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望與東山
-
2 # 無奈且向上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歷史對李廣一生的評價,也道出了李廣一生的坎坷。
時勢造英雄,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成為英雄,不僅需要個人的能力品質,還必須具有創造英雄的時代。李廣可為生不逢時,文帝時期天下太平,李廣空有一身本領得不到施展,英雄無用武之地,無用武之地當然也就難成英雄。
景帝時期恰逢七王之亂,李廣隨周亞夫平亂,給了他一展抱負的機會。李廣也不負眾望,身先士卒殺敵無數,戰功卓著本應得到封賞,可事與願違,反而被黜為太守,為什麼呢?景帝與梁王本一奶同胞,但因帝位之爭,心存芥蒂,七王之亂梁王首當其衝,景帝及周亞夫並未派兵援救,而是先出擊七王大本營,而此時梁王頻頻告急,周亞夫派李廣馳援梁王,李廣英勇善戰,梁王得救,便授印以示褒揚。這就違了漢規,更是犯了景帝大忌。這也是戰功赫赫的李廣得不到封賞的重要原因。
武帝時期,漢朝對匈奴開啟了滅國之戰,李廣也迎來了黃金時期,按李廣的能力本應取得戰功,但上天卻偏偏為難這位飛將軍,戰爭中李廣屢屢敗績,輸多勝少,還失手被擒一次。最後功不抵過,未得到漢武帝的任何封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這位漢代的飛將軍,終身未得封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的遺憾。
-
3 # 一花天堂一沙世界
飛將軍李廣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高的,唐朝詩人王昌齡曾讚美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但是李廣縱然戰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沒有封候,唐朝詩人王勃在《藤王閣序》中為李廣惋惜“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但李廣難封是真的不走運嗎?歷史評價一個人常帶有感情色彩(現代評價一個人多帶有政治色彩),對李廣同情多於理性分析。因此對於李廣難封候的原因,除了其不走運外,我認為還有其它方面原因。
-
4 # 菁城子
李廣難封是中國軍事史上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想了解李廣終生不得封侯是不是冤,就得對漢朝軍功制度有起碼的瞭解。
中國古代“封侯”是統稱,一般指的是封爵。做官不能世襲,只有封爵之後,爵位才能世襲傳承,代代“吃皇糧”,福澤蔭及後代,享受子孫紀念。封爵是當時人們終極的奮鬥目標。從周朝起,封爵一般是五等,所謂“公、候、伯、子、男”。劉邦建漢朝後,一度對功臣大加封賞,封的最多的就是侯爵,比如留候張良,淮陰侯韓信。因此後人又將封爵都通稱為封侯了。
要想在漢朝封侯,一般幾個條件:(一)血緣。你是老劉家親戚,那就很榮幸,很可能生下來就是萬戶侯,不用那麼辛苦“萬里覓封侯”。或你家跟皇帝家聯姻,也就是外戚,有極大機率封侯,比如漢景帝表哥竇嬰和漢武帝舅舅田蚡,就被封為魏其侯和武安侯。(二)一些特殊情形和慣例。比如匈奴、北韓、南越等國大小王侯,本來是大小頭腦,率部來降,漢朝封你爵位。因“外交政策”封侯,佔去漢朝封侯名額的一半左右。再比如說擔任重要官員,也可能封侯。漢武帝時期擔任丞相職位,通常可以封侯。這種侯叫“恩澤侯”,換句話說,皇帝怕你擔任丞相,底子太薄,賞給你的。
