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六月十六,明朝的東北重鎮開原,城外遠處煙塵滾滾,馬蹄聲清晰可辨認,城內的人不禁互相打聽:“發生什麼事了?”
沒多久,開原城東南的軍堡尚陽堡傳來炮聲,不少人已意識到,後金兵來了。
明朝的開原從元朝的開元演變而來。元朝在這裡設立了開元萬戶府、開元路,管轄地方很大,從長白山到黑龍江都歸開元路管理。
朱元璋趕跑元朝後,改開元為開原,把治所移到了開原城,位置在今天的開遠縣老城,並且在這裡設立了三萬衛、遼海衛、安樂州。
開原古城是遼東重鎮,由它地理決定。
這裡位於遼河中游左岸,東邊和北邊連線女真,西北又和蒙古三衛相接,是明朝羈縻政策中的門戶所在,牽一髮而動全身,開原的安危,關係到整個東北。
明朝對開原極其重視,始終駐紮重兵,北面東面西面都開闢了驛道,又在城周圍設立關市供各族交易,也算得上用心良苦。
起初大家也很和睦,因為明朝實力強大,誰不聽話就要捱揍,但自從後金崛起後,開原也不那麼穩當了。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熊廷弼巡按遼東的時候,意識到努爾哈赤為患必定要取開原,他曾建議增兵三千到四千防守開原和周邊堡壘。
萬曆沒有同意,這時的大明把希望寄託在開原以北的葉赫部身上,希望繼續利用羈縻政策,讓葉赫部牽制建州部,自己既能省錢又能省心。
但明朝又沒有真正給葉赫部多少實質性幫助,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古勒山一戰後,葉赫和建州實力就已經倒轉,被壓著打的成了葉赫部,葉赫自保尚且不暇,哪裡還有餘力牽制建州。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六月,挾薩爾滸之戰大勝之餘威,努爾哈赤把目光投向了開原。
六月初十,他親自率領四萬人馬開向開原,行軍六日後,抵達了開原城下。
開原是重鎮,兵馬向來不少,這時明朝新調開原的主將韓原善還沒到任,暫代軍務的是監軍道鄭之範,城裡還有援遼總兵官馬林、副將於化龍、參將高貞等人。
馬林等人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尤其馬林本人,剛剛在數月前的薩爾滸之戰中被擊敗,兩個兒子馬燃、馬熠都死在陣中,對後金兵的實力,應該沒人比他更清楚。
但此時開原明軍卻很懈怠,沒人意識到努爾哈赤會來得如此之快。尤其喀爾喀蒙古貝勒宰賽、巴克、巴雅爾圖等與明朝會盟,重鎮開原受威脅,蒙古兵和附近明軍必定會來救,有這麼多援軍,開原似乎穩如泰山。
開原明軍雖然不如後金軍人多,但有開原城池可以防禦。開原在明朝由土城升級為磚城,四門有角樓,城池規格是“城周圍十二里二十步、護城河周圍十三里二十步”,在遼東也稱得上堅城。
如果憑城固守,不說擊敗努爾哈赤,只要能夠拖上幾天,等待援軍到來,守住開原還是很有希望的。
並且,這時後金軍攻城能力薄弱,基本沒有攻城重武器,紅衣大炮還是明朝的專利,面對城牆除了蟻附攻城,只能乾瞪眼。
開原老城
對努爾哈赤來說,要想攻取開原,最好的辦法是急速進軍,殺明軍一個措手不及。否則等到守軍好整以暇,後金就得在城下啃城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努爾哈赤是個情報大師,薩爾滸之戰裡已體現得很明顯。
攻開啟原,他早就派出斥候打探訊息,帶回來的報告讓他喜出望外,明軍防備鬆懈,軍馬散放在百里之外吃草,許多士兵都在駐紮在城外,盔甲武器東倒西歪,對後金的進軍毫無知覺。
努爾哈赤下令三軍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而來。
開原外圍還有不少堡壘,駐兵防守,構築成一個防禦體系。後金兵過,這些堡壘發炮阻擊,努爾哈赤下令無視,即使遭受傷亡也不予理會,後金軍如狼似虎直衝開原,要打明軍一個突襲。
兵貴神速,等開原守軍反應過來,後金軍已經兵抵城下。明軍已來不及全撤進城內防守,城外的馬林將計就計,以多數兵背城列陣,少數兵登城防禦。
