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賢聊聊

    很多古人講究養生之道,為遵循動靜結合的人體執行規律,通常會將娛樂活動與體育運動專案結合起來。在歷史上,曾經有一些詩詞具體、形象的記載了體育運動專案中的生動情景,現整理如下:

    1.踏青。

    最早的時候,清明節是古人用來“踏青”的節日,又稱為“遊春、探春、郊遊”。唐代詩人顧非熊在《長安清明言懷》一詩中寫到:“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這首詩歌詩情畫意的描寫了長安城外,遊人如織踏青郊遊的場景。

    2.蹴鞠。

    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體育運動,傳說始於黃帝時期,最初用於訓練武士。後來逐漸進入民間,成為了練武、健身、和娛樂的專案。關於蹴鞠的詩詞有很多,唐代詩人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3.風箏。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迎春風,放風箏的傳統習俗,“楊柳青,放風箏”,“又是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的描述由來已久。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對春天放風箏這一運動的生動記錄。

    4.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少年兒童喜聞樂見,參與者眾多的運動專案,隨著鞦韆的高高蕩起,心情也愉悅飄飛了起來。唐朝詩人王健著有《鞦韆詞》:“長長絲繩紫復碧,嫋嫋橫枝高百尺,少年兒女重鞦韆,雙手向空如鳥翼”。

    5.龍舟。

    相傳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所發起的懷念活動,流行於中國古代南方地區,北方河流密集處也有少量此類活動。北宋詞人黃裳《減字木蘭花·競渡》:“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就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精彩畫面。

    歷史資料中還有很多關於運動的詩詞歌賦,如果我們細心的去整理,就會發現——原來古人的文化活動與體育運動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 2 # 銀狐920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詠先天羅漢拳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

  • 3 # 皓月Lh2088

    中國體育運動己有數千年的發展史,在古詩詞中,描寫體育 運動專案的詩詞,流傳下來的上百首。比如,古代拔河稱“牽鉤” 或“鉤強” 。春秋時期,楚國使用一種一端帶鉤子的拖繩,作戰時拖拉敵方的戰車或戰船。平時,則用此拖繩來訓練士兵。拔河運動源起於這種軍事訓練。開初,拔河使用篾纜,後改為大麻繩。

    唐代拔河的麻繩長達四五十丈,大繩兩邊各系有小繩索數百條,供拔河者掛於胸前。大繩之中,立大旗為界,兩隊相向齊力牽引,“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這項運動民間俗傳祈求豐年,後傳入宮廷。唐玄宗李隆基也非常喜歡拔河比賽,為此親自寫了一首詩:

    《觀拔河俗戲》——李隆基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這首詩生動地描摹了千人拔河比賽的盛況。據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載,在長安京城,唐玄宗舉辦了一次千人拔河賽事。千人聚集,“喧呼動地,蕃客士庶觀者,莫不震駭”。動用軍隊千人拔河,名為祈求豐歲,其實是“名曰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愛好豐富、多才多藝的玄宗皇帝想必在一旁躍躍欲試吧?可惜身為九五至尊,不能親自上場參賽,隔靴搔癢,嗚呼惜哉。

    於此同時,騎術在中國古代是一項重要的體育運動,包括賽馬,還有馬戲等等。騎術的發明最初當是為了狩獵,後來引用到軍事上。由於騎術在狩獵和軍事中的重要作用,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並逐漸發展為一種體育活動。

    《祭常山回》蘇試

    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

    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

    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征衣。

    聖明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

    本詩與《江城子 密州出獵》所寫的時代背景和題材是相同的。 “弄風驕馬跑空立”, 寫得神完意足,形象飛動。 “空”,指馬蹄下黃茅岡這個圍場,因為其平坦而開闊廣大,故能聽任驕馬縱橫馳騁。

    唐代的重馬之風尤盛。唐太宗李世民騎術精湛,多次征戰南北,衝鋒陷陣,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唐代的軍隊馬術訓練非常嚴格,有一種“透劍門伎”,表演者縱馬從利刃林立的門中急馳而過,而不傷分毫,令人驚歎。

