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經典港片放映
-
2 # 0先生1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影片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
3 # Royal影視圈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中國電影以及電影市場的大力支援,中國的電影市場出現了蓬勃的發展,各類電影票房不斷重新整理記錄,那麼問題來了?電影收益最後都怎麼分賬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電影投資如何分賬。
1.眾所周知的就是電影票房了。
2.廣告贊助商,廣告贊助是在電影中,在合適的地方插入廣告併為這個品牌打出廣告和知名度。
瞭解下電影投資的收益點後,我們詳細的給大家分享電影投資如何分賬。
1、先行繳納總票房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以及相關稅費3.3%和宣發的費用3%左右,之後為可分賬票房(可分賬票房=90%*總票房);
2、在可分賬票房中:影院抽成55%,製片方剩餘35%左右。
3、製片方實際票房收入為:35%×總票房。舉個栗子:假設總票房是30億元,最終到電影製片方的淨收益為30億×35%=10.5億元。這10.5億元就是咱們所有大眾出品人按自己所購買的版權比例來進行分賬,下映三個月內,3-7工作日由中影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結算,並分發給每一位聯合出品人。
4、影片在影院下線後,會在各大平臺進行放映,比如愛奇藝,優酷,騰訊影片等,這些都是按照流量進行收費的,也就是有效點選量(觀看六分鐘以上算一次有效點選量)!一般一個有效點選量是1.5-3元。這些平臺的點選量收益最後都是分給投資者的。(再舉個栗子:《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線後,在騰訊影片播放次數5億,按播放一次2元算,那麼收益就是10億。這就是一個網路平臺可分紅的金額。)
最後,隨著電影市場的不斷蓬勃發展,電影投資門檻也在不斷降低,大眾參與電影投資已經成為市場的趨勢,而且也在闡述一個事實,電影投資的可行性,普通大眾也可以參與電影投資,成為電影聯合出品人,共享市場的紅利。
-
4 # 冰水藍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影片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
5 # 使用者8902784027744
看著你們一回答就是一堆的,看的眼睛都花了,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而已,回答一堆有用嗎?電影投資分賬這個你不用去考慮怎麼分賬的,都是國家銀行直接給你分的,不是公司分得!所以不會虧待你的,你投資的比例是多少,除去稅收,啥的費用,其餘的就會按比例分給你的! 要是實在是想了解的詳細一點,那你就去正規的影視投資公司諮詢一下!你就去銀狐影視的官網諮詢一下吧! 也不用新增好友啥的!直接問,方便快捷!
回覆列表
(一)中國產片與合拍片
中國產片、合拍片的票房分賬規則,具體操作過程可細分為如下七步:
【第一步】所有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不論是中國產片、合拍片還是引進片,售票與票房收入均要計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專資辦”)指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資訊管理系統連結
【第二步】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又稱“總票房(Σ總)”,首先要向“專資辦”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由各電影院每月支付給“專資辦”,上繳國庫。具體操作時,“專資辦”會委託、授權各省級新聞出版廣電局向本省各電影院徵繳或催繳。其次,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就是向國稅、地稅繳納各種賦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Σ總)直接扣劃並繳納。以上兩項,合計5%+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是“可分賬票房”,又名“淨票房(Σ淨)”。顯然,Σ淨=(1 - 8.3%)·Σ總。
舉例說明,假定某電影總票房為10億元,那麼,應向“專資辦”繳納10×5%=0.5億元,應繳納的稅費是10×3.3%=0.33億元,兩項合計即“不可分賬票房”為0.5+0.33=0.83億元,此電影的“可分賬票房”即淨票房就是10-0.83=9.17億元。
