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自出生到死亡那天,什麼也沒帶來也沒帶去,倒頭來還是空無一物,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就不能逃過死亡這一劫嗎?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這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季羨林 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這似乎已成為千古的命題,每個人在無意間或寂寞裡往往想起這個永無答案的命題,我們很多人都有著同樣的心路歷程。其實這個命題雖然有些虛無,但是一旦沒有想個明白或者找到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那麼它會困擾我們很久很久,甚至讓那些偏執的人們走上另外一條道路。 在理性的認識中,生命的意義源於一個人的所看,所思;在感性的認識那裡,一切卻取決於心靈的體會及情感的豐富程度。但同時它又不僅僅是一種體會,更關鍵的是它影響思考的方式。生命可能是這樣一種過程:體驗---積累---思考。當你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時,永恆的也就只有思考了。同時思考也是一個漸進過程,它也需要一個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迴圈過程,也需要經歷一個思想混亂的過程,漸漸走向澄清,再走向獨立,並最終確立起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持之以恆的積累與勇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意願,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這種生活為享受。生命對每個人的意義或許都不同,我覺得努力活著再享受人生,就已經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是每一個有思想的生命體對自身靈魂的必然拷問。“生命的意義何在?”、“活著是為了什麼?”我們帶著如此凝重的問題出發,遭遇到的卻多是“活著是美麗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愛!”這類輕飄飄的華麗語言、淺薄無用的簡單說教。 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得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也使得每個人的存在有其意義,這種特質與創造性的工作和人類之愛息息相關。“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一個人一旦瞭解他的地位無可替代,自然容易盡最大心力為自己的存在負起最大責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責任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個殷盼他早歸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無法拋棄生命。”每當看到這樣的段落,我都不禁為那些“傷心人”和輕生者惋惜。只要有“求意義的意志”存在,不僅生命和愛,就連“苦難”和“痛苦”都深具意義。生命的意義有很多不同是說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最終還是要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會,別人的話只能是參考。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縮縮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無關緊要了。 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三十歲、二十歲的人,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前者多活幾十年,後者則少活了幾十年;但,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對於認得生命意義,清楚宇宙真諦的人,存在的長短已不覺得遺憾。 時間就是永恆,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二十歲,是一樣的;萬年就是一年,一年存在萬年中。 人們以為離開了瞬息萬變的時間,別有永恆的存在,這是不對的,永恆是存在時間中,離開了無常的時間,就沒有永恆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創造了永恆,將人生提升到永恆的境界,那麼,生命的長短,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就會接近永恆,不再只是短短的幾十年。如何才能活得有意義呢? 從淺近方面來說,生活離不開工作,所以,要活得有意義,必須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工作呢?就是屬於付出與合乎靈性要求的工作。 屬於付出方面的,就是做有益於人類、國家社會和一切生靈的工作。世界各地正有許多這些工作,在等著我們去做合乎靈性要求方面的,就是追求完美,和生活在真實中。 看!藝術家為了追求藝術的完美,可以犧牲物質上的享受,甘願與貧困為伍。 作家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再三的修改,一再的謄寫。 歌唱家為了一首歌能完美地唱出,私底下不知已經練習了多少遍。 還有各行各業中,許許多多的人,也都是這樣,不辭辛苦地做著所從事的工作。他們不但毫無怨尤,還做得滿心歡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當他們全心一意地,為他人、或自己靈性而工作時,不再感覺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經停止;不知老之將至——生命哪有長短?這,不就是永恆嗎? 至於生活在真實中,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永恆的境界。 什麼是真實?真就是不假、不虛偽;實就是實在、不做非份之想。換句話說:這是一種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的境界。 由於不作假,本身的優點、缺點,一目瞭然,所以能不自負也不自卑。 