最後一種常見的封侯條件,立功。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拼殺。唐詩有一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漢朝人多半也抱相同想法。要想在戰場上立功封侯,一般兩個標準。
第一是攻下城池。這一條李廣差點就夠上。吳楚之亂時,李廣曾一馬當先,攻下城池,奪取叛軍軍旗,立下大功。按說可以封侯。可惜李廣缺乏政治頭腦,私下接受梁王授予的將軍印,犯了大忌。沒有追究責任就算不錯,封侯自然就不用想。不過,我想李廣更在乎的是和匈奴打仗,以邊功封侯。然而匈奴只有帳篷,逐水草而居,沒有築造城池。所謂攻下城池的大功,也就無從談起。
第二個大功標準,是一次戰鬥,斬首千級。漢承秦律,軍功制度很明確。殺死一個敵人,獲一分獎賞。最開始是割耳朵,後來改成頭顱。戰鬥結束把敵人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清點數量,作為立功證據,逐次晉級。軍事上又把頭顱稱為“首級”。這套制度從商鞅變法一直傳到宋朝,才被正式廢除。(這種指標之下會有殺良冒功的情形,到宋將狄青時期才廢除)。
漢匈長期對峙,先是小規模衝突,此後大戰頻發,按說斬首立功是不難實現。當時漢朝法律,一次戰鬥,斬首千級,就可以封侯了。可惜李廣長期對匈奴作戰(用他自己的話,大小七十餘仗),居然達不到這個標準。這就太奇怪了。其實,釐清他所參與的戰鬥,你會發現李將軍一點都不冤。
李廣年輕時的皇帝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當時漢朝對匈奴奉行和親政策。匈奴偶爾南下騷擾,漢軍處於守勢,雖然沒吃大虧,對守邊將領而言,要想立功,那真是太不容易。因為匈奴軍隊都是騎兵,見形勢有利就發起攻擊,形勢不利立刻撤退。本質上說,匈奴對漢朝沒有什麼戰略目標,無非搶劫騷擾。漢軍只要守住城池,將他們擊退,就算完成任務——若是派出騎兵追擊,一來沒有什麼騎兵優勢,馬上戰鬥不佔便宜;二來,出擊的軍隊很容易被圍殲;三來,城池很容易被趁機攻破,貽誤大事。漢軍守邊的任務僅僅是守邊,打退敵人就算成功,並不追求“消滅敵人”。可想而知,防禦性戰鬥,是不可能有大規模殺敵。匈奴人只要一見形勢不妙,立刻就撤了,怎麼可能被大兵團圍殲。
此外,補充一個騎兵戰鬥的知識。騎兵作戰和步兵作戰,計算戰功的方式大不一樣。騎兵差不多可以視為人馬合一。想要他們腦袋,首先要保證他們不在馬背,否則,就算騎兵負重傷,甚至被射死,只要他騎馬跑開一段距離,就別想算進戰果。在防禦性作戰中,由於沒有追擊遠行,就無法徹底地消滅。即使大規模殺敵,相當大比例的戰果是無法統計進來的。
秦朝和漢朝初期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經驗,在制定軍功制度的時候,就沒有算進來。此後的漢匈大戰中,透過防禦性戰鬥贏得大戰,進而封侯的,完全沒有;倒是衛青、霍去病在殲滅性的騎兵戰鬥中,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封侯所需的勝利。
有了這些知識,就不難理解:從漢文帝到漢景帝期間,李廣在邊疆一干三十年,擔任過北方七郡太守,戰鬥在前方戰線,也圓滿完成守邊任務,贏得匈奴敬畏(被稱為“飛將軍”),但是在戰功冊上,他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不是像很多人所說,李廣實際是個草包,他的未立寸功,其實是由戰鬥特點決定。說得更大一點,這是由當時的防禦性的戰略國策決定的。當時的軍人,在那種戰爭態勢下,實在是很難立功的。
