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種植小靈通

    萵筍在中國南方菜系裡比較常見,因其爽脆的口感和豐富多樣的做法,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近年來北方的餐桌上萵筍也越來越常見。

    萵筍萵筍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要求較高,種植萵筍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為佳。

    因萵筍的品種不用,中國南北方均可種植。

    在種植過程中,萵筍出現莖裂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萵筍的種植品質,那麼萵筍的莖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該如何去解決呢?最帥二亮子為您解答。

    萵筍出現莖裂的原因

    一、澆水不當

    我們都知道萵筍是含水量非常大的蔬菜品種,在萵筍生長過程中,萵筍出現忽澇忽旱的情況,肉質生長快過表皮生長,肉質就會把萵筍莖皮撐破,造成莖裂。

    二、溫溼度變化過大

    萵筍生長過程中,受到環境溫度、光照,或者大棚種植中棚室溼度變化過大,萵筍的莖肉和莖皮產生差異性變化,莖肉就會撐破乾癟的莖皮,造成莖裂。

    三、施肥不當

    萵筍生長過程中,施肥單一,施肥氮含量過多,微量元素少,特別是缺少硼元素。這就會造成萵筍徒長,根莖中的纖維素跟不上萵筍的生長速度,莖皮韌性不高,莖肉撐破莖皮或者莖皮自己生長畸形裂開,造成莖裂。

    如何解決萵筍莖裂

    總結起來就是要根據萵筍不同生長階段,適宜澆水施肥,施肥應注意要營養全面,不要單一施氮肥。在溫度高時可以少量澆水降溫,但不要澆澇,為了防止澆澇,我們澆水要選擇上午的時間澆水。

    最後祝願所有農業種植戶都能夠豐產增收。

  • 2 # 阿豪視界

    自己種植的萵筍有莖裂不好看,而市場上購買的萵筍莖杆肉厚粗壯,兩者外觀上相差甚遠。說到底就是自己種植萵筍的技術還不夠科學,與萵筍的標準化科學種植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萵筍的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方面也沒有盡到責任,種植過程中存在滯後的問題。

    萵筍在我們秦巴山區,種植歷史悠久,對萵筍的種植生產流程可以說是比較熟悉了。就題幹中提到的種植萵筍過程中,出現的莖裂問題,與題主及各位朋友分享及探討一下,找找種植萵筍過程中,出現莖裂的原因及相關防範措施。

    一、萵筍莖裂的原因

    萵筍種植前的品種選擇缺位,沒有挑選好萵筍品種,是導致發生莖裂的關鍵因素。

    水肥供應不均衡,在萵筍生長的中後期,當外皮已經木質化,若在此時大量澆水,會促使肉質莖突然膨大而導致莖裂。萵筍生長環境,溫度冷熱不均,萵筍種植過程中,溫度控制不得當。萵筍種植播種時間過晚,也會導致萵筍出現莖裂。萵筍生長過程中,硼元素缺乏的情況下,萵筍體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萵筍植株抗病能力下降。萵筍生長過程中,病蟲害防治不到位,也會導致萵筍出現莖裂的情況。採收不及時。二、萵筍莖裂的防範措施

    萵筍種植前,要先進行選種,儘量做到優中選優,選擇那些抗寒適應能力強,豐產高產的品種。播種時間不能太晚,每年的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秋萵筍的種植時間是在7至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

    萵筍播種出苗後,注意觀察萵筍幼苗的長勢情況,如發現萵筍幼苗長勢不旺,應及時補充水肥,每畝地施2000克有機肥,以促進萵筍幼苗根系生長髮育。在萵苣生長的中後期,此時萵筍對水和肥料的需求量很大,此時注意,不可以大水漫灌,適當合理的控制水量,避免水量過大而導致萵筍膨脹莖裂的情況發生。萵筍生長過程中的溫度控制要均衡,一般溫度控制在20至25℃之間,不可忽冷忽熱,溫度差異大的話莖裂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做好溫度調控很重要。萵筍生長喜歡酸性的土壤,但是,在種植過程中,土壤中會缺少硼元素而造成萵筍莖裂,為了有效預防該情況的發生,建議可以萵筍生長的中後期,特別是萵筍膨大期,可以噴施多聚硼1500倍液1次,可以有效預防萵筍莖裂。萵筍生長過程中,容易誘發一些病蟲害,是導致莖裂的又一主因。這裡主要跟大家講一下萵筍霜黴病的防治措施,萵筍以霜黴病尤為嚴重,高溫高溼易發生,發病初期可用687.5克/升銀法利懸浮劑1500倍液、66.8﹪黴多克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77.2﹪霜黴威水劑1700倍液防治霜黴病。 當萵筍主莖頂端和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就可採收,此時嫩莖長足,此時肉質莖已充分膨大,品質脆嫩,不易出現莖裂,去掉老葉即可上市。萵筍生長過程中出現的莖裂現象,有上述的幾種情況引起,雖然並不影響到萵筍的口感,但也嚴重地影響到萵筍的外觀品相,使萵筍的附加值下降,直接導致萵筍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可惜的。

