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健講故事

    恭親王奕訢文武雙全,比奕詝(咸豐)要好很多,是四哥咸豐皇帝的皇位競爭對手。

    咸豐對弟弟非常嫉恨,防範還來不及,怎麼會重用呢?

    有個傳說,當初道光皇帝舉棋不定,不知道選誰做繼承人。

    在狩獵的時候,明確要求要看看四阿哥和六阿哥的騎射本領。六阿哥奕訢,弓馬嫻熟,射了很多鳥獸。奕詝的武藝遠遠不如六弟。

    但是他有一個好師父,交給他如何如何說。

    道光皇帝驚詫的問,你怎麼一隻鳥獸也沒有射到?

    奕詝連忙跪倒,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忍殺生。

    道光皇帝被感動,就傳位於四阿哥,也就是咸豐皇帝。

    雖然這個傳說未必是真。

    但是咸豐皇帝差點被弟弟奕訢取代,所以對弟弟極為防範。

    等到咸豐皇帝死後,遺孀東太后西太后,為了從攝政大臣肅順那裡奪回大權,才勾結奕訢發動政變,處死了肅順等人。

    奕訢在西太后慈禧的支援下,出任了洋務派的首領,做了一番事業。

    而在咸豐活著的時候,是一直被打壓的。

  • 2 # 歷史小八卦迷
    咸豐帝上位初期,恭親王奕訢還是頗受咸豐重用的。

    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奕訢奉旨走進了十五善射處,管理習射一應事務。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奕訢奉旨管理正藍旗覺羅學事務,成為一校之長。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咸豐帝為奕訢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干預政務的祖制,讓他在軍機處(清庭的權力中心)學習。

    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奕訢升遷為宗人府宗令。後來更是身兼數職,又成為了閱兵大臣。

    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二月,咸豐帝還賞賜了奕訢一件黃馬褂,以示恩寵。

    好一副君仁臣忠,兄友弟恭的場面!可惜好景不長,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七月二十一日,咸豐帝下旨罷免了奕訢一切職務。從此,咸豐帝與恭親王的兄弟之情再也不復往昔。

    導火線:奕訢為生母爭封號,卻惹惱了咸豐帝。

    不想當太后的太妃,不是個好太妃。恭親王奕訢的生母靜太妃希望在有限的餘生能夠享受一下皇太后的尊榮。恭親王奕訢是個非常有孝心的兒子,眼見母妃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甚是心急如焚。為了了卻靜太妃的這一心願,奕訢屢次向咸豐帝討封號。

    咸豐帝雖然很是敬重靜太妃,但是卻從沒想過要封其為皇太后。咸豐帝有著他自己的想法:如果靜太妃成了皇太后,他們母子倆萬一聯合起來,不就威脅到自己皇位的穩定了嗎?於是,咸豐帝一直都沒答應奕訢的所求,分封一事一拖再拖。

    直到靜太妃病危,奕訢再次跪在地上哭求。咸豐帝抹不開臉直接拒絕,只好隨口敷衍幾聲。不知道是不是生母的病危讓奕訢方寸大亂,他誤以為咸豐帝終於答應了他的懇求。於是,他急忙地為母妃的分封去作準備了。很快宮廷內外,都知道靜太妃要晉升為皇太后了。咸豐帝鬱悶極了,不得不憋著火氣,晉封奕訢生母靜太妃為康慈皇太后。

    事情就這樣完了?當然沒有!皇帝報仇,一個月都嫌晚。康慈太后下葬第二天,奕訢一應職務都被罷免了。理由如下:

    “恭親王奕訢於一切禮儀,多有疏略之處,著毋庸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均著開缺;並毋庸恭理喪儀事務,管理三庫事務;仍在內廷行走,上書房讀書;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必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以副朕成全之至意。”

    四年多的步步高昇,讓恭親王奕訢幾乎忘記了咸豐帝不僅是跟他一起長大的哥哥,更是大清的皇帝。再濃厚的兄弟之情在皇權面前也不得不讓步。

    恭親王奕訢的文韜武略,使咸豐帝倍感自卑與忌憚。

    眾所周知,咸豐帝資質平庸且身體孱弱。據說,咸豐帝還身有缺陷。

    據說咸豐帝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墜馬傷股。經過上駟院正骨醫師的治療,留下殘疾,行動不便。剛一登基,便下一道旨令:每次退朝後,皇帝后走。只是有一次因為生氣,忘了那道旨令,比群臣先走,這一秘密才被世人所知。

    而恭親王奕訢呢?能文能武,天資過人,最主要的是身體倍兒的健康。

    我的天,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咸豐帝看著眼前事事勝過自己的恭親王,能不自卑,能不忌憚嗎?試問敏感多疑的咸豐帝又怎麼會重用文韜武略的恭親王呢?

