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爆爆熊

    到底什麼是金融科技,每個機構都經常提及,每個人也有能說幾句,有沒有一致的標準,恐怕還沒有。

    不同角色的人談及金融科技,會發現金融科技是具有多面性的。

    在銀行從業者眼裡金融科技,會談一些系統、流程、大資料等;認知更多在金融科技的本質是為金融服務的,對整個業務效率的提升,以及開拓新的業務渠道和方式;這個觀點沒有問題。

    在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眼裡,金融科技會談一些基於大資料的風控運用、流量變現、運用資料實現金融業務模式等等;

    在互金巨頭的眼裡,金融科技的內涵更加豐富,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是科技對金融的賦能,更加註重透過使用者的視角去思考。無論什麼“黑科技”最終落腳點在於產品帶來的體驗;深入到具體的金融業務場景去載入具體的科技應用,提供最合適的服務避免資源浪費和同質化競爭;

    目前國內的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方面領頭的梯隊有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等;

    螞蟻金服,基於阿里的大資料、支付寶的支付體系,率先試驗了貨幣基金餘額寶;

    陸金所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平臺,基於平安集團全金融牌照以及技術、資料支援,迅速成長為國內互金平臺的佼佼者;率先應用大資料分析基金產品的規模、業績、基金經理等有選擇性的在平臺上線,盡力的為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收益;這都是實踐金融科技的一些場景。

  • 2 # 廣州女裝展理念

    企業去機構貸款,機構先把錢借給企業,然後把手中的債權分割,放到平臺供投資人購買,債權人就從機構變成了投資者,也就是網貸行業的債權轉讓模式,懂?

  • 3 # 手機使用者145785554

    投資金額一般可以2萬到30萬不等,較為靈活,收益率大概就是5%-9%,相對合理,期限1-12月,一次性還本付息,流通性也可以!如果是陸金所之類的大平臺,可以值得下水一試了

  • 4 # 戶外達人六子

    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同一個東西,在淘寶低信譽賣家、鑽石賣家、CROWN賣家、天貓商城、實體店的價格為什麼不一樣呢。按照樓主邏輯,我是天貓商城我是CROWN賣家,你渠道商就該給我更便宜的價格,讓我去福利我的消費者。但是結果很明顯,價格的排列是:實體店≥天貓商城>CROWN賣家>鑽石賣家>低信譽賣家。像陸金所這些大公司利息是比哪些高收益的理財平臺是略低了點,但是總體來說,已經很好了。

  • 5 # 被窩是我初戀的紐約一

    為什麼借P2P,眾所周知銀行的借款利息遠遠低於P2P的利息,為什麼不問銀行借呢,不外乎不符合銀行的借款資質或者撥款週期太長。但是他有足夠的償還能力或者優秀的專案,他只能尋找P2P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選擇去了大型的P2P企業,P2P企業收他10%的利息,給你8%的利息,他淨賺2%。最後是能夠完成整個交易,你是能拿到本金加利息的。

  • 6 # 打雞血的紐約雄

    我能說恆大的利率太坑了麼?早知道還不如買點平安的保險和陸金所的理財產品呢。現在做這塊的太多了,導致銀行效益都不好了。國家沒有一刀切還是證明了有實力,其實主要還是看監管力度。

  • 7 # 微雨梨花涼

    2019年1月9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資料探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權威釋出《2018-2019中國金融科技專題研究報告》。2018年金融科技成為全球資本青睞的熱點產業,發展進入3.0時代。資料顯示,截至2018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額達580億元。金融科技在細分領域的應用也得到進一步發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資料顯示,超六成受訪使用者認為在使用消費金融產品後消費頻率得到提升,而對移動支付產品的覆蓋場景完善度表示滿意的使用者也超過八成。

    艾媒諮詢釋出的《2018-2019中國金融科技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全球金融科技投資在2014年有高速的增長,在2015年達到了頂峰。2015年全球金融科投資筆數達到了1255次,而2015年後,全球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的投資熱情有所減弱。從全球投資的分佈來看,歐洲地區的投資額最高,達到260億美元,而亞洲美洲分別以168億美元和148億美元位列其後。

    現在國內比較知名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推薦:

    蘇寧金融:O2O綜合金融服務

      基於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和蘇寧全國線下門店,蘇寧金融積極打通線上線下,實現資料、營銷一體化,將線上經營能力和資料賦能線下,同時將線下的資料和客群匯入線上,提供O2O綜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保險和支付服務順勢而起。

