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州好莊稼農資客服
-
2 # 心靈文案剪輯
這是一種雙向人格,外向性和內向性人格;在熟人面前話很多,其實你的心理是嚮往與他人交往,渴望得到認可,只是你沒有遇到可以掏心窩子,不在你認為安全的環境,你就會把自己孤立,這時你就會沉默寡言,就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報復心理,脾氣也就會不好了
-
3 # 薇WEI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開源於自卑心理,和有時候內向有時候外向,有時候還易怒,就是因為不自信,其實只要不攀比,只要不愛慕虛榮,窮就窮過,富就富過,總有生存方式的,用自己勞動得來的錢,不管多少,花的踏實,乾淨的錢用的安心。沒必要給自己無形中定一些條條框框,如果別人看不起你,你可以不和他們交往走動,誰和你聊的來找誰玩唄,人生短短數年,幹嘛要自己活得那麼累,其實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自己的心理,心態好了一切都會好的。
-
4 # 艾爾的心理學錦囊
這樣的人是什麼樣的性格我不知道,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過我想這樣的人一定受到了很多的傷害吧。
這樣的人敏感且多疑,內心有著一個小世界,會對別人的行為妄加猜測。與別人之間的一個微小誤會就會攻擊對方,一點就炸。這樣的人就好像是一隻刺蝟又好像是一株仙人掌。
這樣的人孤僻又不善交際,不瞭解人心,不能準確的把握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不成熟。但是這也並不是ta的錯。為什麼會出現不愛交往又充滿攻擊性的情況呢?就是因為過去受到了太多的傷害。
過去的一切ta都還記得,或許有那麼一次,ta輕信他人最後卻遭到了背叛,又或許有一段時間周圍的人都對ta冷言冷語,又或許ta的成長環境裡充滿了危機……稍微做錯一些什麼,便會被打、被罵。正是因為不信任對方,所以才會不肯交流又充滿攻擊性啊。
這樣的人只能用愛來感化ta,正是因為沒有感受過無條件的、溫暖的愛,所以才會恐懼愛,恐懼建立聯結。ta所需要的就是那樣一種足夠讓ta重新成長的愛,這樣ta才會漸漸舒緩自己。
皺褶的葉片遇水才會重新舒展,否則就像刺蝟一樣內捲成球。
-
5 # 平淡7912016638685
受打擊後,不能承受,產生的一種扭曲性格,此種人,不能容己也不能容人,是很可悲的人,但人們不要忘了,是周圍的事物讓他成了這樣的人。寬待他們吧!
-
6 # 枕邊的小草
不愛交往,不愛笑是什麼原因呢,社交恐懼嗎,覺得自己融入不到群體,怕被忽略怕漏出膽怯,還是覺得沒人想跟自己交友,那就偏激了,只要誠實展現自己,肯定會有相適合的人走進你
不愛笑是缺少快樂吧,有點小抑鬱,想問題比較消極,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嗎,那就試試看,從一兩件小事做起,找到掌控感,和成就感。
不會說話那就自卑了,為什麼不自信呢,是自己覺得自己不會說話,說的話不能取悅他人嗎,那就錯嘍,為了別人的認可和關愛委屈自己就會有壓力的。是別人批評你不會說話了嗎,人人都不是完美的啊,大多數人就是因為對方的弱點才喜歡對方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弱點,很優秀,大多時候只收貨讚美和嫉妒,卻沒有喜歡。所以即使被批評也別怕,多練習,就會善於言談了。
易怒和攻擊,那就是很焦慮了,有點狂躁,正因為感覺什麼都弄不好,一片糟糕,不相信自己,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辦法,才會發火,發怒,進而發洩給他人,這不可取啊,我們要控制,試一試,相信自己可以變好,你能做到的,只要你願意試一試,把下一次發火的事件記錄下來,告訴自己哪裡不對,應該怎麼做,我想冷靜下來的你一定會知道怎麼做。每一次都記在本子上,然後把該怎麼做也寫上去。相當於懺悔書,你會發現,發怒的頻率真的變少了,直到,你一發火,就及時冷靜想想該怎麼去做,這樣做不對。那就成功了。你能的,要相信你可以自救
-
7 # 使用者3680515442651
你覺得是什麼人格呢?自卑引起的,生活壓力轉化的?肯定不是一直以來都這樣吧,多出去活動活動,或者到鄉村去走走,沒事找個事做吧。所以的不良情緒都是跟外界接觸少了,跟社會脫節了。
-
8 # 雨亭569
答,與這種人交朋友的話,要多點去包容對方,理解一下他人吧!本來,他就很內向了,加上,不愛笑,不會說話,又有攻擊性的行為,我只能夠說的是,對方,可能受到什麼傷害和打擊,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多多包容他就過去了。
回覆列表
分析你所提供的情況,我認為他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分裂型人格!