    到了明清,騎術表演除了民間,還作為軍隊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清朝畫家郎士寧曾經描繪了一幅反映清軍進行馬術訓練的《馬術圖》,精彩場面蔚為壯觀。

  • 4 # 誰是誰的菜

    中國不僅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一個體育發祥之國。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描述古代體育的詩文佳作不勝列舉。這些優美的文字,展現了賽場上的風采英姿,也帶給我們力與美的感動和愉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體育詩 古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體育詩就像是一朵奇葩,任何人看後都會過目不忘。現把我知道的一些古代體育詩抄錄如下,供讀者欣賞。

    足球晚春感事陸游

    少年騎馬入咸陽, 鶻似身輕蝶似狂。蹴鞠場邊萬人看, 鞦韆旗下一春忙。風光流轉渾如昨, 志氣低摧只自傷。日永東齋淡無事, 閉門掃雪只焚香。

    宋代詩人陸游《晚春感事》(之四)一詩中,寫了他少年時在咸陽觀看足球(蹴鞠)比賽的情景。七言絕句

    王建

    宿妝殘粉末明天, 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 庫中先散與金錢。

    唐代詩人王建 這首七言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宮女進行“足球比賽”的情況。當時把不設球門的單人或幾個人踢的“蹴鞠運動”稱為“白打”。

    蹴鞠錢福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明代翰林院修撰(史官)錢福曾寫得這首題為《蹴鞠》的詩,寫的是女子足球比賽的場面。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對足球的狂熱情懷,古人還有以下讚美:

    古風其四十六

    唐 李白

    帝京信佳麗。國容何赫然。

    劍戟擁九關。歌鐘沸三川。

    蓬萊象天構。珠翠誇雲仙。

    鬥雞金宮裡。蹴鞠瑤臺邊。

    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

    當塗何翕忽。失路長棄捐。

    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

    寒食城東即事

    唐 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

    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摔跤角抵詩楊萬里

    廣場妙戲鬥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角抵罷時還擺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宋代詩人楊萬里一次在觀看了朝廷為提高士兵的武藝而舉行的“角抵”(即現在的摔跤運動)比賽後,寫了這首題為《角抵詩》的七言詩。

    水球擲水球

    趙佶

    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擲球戲水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水球運動在宋代稱“拋水”,宋徽宗趙佶曾親手為這種水中運動寫了這首七言詩。不過,中國古代水球比賽與現代水球比賽有很大的區別。中國古代的水球比賽不是在水中賽球,而是把球投擲於水中,誰投得遠,誰就是勝利者。遺憾的是,除了這首《擲水球》的宮詞外,這項水球運動鮮有更為詳細的記載。另外辛棄疾在錢塘江邊記述“拋水”即水球運動的詩:

    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

    看紅旗驚飛,跳魚直上,蹴踏浪花舞。

    象棋象戲

    程顥

    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閒爭。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寫的這首以象棋為內容的詩中的“偏”、“裨”即為後來的“士”、“象”。拔河

    觀拔河俗戲

    李隆基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

    張說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長繩繫日住,貫索挽河流。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武術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詠先天羅漢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

    馬球汴泗交流贈張僕射韓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築場十步平如削。

    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

    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

    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韓愈在《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中詳細描述馬球比賽(又稱馬毬)。這些活靈活現的擊球動作,真是令人身心俱狂。射箭

    哀江頭

    杜甫

    輦前才人帶弓箭,

    白馬嚼齧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

    一笑正墜雙飛翼。

    射箭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唐宋時期,射箭活動已融入社會風俗之中,連宮廷女子都熱衷射箭。