由於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貧於道,而知足常樂。 由於不違背良心,所以心無掛礙,日日是好日。 最重要的是:依心性而行,該作則作,不該作則止;所以,沒有妄想、煩惱。 這種生活,已經超越了意義,而意義自在其中。 總之,能夠完全活在真實中的人,將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超凡入聖的聖者了。 當他人說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實現了生存目標的人的時候。 我們或者還想說,實現了生存目標的人,除了繼續活下去外,就不必再有其它的目的了。也就是說,他心滿意足了。 生命問題的解決,是在於這個問題的消失…… 但是,對一個人來說,什麼不再成為問題,這樣活下去難道是可能的嗎? 這是否意味著,這個人是活在永恆中,而不是活在時間中? 這是否就是那些經過長久困惑之後終於弄清楚生命意義的人,反而講不清什麼意義究竟在何處的原因呢?(維特根斯坦) 生命的意義是否在本質上存在,我無法確定。但是,我認為即使這樣,我們仍可以使自己得到有意義的生命。 在很大程度上,關於生命意義問題,源於我們人類自身不斷的探索。生命本身存在意義嗎?如何得到一條生命中有意義的道路?生命的意義意味著什麼?它使我們發現或創造的某種事物嗎?她使如何依賴於目的、價值和理念的?它和幸福有什麼關係?它會給人類以自信。使男人和女人能夠勇敢的面對他們的困惑嗎? 多數人沒有思考這些問題,但是,只要他們快樂幸福著,那也很好。而一旦思考了這些問題,困惑就接踵而至。弗洛伊德認為人一旦思考這些問題,他就開始患心理病了。但是,我仍然要說,研究這些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建構出一個思想的輪廓,並得到一個值得去過的人生。 從西方的哲學來看,傳統哲學多是從神學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事物能否如其所是的存在?在宇宙中是否存在著一種準人性的溫和目的?這是神學需要回答的問題。而信仰神的存在的人中,多數是因為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宇宙間有一個至善的意志,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人世間存在著對我們以及我們認為有價值事物的一種基本的同情,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對我們的理想和願望來說有一種終極的支撐和避難所。 這些人主要是希望自己能夠確認,有一種超越我們人類層面的可以但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力量存在著,萬事萬物是可以解釋的——如果我們的智力能夠理解其本質的話——這種力量是有目的可言的,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完美無缺的價值。至於是否存在這樣的超越普遍生命的目的先驗的目的存在,這裡拒絕討論,我只說它不是我能夠了解到的,只能存疑而已。 不管宇宙間是否有意義可以被我們發現,意義在其中得以體現的世界只能是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意義被創造出來了,不管這些意義是否有終極性而言,我們也不管是否存在先驗的單一的人生意義,我們先去看看生命中意義是如何被要求並被賦予的。正如西蒙-波娃所說的,“意義的存在是兩可的,它絕非一成不變的,應該說,人生的意義是不斷地爭而後得的。”(大致意思是這樣)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為自己創造意義,我們不需要別人或者說是什麼客觀明確的標準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意義,我們也不需要別人或者是什麼標準來決定我們應該如何去創造意義。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體驗生命。 不管是痛苦、快樂、疾病、健康還是絕望、掙扎、平靜、幸福,都是人的一種成長,披荊斬棘的成長。 我們有著力量、資源,為什麼不用它們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呢?這樣不知不覺地你就會得到體驗生活和人世炎涼的智慧。 積極地、勇敢地向前再向前吧,沒有人能阻擋你的步伐,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不要空想活著為了什麼,而是要實踐生命的感覺! 我覺得人之所以能生為人,就是上天給你一次機會去感受這個世界,去走一遭只屬於自己的人生.看你的名字就知道你還挺迷茫的,其實既然生下了,就順著活就行了,好比今天你看見我的回答,都因為你是個活人,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獨一無二的位置.再想想你要是死了對的起誰呀,首先你對不起這個世界給你的機會,再對不起父母.我也不太會說,給你帖幾個有名的文章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啟發吧.我在百度知道上看過好多人問過這樣的問題,覺得是有必要問的但不能想太多,什麼想多了都不好,好了,不說了,自己看吧!!!!!!!!!!!!!!!!!!!!!!!!!!!!!!!!!!!!!!!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一個比前年蟲還古老的問題。 首先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很簡單的語法上的歧義:人為什麼要活著和人為什麼而活著。也可以說一個是意義,一個是目的。 所謂意義,應該是客觀的,自然的。我要說的是人類,而並非某一個人,那麼所謂的奉獻論就是談不通的,對於博大而永恆的宇宙來說,人類連個垃圾都算不上,人類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我們說保護環境也只是保護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科學的發達以及進化論的突破,使人類越來越清楚自己的位置-自然的產物。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你自己決定的,甚至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也不是。人類是渺小的,充其量不過是宇宙新陳代謝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環。芝麻大的意義和飯粒大的意義有區別嗎?這不是悲觀,事實本來如此。