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內科荊大夫

    我們心血管醫生對患者進行心臟方面的疾病的診斷時,並不能完全依靠心電圖。還需要輔助其他的檢查,還有患者的症狀,以及得過的一些其他疾病和其既往病史來進行診斷的。

    臨床上常見引起猝死的心臟方面的疾病有幾種:

    首先就是冠心病,這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脈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或發生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心臟病。而有些冠心病在未發病之前,查心電圖有時會提示正常,但這並不代表心臟就沒有病,一旦冠脈突然閉塞引發急性心肌梗死,極易引起患者突然間的猝死!

    其次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惡性心律失常了!絕大多數惡性心律失常併發於器質性心臟病,只有少數特殊型別可為原發,如先天性QT延長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特發性心室顫動等。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雖然不高,卻是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疾病,其最嚴重的表現是猝死。所以當惡性心律失常,比如突然發作的室速、室顫未出現時,查心電圖往往是正常的,一旦發作如不能及時救治,很快就會導致患者死亡。

    所以診斷心臟方面疾病,不能完全依靠心電圖,還要根據患者自身病情,檢查心臟彩超,肺CT,動態心電圖,心肌酶,甚至查冠狀動脈CT成像,冠狀動脈造影或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及平板運動試驗等等。不能因為做了一次心電圖提示正常,就說心臟沒病。

    還有一點就是,看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心內科看心臟病,以免誤診!

  • 2 # 百舸事流

    猝死原因絕非心梗等心臟病一種,還有其他好多原因,比如腦梗,腦出血,肺源性肺栓塞,窒息,大動脈瘤破烈等多種原因,即便是心源性猝死,也不奇怪,因有些人在安靜狀態下心電圖雖正常,但不能說就沒有冠心病,有些冠心病可能因某些原因如心血管痙攣

    而突發心梗,某些心律失常如室顫,室速等造成猝死。就是突發心梗,個別病人心電圖早期也可能表現不出來。

  • 3 #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心電圖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經濟的檢查方式,它只是一種即時的反映心臟狀況的檢查方式,當然也可以透過它的檢查,發現一些疾病或猝死可能的蛛絲馬跡,比如有連發室性早搏,比如長QT等,這就是有猝死的可能,

    但是如果做了10次心電圖10次都正常,不等於說下一秒鐘心臟不發生噁心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作為心血管醫生對患者心臟疾病的診斷,並不能完全依靠心電圖。還需要輔助其他的檢查,還有患者的症狀,以及得過的一些其他疾病和其既往病史。

    另外,儘管心臟疾病是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但還是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導致猝死,比如: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就是一些年輕肥胖者的致命殺手。

    總之,心電圖是一項非常實用、簡單、經濟的檢查心臟的方式,也是體檢的最常見和重要的專案之一,疾病的診治也不是單純依賴於一項檢查。

    對於猝死,防不勝防,特別是心源性猝死一旦發生能挽救回來的機率非常的小。這也是醫生非常頭疼的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

    心源性的猝死的間接原因冠心病、心肌病、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等,其中冠心病約佔80%。

    1.、惡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

    2、急性心力衰竭;

    3、急性瓣膜嚴重的脫垂造成猝死、

    4、還包括心臟破裂或休克。

    那如何預防呢?

    首先識別常見的一些徵兆:

    1.心源性猝死最常見、最需要警惕的一個徵兆,就是你經常會感覺到沒有緣由的極度疲乏感,幹活甚至坐著都感覺沒有力氣、沒有精神,提示發生心臟猝死的風險非常高。

    2. 猝死者病發前數天乃至數月可出現胸悶、胸痛、氣促、疲憊、心悸、肩膀疼等不典型症狀(當然有的也毫無症狀),有的人活動劇烈時會伴有心慌、氣短,而以前沒有胃病的老年人也會出現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等症狀。

    3.胸痛是猝死的重要徵兆,這種痛往往“悶悶的”且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跟手掌面積差不多)或者根本說不清到底哪疼。若出現“針扎般”的刺痛或者是“按著才疼”,往往跟心臟關係不大。

