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弟弟成績不錯,每次以考好成績為由,向我媽要獎勵,不是手機就是平板或者是手錶之類的,我媽也會向他許諾,只要你成績好,要什麼我都答應,這樣的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的方式有什麼利弊呢?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其實我弟弟很聽話,就是物質上面習慣跟風(跟我妹妹的風,我妹現在讀高中) 我覺得這樣不好,東西要買自己需要的
14
回覆列表
  • 1 # 張雁賓

    習慣物質獎勵的家長不是好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精神上去鼓勵,物質獎勵可能一時效果好,時間一長,孩子慢慢習慣了物質獎勵,一旦沒有了物質獎勵,孩子會變本加厲的變得更加不聽話,所以,物質獎勵不是鼓勵孩子進步的嘉獎,精神世界的鼓勵才是持久的動力源泉!

  • 2 # Nbs南山悠悠

    習慣用物質獎勵孩子的家長真的好嗎?你怎麼看?

    些家長總喜歡用物質獎勵孩子。

    孩子不做作業家長承諾作完作業將勵看電視;孩子不想上學家長給孩子買玩具,總之家長總是喜歡用物質獎勵代替正常的教育,用蘋果、小糖果或其他一些為孩子所喜歡的東西來督促他念書,那就是在認可孩子對快樂的愛戀,就是在縱容孩子身上危險的本性,而這種本性父母是本應該盡全力去消除的,但是,有些家長正是這樣做的,這樣的家長是不合格的家長。

    長用物質獎勵孩子是將孩子的慾望變成可以實現的夢想,扭曲孩子的價值觀。

    家長滿足孩子的慾望,給予的這種報酬,等於你認為這些東西是好的,是他應該追求的目標,從而鼓勵他去向往,使他習慣於把自己置身於快樂中嗎?家長為了讓孩子努力參加興趣班、舞蹈以及其他各種對於他們的幸福或利益並沒有多大幫助的東西,不恰當地使用獎勵方法,結果敗壞了他們的品行,顛倒了他們對教育的認知,等於是把奢侈、驕傲和貪婪教給了他們。

    長用物質獎勵孩子,泯滅了孩子學習的動力。

    學習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與家長無關,家長的物質獎勵,在孩子潛意識裡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情,是為家長學習,只要自己不想學習,家長就會很著急,就會滿足自己的願望,給予物質獎勵,當習慣變成意識的時候,孩子學習動力就會遺失殆盡,自己學習的動力不足。

    長總是喜歡用成人的觀點教育孩子,忽視孩子精神需求。

    成人的世界裡利益是第一位,孩子心靈單純,渴望自己做的事情得到家長的認可,讚揚,孩子在讚揚中獲得成就,孩子得到成就,獲得家長的認可心裡是快樂的,這種方法對待孩子,就能讓孩子明白,凡是因行為良好而受人尊重、獲得讚揚的人,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喜愛,也自然會得到其他種種美好的事物。

    子好的習慣是在生活中養成

    家長要學會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要讓孩子知道有些東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得到,不管他是哭鬧都沒用,家長正確導向孩子世界上還有規矩。我們做事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辦事。#教育

  • 3 # 酷的遊玩達人

    賞善罰惡是每個家長必須要有的行為,當然物質獎勵是可行的,只是別因此誤導小孩的價值觀!!!。

    獎勵,不僅僅是物質獎勵,使用得不好確實會消解孩子的內在動機。有不少心理學實驗的結果支援了這一結論。這些心理學實驗的設計往往是第一次讓兩組人完成一項任務,一組人給獎勵,一組人不獎勵。第二次讓同樣兩組人再來完成同一項任務,但告訴他們這次任務沒有獎勵。結果發現之前給獎勵的那組人對任務的興趣降低,而之前沒有獎勵的那組人依舊保持了對任務的興趣。