      蘇寧金融:科技驅動發展

      蘇寧金融研發上線了大資料風控、金融AI、金融雲、區塊鏈、物聯網金融、生物特徵識別等六大金融科技,並以此打造核心競爭力,賦能實體經濟。

      螞蟻金服:6大業務體系構建核心競爭力

      2018年6月,螞蟻金融宣佈完成新一輪 140 億美元融資,本輪估值介於1500億美元到1600億美元估值之間。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理財、信貸、信用服務、科技以及全球佈局等六大業務體系,成為支撐其估值的核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支付寶在中國普及度高,同時遭遇微信支付的激烈競爭,可能面臨增長天花板。培育國外新興市場,助力當地的數字化轉型,既擴充套件了螞蟻金服的發展前景,也能為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出海提供便利。

      平安金融:積極佈局網際網路金融

      平安金融基於自身的全金融牌照、風控、資本等優勢,將金融與大資料 、雲計算 、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高科技手段相結合,積極佈局網際網路金融。目前,平安金融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主要業務有陸金所、壹賬通、平安惠普等。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應用加強,金融科技賦能傳統金融業務發展勢頭將繼續保持迅猛狀態,未來更多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發展會走向成熟。但金融科技的發展講究效率與安全的平衡,二者具有同等重要性卻又存在矛盾,因此企業需要增強複合型人才以及技術儲備,實現技術突破以推動金融科技業務進一步發展。

  • 8 # 胡鵬飛

    作為中國金融O2O領先者,蘇寧金融從起步開始就是一家承載著金融基因的科技公司,技術人才佔比超60%。堅持“科技驅動發展”的戰略,蘇寧金融打造更多元、更普惠的金融產品,致力於用科技的手段讓金融服務更簡單、更智慧,讓金融服務像水電一樣觸手可得。

    充分發揮“科技力”,以在金融科技持續創新能力上的引領,實現自身的迅速穩定發展,這是蘇寧金融的秘訣。但蘇寧金融並不打算止步於此,正在加快輸出自身的科技能力,與行業共享,為行業賦能,構建“金融+科技”生態圈。

    在金融科技的市場上,蘇寧金融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的金融科技輸出平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當下,蘇寧金融已經努力推動透過合作的形式,把金融產品設計、營銷、風控和服務能力,以及多維度資料獲取和基於機器學習資料分析能力與業界共享,也倡導同業開展合作交流、優勢互補,共同推動金融科技行業的進步,實現共贏,讓行業和更多使用者受益。

    據瞭解,蘇寧金融基於自營金融業務資料以及蘇寧生態體系資料打造的智慧風控產品,可以提供金融黑灰名單、知識圖譜、共債指數、可信白名單等資料風控服務;蘇寧金融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已成功接入7家金融機構,將加快吸納銀行、消費金融企業、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等國內各類金融機構加盟,進一步豐富資料,讓鏈上客戶畫像更多元,致力於打造多平臺、跨行業的信用資料共享平臺,助力整個行業反欺詐和風控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中國有句俗話,要想富,先修路。科技的進步,讓時代賦予了它新的概念。何為真正的通路,利用金融科技把資金流、資訊流、物流、人流實現無縫銜接,建立起“空中走廊”。透過持續的技術投入和技術創新,蘇寧金融給金融構造了一定高度的“護城河”和一定厚度的“高速路”,將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大眾,更高效地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科技創新加速金融變革。從科技驅動到科技輸出,蘇寧金融正一步步詮釋著“科技力”蘊藏的巨大能量。

  • 9 # 財資一家

    工商銀行金融科技

    2018年11月,工商銀行將原資訊科技部、產品創新管理部整合,成立金融科技部。

    2018年工商銀行全面實施智慧銀行資訊系統(ECOS)轉型工程,以“客戶服務智慧普惠、金融生態開放互聯、業務運營共享聯動、創新研發高效靈活、業務科技融合共建”為目標,以企業級業務架構為依託,以松耦合、分散式IT架構和標準化、智慧化資料體系為基礎,聚焦重點業務領域實現產品整合、流程聯動和資訊共享,著力提升靈活創新、智慧應用、開放融合能力,為轉型發展賦能,為創新領跑助力。

    2019年5月,中國工商銀行透過附屬機構設立的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區正式掛牌開業。公開資訊顯示,工銀科技註冊資本為6億元,註冊地為河北雄安新區,主要業務方向是以金融科技為手段,聚焦行業客戶、政務服務等金融場景建設,開展技術創新、軟體研發和產品運營。