  • 3 # 漫步在竹林

    這個問題看你怎麼看待,事實上恭親王在咸豐年間曾得到過重用。要說他得不到重用;或者說咸豐罷免他,可能有下面二個原因:

    一,曾經與咸豐爭過儲位

    愛新覺羅·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號樂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恭親王奕訢, 幼年師從卓秉恬、賈楨,聰明好學。道光帝立儲時,曾在在四子奕佇和六子奕 訴之間猶豫不決。但於道光二十六年下定決心由皇四子繼位寫下遺詔,並於道光二十九 年下令在妃園寢內為恭王之母靜貴妃修墓,親令靜貴妃死後必須葬於妃園寢不得更改, 變相暗示恭王爭儲失敗。

    道光三十年( 1850年)以宣宗遺詔公佈封“皇六子奕訴為親 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公元1851年奕詝繼位,號咸豐皇帝。

    奕訢與咸豐皇帝爭儲,始終在咸豐心裡糾結!

    奕訴於咸豐三年( 1853年)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年連封都統、右宗正、宗令。五 年其母孝靜皇后去世,

    咸豐帝為康慈皇太后擬定的諡號為孝靜康慈弼天輔聖皇后,不繫道光帝諡,也就是 不加道光帝諡號——“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稱“成皇后”,神位不拊太廟,強調 孝靜“皇后”和真正的皇后嫡庶有別,不能享受後代的香。恭親王奕訢為其母爭封號,被咸豐免職。

    爭過儲位,又爭母封號,自然不得重用,罷職也在情理之中!後引: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從咸豐十一年(1861年)到光緒十年(1884年),奕訢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期間雖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權力中心。光緒十年(1884年)終於因中法戰爭失利被罷黜,史稱“甲申易樞”。一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善後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才再度被起用。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諡號為“忠”。

  • 4 # 聊坐南書房

    最是無情帝王家,多少皇子為了爭奪帝位,互相殘殺,一個親王能力越強,皇帝會認為其對皇位威脅越大,只能打壓,而不會重用,看看歷史上,能力出眾的皇子一旦不能登上皇位後,幾乎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反倒是,那些資質平平,甚至痴呆、愚鈍的倒結局不錯,因為皇帝會認為他們不會構成威脅。奕詝、奕訢兩兄弟由親密無間到逐漸疏遠,也正是由皇位之爭開始的。奕訢只是不被重用,咸豐並沒有致他於死地,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咸豐的父親道光共有九個兒子,咸豐是老四,奕訢是老六,後來有人稱奕訢為“鬼子六”,說明其甚為機警、聰明。在幼年時,咸豐也就是奕詝,和老六奕訢關係是非常的好,咸豐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在咸豐十歲的時候突然去世,道光就將年幼的咸豐交給奕訢的母親孝靜貴妃撫養,兩人一起讀書,一塊習武,這樣一來,奕詝和奕訢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呆在一起,孝靜貴妃對待奕詝也象親生的一樣,非常疼愛、關心,這使奕詝和奕訢也更親近,不同於其他兄弟之間的關係;兩人還共同研創了一套二十八式的槍法和一套十八式的刀法,他們兄弟相親,也令道光非常高興,賜槍法名為“棣華協力”,刀法名為“寶鍔宣威”比如二人同心同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做為皇家子弟,都面臨著誰能被立為太子的問題,而道光的九個兒子中間,也只有奕詝和奕訢最有競爭力,道光也的確為兩位皇子選立誰為太子,而左右為難;奕詝是嫡子,但個人資質平平,奕訢卻在各方面強於奕詝。所以,道光也經常找機會考驗兩位皇子。有一次,道光帶眾皇子到南苑狩獵,藉機考察皇子的騎射本領,最後皇六子奕訢斬獲最豐,而皇四子奕詝卻未發一箭,道光就問其緣故,奕詝說:“時下正值春天,是鳥獸繁衍孕育的季節,兒臣不忍傷害它們,況且,兒臣也不想與弟弟們一爭高下。”道光聽後非常高興,認為奕詝有仁君的風度。後來道光病重,自知難以康復了,但太子一直未立,成了他的心病,他召見兩位皇子,讓他們策論時政,善於表現的奕訢侃侃而談,講的頭頭是道,而奕詝則一聽道光提問,就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一個勁地說只希望父皇保重龍體,早日康復,奕詝的舉動也令道光頗為感動,認為皇四子仁孝,勘當大任,也最終促使道光決定立皇四子奕詝為太子。其實奕詝的這些表現,都是其老師杜受田提前教給他的,因其各方面皆不如皇六子奕訢,只能藏拙,以仁孝來打動道光了,沒想到這一招取得了奇效。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病危,命人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立儲諭旨,上寫:“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這種一匣兩諭的情況,在大清朝僅此一次,這也說明道光的確曾有立奕訢為太子的打算,這次封其為親王,應該是對其沒被立為太子的一種補償吧。

