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最前哨
-
2 # 嘯鷹評
胡說,隱身戰鬥機哪能帶十發?f22六發aim120d中距彈2發aim9x格鬥彈,j20四發pl15,兩發pl10,一個比一個慘。
但是把戰鬥機整的跟聖誕樹似的,有意義嗎?你導彈用的再多,你沒有機會發出去,有意義嗎?
隱身戰鬥機的備彈量少歸少,但是普普通通的三代戰鬥機,在這些隱形戰鬥機面前,那是被單方面的吊起打,
型殲20和f22動輒1:1,1:20的戰績不就是因為戰鬥機的隱身效能,在三代機還沒有發現的時候,隱身戰鬥機發現了敵機在哪裡,接著eots鎖定。中距彈發射,甚至於直至三代機被擊落,他都不知道是誰發現了他,又是誰擊落了他,
所以說三代戰鬥機導彈掛得再多,他又有什麼意義?
不還是被隱形戰鬥機跟打小雞似的,一打一個準?
所以說隱身戰鬥機也能外掛導彈,但是除了老毛子的su57戰鬥機。還有哪個掛上一大群導彈出來的。?
至於說導彈夠不夠用?
打完導彈趕緊跑你的
-
3 # 沙漠之湖
滿掛狀態是航展時,對外發布宣傳資料時,才臨時配置,飛上藍天白雲間,拍個照攝個像,留下影像而已。
現代戰鬥機,按其作戰用途、作戰半徑和機體質量等,有輕型和重型戰鬥機等之分,大都有5-12個外掛架,包括一些複合掛架。
若論戰鬥機一般能掛載多少枚導彈,得按戰鬥機大小,執行戰鬥任務不同,是掛空空導彈還是掛空地導彈,得出的導彈載彈量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輕型戰鬥機,也就機翼兩側各有2個外掛架,機腹位置1個過載掛架,基本戰鬥配置是機腹位置掛一枚大型副油箱,再掛載4枚近距空空導彈,或2近2中空空導彈,不具備掛載噸位較重的空地導彈的能力,故而缺乏有效的對地攻擊能力。
中型包括重型戰鬥機,有10-12個掛架,大都機翼兩則各有4-5個掛架,機腹位置2個掛架,可掛載空空導彈,也可掛載空地導彈。
執行空中戰鬥,一般掛2枚大型副油箱,2枚近距空空導彈,4枚中距空空導彈,絕對不會滿掛狀態。
通俗地講,平常戰鬥機滿油彈掛狀態,都是裝逼行為,那是對外宣傳需要,真正戰時戰鬥機滿掛,那就飛不遠、飛不高,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當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由於不是專業的對地攻擊機,頂多掛載2枚空地導彈,2枚近距空空導彈,2枚中距空空導彈,一枚副油箱,其餘掛架都是空的。
因為空地導彈要比空空導彈沉重許多,不可能多掛載,掛了空地導彈,就嚴重擠壓了空空導彈的掛載量。
對於現代戰機來說,一架戰機最大的作戰力量就在於他能夠掛載多少彈藥,只有攜帶的數量越多,那麼威力也就是越大,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導彈的體積越來越小,而威力也是越來越大。
就比如美國的f15戰機,根據引數來說一般只能攜帶12發彈藥,基本都是對空和對地打擊的,而比f15戰機更先進的隱身戰機呢?他一次能夠有多少彈藥,就拿中國的隱身戰機殲20來說吧。
中國的殲20是中國目前為止最強的殲擊機,最大在攜彈量達到了11噸,在犧牲隱身作戰的前提下甚至更強。
但是一架戰機不是看他攜帶量是多少,最關鍵的是看導彈的用途,一般有什麼子母彈,穿甲彈,石墨彈等,只要能夠達到預定的效果不一定非要是犧牲速度和隱身優勢,一般內建的彈倉都已經可以放下10枚導彈了,作戰能力完全夠用,看來即使是戰機也是講究作戰效果的。
美軍F/A-18C戰機進行的一次極限掛載試驗,足足掛載了10枚AIM-7”麻雀”中距空空導彈和兩枚AIM-9“響尾蛇”近距格鬥導彈。當然這只是試驗,掛載這麼多導彈是嚴重影響它的機動性和航程的,對作戰毫無意義。
戰鬥機通常情況下都要求具備一定的機動能力,所以並不是攜帶導彈的數量越多越好,畢竟外掛的導彈會大大影響戰機的機動效能。
從掛彈數量和機翼承載能力來看,最多也就十來枚導彈,在真實空戰中其實帶這麼多的導彈是無法一戰的,鬧不好在做大機動動作時連機翼都要損壞。
不過我們可以在照片上清楚的看到美帝的F-15戰機上掛載12枚導彈,如果正常情況制空作戰下4枚就夠了,兩個近距離的、兩個中距離。再帶多了也用處不是特別大,畢竟作戰時間有限,打擊敵機的次數也有限。