但是反過來想,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也同樣平凡,而且人還是萬物之靈,說你“豬狗不如”你一定不愛聽,這也是足以令人類自豪的事情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類是呼風喚雨的霸主。 單獨的一個人,宏觀來看更沒什麼意義。我們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儘管沒意義,但生存是我們的權利,至少還沒人有權利剝奪我們的這個權力。如果說有意義,應該是指相對的意義,是創造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小的範圍來說我們報答了父母,養育了子女,愉悅了他人;大的範圍,我們可能幫助過一些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從而載入史冊。這也是社會的主流意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人本來並沒有任何義務,你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如果你能夠生存下去的話。我們之所以,希望做得出色一點,無非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達爾文語),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迴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 回頭再看這個問題,你就不會驚訝人們煞有介事的活著,卻回答不出來“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誰活著的時候不是在向幸福靠攏呢?記得“神探亨特”(美國老片)的口頭禪就是“上帝安排的”,我想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美國幽默式的回答。當然人類的上帝就是自然。 這裡我再強調一個詞就是“正義”,所謂正義就是對的,符合自然法則的;無私奉獻和自私自利都不是自然的人生觀。為什麼?因為人的認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的感受和感覺是真真切切的,誰願意奉獻得一無所有而活得生不如死?反之作為有群體意識的人類是欣賞真善美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終要受到抵制。所以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的論點是現實和智慧的。按照幸福最大化原則,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幸福你也會更加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這個能力。眾樂樂與獨樂樂,孰樂?也許一個人越發成熟客觀,他的判斷就越發接近正義。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而人們的人生觀或許千差萬別,這和人們自己的經歷品性有關。剩下的事情,就是應該如何去做。我們的先人幾乎把所有智慧都用在做人的研究上面,這裡我就不多費口舌了。 但還想告誡年輕人的是: 第一要現實,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虛設的問題,你們目前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就業和生存,學好本領才是硬道理,這需要踏踏實實的下功夫。 第二,要自制。小孩子吃不到糖果會哭鬧,你們是得不到愛情就苦惱。這有什麼區別?偉大在哪裡?如果你象挑剔你的情人一樣挑剔自己的行為,那麼你的情人要比現在的好很多。 第三,對一部分自卑的人,我勸你們勇敢一點。正如我前面所言,人們生而平等,你不要顧忌別人(有好人也有壞人)的臉色而委屈了自己,無論你是多麼想把事情處理好。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並不是好事,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冷靜沉著,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自暴自棄。 第四,惰性是與生俱來的習慣,但絕不是好習慣。改變習慣要從行動開始。 第五,不要遇難而退,要知道為之則難者亦易矣,這不僅應用於大目標,而更實際的意義是能助你走出解決眼前的困境,並走得更遠。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河水不象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象松鼠說的那樣深。 第六,不要問別人幸福是什麼,你的快樂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從做好眼前的事情開始。不要以為思想壓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動其實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這也是一個道理。 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樂,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會盡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對待。 人為什麼活著?那人為什麼要死去呢?既然死不了,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活著吧!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什麼?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價值、目的? 外國的加繆、弗蘭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中國的周國平、李銀河,歷代還有誰正面迴應過這《十萬個為什麼》中沒有的,第一個為什麼? 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找到愛與幸福?是為了發展完善全面自身?是為了往上爬,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是為了窮盡自然社會一切領域,歸納出大統一理論?是為了研透眾生萬物的奧秘,浩瀚宇宙的起源終結?是為了人類不可逆的進化和加速度的文明?是為了千秋萬代後,最終的大同(孔子)、天堂(基督)、理想國(柏拉圖)、烏托邦(托馬斯·莫爾)、美麗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共產主義社會(卡爾·馬克思)? 