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姓先生
-
2 # 崑崙玉屏風
不否認,這是目前最流行的共識。我的看法其實不盡然。
俄羅斯從上世紀90年代的原蘇聯脫胎至今不足30年,在人類漫漫長河不過彈指一揮,期間第一任領導人葉利欽奉行親西方政策,努力與西方人建立政治上的互信關係,銷燬和拆解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和設施,包括大型遠端戰略轟炸機圖—95、圖—160、中程圖_22m等,按理大家應該都放心了吧,但換來了什麼呢?北約不斷的東擴,處心積慮的打壓和戰略空間擠兌。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狼總是要吃羊的,俄美關係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嚴峻的考驗,該來的遲早會來,俄羅斯只有直面現實,別無他途。
孤以為,現實沒有那麼擔心,美國也是人,他也有常人思維。目前俄羅斯的戰略決策很重要。美國之所以在世界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最主要的莫過於有幾個藏獒,離開了這幾個藏獒,美國他啥也不是。俄羅斯只需要盯緊藏獒中的領頭羊“英國”,不要過分的搭理美國,放言“某些國家助紂為虐,如果衝撞了我的人員或財物,不管是有意或無意,我將被迫摧毀你參與戰爭的一切手段,包括艦艇,並不惜動用非常規力量”,在戰爭中切實執行之,這些藏獒也不是愣頭青,相信他們會三思而後行,如果俄羅斯不首先解決藏獒的問題,必將陷於八面失火,四顧不暇之地,既然選擇戰爭而踟躕不前,欠缺勇氣,是肘腋之禍。——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目前美國還沒有和俄羅斯直接爆發衝突的勇氣,英法狐假虎威,內心其實首鼠兩端的判斷。另外,此舉關鍵對土耳其、沙特的立場及站隊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感謝關注。
-
3 # 逐日行者
的確是這樣,美國和俄羅斯當下的緊張狀況是蘇聯解體以來最嚴峻的時候,劍拔弩張大有擼起袖子PK的架勢!
俄美關係走到今天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關係應該主要有一下這兩個原因吧!
1.從世界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多極時代已經來臨,復興的新崛起的力量正在參與和勾勒這個多極世界新的勢力版圖。而已歐美為代表的單極力量無可避免的將於這些新興力量出現摩擦甚至是碰撞!而俄美正是這兩股力量的代表,所以說俄美關係走到今天也是趨勢使然!裂變和重組在新舊兩股力量的博弈中不斷上演,動盪和不穩定將是未來一段時期世界局勢的主要特徵。
2.普京絕對是屬於劃時代性的人物,他不僅成功的掌控了俄羅斯,其對外的戰略路線讓這個多極世界更清晰的展現在西方世介面前,讓西方更加焦躁不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是這個道理!西方抱團群毆俄羅斯就可以理解了!
至於美俄未來的關係走向也要從世界整體局勢角度來看,總之這個世界已經變得不穩定了!已經做好今夜就開戰的準備,這是美國一個將軍前不久說的一句話!準備吧!
-
4 # 天下會會天下
是,但只是剛剛開始。
4月4日,美國和北約沿著俄羅斯西部邊境目前部署了一支近萬人的大軍,同時在波羅的海海域北約也集結了大量軍艦。這次北約軍演是以聲援英國“間諜門”的名義,對俄羅斯實施的威懾性軍事演習。據悉,這次參加北約軍演的國家共15個,出動的軍隊將超過20萬人,是北約冷戰後最大的一次軍演。
其實以這次軍演為標誌,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將要開始以俄羅斯為假想敵,以拖垮俄羅斯政權為最終目的的新冷戰開幕。
4月9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委員會委員弗朗茨•克林採維奇向俄新社表示,美國已決定宣佈俄羅斯為“邪惡帝國”。
西方以雙面間諜案及敘利亞政府軍涉化武等為由絞殺俄羅斯的國家信譽、名譽與道德這個招數,非常狠。