    奕詝和奕訢兩兄弟,在爭立太子一事上,雖未矛盾公開化,但二人為此事肯定會心有介蒂,兩人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再像小時候一樣親密了,奕訢差點被立為太子,那他一定會成為奕詝戒備的物件,就算表面會維持兄弟情深,心裡也會對他多有提防的。隨著奕詝登基為咸豐帝,奕訢內心多有不甘,兩兄弟之間嫌隙也越來越大,這也造成了奕訢越有本事,咸豐就會越防備他。到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導致兩兄弟關係更是明顯的分裂了。咸豐五年(1855年),恭親王奕訢的母親康慈皇貴太妃病重,在道光生前,太妃本有望晉為皇后,但因道光對去世的孝全成皇后很有感情,決定不再立後,這一決定讓其晉為皇后的希望破滅,後來咸豐即位,皇貴太妃本以為咸豐會感念她的撫養之恩,尊她為皇太后,但咸豐卻只是尊其為皇貴太妃,這令她非常失望,雖然咸豐為帝后,每日以母親之禮待她,去探望請安,但卻始終不提尊太后一事,直到皇貴太妃臥床不起,仍對此事念念不忘。有一天咸豐去探望重病的皇貴太妃,迎面碰到恭親王奕訢從裡邊出來,便問病情如何,恭親王奕訢邊哭邊說,病已無救了,看樣子是要等封號,才會嚥氣。咸豐聽了“哦、哦”兩聲示意聽到了,並未說其他的,但恭親王奕訢認為咸豐是表示同意,就回到軍機處,讓禮部準備尊封的禮節,待咸豐知道後,非常生氣,但木以成舟,咸豐也不能明著拒絕,他也怕擔不孝的名聲,畢竟是皇貴太妃將他撫養大的;所以,咸豐只得被動的准奏,尊其養母為“康慈皇太后”,幾天後,康慈皇太后就病死了。咸豐皇帝卻對禮部所奏的康慈太后喪儀,進行大幅刪減,在其諡號中也不加道光的“成”字,並且不在祖廟中立牌位,陵墓也沒有與道光陵在一起,而是與妃子的園寢在一塊,這也是清朝歷代皇后喪禮沒有出現過的特例;幾天以後,咸豐帝以“辦理皇太后喪議疏略”為由,讓恭親王奕訢退出了軍機處,這足以說明,咸豐對恭親王奕訢為其母討要封號的不滿,這一事件也令咸豐對恭親王奕訢更加疏遠,雙方矛盾也公開化了。所以,即使恭親王能力再強,咸豐也不可能重用他了。

    因為奕訢過於聰明,有時人過於聰明也不見得就是好事,俗話說“慧極必傷”。咸豐死後,慈禧太后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權成功之後,慈禧也同樣是對奕訢有所防備。慈禧在後來兩次選擇繼位的皇帝時,都是選擇了較為愚鈍的奕譞的兒子和孫子,也就是光緒和宣統,而撇開了奕訢這一枝,這也許也與奕訢較為聰明,能力出眾有關吧。