比如咱們中型戰鬥機殲-10就達到11個掛架,還可以使用複合掛架,一個複合掛架就可以掛載兩枚“霹靂--10”中距空空導彈,但一般都根據執行任務的需要進行掛載,對空任務的就多掛空對空導彈,中距導彈和格鬥導彈也有不同的數量分配。
對地攻擊任務,則掛載對地打擊導彈或精確制導炸彈;對艦攻擊,則需要掛載空射反艦導彈,一般來說,空對艦導彈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所以掛載像殲-10,JF-17“梟龍”最多掛載兩枚。
曾經殲-20戰機在試飛期間展示過內建彈倉,從公開的照片來看,殲-20的彈倉可以攜帶4枚空空導彈,於是很多人認為殲-20僅僅能夠攜帶4枚空空導彈而已,與之對比的是美國的F-22戰機內建彈倉可以攜帶多達6枚導彈,從這一點殲-20無法戰勝F-22。
如果你以為殲-20戰機只能攜帶4枚導彈那麼你就錯了,殲-20攜帶的內建導彈也有6枚,為什麼呢?因為殲-20不僅設定了內建主彈倉,也設定了內建側彈倉,主彈倉攜帶的數量為4枚,兩個側彈倉個攜帶1枚,所以殲-20戰機也可以攜帶6枚內建導彈。
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
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
就拿美軍的F15戰機而言,其就有很多不同任務要求下的掛載方案。
比如說在進行遠距離空中截擊作戰時,就會攜帶2枚AIM9“響尾蛇”近距紅外空對空導彈用於近程防衛,以及AIM120雷達中距彈進行截擊任務等,同時還會加掛一個甚至數個副油箱來保證足夠的航程。
再比如說進行轉場飛行時,此時一般沒有太多的作戰任務,僅僅攜帶2枚AIM9近距紅外空對空導彈就足夠了,再攜帶多個副油箱。
-
4 # 國平軍史
F-18、陣風等第3代戰鬥機,滿載起飛狀態時,空空導彈的數量達到了14枚,而F-15D竟然達到了16枚,理論上達到了驚人的20枚。
僅看資料,是不是很光鮮,但這只是戰機最大掛載狀態,在實際戰鬥中,是不可能掛如此多的空空導彈起飛作戰的,掛滿導彈的戰鬥機,就如同一隻老母雞,即便起飛,也飛不高、飛不遠。
因此,戰鬥機滿掛空空導彈,出現在網路上、雜誌圖片上、或者某些航空展上,其實那是宣傳需要,做廣告而已,不是戰鬥機真實的戰鬥掛彈狀態。
真實的戰鬥狀態,一架戰鬥機能夠掛10枚空空導彈,謝天謝地,不是導彈夠不夠用的問題,而是要擔心掛載的導彈是不是太多了,會不會影響戰鬥機的速度、航程、滯空時間、空中機動、格鬥能力等。
作為第4代隱身戰鬥機,由於老美空空導彈發動機小型化搞的比較好,F-22戰鬥機內建彈艙是6枚AIM-120C/D中距空空導彈,加上側彈艙的2枚AIM-9近距格鬥彈,全機能攜帶8枚空空導彈。
殲-20由於空空導彈發動機小型化技術不過關,儘管內建彈艙要遠大於F-22,但只能攜帶4枚PL-15中距空空導彈,加上側彈艙的2枚PL-10近距格鬥彈,全機只能攜6枚空空導彈,比F-22少了2枚中距空空導彈。
但作為隱身戰鬥機,殲-20有4枚中距空空導彈可用來打擊對手,2枚近距格鬥彈用來自衛保命,應該是足夠了。
綜上,現代戰機不是僅僅能掛載10枚導彈的問題,而是掛載10枚空空導彈,其實已經是很牛叉了,具備了對對手進行數波次的空中打擊。
因此,在攜帶空空導彈數量上,第3代戰鬥機甚至比第4代戰鬥機更具優勢,因為有很多外掛點包括複合掛架可以用來掛載空空導彈,
而隱身戰鬥機,為了提高隱身作戰能力,只能使用內建彈艙,所以導彈掛載數量,就遠不如第3代戰鬥機了。
當然,必要時,譬如在已奪取制空權的前提下,隱身戰鬥機也可以外掛空空導彈,或者犧牲隱身能力,內建彈艙加上外掛空空導彈,那個時候,其載彈量就不輸於第3代戰鬥機機了。
-
5 # 伽利略視野
