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窺探心理學

    抑鬱症固然可怕。但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認知缺乏、更是我們錯誤對待抑鬱症的態度和方式。

    一,求助專業人士治療,考慮吃藥,或者採取精神治療法,比如說有音樂治療法,藝術治療法和寵物療法。

    二,改變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表,多運動,減少高糖分食品和快餐,多吃蔬果多喝水。重新修飾自己的儀容,維持良好的社交圈,多與能給你正能量的朋友交往。

    三,調整你的行為,發展一個愛好,或者飼養寵物,充實自己。做一些讓你開心的事,比如煲劇。寫日記,把不開心的情緒發洩出來。嘗試去幫助他人。

    四,改變你的負面思維模式,把抑鬱的過程看作是一個慢慢進步,逐漸好轉的過程,你可以嘗試找一個可以學習的榜樣,看看他們以往是如何應對抑鬱症的。另外,善待自己,記住,你是有價值的。列出那些讓你憂心的事情,然後一一對應寫出解決方法,比如,沒有支付的賬單讓你困擾,你可以列出哪些方法可以支付賬單。改變負面思考方法,承認那些負面情緒最終都會過去,列出你的優點,你並非一無是處,從小事開始改變,哪怕一開始很困難。清楚這種負面思考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不是你的內心一直有一套像自動程式那樣的思考框架,是不是隻要碰到負面的事情,一開始就假設都是自己的錯,是不是由於以前發生了類似的事,喚起了類似的痛苦情緒。

  • 2 # 解憂心理醫生

    我怎樣看待抑鬱症?抑鬱的核心症狀包括深度悲傷或不能體驗到快樂。三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抑鬱症的不同解讀!

    精神分析發展史上從古典精神分析到自我心理學,再到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歷程中,對於抑鬱症的研究最為重要的三位貢獻者: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溫尼科特。

    (一)古典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對抑鬱症的解讀

    弗洛伊德是首位將抑鬱狀態與正常的哀傷反應進行比較的學者,他於1917年發表的“哀傷與抑鬱”一文是其關於抑鬱症研究的唯一文獻,他希望“透過比較哀傷和抑鬱來進一步理解抑鬱的性質”。

    哀傷和抑鬱的差異

    弗洛伊德指出,哀傷通常是對失去所愛之人或是失去某種抽象事物的反應,儘管哀傷涉及對生活的正常態度的嚴重偏離,但是不會被視為病理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解決。但是,同樣的影響在有些人那裡引發的不是哀傷而是抑鬱。

    哀傷和抑鬱在症狀上的主要區別是:在哀傷中是沒有自尊的擾動的,而在抑鬱裡卻有對自尊的明顯貶低。我們也會觀察到這兩種狀態的差異:在哀傷情境中,人們會體驗到外部刺激(如喪失重要他人)的逐漸減弱;但在抑鬱狀態下,自我逐漸消融或毀滅,像漫長冬日,貧瘠而毫無生氣。哀傷會隨著情緒的緩解逐漸平復,抑鬱卻始終縈繞於心、綿延不絕。

    為什麼有些人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平復哀傷, 而有些人則深陷抑鬱無法復原呢?弗洛伊德注意到,抑鬱和哀傷一樣,也可以是對喪失所愛客體的反應,但刺激的原因不同,抑鬱存在的是一種更為想象化的喪失。他提出,哀傷的過程主要發生在意識層面,而抑鬱則主要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因為抑鬱者無法在意識層面理解自己喪失的東西。

    抑鬱者的“憤怒轉向自身”

    與哀傷不同的是,抑鬱者充滿了對自我的責備和詆譭,這讓人無法理解,這種“憤怒轉向自身”是怎樣發生的呢?弗洛伊德認為,客體選擇也就是力比多附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然後由於來自這個被愛者的真實的輕視或失望,這一客體關係被擊垮了,但是獲得自由的力比多並沒有置換到另一個客體上,它被撤回到自我中,服務於建立自我與被拋棄的客體的認同。這種從客體投注轉向自我投注的變化就解釋了抑鬱者緣何興趣減退、快感缺失,而對自我卻極為關注,彷彿陷入了自責的漩渦。

