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大叔的弟弟
-
2 # 春秋15
崇禎主要的癥結:視魏公公如芒刺在身,不除不得安心。
除去魏公公,崇禎採用的是漸進過程,能反映出崇禎與魏公公之間的互仇有多深,影響皇權的人,被捉殺是註定的了。
-
3 # 夢裡芸汐
第一個,為了自己還能活著。當崇禎剛剛入宮的那幾天,都是天天擔驚受怕的,他明白,任何人都可能是魏忠賢的爪牙,他隨時都可能被幹掉,因為自己是張維迎找過來的,並沒有經過魏忠賢的同意,只是張維迎獨自決定的,魏忠賢很可能會把自己滅掉然後換個人。據說崇禎進宮的第一天張維迎說的第一句話不是恭喜,是不要吃宮中的食物。可見剛開始崇禎對魏忠賢的畏懼程度。
第二個,就是自己看不慣魏忠賢的做派,崇禎在每當皇帝之前也是很機敏的,看到魏忠賢當權,每次見到魏忠賢都喊一下廠公。但是心底裡崇禎就認為魏忠賢是皇帝的一條狗(實際上確實也是天啟的一條狗,但對於其他人而言則不一樣了),這下主人(天啟)死了,就該敲打敲打狗該收斂收斂了。
第三個,因為滿朝皆為閹黨,殺了魏忠賢可以樹立自己新的威嚴,還可以安排自己想用的人進來。而且魏忠賢捲鋪蓋捲走的時候太過張揚。魏忠賢以為自己可以效仿王翦的做法,但是用的不好,更加激怒了崇禎。
-
4 # 澳古說歷史
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原名叫李進忠,由才人王氏複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回原姓,皇帝賜名為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自閹入宮
魏忠賢少時家境貧窮,混跡於街頭,不識字,但卻懂得射箭與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酒色,因賭博輸了很多得錢被人追債,再者因早年與公眾太監相熟,所以並想到自宮,然後進入皇宮當太監,入宮之後並做了魏朝的乾兒子,最終他當上的長孫的乳母客氏的“對食”,也就是“性伴侶”
飛黃騰達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在一個月內先後駕崩,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次年改元天啟。魏忠賢和客氏受熹宗寵愛,沒過一個月,封客氏為奉聖夫人,蔭封她的兒子侯國興、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賢的哥哥魏釗為錦衣衛千戶。魏忠賢不久從惜薪司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從此魏忠賢開啟了自己飛黃騰達的一生,最後直至做到司空行尚書左僕射,平章軍國重事,太師總三省事,魯國公,上書左兼中書侍郎,開府儀,同三司,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掌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膳監印務,司禮監秉筆,總督南海子,提督寶和,人稱九千歲。
那麼崇禎為什麼一定要殺掉魏忠賢呢?這裡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見解:
1、事關崇禎帝自己的生命安全,天啟駕崩,崇禎繼位的時候,正是魏忠賢勢力達到頂峰的時候,宮裡宮外,朝廷內外,魏忠賢的勢力無所不及。崇禎剛進宮,根本沒有自己的勢力,皇太后(天啟的皇后)告誡他不要隨便吃宮裡的東西,所以崇禎衣服裡藏了很多餅,餓了就偷吃自己帶來的餅,生怕中毒,晚上也不敢去臥室入睡,只敢在燈火通明的廳堂待著,這反映了崇禎的安全時刻都在受到魏忠賢的直接威脅,如果不殺他崇禎帝隨時都可能斃命。
2、殺人立威,崇禎皇帝剛登基的時候,整個朝堂可以說都是有魏忠賢這個九千歲做主,他說什麼是什麼,對於崇禎皇帝這個想復興大明王朝的皇帝這個絕對不能容忍,所以魏忠賢必須死,他必須讓朝堂的官員們知道大明王朝還是他說了算。
3、崇禎只有殺了魏忠賢,才能獲得原本屬於他的權力,也只有殺了他,才有機會自己去扶植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政治團隊(這個團隊就是後來的東林黨)。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權力得到充分的保證,手底下的人才會害怕他,才能對他言聽計從。
4、獲得鉅額的財富,崇禎帝剛登基時,明朝的國庫已經極度空虛了,唯一能快速充實國庫的方法就是查抄權臣財產以此來獲得大量的收入,剛好魏忠賢和他手下的政治團隊滿足了這個要求,殺掉魏忠賢即能快速獲得大量的財產,又能重新奪的屬於自己的權力,那麼又何樂而不為呢?