二,攻擊性人格!
三,邊緣型人格!
四,反社會型人格
我們來各自獨立分析下!
首先是
分裂型人格
一,分裂型人格的特點!
這樣的人一般比較孤獨、沉默、退讓,不愛人際交往,不合群。
既沒什麼朋友,也很少參加社會活動,顯得與世隔絕。
他們會因此而痛苦,卻沒有能力解決。
這樣的人處在正常情緒的時候是很聰明的,學習不是問題。
但是情緒不正常時,學習就很困難,人際退縮很明顯。
分裂型人格多半具有家族史,現實感軟,經常會把想象的東西看成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科學發展正是幻想成真的過程,這些人有很多獨特的見解與創意的思想,如果你願意仔細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你一定獲益良多。
二、識別的方法
與他交流比較困難,由於他經常陷入沉思,你對他說話常常答非所問,有時還會被你侵擾而出現驚嚇。
如果你愛她會猜不到她到底在想什麼或者要什麼,她常常顯示很順從,卻讓你感覺她很不開心,當你問她的時候,她又無法清晰的表達自己。
戀愛中她會對你週期性沒有任何原因的疏遠,讓你痛苦不堪。
三、相處原則
讓她在人際中獲得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如果她不想接近你,千萬不要強行靠近,這會讓她很不安。
如果她需要你友情支援,毫不猶豫的關心她,甚至願意替代她做一些事。
分裂人格的人很需要一個安全的朋友,這是她與現實連結的橋樑,有這樣一個朋友幫助她處理一些人際關係,她的學習與生活都會比較順利。
四、需要擔心的事
分裂型人格與精神分裂症有很大的相關性。
精神分裂發病高峰期是16-25歲,貫穿人的高中與大學,通常在高中就曾有一段嚴重適應不良的歷史。
在不良人際環境中,發病率增高。
所以營建和諧的,溫暖與安全的人際環境是最重要的。
如果他出現明顯的行為與環境不協調,身邊的朋友們要及時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然後是攻擊型人格!