  • 3 # 影視解說鏽

    萵筍莖裂是萵筍種植過程中種植戶經常遇見的問題,往往莖裂能夠致使萵筍出現腐爛發黴等現象,降低品質進而影響種植戶的收益。而萵筍莖裂的出現往往不是單方面造成的,可以從品種,管理,以及施肥氣候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來談品種因素,萵筍品種有很多,對於莖裂這種萵筍常見的問題,有的品種抗性強些,有些品種抗性弱些,就比如說,紫葉萵筍(也就是紅萵筍,其葉片正面是綠紫或紅紫色)就比綠葉萵筍的抗莖裂性要差很多。

    其次,田間管理過程中肥水使用不當問題。萵筍種植過程中,澆水一定要供應均勻,不能旱澇不均,特別是在萵筍膨大期,如果此時澆水過多,那麼萵筍肉莖會吸收水分過多而膨脹,但是萵筍的外皮卻沒有做好準備,出現莖裂是必然的

    在一個就是氣候影響因素,這一點應該從種植時的氣候因素談起,就比如說,同樣的萵筍品種,春天時種植萵筍就要比秋天時種植萵筍出現莖裂的機率要小一些。這是因為春天種植萵筍的時候,氣候相對平穩,而且氣溫隨著種植時間的推移會是從低往高的趨勢,而在秋季種植的萵筍,氣溫晝夜溫差較大,冷熱不均,在這樣的外界環境影響下,萵筍出現莖裂的機率很大、

    還有一種因素,那就是土壤硼元素的缺失。硼元素對於植物相當重要,加快促進植物維生素C的形成,促進植物根系發育的同時,增強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抗旱抗病能力。

    防範措施

    第一點當然是結合當地的種植條件種植優良品種。

    如果當地有合適的萵筍品種,以綠葉萵筍為首選,如果選擇是秋季種植萵筍,儘量選擇耐熱的早熟品種,避免因種植後期出現氣溫波動過大導致莖裂現象。

    第二點應該從合理澆水以及改善土壤結構上下功夫。

    多年種植蔬菜,土壤內各微量元素必然會發生變化減少,導致的後果就是,蔬菜品質下降,抗病性變差。在這裡,一方面可以從增加土壤肥力入手,另一方面可以讓萵筍種植田,輪番種植來改善土壤結構,就比如可以今年種植萵筍,明年改種別的蔬菜作物,後年再種萵筍。

    從增加種植地土壤肥力方面入手來看,一定要施足基肥也就是農家肥。具體操作可以是每畝地施加腐熟肥大概在一千公斤左右,然後摻雜複合肥五十公斤左右。

    如果是因土壤缺少硼元素導致莖裂,可以按照每畝地200克的比列施加持力硼,也可以在萵筍肉質莖膨大後在其葉面噴施2-3次0.2%的硼砂溶液,這樣也可以預防。

    第三點就是適時採收、

    當萵筍主莖的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行的時候,就是收穫的好時期、這個時期的萵筍已經充分膨大並且品質脆嫩並且不易莖裂、

    當萵筍出現莖裂時,應該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而想要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就要從品種的選擇,土壤微量元素以及是否硼元素缺失來具體操作。再一個就是及時採收也能減少莖裂的產生。

    以上幾點就是關於萵筍出現莖裂的原因和防範措施,還望對你有所幫助。

  • 4 # 瓜農娟姐

    萵筍可以說是非常好種植的品種,並且極其的耐寒,大部分都是跨冬種植,秋季播種,早春移栽,適應性很強,不止南方種植,北方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種植,但是種植萵筍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莖裂,特別的煩人。