    龍舟

    競渡曲

    劉禹錫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在古代體育詩詞中,反映最多的是龍舟競渡。

    Golf球

    捶丸——中國古代的“Golf球”運動

    宮詞王建

    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

    中國古代,將這種體育運動叫做“捶丸”,它是由唐朝“步打球”發展而來的。唐代盛行打馬球,但由於人多馬少,同時還兼顧女子柔弱的體徵,於是在打馬球基礎上又分化出一種運動危險係數相對較低、徒步持杖打球的競技方法,即為“步打球”。由於不善騎馬的女性也能參與這種步打球比賽,所以當時極為盛行。唐代王建在其《宮詞》中的詩句“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描繪得就是寒食節期間,唐朝宮女們進行“步打球”比賽的情形。步打球流傳到宋元時期,稱為“捶丸”。《宋史·禮志》記載,每年三月,宋太宗趙匡義都要親自主持捶丸比賽。元人所著《丸經·集序》中載:“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上行下效,宋時民間“捶丸”比賽極為流行。元代,已經有了關於捶丸(步打)的詳盡規制方法的專著《丸經》。根據《丸經》記載:捶丸是在空曠地上畫一球基,離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數目的球窩,旁樹彩旗,用棒從球基處擊球入窩,以用棒數少或得穴數多的一方為勝者。從所記場地、運動用品、競爭人數、競賽方式、裁判規制等方面來看,與現代的Golf球很相似。

    游泳、跳水江南曲李益

    嫁與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朝有汛,嫁與弄潮兒。

    唐代著名詩人李益,曾經寫這樣一首五言詩就是說一個商人遺棄的妻子,竟然嫁給了一個在大海中弄潮游泳的好手。這說明弄潮、游泳的健兒已經成為當時的“體育明星”,並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 5 # 梅山425

    古時的體育運動主要為:球類、武木:拳、劍、扇、刀、棍等,外煉筋骨皮,內煉一口氣。槍挑一條線,棍掃一大片。不動搖坐如鐘,中華有功夫。寫古詩詞也需有健康的體魄,有氣的功夫,才能思路敏捷,寫出膾炙人口,充滿陽剛之氣,留芳千古的詩篇。身體不健康,底氣不足,缺乏浩然正氣,寫不出好的詩篇。透過體育鍛煉能夠培養人格,磨鍊意志,自強不息

    宋代詩人陸游寫了他在鹹觀看足球比賽的情景:《晚春感事》

    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

    足球場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

    風光流轉渾如昨,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閉門掃雪只焚香。

    這首古詩主要描寫了足球運動

    俠客行 唐 李白

    鐵馬照山河,寒衣伴楚歌。

    書香滌月影,墨韻蕩秋思。

    葬劍悲聲切,拈花恨意遲。

    問君何所寄,柳絮怎堪拾。

    荊軻 宋 徐鈞

    丹心負美名,撫築傲俠群。

    劍映秦都月,風嘯易水雲。

    悲歌成一笑,烈酒過千巡。

    鑄劍當折劍,英雄我與君。

    劍 唐 李嶠

    我有昆吾劍,求趨夫子庭。自虹時切玉,紫氣夜幹星。鍔上芙蓉動,匣中霜雪明。倚天持報國,畫地取雄名。

    以上三首是關於劍的活動的古詩,煉就俠肝義膽。

    八陣圖 唐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八陣、是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是屬氣功,是鍛鍊身體的一種重要方式。八陣這首古詩詞描寫了氣功鍛鍊方式的運用。

  • 6 # 老街味道

    問題:

    體育運動在古詩詞中的作用有哪些,舉例子說明哪些古詩詞中描寫了哪些體育運動?

    前言

    古人的運動很多,有一些是遊戲,有一些是軍事訓練。單純作為競技運動的似乎不多。 下面老街說幾個詩詞中寫到的運動。

    一、清明節的蹴鞠與鞦韆

    在清明和寒食期間,會有一些民俗活動,唐朝的王維就寫過一首七言律詩:

    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詩中寫了蹴鞠和盪鞦韆這兩種活動,今天的足球成為了世界第一運動,不過和我們祖先的蹴鞠在規則上有了很大改變。鞦韆更像是一種遊戲,好像在民族運動會上也是一個比賽專案,不清楚規則是什麼?