導彈屬於精確制導,精確命中武器,也就是說理論上要求百發百中,怎麼才能中呢,要求滿足發射條件才能中,才允許發射,所有資料飛機都有記錄的。中距彈容易滿足發射條件,但是實力相近的對手,都得花大量的時間,燃油,機動去甩掉對方的導彈。大家都爭取在中距多消滅敵方飛機。只要滿足條件射光中距彈都可以。很快就進入近距了,而在導彈離軸發射角小於30度的時代,戰鬥機每次近距空戰都是狗鬥,開加力做極限機動,使盡渾身解數去滿足導彈的發射條件,一旦發射成功,對方就忙著規避導彈去了,自己也主動了,追上去補射或找別的戰鬥機會或掩護對地攻擊飛機作戰,敵人已被擊落或因開加力油不夠撤退了,極少有回來再戰的。如果近距導彈用完了,就該回家了,戰鬥沒結束也要回,由援軍頂上,所以說導彈多,續航時間長的飛機能力是好些,一個頂二個用。但殲20的導彈數比F22少是戰鬥策略不同,爭取早開火,在更遠處開火,把狗鬥這種專業的事交給效能更好的導彈去做,殲20立於不損之地。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現代的戰鬥機,也配備有機炮!而機炮的作用就是近距纏鬥用的!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機炮的作用正在弱化!
現代化的戰鬥機都配備有昂貴的雷達及其它電子裝置,強化隱身特性,戰時比的是飛機效能優劣、飛行員素質高低!強調的是在中遠距離上襲擊目標,實現超視距攻擊!其所配備的導彈中以中距和遠距攻擊彈為主,少量的近距格鬥彈為輔(與機炮一起起自衛作用),再加上預警機能夠為戰機指引遠距目標,所以近距格鬥這樣的戰鬥可能性也在降低!
所以10枚左右的導彈足夠應用了~~~在一擊兩擊三擊都不中的情況下,並且己經暴露了自己,要想不被當做敵人反擊時的靶標,除了快速脫離戰鬥,還能有更好的辦法嗎?
-
7 # 儒道之主
現代戰機僅僅能掛載10枚導彈,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第一,目前最先進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22、殲20、F35、蘇57,不考慮外掛的情況下(外掛犧牲隱身性),載彈量根本就達不到10枚。以F22為例,掛載方式:6枚中距空空導彈AIM-120C/D + 2枚近距格鬥彈AIM-9X,總共8枚。如果是掛載JDAM,那它的載彈量就更低。F22內建彈倉
11月11日,在珠海航展的最後一天,空軍的建軍日,2架殲20打開了它的內建彈倉,向外界公開了它的掛載能力:4枚PL15中遠距空空導彈 + 2枚PL10E近距格鬥彈,殲20的載彈量總數只有6枚。當然了,這並非是殲20的最大掛載能力,它的內建彈倉容積比F22的略大一點點,理論上與F22的掛載能力相當。PL15的尺寸大於AIM-120,雖尚有富餘空間,但也只能掛載4枚PL15。如果導彈小型化獲得突破,殲20載彈總數也就是6枚中距 + 2枚近距,無法再多。換句話說就是,以現在的技術,隱身戰鬥機載彈量最多就是8枚導彈。
第二,F-18、陣風等第三代戰鬥機,理論上來說,載彈量大的能夠掛載14枚空空導彈,甚至更多。這個載彈量遠遠超過了題主所說的“10枚”,但卻沒有任何實戰意義——戰時,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這個載彈量只存在於紙面上,或者是航展現場,實際上就是一種宣傳——向外界展示該戰機強大的掛載能力。如果是在戰時,戰鬥機這種滿掛載狀態,或者說是最大掛載狀態,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送死——送給敵方的活靶子,或者說是“人頭”。
這種滿掛載狀態的戰鬥機,在最大升限、航程、作戰半徑、滯空時間、機動能力等方面都將大幅下降,這仗還怎麼打?飛不高、速度慢、躲不開,這不是活靶子,是什麼?很多人都以為“導彈掛的多,戰鬥力就強”、“導彈多,才夠用”,但戰場上可不是這麼回事——如果是在1Vs1的空戰中,哪怕是隻掛載1枚導彈,只要能將對方擊落,足矣。相反,即便是掛載再多的導彈,無法在敵方之前發現目標(先敵發現)、先對敵戰機進行攻擊(先敵攻擊),那也是白搭——只有死路一條。
指望著躲過敵方來襲導彈,發動反擊,並將敵機擊落?那得先和上帝商量好了——絕大多數都沒這個機會,機率絕達不到10%。很多人擔心“導彈是否夠用”,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真要是掛載10枚空空導彈,擔心的不是“導彈是否夠用的問題”,而是戰機機動性、航空燃油等問題。以第三代戰機為例,如果發生一次空中格鬥,或者說是幾次大機動動作,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還有多少油的問題。導彈掛得多,必然影響到機動性、滯空時間、作戰半徑等,戰時的載彈量是考慮多方因素的結果,目標只有一個:保持戰鬥機的最大戰鬥力。