    抑鬱者的自毀傾向

    弗洛伊德還指出,抑鬱者表現出的強烈的自毀傾向,是對客體以及自我的愛恨矛盾情感加以強化的結果。同時,抑鬱者的自我譴責之中也帶有對客體的攻擊,它源於對自己和客體的施虐和仇視傾向,透過得病的方式,對原始客體進行報復,折磨他們所愛的人,而無需直接表露內心的仇恨。因此,抑鬱者的自我懲罰在潛意識層面也是攻擊客體並實施報復的一種方式。

    (二)自我心理學家雅可布森對抑鬱症的解讀艾迪斯• 雅可布森(Edith Jacobson,1897-1978)把驅力理論、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加以整合,在臨床治療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獨具特色的自我心理學的抑鬱理論。

    抑鬱症的病理

    雅可布森提出,抑鬱包含四個要素:自體意象(self representation)與客體意象 (object representation)的區別、認同、內驅力和自尊。許多情況會引起抑鬱,最常見的原因是因愛的客體的喪失或幻滅而產生的挫敗體驗。這引發了一種憤怒、敵意以及攻擊的反應。然而,敵意並不會使兒童或成人重新獲得力比多的滿足,失望使得兒童或成人貶低愛的客體。

    同時,兒童或成人體驗到一種對自體的貶抑以及自我價值感的喪失。由於自體意象和客體意象間的緊密聯絡,指向客體意象的攻擊性會轉向攻擊自體意象。因此,對於客體的攻擊性貶低變成了對自體的貶低,同時也降低了自尊。

    抑鬱症的治療

    雅可布森提出抑鬱症治療的4個階段:(1)最初虛假的移情成功階段;(2)隱藏的負性移情階段;(3)危險的內射防禦和自戀退縮階段;(4)最終逐漸建設性地解決衝突階段。

    (三)客體關係理論家溫尼科特對抑鬱症的解讀唐納德• 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896-1971)是英國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獨立學派”的領導者。在臨床上引起他巨大興趣的是個體主觀體驗的質量,如內在現實感、個體意義感和自我體驗的真實感。他觀察到很多患者,他們是那些行動或功能表現得像正常人,但卻感覺不到自己像個人的人。他用“虛假自體障礙”(falseself disorder)來表述這種心理病理的特徵,並闡明其與抑鬱症的關聯。

    虛假自體產生的原因

    溫尼科特將成年患者身上的虛假自體障礙和他在嬰兒生命早期觀察到的母嬰之間的互動變化聯絡了起來,最重要的是母親對嬰兒的需要所做出反應的特性。

    虛假自體障礙是“環境缺陷障礙”,一個不夠好的母親不能執行嬰兒的全能要求,因而她不斷錯過嬰兒的表情;相反,她給出自己的表情,讓嬰兒順從。嬰兒對母親表情的順從將導致嬰兒與自己自發的、賦予生命以意義的核心保持一種隔離狀態。

    虛假自體會順從地按照環境的需要進行活動並建立虛假的關係。虛假自體隱藏了真實自體,使其不能自然地活動,不能真實和真誠地表達自己。順從總是與虛假自體結伴同行,順從與絕望和無意義相連。

    虛假自體與抑鬱症的關聯

    在虛假自體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兒童不能體驗到關係中的安全和相互滿足,他在取悅母親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逐漸與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情緒失去了聯絡,失去了對自己真實感情的認識、熱情、清晰感和意義感。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非常好的學生,擅長母親讚許的活動,但是對母親想要他做的事情,內心深處感受不到愉悅或滿足,因為他並不是為自己做這些,而是因為他覺得這些是母親認為重要的。

    長大成人後,這些人與世界的聯絡是透過一個順從的外殼,他們容易猜疑,傾向於退縮,只能透過保護性的外殼與他人進行交流,這一外殼明顯具有強迫性和順從性,但卻割裂了與朋友有意義的聯絡。順從的結果是發展出虛假自體,他可能外在表現得成績斐然、強大無比,但與他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卻大相徑庭。外在表象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空虛、無價值和無意義,最終的結果就是抑鬱症。

