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茹叔敬
-
2 # 布夫舟
老十四胤禵肯定是不甘心交出兵權的。很多人認為胤禵沒有反是因為陝甘總督年羹堯、以及管著西北大軍糧食的李衛,這其實只是表面原因。其實,他之所以手握重兵沒有反,最重要的還是被八爺坑了。因為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雍正已經做上皇帝了,此時雍正早就提前佈置好了,他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有句話叫做先發制人,後發則受制於人。老十四吃虧就吃虧在這裡,他雖然手握十萬大軍,但是距離京師太晚,加上八爺有意封鎖訊息,這使得他在關鍵時候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情。
按理說老十四和老九、老十都是八爺黨的成員,老十四手握重兵於西北,而老八等人則在京城相機行事,他們內外配合,是很難有人可以撼動他們的。只可惜風水輪流轉,老十四原本這個不起眼的阿哥在康熙晚期的時候越來越受重用,而老八這個名義上的老大則聖眷不在,這使得兩個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老十四慢慢有了奪嫡的資本,更有奪嫡的心思。在諸皇子爭奪大將軍王的時候,老十四聯合其自己的同母兄弟雍正,讓雍正舉薦他做大將軍王。這使得八爺開始不再信任老十四。比如老十四做上了大將軍王,老八為了牽制老十四,派出了很多人暗中掣肘於老十四。
八爺黨內部的分裂收益最大的便是雍正。原本雍正是八爺黨的頭號競爭對手,可是隨著老十四的崛起,八爺的重心開始放到老十四身上。老十四確實能力還行,在西北不僅策反了八爺的人,更是在康熙大壽之前打了一個大勝仗,並派人送出天石給康熙賀壽。
老八等人見此情景,當然是非常害怕的。他們擔心老十四繼位,所以他們趁著康熙大壽,弄出給死鷹事件。這個事情極大的刺激了康熙,加劇了康熙的死亡,而遠在西北的大將軍王老十四自然弄不清楚北京的情況。畢竟他的父皇還在過大壽,他怎麼能想到自己的父親突然就死了呢?
八爺黨由於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老十四吸引走了,所以在關鍵的時候,他們對雍正是疏於防範的。這種情況下,雍正便抓住機會登上了皇位。只要雍正做了皇帝,情況立馬就反轉了。不要看老十四兵馬多,在和平的時候,兵馬再多也做不了事情。因為老十四的部隊離北京城太遠了,即使他的手下願意跟著他回北京,也是不可能撼動雍正帝位的。雍正只需要下令川陝戒嚴,李衛斷掉他的糧食,老十四也只能有心無力。
如果老八能夠和老十四保持良好的關係,老八提前知會老十四一聲。老十四以大將軍王的身份,年羹堯、李衛等人是不能奈何得了的他,畢竟年羹堯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根本不敢放手和老十四對著幹。一旦老十四在康熙病危之時帶著兵會北京,這種情況下雍正即使做上了皇帝,也是難以坐穩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拜大將軍王西征,手握重兵。為何在康熙六十一年沒有效法明成祖朱棣兵臨城下、武力奪權,而是甘心交出了兵權?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這裡就先挑幾個主要的原因說一說。
兵者,國之大事,手握重兵之人如果失去控制,一旦產生非分之想,武力奪權在所難免。清聖祖(康熙)作為皇帝而不僅僅是父親,對兒子也同樣是要防備的,尤其自身處於垂暮之年,如果不對兒子擁有的兵權加以控制,誰也不敢保證兒子不會產生非分之想,提前武力逼宮上位。因此,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拜胤禵為大將軍王時就已經留了後手。簡單說就是軍隊交給了胤禵,但是後勤補給卻交給了和胤禵不是同一條戰線的清世宗(雍正)。換句話說,胤禵麾下軍隊的後勤補給是由雍正的鐵桿小弟兼大舅哥年羹堯轉運供應的。一旦雍正斷了後勤補給,胤禵手中的軍隊要麼餓死,要麼縱兵搶掠。餓死肯定是沒機會當皇帝的;縱兵搶掠,從青海、甘肅一路搶到北京,想必官心、民心也基本喪失殆盡了,還能堂而皇之當上皇帝?