    建設銀行:建信金融科技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從事金融科技行業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8年4月,總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建信金融科技經營範圍包括軟體科技、平臺運營及金融資訊服務等,以服務建行集團及所屬子公司為主,並開展科技創新能力輸出。建信金融科技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國內商業銀行內部科研力量整體市場化運作的第一家。

    憑藉長期的技術沉澱和“新一代”核心系統帶來的技術信心,建行整合各類人才、技術資源,組建建信金融科技,在服務集團的同時開啟了技術輸出。目前,建信金融科技的產品包括一些標準單一產品的輸出,例如風險計量、人臉識別等;同時,透過搭建大型綜合平臺,解決客戶在定報價、資金交易、客戶管理方面的問題;此外,建信金融科技依託“新一代”核心系統為客戶輸出整體系統解決方案和專項諮詢等服務。

    廣發銀行金融科技

    廣發銀行以“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與戰略深化為契機,深化了“數字廣發”的內涵,提出金融科技戰略,推動和引領全行高質量發展。未來將推動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利用金融科技升級經營模式,從服務高階客群到覆蓋長尾客戶,從維護客戶到構建平臺生態連線客戶,從金融產品銷售到數字化產品運營,從經營金融自場景到經營“金融+非金融”綜合場景,從封閉的經營體系到無界開放。

    廣發銀行將金融科技戰略定位為全行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全行從科技推動邁向金融科技引領。廣發銀行將以“數字廣發”為目標,依託金融科技,建設具有綜合化、智慧化、生態化三大特色的數字銀行,走出一條具有廣發銀行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平安集團:金融壹賬通

    金融壹賬通是平安集團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於2015年末,是金融全產業鏈科技服務平臺。作為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的重要承載者,為銀行、保險、投資等全行業金融機構提供智慧營銷、智慧產品、智慧風控、智慧運營等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目前,金融壹賬通的產品體系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分別是針對中小銀行的智慧銀行雲服務,針對保險公司的智慧保險雲服務,為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提供的智慧投資雲服務。此外,金融壹賬通將部分科技元件透過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的方式打造開放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相應服務。客戶構成方面,除了中小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外,保險公司成為金融壹賬通重要的客戶群體。

    截至2018年末,公司已累計為3289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國內銀行590家、保險公司72家、107家投資客戶,超2500家其他金融機構),其中包括5家國有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以及保險、投資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全覆蓋。參與發起的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聯盟覆蓋國內260家中小銀行,總資產規模超過47萬億元。

    興業銀行:興業數金

    興業數金是興業銀行集團旗下一家提供金融資訊服務的數字金融企業,成立於2015年12月。

    目前,興業數金形成了“三朵雲”+智慧服務的新格局——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銀行雲、為非銀機構提供服務的非銀雲、為全行業提供可靠基礎架構的基礎雲,以及幫助銀行機構擁抱金融服務場景化和普惠化變革的開放平臺和智慧銀行。

    官方資料稱,興業數金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核心繫統託管服務商,提供超過400項全方位金融行業雲服務,科技輸出簽約合作銀行超過350家,連線超過36000個櫃面互通銀行網點。

    招商銀行:招銀雲創

    招銀雲創公司(MBCloud)成立於2016年2月,是招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旨在響應銀監會金融互助的號召,將招商銀行IT系統30年穩定執行的經驗和金融IT解決方案對金融同業開放。

    招銀雲創將自身定義為“一個公有云,並且是一個符合監管的金融雲”,全方位整合招銀系金融領域的科技能力,並整合打包零售、交易銀行、消費金融,直銷銀行(投融資)等領域的服務能力,以金融雲的方式一併向招銀系和金融同業輸出。

  • 10 # 蘇寧金融研究院

    央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科技企業,金融科技的生態正在逐步完善。

    近日,金融科技領域再迎“國家隊”強勢入局——繼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之後,2020年7月30日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方金科)由央行徵信中心、央行清算總中心以及央行全資控股的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等五家央行系公司出資成立,註冊資本金達20.078億元。

    從經營範圍來看,成方金科與一般的金融科技公司比較並無特別,即主要為軟體開發、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資料處理、計算機系統服務、租賃機械裝置、租賃電子產品、銷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裝置、機械裝置、電子產品等。

    特別的地方在於股東,正是這些股東賦予了成方金科非同一般的意義。具體來說:

    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主要承擔的是央行資訊化建設任務,包括央行資訊系統開發、檢測及認證、災難備份、金融標準、資訊化研究等職能。

    央行徵信中心負責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即金融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又稱企業和個人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的建設、執行和維護。

