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斗維斟
-
2 #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古代的兵役制度。春秋時期,國家之間的戰鬥並不多,主要是爭奪霸權,並不是要進行大規模兼併。所以,戰爭所需要的人數並不多,耗損也不大。戰國時期,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戰爭也越來越頻繁。這樣諸侯國為了保證自己的兵源,就開始大力著手自己本國內的軍隊建設。首先,當兵成為義務。秦國規定百姓需要服兩次兵役,不執行會有非常殘酷的懲罰,這就保證了國家的常備兵員。
第二、服兵役的條件開始放寬。西周時期,男子滿七尺才可以承擔兵役。但是,到了後來的楚國,這個標準放到了五尺。從年齡上看,也從20歲下降到了17歲。長平之戰時,秦國徵發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支援前線。而對手趙國甚至將部分十二三歲的小童發到前線。在之後的邯鄲保衛戰中,趙國的孩童士兵更多。這也是兵役人數開始激增的原因。
第二,國家大力鼓勵生育,多數國家的人口,開始暴漲,特別是相對和平,土地肥沃的地區,人口生育率顯著提升。
第三,車兵與步兵依然是戰爭中的主角。雖然,趙國試行“胡服騎射”騎兵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缺乏大規模的馬匹,所以步兵與車兵依舊是戰爭中的主要角色。甚至到了漢初,車兵也依舊很重要,大名鼎鼎的樊噲就是漢王劉邦的參乘(戰車右側的警衛)。
所以,這就致使戰國時期的人口開始大規模的上漲,士兵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
3 # 山家往事
晉文公,是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位霸主。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其文治武功方面自然是令其他諸侯望塵莫及。那他晉級霸主的城濮之戰,動用了多少士兵呢?
楚方:四萬二千餘人;晉方:三萬兩千五百人。
這場戰鬥發生於公元前632年,算是到了春秋中期了,加起來也不過七萬五千人。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僅是晉楚兩國兵馬,這是兩個集團的對決,當時能參戰的諸侯基本都去了,說是舉國之力也不算為過。
再看看兩百四十年之後計程車兵數量對比:
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斬首魏韓聯軍二十四萬;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斬首魏軍十三萬;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秦軍出兵六十萬,趙國四十五萬問題來了,各國軍隊數量為何急劇增長呢?
一、兵員集中春秋到戰國,諸侯整天打來打去的,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過程。春秋初期,諸侯林立,每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兵馬,到了戰國時期,當年那些吃小魚的魚,已經長大了,能左右時局的,也就是那七雄了,地盤大了,所需士兵數量也必然增加,即便是不增員,所兼併的這些小的諸侯國計程車兵加起來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二、“閒人”增加這裡的“閒人”,不是指遊手好閒的人,而是那些不用從事稼穡就能活著的人。閒人的增多,必然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結果,也就是說,戰國末期和春秋初期,社會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點我們其實可以從賦稅上就能看出來。
《孟子·滕文公上》:“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也就是說,春秋初期,稅負是百分之十一,而且那個時候基本是用糧食做稅金。如果畝產一百斤的話,繳納11斤糧食就可以了,想想看,這個比例真是低啊,那個時候的奴隸還是挺幸福的,交點公糧就行了,還不用上戰場。
幾百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鄭國渠修好後,關中平原那片鹽鹼地居然變成了沃野!一鐘的重量,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就是八百斤!
