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恬澹

    古人一舉手,一投足,都要考慮是否合乎禮節,就連穿衣戴帽也不例外。古代的服飾帶有明顯的階級色彩,它是用以區別貴賤尊卑的一種標誌。服裝的質地、款式、顏色、紋飾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衣著打扮常常不止是一個人的個人標誌,往往還是他的社會代號。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質地明貴賤

    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絲織品和麻葛織品。絲織品總稱為“帛”,分類細,種類多,如綾、羅、綢、緞、錦、紈、綃、絹、縞、素、縑、綺等,這些只有統治者才能穿。

    因此,宋代詩人張俞在《蠶婦》中寫道:“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一般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和葛布衣,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庶人的代稱。後來一般讀書人在沒有入仕之前,也稱為“布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自稱“臣本布衣”。

    二、長短顯身份

    李商隱在《雜纂》中說:“僕子著鞋襪,衣裳寬長,失僕子樣。”因為“衣裳寬長”是有身份的人的服裝,僕人是最下層的苦力,是不能寬衣博帶的,只能一身短打扮。

    這正如後來哪怕到了民國,咸亨酒店裡的下等人還是一身短打扮,站著喝酒。上等人、讀書人是穿長衫坐著慢慢喝酒的。

    三、服色分地位

    古代服裝的顏色與一個人的地位密切相關。一般說來,金黃紅紫等豔麗之色,多屬於達官貴人;青藍黑白,則屬於平民。

    按中國的陰陽五行說,黃色具有象徵意義,代表著土地的顏色,著黃色意味著佔有土地,是天下的統治者。所以古代只有帝王才能著黃衣,於是黃衣就成了帝王的代稱。皇帝所用之物也常著以“黃”字,如皇帝的龍袍叫黃袍,皇帝頒發的文告叫黃榜。唐朝較為特殊,宮廷裡品位高的宦官也可以穿黃衣,所以“黃衣”有時是宦官的代稱。如白居易在《賣炭翁》中提到的“黃衣使者”。

    官吏的服色以“品”而定,一般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紫衣,四品著深紅色衣,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漢代曾有“散民不敢服雜彩” (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規定,可見古代平民的服裝是不能施彩的,未仕者皆穿白衣,故“白衣”成為沒有功名的平民的代稱。

    古詩文中還常見以下關於衣著的名詞:朱衣,古代帝王夏季的服裝。朱紫,因四品、五品的官服都是緋紅和紫色,故以朱紫代表封建官僚。烏衣,三國時士兵穿的黑色服裝。赫衣,封建社會里囚犯的服裝。古代讓犯有死罪的人穿上沒有領子、不鑲邊的赫色衣服來代替死刑,以後,赫衣就成了囚衣。錦衣,是瑰麗多彩、花紋精緻古雅的絲織品服裝。在古代只有高官厚祿的人才能穿上,所以“錦衣”常指做了大官。“衣錦還鄉”是說做了大官回鄉炫耀。

    其實我們從歷代所用的“蒼頭”、“白丁”、“皂隸”、“黃袍”、“紅頂戴”這些帶著顏色的稱呼上以及“大紅大紫”等詞語的用法上,就可以看出服色的等級意義了。

    四、紋飾別等級

    上古時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即十二種紋飾。十二種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亞形)。

    十二種紋樣各有特定的象徵意義,如日、月、星,取其照臨光明,如三光之耀;龍,象徵王權、人君的應機佈教而善於變化;山,象徵王者鎮重安靜四方;華蟲(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表示有深淺之知、威猛之德;藻,象徵冰清玉潔;火,取其向上;粉米,代表食祿豐厚;黼為斧形,象徵決斷;黻作兩已相背,象徵善惡分明,等等。

    紋樣不同,所屬官階不一樣。天子之服,十二章全用,諸侯只能用龍以下八種,卿用藻以下六種,大夫用藻、米、粉米四種圖案,士用藻火兩種圖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

    在等級社會中,服飾是一個人地位身份的外在標誌。各階層的成員,從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不可隨便逾越。