    華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擔負華人民銀行支付清算系統建設、執行、維護和管理的職責。整個支付清算系統又包含了大額實時支付系統(HVPS)、小額批次支付系統(BEPS)、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境內外幣支付系統(CFXPS),這些都是中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也是公眾日常使用電子支付方式的重要保障。

    從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到深圳金科、再到成方金科,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正在逐漸完善。

    此前,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就曾公開表示,央行自身會整合在滬科技機構的科技資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設資料中心等具體措施來支援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

    不出意外,在央行主導成方金科的帶頭示範效應下,金融科技底層基礎設施建設將逐漸完善,透過股東優勢完善資料共享、數字貨幣的清結算、徵信資料庫建設等工作。同時,也將進一步解決一直以來金融科技發展中存在的“監管科技”發展難題。

    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優勢

    除了央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外,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佈局已經先行一步。

    7月28日,農行釋出公告稱,透過附屬機構成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農銀金科)正式註冊成立。

    自此,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增至12家。其中,國有六大行中,除郵儲銀行尚未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外,工、農、中、建、交均完成金融科技公司的戰略部署。

    與此同時,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中,興業、光大、民生、招商、華夏各自以全資或控股的方式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城商行中的北京銀行、外資行中的泰國開泰銀行完成金融科技公司的註冊。

    而金融壹賬通作為平安系的一員,雖然並不隸屬平安銀行旗下,但也同樣被市場看做是銀行系金融科技的玩家。

    作為主力玩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有諸多優勢。

    首先是母行的資源優勢。作為銀行的“親兒子”,多數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全面承接了銀行的資訊科技人員,對銀行業務的理解更為深刻,在監管合規的要求方面更為審慎。同時,在母行強大的資本優勢下,能夠保持持續的科技高投入,且短期內沒有盈利的考核壓力。

    從目前展業的這些金融科技子公司來看,業務都和母行緊密連線,帶母行基因。譬如興業數金早在2010年推出的“銀銀平臺”,依託興業銀行 “同業之王”的優勢;金融壹賬通依託平安集團各體系的技術輸出等。

    其次是業務和服務範圍優勢。金融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業態,目前銀行業金融科技討論的最多、發展的最快、應用的範圍也最廣。但證券業科技、保險科技、資管科技也正在加速發展。銀行系的券商、保險、基金公司,或許將是這些金融科技子公司觸角延伸到其他業態的重要一步。

    當然,銀行系科技子公司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競爭對手多樣、網際網路運營能力薄弱以及商業可持續困難等方面。

    總之,從長遠來看,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如何平衡好服務內部與對外輸出的關係,以及如何解決產品的創新、定價、激勵等方面的問題,都考驗著母行與子公司的智慧,並關係到子公司的持續發展和運營。

    非銀系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方向

    除了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外,非銀系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與其形成競爭與合作關係,雙方的競爭促進各自的發展,合作促使雙方在資源、科技、網際網路化等方面的共享與互補。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中,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一共有18家,總估值達到2390億美元。其中,螞蟻科技、蘇寧金融、京東數科、陸金所、度小滿金融都是從母公司體系拆分出來的獨角獸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非銀金融機構巨頭正在佈局金融科技。例如7月22日,中國太保發布第九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決議公告,會議指出,同意由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成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7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100%。

    這也是首家由保險業巨頭髮起設立的全資金融科技子公司。

    這些非銀行系的金融科技巨頭擁有場景、使用者、流量、資料、運營的優勢,長遠看來,與銀行系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優勢互補。對於不具備場景、使用者、流量的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其需要更注重於發揮自身的核心技術優勢,在ABCDI(AI、雲計算、區塊鏈、大資料、物聯網)中專注研發能力,為金融機構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基礎技術的支撐。

    金融科技的持牌即將來臨

    時間回溯至2019年12月12日,華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2019中國金融科技上海高峰論壇上”表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有三大原則,即堅持持牌經營、堅持依法合規以及堅持權益保護。“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要做金融服務必須要持牌。”李偉說。

    成方金科及此前各家銀行已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組成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正規軍,為金融科技公司持牌打下了鋪墊。

    對金融科技公司的持牌要求,必然會對非銀系的金融科技公司造成較大的衝擊。許多科技公司在從事金融相關服務,其在資料使用、客戶運營、流程合規、收費方式等方面,面臨著較多的整改空間。

    金融科技公司持牌將不久到來,持牌的門檻可能較高,鼓勵具有較強實力的金融科技公司研發前沿技術與金融的結合,不斷創新出新模式、新產品、新服務,科技賦能金融,協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家電賣場的促銷員極力貶低網購的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