如果這一切都到達了,達到了,那接下去人又為什麼活著?如果找到人活著的意義,那接下去宇宙又為什麼存在?宇宙有邊無界還是有界無邊?宇宙會永恆膨漲成一片真空,還是臨界坍縮成一粒奇點? 宇宙外還有宇宙嗎?用地球尺度,人是一顆塵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一顆塵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還有宇宙,那麼我們存在的宇宙是否也是一顆塵埃,而我們將是塵埃的塵埃的塵埃…… “跟我一起老去/最好的還在後頭/生命的最終/為了它才造成最初”,千古憧憬的A·阿西莫夫啊,娜娜出走了,最終之後呢?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是否人類的智慧先天註定答不出這些元問題?是否得留待宇宙間更高階生物?然而宇宙間更高階生物有嗎?是三維、四維、三點五維?他們若知道,他們自己又為什麼活著? 是否我們全部的努力,都只能雙曲線似無限接近,卻不能真正接觸?就象夸父追日,既悲壯又可笑,他前進多少它後退多少。甚至更慘——夸父前面畢竟燃著個金色的句號,我們卻在捕風、在撲空、在尋求一個夢幻泡影般的問號。 面對希臘神廟上刻著的“人啊,認識你自己”,在根本意義上,人類是否註定無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死亡是另一種存在,另一種物質狀態,另一種生命形式,是否只有死去後才會找到活著的意義?如果只有活著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是否即使活得磨難,恥辱、毫無尊嚴,付出如何慘重的代價都值?如果這樣,那一切後找到的意義是否還有意義嗎?是否得不償失? “苦海無邊”(佛陀),“壽者多辱”(莊周),越成長越汙染越醜陋。是活得象一個人,清白、尊嚴、自由、不能就自殺是岸;還是為了找到活著的意義,什麼都可忍、可苟且、好死不如賴活?成王敗寇,是否真正的英雄應該選擇跪著生,而不是站著死?目的與過程哪個更重要? 如果這是一枚永旋不倒的硬幣,是否我們只能哈姆雷特式,陷入兩難悖論?活不是,死不是,日子於是妥協過,“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月”。直至臨盡時,黯然念起那句自讖——早知今日灰灰去,深悔當年白白來。 解不出這終極的Why,我相信五千年地球文明長如萬古黑夜,四十六億年地球史等於一張白卷。所有偉人、聖賢、天才、思想家;所有科學、宗教、藝術、文化,世間種種皆失敗得夠嗆! 忘不了暮年薩特的自省:“生活給了我很多,同時也讓我明白,這一切並沒多少意思”。他以毫不感恩的口吻,淡淡否定那傳奇、轟動、影響好幾代的一生。“他人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人間就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真善美的天堂不過粉飾出無數淺薄的樂觀者,就象假醜惡的世道越來越逼人成深刻的悲觀者。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生活即使常有些小快樂、小滿足、小興趣,終究難味真正的大幸福。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日子無論怎Sunny,內心終究虛不掉空虛感,滅不了幻滅感。 薩德說,善其實是惡,惡才是善。絕望的心,有沒權什麼事都可做(象超現實主義者一樣隨意殺人,象無政府主義者一樣到處暴亂),什麼事都可不做(象釋家一樣四大皆空,象道家一樣無為不爭)? 夜深夢醒,仰望星穹,念天地之悠悠,在如今這個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上,有幾人活著就是要猜出這個千古之謎? 有幾人為尋找活著的意義而活著? 有幾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一種對死的恐懼,一種對生的感恩。 人的本能都有一種抗拒死亡,厭惡死亡。也許有的人,並沒有想過活著是為什麼,只知道,活著就是活著。至少我還是活著。(當然有的時候,某些事情,可以讓某些人,放下這種抗拒本能) 當生,慢慢的變成一種堅強的生命,把死像一隻螞蟻一樣踩在腳下的時候。有人開始問自己生的意義,因為已經沒有了強大的敵人。讓生感覺到孤獨。 我認為生,就是愛,一種對生,對活著的愛。我們要懂得去愛上她。 只有當我們愛上她珍惜她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生的偉大,生的可貴,我們要像一個情人一樣的去呵護她。 如果你的情人整天愁眉苦臉,你會喜歡嗎?就是喜歡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反感。自已也會因此,而苦悶。那麼現在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讓她快樂起來,因為她快樂起來了,你也會快樂的。 人都有一個磁場,他可以改變物質某些特質,而物質也會傳達這種精神。一切都是這樣的迴圈。就像一個畫家一樣,他如果是悲傷的,那麼他的作品畫出來,無論怎麼樣,畫出來的作品都會透露出一種憂鬱,當你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這些作品就會透過這位畫家憂傷的傳達,而傳送到你的思想裡面。那麼此時的你就會有種悲傷的感覺。 生,是需要一種快樂來支援,有了這種支援,才會讓他更加強大。更加有力。 但是快樂也不是自己快樂了就快樂了,自己幸福了就幸福了,介質的傳播,才是你快樂幸福的根源。只有使你周圍產生一種因為生,因為活著,而透析出來的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你才會感覺到生命活著的意義。才會反射出生的快樂康德說:要想讓道德存在,我們必須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 我認同這個觀點 我們來完成我們的使命,去思考宇宙的終極秘密,就好像我們創造電腦去研究計算的秘密 我們被上帝創造去研究宇宙的秘密 我相信上帝的存在我們不是為了什麼而來到這個世界`!而是因為我們已經就在這個世界`!死亡是生命的另類延續~!其實我也很害怕死亡`!但是隻要自己充實的過完每一天,等自己死的時候才不會有遺憾`! 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為了需要你的人和你需要的人。 為了世間的情誼。