  • 2 # 梅里一了

    謝邀,這個問題很大,華夏族就是因穿著講究而得名的,與華夏族穿著不一樣的統統稱為蠻夷,比如被髮左襖。這裡面的講究太多,劇友心恬澹先生的回答己勾勒出大的輪廓,很有條理,這裡就不贅述了。講兩個故事,一個是子路慘死。儒家是禮制的維護者,特別講究正衣冠。孔子學生中有個特別豪爽的叫子路,在戰鬥中帽子歪了,他本能的去扶帽子,結果被對手剁成了肉醬。這個故事,有兩層說道,一層是肯定的,說子路寧死都不忘身份儀容,有信仰。另一層說子路是被儒學害了,遷腐。我平時愛穿休閒裝,傾向於後者,著裝舒適是第一要務。第二個故事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過去華夏族的服飾是寬袍大袖,這在和平年代行起禮來,翩翩如蝴蝶,很有氣場,可打起仗來就裹手裹腳,施展不開,位於北方的趙國,一方面要對付匈奴,一方面要對付強秦,它的國君趙武王為了提升戰鬥力,把士兵的制服按匈奴人的樣式改成了束腰緊口,人頓時利索起來。這稱為胡服。華夏族因無帖身內褲,兩個胯子張開是很不禮貌的,之前騎士都是站在戰車上打仗,既不靈活,又浪費人力,起碼多個駕車的御者。趙武王進行服裝改革後,戰士可跨在馬上,單人獨騎進行戰鬥,使趙國一躍成為軍事強國。這個故事說明服裝要突出其功能性,現在強調文化自信,有些人提倡恢復漢服,這就是隻求其表,不知其裡,華夏文化合理的核心是兼收幷蓄,與時俱進,穿個漢服開起車來不僅不方便,而且有安全隱患。何況歷朝歷代的服飾,由身份,貧富不同,樣式不一,哪一種算正統呢?漢代不穿內褲,我肯定受不了。

  • 3 # 痴語呢喃1988

    中國古代歷史上較為悠久,歷經了太多王朝更迭;朝代不同,穿著打扮有很大差異;即使同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流行的衣著服飾都大為不同。

    還是原始人時期,人類只知道用樹葉和獸皮來遮掩赤裸身體;從出土文物來看,早在1.8萬年前,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骨針來縫製獸皮。隨著時間推移,原始人逐漸掌握了利用樹皮、草莖等植物纖維搓制繩索的技術,同樣這一技術也被用來製作草衣。

    氏族社會時期,皮革加工和縫紉技術有了進步長足,人們衣服中開始出現了少量棉麻織物;大概在2700年左右的部落時期,人類已經學會了製作絲織品。

    至此之後的幾千年,古人穿著最好的穿衣就是絲織品,因為工藝水準和製作方法不一,衍生了很多產品:錦、繡、綾、羅、絹……此皆為絲織品。

    中國古代穿著最有特色的時期就是:漢

    漢朝除了國力強盛,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燦爛豐富的文化;漢服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漢服的基本款式約有九類,在其基本款式下又因裁剪方式、領口、袖型、束腰等的不同演繹出幾百種款式。漢朝主要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為女性特有服飾),婦女穿著有衣裙有兩件式。社會階層不同穿的也不一樣,有錢人家可以穿綾羅綢緞,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而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帝王則會穿金縷玉衣。

    髮型方面成年男女都需束髮挽髻,但是佩戴的頭飾卻不一樣:男子常常戴冠、巾、帽。地位較高的人可以加冠,其中冠也分三六九等,冕冠為皇帝、公侯和卿大夫獨有。巾則是青年人成年的標誌,男人到20歲,行成人禮時,沒有身份的庶人裹巾。而最普通的勞動者戴帽。女子髮髻的梳髮方式多種多樣,在此基礎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和蓋頭的。

    關於穿鞋方面則有嚴格的制度: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穿鞋的講究在傳統繪畫和戲曲中就已經體現出來,穿的履有些就有很厚的鞋底,鞋頭上往往還有翹起的的裝飾。

    社會地位高的人還會佩戴裝飾,組綬是一種只有皇家人員和官員才可以佩戴的配飾,以綬的顏色標示身份的高低。佩戴香囊也是文人雅士常見裝飾;習武之人可能會佩劍;從事跳舞行業的人則會穿長袖和飛帶。

