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也許前兩者還存在爭議,但是相比於後一個“康乾盛世”,絕對是領先無數的存在。我個人意見來看,貞觀之治是要比文景之治更加偉大的。

    文景之治是一個與民休息的盛世,基本上奉行的都是不折騰原則。這個時代的治理原則,基本就是不跟老百姓搞事情。因此,雖然說文景之治是中國帝制的第一個盛世,所創造的也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真正的輝煌在他們的子孫漢武帝劉徹那裡。

    而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無非就是靠著番薯和玉米養活了日益膨脹的華人口,在這期間,中國的文治武功並沒有什麼可值得稱道的地方。雖然有乾隆號稱的“十全武功”,其實根本不值一提。

    而貞觀之治,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文治武功都幾乎達到鼎盛的時期,文治上國家安定,四夷賓服,武功上威震東亞,鹹海飲馬所向無敵。此時的長安不僅僅是中國最偉大的城市,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光輝的城市。貞觀之治的光輝,依然是我們復興的目標。

  • 2 # 平沙趣說歷史

    這三者有幾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時出現的,且當時統治者都注意調整統治政策。

    三者所處時代正好卡在了專制社會的三個時間,分別為初期上升,中期接近頂峰,末期趨於沒落,以太陽比喻,應該是八點、十一點以及十七點的太陽。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這是專制社會第一個治世。

    在經歷秦末頻繁的戰爭及四年楚漢之爭後,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在西漢初年,社會經濟幾近崩潰。為了恢復生產力,漢初統治者制定了與民休息的治國方略,整體來說,文景兩帝都承襲了這種方略,只是略有改善。

    在無為而治的大框架下,文景兩帝提倡節儉、獎勵耕織、輕徭薄賦等等。漢文帝和漢景帝都曾削減租稅,最後造成了僅為百分之三的極低稅率。

    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出現了中國皇權社會的第一個盛世,為漢武帝的南征北戰打下堅實的基礎,文景之治也被稱為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很快就做上了皇帝。新皇帝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的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社會治安良好。

    康乾盛世

    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盛世”,之前都是叫治世,唯獨清朝蹦出來一個盛世,但這卻是一個沒落的盛世。

    當然能稱盛世也是有原因的,清朝的GDP絕對遠超之前的朝代,原因很簡單——人多。由於番薯、土豆等作物的大規模種植,被糧食制約的華人口出現井噴式增長,至乾隆末年,人口已突破3億大關。

    然而,人口的增長並沒有和人口素質提高同步,反而帶來巨大的人口壓力,饑民、流民現象頻繁出現。

    康乾盛世,盛的是GDP,具體到個人,則極度不均衡,統治階級佔據了絕大部分利益,廣大群眾則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貧困邊緣。

    再加上思想控制、、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在西方工業革命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清朝還在沉醉於專制社會的餘暉,最終將中國推向了沒落。

    總體來說,我認為貞觀之治最輝煌。

  • 3 # 靜夜史

    康乾盛世。

    請各位看官先把板磚放一放,聽“靜Yes”分析下其中道理。

    首先宣告,“靜Yes”不是清粉,所有歷史觀點唯求儘量客觀。

    那麼,為什麼“康乾盛世”是最輝煌的盛世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社會發展程度“康乾盛世”最高

    我們討厭將歷史上前後相差好幾百年的事物做縱向對比,就好比問建國時期的美國和南北內戰時期的美國以及今天的美國哪個美國更為強大?

    這就有種關羽戰秦瓊的感覺了。

    回到本題中,你說一個2000多年前的中國和1300年前的中國哪個更輝煌、300年前的中國哪個更輝煌呢?毫無疑問康乾盛世的政治經濟水平都比前兩個更高。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康乾盛世成就最大

    文景之治是史書記載的,也是所有人公認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一個字“富”,富到糧食新穀子壓著陳穀子堆出倉外,串錢的線都腐爛端掉了。

    貞觀之治不是史書上記載的第二個盛世,第二個盛世是100年後的開元盛世。但是貞觀時期也是唐朝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治世的典型特徵就是“清”。因為以唐太宗為中心的唐朝統治集體,虛懷納諫,輕徭薄賦,因此唐朝初期出現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的小康局面。

    而康乾盛世是歷史書上記載的最後一個盛世,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盛世,其實這個盛世相比於其他盛世而言既不“富”,也不“清”,而且水分還很多,很多人說這是清粉和滿清遺老們鼓吹出來的盛世,這有一定道理,因為從來沒有一個盛世有超過120年的,超過50年的都不多。但是康乾盛世有著自己的顯著特徵,就是“強”。康乾盛世時期,是清朝猛烈拓展疆土,奠定今日版圖框架的時期。

    我們很多人將今日疆土歸功於解放軍叔叔的奮勇作戰,這種說法固然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清朝和沙俄對北部疆土的拼死爭奪,恐怕進入20世紀,這些原屬於蒙古的土地將盡為沙俄所有,那麼我們還如何開拓疆土呢?