李廣從軍以來,除短暫一段時間在皇宮擔任衛尉,大部分時候都在邊疆。肯定也立下功績,可惜和封侯無緣。更糟的是,由於他名氣太大,作戰勇猛,導致匈奴對於李廣防守的城池,繞路而走(比如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這段記載發生於漢武帝時期,前面的難免有此情形)。對一個將軍而言,敵人畏而退縮,這當然值得自豪;對渴望殺敵的將軍,未免寂寞蕭條。
當然,幸運的是李廣並沒有終老於死守邊關。作為渴望立功的將領,他還是等來漢匈戰爭的全面爆發。這時候的李廣大概五十多歲,算是一名老將。他在朝廷裡還是很被器重。漢朝挑起戰爭的標誌性事件馬邑之謀裡,李廣作為“首發五將”被欽點,可見,他是很受器重的。不過這一次出兵運氣不好,單于跑掉了,李廣失去一次立功封侯的機會——當然,這次失誤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他還在等待著後面的機會。
第二次機會出現在公元前129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掠牛羊、搶人口、殺邊軍。漢武帝派出四路軍隊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這四個地方都在今天河北和山西邊境。四位將軍互不統屬,分別帶兵一萬出擊。四將出徵,戰果差別很大。公孫賀出擊雲中,沒有碰到匈奴軍隊,在外面逛了一圈,原樣回師。公孫敖吃了敗仗,一萬人的軍隊損失七千人,算慘敗而歸。衛青很幸運,他遇上敵人,卻並非主力。衛青指揮漢軍將匈奴擊潰,一路追擊,居然直搗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先的聖地龍城,斬首七百多人。這七百多人,大概並非匈奴的作戰部隊,不過也算是戰功。龍城距離漢朝邊境有上千裡,這個作戰距離大大超出當時漢軍通常的作戰半徑。衛青不僅能打勝仗,還全身而退,這一次作戰充分顯示出衛青的才華,從此漢武帝對它刮目相看。
四路軍隊出擊,李廣最倒黴。他一出塞就碰到單于帶領的主力。匈奴軍隊是漢軍的數倍,李廣陷入團團包圍。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幸虧單于久仰其威名,下令“得李廣必生致之”。要活捉他,所以他才揀條性命,被匈奴俘虜。李廣當時受傷,無法騎馬,匈奴騎兵便將他擱在繩子結成的網袋上,用兩匹馬在旁邊拽著,像吊床那樣走了十多里,走到半路李廣飛躍而起奪得一匹好馬,疾馳而回。
這次出征,論功行賞,論過處罰。公孫賀無功無過,不賞不罰;公孫敖被褫奪將軍印,判處死罪,透過繳納贖金,免罪為民。衛青第一次出征,就獲得勝利。雖然只是小勝,意義卻很重大,它是漢匈戰爭以來,漢朝主動出擊的首場勝仗。這一仗,打出漢軍騎兵的威風。考慮到斬首數量不足千級,不到封侯條件,衛青只得一個關內侯——這個爵位只是名義封侯,沒有實質封地和賞賜,比正式封侯(當時稱為列侯)要低一個級別。漢武帝有偏心,但也還說得過去。李廣的部隊傷亡慘重,他本人還被俘虜,在這四人裡,算戰績最慘的。按照軍法規定,應當斬首。不過,軍法也規定,軍法犯罪可以用錢贖罪。李廣雖然長期為官,俸祿不低,有兩千石,但素來不置家產,所以家無餘財,保命的罰金遲遲湊不足數。據說還是衛青暗中資助,這才得以解圍。李廣被削為平民後,賦閒在家,待了一段時間,此後又被召到前線右北平,繼續充當邊將。
元朔五年,漢軍再次出塞。這一次出塞的規模空前,戰果也空前輝煌。衛青大軍活捉右賢裨王十餘人,虜獲男女一萬五千餘人。這次大戰中,跟隨衛青出征的各路將軍,幾乎都是大有斬獲,滿載而歸。由於戰果豐碩,漢武帝的封賞也格外慷慨。衛青已經封侯,皇帝繼續加封,他的三個兒子也封侯,其中一個孩子尚在襁褓中。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等封侯,李沮、李息、豆如意以及中郎將綰賜爵關內侯。令人遺憾的是,李廣並不在此次出征大軍的名單裡。