    啟示

    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溫尼科特分別代表了精神分析的發展譜系上經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的最高成就,他們從深度心理學的不同視角解析抑鬱症,擴充套件和深化了我們對於抑鬱症的理解。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抑鬱者對自己的憤怒與攻擊本質上是對客體的憤怒與攻擊,那麼我們可以幫助患者識別自己的憤怒起源,扭轉抑鬱的病理性過程。 雅可布森提出了治療的四階段理論,幫助我們看到對抑鬱症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而有起伏的過程,想要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溫尼科特提出的虛假自體概念是一個有用的臨床概念,按照他的觀點,如果抑鬱是因為早期環境的缺失造成虛假自體和無價值感的發展,那麼治療要與此相反,需要提供一個支援性的環境,瞭解和理解患者的內在需要和願望,並做出敏感的迴應,使患者自發的主觀經驗不斷得以浮現,使中斷的自我發展可以在這個環境中重新進行。 三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觀點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補充,構成理解抑鬱症的動力學框架,這個框架對於從事心理治療的臨床工作者理解抑鬱症者以及他們與治療師在治療關係中的互動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來源大話精神,特地分享過來)

    透過三位心理學家的的治療觀,我們可能有些認識。希望大家看了有些啟發。

    我對抑鬱症的治療,持積極樂觀態度。

    因為在我10年來的學習和諮詢,系統看了抑鬱症的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心理學史上各大師對抑鬱症的治療,比如榮格治療抑鬱症,自己也接待併成功治癒數百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治療成功的表現主要有: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擁有較多精力和興趣,並且付出更多努力,也包括體驗到正面情感的時間變得更多了。

    核心症狀包括深度悲傷或不能體驗到快樂。 其實抑鬱症是非常好治的心靈感冒,可以好的!

    治療它,首先要確保安全,因為抑鬱症可能會自殺,那麼有陪伴就降低很多。 讓後就是專業治療!

    那什麼是對抑鬱症者真正有效的陪伴?

    很多抑鬱的朋友都會碰見的人之常情式的安慰。而這些,對他們,有時的確沒有什麼用,甚至會適得其反。

    曾經一位抑鬱的朋友告訴我:當我感覺不好時,請不要用“比較”和“規則”告訴我應該快點好起來,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傾聽我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感到我不是一個人。

    所以,請謹慎對待抑鬱症的朋友,讓他們體會到接納和愛。

    真正有效的陪伴是:適當的距離、適當的空間、適當的關注,鼓勵他們向專業人員求助,給予足夠的時間等待他們慢慢好起來。

    抑鬱症的治療:抑鬱症治療是用藥物還是心理治療?

    我的建議

    1,由醫生評估,如果重先用藥物,用藥物先控制症狀,好比有人發瘋,先給打針麻藥再說,安全第一,然後考慮副作用。

    2,有了1,儘量用心理治療。

    歷史上很多天才藝術家都有抑鬱症,並獲得心理醫生的治療而康復!

    希望在未來,抑鬱症對人類的意義是把敏感的藝術稟賦高度提純,把病理的軀體症狀儘量弱化。我們都能坦然自若,甚至驕傲自豪地說:“我有抑鬱症”!

  • 3 # 霍體清

    你怎樣看待抑鬱症?

    現在抑鬱症患者很多,尤其是青少年抑鬱症患者發病率很高,造成很大的痛苦,也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更影響一個人正常的成長髮展。而現在的治療方法普遍低效,造成很多人病程遷延,給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極大的損失和負擔。

    抑鬱症的核心就是患者本人認為自己不行,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眼前的問題,眼前的問題太難了,別人都比自己強,自己的將來也是一團糟,一片黑暗,沒有任何希望,並且把這些所謂在大腦反覆執行,成了自動化思維。

    抑鬱症的核心是焦慮,焦慮會伴隨很多症狀,如軀體症狀,睡眠障礙,人際交往退縮,能力下降,內分泌失調,體質變差,免疫力下降等等。

    解決焦慮,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要讓患者本人看到自身的優點和長處,不斷實踐,家人都鼓勵配合,就能走出來。

    心理疾病,實際就是認知思維問題,只要引導方法對了,完全可以康復,但有的方法,如按摩、針灸、安慰、旅遊、換工作,買房子,結婚等等,都是緩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 4 # 軍機處留級生

