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野羅哥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莖和穗子。在葉片上開始產生黃色小點,而後擴大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狀黴層。一般情況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黴斑早期單獨分散,後聯合成一個大黴斑,甚至可以覆蓋全葉,嚴重影響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干擾,造成早衰,產量受到損失。

    第一、農業防治

    (1)選擇抗病品種

    (2)在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

    (3)進行擴繁時,要剪取無病蟲插枝或根櫱作為無性繁殖材料。

    (4)苗木出圃時,要進行施藥防治,嚴防帶病苗木傳入新區。

    (5)徹底清潔苗圃,掃除枯枝落葉,剪去病蟲枝集中銷燬。

    (6)預防大棚內花木發病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藥物燻煙等手段嚴格消毒。

    第二、藥劑防治:

    (1) 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或塗枝幹。

    (2)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藥的特性,間隔5至20天施藥一次,連施2至 5次。

    (3)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鏽寧1000倍液、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1000至1500倍液。傳統藥物因反覆使用產生使病菌產生抗體,效果銳減,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

    (4)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藥劑外,還可施燻煙劑和粉塵劑。

    (5)噴布高脂膜200倍液對於預防白粉病發生和治療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

  • 2 # 柳河芭田肥料

    第一階段:有機硫類殺菌劑

    以代森錳鋅為代表的有機硫類殺菌劑,是廣譜保護性殺菌劑。作用機制是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發,阻止病菌侵入。該類藥劑除對白粉病有效外,對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此類藥劑不易產生抗性,但對侵入植物體內的菌絲體殺傷作用很少,用藥量相對較大,屬於保護性殺菌劑。

    第二階段:苯並咪唑類殺菌劑

    以多菌靈為代表的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性殺菌劑,具有治療和保護雙重功效,對白粉病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機制是干擾病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由於該類藥劑的大多數品種如苯菌靈、硫菌靈、甲基硫菌靈等在草莓上應用後最終均轉化成共同的抑菌毒物多菌靈,因此長期使用易產生抗藥性。

    第三階段:三唑類殺菌劑

    三唑類殺菌劑在白粉病防治中的應用,使白粉病的化學防治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作用機制是抑制病菌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故該類藥劑又稱為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劑),使菌體細胞膜功能受到破壞,因而干擾菌絲的生長和孢子形成。該類藥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等特點,兼有保護、治療、剷除和燻蒸作用。這類殺菌劑的品種主要有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三唑酮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的應用,一開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長期使用後白粉病對三唑酮逐漸產生抗性,而且三唑酮在草莓上產生的藥害和抑制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是繼三唑酮之後開發的新一代三唑類殺菌劑。該兩種藥劑與三唑酮相比藥效更強,用藥量更少,安全性高,對草莓抑制作用小,是目前草莓生產上用量最大的三唑類藥劑。腈菌唑和四氟醚唑無論是治療作用還是保護作用均明顯優於三唑酮。

    第四階段:仿生物植物源殺菌劑

    該類藥劑在防治白粉病上應用推廣是化學防治技術的重大突破,它們的特點:安全無公害,對草莓花、果實安全,沒有抑制生長作用。這類藥劑的主要品種包括腈嘧菌脂、烯肟菌脂、醚菌脂等。世界上以腈嘧菌脂的使用量為最大,作用機制是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破壞病菌的能量合成,從而抑制病菌菌絲生長、孢子形成和萌發。該藥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殘留,促進草莓生長等特點,兼有預防、治療、剷除以及抑制孢子產生的作用。與三唑類殺菌劑、二甲醯亞胺類殺菌劑、苯並咪唑和苯胺類等殺菌劑都沒有互動抗性,是取代三唑類殺菌劑的最佳藥劑。

  • 3 # 壑源茶陳

    說起白粉病,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多數農作物都很容易得白粉病。作物一旦染上白粉病,發展快、根難除,往往造成嚴重的影響。

    但事實上不同的農作物,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病菌都是不同的。大多數白粉病病菌只能侵染一種寄主植物,只有少數白粉病病菌能夠侵染多種寄主植物。但不論是哪一種,引起的病害在基本症狀表現上很相似。

    白粉病都有些啥特點?