李廣沒有參加此次出征,是有人從中作梗,不讓李廣出征嗎?或者像一些人所說,漢武帝歧視李廣,衛青排擠李廣嗎?其實都不是。事實恰恰相反,李廣太能幹了,導致他沒有被率軍出征。李廣上一次出征匈奴,軍潰身俘,大敗而歸。不久之後,他就被調到右北平,繼續參與邊境防守。東部防線一直是漢匈作戰重點(第一次出征,就是從東部防線突破)。那幾年,匈奴經常侵略上谷和漁陽,殺掠甚眾。漢軍想奇襲,避重就輕,避實擊虛,於是攻打實力較弱的河套地區。李廣所起的作用是什麼?堅守防線,防止後院起火——李廣守邊幾十年,對於打防禦戰而言,得心應手,相當有經驗。漢朝把他放在那裡,算是用人得當。李廣擅長打防禦戰,是漢軍的防禦第一人,所以被安排在適當的位置;李廣的名聲太大,他的最大價值,很可能是用來迷惑匈奴,使匈奴誤以為漢朝的戰略重點在東部。
第二年,李廣就回歸到衛青麾下,隨大將軍衛青出征立功。可見,漢武帝還是給予了李廣機會。這次大軍出征規模很大。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會戰中最大的贏家,既非大軍統帥衛青,也非李廣,而是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少年霍去病。
對於這次衛青率軍出征,匈奴單于提高了警惕,他們對漢軍處處設伏,不斷打遭遇戰。漢軍在戰鬥過程中並沒有失敗,戰略意圖暴露了,戰事一直拖到第二年,這才決戰,對於勞師遠征的漢軍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划算的。雙方打得很艱苦,漢軍損失慘重。其中右將軍蘇建(牧羊蘇武的父親)全軍覆沒,前將軍趙信原來是匈奴人,激戰之中,力感不支,乾脆率軍投降。就在衛青面臨慘敗之時,小將軍霍去病橫空出世,成功挽救了危局。當時單于稍稍退卻,霍去病突然帶領本部人馬八百騎,展開追擊,並將一場追擊演變成千裡斬殺。他深入敵境數百里,斬殺敵軍兩千零二十八人,包括匈奴相國、當戶等高官,以及單于大行父(與單于祖父同輩)籍若侯產,生擒單于叔父羅姑比。大戰結束,漢軍殺敵一萬多人。
由於自身損失巨大,戰略構想沒達成,從軍事戰略的角度看,這一戰算是失敗。因此衛青沒有加封。霍去病少年英雄,殺敵兩千多人,俘虜了一大批匈奴重要官員,還殺了匈奴單于的祖輩叔輩親戚,沉重打擊了匈奴士氣。此戰打出漢軍威風,總算為漢武帝找回面子。因此他封霍去病為冠軍侯,獎勵其勇冠三軍的氣概。霍去病當時才十七歲,就能以軍功封侯,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李廣作為後將軍,雖然參戰了,卻沒有獨當一面。主將衛青都無功,他自然也就談不上功勞,更不要說封侯。李廣無功還是好的。右將軍蘇建(牧羊蘇武的父親)更加倒黴,他全軍覆沒,差點被斬首。這一次李廣未能封侯,無話可說。
漢朝下一次出擊,表演的舞臺讓給了冠軍侯霍去病。全軍最好的資源給霍將軍,任由他發揮天縱之才。漢武帝對霍去病十分寵愛,其他將軍都沒出戰,包括李廣。李廣被委內戰略上的重任,從東部戰區的右北平出擊,牽制左賢王部。隨同李廣一起出擊的是博望侯張騫(即鑿通西域的那位使者)。右北平是李廣長期防守的地方,從這個地方出兵,對李廣而言再熟悉不過。