    不時感到沮喪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但是當絕望和絕望之類的情緒佔據上風並且不會消失時,你可能會有抑鬱。抑鬱症不僅僅是對生活中的掙扎和挫折的悲傷反應,它還會改變你在日常活動中的思維、感覺和功能。它會干擾你工作、學習、吃飯、睡覺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試圖度過這一天可能會讓人無法承受。

    雖然有些人把抑鬱描述為“生活在黑洞裡”或者有一種即將來臨的厄運的感覺,但其他人卻感到毫無生氣、空虛和冷漠。男人尤其會感到憤怒和不安。然而你經歷抑鬱,如果不治療,它會成為一種嚴重的健康狀況。不管你感覺有多絕望,你都能變得更好。通過了解你抑鬱的原因,並認識到抑鬱的不同症狀和型別,你可以邁出第一步,感覺更好,克服問題。

    抑鬱症的症狀和體徵

    抑鬱症因人而異,但有一些共同的跡象和症狀。

    無助和絕望的感覺。暗淡的前景——沒有什麼會變得更好,也沒有什麼可以改善你的處境。

    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你不再關心以前的愛好、消遣、社交活動或性。你已經失去了感受快樂和快樂的能力。

    食慾或體重變化。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

    睡眠會改變。要麼失眠,尤其是清晨醒來,要麼睡過頭。

    憤怒或易怒。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暴力。你的容忍度很低,脾氣暴躁,所有的事情和每個人都讓你緊張。

    能量損失。感到疲勞、乏力和體力枯竭。你的整個身體可能會感到沉重,即使是小任務也會讓人精疲力盡,或者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自我厭惡。強烈的無價值感或負罪感。你嚴厲地批評自己感知到的錯誤。

    魯莽的行為。你從事逃避現實的行為,如濫用藥物、強迫性賭博、魯莽駕駛或危險運動。

    注意力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做決定或記不住事情。 無法解釋的疼痛。身體不適的增加,如頭痛、背痛、肌肉痠痛和胃痛。

    抑鬱症通常因年齡和性別而異,症狀因男女、年輕人和老年人而異。

    男性抑鬱症

    沮喪的男人不太可能承認自我厭惡和絕望的感覺。相反,他們傾向於抱怨疲勞、易怒、睡眠問題以及對工作和愛好失去興趣。他們也更有可能經歷憤怒、攻擊、魯莽行為和濫用藥物等症狀。

    女性抑鬱症

    女性更容易出現抑鬱症狀,如明顯的負罪感、過度睡眠、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女性抑鬱症在月經、懷孕和更年期也會受到荷爾蒙因素的影響。事實上,產後抑鬱多達七分之一的婦女在分娩後患有抑鬱症。

    青少年抑鬱症

    易怒、憤怒和激動通常是最明顯的症狀抑鬱的青少年——不是悲傷。他們也可能抱怨頭痛、胃痛或其他身體疼痛。

    老年人抑鬱

    老年人傾向於抱怨抑鬱症的身體症狀,而不是情緒症狀和體徵:如疲勞、無法解釋的疼痛和記憶問題。他們也可能忽視自己的外表,停止服用對健康至關重要的藥物。

    抑鬱症的型別

    抑鬱有多種形式。儘管定義抑鬱症的嚴重程度——無論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可能很複雜,但知道自己患有哪種抑鬱症可能有助於你控制自己的症狀並獲得最有效的治療。

    輕度和中度抑鬱症

    輕度和中度抑鬱是最常見的抑鬱型別。輕度抑鬱的症狀不僅僅是感到憂鬱,還會干擾你的日常生活,剝奪你的快樂和動力。這些症狀在中度抑鬱中會加劇,並會導致自信心和自尊的下降。

    複發性輕度抑鬱症

    心境惡劣是一種慢性“低度”抑鬱症。儘管你可能會有短暫的正常情緒,但總有一天,你會感到輕度或中度抑鬱。 心境惡劣的症狀不如重度抑鬱症的症狀嚴重,但它們持續時間很長(至少兩年)。 有些人在心境惡劣的基礎上還會經歷重度抑鬱發作,這種情況被稱為“雙重抑鬱”。 如果你患有抑鬱症,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一直都很沮喪。或者你可能認為你持續的低落情緒是“你本來的樣子”。