人的一生自出生到死亡那天,什麼也沒帶來也沒帶去,倒頭來還是空無一物,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就不能逃過死亡這一劫嗎?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他們也從來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走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這一生。 其中不走運的則窮困潦倒,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 對這樣的芸芸眾生,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何處談起呢?我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如果想勉強找一點區別的話,那也是有的:我,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人,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季羨林 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這似乎已成為千古的命題,每個人在無意間或寂寞裡往往想起這個永無答案的命題,我們很多人都有著同樣的心路歷程。其實這個命題雖然有些虛無,但是一旦沒有想個明白或者找到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那麼它會困擾我們很久很久,甚至讓那些偏執的人們走上另外一條道路。 在理性的認識中,生命的意義源於一個人的所看,所思;在感性的認識那裡,一切卻取決於心靈的體會及情感的豐富程度。但同時它又不僅僅是一種體會,更關鍵的是它影響思考的方式。生命可能是這樣一種過程:體驗---積累---思考。當你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時,永恆的也就只有思考了。同時思考也是一個漸進過程,它也需要一個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迴圈過程,也需要經歷一個思想混亂的過程,漸漸走向澄清,再走向獨立,並最終確立起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持之以恆的積累與勇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意願,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這種生活為享受。生命對每個人的意義或許都不同,我覺得努力活著再享受人生,就已經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是每一個有思想的生命體對自身靈魂的必然拷問。“生命的意義何在?”、“活著是為了什麼?”我們帶著如此凝重的問題出發,遭遇到的卻多是“活著是美麗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愛!”這類輕飄飄的華麗語言、淺薄無用的簡單說教。 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得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也使得每個人的存在有其意義,這種特質與創造性的工作和人類之愛息息相關。“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一個人一旦瞭解他的地位無可替代,自然容易盡最大心力為自己的存在負起最大責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責任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個殷盼他早歸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無法拋棄生命。”每當看到這樣的段落,我都不禁為那些“傷心人”和輕生者惋惜。只要有“求意義的意志”存在,不僅生命和愛,就連“苦難”和“痛苦”都深具意義。生命的意義有很多不同是說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最終還是要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會,別人的話只能是參考。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縮縮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無關緊要了。 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三十歲、二十歲的人,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前者多活幾十年,後者則少活了幾十年;但,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對於認得生命意義,清楚宇宙真諦的人,存在的長短已不覺得遺憾。 時間就是永恆,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二十歲,是一樣的;萬年就是一年,一年存在萬年中。 人們以為離開了瞬息萬變的時間,別有永恆的存在,這是不對的,永恆是存在時間中,離開了無常的時間,就沒有永恆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創造了永恆,將人生提升到永恆的境界,那麼,生命的長短,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就會接近永恆,不再只是短短的幾十年。如何才能活得有意義呢? 從淺近方面來說,生活離不開工作,所以,要活得有意義,必須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工作呢?就是屬於付出與合乎靈性要求的工作。 屬於付出方面的,就是做有益於人類、國家社會和一切生靈的工作。世界各地正有許多這些工作,在等著我們去做合乎靈性要求方面的,就是追求完美,和生活在真實中。 看!藝術家為了追求藝術的完美,可以犧牲物質上的享受,甘願與貧困為伍。 作家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再三的修改,一再的謄寫。 歌唱家為了一首歌能完美地唱出,私底下不知已經練習了多少遍。 還有各行各業中,許許多多的人,也都是這樣,不辭辛苦地做著所從事的工作。他們不但毫無怨尤,還做得滿心歡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當他們全心一意地,為他人、或自己靈性而工作時,不再感覺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經停止;不知老之將至——生命哪有長短?這,不就是永恆嗎? 至於生活在真實中,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永恆的境界。 