在我們的印象中,兩千多年前,畝產也就兩三百斤的樣子吧,但沒想到人家秦國做到了八百斤,這個數字怕是幾十年前我們都達不到,活該秦國兼併天下。
如果還是按照十一這個數字徵稅的話,怕是沒人去打架了,整天擺弄那片田產,就足以過上優渥的生活了,加稅勢在必行,這樣才能分出更多的人幹別的活兒,比如從軍。
三、兵源擴大在春秋初期,諸侯間的戰鬥類似於“單挑”。我們在看古代戰爭劇的時候,兩軍疆場相遇,先是雙方帶頭大哥比劃一陣子,然後開始混戰。
實際上這是從周代演變過來的“軍禮”,那個時候,你把人家打敗了,就要開始計數了,如果對方跑出五十步開外,你笑笑也就算了,千萬不能追殺,畢竟,這事兒犯規,點到為止。
彼時,奴隸還沒資格上戰場,頂多就是做點後勤工作,你給奴隸發放武器,萬一他們“倒戈”,那就不好了,商紂王驅使奴隸對抗周武王,奴隸們轉身就殺奔自己來了,血淋淋的例子,大家都怕呀。
但是,後來就有人破壞規矩了,泓水之戰,宋襄公舉著“仁義”的大旗,被楚軍打了個稀爛,自己也重傷而亡,顯然,這規則已經不行了,有人開始不講理,用拳頭說話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貴族畢竟有限,他們戰場丟命,那豈不是便宜奴隸了?於是玩法也跟著變了,各個諸侯國廢掉奴隸制,大家都是國民了,保家衛華人人有責。
到這裡,兵源的口子徹底被開啟,各國抽丁比例不一,大致在十抽一到五抽一之間。比如秦國兼併六國前夕,大概是六抽一,王翦調走六十萬滅楚,此外還有二十萬駐守九原,藍田大營尚存十萬作為機動力量。
結束語應該說,兵員數量的增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社會變遷、規則更替的綜合影響的結果,其實,春秋戰國幾百年,天下早就厭戰了,兼併諸侯成為各國的目標,增加兵員便成為必然的選擇。
-
4 # 故紙匯
第一個原因,春秋時代,本身諸侯國的規模都是很小的。
很多諸侯國的統治區域基本就是現在一個縣那麼大。而當時的人口規模又很小,所以諸侯國的軍隊最多不過幾萬。
第二個原因,當時實行分封制,國君把土地和人口又分給了大臣,大臣才是資源的實際掌控者,國君要想擴軍必須取得大臣的諒解。而大臣對此恐怕並不是很熱衷。
第三個原因,很多人口是奴隸,是排除在當兵之外的,所以適齡兵源又少了很多。
第四個原因,當時的經濟很不發達,無法支援大規模的軍隊
到了戰國時代這些原因很多消失了
第一,透過不斷兼併,只剩下七雄等強國,規模很大
第二,分封制瓦解,郡縣制實行,國王直接統治百姓,可以掌握的資源大大增多;
第三,奴隸被自耕農和僱農代替,加上經濟發展人口增多,可以有更多的兵源;
第四,廢井田之後,地主和僱農出現,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可以更好的提供後勤保障。
-
5 # 凌煙閣論史
最根本的原因,生產力改變了生產關係,平民崛起。春秋時期諸侯只能向下級貴族徵兵,戰國時諸侯可以直接向數量龐大的平民徵兵。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從分封制貴族社會向郡縣制平民社會轉變的重大歷史時期。這個轉變的基礎是生產力的變化,生產力變化又使生產關係隨之變化,最終,諸侯徵兵的兵源隨之大幅度擴大。
一、背景:生產力促使生產關係變化春秋時期,土地與經濟的形式還是“井田制”。到了春秋晚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生產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農民不用在井田上幹活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於是好多農民就從貴族的土地上離開,出去自己開墾一塊地,這樣不但自由了,還活得比原來更好。
從井田制的土地約束,到私田制的平民自主生產,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重大變化。鐵器與牛耕的普及,使這會的構成關係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這個改變就是:原來的貴族莊園漸漸衰落,而農民聚居的村落日漸增多。貴族的力量在衰落,平民的力量在增強。
(井田制)
二、變法:層層分封改成國君直接面對平民百姓,兵源大增社會生產關係的重大改變,催生了社會治理隨之改變。這就是戰國開始各國變法的邏輯。
原來,諸侯國君向下分封大貴族,大貴族再向下分封小貴族。提供軍隊是各級貴族對上級貴族的義務。
