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67357291478

    教師想要與學生進行溝通,首先必須改變師生關係,必須革除拒絕性的談話,學習使用一種接納性的新語言。也就是說,要了解學生,必須俘獲他的心,一切為學生著想。 我們知道大部分學生所謂的不聽話,無非是學生有時出格的事多了點沒有按一定的規矩辦事而已,這就是我們老師眼中學生的犯錯誤嗎?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去努力: 第一,學生做錯了事,針對情況就事論事,不涉及品格,是師生間溝通的基本原則。老師起了提醒、關愛、幫忙的作用,而老師不要借題發揮,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顯然只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反感厭惡,從而進一步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要邀請合作,避免命令。面對現在的學生,如果我們用傳統的家長制和封建禮教式的教育方法是絕對不行的。老師應該把學生看作是自然界的朋友,他們也會愛、也會恨,是具有矛盾感的複雜的人。他們和大人一樣,討厭到處被命令、指使和控制,被剝奪掉自治權。當老師說話表示尊重時,比較不會引起他們的反抗。。 第三,不要冷嘲熱諷。 具有尖酸口才的老師是學生的剋星,那些冷酷刻薄的話語會摧毀學生的自尊心,受創傷的孩子會在滿腦子的報復思想中成長。 第四,要多表揚,少懲罰。 多數老師其實不是不知道懲罰收效甚微。然而,他們每天照用不誤。他們一生氣就對學生責難、羞辱、怪罪、懲罰,不但沒有糾正學生的行為,還成為下次犯錯的好藉口。它使犯過錯誤的人下次更小心地犯錯,更狡猾地掩飾現象,更技巧地避過偵察,而不是更誠實或更明理負責. 學生是帶著不完整的自我形象來到學校,他們的自尊心脆弱容易受損乃理所當然之事。老師處理應極為慎重,你的評語會影響他們內心的情感。老師的感化力是最大的,破壞力也可能最大。良好紀律的形成和維持有賴於老師一系列謹言慎行,以打動孩子的心靈。教師應避免挑剔,免除懲罰。 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需要具備良好的品格,而且需要具有特殊的技巧。引用柯寧的話:“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必備工具。有了技巧,做事效率就高,少了它如同是遇到障礙,寸步難行”。教育上,著重技巧的應用能讓老師更能夠因材施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倍表示希望發展與伊朗的傳統友好關係,這是在安撫伊朗與美國唱反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