    漢服是一種成熟完善的服裝體系,具有很強的傳承性,每朝每代都有更換,到最後可能穿的戴的完全都不一樣了,但無論怎麼改變,其主要的核心都是為以漢服文化基礎,這也體現出漢服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

  • 4 # 湖南楊八戒

    衣服是人的外在修飾,衣冠整齊,乾淨得體,是我們應有的修養,也能展現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在中國古代,衣冠的意義尤其重要。我們常說中國是“禮義之邦”,而“禮義”的外在表現,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所以我們又說“衣冠禮義”、“衣冠文物”,等等。可見“衣冠”是和禮儀道德緊密相關的。

    “衣冠”和“禮義”有什麼聯絡呢?“衣冠”又為什麼對於“禮義”如此重要?《周易》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就是說,黃帝、堯、舜這樣的古代聖明君王,只是把衣裳穿得很得體,就這樣把天下治理好了。古代的“衣裳”和我們所說的“衣裳”不是一回事,而是“衣”與“裳”兩部分,上衣稱作“衣”,下衣稱作“裳”,上衣下裳,就好像天在上、地在下一樣。這是教導民眾要各守本分,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整個國家就會安定和諧了。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衣冠也非常重要。人之為人,和禽獸不同,就在於人懂得禮義道德,而禮義的開始,就是形體要端正,態度要恭謹,說話要和順。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報效國家。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衣服要整潔得體。如果不能做到穿衣得體,剩下的就都成了空話。所以《禮記》的《冠義》中說:“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就是說,只有衣冠得體規範之後,才能做到形體端正、態度恭謹、說話和順。

    那麼,古代的衣冠服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先從兩千多年前的周朝說起。周朝有個“冠禮”,就是所謂的成年禮。男子到了二十歲,就要舉行這個“冠禮”的儀式,也稱為“加冠”。加冠之後,就表示此人已經成年,要有成人的德行,履行成人的義務。這種儀式持續了兩千多年,貫穿整個皇權時代。加冠儀式主要就是給男子換上成人的衣服。我們就從加冠儀式來看看古代的服飾制度:

    冠禮有三個主要環節,第一就是“初加”,即第一次加冠。賓客為即將成年的男子戴上“緇布冠”,也就是黑布做成的帽子,外形有點像現在的草帽。然後男子起身回房,穿上“玄端”、“爵韠”,也就是黑色的衣服和系在腰上、障在膝前的裝飾。所謂“玄端”,是上衣下裳分開的,上衣前面開口相連的部分稱為“衽”,右邊的衽掩上左邊的衽,就是“右衽”,中華的衣服一般都是右衽的。領子稱為“襟”,袖子是“袂”,袖口是“祛”。下裳類似現在的裙子,不過分為前後兩片,這樣方便行走。

    第二是“再加”,即第二次加冠。賓客為男子帶上“皮弁”,是鹿皮做成的帽子,有些像現在的瓜皮帽。然後男子起身回房,再換一套新的玄端、爵韠。第三是“三加”,即第三次加冠。賓客為男子戴上“爵弁”,模樣和皮弁相似,只不過是用紅裡泛黑的皮革做成的。然後男子起身回房,換上一套“纁裳”、“靺鞈”,就是有些泛紅的下裳和皮革做成的障膝。

    上面說的冠禮,是通行於當時低階貴族“士”這一等級的禮儀,其中三套衣服,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初加”緇布冠的衣服,是士的日常穿著;“再加”皮弁服,是士到都城朝拜國君時穿的衣服;“三加”爵弁服,是士輔助國君祭祀時穿的衣服。

    當然,古代的衣服不止這三種。一套衣服中最重要的就是帽子,如果我們用帽子來區分各種衣服的話,有冕服、弁服、冠服三種。天子、諸侯有“冕服”,所謂“冕”,就是天子諸侯的帽子,有些像瓜皮帽上加一塊木板,板的前後垂下很多串玉珠子。冕服又分為好多種,情況比較複雜。接下來就是“弁服”,除了前面提到的“皮弁服”、“爵弁服”,還有一種“韋弁服”。再往下就是“冠服”,包括“玄端”和“朝服”。