(國君到貴族的層層分封制)
國君如果想打仗,就需要向下級貴族提出要求,讓他們提供軍隊。下級貴族自身有一些人馬,然後再向下一集貴族徵兵。
春秋時還有一個特點:打仗是貴族的事情,平民沒有資格參與。因此,各級貴族子弟構成了軍隊,從軍官到士兵都是有貴族組成。
貴族人員組成、自負裝備成本,因此,國君所能徵集來的軍隊是有限的。因此,常見上古以及西周時的戰爭,有幾千人的軍隊參戰,這規模已經算得上龐大了。
既然兵源是貴族構成,還要自己負擔成本,這樣下級貴族對戰爭的積極性就不高。因此,國君無法組建大規模的軍隊。
但是,現在社會生產關係變了,貴族衰落、平民崛起了。
社會的結構大致變成這樣:
(社會由國君直接面對平民)
這樣一來,原來的政治制度就不適應新的社會關係了,因此,各國先後開始變法。變法越徹底的,國君力量就越強。
變法就是用各種制度激勵平民參與國家的各項活動,主要就是“耕和戰”。
耕還好說,戰是玩命,老百姓不願意怎麼辦?那一個是國家暴力脅迫,另一個就是制度激勵。比如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根據殺敵數量給予不同的爵位,簡單明瞭。而爵位就是經濟利益和地位的代名詞。
這樣,兵源成百上千倍地擴大,平民產業打仗的積極性也有了,幾十萬數量的大規模軍隊就能建立起來了。
三、擴大軍隊的必要性:戰爭目的變成了滅國,戰爭方式變為儘量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國君因此有必要設立幾十萬規模的軍隊。春秋時期的戰爭,各國依然還有道義可講,戰爭的目標主要是大國維持當時的國際秩序,即“尊王攘夷”。大國強國的戰爭目標並不是侵佔別國領土或者滅國,而是為了當時人們心中的道義:尊崇周王室,反對夷狄對中原各國的侵害,幫助弱小國家反抗侵略甚至復國。
春秋時期戰爭具體形式也與後來不同。由於軍隊是由貴族組成,戰爭方式是按照一定的“禮”進行的,按規則開打之後,打到一方認輸為止。春秋時戰爭並不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幾乎類似點到為止。
而到了戰國時,戰爭規模急劇擴大,戰爭目標也變為佔領別國土地。這種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生產力提高,人口大量增長,各國都覺得有必要擴張領土;其次,國君的個人野心和征服慾望在膨脹。
這導致戰國時期的戰爭與春秋時期大不相同。戰爭的方式從點到為止改為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一直殺到一方無法承受為止。同時,士兵來自受到變法激勵的平民,也有殺敵的動力。
戰爭的目標就是佔領領土、直至滅國。既然到了國家生死存亡的地步,那當然要拼盡全力。因此,戰爭的規模空前擴大,慘烈程度也空前提高,動輒數十萬人廝殺,一場戰爭下來雙方可能死傷幾萬甚至幾十萬人。
(戰國時的慘烈戰爭)
結語:從春秋到戰國時代,諸侯擴大軍隊的規模,既有條件也有必要春秋到戰國時期,正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生劇變的時候。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思想有了大的突破,百家爭鳴;社會的力量需要重新整合,平民崛起,諸侯因此變得更有力量。再加上諸侯的征服慾望,以及定天下於一以止戰的最高目標,各國軍隊就開始膨脹,從幾萬擴充到幾十萬。
(完)
回覆列表
在夏商周三代,全國的軍隊人數也不過幾萬人。如商朝鼎盛時期,武丁討伐討伐羌方的戰役是出兵最多的,為一萬三千人。而周武王討伐紂王的聯軍軍隊之和為45000多人。周朝朝建立後,國家正規軍被稱為“宗周六師”,駐紮於關中,軍隊總數為18000多人,後來周公又在洛陽建立了“殷八師”,軍隊總數為24000多人。可見,夏商周時期的軍隊數量並不多。可是到了春秋時期,春秋五霸的軍隊就開始突破了10萬,如吳國討伐楚國時,楚國曾派出20萬的軍隊。到了戰國時代,列國均“帶甲數十萬”,秦朝在滅楚一戰就動用了60萬的軍隊,可見軍隊擴張之快。為何軍隊數量可以從西周的幾萬迅速擴張到戰國時代的幾十萬呢?小編試圖從經濟、、政治形勢、軍事制度方面來分析。
(這是我發表的文文章,活得青雲計劃獎)