什麼是真實?真就是不假、不虛偽;實就是實在、不做非份之想。換句話說:這是一種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的境界。 由於不作假,本身的優點、缺點,一目瞭然,所以能不自負也不自卑。 由於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貧於道,而知足常樂。 由於不違背良心,所以心無掛礙,日日是好日。 最重要的是:依心性而行,該作則作,不該作則止;所以,沒有妄想、煩惱。 這種生活,已經超越了意義,而意義自在其中。 總之,能夠完全活在真實中的人,將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超凡入聖的聖者了。 當他人說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實現了生存目標的人的時候。 我們或者還想說,實現了生存目標的人,除了繼續活下去外,就不必再有其它的目的了。也就是說,他心滿意足了。 生命問題的解決,是在於這個問題的消失…… 但是,對一個人來說,什麼不再成為問題,這樣活下去難道是可能的嗎? 這是否意味著,這個人是活在永恆中,而不是活在時間中? 這是否就是那些經過長久困惑之後終於弄清楚生命意義的人,反而講不清什麼意義究竟在何處的原因呢?(維特根斯坦) 生命的意義是否在本質上存在,我無法確定。但是,我認為即使這樣,我們仍可以使自己得到有意義的生命。 在很大程度上,關於生命意義問題,源於我們人類自身不斷的探索。生命本身存在意義嗎?如何得到一條生命中有意義的道路?生命的意義意味著什麼?它使我們發現或創造的某種事物嗎?她使如何依賴於目的、價值和理念的?它和幸福有什麼關係?它會給人類以自信。使男人和女人能夠勇敢的面對他們的困惑嗎? 多數人沒有思考這些問題,但是,只要他們快樂幸福著,那也很好。而一旦思考了這些問題,困惑就接踵而至。弗洛伊德認為人一旦思考這些問題,他就開始患心理病了。但是,我仍然要說,研究這些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建構出一個思想的輪廓,並得到一個值得去過的人生。 從西方的哲學來看,傳統哲學多是從神學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事物能否如其所是的存在?在宇宙中是否存在著一種準人性的溫和目的?這是神學需要回答的問題。而信仰神的存在的人中,多數是因為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宇宙間有一個至善的意志,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人世間存在著對我們以及我們認為有價值事物的一種基本的同情,他們需要使自己相信對我們的理想和願望來說有一種終極的支撐和避難所。 這些人主要是希望自己能夠確認,有一種超越我們人類層面的可以但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力量存在著,萬事萬物是可以解釋的——如果我們的智力能夠理解其本質的話——這種力量是有目的可言的,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完美無缺的價值。至於是否存在這樣的超越普遍生命的目的先驗的目的存在,這裡拒絕討論,我只說它不是我能夠了解到的,只能存疑而已。 不管宇宙間是否有意義可以被我們發現,意義在其中得以體現的世界只能是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意義被創造出來了,不管這些意義是否有終極性而言,我們也不管是否存在先驗的單一的人生意義,我們先去看看生命中意義是如何被要求並被賦予的。正如西蒙-波娃所說的,“意義的存在是兩可的,它絕非一成不變的,應該說,人生的意義是不斷地爭而後得的。”(大致意思是這樣)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為自己創造意義,我們不需要別人或者說是什麼客觀明確的標準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意義,我們也不需要別人或者是什麼標準來決定我們應該如何去創造意義。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體驗生命。 不管是痛苦、快樂、疾病、健康還是絕望、掙扎、平靜、幸福,都是人的一種成長,披荊斬棘的成長。 我們有著力量、資源,為什麼不用它們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呢?這樣不知不覺地你就會得到體驗生活和人世炎涼的智慧。 積極地、勇敢地向前再向前吧,沒有人能阻擋你的步伐,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不要空想活著為了什麼,而是要實踐生命的感覺! 我覺得人之所以能生為人,就是上天給你一次機會去感受這個世界,去走一遭只屬於自己的人生.看你的名字就知道你還挺迷茫的,其實既然生下了,就順著活就行了,好比今天你看見我的回答,都因為你是個活人,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獨一無二的位置.再想想你要是死了對的起誰呀,首先你對不起這個世界給你的機會,再對不起父母.我也不太會說,給你帖幾個有名的文章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啟發吧.我在百度知道上看過好多人問過這樣的問題,覺得是有必要問的但不能想太多,什麼想多了都不好,好了,不說了,自己看吧!!!!!!!!!!!!!!!!!!!!!!!!!!!!!!!!!!!!!!!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一個比前年蟲還古老的問題。 首先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很簡單的語法上的歧義:人為什麼要活著和人為什麼而活著。也可以說一個是意義,一個是目的。 所謂意義,應該是客觀的,自然的。我要說的是人類,而並非某一個人,那麼所謂的奉獻論就是談不通的,對於博大而永恆的宇宙來說,人類連個垃圾都算不上,人類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我們說保護環境也只是保護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科學的發達以及進化論的突破,使人類越來越清楚自己的位置-自然的產物。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你自己決定的,甚至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也不是。人類是渺小的,充其量不過是宇宙新陳代謝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環。