5、收買人心,魏忠賢在位時,無惡不作,對官員也隨意處置,在那個時候只要誰說一句魏忠賢的話輕者流放,重者砍頭,可以說整個朝堂都人心惶惶,再者對於民間,魏忠賢也是橫徵暴斂,稅目多到讓人髮指。崇禎帝剛登記不久,帝位肯定是不牢靠的,朝堂的上重臣對其也沒有多少的敬意,百姓也對他沒有什麼忠心可言,所以他急需做一件讓人信服的事情,那麼殺掉魏忠賢就是最好的方法,這樣他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讓人信服的事情,這樣他的帝位就可以更加的牢靠。
這裡我再試著去說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會問魏忠賢該不該殺呢?
我個人覺得魏忠賢絕對該殺,當殺得不是時候,魏忠賢作為天啟皇帝的惡犬,是很有存在的必要,他起到了一個制衡的作用,我們看看整個明朝的政治環境,基本上就是皇權、宦官、內閣三架馬車並駕而驅的局面,皇帝則在中間起居中調解,陰陽調和的作用,但是一旦打破這個平衡,則勢必會導致皇帝令不出皇宮,皇權被架空。而崇禎皇帝卻在沒有培養出合適的宦官集團統領的時候就將魏忠賢殺害,很明顯到最後就導致了東林黨一家獨大,最後導致整個明朝滅亡了。可以說在明朝宦官是依附皇權存在的,文臣沒了皇帝還能繼續生存,大不了投靠李自成,李自成被廢了還可以投靠滿清,但是宦官則不同,皇帝沒了他們也會消失,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皇權與宦官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宦官集團就是皇帝用來平衡東林黨的,所以在當時魏忠賢作為一個唯一可以與文臣集團對抗,甚至是壓制的人物,崇禎帝殺魏忠賢並是一個好時候。
崇禎扳倒魏忠賢其實沒有問題,魏忠賢也是該死,但是卻在錯誤的時間扳倒了魏忠賢!剛登基的崇禎根基不牢固,手中也沒有對付朝臣的利器,想要透過扳倒魏忠賢樹立自己的權威也是能理解,但是卻一併廢了閹黨,大量啟用東林黨人士,朝中再次呈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最後逼的崇禎只得赤膊上陣!後面的結果大家也是知道,魏忠賢死了,閹黨被廢,東林黨勢起,朝中再現一家獨大的局面,皇帝的指令出不了中央。晚明後十年的遼東局勢瞬間極度惡化,本來閹黨在的時候每年還能搞點錢給朝廷去打仗,閹黨倒臺之後,皇帝再也搞不到錢了,只得加派三餉,負擔全部落在農民身上。最後該殺的沒有殺掉,不該殺的卻遺禍萬年
-
5 # 電競小隊長
為什麼古代皇帝喜歡用太監,因為太監這種人,不管多有權勢多威風,始終都是皇帝的一條狗,就算換了皇帝也是一樣的,他們的全部都來自於皇帝的恩寵,所以皇帝用著他們很放心。
至於為什麼殺他,每個皇帝都想成為聖君,一旦某些事情完成,那麼作為手裡刀的魏忠賢之類的人就要消失,保持皇帝聖君仁愛的形象,所以古代的酷吏都沒有好下場。更可況魏忠賢還是上一代皇帝養的狗,當他們已經沒有作用的時候,自然就應該消失了。
-
6 # 機械引擎
不管後來人們如何給魏忠賢編排種種大逆不道的罪名;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在天啟皇帝病危、或是死亡之後,魏忠賢及其黨羽,誰也沒有發出一條明顯違背皇帝意志的命令;更沒有一個人敢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新皇帝。
天啟七年8月22日天啟皇帝死;
10月22日,陸澄源彈劾魏忠賢,
10月24日,錢元愨再次彈劾魏忠賢,
10月25日,史躬盛攻擊魏忠賢,
10月26日,錢嘉徵舉魏忠賢十大罪狀!