    文景之治是富,漢朝的開疆拓土起於漢武帝時期;貞觀之治徹底平定中原割據勢力,消滅東突厥,但真正消滅西突厥、平定高句麗的,是唐高宗;只有,康乾盛世末期,清朝疆域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的極盛,而且對邊疆控制是前所未有的穩定。

    領土對於一個國家成為大國而言,作用不言而喻,而這是康乾盛世留下了的政治遺產。

    3、康乾盛世影響最為深遠

    這明顯不公平,因為文景之治距今2000多年,貞觀之治距今1300多年,而康乾盛世距今才300多年,就是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康乾盛世影響更為深遠。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秦始皇時代比文景之治更加久遠,但是秦始皇給後代留下的遺產更加深遠,比如書同文、車同軌,比如確立了皇權專制制度,比如確立了郡縣制等。

    而文景之治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黃老之學,即無為而治,在儘量少干預農民生產的情況下,農民積極性提高,最後經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因為從漢武帝開始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意味著從漢武帝時期,中國正式廢棄了黃老之學,而真正確立大一統制度,所以文景之治的除了給後世留下大量的資金和物資之外,基本沒有什麼影響深遠的制度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貞觀之治就更有意思,我們知道封建時代九五之尊,一般能給君王提意見就是莫大的幸事了,能遇到一個虛懷納諫的皇帝就更不容易了。這意味著這樣的盛世本身就是不長久了,一旦李世民駕鶴西去,這樣的盛世也就人亡政息了。

    不過比文景之治好一點的就是,唐太宗對唐朝政治制度作了很多制度性設計,比如完善了科舉和三生六部制等,不過這一制度在宋朝再次變軌。

    相比之下,康乾盛世留下的東西就更不多了,除了領土就是文字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因素——人口,4億多人口。

    今天的很多人,整日宣揚人口太多,環境難以承受,但是殊不知,人口在古代就意味著生產力。不過因為清朝人口相比於前朝格外多,因此也導致人均耕地減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乞丐盛世”。

    雖然是乞丐盛世,但是在經濟發展需要巨大市場的今天,人口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這是康乾盛世打下的基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4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文景之治”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注意我用的是“治世”而非“盛世”,。漢朝是在經歷秦末農民起義的基礎上建立的,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為了恢復生產和發展經濟,漢初的統治者以“黃老無為”作為指導思想,繼承和發展劉邦、呂后“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等措施,同時平定七國之亂,加強中央集權。經過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位皇帝4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國家府庫充盈、餘錢累積。

    同樣的道理,唐朝同樣是在隋末農民戰爭的稽基礎上建立而來。唐太宗李世民在一些賢臣的輔佐下,吸收隋朝滅亡的教訓,勵精圖治,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民族關係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治國措施。李世民在位期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繼續推行均田制;虛懷納諫、任人唯賢、整頓吏治”,唐朝的經濟得到了發展。李世民後期同樣走向奢靡,在用人等方面遠不如從前。唐朝真正稱得上盛世的應該是“開元盛世”。

    我認為應該是“康乾盛世”最輝煌。“康乾盛世”其實是清朝三位皇帝勵精圖治的結果,康雍乾三位皇帝在位一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個盛世。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了頂峰。政治上實現了大一統,疆域空前廣大。經濟穩定增長,出現了繁榮的商業城市,國家府庫充盈。因此,“康乾盛世”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前代。乾隆是康乾盛世由盛轉衰的分水嶺,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為國庫留下了7000萬兩的銀子,乾隆將其敗光了。

    因此,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三個之中,最輝煌的是康乾盛世。

  • 5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無腦,我很好奇這種水的不能再水的問題是如何稽核透過的。

    先說明白,不管從哪個方面,前面兩個都無法同康乾盛世相比。關於康乾盛世的相關問答,我之前已經回答過,現在不想再和上次重複一樣的論述。不過,透過這種問題就可以看出提問者的心態,不過是想要透過一個容易引發爭論(說實話,這種問題根本沒必要爭論)的話題,想要從擁護康乾盛世的回答中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一樣選出一個漏洞狂吠一番,然後宣佈自己勝利,並且到處張揚什麼“康乾盛世是假的”這種腦殘到極點的語句。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要先知道盛世如何去定義。從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歷史規律來看,基本上每個王朝都存在一個或者若干個或長或短歷史時期,即國內外形勢總體穩定,國內人口增加,社會生產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發展,社會文化經濟總體上也得到發展。這種時期可以說是治世。題目那個文景之治,就不應該放進來和康乾盛世比較,康乾盛世時期清朝也是在東亞這一帶橫著走,並且疆域達到了古典中國時期的極致,文景之治漢朝卻無法有效應對匈奴問題。要知道,對征服王朝來說,疆域大小才是反應一個王朝武力、國力是否強盛的關鍵因素。