    寄生能力強,白粉病病菌屬於專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強,菌絲體或分生孢子萌發以後不必借道傷口,可以透過氣孔或直接侵入進寄主器官的表皮。寄主植物的器官表皮越薄嫩,白粉病的發生機率和被害程度就越高。

    1、分生孢子發達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別發達,且大多數分佈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在溫溼度和營養條件合適的時候,分生孢子和菌絲萌發形成芽管侵入進寄主表皮細胞之間,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細胞的營養。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寄主植物的表皮層附近分佈多,而在被害部位的深層病菌數量則很少。

    2、分生孢子形成與萌發對環境的需求不同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時候,需要較高的溫度和相對溼度。萌發的時候則需要較低的相對溼度。所以,雨後轉晴或晝夜溫差較大的悶熱天氣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

    因此,保護地栽培時,光照弱、通風差、空氣相對溼度偏大,特別是修剪不合理的,白粉病往往發生得比較重。

    白粉病防不住問題出在哪?

    1、治療的時間太遲在白粉病發生的初期,也就是葉片上的白粉斑點在1~3毫米大小時,要及時跟上藥劑治療,一旦病斑擴大,一方面是大量的白粉孢子已經成熟,會造成快速擴散,二是葉片內細胞的營養已經被白粉孢子榨乾,抗病能力大大下降。當病斑擴大或大面積暴發的時候,受大量葉片的阻擋,藥劑難噴均勻,防治起來難度就大了。

    2、持續用單一藥劑本身白粉病病菌就很容易產生抗性,而許多農戶防治白粉病的藥非常單一,往往一種藥劑多次使用,這樣一來病菌抗藥性只會更強。

    3、未進行多方位綜合防治在適宜條件下,白粉病菌繁殖量大,分佈廣泛,不易打住。所以藥劑防治要趕早,同時在發病前要透過加強栽培管理如合理水肥、及時修剪、改善通風透光等創造一個不利於白粉病發生髮展的環境。而在保護地白粉病發生時,除噴藥外還可結合燻蒸,調控好溫室度等,來緩解病害的蔓延。

    4、易與霜黴等混淆白粉病與霜黴病十分相似,易混淆。白粉病開始時是小粉斑,繼而擴大到半個葉片乃至整個葉片,粉狀物多時成氈狀,引發落葉,而霜黴病多受葉脈限制,黴層薄而稀,葉上卷,葉枯黃,不落。要注意辨識,對症下藥。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①選抗病品種品種之間對白粉病的忍耐能力是有差別的,所以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

    ②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種植密度適宜,並及時打掉底部老葉,利於田間透風透光。清潔田園,把病葉、病秧、殘枝等,清除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燬。應加強放風,降低溼度,科學澆水,創造一個不利於白粉病發生髮展的環境。

    ③平衡施肥施足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因氮肥過量而貪青旺長。薄嫩的表皮更容易遭受白粉病病菌的侵染,在作物的早期和快速生長階段,除了注意土壤平衡施肥以外,葉面補充磷鉀源庫800倍液+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800倍液,可加快幼嫩器官老熟,調節作物營養,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有明顯的效果。

    化學防治①儘早防治白粉病菌落在葉片上即可發芽侵入, 1天葉片表面就可長出菌絲體,5天侵染處形成白色菌絲叢的病斑,7天病斑老熟併產生分生抱子飛散傳播。此時病菌繁殖數量快, 病害流行也快。所以,在病害發生初期進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病害的發生往往也是伴隨作物生長的菌原數量的積累過程。因此,在每一個生長季節的初始就採取措施,把病菌數量始終壓制在水平,即便是在白粉病易發時期,防治起來也不會太難。等到白粉病已經爆發再找所謂的特效藥,是愚蠢的應對策略。

    ②選擇合適藥劑根據植物生長特性和病害發生階段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殺菌劑。

    石硫合劑、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等,主要用於發病前保護,對白粉病幾乎無治療效果,同時硫製劑對許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丙環唑等,對白粉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但還要考慮這些藥劑對植物的安全性以及對病害的抗藥性。

    醚菌酯、肟菌酯等,作用機理獨特,作用位點較多,對白粉病專治性較高。但這類殺菌劑特別容易使病菌產生抗藥性,效果已有所下降,同時進口藥劑成本較高。

    尤其是春夏之交,各地氣溫上升較快,晝夜溫差較大、栽培環境乾溼變化比較頻繁,極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期抓緊做好預防工作。