美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戰鬥群目前正緊急馳向敘利亞,69架艦載機,包括4個戰鬥機中隊,1個電子攻擊中隊,1個艦載空中預警中隊,1個直升機海上攻擊中隊全部到位,並且還有其他軍艦,包括“巴爾克利”、“阿利伯克”等6艘導彈驅逐艇和1艘“諾曼底號”導彈巡洋艇一同趕到,攜帶了大量精準制導武器。
這次對敘利亞的戰爭是以推翻敘利亞合法政府為目的,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很可能視伊朗勢力的損耗情況,將戰局戰火蔓延到伊朗去。
或者在2019年土耳其大選之際,將埃爾多安拉下馬來。
目前土耳其因為其與美國及歐盟關係的不確定性,加入歐盟無望,國內經濟目前正在劇烈動盪,土耳其貨幣里拉跌至歷史新低,從1月到4月,里拉兌美元已經下跌7.3%!兌歐元下跌9%!土耳其的通貨膨脹率也創出新高。
土耳其反對派的支援率現在高達50%,不出么蛾子的話,埃爾多安鐵定下臺,美已經開始著眼於土耳其的後埃爾多安時代。而且美肯定會在大選之際,丟擲埃爾多安的猛料,讓反對派擊敗埃爾多安。
在敘利亞、土耳其倒下後,美就可以先不管俄羅斯,只需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任由俄羅斯的經濟滑向深淵,而把精力放在伊朗身上。
目前,伊朗的貨幣里亞爾最近也遭遇了斷崖式貶值,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舉個例子,買6個雞蛋,總共30000里亞爾。
俄羅斯股市4月9日大跌,創下4年以來、即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俄羅斯RTS指數跌幅超過11%。 同時俄羅斯盧布創2016年來最大跌幅,兌美元跌2.6%至59.71。
我還指出,美俄事實處於戰爭狀態,美及其盟友的各種制裁也正在路上,各種利空還遠遠沒有消化,所以俄股、俄盧布和俄房地產價格可能面臨長時期走熊,只能不斷向下尋找支撐。
話音剛落,4月10日,俄羅斯股匯續跌,股市大跌4%,盧布兌美元崩跌超過5%。
-
5 # 聽聞知事
絕對是的,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美關係從來沒有如此劍拔弩張過。
想弄清楚美、俄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時間這條線上慢慢梳理。
蘇聯解體——1999年這個時間段和葉利欽主政俄羅斯的時間是完全吻合的,當時的俄羅斯政府可謂是一個完全的親西方政府。而作為西方勢力代言人的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也是非常的親密。
其實不難理解,俄羅斯畢竟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的遺產,那時的俄羅斯在西方人眼就是一隻鮮嫩的肥羊,誰也不會和自己的食物過不去。
俄羅斯被美國式的“經濟繁榮”以及冷戰結束的蜜月期的假象所迷惑,完全喪失了警惕。而美國則一手炮製出“休克療法”將俄羅斯的經濟推進了深淵。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利用所熟悉的政治、經濟以及金融等手段,透過其在俄羅斯的代理人大肆掠奪俄羅斯的優質資產,使得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將蘇聯半個世紀、集中半個地球資源所創造的財富搶掠一空。
當西方發現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價值後,就直接撕毀了北約不東擴的承諾。
終於在1999年,北約正式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為北約成員國。其間俄羅斯也進行了強烈的抗議,並竭力阻止北約東擴,但此時虛弱的俄羅斯已經發不出多大的聲音了。
自此西方集團將偽善的面具直接撕掉,開始在地緣政治上重新壓迫俄羅斯,防止其再度崛起。
1999年——2008年這段時間的重要標誌是普京開始主政俄羅斯。
在這裡不得不讚嘆下普京的執政能力,這麼一個瀕臨崩潰的俄羅斯竟然讓普京給救活了,隨著能源價格的高漲,俄羅斯的經濟環境也得到了改觀。
同時,普京利開始收拾俄羅斯國內的西方代理人,將國家資源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個過程中普京所展現的強硬政治手腕令整個世界側目。
這一時期,俄羅斯在與西方的關係上努力保持著剋制並表現出積極融入西方政治、經濟環境中去的意願。