  • 5 # 圖文繪歷史

    咸豐一朝的前期,奕訢非常受重用,道光死後留下遺詔,封奕訢為恭親王,這個級別是清朝皇室爵位最高的,咸豐即位後,對這位弟弟照顧有加,將當年慶郡王的府邸賞賜給他,這可是當年和珅的的宅子,也是當時京城最富麗豪華的府宅,奕訢及其後人在此生活了近百年。

    恭親王奕訢。

    咸豐剛即位時,確實對弟弟奕訢有一絲擔憂,最起碼當年兩人爭過儲位,於是處處考驗他,令其辦理先帝的全部喪禮,奕訢也是恭順安服的態度,韜光養晦的舉止,很快獲得了咸豐的諒解和信任,先是完成父親的遺詔,正式冊立奕訢為恭親王,這是咸豐三年的事情。

    圖為北京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府邸。

    明朝的皇子是外地封藩,趕到外地沒有皇帝旨意,哪都不能去,啥也不能幹,而清朝的皇子只給封號,就圈在京城裡,也是哪也不能去,雍正更是立下了皇子沒有旨意不能直接干預政事的制度,獲得咸豐信任的奕訢立即受到重用,不但打破了雍正的祖制,先是讓奕訢在軍機上行走,參與政事,又擔任宗人府宗令,也就是宗人府第一號人物。

    咸豐帝 愛新覺羅·奕詝。

    咸豐皇帝閒時,還幾次臨幸恭王府,送詩賜匾,兄弟倆關係融洽不亦樂乎,不久太平天國鬧的很兇,北伐部隊也接近京畿輔地區,奕訢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辦理京城巡防事務,當年的奕訢才20歲,就以親王身份入值軍機處,又贊襄軍務,迎來了他軍國大計的機會,咸豐五年剿滅北伐太平軍時,奕訢已總理行營事務,並得到了賞黃馬褂、從優議敘等優待。

    咸豐最後給奕訢生母是皇后尊號,皇太后尊號並未落實。

    但正當奕訢躊躇滿志時,發生了一件事,讓合好的倆人徹底翻臉,咸豐五年,奕訢的生母博爾濟吉特氏病危,他母親本是道光皇貴妃,咸豐即位後為皇貴太妃,奕訢認為自己老媽以養母身份養育過咸豐,應該封為皇太后,但滿清只有把死去皇帝生母尊為皇太后的定例,沒有把死去後帝妃嬪立為皇太后的先例。

    奕訢墓址,僅剩個石牌坊。

    奕訢在母親病危之時,跪地請求立母親為皇太后,不然就死不瞑目,咸豐面子上拗不過,含糊了一下,誰料奕訢竟傳矯旨,自己宣佈咸豐立母親為皇太后,把生米做成了熟飯,最後博爾濟吉特氏頂著偽皇太后的名號死去,咸豐非常生氣,但事以至此,只能照辦,但對其待遇一擼到底,不升太廟,不按皇太后禮儀舉喪,剝奪奕訢辦理母親喪事的權利,並把奕訢的職務全解除,從此權傾朝野的奕訢在咸豐一朝後幾年,一無所有,僅保留空空的親王爵。

  • 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恭親王奕訢到底是不是“文韜武略”,一直以來就是存在爭議的。奕訢這個人一生拿得出手的東西無非“祺祥政變”和“洋務運動”,“祺祥政變”是因為有兩宮皇太后的支援,手裡有了同治帝,奕訢便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如果沒有這一點,奕訢憑一己之力想要拿下輔政八大臣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洋務運動”,無非就是對清王朝這座千瘡百孔的破屋子進行“裱糊”而已,並沒有涉及根本,甲午年間日本的聯合艦隊輕輕鬆鬆便為“洋務運動”敲響了喪鐘……

    這還只是停留在具體事情上,在權力鬥爭層面,奕訢欠缺的更加不是一星半點!奕訢一生不僅沒能鬥得過自己的四哥咸豐帝,連寡嫂慈禧太后都沒能鬥得過。光緒十年,慈禧太后利用“甲申易樞”輕輕鬆鬆便將奕訢和所謂“恭黨”全部踢出了權力中樞。如果這樣一個人都能稱之為“文韜武略”,那麼“文韜武略”這四個字恐怕真的要重新定義了。