    至於所謂貞觀之治更可笑,一個數據注水、外鬆內緊、人口都沒有恢復隋朝水平的初唐是如何有臉更康乾盛世比較。對,李世民確實是被稱為“天可汗”,可是為啥僧人玄奘去天竺取經還要偷渡呢,要知道,乾隆早就放開了華人出海禁令;唐朝唐詩確實不錯,可是除了唐詩還有什麼?清朝康乾盛世時期被譽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思想解放的前夜”,這規格是不是比唐朝的貞觀之治高多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唐朝時期西域工匠製造的樂器、武器什麼的,通通被斥責為奇技淫巧,反倒是到了清朝,不僅翻譯、印刷了大量介紹西方科技、數學、文化的書籍著作,還編入了《四庫全書》當中,並客觀承認了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落後於歐洲,號召知識分子學習西學。這比貞觀之治又如何?更何況貞觀之治也是個治世,如何與盛世相對比?尤其是同康橋盛世這個持續了將近百年的盛世相比?

    最後以李治亭教授的論文《再論康乾盛世》作為結尾。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曆史中最輝煌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好的歷史時期之一。

    經濟指數,無疑是衡量社會發展水平的首要標準。康雍乾三朝的經濟主要是農業經濟究竟發展到何種水平,可以從耕地、糧食產量、人口與人均產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據《清實錄》載,雍正二年全國耕地已達8.9億餘畝,已遠遠超過明末崇禎時全國耕地總數6.7億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增至9.5億畝,至乾隆末年,已超過10億畝。人口發展也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已突破1億大關,雍正十二年則為<REC>1.4億,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了3億大關,人均佔地3.5畝。糧食產量約計2040億斤,人均口糧約680斤,如扣除飼料、釀酒、制醬等用途,人均口糧仍達600斤。18世紀末,中國的糧食產量能養活3億人,這一成就,是歷代無法與之相比的。

    財政保持增長的勢頭,其財力雄厚更顯示其經濟繁榮的程度。順治時,入不敷出,根本無積蓄。康熙時,前中期呈增長態勢,至晚年,由於錢糧虧空,庫存銀僅有800萬兩。雍正時大力整頓,雍正五年(1727年)已增至5000萬兩。而乾隆時,常年保持在8000萬兩上下。國家財政充足,施惠於民,實行大規模蠲免錢糧。

    據《清聖祖實錄》統計,從康熙元年到四十六年(1707年),累計免去全國各地錢糧達一億兩白銀。又自康熙五十年為始,各地三年內輪免一週,“總蠲免天下地畝人丁新徵、舊欠,共銀三千二百零六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有奇。”同時,宣佈自是年後所生人丁“永不加賦”。乾隆時,先後四次蠲免全國錢糧,總額達1.2億兩,堪稱中國曆代蠲免之最,突出地顯示了盛世的經濟繁榮,已是不爭的事實。

    康雍乾三朝開疆拓土,中國疆域再次擴大,遠邁漢唐,亦超越元代。清代中國的疆域,其東北地區,北起自外興安嶺以南,東北至北海,東含庫頁島;其西北地區,西至巴爾喀什湖以西;其北部地區,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恰克圖;其南部,至南沙群島;其東部,達沿海地區。清朝盛世時疆域遼闊,形成了空前“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

  • 6 # 侃半山153

    占人口90%的漢族是被奴役壓迫的物件,康乾還盛世個毛線?世界上那個國家盛世是主體民族被奴役壓迫的?拜託介紹一個。大興文字獄的時期,廣大百姓都噤若寒蟬,唯恐那句話說錯,那本書寫錯了,就被株連九族的時代。你們說:這是康乾盛世?要臉嗎?

  • 7 # 賀灝

    華人自古都有盛世的夢想,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雍乾盛世。題主提出了此三大盛世那一個更輝煌?我個人以為公元627~649年的貞觀之治最為輝煌。

    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登基三個月的李世民召開了一場當時大部份要員參加的御前政論會議。會議與自古理政得失為主題,希望群臣們為本朝的發展建言獻策,在會上魏徵建議,為政之道在於治吏,只要官場風氣清廉,人心世道自然清平。李世民對此論深以為然,不久即命房玄齡主持審並三省六部的職官,裁汰冗員,派李靖等十三位黜陟大使巡查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刺史、都督等地方官員,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之上,做為獎懲升降之依據。規定五品以上京官輪流值班中書省,以便隨時

    可垂詢施政之得失,民間之疾苦,政府行政效率極高,官吏皆自律廉潔,貞觀時期太宗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貪汙瀆職的現像已是歷朝歷代最少的時期,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基本消彌貪汙的一個時代,這也是李世民最了不起的作為之一。

