易問題。

      反觀歐洲大陸,他們並不存在這樣的貿易壁壘,其農耕文明發展較為協調,如果歐洲修建長城便失去了經濟制裁作用,單純依靠物理防禦,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失去了修建價值。

      結束語

      古羅馬人其實吃不飽穿不暖,他們的日常食物就是發了黴的麵包,總不能餓著肚子去搞基建吧。

      另外,我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古代歐洲人有一個惡習,對於人體排洩物,不做任何處理,直接丟擲窗外,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路人甲經常被從天而降的東西砸中,想想那場面,當然,後來文明一些了,在拋之前會提前說句:兄弟,躲開了!

      這樣的國情、民情,讓他們去修長城,似乎真的是難為他們了。

  • 4 # 鄧海春

    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便不惜在全國範圍內動用大量人力,在帝國北部邊疆修築了一道萬里長城,這道萬里長城為中原阻止了歷史上多次的遊牧部落入侵,是中原百姓最可靠的屏障。之後的每個王朝也大都會在北方加固長城屏障,直到今天,長城已經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那麼在歐亞大陸另一側,幾乎同一時代的羅馬帝國,也飽受邊疆蠻族的騷擾,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想到修築長城來防禦?

    其實,這個問題一開始就錯了,羅馬人也不是傻子,他們為了對付蠻族入侵,也想了大量的方法,其中就包括了修築長城。不同於中國的長城,羅馬人修築的長城很短,因此也有不少人稱它為“千里長城”。羅馬的長城不像中國長城一樣連續,而是斷斷續續的,其中大部分都分佈在大不列顛、德意志和東歐地區。

    目前還儲存較完好的羅馬長城,是位於德國的上日耳曼和雷蒂安邊牆和位於英國的哈德良長城,他們都是羅馬人為了抵禦蠻族入侵而修築的上日耳曼和雷蒂安邊牆是羅馬“日耳曼防線”的一部分,之所以修築,是因為羅馬當時面臨的主要蠻族威脅,是來自於丹麥和北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部落。公元前一世紀末,羅馬帝國取代了共和國,於是將北部日耳曼部落的廣袤領土當做帝國征服的物件,到了凱撒在位時期,羅馬帝國已經與日耳曼部落隔萊茵河而望了,之後的羅馬帝國對日耳曼人部落發起了征服戰爭,但戰事卻對羅馬帝國愈發不利,於是帝國不得不轉為防守,多瑙河以北、萊茵河以東修築了一道長達五百五十公里的防禦工事,這就是羅馬帝國位於德國地區的長城。

    而位於英國的哈德良長城,則是羅馬帝國在征服不列顛時所修築的。在公元43年,羅馬人入侵的大不列顛地區,但是軍隊只推進到今天的英格蘭地區就難以繼續前進,而北方蘇格蘭地區的皮克特人,將羅馬帝國視為入侵者,經常進犯羅馬帝國在大不列顛的領土。於是在公元122年,羅馬帝國君主哈德良調動三個羅馬兵團,花費六年時間在不列顛修築了一條長城,這就是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將不列顛一分為二,有效組織了皮克特人對羅馬帝國的騷擾,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絕境長城的靈感就是來源於此。

    有意思的是,不少西方歷史學家研究發現,羅馬長城不少地方都與中國長城十分相似,像他們用於傳遞訊息的方式幾乎完全相同,這也讓不少學者覺得羅馬長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長城的影響,絲綢之路的商隊將歐亞大陸另一邊的萬里長城訊息,帶到了羅馬帝國間接影響了羅馬的長城修築。

    面對蠻族的入侵,古羅馬人和華人一樣,修築了長城來防禦,雖然羅馬的長城比不上中國的萬里長城,但也稱得上是一項宏偉龐大的工事。可惜的是,由於羅馬在分裂之後,歐洲就沒有再一次統一過,那些修築的長城都失去了維護,大部分的工事最終也都隨著時間化為飛灰。

  • 5 # 它山狼煙

    終於找到一個比較喜歡的古羅馬問題了!

    關於古羅馬在面臨蠻族入侵為何不修築長城的問題,首先覺得這個結論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從史料記載和歷史遺蹟看,古羅馬是修建了一些長城的,只是與中國的萬里長城相比,以及與自己的漫長疆界相比確實微不足道,短了許多。因此,我們就暫且認為古羅馬沒有以長城作為主要手段抵禦蠻族入侵,以此為基礎進行討論。