載彈量只不過是一個性能指標引數,在所有因素當中,對戰鬥力的影響是最小的。根據戰場形勢的不同,戰鬥機的載彈量、掛載導彈的種類、導彈的搭配方式也不相同。如果是己方已掌控絕對的制空權,並且敵方不具備防空作戰能力,那就簡單了:想怎麼掛就怎麼掛。這個假設比較極端,通常情況下,考慮的是戰鬥機的綜合作戰能力。記得有人評論稱“敵方來5架戰機,殲20只有4枚PL15,顯然是不夠用”,我的回覆比較尖銳:哪個指揮員像你這智商,來5架敵機,派1架殲20應戰?他沒了動靜……
-
8 # 長安小師爺
謝謝邀請,戰鬥機掛載導彈並不會像影視劇中所拍的人拿手槍打的沒完的情況,這是誇張有失真實性,對於非五代機的四代機朝下的型號,能掛上10枚導彈的屈指可數,至少在戰機機翼掛載能力上,很多戰機能掛是能掛,但必須要考慮航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戰機的掛載方案都有自己標準的一套方式。
那麼所謂導彈夠不夠用,這個也是有它獨特的計算方式的,更何況大多數戰機出動都不會是單機行動,除非是大規模行動,不然多數都是雙機或者四機編隊,那麼以題主的10枚導彈論,這最少有10個,最多則有40個目標的打擊能力,這樣的攻擊能力很少見,即便出現一樣是在大規模行動中。
再者,這個關鍵時刻也有說法,10枚導彈在關鍵時刻肯定是夠用的,這毋庸置疑,更何況這還沒說是不是具備核打擊能力的導彈呢?要真有啥目標也夠打的,所以不是夠不夠,而是這些導彈以及戰機的能力問題,也就是說你要打對方,即便是空戰,單機攻擊,那麼對方很可能是多架機圍攻的局面,這個場景如何解決是關鍵。
-
9 # 一坑四彈
確實,現在戰鬥機掛載的導彈越來越多了。老一點的三代機,一個掛架掛一枚導彈;後來出現了並聯掛架,一個掛架可以掛兩枚導彈;現在甚至出現了四連發掛架,一個掛架可以掛四枚導彈,十分兇猛。
殲10有雙掛梁,能掛兩個
戰鬥機空戰、格鬥、包括對地攻擊,都是靠導彈。導彈對飛機與子彈對步槍的意義一樣,當然是越多越好。所以現代戰鬥機掛載能力都很猛,能掛十來枚導彈稀鬆平常,關鍵時刻十枚導彈我覺得完全夠用。
導彈的命中機率很高,中距彈和近距彈單發殺傷機率都在0.8左右,只要瞄的準,一發導彈幹掉一架戰鬥機問題不大。再水一點,兩枚導彈幹掉一架戰鬥機,肯定可以做到。理論上如果一架戰鬥機掛了十枚導彈,最起碼也能擊落五六架戰鬥機。
但是,現代空戰早已不是二戰時那樣,幾百架飛機互毆。現代空戰有十幾架飛機參戰,就算比較大規模的空戰了。三代機不像二代機那麼便宜,最差都要上千萬美元一架,就算是中等強國,如德國、法國,一共也才有兩三百架戰鬥機。一次空戰能出動幾十架飛機不得了了,如果每一架戰鬥機帶十枚導彈,根本打不完。
現在戰鬥機掛這麼多導彈,一個原因就是:飛機不夠,彈來湊。導彈的價格相對戰鬥機還是非常便宜的,平時用不起那麼多戰鬥機,但是又要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怎麼辦?就靠飛機多帶彈來解決,一架飛機當兩架飛機用。平時看起來很嚇人,真要作戰可不是那麼回事。
一架戰鬥機掛十枚導彈,在實戰中根本用不掉,大機群空戰也不可能再出現。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高達300公里以上,只需要幾架飛機就可以完成很大一片空域的戰場監視,空戰大部分在2到4架戰鬥機組成的戰鬥小組中展開。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一架飛機帶四枚導彈就夠了,即使在最慘的情況下,需要以一敵四,用八枚導彈也能解決問題。
F15一個掛架甚至能掛四枚,一共掛20個,完全沒必要了
在空戰中,帶太多的導彈嚴重影響戰鬥機的機動性。一枚中距彈至少要200公斤以上,十枚就要兩噸,笨重的像熊一樣,如果是一對一空戰,對方只掛了兩枚導彈,十有八九你要被對方幹掉。
綜上所述,我認為十枚導彈完全夠用,甚至有點多,實戰中不會出現讓你把十枚導彈全部打光的機會。