    說完了男性的衣服,可以再說說女性的。與男性的上衣下裳不同,女式衣服是上下相連的。《詩經》中有不少描寫衣服的詩句,比如《碩人》中的“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所謂“褧衣”,就是女子罩在外面的單衣。《出其東門》這一首有“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縞衣”就是白色絲絹做成的上衣,“綦巾”是淺綠色的圍裙,這都是當時未出嫁的女孩子所穿的衣服。

    《詩經》中還寫到了男子的衣服。比如《子衿》裡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就是衣領,有青色衣領的衣服,是當時學生所穿的。下面“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是說學生身上有青色的佩帶。《蜉蝣》這一首裡說“衣裳楚楚”、“采采衣服”、“麻衣如雪”,所謂“衣裳”,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上衣和下裳。“麻衣”是用麻布做成的上衣,因為麻布是白色的,所以說“麻衣如雪”。

    《詩經》裡還寫到了製作衣服的材料和過程。《葛覃》裡說“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意思就是:“葛藤蔓延山谷中,它的葉子多茂盛。斬下藤條水中煮,織成細布和粗布,穿在身上真舒服。”把葛的藤條在水中煮過,再剖成絲、織成布,稱為葛布,細布就是“絺”,粗布就是“綌”。這是古代普通人穿的衣服。這首詩也很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普通人民的勞作過程。

    前面說的都是先秦時期的服飾,這一時期非常重要,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來服飾制度的基礎。秦漢以後,服飾有很多很複雜的變化,不是我們這篇小文章所能全面介紹的,所以我們就在古詩中舉幾個有關的例子,來稍微說明一下:

    漢代樂府詩《陌上桑》描寫羅敷說“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是說羅敷頭上梳著偏向一邊的髮髻,耳中懸掛明月一樣的珍珠,穿著用有花紋的淡黃色絲織品做成裙子,以及用有花紋的紫色絲織品做成的短襖。詩中還說“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這是講男子的頭飾。所謂“帩頭”,就是裹著頭髮的頭巾,裹好之後,還要再戴上帽子。這一段對服飾的描寫非常細微具體,而且饒有趣味。

    同樣是描寫服飾,另一首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也別有妙處。詩中說:“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一段描寫主人公劉蘭芝穿衣打扮的過程,非常細緻。她身上穿著繡花的夾裙,腳上穿著絲織的鞋子,頭上有閃亮的玳瑁首飾,腰上有水波一樣的白絹,耳朵上還有珍珠耳墜。和秦羅敷一樣,劉蘭芝也是一位美麗又善良的女性。

    總而言之,服飾對於中國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道德意義。中國古代服飾非常豐富多彩,也非常複雜多變,我們這一篇小文章只能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要想深入全面地瞭解,除了要讀古代相關文獻和歷代詩詞之外,主要還得考察各種圖畫和考古資料。讀者朋友如果有興趣,可以再留意相關的研究~

  • 5 # 一老沈一

    這個題目太大了,要說個大概,估計十本,每本一百萬字,總共一千萬字的專著也講不完。

    籠統地說,“穿著”,因時因地因俗而異。

    古時候,包括現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氣候、不同季節、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等等等等,都會不同。

    一言以蔽之,基本不可能。

    當然,也可以“管中窺豹”,講講古人對“穿著”的看法,再講講具體某個階段的特點。

    東漢劉熙寫了《釋名》,裡面專門有《釋衣服》一篇。其雲:“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這段話,把“穿著”的起源和基本功能說得很透徹了——避寒暑,遮羞慚。

    《風俗通義.愆禮》說:“衣者,隱也;裳者,障也;所以隱形自障閉也。巾,所以飾首。衣,所以蔽形。”

    這講的,和前面說的差不多。

    《白虎通.衣裳》曰:“聖人所以製衣服何?以為絺綌蔽形,表德勸善,別尊卑也。”

    這個話的前一句,用不好聽的詞兒形容,叫“裝sun 子”,衣服的發明,肯定和“聖人”無關——人類開始穿衣的時候,還沒所謂聖人呢;後面說的有道理,上升到了道德和政治層面——知榮辱和別尊卑。