    一、古羅馬建立發展的大體過程

    多大民族的繁衍都要經歷神話傳說階段、零星遺蹟佐證階段和確切可考階段,古羅馬也概莫能外。據自己後來的追溯,古羅馬建立者是特洛伊王國的一位劫後餘生、成功逃亡的王子,大家知道特洛伊戰爭本身就是一個傳說,所以這個古羅馬的建立是以神話傳神話,說到底也是無據可考。古羅馬歷史一般認為分為三個階段,即王政階段,時間與中國的春秋階段大體重合,共和階段,時間大體至中國的西漢末年,帝國階段,時間大體至中國南北朝的北魏南齊階段。在王政階段,古羅馬也是艱難存在、緩慢成長的,其國土面積變化不算很快主要疆域還不足現在的義大利本土;共和階段是古羅馬拓展較快時期,基本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海,並向北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高盧,向西登上英國本土,開啟了英國的歷史(英國曆史以凱撒征服起計);帝國階段在沿地中海向內陸四面延伸,北至萊茵河,西至英格蘭蘇格蘭交界,南至埃及全境,東至兩河流域。

    二、對古羅馬來講哪些是真正的威脅

    一是蠻族威脅。在古羅馬誕生前,西歐、北歐還沒有成熟的文明,而在其東方、南方則文明比較燦爛輝煌,有埃及文明、迦太基文明、希臘文明、塞琉古文明,這些區域歷史遠早於古羅馬,並非其蠻族威脅。因此,古羅馬面臨的蠻族主要是北方的日耳曼民族、部分未馴化的高盧民族及更北的斯堪的納維亞民族,東北方向的來自亞洲東部的匈奴民族(匈奴民族由於出現的非常突然,古羅馬並未將其納入戰略對手,而當匈奴進入古羅馬人的眼界時,古羅馬已經大廈將傾了),而長期以來北方才是蠻族的主要入侵方向。

    二是先進文明的威脅。上述提到了很多先進文明,二在古羅馬的發展過程中,對其影響最大的是迦太基,雙方之間經過三次大的戰爭,跨度一百多年,才完成征服,而第一次和第二次古羅馬差點就被滅國,而這期間很多的戰爭發生在地中海上。

    三是新型宗教的威脅。古羅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多神教的國家,具有很強的信仰包容性。而到了基督紀年的公元一世紀開始,脫胎於猶太教的基督教極速擴充套件,吸引了大量教徒,並逐步成為羅馬帝國後期的官方宗教。大家知道宗教之爭是相當殘酷的,而以基督教發源的耶路撒冷等地留給古羅馬帶來了多次的暴動威脅。

    三、古羅馬為何不以長城作為防禦蠻族入侵的主要手段

    1、從戰略理念看。

    一方面,古羅馬從一個外來小部落逐步發展壯大,靠的是不斷擴張的戰略理念,直至羅馬帝國的後期疆界才逐步固定下來,在誇張的戰略理念下,是很難接受長城這種防禦型永固工事的;另一方面,古羅馬習慣以自然河流作為暫時的敵我分界,如北方的萊茵河,東方的兩河流域,以及象徵本土疆界的盧比孔河(該河在外將領在沒有元老院許可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帶兵過河的),因此有了河流這個自然屏障,又何必費錢費力的修那麼多長城呢。

    2、從軍事實力看。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古羅馬的軍事力量與周邊相比都是極為強悍的。一是由於其長期處於戰爭的征伐中,以武立國,從不懈怠,軍人在國家權力上有很大的比重,這點從與一些古老文明的交戰記錄中即可看出;二是古羅馬全民皆兵的徵兵體制,在相當長時間內,古羅馬都是採用輪換制的方式鍛鍊部隊,除非極端情況下,前線軍隊無論戰士還是指揮官每年輪換一次,將戰爭對個人的依賴將至最低;三是充滿誘惑的獎勵制度,大家知道秦軍強大很大程度是由於其軍功制度,而古羅馬在這方面採用的是戶口獎勵,即外籍兵團服役期滿後可以獲得羅馬戶口,享有與羅馬本土人民同樣的權利,並可獲得征服的土地。所以,在當時羅馬的軍事實力相當強悍的,加上古羅馬重灌步兵方陣的加持,一般對手是很難匹敵的,而修長城太費事了。

    3、從政治體制看。

    在古羅馬瘋狂擴張的共和時期,其最高權利機構是元老院加執政官,執政官每年一換,這也造成像修長城這種勞民傷財的大項工程是很難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的,加上元老院屬於財團政治,其短視性註定了長期消耗、見效緩慢的修長城專案是很難透過的,所以古羅馬僅有的那點長城也是在帝國皇權鼎盛的哈德良時期才能修築出來。

    4、從民族結構看。

    古羅馬除本土少量的區域外,其他均是征服融入的民族,以北方為例,當時在萊茵河量側均有日耳曼人,北岸的尚未征服,南岸的則剛剛融入,在這樣的情況下修築長城,外有敵人,內也有潛在的隨時可能背叛的異族,到時裡應外合,長城將形同虛設。

    因此,古羅馬人不需要長城,他們需要的是更加便捷的交通,可以講羅馬軍團快速輸送到任何需要的前線陣地,而這才是他們一以貫之的戰略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TS有哪些遊戲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