    萵筍出現莖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施水錯誤,水肥配合不均,採摘萵筍時間晚。

    1,施水錯誤

    很多的農民朋友都喜歡給萵筍苗期的時候灌溉大水,中間不澆水,後期乾旱的時候再澆大水,這是完全錯誤的澆水方法,這樣會導致萵筍莖部開裂。

    2,水肥配合不均

    萵筍澆水很容易水肥配合不均,簡單的講,肥料上的少,當你給萵筍澆水的時候,萵筍是吸收很快的,莖部吸收快,但是肥料跟不上,造成沒有辦法快速生長,只能莖裂。

    3,採摘萵筍時間晚

    萵筍什麼時間採摘,看起來是個簡單的問題,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導致了萵筍採摘時間晚了,造成了萵筍莖部開裂

    找到的萵筍莖裂的原因,我們就要對症下藥,做一些防範措施。

    1,小水勤洗

    萵筍喜水,但是不喜大水,尤其是在後期快成熟的時候,應該見幹見溼,經常性的澆小水。

    2,澆水的時候多施肥

    因為萵筍可以說經常的小水澆灌,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衝施肥,一般會加一些螯合態的鈣肥。

    3,及時採摘

    由於很多朋友不知道什麼時候採摘,我給大家說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當萵筍的莖部與萵筍的葉子平行的時候就可以採摘了,因為每個萵筍的大小不一樣,但是這個方法可以針對於大部分的萵筍。這樣也可以減少萵筍莖裂的機會。

  • 5 # 冀北白哥

    萵苣的適應性較強,可在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穫。萵苣栽培過程中,如管理不當,在肉質莖膨大後期很容易出現裂莖現象,裂開部分呈黃褐色,易腐爛,產品品質下降,嚴重影響經濟效益。那麼萵苣為什麼會裂莖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萵苣裂莖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

    萵苣為什麼會裂莖

    1.品種選擇不當

    不同萵苣品種對裂莖的抗性不同,一般紫葉萵筍因含水量大,產量高,較易裂莖,而綠葉萵筍相對裂莖較少。

    2.肥水供應不均勻

    栽培過程中,如果肥水供應不均,忽旱忽澇,特別是在萵苣肉質莖膨大初期遇較長時間的乾旱,莖的表皮木質化變硬,此時如大量澆水施肥,肉質莖會迅速膨大,而表皮生長緩慢,出現裂莖現象。另外,土壤缺硼及水旱輪作較少的地塊萵苣容易裂莖。萵苣缺硼使植株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能力下降,肉質莖表皮易開裂。

    3.溫度不適

    萵苣喜冷涼氣候,肉質莖形成期白天適溫18~22℃、夜間12~15℃。早春栽培萵筍,莖膨大初期如遇長時間低溫天氣,莖生長易受到抑制,之後如果氣溫突然回升,肉質莖會迅速生長膨大,但表皮生長較慢,導致裂莖。

    4.管理不當

    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有機肥、氮肥過多、土壤板結和鹽漬化、澆水過晚、重茬連作、採收過晚等原因均會造成萵苣裂莖。

    萵苣裂莖的預防措施

    1.選擇適宜品種

    根據當地條件和氣候狀況選擇適栽品種。排灌條件差的地塊,在氣溫變化較大的地區應儘量選擇含水量較低、抗裂莖能力較強的綠葉萵筍品種,如白皮萵筍、溝塔埠萵筍、圓葉萵苣。

    2.加強肥水管理

    春萵苣以苗越冬,前期生長緩慢,需肥量少,栽後澆一次稀糞水,如實行間套作不施基肥時,結合中耕每畝增施糞肥1000~1500公斤,促進根系生長。肥水管理以控為主,使葉面積擴大、充實,為莖部膨大、積累營養物質做準備。進入蓮坐期,葉片數明顯增多,心葉與蓮坐葉平頭時,萵苣莖部加速肥大,應勤施肥水,特別注意增施速效氮肥和鉀肥。在肉質莖膨大期,保持充足的水肥供應,這一時期對水肥管理要求非常嚴格,地面稍幹即應均勻澆水,水量要適中,做到小水勤澆、薄肥勤施、以水帶肥,嚴防大水漫灌,更不可在嚴重乾旱後大水大肥,以免發生裂莖。隨水施肥時,先將肥料溶化,再隨水施入田間,同時注意適時淺鬆土、破板結。

    3.增施硼肥

    當萵苣心葉與蓮坐葉齊平時,莖部開始膨大,應澆小水,每畝追施速溶性肥8~10公斤,葉面噴施多聚硼1500倍液。追施水肥必須適時,過早或過晚均不利於肉質莖生長。

    4.控制好溫度

    早春露地栽培萵苣,如果生長前期突然遭遇低溫天氣,可臨時搭蓋一層塑膠薄膜保溫,待氣溫回升後撤去薄膜,減小肉質莖形成前期和後期的溫差變化,儘量使其處在生長適宜的溫度範圍內。