    記得前些年陳寶國先生主演過一部電視劇《恭親王》,這部電視劇最早在網路上播出時的片名叫《一生為奴》。“一生為奴”四個字精確地詮釋了奕訢的一生,這個人只適合做具體執行工作,根本不是縱橫捭闔、君臨天下的料!“文韜武略”四個字,奕訢還差得太遠。當然,咸豐帝之所以不重要奕訢與前面說到的這些關係並不太大,更多地還是因為私人恩怨和形勢所迫。同時,二人之間在治國理念上也存在巨大差異,無法調和。

    私人恩怨

    眾所周知,咸豐帝是道光帝唯一的嫡子,而且是道光帝晚年時齒序最長的皇子。雖然這個嫡嫡得沒有道光帝那麼“根正苗紅”,但好歹咸豐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是道光帝如假包換的皇后;雖然咸豐帝長得同樣不那麼“典型”,好歹他的三個哥哥都掛了……無論是按照中原王朝長期實行的“嫡長子繼承製”還是清王朝約定俗成的“嫡子優先”原則,咸豐帝都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

    可即便如此,道光帝生前依然糾結過!至於糾結的原因,就是因為奕訢。奕訢鋒芒畢露、矛頭直指潛邸時期的咸豐帝!雖然後來在自己老婆杜受田的“指點”下咸豐帝以仁孝的面目贏得了道光帝的青睞,但道光帝內心仍然是糾結的。以至於在秘密立儲詔書中居然加上了“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這在清朝幾代秘密立儲詔書中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就算在歷朝歷代的傳位遺詔中也是絕無僅有的。換言之,咸豐帝一眾兄弟之中,只有奕訢直接威脅過咸豐帝的地位。試問,咸豐帝即位之後又怎麼可能重用奕訢?

    形勢所迫

    說咸豐帝是清朝最苦命的皇帝恐怕並不為過,他不僅遇上了西方列強入侵,而且還攤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農民暴動——發捻之亂!被內憂外患搞得焦頭爛額的咸豐帝比清朝任何一位皇帝都需要政局穩定。只有政局穩定了,咸豐帝才能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平定發捻之亂。這個時候如果重用奕訢,倒不是說奕訢一定會如何,而是咸豐帝不敢打這個包票。一旦奕訢再次挑起爭端,咸豐帝必然會更加焦頭爛額,這顯然是咸豐帝不願意見到、也不想賭的!

    與此同時,奕訢與西方列強的關係也是咸豐帝最不放心的一件事。如果說僅僅是一個奕訢,不足為患,咸豐帝不怕他會翻天。可西方列強攪了進來,咸豐帝就不得不擔心了,彼時的清王朝統治階層已經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嚇破了膽,重用與西方列強關係親密的奕訢是要冒極大政治風險的!一旦西方列強扶持奕訢,咸豐帝的皇位還能否坐穩,恐怕都是未知之數……他根本不敢賭。直到被迫逃亡避暑山莊時,咸豐帝才不得已啟用奕訢、讓他出面與西方列強媾和,實際上就是出於這樣的心態。不用奕訢去議和皇位就沒了,咸豐帝也只能孤注一擲、搏一搏了,就算奕訢反了,好歹皇帝還姓愛新覺羅。

    治國理念

    咸豐帝雖然庸,但卻不昏。如果按照中國傳統“守成之君”的標準來衡量,咸豐帝雖談不上優秀,但起碼還是及格的。無論是從玩弄帝王權術的手腕還是重用漢臣的魄力,咸豐帝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對於一個傳統的“守成之君”而言,咸豐帝需要的是讓清王朝蟹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繼續航行下去,確保不沉船是第一要務!能用錢解決與西方列強之間的問題,咸豐帝絕對不會選擇第二條途徑。只要能夠平息發捻之亂,漢臣也是可以“封王”的!雖然後來並沒有真正兌現,但咸豐帝的心態暴露無遺,他要的是穩,不能把祖宗的江山社稷折騰光,其他一切都可以讓步。