  • 4 # 大地農事

    農作物白粉病對植物危害極大,一般農作物如糧油作物,瓜果蔬菜,花卉等都可感染白粉病。尤其是小麥 白粉病感染率高,覆蓋面廣,帶來的損失大。因此,防治白粉病是農民朋友在田間管理中重要環節。作為地道農民長期身受害。根據多年防治經驗和查閱相關資料,在白粉病的成因及防治用藥和防治方法方面有一些體會,現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1)白粉病病原白粉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發病條件病菌以菌絲體在多年生寄主活體上存活越冬,也可以閉囊殼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泡子引起初侵染,發病後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多次重複再侵染,擴大危害。在高溫、高溼或乾旱環境條件下易發生,發病適溫為20°C〜25°C,相對溼度為25%〜85%,但以高溼條件下發病重。病重時,由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逐漸變黃枯萎。

    (2)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徒長。注意通風透光,適當灌水,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空氣溼度。種子消毒:用55°C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拌種後再播種。

    (3)發病初期,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噴灑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硫黃懸浮劑300倍液、30%特富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2%武夷黴素水劑200倍液、 5%速保利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選用40%氟矽唑乳油500倍液、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農抗120)劑100~200倍液、15%粉鏽寧1000倍液。以上各種藥劑要交替使用,用藥間隔為7~10天,連續用藥2~3次。以上藥物具體參照說明書或諮詢當地農技人員。

  • 5 # 莘縣伊尹耕莘農科

    治療白粉病的殺菌劑很多,根據作物不同,選擇的成份也不一樣,價格比較低的比如含有唑類的殺菌劑,三唑酮,烯唑醇,已唑醇,戊唑醇,多效唑,苯醚甲環唑,四氟醚唑,硫磺。都對於白粉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凡是含有唑類的殺菌劑會對作物和花期產生一定藥害,如果甜瓜,西瓜,草莓,一般經濟作物花期不建議使用含有唑類殺菌劑治療白粉病,大部分推薦用於糧食作物,如小麥。十三嗎啉對於治療作物白粉病也特別好的效果,一般推薦用於黃瓜,辣椒,西葫蘆,但是,對於草莓,甜瓜,西瓜也會出現畸形果實造成商品價值降低。

    還有,乙醚粉,(任聖白大夫),辛菌胺醋酸鹽,(脫白掛綠) 氟吡菌醯胺,肟菌脂(露娜森),嘧菌酯。吡唑萘菌銨(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綠妃

    這些都不錯

  • 6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可用於防治白粉病的藥劑很多,主要有三唑類殺菌劑如丙環唑、戊唑醇、氟菌唑`氟矽唑等,在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三者之中可選醚菌酯。

  • 7 # 農廣科技

    白粉病,真菌性病害,過去主要依靠粉鏽寧,三唑酮葉面噴霧治療!但是這些農藥抑制生長比較明顯!所以近年來很少在瓜果蔬菜上實用!瓜菜累防治白粉病最好是控制氮肥用量,田間溼度!培育壯苗!發生白粉病可以用醚菌酯可溼性粉劑葉面噴霧治療!

  • 8 # 沙土的味道

    白粉病是在許多重要農作物上發生普遍、危害嚴重,較難防治的一種世界性病害。子囊菌亞門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發白粉病,病原物種類很多。該類病菌在溫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發,對溼度要求不高,正常情況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迴圈;因此造成了作物一個生長季節能反覆多次受到侵染,一旦發生很快爆發流行的特點,尤其是大棚溫室種植環境下,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國內白粉病防治藥劑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有機硫類殺菌劑

    以代森錳鋅為代表的有機硫類殺菌劑,是廣譜保護性殺菌劑。作用機制是抑制菌體內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發,阻止病菌侵入。該類藥劑除對白粉病有效外,對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此類藥劑不易產生抗性,但對侵入植物體內的菌絲體殺傷作用很少,用藥量相對較大,屬於保護性殺菌劑。

    第二階段:苯並咪唑類殺菌劑

    以多菌靈為代表的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性殺菌劑,具有治療和保護雙重功效,對白粉病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機制是干擾病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由於該類藥劑的大多數品種如苯菌靈、硫菌靈、甲基硫菌靈等在草莓上應用後最終均轉化成共同的抑菌毒物多菌靈,因此長期使用易產生抗藥性。