    有一個經典的小故事,大意是說一群孩子天天中午都在一個老人的屋外踢球,吵得老人無法睡午覺。有天老人出來對那些孩子說:“我特別喜歡熱鬧,你們過來踢球我很開心。這樣,你們每次過來踢球,我就給你們1元錢。”孩子們就很開心,天天來踢。過了幾天,老人說:“我這幾天沒有那麼多錢了,你們來踢一次我只能給5毛。”孩子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是還是繼續來踢球。又過了兩天,老人說:“我實在沒有錢了,但我特別喜歡你們過來踢球,你們能不能免費過來踢。”那些孩子撇撇嘴:“沒有錢還想讓我們免費踢?想得美!”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用外在獎勵消解內在動機的例子。有本書叫《獎勵的懲罰》,講的其實就是這個原理。

    如果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如很多心理學實驗設計中或者像上面這個小故事裡一樣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就會得到……”,然後完全依賴獎勵本身的話,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獎勵出“白眼狼”:做任何事情都索要獎勵,如果沒有獎勵就撒手不幹了。好在生活不是實驗室版本,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做以下這些事來避免獎勵出“白眼狼”。

    1. 獎勵行為的選擇

    事事都獎勵,不如不獎勵。爸爸媽媽們太過依賴獎勵,容易讓孩子造成凡事必要回報的處事習慣。爸爸媽媽們要對獎勵的行為有所選擇哦。其實獎勵本身的意義在於幫助孩子形成那些難以自然建立的行為。當孩子沒有足夠的內在動機去實踐某個行為,TA可能沒有機會體驗到完成這一行為帶來的那些積極結果和感受。而獎勵正是在此時作為一個助推力的暫時措施。當孩子的行為得以建立時,該行為本身帶來的結果和附加感受就可以轉為支援孩子繼續保持該行為的動力,獎勵就可以適時撤出。

    比如說,寶寶早上賴床或拖沓,導致上幼兒園總是遲到。爸媽建立一個獎勵系統,一週中寶寶有三天按時起床,週末就可以和爸媽一起去動物園玩。有了這個助推力,寶寶開始每天早上努力按時起床,迅速穿衣洗漱。寶寶逐漸發現,當TA這麼做時,TA有了更加充裕的時間好好吃飯,爸爸媽媽也不會每天早上對TA大喊大叫了,到幼兒園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師還會表揚TA呢!現在每天上午TA的心情就很好,不用像以前那樣在和爸媽的爭吵和哭鬧中度過。而這些體驗到的感受都可以逐漸轉化為支援孩子保持該行為的內在動力。

    2. 耐心解釋獎勵背後的邏輯,配合對行為本身和內在動機的關注和表揚

    在建立獎勵的過程中,如何同時激勵孩子的內在動機,那麼就需要我們爸爸媽媽們向孩子耐心解釋獎勵背後的邏輯,配合對行為本身和內在動機的關注和表揚。

    要告訴孩子獎勵是幫助TA建立行為的暫時措施,而不是最終目的。要解釋需要TA建立這一行為本身的內在意義。比如如果你好好吃飯,這樣身體就不會生病了。如果你不遲到,就不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了。如果你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你的玩具,那麼他們也會更願意和你玩,也會願意分享他們玩具,那你們就可以玩得更開心了,等等。要關注行為過程,強調內在動機。比如爸爸可以說:“我真高興看到你在學習每天按時起床,我知道每天按時起床你做了非常大的努力,真棒!你一定也很有成就感吧?我感覺你又長大了呢!”這樣的對話幫助孩子感受到TA可以為TA的努力以及完成這一行為本身的成就感而感到高興,而不是為得到獎勵這件事。

    3. 選擇合適的獎勵物

    相比於物質獎勵,我們更鼓勵爸爸媽媽們使用社會性獎勵,比如: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博物館/公園/野餐;10分鐘和爸媽額外的遊戲時間;10分鐘額外的睡前故事時間;可以坐在爸爸或媽媽的椅子上吃一次飯;等等。這些都僅供參考。爸媽們可以根據自己對孩子的瞭解發揮創造力。獎勵制度有效的關鍵之一是這個獎勵是孩子想要的獎勵。一個孩子感興趣的事很有可能另一個孩子並不感興趣。因此在制定獎勵計劃時最好讓孩子參與進來,傾聽孩子的想法,一方面可以保證獎勵物確實對孩子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孩子也會更願意實施自己參與制定的獎勵計劃。

    4. 不要把獎勵變成收買

    例:媽媽去朋友家接在那裡玩的寶寶回家。寶寶正玩在興頭上,大哭大鬧不肯走。媽媽勸說無效,只好不耐煩地說:“我一會在路上給你買個冰淇淋吃,你快乖乖跟我走吧!”