11月1日魏忠賢被清理出政治舞臺。
11月6日,魏忠賢被在一個破廟中上吊死亡。
天啟皇帝在位時,宦官的閹黨與文官的東林黨就勢同水火,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傾軋,任人唯親。當然都不是什麼正派人物。
崇禎一直在書齋中長大,接受文官思想的治國教育,17歲時突然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自然會對各種扯淡的大道理所信奉;而且他也天真的認為,只要把閹黨清除了,讓最代表國家根本利益的東林黨上臺,帝國就會實現中興。所以一當皇帝,馬上就把魏忠賢打得萬劫不復了。
但事實上,魏忠賢死後大約兩年時間,敵人就打到了帝國都城之下。更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竟然是面對這種事實,東林黨官員們你推我,我推你,最後連個具體責任人也找不到,似乎一切都是皇帝的錯。
更是天啟年間,魏忠賢當朝,全國各地年年都有大工程(以魏忠賢的生祠為主),處處花錢,國家財政運轉正常,但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上臺,國家財政舉步維艱,而且所有的工程全部停掉,變賣。
魏忠賢該死,東林黨該死,勤勉於政的崇禎想不通,有"中興帝國的心,卻無治國的左右手。
說的不到的地方,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
7 # 風輕雲淡51055
魏忠賢,明朝天啟年間宦黨首領,人稱“九千歲”,崇禎皇帝繼任後,清算宦黨罪燈,歷數其十大罪狀,魏忠賢自縊而亡,至此,宦黨勢力徹底泯滅。
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要殺魏忠賢呢?
首先,魏忠賢身為明天啟年間宧黨首領,其勢力之大,使朝臣“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他聽任許多朝臣為其在全國各地建立生祠,把持“東廠”等特務機關,隨意任免處置朝臣,使朝臣多數人依附於魏忠賢宦黨,至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即位竟然感到生命威脅在即,崇禎皇帝急需奪回朝政權力,故殺掉魏忠賢,清除宦黨勢力成為崇禎皇帝當務之急。
其次,崇禎皇帝17歲登基,面時大明王朝吏治腐敗,貪腐橫行,明王朝統治處於風雨飄搖的現實,年輕的崇禎皇帝急需興利除弊,革故鼎新,進一步鞏固明王朝的絕對統治力,對權勢過大的官黨及其首領魏忠賢實行打擊清算也勢在必行。
另外,明中後期黨爭勢力的另二派東林黨和浙黨勢力,尤其是東林黨在長期遭受宦黨打壓的情況下在崇禎皇帝繼位後渴望重新掌握權力,也成為崇禎皇帝殺掉魏忠賢,清算宧黨勢力的外部推動力。
-
8 # 淡墨殘煙
天啟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駕崩,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崇禎執政生涯所下的第一步大棋就是清除魏忠賢及其黨羽。
那麼,為什麼崇禎皇帝一定要殺了魏忠賢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政權交接後,魏忠賢是權力重新洗牌最大的障礙。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新君即位後朝中的權力也會面臨著重新洗牌。而此時的朝政大權幾乎都掌握在魏忠賢的手中,他手下的“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孫”遍佈朝廷內閣和六部,所有部門主要職位均為魏忠賢黨徒所把持。崇禎皇帝想要收回權力,魏忠賢就是最大的絆腳石。也只有將閹黨一網打盡,崇禎才能掌握權力並重新分配。所以,魏忠賢必須要剷除。
二、崇禎皇帝自感無力掌控魏忠賢,為了自保必須先下手為強。天啟年間,魏忠賢權勢熏天,利用皇帝的信任為所欲為,部分大臣極力攀附,形成了一股以魏忠賢為中心的極強的政治勢力。當時皇帝稱“萬歲”,魏忠賢稱“九千歲”,地方官員甚至為魏忠賢建造生祠,有人竟將魏忠賢與孔聖人並尊。崇禎皇帝在當王爺的時候,也要討好魏忠賢。當了皇帝之後,崇禎仍能感覺到魏忠賢對自己的威脅,剛到皇宮時,甚至不敢吃宮中的食物,晚上睡覺都要抱著寶劍防身,唯恐被魏忠賢暗害。崇禎皇帝對魏忠賢極度不信任,又無力掌控,為了自保,肯定要先下手除掉魏忠賢。