芝麻大的意義和飯粒大的意義有區別嗎?這不是悲觀,事實本來如此。但是反過來想,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也同樣平凡,而且人還是萬物之靈,說你“豬狗不如”你一定不愛聽,這也是足以令人類自豪的事情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類是呼風喚雨的霸主。 單獨的一個人,宏觀來看更沒什麼意義。我們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儘管沒意義,但生存是我們的權利,至少還沒人有權利剝奪我們的這個權力。如果說有意義,應該是指相對的意義,是創造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小的範圍來說我們報答了父母,養育了子女,愉悅了他人;大的範圍,我們可能幫助過一些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從而載入史冊。這也是社會的主流意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人本來並沒有任何義務,你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如果你能夠生存下去的話。我們之所以,希望做得出色一點,無非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達爾文語),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迴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 回頭再看這個問題,你就不會驚訝人們煞有介事的活著,卻回答不出來“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誰活著的時候不是在向幸福靠攏呢?記得“神探亨特”(美國老片)的口頭禪就是“上帝安排的”,我想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美國幽默式的回答。當然人類的上帝就是自然。 這裡我再強調一個詞就是“正義”,所謂正義就是對的,符合自然法則的;無私奉獻和自私自利都不是自然的人生觀。為什麼?因為人的認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的感受和感覺是真真切切的,誰願意奉獻得一無所有而活得生不如死?反之作為有群體意識的人類是欣賞真善美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終要受到抵制。所以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的論點是現實和智慧的。按照幸福最大化原則,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幸福你也會更加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這個能力。眾樂樂與獨樂樂,孰樂?也許一個人越發成熟客觀,他的判斷就越發接近正義。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而人們的人生觀或許千差萬別,這和人們自己的經歷品性有關。剩下的事情,就是應該如何去做。我們的先人幾乎把所有智慧都用在做人的研究上面,這裡我就不多費口舌了。 但還想告誡年輕人的是: 第一要現實,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虛設的問題,你們目前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就業和生存,學好本領才是硬道理,這需要踏踏實實的下功夫。 第二,要自制。小孩子吃不到糖果會哭鬧,你們是得不到愛情就苦惱。這有什麼區別?偉大在哪裡?如果你象挑剔你的情人一樣挑剔自己的行為,那麼你的情人要比現在的好很多。 第三,對一部分自卑的人,我勸你們勇敢一點。正如我前面所言,人們生而平等,你不要顧忌別人(有好人也有壞人)的臉色而委屈了自己,無論你是多麼想把事情處理好。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並不是好事,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冷靜沉著,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自暴自棄。 第四,惰性是與生俱來的習慣,但絕不是好習慣。改變習慣要從行動開始。 第五,不要遇難而退,要知道為之則難者亦易矣,這不僅應用於大目標,而更實際的意義是能助你走出解決眼前的困境,並走得更遠。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河水不象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象松鼠說的那樣深。 第六,不要問別人幸福是什麼,你的快樂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從做好眼前的事情開始。不要以為思想壓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動其實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這也是一個道理。 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樂,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會盡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對待。 人為什麼活著?那人為什麼要死去呢?既然死不了,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活著吧!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什麼?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價值、目的? 外國的加繆、弗蘭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中國的周國平、李銀河,歷代還有誰正面迴應過這《十萬個為什麼》中沒有的,第一個為什麼? 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找到愛與幸福?是為了發展完善全面自身?是為了往上爬,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是為了窮盡自然社會一切領域,歸納出大統一理論?