    心源性猝死的預防注意如下幾點:

    1. 每年都要到正規機構去體檢;

    2.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訊號和前兆症狀(特別是胸悶、氣短等),注意休息;

    3. 避免熬夜,避免大量喝濃茶吉咖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菸、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等;

    4. 多吃對身體有利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太過油膩的食物,如果體內的多餘脂肪太多,就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導致自己出現突然猝死的情況。

    5. 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治療;

    6. 如有室性心律失常,則應及時進行危險評估。明確心律失常的型別,評估心臟性猝死風險,並針對此做出相應的決策;

    7. 加強心梗後心髒性猝死的預防。

    8、重視病毒性心肌炎引發的心源性猝死。特別是在感冒高發季節,小年青最易中招。由於心肌炎早期很難與感冒區分開,所以感冒不能久拖不理。建議到醫院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及心肌損害標誌物(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等)。一旦確診為心肌炎,應積極治療。

    最後,實行全民心肺復甦培訓,對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進行及時的心肺復甦也可以減少死亡率。

  • 4 # 心血管湯醫生

    關於心電圖檢查的問題,首先肯定一下,心電圖檢查是可信度很高的,但有時效性。

    怎樣理解心電圖的時效性?

    我每次查房的時候,經常建議患者進行心電圖複查,但許多患者不理解,我昨天才做過心電圖,為什麼還要複查,這不是明擺著騙患者的錢嗎?其實,對於不同的病變,心電圖也要動態觀察的。搞清楚這個道理,還要分析一下心電圖是怎樣產生的。

    我們知道,我們的心臟時刻不同地跳動著,掌管心跳的指揮部,就在心房上面有個小東西,叫竇房結。竇房結時刻發放電興奮,然後把興奮向心髒遠端進行傳遞,進而引起心臟的機械收縮,這時我們就能記錄到心臟電傳導的過程,這就是心電圖。

    當心髒出現問題時,比如早搏,心電圖就表現為提前跳一下;當冠心病時,冠狀動脈堵塞,心肌細胞就會出現壞死,這時心臟的某個區域就會沒有電活動,就會在心電圖上表現出特徵性的改變,專科醫生很快就能看出來,然後針對性地進行急救。

    這裡要看清楚了,由於冠狀動脈血管是突然堵塞的,這時的患者會突然出現心絞痛發作,所以心電圖也肯定是突然改變的。這和發病前的心電圖相比,會有很大的改變,如果拿發病前的心電圖對照,我們就能更好地分析患者病變的部位,更能有效地制定治療方案。

    所以,對於不穩定的心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我們要動態觀察心電圖的改變,甚至幾分鐘就要做一次心電圖,防止遺漏病變的進展。

    因此,對於有冠心病史的患者,體檢時的心電圖或者哪怕門診剛做的心電圖都是正常的,也不能代表患者不會患心肌梗死或者導致猝死的發生。

  • 5 # 林醫生說

    普通心電圖只能反應你做的當下的心電情況,

    下一分鐘都可能出現變化。

    所以普通心電圖只是一種篩查。

    其他的幾位講者講的挺好了,有耐心的讀者細細看吧。

  • 6 # 大腦梗知識

    第一,普通心電圖只能反應記錄心電圖當下的情況,如果做心電圖的時候有問題,那就能反應出來,比如心律失常、心梗等都會有相應的表現,也就是說,如果做心電圖的時候,你沒有什麼異常的話,就發現不了問題;

    其次,猝死的原因可能不是心臟!

    心電圖記錄的是心臟的問題,但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猝死是常見的原因,但還有腦出血、肺栓、癲癇、低血糖等原因。如果是其他的原因導致的,早期是沒有反應的,當心髒也衰弱之後,才會表現出來!

    還有窒息而死的,我以前有個病人說他媽媽就是窒息去了的,當時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吵架,突然他老媽就倒下了,後來雖然送到醫院,但還是沒有救回來,在肺裡吸出了食物,可能是誤吸導致窒息而亡的。

  • 7 # 心血管王醫生

    56歲,體檢心電圖正常,結果過了幾天猝死了!