    奕訢的想法和行為明顯與咸豐帝相左了,他主張向西方列強學習,雖然歷史證明,奕訢也未能跳出“治標不治本”的圈子,但在彼時這種想法已然是驚世駭俗了!不可否認,向西方列強學習或許可能讓清王朝再度返回盛世,但同樣有可能會折騰個精光!奕訢作為親王可以賭,賭輸了有皇帝咸豐帝背鍋。但是,咸豐帝作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他不能賭、也不敢賭。其實,這或許也是道光帝最終選擇咸豐帝而不是奕訢的原因之一,前所未有的事情,不可預料性太大、風險也太大,清王朝這艘破船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綜上所述,無論從哪個方面,咸豐帝都不可能重用奕訢。二人之間不只是私人恩怨,差異實在太大,根本無法調和。歷史證明,道光帝和咸豐帝的並沒有看錯奕訢,這個人確實是志大才疏,並沒有一些所謂“恭粉”吹噓的那麼“文韜武略”。讓一個女人給玩弄於鼓掌之間,難道還指望他把行將就木的清王朝帶向另一個盛世嗎?

  • 7 # 搞哥讀史

    最近一直在寫咸豐帝與恭親王兩兄弟的話題,剛好可以回答一下題主的提問。

    一、

    奕訢並不是一開始就不受咸豐重用的。因為道光皇帝遺詔“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的關係,咸豐登基之初,對奕訢委以重任。《清史稿·列傳八》奕訢本傳中記載:

    “(咸豐)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王署領侍衛內大臣辦理巡防,命仍佩白虹刀。十月,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年,迭授都統、右宗正、宗令。”

    因恭親王位尊,在軍機處實際為領班,而宗令則為宗人府的長官。可見咸豐對這個弟弟頗為重視,不論朝廷還是宗族事務,都對其委以重任。

    二、

    兩兄弟關係的轉折點,發生在咸豐五年(1855年)。

    這一年的七月,發生了一件大事。恭親王的生母,同時也是咸豐養母的康慈皇貴太妃去世了。而在母親喪禮完畢,下葬後的第二天,“上責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仍在內廷行走,上書房讀書。”

    咸豐削去了恭親王的所有職務,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闓運的《祺祥故事》中,披露了其中內情。恭親王的生母原來是道光帝的靜貴妃,因咸豐生母早亡,因此作為咸豐養母撫養其長大。咸豐登基後,根據祖制,沒有封先帝側室、今上養母為太后的規矩,因此只晉封靜妃為太妃。

    靜太妃,也就是康慈皇貴太妃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對沒有封太后一事深以為憾。咸豐五年七月,靜太妃病重,希望臨終前能得到太后的封號。咸豐前來探望時,恭親王向他哭訴,希望成全母親遺願。

    咸豐當時不置可否,“哦、哦”了兩聲,只為敷衍了事。但恭親王卻以為咸豐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便以軍機大臣的身份傳旨,讓禮部向咸豐請求冊封事宜。最終是木已成舟,咸豐被迫無奈,預設賜封了恭親王的母親為皇太后。

    從此以後,咸豐猜忌恭親王,一直到死都沒有原諒他。

    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咸豐與恭親王兩兄弟之間的嫌隙,由來已久。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咸豐認為父母偏愛恭親王。

    咸豐在與恭親王奪嫡的競爭中,野史多言出自其師傅杜受田的教導。但實際上,咸豐既為嫡出(咸豐生母為孝全成皇后),又是長子(咸豐雖排第四,但道光的前三個兒子已經夭亡),而且持身謹慎,沒有大過。於情於理,道光都應該傳位給咸豐。雖然最終咸豐得償所願坐上寶座,但道光卻特意以遺詔封奕訢為恭親王,這在咸豐看來,就是偏心。

    而對自己的養母靜太妃,咸豐對其一直非常尊敬,雖無太后封號,但以太后的規格奉養。但是有一天,咸豐探視靜太妃時,靜太妃正在睡覺,錯認其為恭親王,對他說,“汝何尚在此?我所有盡與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

    至此,咸豐心裡便有了根刺。原來在養母眼裡,到底還是有別於她的親兒子。

    第二,恭親王始終是對皇位的一大威脅。

    咸豐和恭親王從小一起長大,手足情深。因此剛登基時,對恭親王沒有顧忌,授予他很大的權力。但在靜太妃封后一事中,恭親王因為過於魯莽,挾持咸豐封了他母親為太后。這不僅讓咸豐非常憤怒,同時也使他意識到恭親王一旦掌握權力,就連自己都控制不了。因此削去恭親王所有職務,不僅是一種懲罰,也是咸豐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後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咸豐起復恭親王,讓他與洋人議和談判。當時就有傳言,洋人慾立恭親王取代咸豐。雖然最終此事並未發生,但當時就連惇王等親族,都以為恭親王要造反,可見並非空穴來風。