三、崇禎帝希望成為中興之主,誅滅閹黨無疑是最大的“政績”。崇禎是一個不甘平庸的皇帝,他勤於政務、不近女色、生活節儉,是想恢復大明王朝昔日榮光,成為千古流芳的一代中興之主。所以,崇禎即位之後,將扳倒魏忠賢作為最大的“政績”,藉此來開創自己的明君之路。崇禎皇帝精心策劃,明面上褒獎安撫魏忠賢,暗地裡示意群臣上書彈劾,終於將權傾天下的魏忠賢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
9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有之事後必在有,所行之事後必在行,權力鬥爭就沒有誰對誰錯,關鍵是掌控權力以後你作了什麼,朝庭是否還能向好的方面發展,國庫是否充實,是向官商勾結的利益集團開刀,他們官商勾結偷稅漏稅逃稅,致使朝庭國庫空虛,只能老百姓加稅,造成官逼民,魏忠賢雖然是太監,是宦官就不能參政,就不能管理朝政,關鍵是他參政後幹了什麼,是國庫充實,還是國庫空虛,別看朱由校愛幹木匠活,不怎麼管理朝政,但是朱由校看出朝庭問題的根本所在,根本原因,那就是朝庭永遠存在的權力鬥爭,當時東林黨和江浙一帶管理朝政,朱由校即位後馬上啟用重用太監魏忠賢,就是為了制約減少東林黨江浙一帶王公大臣官商勾結,偷稅,逃稅,漏稅,致使國庫空虛,朝庭無錢可用,魏忠賢掌權三年,他看出大明心腹大患是山海關外遼東滿清鐵騎,充分認識到遼東與京師唇亡齒寒的關係,堅決否定堅守山海關的建議,堅決支援孫承宗的戰略方針,那就是打出山海關有效控制遼東和北韓半島,在遼東殲滅滿清鐵騎,後來又重用袁祟煥督師遼東,在遼東建立根據地對抗滿清鐵騎,魏忠賢掌權時關寧鐵騎可不裁員,軍餉可足量發放,鎮守北韓半島的毛文龍進行黑市交易,搶掠北韓邊民的商旅,魏忠賢基本上睜一眼閉一隻眼,為啥因為毛文龍是個人才幹才,有人有錢手下將領士兵也拼命,打出了生存空間,分別佔領控制旅順,義州一線東江軍鎮,而且不斷騷擾打擊滿清首都盛京以東的城池,並重用毛文龍,授毛文龍欽差平遼便宜行事總兵官徵虜前將軍左軍都督,而且授尚方寶劍,看看魏忠賢多會用人,知人善任,多麼會籠絡人心,大家知道什麼是欽差,就是當今皇帝派來的官員,如朕親臨,而且便宜行事,那就是大小事不必請示,可以對手下文武官員罷官升職,並授尚方寶劍,就是不必請示,對手下違法犯罪不聽號令的文武官員可先斬後奏,誰敢不聽號令先殺了在上秦,使毛文龍拼著命誓死效忠朝庭,在滿清首都盛京的西面,從寧遠到錦州,本來荒涼十年的城池被重新修建,大明有了錢軍隊有了火銃,戰車,地雷,炸彈配備齊全,還有讓敵聞風喪膽的紅衣大炮,努爾阿赤就是被紅衣大炮炸成重傷不治身亡,紅衣大炮也搬上了寧遠,錦州城頭,你說大明能滅亡嗎,毛文龍還拼著命擊退滿清兩萬鐵騎八旗軍,有力阻止了滿清將軍阿敏想當北韓王的夢想,皇太極累吐血也沒撈到什麼好處,而且損只折將,山海關外戰爭形勢正朝著大明好的方向發展,皇太極只能老老實實呆在盛京,魏忠賢最大的能力就是為朝庭收稅,大明的稅收主要來自江南江漸漸一帶,魏忠賢針對工商業,對外貿易發達的江南地區徵稅,並且重新設立了萬曆末年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海關稅,魏忠賢老百姓出身知道農民的疾苦,不向農民加稅,河南遭災,從朝庭國庫拔銀救災,魏忠賢還放火燒了東林黨老巢,幾十年沒有修過的黃河水道,也開始修建,浙江巡撫認為魏忠賢功不可沒,提議修生祠,而且全國都紛紛修生祠,遼東的將士最用心,袁祟煥稱讚魏忠賢,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通候之世賞宜也。