    我們先簡單看看什麼叫猝死,這個概念很多人並不清楚,就連很多醫生也似是而非。

    猝死: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從發病到死亡多長時間才能認定為猝死呢?具體的量化時間目前尚無公認的統一標準,分別有人認為其從發病至死亡的時間在1小時、6小時、12小時和24小時之內,有人認為也包括48小時之內的死亡者。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的時間是6小時之內,但這僅是一家之言。

    時間上雖然有一定爭議,但概念上就是說出乎意料的因為某種疾病而引起的死亡。

    這種情況我們在臨床也能遇到,原因要從從兩方面分析:

    1、猝死的原因和心臟無關:

    雖然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臟病引起,但並不是所有,非心臟病引起的猝死,約佔全部猝死的25%。臨床常見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梗死、支氣管哮喘,神經內科疾病的急性腦血管病(如腦出血),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此外還有主動脈夾層、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如內源性高血鉀)等。

    如果是這些原因引起的猝死,心電圖一般就沒有變化。

    2、心臟病引起的猝死:

    心臟病導致的猝死,最主要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臟性猝死佔75%。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見於急性冠脈綜合徵,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

    非冠心病性猝死,除了冠心病,還有部分別的心臟病也會導致猝死,比如心肌炎、肺心病、風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另一類是非器質性心臟病,即心肌離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如Brugada綜合徵、QT間期相關綜合徵(QT間期延長及縮短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發育不良綜合徵、馬方綜合徵、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還有某些心肌病等。這些心臟病都會導致猝死。

    心臟病導致的猝死,也不一定在平時能透過心電圖明確診斷。

    首先,對於大部分冠心病,只有在患者發病時,才可能會透過心電圖看出問題,那麼56歲平時常規查體,又沒有不舒服,那麼心電圖是反應不出來的。

    其次,對於心臟結構性疾病,要透過心臟彩超進一步診斷,而不是心電圖。

    最後,部分心律失常平時確實能發現一些線索,但也有部分心律失常只能在發病的時候查出問題。

    所以,即使平時查體心電圖正常,也不能百分百肯定身體健康。

    心電圖還有用嗎?

    那就會有人問了,那既然心電圖沒有什麼用處,平時就別浪費錢查了。

    雖然心電圖不能百分百排除問題,但心電圖簡單易行便宜,最主要確實能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嚴重的心肌缺血,比如心臟早搏,比如心律失常等等都能及時發現。

    對於冠心病,平時做一個心電圖,發病時做一個心電圖,作為對比,那麼對於診斷冠心病就更有意義。

    所以,心電圖該做還得做。

    猝死能預防嗎?

    既然是猝死,按照這種定義來說,本身就是出乎意料的死亡,所以是無法直接預防的,我們只能根據猝死的常見原因去預防。

    比如猝死的大部分原因是冠心病,那麼預防冠心病就顯得格外重要,預防冠心病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就是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也就是:戒菸戒酒,堅持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開開心心。

    只有這樣才能把猝死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如果有胸痛等不適需要及時就診,排除冠心病。

    總之,心電圖還是可信的,心電圖能發現很多問題,但猝死本身就是意料之外的死亡,有時候確實很難發現線索。

  • 8 # 秦嫣雯666

    病情分析: 心電圖檢查,一般他對心梗和心肌缺血的檢查效果比較好,對於一些早搏等情況一般效果不太明顯,因為我們做心電圖,只是很短暫的一個時間段內的心電圖情況。有些心臟疾病就不容易能夠做出來,這種情況需要做24小時或者是72小時的心電監護,這樣檢查效果更好。

  • 9 #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心電圖是客觀的檢查結果,通常情況下其結果是準確可靠的。但少數情況下,如果出現如電極脫落、連線位置錯誤、干擾、判讀錯誤等,也可能會影響診斷結果。這裡要說的不是這個,強調一個重要的概念:所有的檢查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因此單一檢查結果的未見異常,不見得是患者完全健康。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患者出現猝死,首先要表示深切的慰問,請您節哀。同時,我們也要客觀的分析,引發猝死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如心源性猝死:急性冠脈綜合徵、惡性心律失常;神經源性猝死:急性腦出血、急性腦梗塞;血管源性猝死: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等。心電圖不是萬能的,其檢查是透過心肌電訊號的變化,推斷心臟疾病的發生,對每種疾病來講,有的敏感性高、有的特異性高,所以如此之多導致猝死的疾病,單純憑一張體檢時未見異常的心電圖是無法準確預測的。