【第三步】淨票房(Σ淨)減去6億元,如果Σ淨 -6 ≥0,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將徵繳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請注意,此費不是“複製費”。
為什麼要收這筆錢?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1990年代初,數字技術取代膠片時,全國絕大部分影院沒有資金更換數字電影放映機,是“中影數字”出資完成了裝置升級,它對中國電影數字化程序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時至今日,全國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數字”的數字放映機,因此,它要抽成。另方面,截至2016年底,全國至少一半的數字電影的發行方是“中影數字”,因為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影視後期製作分公司,即“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具有國內一流的技術與裝置,可以製作DCP、秘鑰和大批次複製數字複製。而且,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另一家國有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院線(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院線”)是中國最大的國有院線,影院數量最多。正是由於上述兩個原因,每部影片都要繳納“中數代理費”。
隨著電影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電影市場的放開,民營、民間資本越來越活躍,“萬達”、“華誼”、“光線”等民營電影公司經常不與“中影數字”合作,自己發行,這當然可以,是可行的。不過,不管誰發行,發行方先要把影片做成母盤,即DCP;然後用母盤 / DCP大批次複製出多個數字複製,同時製作出金鑰;最後,郵寄 / 快遞給各院線,各院線再分發給各自下屬的影院。部分極具人氣、產出票房最高的影院,可直接接收發行方郵寄複製,不必經由院線轉發。各影院收到數字複製後,登陸“中影數字”的官連結 下載秘鑰,影院放映機的伺服器就可在特定檔期內解密數字複製,實現播放。
為了打破“中影”的壟斷,更進一步活躍電影發行市場,2003年8月8日,中國第二家擁有進口影片全國發行權的機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影")正式掛牌成立。“華影”是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准,由國內具實力的19家國有電影單位參股投資的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6000萬元,面向全國發行中國產和進口影片。如果某電影選擇由“華影”發行,那麼,DCP、秘鑰和大批次數字複製就必須交給“華影”去製作,影院收到複製後要登入“華影”主辦的華影聚合電影發行平連結 下載秘鑰,那當然與“中影數字”無關。
儘管很多軟體都能製作DCP,但是,由於影院的放映機大都是“中影數字”投資的,所以,它不認可其它單位尤其民營企業製作的秘鑰。截至2017年底,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的秘鑰要麼是“中影數字”製作的,要麼是“華影”製作的,要麼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的製作的,別無其它可能。不過,“中影數字”、”華影“卻授權或委託了一些企業大批次複製數字複製,如北京千朗傳媒。
全國範圍內,未使用“中影數字”放映裝置的影院、院線,票房報給“華影”,並與“華影”公司結算。使用“中影數字”放映裝置的影院、院線,票房應同時報給“華影”和“中數”,並與“中影數字”進行結算。
全國每一家影院創辦之初,都會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獲得一個8位編碼,這是唯一的識別碼;全國每一家影院的每一個影廳的伺服器,也有一個類似網路IP地址似的的唯一標識嗎,放映任何一部影片前都需要專用的、各自的金鑰,才能讀出數字複製,才能放映。製作一個數字複製,“中影數字”要收取發行方300元,一部向全國各省各級城市發行的影片需要大約2000個數字複製,合計300×2000=60萬元,這筆費用就是“複製費”,由發行方或製片方承擔。民營發行方的“複製費”會少1/3甚至2/3。2000年以後,儘管可以透過衛星或雲傳輸影片,但由於一部數字電影一般都在100G以上(3D約為200G,IMAX或中國巨幕約為400G),要求影院的網路頻寬很高,一般需要千兆光纖,且傳輸的穩定性、安全性常常不能確保。截至2016年底,仍以郵寄/快遞數字複製為主,這種方式和膠片時代的“跑片”沒有本質區別。