2004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7國加入北約。這是北約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充。其間雖然俄羅斯表達了自己的抗議,但在行動上來看已經非常剋制。
2006年“梅德韋傑夫與奧巴馬一起吃漢堡”的趣事應該算是俄羅斯希望與西方緩和關係的重要標誌。
但“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西方從來沒有因為蘇聯解體,俄羅斯衰弱就放棄對於俄羅斯的敵意和圍堵。
趁著俄羅斯的虛弱,西方集團在中、東歐地區和中東地區策動了一波又一波的顏色革命,使得這些地區的親俄政權開始紛紛瓦解。俄羅斯的影響力迅速下降,地緣政治環境急速惡化。
終於在2008年8月俄羅斯出兵南奧塞梯,從此開始對西方集團的圍堵進行反擊。
2008年至今俄羅斯的強硬反擊是西方集團始料未及的,喬治亞問題弄得一地雞毛後,西方集團也暫時放慢了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步伐,雙方在國際事件上互有攻防但都比較剋制。
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問題上,普京雖然希望保住巴沙爾政權,但迫於現實,也同意與西方合作,促成巴薩爾交出權力以換取敘利亞的和平。
直到2014年,烏克蘭問題持續發酵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俄羅斯地緣政治環境又一次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這一次俄羅斯再次選擇了反擊,直接吞併了克里米亞。同時西方國家終於找到了藉口,並開始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雙方的關係急轉直下。
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巴沙爾政權迅速穩定住了局面。直到現在,敘利亞的局勢已經開始向巴沙爾政權方面傾斜,甚至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而美國在這個時候炮製出“化武危機”並將事態擴大,可以看出在敘利亞雙方的博弈已經到了勝負手的階段。美國不願意承認在敘利亞的失敗,俄羅斯也不願放棄來之不易的勝利。這才有了雙方劍拔弩張的局面。
透過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在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走過的近30年。至始至終美國都隱身幕後推動著對於俄羅斯的圍堵,而俄羅斯幾次反擊的目標也都是周邊國家。直到這次敘利“亞化武危機”,雙方終於一起站在了臺前。這種正面交鋒“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局面隨時都可能升級甚至惡化。
-
6 # 銀杏智庫
如今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是不是冷戰後也最嚴峻的考驗?
銀杏還真不這麼認為。(●—●)
冷戰後,蘇聯剛解體,西方就借刀殺人,那對付南斯拉夫多狠。輿論一邊倒支援兇徒。要給當地換人哪。之所以沒有爆發衝突,是俄羅斯實力不濟,不斷忍讓的結果。
忍讓有用嗎?北約還是保留,還不斷東擴,壓碎俄羅斯的時候反抗,不是更嚴峻嗎?
如今之所以場面火熱,不過是俄羅斯開始抵抗了而已。
也就是說,本來烏克蘭的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是一樣與俄國德國經濟合作,作為經濟橋樑的。可是美國搞了政變刺殺人家,最後趕跑了。這在法律上是不符合程序正義的。俄羅斯被迫反抗,於是開始收復克里米亞做樣板,誘使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幾個地方跟風。
於是,美俄雙方不斷支援兩邊鬥爭,開始較勁。於是,從烏克蘭又發展到敘利亞。
因為美國砸下了制裁大棒。沒有了新的大棒。俄羅斯就不斷出手,到各個地區對美國割血,讓美國損失戰略利益。如果美軍不撤離烏克蘭,俄羅斯還會到利比亞,到阿富汗,不斷對美國割血。
俄羅斯是退無可退,反過來看美國,又不是沒得退。退出烏克蘭又如何?不過是政變之前的樣子嘛。人家都搞經濟建設,好好過日子,管你啥事兒呢?