李廣真是倒黴鬼,再度以偏師遭遇匈奴主力。他手下只有四千騎兵,張騫有一萬人馬,兩軍約定在一個地方匯合。想不到,張騫居然迷路。李廣出塞之後,推進數百里,在約定時間地點,沒有見到張騫的旌旗,卻等來了左賢王的鼓角。左賢王的兵力有四萬人馬,十倍於李廣。面對不期而遇的強敵,李廣表現還不錯的。他從容不迫下了第一道將令:著校尉李敢——李廣的三子——立即殺入敵陣,以壯軍心!李敢帶領幾十名騎兵衝入敵陣,殺了一個來回,這才穩定軍心。這次戰鬥中,李廣發揮了“擅於防守”的特點,將部隊布成圓形陣勢抗敵,最外面的持盾牌,後面是弓箭手,再後是大刀和長槍。士兵們全部拉滿弓弦,專等匈奴士兵接近,再行發射。近乎貼身肉博,儘管漢軍損失慘重,匈奴兵人多勢眾,也佔不到便宜。李廣以區區四千人馬,與十倍於己的敵軍鏖戰兩日,博望侯張騫這才姍姍來遲。此時左賢王銳氣已去,見兩天都不能拿下李廣,不敢再戰,立即帶領人馬,匆匆退去。
這次出兵匈奴,李廣遇上豬隊友,差點死在沙場。李廣憑藉自己的戰鬥才華,轉危為安。李廣打退左賢王進攻,算是打了勝仗。清點戰地上匈奴人留下的屍體,也超過一千多人。這一次,他為什麼沒有封侯呢?
原來漢朝關於封侯,除了“一次戰鬥,斬首千級”的規定,還有其他一些條件:比如說,戰損不能超過戰功。斬首千級,自身損失不能過千。自身兵力損失,不能超過三分之一。否則,即使“一次戰鬥,斬首千級”,也是不能封侯的。這樣的軍法規定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只規定,“一次戰鬥,斬首千級”這個指標,將軍們為了自己封侯,很可能會不計一切代價,犧牲將士性命。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避免將軍們作無謂的犧牲,鼓勵“巧戰”,以最少的犧牲,獲取最大戰功。
李廣這次大戰,本來只有四千士兵,經過兩天激戰,即使殺敵人數超過自身損失,自身損失肯定也超過三分之一。按照軍法,李廣算不勝不敗,沒有處罰,也沒有封賞。
李廣最後一次出征,點將大名單上並沒有李廣名字。因為就連漢武帝都覺得,李廣這個人運氣實在太差。李廣執意請求,漢武帝這才勉為其難,允許李廣出征。不過漢武帝私下裡還是和衛青說:李廣這人年紀大,運氣不好,不要讓他和匈奴單于正面對陣。李廣知道訊息後,找衛青力爭: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至今才得到與單于對陣的一次機會,我願做前鋒,先與單于決戰。皇帝有囑咐,衛青豈能隨意更改?李廣年高名大資格老,衛青沒辦法說服,只好採用公事公辦的方式,讓長史給李廣下達正式命令。李廣再生氣,也無可奈何。憤恨之下,他不向衛青辭行,直接帶著情緒上路,從東路出發。
此戰李廣不僅未立寸功,還觸犯軍法。李廣和趙食其進入茫茫沙漠後,嚮導逃亡,迷失方向,耽誤了和衛青公孫敖大軍會合的日期。衛青主力遇上單于大軍,形勢兇險。幸好衛青沉著冷靜,運用新戰術,對匈奴單于形成反包圍,並取得一場大勝。等衛青頒師,踏沙漠而還,李廣的軍隊這才出現。行軍誤期,在任何時代都是大罪。衛青身為主帥,不能不管。一方面他派人帶乾糧酒肉前去慰問,另一方面派人調查軍隊迷路誤期的詳細情況,好奏明天子。最開始時,李廣沒有回覆,被派去的長史催得比較急,李廣這才說:諸校尉無罪,是我自己迷路失道。我自己會上書交代。(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然後,李廣對麾下說:我十幾歲起就和匈奴作戰,大小七十多戰。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大將軍讓我繞遠路,我自己又迷路,豈非天意?我已六十多歲,不想再面對刀筆吏羞辱。(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說完這番話,李廣橫刀自刎。
李廣一生征戰的事蹟我講完了,讀者自己評判吧,他沒有封侯這件事,到底冤不冤?漢朝有沒有虧待他,衛青有沒有對不起他?