那麼,到底收1%還是3%呢?由於票房越小的影片越需要國家/國企扶持,因此,“中影數字”對Σ淨 -6≥ 1億元的電影徵繳3%,對Σ淨 -6≥2億元的電影徵繳2%,對Σ淨 -6≥3億元的電影徵繳1%,有時還有1.5%、2.5%等具體額度(λ),由“中影數字”靈活掌握。此費由影院或其隸屬的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
由於以6億元為界,所以,只有淨票房(Σ淨)超過6億元的電影,也就是總票房(Σ總)超過6÷0.83=7.2289≈7.3億元的電影才會被“中影數字”徵繳此發行代理費。
舉例說明,假定某電影總票房為10億元,那麼,淨票房就是9.17億元,由於超過了6億元,“中影數字”就要徵繳發行代理費。由於9.17-6=3.17>3,故要徵繳9.17的1% 即0.0917億元。
【第四步】在剩下的票房中,即淨票購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即Σ淨–λ(0.83Σ總–6)= Σ3,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Σ3的5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Σ3的43%。
繼續舉上例說明,假定某電影總票房為10億元,那麼,淨票房就是9.17億元,“中影數字代理費”為0.0917億元,剩下的票房即Σ3=9.17-0.0917=9.0783≈9.1億元。電影院可分享9.1×50%=4.55億元,院線可分享9.1×7%=0.637億元,製片方與發行方可分享9.1×43%=3.913億元。
【第五步】製片方與發行方如何分賬?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Σ3的5~15個百分點,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請注意,發行方要的是“百分點”,俗稱“點”,不是43%Σ3的15%,不是43%Σ3×15%,而是15%Σ3。也就是說,發行方也會盯緊Σ3、淨票房、總票房。那麼,只剩下43-5=38個百分點歸屬製片方,即Σ3的3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發行方承諾保底發行、買斷髮行,這時就不談什麼代理發行費了,發行方直接支付片方保底費或買斷費,所有的Σ3全部歸屬發行方,盈虧自負,與製片方無關。
【第六步】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點,一般佔Σ3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Σ3中的3~5個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佔Σ3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第七步】製片方與投資方之間如何分賬?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家。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常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2017年春節檔上映的周星馳《西遊伏妖篇》的投資方多達21家,成龍《功夫瑜伽》的投資方也有十幾家。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跟投方”。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很多電影的片頭出現多家“聯合出品”、“聯合攝製”的公司,不一定每家都會被算作投資方,有的只是製片方為了促進發行為其掛個虛名而已。
為了責權清楚,方便操作,不論投資方有多少家,發行階段的製片方必須是一家,製片方物色的發行方也必須是一家,但發行方挑選的院線可以是多家。
另外,製片方不一定是製作方/承製方,後者只是像承包工程似的來料加工,不參與投資,不參與發行,從製片方手裡得到製作費,掙點辛苦錢。
以上七步,【第六步】不一定有,【第三步】大片有小片沒有,其它五步每部影片都會經歷。為了清晰、直觀闡明問題,筆者自繪瞭如下兩幅中國電影產業鏈條示意圖,一為資金投入圖,一為資金回收圖:
除了票房,中國產片、合拍片還有如下其它途徑回收資金,統稱“非票房收入”:
1、電視版權:指的是電視放映權,主要靠央六,2016年CCTV-6的收購費為140~400萬每部,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等綜合決定。其次靠部分省級衛視,如江蘇衛視、北京衛視有時也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如周星馳的代表作)的電視播映權,但不會與CCTV-6爭奪,這與爭奪電視劇的獨播權完全不同。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製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上述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二)進口片