這一招正中努爾哈赤下懷,他把軍隊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架梯攻城,自己指揮精騎衝擊馬林的軍陣。
事後來看,明軍的戰術是導致他們失敗的關鍵。拋開來不及組織全面防禦的問題,明將應該留少數兵力在城外拖住後金軍,將盡量多數兵力撤往城頭防守。
野戰本來就是後金強項,明軍能依靠的就是堅城大炮,如今放棄這個優勢與後金野戰,就是自尋死路了。
明軍的崩潰首先並不是來自城外,馬林督戰一時守住了防線。反倒是守城的兵丁過少,後金集中兵力在東南方向圍攻,東門失守,後金軍一擁而入,登上城牆,反而從城內攻擊城外的明軍。
馬林等見勢不妙想要撤退,但此時已無路可退,事先挖掘在城外的壕溝阻止了他們退往城內,前方努爾哈赤又不斷催兵進攻,前後夾攻之下,城外明軍就此潰敗,全軍覆沒,馬林、於化龍、高貞等都戰死,開原重鎮就此被後金拿下。
葉赫部得到後金攻開原的訊息後,派出了兩千兵前往援救,快到開原才得知城池已被攻克。鐵嶺方向也有三千兵馬馳援而來,正是蒙古貝勒宰賽的人馬,瀋陽的鎮將李如楨、賀世賢得到警報,也率兵前來援救,這些兵還沒到開原就得到失守的訊息,只好返回。
顯然,開原只要能堅守幾天,後金就將難以攻克。
唯快不破,這也是努爾哈赤的戰術勝利,當然也離不開明軍的配合,哪一點沒到位,後金也難以攻下開原。
唯快不破,從後金到清,速度始終是八旗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明末戰爭中,無數對手其實戰鬥力並不弱小,卻都對八旗的突襲缺少防備,在閃電戰之下被被打得支離破碎。
攻佔開原讓努爾哈赤收穫累累,開原兩衛一州資源盡入後金之手,十餘萬人口裡僅有千餘逃出。後金軍以牲駝車載,物資還是三天都沒運完。
臨走前,努爾哈赤下令拆毀開原,放火燒城。
但這些並不能讓他停止腳步,努爾哈赤的目光又投向了鐵嶺。
而開原失陷對明朝的影響,也將迅速表現出來。
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六月十六,明朝的東北重鎮開原,城外遠處煙塵滾滾,馬蹄聲清晰可辨認,城內的人不禁互相打聽:“發生什麼事了?”
沒多久,開原城東南的軍堡尚陽堡傳來炮聲,不少人已意識到,後金兵來了。
明朝的開原從元朝的開元演變而來。元朝在這裡設立了開元萬戶府、開元路,管轄地方很大,從長白山到黑龍江都歸開元路管理。
朱元璋趕跑元朝後,改開元為開原,把治所移到了開原城,位置在今天的開遠縣老城,並且在這裡設立了三萬衛、遼海衛、安樂州。
開原古城是遼東重鎮,由它地理決定。
這裡位於遼河中游左岸,東邊和北邊連線女真,西北又和蒙古三衛相接,是明朝羈縻政策中的門戶所在,牽一髮而動全身,開原的安危,關係到整個東北。
明朝對開原極其重視,始終駐紮重兵,北面東面西面都開闢了驛道,又在城周圍設立關市供各族交易,也算得上用心良苦。
起初大家也很和睦,因為明朝實力強大,誰不聽話就要捱揍,但自從後金崛起後,開原也不那麼穩當了。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熊廷弼巡按遼東的時候,意識到努爾哈赤為患必定要取開原,他曾建議增兵三千到四千防守開原和周邊堡壘。
萬曆沒有同意,這時的大明把希望寄託在開原以北的葉赫部身上,希望繼續利用羈縻政策,讓葉赫部牽制建州部,自己既能省錢又能省心。
但明朝又沒有真正給葉赫部多少實質性幫助,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古勒山一戰後,葉赫和建州實力就已經倒轉,被壓著打的成了葉赫部,葉赫自保尚且不暇,哪裡還有餘力牽制建州。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六月,挾薩爾滸之戰大勝之餘威,努爾哈赤把目光投向了開原。
六月初十,他親自率領四萬人馬開向開原,行軍六日後,抵達了開原城下。
開原是重鎮,兵馬向來不少,這時明朝新調開原的主將韓原善還沒到任,暫代軍務的是監軍道鄭之範,城裡還有援遼總兵官馬林、副將於化龍、參將高貞等人。