    獎勵和收買最重要的區別在於獎勵給出的時機。上述例子中,媽媽在孩子還在大哭大鬧的時候給出獎勵,是典型的收買行為,而不是獎勵。孩子從中學到的資訊是“我大哭大鬧可以得到獎勵。”甚至在以後TA有可能學會透過自己的行為來“要挾”父母給出TA想要的獎勵。

    另外一個方法是,這個媽媽可以在一個大家都平靜的時候和孩子溝通:“媽媽知道你每次在別人家玩得開心的時候都不想走。但是我們不可以一直待在別人家,他們也要休息,我們不可以打擾到人家。不過媽媽也不喜歡每次都因為這個衝你發火,這樣我們倆都不高興。我想到一個辦法可以幫助我們。從現在開始,我都會提前半個小時打電話過來告訴你我要來接你了,然後你就可以有一個準備,等我到了後如果你可以安靜地和我回家,到家後我就可以給你一個獎券,這個獎券可以是額外15分鐘單獨和爸爸或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也可以是去樓下公園玩一次,你可以自己選擇,怎麼樣?”這種情況下,獎勵是在孩子做出合適行為後才給出的,就不是收買了。

    5. 獎勵的撤出

    造成很多孩子依賴獎勵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爸媽知道怎麼引入獎勵機制,卻忽視了獎勵的撤出。但其實如何撤出獎勵與如何引入獎勵同樣重要。正如開始所提到的,獎勵是作為“幫助孩子形成那些難以自然建立的行為”的助推力的暫時措施。當在行為形成過程中,行為本身帶來的積極體驗逐漸轉化為支援孩子保持該行為的內在動力時,正是獎勵“功成身退”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需要再用獎勵來激勵孩子業已形成的行為了。如果爸爸媽媽們在獎勵引入之初就已經對孩子解釋了獎勵作為暫時措施的意義,並且在獎勵計劃實施過程中始終注重幫助孩子建立行為的內在動機,那麼獎勵的撤出也就沒有那麼困難了。比如對每天都賴床的孩子來說,剛開始一週三次按時起床就可以得到獎勵,逐漸地,隨著行為的形成,可改為一週四次,慢慢地再改為一週五次。等一週五次按時起床的行為基本穩定後就可以撤出獎勵了。這個時候爸媽們可以和孩子有一個慶祝儀式,肯定孩子在這段時間的努力,成長成了一個可以不需要外在的幫助就可以按時起床的寶寶,爸媽很為TA驕傲!

    總的來說,我們要把獎勵看作“幫助孩子形成那些難以自然建立的行為”的助推力的暫時措施。不要把獎勵作為管教孩子的慣常措施,尤其不要對孩子本身能做到的事或者可以激發內在動機去做的事進行外在獎勵。父母們要細心觀察和甄別孩子的哪些行為是需要助推一把的,並且注意獎勵實施的方式和在過程中結合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並在適當的時候撤出獎勵。

  • 4 # 江蘇考英語

    適當的物質獎勵是必要的。尤其在鼓勵孩子的開始某些行為時。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及時退出。而如果家長想用這種獎勵,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弟弟很乖”(題主言),就更要甚至使用此法了。

    1、每件事都有自然結果

    如果孩子愛罵人,打人。自然結果就是,沒有人跟他玩。如果孩子不吃飯,喊了幾次,孩子不吃。等他想吃時,飯被吃完了,自然結果就是,自己只能餓著。

    那麼學習呢?孩子學習,會有成績。自然結果就是,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如果要是孩子還未感覺到這個層次,那麼孩子至少可以好奇新的知識和知道探索新東西的樂趣

    2、自然結果外顯

    一個流傳很久的心理學故事。老人喜歡安靜,但是,總有一群孩子在他房子旁邊踢球,很是吵鬧。老人不喜。就把幾個孩子叫過來,並且告訴他們說,我很喜歡看你們打球,給你們每人一塊錢。這次,孩子踢得更加帶勁。

    可是,等第二天孩子又來打球時。老人只給了他們五毛錢。孩子有點不高興,不過還是耐著性子踢玩了球。第三次,老人又來看球了,只是不再給他們錢了!孩子們很不高興,並憤怒地說,以後再也不來這裡,踢球給老頭看了。

    孩子玩球的自然結果就是,玩耍的樂趣。老人把這個結果外顯了——等價於一定數目的零花錢。成功地誤導了孩子——錢少了,快樂就少了!