專家認為, 在現在這種壓力大的社會環境下,60%的人都具有攻擊性,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具體表現是頑固執拗、固執己見;對別人的任何要求採取耽擱、偽裝遺忘、拖沓等手段故意拖延,使之效率低下,以此來表達不滿和憤懣情緒,使人感到有一種被動的阻力和攻擊性的敵對心態。患有消極激進型人格錯亂的人會很藝術地跟你對著幹。他們敷衍、抱怨、反對、磨蹭、“忘事”,對主動來幫忙的人冷嘲熱諷。
隨後,他們感覺被生活耍了,因為他們覺得生活本應更厚待自己。他們在內心生活和現實生活中都經歷著怨恨和不快,但是他們看不見,正是他們自己的人格使他們離幸福的大道越來越遠。最普遍的表現形式是對讓其盡職盡責的合理要求不以為然、消極抗拒。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順從、謙和、隨意,而有的人則好勝、好強、好爭,不肯放棄自己的意見,還有的人固執己見。應該說,好強本身並不一定不好,如同順從也不一定好一樣,但好強過頭,變成了固執,甚至自以為是,為固執而固執,則是有害的。
一個好強固執的人,可能是一個自信自立又有些自高自大的人,可能很武斷,時常想要駕馭那些不及自己的人,對抗有權勢者。喜歡堅持自己的主張,甚至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可能會成於此而敗於此。有一句話如此說:物過於剛則易折。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徵:
①消極地拒絕完成一般的社會或職業工作。
②抱怨別人誤會自己、不欣賞自己。
④毫無道理地批判、嘲諷權威。
⑤對那些看起來比自己幸運的人表現出嫉妒和憤恨。
⑥說話時聲音誇張,不斷抱怨自己的不幸。
⑦表現出不友好的蔑視後會後悔,但下次還會再犯。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調節。
(1)負責可靠地完成責任。
(2)減少反對、埋怨行為的頻率,增加合作。
(3)直接表達出生氣和埋怨的感受並對此負責。
(4)解決或減輕關於獨立還是依靠別人的矛盾情感的強度。
(5)穩固自己不規律變化的行為和情緒。
(6)增強快樂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7)減少抱怨的頻率(如關於不幸,關於權威人士)。
(8)使用能引起友善感的感情方式與別人共處,而不是惱怒和生氣的方式。
再是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人格障礙的一種。特點是情緒不穩定,因生活小事可出現憤怒.遇事常衝動.缺乏理性思考,故而經常與人發生摩擦。
主要表現:
(1)情感方面,易抑鬱、焦慮,易激惹、衝動,只有短暫的欣快感,常感覺空虛厭倦,遇外界刺激可有短暫的精神失常。
(2)行為方面,放縱自己,揮霍、賭博、吸毒、偷盜、眭放縱、貪食等;履行普通的社會責任時,表現出極端的變化無常.社會生活反覆受挫,但不會吸取教訓,常自暴自棄,有自殺和自傷行為。
(3)人際關係方面,易走極端,過分理想化或過分貶低;為滿足個人私慾,不顧及他人。
(4)身份和目標障礙,在自我價值感、職業選擇、擇友型別等方面明顯缺乏確定!
(1)瘋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來的遺棄
(2)一種不穩定的強烈的人際關係,其特點是從極端理想化到極端的貶低之間變來變去;
(3)身份障礙:對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覺的顯著和持久的不穩定變化;
(4)至少在二個領域方面出現衝動性,有潛在的自我毀滅可能性,例如,浪費、性、藥物濫用、魯莽的駕駛、狂吞濫飲。注:不包括第5項的自殺或自傷行為;
(5)反覆發生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威脅,或者自傷行對;
(6)由於顯著的心境反應而情緒不移定(例如,心境惡劣強烈發作,激惹,既焦濾持續數小時,很少會超過幾天);
(7)長期的空虛感;
(8)不合適的強烈憤怒,或難以控制的發怒(例如:常發脾氣、發怒、毆鬥);
(9)短暫的與應激有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性症狀。
最後是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型別。患病率在發達的國家為4.3-9.4%,中國臺灣地區為0.3%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
疾病簡介
“反社會”一語雖系政治社會用語,但也從這一側面突出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的危害,這類人在監獄和勞教機構佔相當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慣犯,往往因發生反應狀態而送精神病機構要求醫學鑑定。