    醫療發展至今天的水平,較既往有著極大的飛躍。正是因為各種新的檢查手段層出不窮。很多百姓都能如數家珍的說出各種新型檢查專案的名稱,並單純的認為,做了新型的、價格高的檢查,就意味著會得到更加全面準確的診斷結果。但殊不知,越是先進的檢查專案,其針對的疾病、檢查的程式、重點的篩查就更加的精準。就像望遠鏡,放大倍數越高,其視野範圍越窄。那麼醫生正是透過其對疾病和檢查裝置的知識儲備,為患者選擇針對性的檢查專案,並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得出診斷結果以及進一步診療計劃。

    反觀心電圖,1887年,英國皇家學會瑪麗醫院生理學教授Waller完成了第一張人類心電圖的描繪記錄。1903年,心電圖開始用於臨床。此後透過醫學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心電圖對疾病的輔助診斷作用被不斷深入發掘,這種歷史悠久的檢查方法,至今仍在臨床為醫生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但其本質仍是透過心電的變化,分析推測導致患者疾病的原因,因此存在較大的侷限性。例如對心肌缺血的診斷,往往是在發作時才會出現一過性的心電改變;又如心率失常的診斷,只有在異常心電訊號出現時恰巧實施檢查,才可能發現。因此現在臨床上,如果懷疑患者可能出現異常心電變化,往往會建議其進行長時間的心電圖監測(24小時、48小時動態心電圖,甚至更長)。

    總之,所有的醫療檢查裝置、方法,都是輔助醫生診治患者的工具。具備豐富紮實的專業知識、高度的智商和情商、並具備極佳的醫德的醫生,才是為患者提供醫療救助的主體!好的醫生不會只糾結於一項檢查的結果正常或異常,更要綜合分析患者的整體狀況,個體化制定診療方案,才能最終為患者解除病痛。同樣的,也請廣大百姓理解醫生的辛勤與不易,面對藏匿於人體的疾病,我們也非火眼金睛,也需要有時間和相應的技術手段、專業知識方有可能將其“繩之以法”,現代醫學還遠沒有達到大家所想像的無所不能,醫生也遠遠不等於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 10 # 心健康

    一、猝死前有徵兆嗎?

    根據猝死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猝死是指平時身體健康的人群或者是身體貌似健康的人群,出乎意料的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的情況,即為猝死。所以顧名思義,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到猝死是猝不及防、不可思議的死亡的意思。所以猝死前應該是沒有徵兆,或者是即便有徵兆,但比較輕微,讓我們沒有加以注意。

    二、猝死前心電圖可以正常嗎?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說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心電圖可以異常的話,那麼猝死的原因中並不是全部都是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我們常常聽說的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嚴重的電解質紊亂、腦血管系統疾病等等。而這些疾病在死亡之前或者是其他時候,其心電圖應該是正常,因為其死亡原因,就不是心臟的原因。

    三、心源性猝死的心電圖會有變化嗎?

    在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中,絕大多數都跟冠心病有關,其次,比如說嚴重的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爆發性心肌炎、心肌病、主動脈瓣狹窄,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臟破裂的相關疾病,從而引起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出現心源性猝死。而這些患者的心電圖,在猝死前很多也應該是正常的。

    由此可見,猝死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其猝不及防和不可思議才讓我們感覺到意外。如果在之前發現了蛛絲馬跡,那麼其感覺到意外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可能也不被稱之為猝死了。但確實有一些容易發生猝死的人群,比Brugada綜合徵、短QT間期綜合徵的患者,在正常狀態下也可以發現其猝死風險,但比較少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年冬季都會出現嘴唇乾裂,平時會塗點潤唇膏,用什麼方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