    5.田間管理

    整地時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並增施微生物菌製劑和中微量元素肥,綜合調理土壤,預防或減輕病害發生。當萵苣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穫適期,採收前15天應停止追肥。接近採收期時控制澆水,遇降雨或發現萵苣有輕微裂莖時應提早採收上市。

  • 6 # 陳有斌

    萵筍原產地是地中海沿岸地區,目前在中國各地基本都有種植。它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它的莖,是中國春季和秋冬季節主要蔬菜中的一種。萵筍的不同品種在中國不同地區成熟期略有不同,因此一般全年國內都有出產,作為蔬菜的一種,萵筍及葉既能涼拌和煮炒食用,還可以乾製成萵筍乾或醃製成鹹菜,是相當重要的一種蔬菜。

    但萵筍的種植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莖裂的情況,可以採取那些措施防範呢?

    首先我們先得了解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莖裂,這樣防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

    實際上,萵筍的種植生長過程的後期包括蓮座期和肉質莖形成期,而在蓮座期及之前的階段,都不會出現莖裂,原因很簡單,這些階段內肉質莖還沒形成,如何去開裂呢?

    那麼莖裂是哪個階段有可能出現的呢?

    答案就是在肉質莖形成期,在這個階段中,當萵筍的最高外側葉的頂部和萵筍的莖頂端長到齊平的時候,肉質莖就會相當膨大,而收穫期就到來了。

    而就在這個膨大的後期,部分萵筍植株可能出現莖裂現象,大致情況一般為萵筍的肉質莖呈現裂口,開裂的方向一般是縱向的,而且一般深入達到肉質莖的中部,裂口一般為黃褐色,容易出現腐爛發展,對食用價值影響不小。

    出現莖裂的原因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選擇品種不太適應所種植的土地等條件,所以在這一階段容易開裂,第二種則是水肥管理不到位,水肥不均,一時澇一時旱,尤其是在肉質莖成熟和膨大期,它的外皮逐漸木質化的時候,如果碰上大量澆水,則肉質莖會加速膨大,但這時它的外皮又跟不上這個節奏,無法和內在的肉莖同時膨大以容納膨大後的肉莖,這時候當然就會出現莖裂了。

    如何針對上述莖裂原因提前採取防範措施呢?

    一是要選擇好適應所種植地區土壤和氣候環境的萵筍品種進行種植,這個因地而異,建議多聽取當地相關老經驗種植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建議,選擇合適品種,同時還應針對該品種和該地區做好種植管理和水肥管理;

    二是做好肥水管理,在蓮座葉片展開到心葉頂端齊平蓮座葉頂端,萵筍莖部開始膨大的時候,立即結束蹲苗,同時要及時透徹地澆一次水,配合澆水再針對膨莖施一次肥,具體可以追施50斤每畝的三元複合肥,這次施肥的時機很關鍵,一定要掌握好:過早的話容易使肉莖往長處長,後期不夠膨粗,不利於萵筍豐收品相,而過晚的話,也會影響肉莖往橫向生長,外皮變得老硬,後續再施肥水的話就容易出現莖裂。

    在上述針對膨莖施的那次肥的15天以後,應順水再追一次”採收前肥“,也就是追施每畝30斤的三元複合肥,然後不再施肥,同時一直保持地面乾溼適度,一直到採收前7天,到時就要停止澆水,從而防範莖裂。

    透過針對這些產生萵筍莖裂的原因採取好上述相關防範措施,一般都可以有效地防範莖裂。

  • 7 # 鄉村小水

    萵筍是很多人都吃過的蔬菜,萵筍的葉和莖都可以食用,我們主要食用它的莖,如果種植的萵筍出現莖裂,則會嚴重影響萵筍的品質。

    萵筍為什麼會出現莖裂?