一,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推動了人口增長軍隊數量的快速增長建立在人口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上,而人口增長又得益於經濟的發展。夏商周時期,中國的農業還處於粗放階段,人們使用石鋤、石犁、耒耜石木工具進行耕種,青銅農具十分稀少,因而耕種的效率十分低下。因此,當時的農業普遍採取了集體耕作的方式,《詩經》中的“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也就記載了當時集體耕種的熱鬧場面。在這種粗放的耕種方式下,農業生產十分不穩定,其社會的的人口承載量也十分有限。
千耦其耘
到了春秋時期,農業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鐵犁牛耕等先進的生產工具運用於生產,大大加快了生產的效率。《國語》記載當時的晉國“宗廟之牲為畎畝之勤”,也就是將過去作為祭祀的牛用於耕地。鐵犁牛耕的出現推動了中國農業進入了精耕細作的時代。《呂氏春秋·任地》記載戰國時代人們耕種的場景:“上田棄畝,下田棄圳。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這種精耕細作必然會增加土地的單產。
鐵犁牛耕
同時,鐵犁牛耕的出現使得單家單戶有能力自行耕種土地,小農經濟隨之到來。由於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時期的農民已經忙於耕種自己的私田而不顧公田,以至於公田荒廢。後來列國不僅承認私田的合法性,還鼓勵百姓開發土地。如李悝在魏國推行“盡地力之教”,充分挖掘土地的生產力,商鞅在秦國版圖《墾草令》,鼓勵開荒。商鞅甚至運用行政命令強制拆分大家族,推行家庭制度以刺激百姓開荒。當時經營土地成為了各諸侯國十分重要的內容,《商君書》認為“為國之數,務在墾草”。
鼓勵耕織,勸課農桑
為什麼當時各國都十分重視農業開發呢?其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農業發展可以迅速增加人口,為軍隊提供兵源。如勾踐為了滅吳實行了“十年生聚”,推行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措施。第二就是可以保障國家的賦稅。經過春秋戰國時代的發展,各國的人口都實現了迅速的膨脹。根據歷史學家的推測,戰國末期各國總人口約為2000萬,其中秦國和楚國分別有500多萬人口。路遇、滕澤之先生在《華人口通史》一書中寫道當時“平均每5人出1人當兵,即戶出一兵”,而各國都擁有幾百萬的人口,那麼“帶甲數十萬”也就不足為奇了。
七國土地楚最大,秦趙次之,齊魏燕又次之,韓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萬,按五人出一兵約計,當有人口五百萬。魏兵七十萬,當有人口三四百萬。秦兵六十萬,趙兵四五十萬,秦趙兩國當共有人口五六百萬。齊全國七十餘城,前二七九年,田單守即墨城,得壯士五千人,即墨全境合老弱婦女當有四五萬人。如每城連鄉村平均有一萬戶,每戶平均五人,全國當有人口三四百萬。韓兵三十萬,燕與韓相似,兩國當共有人口三百萬,七華人口總數約計當在二千萬左右。二千年前中國已有同族同文化如此龐大的人口,秦漢建立統一大帝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范文瀾《中國通史》二,國家的兼併和疆域的擴張西周時期,中國實行了分封制,西周的“週六師”和“殷八師”都只是周天子的軍隊。而地方的各諸侯國也同樣擁有自己的軍隊,只是在其規模上是無法和中央軍隊抗衡的。在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諸侯國防禦壓力較大,因而可以擁有“三師”,待東方形勢穩定後,便只能擁有“二師”,而一般的諸侯國只能擁有“一師”。當時諸侯國數量很多,因而每個國家所擁有的人口就十分有限,軍隊也就更少。
戰車
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一方面打破傳統軍事制度的制約,建立更多的軍隊,一方面又兼併其他國家,同樣為軍隊的擴充準備好了條件。《春秋》記載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實際上春秋時期被滅的國家遠不止52個。透過不斷的兼併擴張,使得齊、楚、晉、秦、吳、越等國走向強盛,如秦穆公“秦穆公伐戎,得國十二,開地千里”,“楚在春秋時先後吞併四十五國,疆土最大”,“齊在春秋時期吞併十國”,“晉國凡滅同姓異姓國二十餘”(范文瀾《中國通史· 王室衰微與大國爭霸》)。
春秋初期地圖
春秋後期地圖