-
10 # 慕什塔戈
現代戰爭中的空戰,往往採取預警機統一指揮、戰鬥機協同策應的交戰模式,由預警機來充當整個機群或編隊的指揮中樞,向各架戰鬥機指示目標並區分任務,爾後由戰鬥機發射導彈實施攻擊。因此,在預警機的指揮與引導下,戰鬥機的攻擊效率顯著提高,以往發射十餘枚甚至數十枚導彈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代空戰只需每機發射一、兩枚即可奏效。
而且,飛機掛載導彈數量與飛機隱身效果成反比。現代戰鬥機普遍注重隱身突防能力,為了縮小雷達反射截面積,除了採取改變機身外型、加裝吸波材料塗層等措施以外,還必須大幅縮減機載武器外掛點。以美軍戰鬥機為例,三代機搭載武器的標配是9個外掛點,如F-16、F-18等機型,均可同時攜帶6~8枚空空導彈及2~4枚空地導彈;然而,進入四代機時代以後,其代表機型F-22“猛禽”只有4個外掛點,最多隻能攜帶8枚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則全部被JDAM“聯合制導攻擊彈藥”所取代。與傳統的老機型相比,現代戰機掛載的導彈數量雖然出現大幅“縮水”,換來的卻是隱身空防能力的顯著增強。
此外,隨著武器制導技術及高能炸藥技術的普及和提高,現代空戰武器中的導彈,無論就其命中精度,還是爆炸威力來說,都遠超傳統空戰中的導彈。因此,現代戰機無需攜帶更多導彈,往往只需1枚就可以在關鍵時刻達成作戰目標。比如,在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中,阿根廷軍隊的“超級軍旗”攻擊機僅僅發射2枚飛魚式反艦導彈,其中1枚就將當時最先進的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徹底擊沉。
回覆列表
隨著軍工科技的發展,加掛巡航導彈已經成為現代戰鬥機武力威懾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由於任務屬性、機體尺寸等多種因素,戰鬥機的掛彈數量十分有限!
以今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20為例,其內外導彈掛載總數量為六枚;而同為五代戰鬥機的F-22則為八枚。此外例如法國的Phantom-2000共有九個武器掛點、陣風戰鬥機更是多達十四個!即便如此,在許多戰爭思維仍侷限於"飽和打擊"的人看來:不到十枚載彈真的夠用?
殲擊機最早出現在一戰期間,但當時並非以殲擊為任務,而且機載武器還只是後排飛行員手裡的槍。發展至二戰時期,殲擊機已開始陸續裝備固定式輕機槍、重機槍甚至口徑更大的機炮,戰鬥機大幅提升!
但受限於武器效能和殺傷力,彼時的殲擊機戰時出動基本都是幾十數百架,因為只有數量的增加才能形成更強、更密集的火力網!就像狼一樣,成群出動效果最好、殺傷最大!
進入六十年代,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和趨於成熟,威力更強的機載導彈喧賓奪主成為趨勢,在一系列區域性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也進一步證明了它所具有的價值!與此同時,殲擊機的速度、機動等效能也獲得了大幅提升,與導彈相結合後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戰術思維:高速(隱蔽)突防,精確打擊!
如果將這一思維應運到實戰中,就是最早由西方國家提出的Surgical strike,即我們常說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色列實施的"巴比倫行動"為例,僅出動了14架戰鬥機就成功摧毀了伊拉克的設有防禦系統的核反應堆。
在本次行動中,雖然以色列戰鬥機所使用的是精確制導炸彈(無動力),但也直接體現出了現代戰鬥機的作戰理念:高機動、高精度、高效率!這三點也同樣適用於使用空空巡航導彈進行的空中格鬥:如果在鎖定對方的情況下無法一招斃敵,那接下來被擊落的有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