反社會人格障礙雖然經常發生違紀行為,但與一般犯罪是有區別的,儘管二者對所犯罪行為均負有完全責任能力,司法精神科醫生和司法工作者應區分反社會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計劃和有預謀地達成犯罪,反社會人格多不能;②犯罪者違法目的明顯,反社會人格多受情感衝動支配,犯罪動機較模糊;③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時作案手法隱蔽和狡詐,企圖逃避罪責,反社會人格害人害己,而對自己的危害尤大;④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較少造成兇殺或其他嚴重案件以致判處極刑;⑤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達到人格障礙程度,而反社會人格則在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沉重的影響,反映在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現持續和長期的行為障礙。
疾病特點
①高度攻擊性
反社會人格患者具有高度的衝動性和攻擊性已眾所周知,然而卻有一些並無攻擊行為。Cleckley(1941)區分病態人格為兩類,一類為衝動-攻擊型,一類為社會退縮型。Buydeus-Branchey等(1989)發現15歲以前有暴力行為的人到成年較之那些15歲以前無此類行為者易於發生暴力。他們將反社會人格分為具有攻擊型行為和不具有者兩類,前一類具有終生髮生身體暴力的傾向。
②無羞慚感
認為此類人無羞慚感,缺乏與焦慮相關的自主神經反應(包括面板直流電反應),對反社會人格和非人格障礙者各524人進行焦慮和抑鬱的觀察,結果發現25%的反社會人格患者存在焦慮和抑鬱,其發生率與對照組並無顯著區別。James等稱謂那些伴有焦慮和抑鬱的反社會人格為“心緒惡劣性精神病態這類人與不伴焦慮的反社會人格患者比較,表現智力功能困難、存在自殺觀念、易於激惹、伴發其他神經症特點,住院時間長,對治療反應不良。
精神病態患者的行為大多受偶然動機、情緒衝動、或本能願望所驅使,缺乏計劃性或預謀。Arieti(1967)區分精神病態為單純型和複雜型,二型均系自我中心,但單純型的反社會行為一般缺乏預謀,而複雜型精神病態患者往往在事情發生前有計劃,而且可以達到行為的目的。因此單憑計劃性有無而確定攻擊行為的性質是不適當的。
④社會適應不良
ICD-10(1992)認為反社會人格障礙常因其行為與公認的社會規範有顯著背離而引人注目。適應不良是精神病態患者的重要特徵。由於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從經驗中取得教益,因此本症是一種持久和牢固的適應不良行為的模式。然而,一些學者曾提出適應良好的病例。Henderson(1939)提出創造性精神病態狀態,而且舉出2名病例在不同道路上發揮創造力,但2例彼此之間甚少共同之處。
發病原因
父母養育方式不僅與父母自身文化、經濟情況等有關,還與另一方的情況,如配偶是否 健在以及家庭婚姻的狀況息息相關。這進一步證實了家庭微環境複雜而微妙地影響著成員間的行為方式。而良性的家庭環境,父母正性的養育方式對極具塑造性的未成年人來說,意義無疑更加突出[3]。
發病機制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人群的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通常在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方面具有異常的行為模式。常於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歲以前)就出現品行問題,並長期持續發展至成年或終生。近年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遺傳學因素在犯罪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已發現人格障礙與某些基因的多型性或基因突變存在關聯。但人的行為改變絕非單一基因變異所致,重視環境因素,尤其是個體早期成長生活的家庭環境,對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人群的防治尤具積極意義。
病理生理
動物和人體實驗提示,攻擊行為與中樞五羥色胺功能呈負相關,即中樞五羥色胺功能不足是攻擊行為的生物學基礎。有研究認為,五羥色胺系統可能是透過五羥色胺1A受體或1B受體來調節攻擊行為[4]。
臨床表現
這類人在幼年往往學習成績不良、逃學、被開除、漫遊、反覆飲酒、性放蕩、說謊、破壞公務、偷竊、違紀、對抗長者、攻擊人等表現。成長後情感膚淺而冷酷,脾氣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對人不坦率,缺乏責任感,與人格格不入;法紀功能較差,行為受本能慾望、偶然動機和情感衝動所驅使,具有高度的衝動性和攻擊性;自私自利,自我評價過高,狂熱但不動人的行為;對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則推諉於客觀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或引起反應狀態;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經常更換職務;缺乏良知,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覺知;缺乏悔恨感與羞慚,不能吸取經驗教訓;多種形式的犯罪,趨向伴發藥物或乙醇濫用。
此類人一般不情願尋求醫生幫助,因此門診極為少見,他們往往違犯社會法紀而被監禁或投入勞教。有時他們被迫來就診,其實大多表現緊張、抑鬱、認為周圍對他歧視、遭人憎恨。這種認知和情緒狀態可遷延下去,甚至到成年(成年後期)違紀行為減少時亦如此,他們與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長久、親密而忠實的關係,兩性關係混亂,經常更換婚姻關係,對子女不聞不問。