    因此咸豐臨終顧命,沒有考慮恭親王,把他踢出了顧命大臣之列。

    第三,肅順等人的橫加阻擋。

    這一點是比較次要的因素。正因為咸豐本身對恭親王有猜忌,才能被肅順等人利用,不斷將矛盾擴大化。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咸豐逃到熱河後,因肅順等人的慫恿,始終拒絕恭親王前來探視,讓兩兄弟失去和解機會。

    或許本來恭親王並無造反的想法,但一直蒙受來自哥哥不明不白的猜忌和打壓,最後更是被排除在權力中樞之外,才勾結內宮,與慈安和慈禧發動辛酉政變,重新奪回了政權。兄弟鬩於牆,導致後來那拉太后奪權篡政,此大清之不幸,亦中國之不幸也。

  • 8 # 龍鎮

    恭親王奕與咸豐皇帝,不是同胞兄弟,勝過同胞兄弟。因為咸豐的生母早死,奕的生母靜皇貴妃,受命成為咸豐的養母。

    野史記載:“貴妃舍其子而乳文宗。”也就是靜皇貴妃為了哺乳文宗(即咸豐),顧不上給自己的兒子(奕)餵奶。這樣的故事,頗能打動人,然而經不起推敲。因為咸豐的生母去世時,他已經十歲,用不著喝奶了。但是,咸豐和奕自幼同在靜皇貴妃照料下,同起同臥,兄弟之情,自然非同一般。

    咸豐即位後,卻不重用奕,反而處處打壓他,是有原因的。

    首先當然是猜忌。咸豐的皇位,來之不易。他的父親道光皇帝,本來很喜歡奕,因為奕比咸豐聰明,更適合繼承大業。但是有高人為咸豐出主意,使得咸豐最後勝出(故事太長,這裡不講)。道光想必也知道,奕內心不服。於是在立咸豐為儲君的同時,赦封奕為恭親王,而且將兩封詔書放在同一個金匣子中,可謂用心良苦。而且,恭親王的恭字,大有“兄友弟恭”之意,這是在提醒奕,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好好服侍咸豐。好意是好意,但是在咸豐看來,父親這樣特別安排奕,其實是在告訴世人,他這個皇帝之位本來應該是奕的。對於奕,已經有了猜忌,而且是難以消除的猜忌。

    其次是肅順推波助瀾。肅順這個人,頗有點鰲拜的遺風,行事極為霸道。清末親貴大臣中,像他這樣鋒芒畢露的,還真少見。霸道是因為咸豐信任,為了鞏固這種信任,他就必須順著咸豐的意思來行事。所以,咸豐猜忌奕,肅順便進一步抑制奕,以至於但凡奕主張的,他必反對;但凡奕反對的,他必支援。奕在咸豐面前,越來越說不上話,與肅順在政治上的打壓有很大關係。這也是肅順後來橫死的根源。

    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咸豐的見識不如奕。當時的清朝,內憂外患。內憂是太平天國、捻軍;外患則是西方列強。咸豐對於洋人,又恨又怕。他信任的肅順,也沒有太多主意。打是打不過的,和也不知道怎麼和。總之就是不知道怎麼和洋人打交道。奕在這方面,卻有些天賦,也遠比咸豐和肅順開化。形勢所逼之下,咸豐只好起用奕,也確實希望這個弟弟能建功立業,維護清朝的統治。但是,當奕正兒八經地開始與洋人打交道,咸豐又聽信肅順的話,認為奕有勾結洋人的嫌疑。客觀地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誰來和洋人打交道,都不容易:一方面是弱國無外交,很難出成績;另一方面則辦這種外交的人,往往被人罵成漢奸,假洋鬼子。奕願意做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已經算是有擔當。咸豐卻不體諒,最主要還是見識太短,沒有認清世界形勢,仍然擺不脫“天朝上國”的固定思維。可以說,這是新舊兩種思想的碰撞。奕也許算不上有多新,但至少比咸豐要新一些。一個睡不醒的人,又如何能夠重用一個還算清醒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怎樣選擇服飾來搭配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