    會讓你更容易抑鬱的風險因素

    抑鬱症最常見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的結合,而不是單一原因。以下是使你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因素的例子:

    孤獨和孤立 孤獨和抑鬱之間有很強的關係。缺乏社會支援不僅會增加你患抑鬱症的風險,而且患抑鬱症會導致你遠離他人,加劇孤獨感。有親密的朋友或家人可以幫助你保持對問題的看法,避免獨自處理問題。

    婚姻或關係問題。雖然一個強大的支援性關係網路對於良好的心理健康、煩惱、不快樂或虐待關係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增加你患抑鬱症的風險。 最近緊張的生活經歷。重大的生活變化,比如喪親、離婚,失業,或者財務問題經常會帶來巨大的壓力,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

    慢性病或疼痛。不受控制的疼痛或被診斷患有重病如癌症、心臟病或糖尿病,會引發絕望感,甚至導致抑鬱。

    抑鬱症家族史。因為它可以在家庭中傳播,很可能有些人對抑鬱症有遺傳易感性。然而,沒有單一的“抑鬱”基因。僅僅因為一個近親患有抑鬱症,並不意味著你也會。你的生活方式選擇、人際關係和應對技巧和遺傳學一樣重要。 個性。無論你的性格特徵是從父母那裡遺傳的,還是生活經歷的結果,它們都會影響你患抑鬱症的風險。例如,如果你傾向於過度擔心,對生活有消極的看法,高度自我批評,或者自尊心不強。 幼兒創傷或虐待。早期生活壓力,如童年創傷、虐待或欺凌會讓你更容易受到未來健康狀況的影響,包括抑鬱症。

    酒精或藥物濫用。藥物濫用通常會與抑鬱症並存。許多人使用酒精或藥物作為自我調節情緒或應對壓力或困難情緒的手段。如果你已經有患抑鬱症的風險,濫用酒精或藥物可能會讓你崩潰。還有證據表明,濫用阿片類止痛藥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

    應對抑鬱

    向其他人伸出援手。孤立助長抑鬱,所以聯絡朋友和所愛的人,即使你感到孤獨或者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與某人面對面談論你的感受這一簡單行為會有很大的幫助。你交談的人不一定能治好你。他們只需要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不會分心或評判你的人。

    快走。當你沮喪的時候,僅僅起床似乎就讓人望而生畏,更不用說鍛鍊了。但是經常操練在對抗抑鬱症狀方面可以和抗抑鬱藥物一樣有效。散散步或放點音樂,四處跳舞。從小活動開始,從那裡開始積累。

    吃促進情緒的飲食。減少對情緒有負面影響的食物的攝入,如咖啡因、酒精、反式脂肪,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增加情緒增強營養素,如ω-3脂肪酸。

    想辦法再次融入這個世界。花些時間在大自然中,照顧一隻寵物,選擇一個你曾經喜歡的愛好(或者開始一個新的愛好)。起初你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當你再次融入到這個世界時,你會開始感覺更好。

  • 5 # 無名胡說

    有抑鬱症的人大多善良,且易反思自己,反思多了抑鬱就來了。

    生為凡人,哪有那麼多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是遠離抑鬱症的終極武器。

    娛樂圈中,令人矚目的光彩耀眼的明星且不說,張國榮,喬任梁,雪莉等等,這些已受抑鬱症侵害的明星就時常有,而未走到最後一步的,得了抑鬱症的更是多如繁星,我們普通職業的人,得了抑鬱症的也不在少數呀。

    繁雜、匆忙的生活無法放緩,我們心靈的空虛找不到充實的內容,每個人好像都在忙碌,卻又不知道究竟在忙些什麼。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充實自己的生活,接受不完美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多給自己點時間,放緩自己的腳步,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

    另外,對於已有抑鬱症或有此傾向的人,建議諮詢專業的心理專家,多與朋友交流溝通,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出去走走,給自己的心靈來一次洗禮。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無非是笑笑別人,被他人笑笑,沒什麼大不了的。

  • 6 # 空是最後的結論

    抑鬱的人本質上就是活的不能心安理得。一懶遮百醜,懶比一切信仰都強大,懶人是不會抑鬱的,因為他們懶得抑鬱,甚至懶的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來湊湊熱鬧提個問題,同樣是大清官包拯和海瑞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