    第三階段:三唑類殺菌劑

    三唑類殺菌劑在白粉病防治中的應用,使白粉病的化學防治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作用機制是抑制病菌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故該類藥劑又稱為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劑),使菌體細胞膜功能受到破壞,因而干擾菌絲的生長和孢子形成。該類藥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等特點,兼有保護、治療、剷除和燻蒸作用。這類殺菌劑的品種主要有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三唑酮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的應用,一開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長期使用後白粉病對三唑酮逐漸產生抗性,而且三唑酮在草莓上產生的藥害和抑制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是繼三唑酮之後開發的新一代三唑類殺菌劑。該兩種藥劑與三唑酮相比藥效更強,用藥量更少,安全性高,對草莓抑制作用小,是目前草莓生產上用量最大的三唑類藥劑。腈菌唑和四氟醚唑無論是治療作用還是保護作用均明顯優於三唑酮。

    第四階段:仿生物植物源殺菌劑

    該類藥劑在防治白粉病上應用推廣是化學防治技術的重大突破,它們的特點:安全無公害,對草莓花、果實安全,沒有抑制生長作用。這類藥劑的主要品種包括腈嘧菌脂、烯肟菌脂、醚菌脂等。世界上以腈嘧菌脂的使用量為最大,作用機制是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破壞病菌的能量合成,從而抑制病菌菌絲生長、孢子形成和萌發。該藥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殘留,促進草莓生長等特點,兼有預防、治療、剷除以及抑制孢子產生的作用。與三唑類殺菌劑、二甲醯亞胺類殺菌劑、苯並咪唑和苯胺類等殺菌劑都沒有互動抗性,是取代三唑類殺菌劑的最佳藥劑。

  • 9 # 豫東小農

    我只是在我們這裡的小麥的身上才能夠發現有這種情況!其它的農作物上見到的很少!也許我種地的時間有點短的原因吧!也許是我這裡種植的農作物種類比較少的原因!我在這裡只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談談對於小麥白粉病的看法以及自己打農藥治療白粉病的方案!

    其實對於白粉病在我2016年大規模種植小麥的時候,真的見到了它的危害是多麼嚴重!那是一塊半畝多地的自留地,由於打農藥的時候買的藥不多,所以忘了打那一塊土地了!又因為那年種植大蒜比較多,一忙起來又忘了!在收穫完大蒜以後去地裡看看真是跟下雪了一樣,從根部到麥穗跟前麥葉子上都是白花花的小圓圈!趕緊去農資店裡買了藥打了一遍也沒有見好轉!減產減收了一半跟平均的畝產量相比!

    最後得說說白粉病如果大面積發生了,真是無可救藥了!真是可預防不可治療啊!白粉病發病的條件是第一,我們的小麥自帶的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第二就是適宜的環境條件,小麥種植的密度大的,施氮肥量過多的情況下,麥株旺長,田間溼度大或者說倒伏的小麥。發病的時間在3月底和4月初!由此我們可以提前噴施農藥來預防白粉病的發生!具體的農藥有三唑類的:腈菌唑,氟菌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三唑酮等等。其它的還有粉鏽寧,抗黴菌素,醚菌酯等。最好是把農藥復配選擇使用,不單一的使用一種農藥。

  • 10 # 一起葡萄官網

    預防白粉病首先要控制溫度溼度,白粉病一般高溫高溼條件容易發病,從下部葉片往上部葉片發生。預防藥劑很多硫磺、三唑酮、福美雙、多抗黴素、代森錳鋅是比較安全的常規藥劑;三唑類如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丙環唑、氟矽唑、己唑醇等效果優於以上常規藥劑,但是在瓜類等作物以及其他經濟花期前後要注意安全性,很容易抑制生長。十三嗎啉效果不錯,但是用量大了容易發生藥害,一般不超過3克一桶水。

    比較新的成分如乙醚粉黃酸酯、四氟醚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菌酮、氟吡菌醯胺、氟唑菌醯胺等等單劑以及復配藥劑不管從效果還是安全性上都要好於以上藥劑,商品名如翠澤、健達、翠貝、英騰、露娜森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晉商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