    二、蹴鞠與擊刺 是一種軍事訓練

    在南北朝時期的詩中,也能看到蹴鞠,《邊城將詩》(南北朝·吳均) 

    臨淄重蹴踘,曲城好擊刺。不要身後名,專騁眼前智。君看班定遠,立功不負義。掣拽二丈旗,躑躅雙鳧騎。但問相知否,死生無險易 。

    邊關的將士們,平時喜歡作蹴鞠與擊刺的訓練。

    1、臨淄重蹴踘,出自於《戰國策 •齊策一》:

    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劉向別錄》 :

    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韋應物 (唐)有詩《寒食後北樓作》:

    園林過新節,風花亂高閣。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

    看來蹴鞠是士兵們喜歡的一種遊戲,也是訓練的一種專案。

    2、曲城好擊刺

    魏晉時阮籍 《詠懷》有句: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 。

    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英風截雲霓。超世發奇聲。揮劍臨沙漠。飲馬九野垧。旗幟何翩翩。但聞金鼓鳴。軍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時。悔恨從此生。

    《史記 》記載 漢將蟲達善於擊劍:

    達 隨 劉邦 滅 秦 ,封 曲城圉侯 ,以劍術立名天下。

    漢王充 《論衡·別通》 :

    “劍伎之家,鬥戰必勝者,得曲城 、 越女 之學也。” 劉盼遂 集解:“ 曲城 者, 漢 將蟲達也。

    越女出自《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就之術"。

    曲城 、 越女都是劍術大師的代稱。

    三、角抵、拔河、 翹木、扛鐵

    宋朝王溥《唐會要》寫到,唐玄宗天寶後期,皇帝認為天下太平,於是開始崇文抑武。兵器銷熔,廢除武備。

    天寶末。天子以中原太平。修文教。廢武備。銷鋒鏑。以弱天下豪傑。於是挾軍器者有闢。蓄圖讖者有誅。習弓矢者有罪。不肖子弟為武官者。父兄擯之不齒。惟邊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復用。人至老不聞戰聲。六軍諸衛之士。皆市人白徒。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角抵拔河。翹木扛鐵。日以寢鬥。有事乃股慄不能授甲。其後盜乘而反。非不幸也。

    角抵,摔跤;拔河就是拔河;翹木、扛鐵都是舉重。

    角抵

    角抵起於戰國時代的傳統角力遊戲,秦漢隋唐均十分盛行,在南北朝也有詩歌提到過:

    渡易水(南北朝·吳均) 雜虜客來齊,時作在角抵。揚鞭渡易水,直至龍城西。日昏笳亂動,天曙馬爭嘶。不能通瀚海,無面見三齊。

    2、翹木

    翹木就是翹關,關是指門上的門閂。《說文·門部》雲:"關,以木橫持門戶也。""

    [宋] 劉克莊的七律《居厚弟示和詩復課》

    病夫豈有力翹關,腹憤胸奇漫結蟠。昔臂靈旗窮塞下,今腰長鑱亂山間。秫田易了淵明醉,菊井難湔伯始顏。慚愧天魔呈伎倆,老僧入定未曾還。

    3、拔河

    唐玄宗有一首五律寫拔河,《觀拔河俗戲》: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4、扛鐵

    扛鐵古詩中找不到,扛鼎倒有不少,最慘的一次舉重運動就是秦武王扛鼎運動: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史記秦本紀》

    秦武王扛鼎折斷了膝蓋骨,死的時候很年輕,連兒子都沒有。

    [宋] 梅堯臣和歐陽修雅集時,寫過一首《依韻奉和永叔感興》

    日出各馳趨,皆為利所迫。秋蟲至微物,役役網自織。古來高世人,林下遺憂責。扛鼎絕臏者,乃自恃以力。積金苟如山,何異魚貪食。

    舉重傷害到自己的,都是自以為有力氣的人。我們青島這裡有種說法,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因為不會游泳的人進不到大海深處,淺海里也淹不死人,除非小朋友沒有照顧好。

    結束語

    蹴鞠、鞦韆、拔河、摔跤、舉重這些運動今天還是很流行,其中三個還進入了奧運會。

    根據《唐會要》所說,唐玄宗自以為天下太平,連“六軍諸衛之士,皆市人白徒。”都是沒有經過訓練計程車兵。軍事訓練改為了拔河、摔跤、舉重。不久就在安史之亂中遭到了懲罰,連皇帝寶座都被兒子搶了去。大唐也從此一蹶不振。

    和平期間多做運動是好事,但是管理國家可不要疏忽了武備,時刻記住居安思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神嗎?“舌戰群儒”是否存在誇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