所以,表面形式嚴峻,可美國只要退一步就海闊天空,特朗普也在家好好過日子就是了。
-
7 # 金十資料數鴿
“我們什麼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得多,愈來愈落在他們的後面。”這是1991年蘇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在辭職演說中對當時蘇聯情況的評價。
無論是蘇聯還是如今的俄羅斯,土地面積毛子依然是世界之首,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擁有全球探明天然氣總儲量的18%,石油的儲量也僅次於中東石油大國之後,位於世界第七,遠多於中國和美國。可半個世紀過去了,俄羅斯的經濟還是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似乎再走蘇聯的老路。
因石油而亡的蘇聯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比俄羅斯人更清楚經濟對與能源過度依賴的後果了。二戰戰後,蘇聯大部分油田及裝置都在戰爭中損壞,資源大國淪為石油進口國。因此在1970年前,美國對蘇聯的制裁主要針對石油相關領域,禁運石油產業裝置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解決經濟危機就必須開採石油,在列寧到赫魯曉夫幾代人的努力下,1960年的夏天,在秋明地區烏拉伊市的孔達河畔的一口油井終於噴出了石油,1965年,秋明地區的一個油井薩莫特洛爾油井投產,1969年蘇聯頒佈《西西伯利亞石油與天然氣工業發展措施》,使得該地區區油氣生產迅速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
蘇聯的石油產量猛增,不知不覺中已在1975年超過了美國,有了石油這張底牌,蘇聯利用歐洲對能源的依賴開展石油輸出戰略,原本與蘇聯幾乎斷絕貿易往來的西歐,在石油貿易的拉動下竟然和平共處了起來,蘇聯同歐洲發達國家的貿易總額逐年增長,“1970年為47億盧布, 1982年為377億盧布,1983年為380億盧布“。
隨著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油價持續上漲,這讓依賴石油出口的蘇聯賺的盆滿缽滿,國民收入和財政飛速增長,外匯也變得充實起來,時任蘇聯總統勃列日涅夫甚至自信的認為最少15年內無須再為危機憂心忡忡了,無須對石油工業進行改革了。
▲1979年蘇聯發動阿富汗戰爭
然而好景不長,美國不會眼睜睜看著蘇聯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80年代初期,里根入主白宮,著手研究如何在這場爭霸中勝利,經過經濟情報分析得知,蘇聯嚴重依賴能源出口,2/3的外匯收入依賴石油出口。那好辦,里根一拍大腿放出了三板斧,第一調低國際油價,糾集沙特等國一舉把石油價格壓到10美元以下;第二控制技術,迫使西歐各國停止對蘇聯的資本輸出和機械裝置供應以及技術支援;第三封鎖,逼迫西歐國家停止進口天然氣等其他蘇聯資源。
這樣一來,原本歌舞昇平的蘇聯,在美國的壓制下石油產業入不敷出,瀕臨崩盤。反觀現在,如今特朗普對俄羅斯的制裁,跟當年里根也極為相似。
特朗普制裁俄羅斯的手段
如今的美國由於頁岩油革命的成功,原油供應已經實現基本自足,油價提升無疑對其頁岩油出口有利,近期受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影響,油價大漲一度突破80美元。而瑞銀(UBS)的說法是,50至70美元是國際油價的“甜蜜點”,如果超出這一區間,美國經濟有可能會因此面臨嚴重衰退,因此,近期特朗普責怪OPEC,沒有以增加產量方式阻止油價上漲,並且呼籲國際油價不要繼續升高。
此外,特朗普在不遺餘力的阻止俄羅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到歐洲。國慶前美國內政部長瑞安∙津克表示:必要時美國可以藉助艦隊對俄羅斯實行海上封鎖,以阻止其向歐洲市場供應能源。如果美國真的對俄羅斯進行海上封鎖,切斷其能源貿易,對於俄羅斯經濟將是致命打擊。雖然此舉一旦實施,無疑會引起全面戰爭,但美國現如今的所作所為就是透過對俄羅斯的制裁,讓歐盟從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轉向美國。
在技術禁運方面,今年特朗普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制裁,現如今任何美國公司試圖向俄羅斯出口帶有潛在國家安全目的的商品,例如汽輪機、電子產品、積體電路以及測試和校準裝置等,都無法取得出口許可。
對於俄羅斯來說,2018年是關鍵的一年,今年俄羅斯經濟進入第四階,第一階段是從1999年到2007年,俄羅斯恢復性增長;第二階段是2008年到2009年,俄羅斯度過全球金融危機;第三階段是2010到2016年,油價暴跌後俄羅斯經濟又開始經歷新一輪危機;2017年開始,俄羅斯正在努力擺脫危機,但在美國的制裁,和緊張的地緣形勢下,普京能不能領導俄羅斯走出困境,就要看俄羅斯能不能走出蘇聯模式了。
-
8 # 利刃號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中亞地區長期動盪不安,各國都苦不堪言,"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名出兵阿富汗,並藉機拉攏中亞五國,當時的俄羅斯對美國進入自己的傳統範圍雖然抱有戒心,但在反恐的大名義下也對此保持開放態度,於是,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郊外的瑪納斯修建了空軍基地,並作為美軍在中亞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在隨後的阿富汗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瑪納斯空軍基地對俄羅斯也有著現實的威脅,於是,在美國設立瑪納斯空軍基地兩年後,俄羅斯在距離該基地僅僅3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坎特空軍基地,部署有蘇-27殲擊機、蘇-25攻擊機和若干武裝直升機,常駐約400名軍人。