    我家菜園子每年都會種植萵筍,對於萵筍莖裂也是比較熟悉的,萵筍莖裂的原因有:採摘期降雨過多或者澆水過多、品種影響、氣溫忽冷忽熱、採收不及時、澆水不合理、施肥不合理、土壤缺硼、環境受汙染。1、採摘期降雨過多或者澆水過多。根據我多年的種植經驗,萵筍莖裂最容易發生在萵筍的成熟期,即可以採摘萵筍的時候。在萵筍採收期,莖的表皮已經硬化,如果土壤水分過多,嫩莖內部會增長膨大,產生膨壓,外部已經硬化的表皮像內產生壁壓,當膨壓大於壁壓的時候,會導致嫩莖基部產生縱向裂口。因此,萵筍採摘期不宜進行澆水,澆水也要適量進行。

    2、品種影響。不同品種的萵筍抵抗莖裂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抗性強,有的抗性弱。我在種植萵筍的時候明顯的發現綠葉萵筍比紫葉萵筍抗性強。3、氣溫忽冷忽熱。萵筍白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8~23℃,夜間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15℃,因此萵筍溫度變化最好控制在6~8℃之間。氣溫低的時候萵筍的生長會收到抑制,溫度低於10℃時萵筍生長會很緩慢,當氣溫突然回升的時候,達到萵筍肉質正常生長所需求的溫度時,莖內部會迅速膨大,但萵筍表皮木質部生長緩慢,就容易導致萵筍莖裂。

    在氣溫變化快、晝夜溫差大的天氣下萵筍容易出現莖裂,由於春季氣溫平穩,秋季氣溫晝夜溫差大,天氣忽冷忽熱。因此,秋萵筍比春萵筍更容易出現莖裂。

    4、採收不及時。萵筍成熟後要及時採摘,如果採收過晚,此時萵筍營養生長過度到生殖生長時期,萵筍體內營養物質移動較快,容易導致萵筍莖裂口。要記住,當萵筍頂端與最高葉片的尖端相平時為萵筍的最佳採收期。5、澆水不合理。萵筍在肉莖膨大期生長速度最快,這個時期如果土壤長時間乾旱,會導致莖的表皮過快的木質化變硬。長時間乾旱如果遇到突然下雨或者澆水,萵筍肉莖會快速膨大,導致萵筍莖裂。因此,這一時期澆水要有規律,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澆水一次,做到小水勤澆,澆水要均勻。

    6、施肥不合理。施肥和澆水的性質差不多,施肥粗放很容易導致莖裂。土壤缺營養肉莖生長會異常緩慢,表皮也會木質化,突然補充營養肉莖會迅速膨大,表皮生長緩慢,導致萵筍莖裂。

    萵筍在種植的時候要施充足的底肥,底肥不足或者未施底肥、土壤貧瘠都容易造成萵筍莖裂。

    7、土壤缺硼。硼是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硼能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碳水化合物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萵筍光合作用的產物幾乎全部集中在肉莖上,缺硼很容易導致萵筍莖表皮裂開,同時缺硼會導致萵筍抗病能力下降。對於缺硼的土壤我們可以噴微量元素硼肥。8、環境受汙染。萵筍種植在環境受汙染的土壤上容易莖裂,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工業廢渣含量較多都會影響萵筍的生長髮育。

    怎麼防治萵筍莖裂?

    1、加強水肥管理。合理澆水,科學施肥。一般土壤稍幹就要澆水,在萵筍採摘期要控制澆水量。定植的時候土壤要施基肥,基肥可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在生長期要進行2~3次追肥,可以追加尿素,追肥後進行澆水,也可以澆腐熟的人糞尿。

    2、控制好溫度。如果遇到突然降溫時,可以搭建塑膠薄膜來保溫,等氣溫上升時再撤掉薄膜。對於大棚種植的萵筍要加強通風,尤其是中午氣溫高的時候一定要通風,溫度低的時候要及時蓋膜。儘量把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23℃,夜間控制在12~15℃。3、土壤缺硼可以噴硼鎂肥,即可以補充硼又可以補充鎂。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影響著細胞的新陳代謝,對萵筍莖裂有一定的影響。

    5、儘早採收。採收儘量早,防止莖裂造成損失。

    6、採收期前7天追加適量鉀肥。鉀肥不僅可以增加萵筍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萵筍的耐貯性,對於防止萵筍莖裂有一定的效果。

    萵筍莖裂時要注意防治病害

    萵筍莖裂的時候也是最容易受病菌感染的時候,如軟腐病、菌核病、霜黴病等,很多病害會導致裂開的莖腐爛,會進一步降低萵筍的品質,給我們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萵筍在已經發生莖裂的情況下,要儘快採摘,未能及時採摘的萵筍要注意防治病蟲害。

    總之,萵筍莖裂最主要是由於管理粗放引起的,我們要加強管理,同時注意氣溫的變化,防止溫差過大。萵筍成熟後要儘早採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月大的狗狗、不愛走、愛睡覺、不吃食、拉稀、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