    3、家長需要做出選擇

    家長過多的使用物質獎勵,會讓自然結果外顯。剛開始,家長還是很容易操作孩子的行為的。可是效果會越來越弱。

    好的公司講究高獎金,高工資。頂尖的公司除了這些外,還會講情懷——藉助平臺實現自己的價值,有歸屬感。比如任正非的華為。前幾年的聯想。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會這樣?給他一座金山,他也前進不了。這時,學習本身帶來的價值感、成就感,是可以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的。可惜,有過多的物質獎勵的孩子,只好在學習之外尋找這些需求了。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順風順水,這種方法的壞處並不明顯。不過也只是在學習上,孩子的胃口會變大。

  • 5 # 張旭語文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呢?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呢?由於各個家庭的觀念差異,所以不可能一刀切式地統一。

    我碰到過一些學生家長,他們無助的神情讓人心酸。

    他們告訴我:我能給孩子的都給了,但現在孩子不聽話,真是沒辦法了。

    他們給了孩子什麼呢?無非就是物質,然而物質的滿足實際上是把父母對孩子的愛變成了商品,在討價還價中,一方獲勝了,另一方失敗了,失敗的一方肯定是父母親。當他們再也沒有商品和孩子做交換條件時,只能無奈又無助,也只好用“真是沒有辦法了”來給自己找藉口。

    這種以物質滿足為前提的教育方式很普遍,只不過有的家庭控制的比較好,能在合理的區間運作。有的家庭放任了物質的存在,讓物質變成了主宰,因而深受物質之害。我相信,父母對孩子的愛一旦變成商品,結果必定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了信任與疼惜,讓家庭矛盾結積越多,一發而不可收拾,只吞嚥自己種下的苦果。

    家庭教育中由於家長的知識、思想和價值觀的不盡相同,方式也就表現的多種多樣。儘管方式各異,但目的是唯一的,即讓孩子當下好,將來更好。所以討論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起碼目標,應該是求同存異的一種方法。

    基本原則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則,在此原則基礎之上才能產生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方式的呈現,是因為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哈姆雷特”,但不同教育方式的最終結果是殊途同歸的,即讓孩子當下好,將來更好。我認為這個基本原則應該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心心相印,教育過程的心靈互動

    家長與孩子是血親關係,教育存在不達目的勢不擺休的心理,教育過程也是漫長而艱辛的。它不同於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教與學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目的單純,而且教育過程呈現出比較短暫的特點,因此是客觀而現實的。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就要有情願性和永續性。

    我們在現實中看到,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比較簡單,與孩子有關的事情,從來不證求孩子的意見,自己想好之後,不管孩子同不同意,願不願意,就冒然做出決定,讓孩子執行。孩子一犯錯,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質問、責罵,繼而施以拳掌,一點耐心都沒有。總是以一種一廂情願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教育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家長開始感覺得心應手,中途就變得怒不可遏,最後則束手無策。孩子則起初承受,繼而反抗,最後叛逆。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家長以長輩自居,把孩子當作附庸,缺乏心與心的交流,教育過程不是心靈的互動。

    我們還看到這樣的家庭教育情景:孩子給媽媽說:我今天要吃披薩。媽媽說:你做十道數學題,就帶你去吃披薩。結果雙方的願望都達成了,但問題是在沒有披薩吃的情況下,孩子是否願意做十道數學題呢?我覺得,這得劃個問號。很多家長都曾使用過這種手段,次數少了可能能起到作用,但時間長了,孩子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大,就會把改正錯誤和學習當成一種砝碼擺在家長面前。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索取與給予的關係,存在交換的企圖,同樣不是心心相印的心靈互動。其教育結果必然讓孩子形成任何事情都要以交換為前提的心理定律,對孩子的學習行為和個人品行的形成絕對沒有好處。