馬林等人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尤其馬林本人,剛剛在數月前的薩爾滸之戰中被擊敗,兩個兒子馬燃、馬熠都死在陣中,對後金兵的實力,應該沒人比他更清楚。
但此時開原明軍卻很懈怠,沒人意識到努爾哈赤會來得如此之快。尤其喀爾喀蒙古貝勒宰賽、巴克、巴雅爾圖等與明朝會盟,重鎮開原受威脅,蒙古兵和附近明軍必定會來救,有這麼多援軍,開原似乎穩如泰山。
開原明軍雖然不如後金軍人多,但有開原城池可以防禦。開原在明朝由土城升級為磚城,四門有角樓,城池規格是“城周圍十二里二十步、護城河周圍十三里二十步”,在遼東也稱得上堅城。
如果憑城固守,不說擊敗努爾哈赤,只要能夠拖上幾天,等待援軍到來,守住開原還是很有希望的。
並且,這時後金軍攻城能力薄弱,基本沒有攻城重武器,紅衣大炮還是明朝的專利,面對城牆除了蟻附攻城,只能乾瞪眼。
開原老城
對努爾哈赤來說,要想攻取開原,最好的辦法是急速進軍,殺明軍一個措手不及。否則等到守軍好整以暇,後金就得在城下啃城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努爾哈赤是個情報大師,薩爾滸之戰裡已體現得很明顯。
攻開啟原,他早就派出斥候打探訊息,帶回來的報告讓他喜出望外,明軍防備鬆懈,軍馬散放在百里之外吃草,許多士兵都在駐紮在城外,盔甲武器東倒西歪,對後金的進軍毫無知覺。
努爾哈赤下令三軍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而來。
開原外圍還有不少堡壘,駐兵防守,構築成一個防禦體系。後金兵過,這些堡壘發炮阻擊,努爾哈赤下令無視,即使遭受傷亡也不予理會,後金軍如狼似虎直衝開原,要打明軍一個突襲。
兵貴神速,等開原守軍反應過來,後金軍已經兵抵城下。明軍已來不及全撤進城內防守,城外的馬林將計就計,以多數兵背城列陣,少數兵登城防禦。
這一招正中努爾哈赤下懷,他把軍隊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架梯攻城,自己指揮精騎衝擊馬林的軍陣。
事後來看,明軍的戰術是導致他們失敗的關鍵。拋開來不及組織全面防禦的問題,明將應該留少數兵力在城外拖住後金軍,將盡量多數兵力撤往城頭防守。
野戰本來就是後金強項,明軍能依靠的就是堅城大炮,如今放棄這個優勢與後金野戰,就是自尋死路了。
明軍的崩潰首先並不是來自城外,馬林督戰一時守住了防線。反倒是守城的兵丁過少,後金集中兵力在東南方向圍攻,東門失守,後金軍一擁而入,登上城牆,反而從城內攻擊城外的明軍。
馬林等見勢不妙想要撤退,但此時已無路可退,事先挖掘在城外的壕溝阻止了他們退往城內,前方努爾哈赤又不斷催兵進攻,前後夾攻之下,城外明軍就此潰敗,全軍覆沒,馬林、於化龍、高貞等都戰死,開原重鎮就此被後金拿下。
葉赫部得到後金攻開原的訊息後,派出了兩千兵前往援救,快到開原才得知城池已被攻克。鐵嶺方向也有三千兵馬馳援而來,正是蒙古貝勒宰賽的人馬,瀋陽的鎮將李如楨、賀世賢得到警報,也率兵前來援救,這些兵還沒到開原就得到失守的訊息,只好返回。
顯然,開原只要能堅守幾天,後金就將難以攻克。
唯快不破,這也是努爾哈赤的戰術勝利,當然也離不開明軍的配合,哪一點沒到位,後金也難以攻下開原。
唯快不破,從後金到清,速度始終是八旗軍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明末戰爭中,無數對手其實戰鬥力並不弱小,卻都對八旗的突襲缺少防備,在閃電戰之下被被打得支離破碎。
攻佔開原讓努爾哈赤收穫累累,開原兩衛一州資源盡入後金之手,十餘萬人口裡僅有千餘逃出。後金軍以牲駝車載,物資還是三天都沒運完。
臨走前,努爾哈赤下令拆毀開原,放火燒城。
但這些並不能讓他停止腳步,努爾哈赤的目光又投向了鐵嶺。
而開原失陷對明朝的影響,也將迅速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