反社會人格障礙與表演型人格障礙有較多重疊,他們均具有情感膚淺、情緒不穩定、高度利己主義等特點(Lion,1980)[5]。近年來關於反社會人格、表演型人格和癔症三者間關係引起精神病學家和人類學家的關注。Robins(1966)發現行為指導所諮詢的反社會人格女孩到成年時診斷為癔症。Guze等(1971)報告相當多的癔症個人史中有反社會行為,其家族中亦有較高的反社會行為或違紀者。Guze(1920)注意到婦女癔症和社會病態之間高度相關。Carethers(1975)提出“精神病態和癔症”假說,他認為在同樣基礎上,男性發展為精神病態,婦女則導致癔症。Lilonfield(1986)推斷,表演型人格是基礎並起媒介作用,如為男性則發展為反社會行為,如為女性則發展為癔症(Briquet綜合徵)。
診斷和鑑別診斷
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診斷是不難的,受人稱讚的12種診斷標準(Cleckley,1964;Rimmer,1980;Hare,1980;DSM-Ⅲ-R,1980)專案太多,不易掌握。Mccord等(1956)的概括比較簡潔,他指出這類人的特點是違法觀念較差,行為受原始慾望所驅使,具有高度的衝動性和攻擊性,甚少感到羞慚,並且情感是歪曲的等。Ziskind(1982)對社會病態提出5條診斷標準和5條排除指標。5項必須的標準是衝動性、不負責任、情感膚淺、不能從既往經驗或懲罰中得益和良知的損害;排除指標包括5種疾病即精神發育遲滯、器質性腦綜合徵或腦損傷、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神經症。這一診斷易於掌握,但有待進一步檢驗。
由原先的單一治療逐漸轉變為綜合治療。雖然長期心理治療對某些型別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有效,其人格特質會改變,但僅僅用心理治療對於改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狀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整合其他治療方法,心理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例如Martens認為激動治療不是一種孤立的心理治療形式,如果與其它心理治療、神經反饋或心理藥物治療相結合,那麼它會更經常取得成功。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治療家們找不到研究來證明藥物治療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患者有直接的治療作用,現在這種格局被打破了。
疾病治療
由原先的單一治療逐漸轉變為綜合治療。雖然長期心理治療對某些型別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有效,其人格特質會改變,但僅僅用心理治療對於改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狀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整合其他治療方法,心理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例如Martens認為激動治療不是一種孤立的心理治療形式,如果與其它心理治療、神經反饋或心理藥物治療相結合,那麼它會更經常取得成功。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治療家們找不到研究來證明藥物治療對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患者有直接的治療作用,現在這種格局被打破了。
疾病預後
反社會人格障礙一旦形成後趨持續程序,在少年後期達到高潮。隨著年齡增長,一般在成年後期違紀行為即趨減少,情況有所緩和。
疾病預防
本研究結果提示,反社會人格障礙人群的主要危險因素有父母的拒絕型養育方式、父親低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收入低、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因此,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首先要從孩子的父母和將成為父母的人們做起,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倡導正確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溝通引導,使子女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而儘量減少人格障礙及犯罪的發生、發展。
如果你說的,有所不同,建議做下面這個心理調查問卷,然後你就會有所認同!
http://www.xinqingxiangjiao.com/exam/10/null/null?ads=BD_SEM&bd_vid=10251576235559054299#_bdtx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