為啥,因為他給了關寧大軍豐厚穩定,當時朝庭官員大多出身南京江南貢院,他們相互為校友,就形成黨派,他們都是江南鄉紳富商子第,而且花成千上萬兩銀子買個科舉名次,還有中舉後繼續買官,形成了朝庭掌控話語權的中堅力量,排擠其它地方小黨派勢力,這就是東林黨,魏忠賢的功勞就是保證了朝庭稅收正常執行,增強了大明朝庭的凝聚力,控制力,南到廣西北至錦州盡在掌控中,朱由檢即位後,也就是祟煥皇帝,他不會管理朝政,也不知東林黨貪腐,更不知有魏忠賢管理朝政對朝庭的重要性,那就是敢於向當權派東林黨開刀,誰敢官商勾結偷漏稅,逃稅,輕的罷官坐牢,重的滿門抄斬,東門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魏忠賢臨死時說你殺了我,大明必亡,朱由校認為你一個太監管理朝政,自稱九千歲,殺了你大明就滅亡嗎,後來證明東林黨上臺,造成朝庭國庫空虛,官商勾結偷漏稅,逃稅,向老百姓加稅,造成官逼民反,朱由檢上吊才明白,可是什麼都晚了,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向朝庭要三百萬兩白銀,封個王就退兵,並答應幫朝庭消滅滿清,可是朝庭沒銀子,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願意出銀子的,祟禎說是朝臣誤我。朱由校臨終囑託,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可是祟禎不聽忠告,決然殺了魏忠賢,魏忠賢是合格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經濟學家,有魏忠賢在大明就不會滅亡。
-
10 # 豆漿盒子
感謝史先生的邀請!現在,有些人喊道:“九千歲不死,大明王朝不倒。”這樣的說法倒也有些道理。崇禎上任伊始,就以雷霆之勢剷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從此大明朝廷中少了一座巍峨山頭。東林黨趁機做大,朝中一時沒了對手,他們只會空談清議,成了尾大不掉的大明累贅。而當崇禎發現這一事情的嚴重性時,放眼望去,朝中已經沒有了他可以用來制衡東林黨的勢力。崇禎死前,厚葬了魏忠賢,對東林黨人罵道:“文臣人人可殺!”
那麼,魏忠賢為什麼會被殺呢?
魏忠賢是崇禎的夢魘由於明熹宗沒有子嗣,朱由檢受遺命繼承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崇禎帝。他進宮時年僅十八歲,在宮中沒有自己的親信勢力。而魏忠賢此時手眼通天,宮內宮外都有他的鷹犬,朝中大佬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當時皇太后叮囑年輕的崇禎帝:千萬別隨便吃宮裡的東西,魏忠賢有可能在食物裡下毒!崇禎帝整日裡提心吊膽,他還在自己的衣服裡藏著食物,餓了就吃點衣服裡的東西。晚上也不敢去臥室睡覺,整夜裡待在燈火通明的廳堂上,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兒。由此可知,魏忠賢之於崇禎簡直可比夢魘!
閹黨勢力過大在當時的明朝,朝中勢力分為三大派:閹黨,文官集團,皇帝。閹黨勢力過於龐大,其已經威脅到了皇權,也打壓的文官集團都抬不起頭來。魏忠賢的勢力遍佈朝野,在朝中予取予求,一手掌握朝中大臣、黎明百姓的生殺大權,簡直是皇帝的代言人了。崇禎帝自然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於是千方百計地想要打壓閹黨勢力,文官更是樂見其成。
崇禎帝政治眼光短淺作為一個從王爺提上來的皇帝,他沒有足夠的眼光於胸懷來看待政治格局。閹黨勢力過大的確需要打壓,可並不應該直接抹除。在一個帝王的制衡術中從來都是需要促成兩股勢力來相互博弈,而帝王只需維持制衡的秩序,當一個勢力出現了要威脅到皇權的苗頭時,應及時抑制其發展,但不應該打壓致死。否則,那沒有了對手的一方就會要和皇權進行博弈了。這一點上,他的老祖宗嘉靖皇帝就做的很好。
回覆列表
一:功高震主,魏忠賢在朱由校在位期間,權侵朝野,皇帝叫萬歲,他就是九千九百歲,可想而知,他的權利已經和皇帝沒有差別。同時他在任期間內憂外患的處理十分恰當,只是威脅了所謂的清流正派的東林黨的根本利益,讓他們在崇禎面前進讒言,最後殺了魏忠賢。
二:權利本身的誘惑,崇禎新皇登基,立足未穩,朝中大臣大多為魏忠賢所掌控,他想掌權,就要除掉這個眼中釘。
三:私人恩怨,魏忠賢在朱由校在位期間權勢過大,致使作為老朱家的崇禎很是不滿,同時魏忠賢和客氏之間那點破事把後宮弄的陰雲密佈,使崇禎下定決心弄死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