    我只不過列舉了家庭教育中最常見,也是使用最廣泛的兩種教育方式,這兩種方式表現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缺乏教育的基本原剛——心心相印的心靈互動。

    其次,我們來討論家庭教育的起碼目標。

    家庭教育是初始教育,從孩子會說話走路開始就已經注入了家長的教育,等到孩子有個人行為的時候,很多家長已然有了對孩子的期望和想要達到的目標,就開始規範孩子的行為,教孩子數數字、認字、學兒歌、背古詩,有的家長甚至送孩子去興趣班學習技能。這樣重視家庭教育,那麼他們的起碼目標究竟是著重孩子的學習呢,還是品行呢?

    如果認為是學習,可能符合絕大多數家長的心理預期,因為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考上大學,走在人前邊。他們根深蒂固地認為孩子考不上大學,就要混跡於社會底層,社會地位不說,單是生活的艱辛就已經讓人生畏了。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是否等於品行端正呢?不可否認,我們看到有很多學習很優秀的孩子,在大學裡、工作中、社會上做出了與學習成績截然相反的違法犯罪事情,令人驚訝。家庭生活中不善待妻子,不孝敬老人的情況比比皆是。為什麼呢?只有一個原因,家庭教育的起碼目標定錯了

    如果覺得是品行,可能有人會問: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社會上沒地位,掙不上錢,品行能當飯吃嗎?但是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一個家庭永遠的和睦的是什麼呢?是地位和金錢嗎?有些人做官,很有地位,也不缺錢,可一旦鋃鐺入獄,個人要在監獄裡度過餘生,家人則在別人的議論中躲躲藏藏,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傷,孩子的一生都揮不去這樣的陰影。這能稱為幸福嗎?還有些人很有錢,但今天想著找情婦,明天想著換老婆,孩子缺乏管教,一派少爺、小姐作風。要離婚了,或者死亡了,家人常常為錢的分配爭的你死我活,那有幸福可言。所以一個人,一個家庭獲得幸福的基礎是人的品行。

    因此,家庭教育的起碼目標是——品行教育。

    現在我可以表明我的觀點:家長用物質獎勵教育孩子是一方與另一方的金錢關係,是市場上的價值交換,既不符合心心相應的心靈互動,也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那麼,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呢?

    第一,教育的時候,多想想自己的兒時,要換位思考。

    家庭中,父母親說的,子女一定要聽,要做。可子女說的,父母親未必要聽,要做。因為父母常常用成人的經驗、思維判斷子女說的話,做的事。一旦子女不按父母親說的去做,他們就會火冒三丈,不加分析地痛斥一頓。時間長了,父母與子女之間就產生隔閡,子女從此再不給父母親講自己的心裡話。可是,每位父母親都經歷過做子女的時期,難道與子女相處時,就不能想想自己是怎麼做子女的嗎?所以,和子女講話,判斷子女做的事,一定要換位思考。這樣,與子女之間一定不會產生距離與隔閡,子女才能信服父母。

    第二,先聽孩子的陳述和辯解,然後再決定教育的方式。

    傾聽是瞭解對方的想法和目的重要方法。但很多情況下,父母親是不給子女申辯機會的,遑論耐心、認真地傾聽呢?父母親確實要改變聽子女講話的方式方法,放低身段,不要插話,不要打斷,等子女敘述完了,再發表意見,再下結論。這樣做,家庭裡保證一片詳和,子女一定把你視做朋友,所有的心裡話都願意同你講。何愁你說的話子女不信服呢?

    第三,不要老覺得自己是老子,要學會尊重孩子。

    一般情況下,父母親總希望子女尊重自已,覺得這樣才有父母親的尊嚴。殊不知,子女更需要父母親對他們的尊重。彬彬有禮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呈現方式,噤若寒蟬更不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有的關係,最好的關係是相互尊重又親密無間。所以,做父母親的要率先垂範,讓子女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從而達到相互尊重又親密無間的程度。這樣的話,子女一定會對父母五體投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稱要打擊伊朗,以色列真有摧毀伊朗的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