俄羅斯將該基地視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體快速反應部隊的空軍基地,保護所有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國家的領空安全。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立於於1992年5月15日,由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首腦在塔什干會晤時簽署了集體安全條約,隨後,亞塞拜然、喬治亞、白俄羅斯等國家加入,而後由於一些國家沒有繼續續簽此條約,如今共有俄羅斯、白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亞美尼亞等六個加盟國,被世界各國稱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不同於獨聯體的是,該組織的性質就是軍事聯盟,被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俄羅斯為對抗北約組織的軍事集團。
同時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在境內有軍事基地,使得吉爾吉斯斯坦在獲得對恐怖主義的遏制的同時也有苦難言,畢竟請佛容易送佛難,主權國家境內有別國的軍事基地始終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在美國支援的顏色革命發生後,吉爾吉斯斯坦終於認清了無論送上多少真誠,都不會使美國在意識形態領域對自己另眼相看,最終於2013年通過了廢除與美國之間的租用軍事基地的協議並於2014年關閉了瑪納斯軍事基地。在2016年12月,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還稱決定在相關協定到期時也要關閉俄羅斯坎特軍事基地。
對吉爾吉斯斯坦的這一想法,普京也曾在2017年表示,如果吉爾吉斯斯坦人民認為這一基地沒有必要繼續存在,那麼俄羅斯願意關閉坎特軍事基地。然而隨著阿富汗戰爭即將進入尾聲,美軍的撤離和塔利班的掌權將成為定局,原本由美軍主導的打擊該地區恐怖主義組織的模式即將解體,本就是恐怖主義組織重點活動地區的中亞及南亞地區各國都開始準備面對一個由原教旨主義控制的阿富汗,以及由此為土壤孕育出的各種極端組織。吉爾吉斯斯坦也不得不重新考慮關閉坎特軍事基地對國內應對"三股勢力"衝擊的影響,於是在近期,吉爾吉斯斯坦駐俄羅斯大使傑克申庫洛夫表示,吉爾吉斯斯坦不排除在本國南部建設第二個俄軍事基地以應對來自阿富汗方向的威脅。
吉爾吉斯斯坦本想著借反恐戰爭告一段落將美國和俄羅斯請出國境,然而面對"三股勢力"的衝擊,吉爾吉斯斯坦還是選擇了相信傳統盟友俄羅斯,不過即使俄羅斯開設了第二軍事基地,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剷除"三股勢力"生存的土壤,中亞地區的形勢仍然會非常嚴峻。
回覆列表
隨著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矛盾和衝突不斷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以及俄羅斯軍隊,俄美之間的關係確實面臨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不僅僅是對美國,更多還是對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的考驗。(美俄博弈)
戰爭一觸即發,俄羅斯方面已經做好了應對導彈襲擊的準備,如果美國政府下定決心,那麼這一次他們可能會直接把俄羅斯軍隊打到服服帖帖。
自蘇聯解體以來,這個世界就不再有國家能夠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失去了蘇聯這個對手的牽制,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就可以非常放心地干預世界事務。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先後參加了科索沃戰爭,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和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最近又準備把敘利亞的巴沙爾給趕下臺。在之前美國主導的幾場顛覆戰爭當中,俄羅斯基本只是在戰爭前期提出了抗議和反對,但是隨後也基本保持了沉默。(美軍轟炸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但是顯然美國對此會感到非常不滿意,尤其是俄羅斯2015年軍事介入敘利亞衝突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不滿情緒不斷積聚,俄羅斯顯然阻擋了西方國家在全世界推行自己的制度和價值觀的腳步。(普京和特朗普)
這一次的敘利亞化武事件則直接導致了美俄之間的矛盾升級,既然俄羅斯不妥協,那麼美國可能會透過武力讓俄羅斯屈服。美國的打擊將考驗普京及其領導的俄羅斯,如果能夠扛住美國的進攻,那麼俄羅斯還能維持自己的大國影響力,如果扛不住,那麼俄羅斯以後可能就會失去和美國叫板的底氣,他將屈服於美國構建的世界秩序。
顯然,俄美關係自蘇聯解體以來從未面臨過如此嚴峻的考驗。這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博弈,也是兩種價值觀之間的碰撞,最後結果如何,我們只能靜待雙方下一步將要採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