    概括地說,“穿著”,有遮風雨、防寒暑、蔽形體、掩羞恥、表禁忌、增美飾、崇時尚、彰個性、寄情感、展禮儀、塑形態、敘綱紀等等功效。

    古代人的“穿著”,當然有質料和樣式的區別。

    比如前面說到的“絺(chī)綌(xī)”,是細葛質料的“穿著”;還有粗麻、蠶絲、皮裘,後來還有棉布等等。

    樣式變化也很大。

    但這都不是主要的。

    中國古代,其實國外也一樣,在“穿著”上,最關鍵的,是強調“尊卑有別”。

    《周禮.地官.大司徒》說要用“同衣服”的風尚來安定萬民。

    《禮記.緇衣》具體解釋為:“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

    這個“同衣服”,是說要規定“萬民”穿何種樣式的“衣著”。

    《禮記.王制》說,要“禁異服”,普通民眾不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的“穿著”。 同時,要區分尊卑。

    《左傳.昭公九年》說,要“服以旌禮”;《管子.君臣下》說,要“旌之以衣服”。其注曰:“衣服所以表貴賤。”

    《後漢書.輿服志》就講得更明白了:“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

    所以,一直到清末,什麼人穿什麼衣服,什麼官著什麼官服,都有明確的標準。

    《史記.項羽本紀》裡有一個成語,叫“沐猴而冠”。這四個字,是含有嚴格的尊卑觀念和對敢於破壞“穿著”規矩的人極度蔑視的。

    嚴格細緻的“穿著”等級規範,是西周制定的。這是周禮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實際上,在之前的商代,這種“規範”,已經初步形成了。

    《帝誥》稱,商湯居亳,“施章乃服明上下”,“未命為士者,不得朱軒、駢馬、衣文繡”。

    《逸周書.周月解》說:“其在商湯……變服殊號”。

    《詩.商頌.長髮》曰:“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

    《尚書序.商書注》雲:“衣裳,朝祭之服也。惟衣裳在笥,當服以為禮也。”

    這都是講商代“穿著”服飾的等級區別。

    據商代史學者研究,僅從“穿著”樣式上說,其等級尊卑如下——

    1,交領右衽短衣,有華飾,衣長及臀,袖長及腕,窄袖口。配以帶褶短裙,寬腰帶,裡腿,翹尖鞋。為高階權貴衣著。

    2,交領右衽素長衣,長袖,窄袖口,前襟過膝,後裾齊足。配以寬褲,寬腰帶,鞋履,腹懸斧式蔽膝,頭戴高巾帽。為中小貴族或親信近侍所服。此類帶後裾的交領長衣,即文獻所載“深衣”的先例。

    3,交領長袖有華飾大衣,衣長及足踝。配以寬腰帶,上窄下寬形蔽膝,鞋履,頭戴頍形冠卷。為高階貴婦之服。

    4,肩背部披格子長條巾,交疊胸前作右衽裝束,下穿格子條紋長裙,腹下懸斧式蔽膝。頭戴格子條紋布帽冠蒙覆其發。為貴族服飾。

    5,直領對襟有華飾短衣,長袖,衣長及臀。配花長褲,鞋履,頭帶頍形冠。為貴族衣裝。

    6,對襟長袍,寬長袖,衣長及足。為貴族衣裝。

    7,對襟華飾長袖短衣,束腰,花長褲,配花鞋。頭髮用某種膠類固定成高聳之型,髮梢外勾。為中下層貴族或近臣親信形象。

    8,高後領敞襟長袖花短衣。為親信貴族之衣。

    9,圓領長袖花短衣。配緊身花褲,帽冠。為中上層貴族衣裝。

    10,圓領窄長袖花大衣,衣長及小腿。為中下層貴族衣裝。

    11,交領右衽長袖素小袍,衣長及膝,配以寬褲,腰帶,軟履。為中上層社會階層孩童的裝束。

    12,圓領細長袖連椅衣,下襬垂地,束腰索,衣式簡而無華。為罪隸服。

    13,赤身露體或僅於腹前束一窄蔽膝, 以及額部戴圓箍形“頍”, 或戴一扁平圓冠。是賤民家奴服飾。

    以上,均有商代出土雕塑、玉石、青銅人像作為依據。

    商代人的頭飾、鞋履亦等級尊貴明顯,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總體來說,古代在“穿著”上的這些講究,對於文化的發展和開放,對於思想的進步和活躍,其作用,大概是弊大於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金太祖建金朝至後金,辛亥革命滅國前女真族與漢蒙兩族是如何相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