是為了研透眾生萬物的奧秘,浩瀚宇宙的起源終結?是為了人類不可逆的進化和加速度的文明?是為了千秋萬代後,最終的大同(孔子)、天堂(基督)、理想國(柏拉圖)、烏托邦(托馬斯·莫爾)、美麗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共產主義社會(卡爾·馬克思)? 如果這一切都到達了,達到了,那接下去人又為什麼活著?如果找到人活著的意義,那接下去宇宙又為什麼存在?宇宙有邊無界還是有界無邊?宇宙會永恆膨漲成一片真空,還是臨界坍縮成一粒奇點? 宇宙外還有宇宙嗎?用地球尺度,人是一顆塵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一顆塵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還有宇宙,那麼我們存在的宇宙是否也是一顆塵埃,而我們將是塵埃的塵埃的塵埃…… “跟我一起老去/最好的還在後頭/生命的最終/為了它才造成最初”,千古憧憬的A·阿西莫夫啊,娜娜出走了,最終之後呢?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是否人類的智慧先天註定答不出這些元問題?是否得留待宇宙間更高階生物?然而宇宙間更高階生物有嗎?是三維、四維、三點五維?他們若知道,他們自己又為什麼活著? 是否我們全部的努力,都只能雙曲線似無限接近,卻不能真正接觸?就象夸父追日,既悲壯又可笑,他前進多少它後退多少。甚至更慘——夸父前面畢竟燃著個金色的句號,我們卻在捕風、在撲空、在尋求一個夢幻泡影般的問號。 面對希臘神廟上刻著的“人啊,認識你自己”,在根本意義上,人類是否註定無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死亡是另一種存在,另一種物質狀態,另一種生命形式,是否只有死去後才會找到活著的意義?如果只有活著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是否即使活得磨難,恥辱、毫無尊嚴,付出如何慘重的代價都值?如果這樣,那一切後找到的意義是否還有意義嗎?是否得不償失? “苦海無邊”(佛陀),“壽者多辱”(莊周),越成長越汙染越醜陋。是活得象一個人,清白、尊嚴、自由、不能就自殺是岸;還是為了找到活著的意義,什麼都可忍、可苟且、好死不如賴活?成王敗寇,是否真正的英雄應該選擇跪著生,而不是站著死?目的與過程哪個更重要? 如果這是一枚永旋不倒的硬幣,是否我們只能哈姆雷特式,陷入兩難悖論?活不是,死不是,日子於是妥協過,“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月”。直至臨盡時,黯然念起那句自讖——早知今日灰灰去,深悔當年白白來。 解不出這終極的Why,我相信五千年地球文明長如萬古黑夜,四十六億年地球史等於一張白卷。所有偉人、聖賢、天才、思想家;所有科學、宗教、藝術、文化,世間種種皆失敗得夠嗆! 忘不了暮年薩特的自省:“生活給了我很多,同時也讓我明白,這一切並沒多少意思”。他以毫不感恩的口吻,淡淡否定那傳奇、轟動、影響好幾代的一生。“他人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人間就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真善美的天堂不過粉飾出無數淺薄的樂觀者,就象假醜惡的世道越來越逼人成深刻的悲觀者。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生活即使常有些小快樂、小滿足、小興趣,終究難味真正的大幸福。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日子無論怎Sunny,內心終究虛不掉空虛感,滅不了幻滅感。 薩德說,善其實是惡,惡才是善。絕望的心,有沒權什麼事都可做(象超現實主義者一樣隨意殺人,象無政府主義者一樣到處暴亂),什麼事都可不做(象釋家一樣四大皆空,象道家一樣無為不爭)? 夜深夢醒,仰望星穹,念天地之悠悠,在如今這個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上,有幾人活著就是要猜出這個千古之謎? 有幾人為尋找活著的意義而活著? 有幾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一種對死的恐懼,一種對生的感恩。 人的本能都有一種抗拒死亡,厭惡死亡。也許有的人,並沒有想過活著是為什麼,只知道,活著就是活著。至少我還是活著。(當然有的時候,某些事情,可以讓某些人,放下這種抗拒本能) 當生,慢慢的變成一種堅強的生命,把死像一隻螞蟻一樣踩在腳下的時候。有人開始問自己生的意義,因為已經沒有了強大的敵人。讓生感覺到孤獨。 我認為生,就是愛,一種對生,對活著的愛。我們要懂得去愛上她。 只有當我們愛上她珍惜她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生的偉大,生的可貴,我們要像一個情人一樣的去呵護她。 如果你的情人整天愁眉苦臉,你會喜歡嗎?就是喜歡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反感。自已也會因此,而苦悶。那麼現在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讓她快樂起來,因為她快樂起來了,你也會快樂的。 人都有一個磁場,他可以改變物質某些特質,而物質也會傳達這種精神。一切都是這樣的迴圈。就像一個畫家一樣,他如果是悲傷的,那麼他的作品畫出來,無論怎麼樣,畫出來的作品都會透露出一種憂鬱,當你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這些作品就會透過這位畫家憂傷的傳達,而傳送到你的思想裡面。那麼此時的你就會有種悲傷的感覺。 生,是需要一種快樂來支援,有了這種支援,才會讓他更加強大。更加有力。 但是快樂也不是自己快樂了就快樂了,自己幸福了就幸福了,介質的傳播,才是你快樂幸福的根源。只有使你周圍產生一種因為生,因為活著,而透析出來的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你才會感覺到生命活著的意義。才會反射出生的快樂康德說:要想讓道德存在,我們必須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 我認同這個觀點 我們來完成我們的使命,去思考宇宙的終極秘密,就好像我們創造電腦去研究計算的秘密 我們被上帝創造去研究宇宙的秘密 我相信上帝的存在我們不是為了什麼而來到這個世界`!而是因為我們已經就在這個世界`!死亡是生命的另類延續~!其實我也很害怕死亡`!但是隻要自己充實的過完每一天,等自己死的時候才不會有遺憾`! 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為了需要你的人和你需要的人。 為了世間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