-
5 # 火焰三井壽
縱觀劉徹一朝,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現象,那就是三個外戚將領,衛青霍去病李廣利,從來只升不降,打了勝仗,封,打了敗戰要麼還是封要麼就不罰,而其他非外戚將領,李廣蘇建公孫敖等,基本都會經歷由於受罰貶黜而被打回底層的經歷
軍功爵制本身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但也存在巨大的缺陷,這個看似公平的制度,其實非常不公。而且在現實執行中,有一萬種人為因素在加劇這種制度的傾斜
合理的真正的公平應該是,起點公平,過程公平,之後才會有結果的公平。而現實中,首先是起點不公,後盾(馬匹、人員戰鬥力、路線等)不公,有人是全方位包裝好的,有些人卻只能拿挑剩的。而過程呢,一樣不公,有人專門負責襲擊軟肋,有人卻只能硬著頭皮去啃硬骨頭的匈奴主力。最後的結果呢,還是不公,有人折損幾乎全軍覆沒,還是被冠以勝戰或冠以沒有功勞也有勞苦的理由被加封,而有人以一敵三以一擋十,最終還是落以問罪的下場
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沒錯,但這一道理並不能為因為人為的諸多因素而導致的制度傾斜做辯護。
回覆列表
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一生才氣縱橫,卻不能得到封侯,這實在是個悲劇。
那麼,這個悲劇的源頭又是怎麼呢?
在漢文帝時代,文帝曾說:“可惜呀,李廣你沒有遇到好時候,如果你趕在高祖的時代,封個萬戶侯那不在話下麼?”漢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即高祖時代,像李廣這種英勇善戰的隨隨便便都能立功封侯。可是在漢文帝時代,天下穩定,李廣也沒什麼功績可立,也就難以封侯了。
如果說,國家走向正軌以後,凡事都有規矩可講,此時的李廣不能封侯,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後面的李廣所建立的功績,卻屢屢不能封侯,就讓人不解了。
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李廣以驍騎都尉身份跟隨周亞夫出擊吳楚叛軍,並奪取了勝利。那一次,李廣戰績突出,但是因為一件事得罪了一個人,將自己的封侯之事搞砸了。
其實漢景帝跟梁孝王一向有種說不清的關係。這對親兄弟都是竇太后所生,竇太后又十分喜愛梁孝王,希望漢景帝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梁孝王,漢景帝不敢明說,但心裡已經很不爽了。後來袁盎等人反對,梁孝王當皇帝的這件事就黃了。而當時七國之亂時,梁孝王首當其衝,被七國打得哇哇叫,漢軍就是不肯出兵相救,結果這事讓梁孝王對漢景帝極有意見,認為是故意的。
而李廣在梁地征戰有功,梁孝王竟然給李廣封贈。按當時的規矩,漢朝直屬將軍是不能接受諸侯王封贈的,可是李廣當時也難做人呀,拿了得罪皇帝,不拿又得罪梁孝王。結果他拿了,這下子就將漢景帝給得罪了。
也正如此,平叛七國之後,李廣非但沒有因功封侯,反而被調到邊地當了個上谷太守,徹底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多年以來,李廣對自己不能封侯也是十分困惑。他認為,他當時的聲名比李蔡可是大多了,可是對方不但封侯,還當上三公,而他卻什麼都沒有,這讓人十分不解。想不通的李廣於是就去找星相家算命,跟對方說:“自從漢朝攻打匈奴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參加,可是各部隊校尉以下的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而由於攻打匈奴有軍功被封侯者有幾十人,我李廣不比別人差,但是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該封侯麼?還是我本來的命就不好?”
面對如此疑惑,星相家最後也是答非所問,沒有說到問題的實質。究其根源,那是漢朝當時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和微妙的社會關係才導致李廣無法被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