中國的電影進口片分為兩種:分賬片和批片。
分賬片,即國外電影的製片方不賣斷髮行權,而是委託中介在中國大陸代理發行,商定好分賬比例,按影片在中國大陸的票房分成,國外製片方、中國大陸發行方和中國大陸各院線、各影院各得其所,利益共享。一般用於引進美國、歐洲、印度的商業大片,故又名“分賬大片”。
批片,又名“進口買斷片”,是指中國大陸發行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國外影片的放映權買斷,國外的製片方、發行方不參與中國大陸的票房分成。由於這類影片多以批次的形式引進,故名“批片”。
在中國大陸影院,截至2016年底,每年能看到的進口片最多有45部,其中有20部是進口分賬大片、20部“批片”和5部3D影片。其中,分賬大片要是北美新片,距北美上映不超過半年,一般都是大投資、大製作、大明星,有完善的市場運作,以商業片為主,要參與中國大陸票房分成。而佔每年進口片配額近一半的“批片”,通常是“多國別、多題材、多樣式的進口影片”,買斷價格從十萬到近百萬美元不等。由於價格低,大多不是新片,或是獨立製作的藝術電影。“批片”如同批發,影片質量自然參差不齊。
按照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大片各方分成的比例是外國製片方佔35%,中國大陸發行方佔17%,中國大陸放映方佔48%。外國製片方就是該外國電影的製片方或其委託的發行方,總之就是能代表該片著作權人的某一個公司。中國大陸發行方就是引進該片的中國公司,截至2016年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只批准了中國電影集團、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國企有資格引進國外電影,也就是說,不論是分賬片還是批片,引進片的中國大陸發行方必定是二者之一。中國大陸放映方就是各條院線及其下屬的影院,這48%中至少30個點都會歸屬影院,院線最多能拿到18個點。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都是基於“淨票房”而分賬,因為,進口片和中國產片、合拍片一樣,都必須先向國家上繳8.3%。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加深尤其中國加入WTO後,隨著網際網路尤其網路影片點播的衝擊,近年來引進片的外國製片方分享的比例越來越低,最低可至25%。
不論是中國產片、合拍片,還是進口片,在中國電影票房分賬中佔大頭的永遠是放映方——即院線和影院,尤其是影院。長期以來,包括張偉平/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等製片方資深人士對此頗有微辭,試圖提高片方的分賬比例,甚至還對簿公堂(如周星馳公司訴“華誼”《西遊降魔篇》票房分賬案),但是,最終並未改變大局。這就是為什麼國有老牌電影製片廠效益慘淡甚至紛紛倒閉,而院線尤其影院卻如火如荼生意火爆之根源,這就是為什麼“萬達”等影視寡頭要極力拓展自己的院線和影院之根源。
(三)北美電影票房分賬規則
與中國不同,在北美上映的電影的分賬規則考慮到了時間因素,實行的是“在按時間段分賬與保底約定中求大者”的模式。具體操作過程和流程如下:
【影片上映第一週】用影片的總票房(Φ總),減去院線必要的固定開支(T)後,片方一般按70%計算出自己應得的份額,即ρ(Φ總-T)=A;然後,片方根據與院線簽訂的合同中的保底額B,B的計算方法是總票房(Φ總)×事先談妥的保底係數(ρ′),該係數一般從30%到70%不等,不減去院線的固定開支,即B=ρ′Φ總 ;最後,發行方比較A、B的大小,取大者作為第一週的分賬額度。
比如,假定《阿凡達》在北美第一週的總票房為1億美元,院線必要的固定開支為0.2億美元,該片片方先算出A=70%×(1-0.2)=0.56億元;然後,按照事先談妥的保底係數,假定為60%,該片片方再算出B=60%×1=0.6億元;顯然,0.6>0.56,則該片片方第一週應分享的票房分賬為0.6億元。
可見,這兩種演算法的區別與差異就在於雙方約定的ρ、ρ′的大小。對於大片,院線自然會接受較大的ρ′。
【影片上映第二週及以後】從第二週開始,片方的分賬比例逐漸減少,院線的比例相應提高,可能變為6:4,5:5,4:6甚至3:7等。
可見,北美電影的分賬規則,更精密,更動態,更合理,合同的設計與執行對數學的運用比較充分。
綜上所述,無論中外,所有影院都喜歡放大片、有明星或名導的影片,因為,觀眾流量多,放映週期長,獲益多。院線、影院、發行方不是藝術家,目的主要是賺錢。說到底,票房分賬與藝術學不相干,與會計學、稅務學、統計學最相關,也就是與數學最相關。編導演等影片主創大都是文學藝術家、文藝型人才,他們對數學(包括數字、公式、演算法)不敏感,甚至很反感,這就是很多導演不熟悉發行的根由。這是一種劣勢,需要補上短板,要撿起數學,要文理兼通,這樣才不會被電影發行尤其票房分賬所迷惑,所困擾。其實,這裡面能用到的數學知識充其量只是初中水平,並不複雜,根本用不上高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