到了戰國時代,各國的兼併基本已經完成,形成了七個最強盛的國家,被成為了“戰國七雄”。諸侯國的不斷兼併不僅僅是疆域的擴大,還是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長也就為軍隊的擴張提供了基礎。如南方的楚國,其地區經濟不發達,司馬遷記載:
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史記·貨殖列傳》但是楚國由於在春秋時期兼併的國家最多,迅速成為了列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戰國時期楚國又兼併了越國,疆域更加龐大,成為了“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的強國。兼併戰爭是軍隊迅速擴張的重要基礎。秦國和楚國相比,秦國的人口增長主要依靠農業的開發,而楚國則主要依賴於疆域的擴張。
三,軍事制度的變革打破了國野界限在西周時期,實行了國野制度,居民被分為了“華人”和“野人”兩部分。“華人”也就是居住在都城和各采邑的居民,主要是貴族,而“野人”則主要居住在鄉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因此又被稱為“氓”。在國野制度下,華人的義務就是“執干戈以衛社稷”和提供軍賦。他們平時料理“井田”,戰時參與戰爭。在有閒時就參與訓練,所謂“春菟、夏苗、秋獼、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野人”
到了春秋時期,由於爭霸戰爭的形勢更加慘烈,因而各國為了增加兵源而要求野人參軍。春秋時期最早出現讓野人當兵的是晉國。根據《左轉》記載,前645年,秦晉戰於韓原,晉師慘敗,晉惠公一度被俘。惠公重返晉國後,為解決“兵甲盡矣”的危機局面,推行了“作州兵”。在春秋時期,“州”指鄉村地區或者野人居住之地,那麼這裡的“作州兵”也就是在鄉村招兵,也就是讓平民加入軍隊。當然,讓平民參軍是有條件的,因此晉惠公同時實行了“作爰田”,也就是承認其佔有土地的私有,不再為公家耕種公田。
晉國博物館
這個措施使得晉國的軍隊得到了迅速的擴張,此後晉國的軍隊從一軍擴張到了六軍,其中擴張最快的恰恰是晉惠公之後的晉文公時期。兵源的擴大為晉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除了晉國之外,春秋其他國家也進行了類似的軍事改革。如魯國在前594年推行“作丘甲”。前543年,鄭國子產“作丘賦”,也就是要求平民也要承擔軍事賦稅。
到了戰國時代,國野制度基本瓦解,職業兵制和兵役制度建立了起來。如吳起在魏國推行了“武卒”制度,結束了平民平時務農,戰時出征的現象,建立了職業化的軍隊。而大部分國家除了職業化的軍隊,還實行了兵役制度。《漢書·食貨志》載董仲舒講到秦從商鞅變法後的徭役制度時說:“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也就是每人一生服役兩次,一次擔任正卒,守衛首都一年,一次擔任戍卒,戍守邊疆一年。另外,還要在本縣、郡內服役一月,稱為“更卒”。
秦兵馬俑
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兵役的年齡下限只有十五歲。如漢代的班超曾說“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後漢書》),桑弘羊也說“古者十五入大學,與小役”,而《史記·白起列傳》也記載在長平之戰中,秦王“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當時的五口之家,就有一個人當兵打仗,可見當時的兵役之繁重。
綜上所述:之所以春秋戰國時期軍隊數量會迅速擴張,其根源在於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加速了了人口的增長,為國家提供了兵源保證。其次,國家之間的兼併也使得國家的人口擴張,使得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另外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制度改革打破了過去平民不參軍的現象,也為軍隊提供了兵源。
參考資料:
范文瀾《中國通史》
李學勤《西周史和西周文明》、《春秋史和春秋文明》
范文瀾《秦漢史》
熊鐵基《秦漢軍事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