    貞觀之世,官吏多清謹。制卸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滑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欺凌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此間古昔未有也。這段唐人的描述,詮釋了何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真實場景,作為現代的我們也不得不心嚮往之,難怪的多少次夢迴唐朝。

  • 8 # 靈石蘊

    大漢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是史學家對漢文帝劉恆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執政期的總評

    民政制度,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稅率從十五取一降到三十取一,在兩帝交接期,做到不收稅程度;對外減少戰爭,與鄰和睦,做到了少徵召。農耕方面,勸令地方官員親自下田,帶領百姓一起勞作,也作出一些比賽獎勵政策,比如地種的好,獎勵田若干等

    吏治方面,不主張頻繁調動官員,一般官員都能長久執政某地,處理事情時,奉法循理又兼顧民風人情,親切和氣。由次文帝乘車出遊,被一男子無意衝撞,官員處理時,直接罰錢了事,文帝不滿意,官員說,按照法律就是這麼判的,不能因為你是皇帝就加重他的罪責……

    法制方面,廢除一些苛法,減輕刑罰,比如肉刑、連誅罪、以及誹謗罪等都被廢了,百姓也不會因言獲罪;關於律法,文帝有個指導原則,罪疑者予民,放到現在的說法就是疑罪從無。討論律法問題時,文帝有個觀點,大體是律法雖然是引導人們做事,但也有好有壞,老百姓厭惡的法,就是惡法,需要改進。景帝時,強調謹慎用法,用法公正

    政體方面,加強中央實力,緩慢削弱藩王勢力,比如實行侯國罷貢獻制,切斷封國和中央官員金錢聯絡等。文帝時想削藩,但實力不足,劉恆自己都是藩王起兵推上的帝位,只能隱忍。當時賈誼上了治安策,提出封國危害以及治理辦法,為避免藩王猜忌,文帝把賈誼貶的遠遠的;景帝時提出“削亦反,不削亦反,不如早削“的晁錯,更被腰斬。不過文景之治中後期,中央勢力已成,三月平定了七國之亂。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根據治安策,搞出個推恩令,直接瓦解了藩王根基

    外交方面,延續親善鄰邦,穩定邊防政策,對待匈奴一面繼續嫁女和親,一面募民實邊,興建馬場36所,養了三十多萬匹馬

    對於文景成果,史書有一句話形容: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雖然武功不足,不過其成果給下個皇帝帶來十足底氣:“從今往後,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這個皇帝叫劉徹,劉徹之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國外的唐人街可以說明一切。大清的康乾盛世,國土面積和人口,這兩點值得肯定,但看過的史料,總讓我感覺那時候的人,像屠宰場裡的羊,這種盛世,我愛不起來

  • 9 # 歷史百家爭鳴

    在中國歷史上,對於某個王朝中政治經濟方面比較繁榮的時期,我們都習慣稱之為“盛世”或年號加上“之治”,像歷史上有“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這幾個都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繁榮時期。那麼,這三個中,哪個更輝煌?

    最輝煌的應該是“貞觀之治”,因為貞觀之治時期,唐朝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唐太宗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建立了架構清晰的三省六部制,在經濟上唐太宗輕徭薄稅,最大程度上考慮到了百姓,而且還大力發展生產,支援商業的發展。“貞觀之治”最令人稱讚的還是唐太宗對外政策,唐太宗有著鮮卑族血統,所以他沒有對外過於保守,他在民族關係上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還積極與亞洲國家交好,日本每年都會派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可見唐朝的影響力之大。而“文景之治”是漢朝在經歷了數十年戰爭之後,政府不得不採取黃老無為的學說來恢復國力,文景之治最突出的就是恢復百姓生活,文景之治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正是這個盛世才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不過文景之治沒有貞觀之治涉及的方面廣,所以文景之治比不上貞觀之治。

    康乾盛世更比不上貞觀之治,因為康乾盛世時,中國是個封閉的社會,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壓根不跟其他國家進行交流,雖說康乾盛世經濟得到發展,但是盛世之下暗藏著許多危機,而貞觀之治對外開放的程度是康乾盛世遠不能比的,所以貞觀之治最為輝煌。

  • 10 # 靜夜思160519196

    其他兩個已經爛大街就不說了,康乾盛世是什麼鬼⊙▽⊙康熙末年,社會問題和引發的各種矛盾已經相當尖銳,雍正嘔心瀝血,撥亂反正才讓帝國走上正軌,沒有雍正的十四年哪裡有乾隆敗家半個多世紀。一個敗家子的時代竟然也稱盛世,只能說這個敗家子生在一個好時代,不管怎麼敗家都不會亡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臥龍生寫得最好的作品是哪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