其次,清朝沒有常備的機動野戰部隊,一旦出現戰事,往往是由各地綠營駐軍、甚至駐防八旗(較少)臨時徵調、集結。換句話說,胤禵麾下的軍隊並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更不是他的私家軍。而且,這支軍隊的各個作戰單位之間原本是不相統屬的,其統率者當中不乏皇帝的死黨和其他勢力的代表。如果是用於國家層面的對外作戰,在皇帝的認可之下胤禵自然是可以指揮得動的。但是,如果用於反叛奪位,胤禵還能不能指揮得動,很難說。
再者,即便胤禵透過其他方式真正控制了這支軍隊。也未必就能夠兵臨北京城下武力奪權。為什麼?因為胤禵麾下的軍隊只是清朝常備軍的很少一部分。各地駐防的八旗和綠營軍隊的數量是其幾倍甚至十幾倍,而這些軍隊是受朝廷而不是受胤禵節制的。換句話說,如果胤禵率軍武力奪權,彼時的雍正並不是無兵可調。胤禵麾下這支軍隊如果從青海、甘肅,一路打回北京,且不說非戰鬥減員,這一路打下來,到北京城下還能剩下多少?一路作戰的疲憊之師還能否對抗裝備精良、後援充足且以逸待勞的京畿駐軍和勤王之師?很難說。
此外,還有一點。清朝將領出徵是不帶家眷的。其實,這也是歷朝歷代的慣例。一來,帶家眷不方便;二來,有人質的性質。因此,康熙六十一年時,胤禵自家的家眷以及主要將領的家眷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雍正手中的人質。即便胤禵為了皇位不顧家眷死活、孤注一擲,其麾下的將領也願意犧牲全家老小賭這一把?正所謂投鼠忌器,胤禵和麾下的將領們不得不掂量掂量。
在權衡利弊之後,胤禵選擇了認輸,起碼是短期內認輸,以等待時機。話說回來,胤禵不認輸又能如何?胤禵赴京之後,雍正轉頭就讓自己的鐵桿小弟兼大舅哥接管了這支軍隊,從此這支軍隊和胤禵再也沒有任何關係,胤禵也從此淪為刀俎之上的魚肉。說到底並不是胤禵不想反而甘心交出兵權,而是沒有反的條件,不甘心也得甘心。
-
4 # 知覺影視
1、胤禵得知訊息滯後,畢竟古代沒有現代通訊裝置。就算800里加急,從京城到邊疆也要幾天。
2、京城封鎖訊息,和十三爺掌握豐臺大營,西山祿箭營作為京城管控兵力很重要。
3、康熙老臣尚有忠勇之士。
-
5 # 大聖駕到
皇十四子根本沒有機會,爭奪皇位,看似掌握兵權,人數眾多,實際上一點機會沒有,為什麼呢?第一,胤禵的糧草供應問題,打仗需要糧草,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給老十四調糧的是誰啊?川陝總督年羹堯,這是老四胤禛的包衣奴才,只要斷了糧,幾十萬大軍吃什麼?喝什麼?第二,名不正,則言不順,老四已經成為了皇帝,這幾十萬士兵賭上身家性命造反,士兵願意嗎?肯定不願意啊,那真正死心賣命造反的可能最終只是幾萬人,以幾萬人打全國軍隊,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第三,想造反也好,兵變也好,必須控制京城部隊,隆科多九門提督,已經歸了胤禛控制。京郊機動部隊歸胤祥控制,胤禛領侍衛內大臣控制宮廷裡幾千人馬,換句話說北京的兵都被胤禛控制了。老十四胤禵是半點機會都沒有,造反就是死路一條。如果不造反,得到胤禛重用還有機會,畢竟跟皇帝同母所生,這個條件是其他皇子不具備的。
-
6 # 滿月已霜
胤禵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子,與雍正胤禛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他天資聰穎,孝順雙親,戰功累累。但是手握兵權的他,為何在雍正登基後,反而讓出了兵權呢?竊以為這要從他們兄弟二人當時的情況來分析,總結一下,有以下3個原因。
胤禵的想法當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時候,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康熙準備把皇位傳給他的訊號,他也因此信心爆棚。所以,當他聽說康熙突然去世,雍正繼位後,他或許也想過擁兵自重。但是由於他常年在邊關征戰,對於京城的動向比別人都慢。失去了資訊敏銳度的他,首先是想回去瞭解情況,和八爺黨商量,因為他知道八爺黨一直不服,肯定會百般阻撓。而且,康熙之前清朝皇位的傳承,都是要經過大家推舉的。因此,胤禵肯定覺得回去後,可以有時間想對策。
退一步說,胤禵和雍正一奶同胞,雍正現在已經即位,如果真的兵戎相見,必然是他們的母親所不忍看到的。而胤禵孝順,考慮到母親的心情,也不會謀反。況且無論誰當皇帝,也不會將對方趕盡殺絕。所以即使胤禵不能登上帝位,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胤禵的困境雖然胤禵是撫遠大將軍,但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統領軍隊,並沒有像老十三那樣與將領們建立絕對的信任,而且那些將領們的家眷都在京城,不一定願意跟著他造反。況且胤禵只掌管西北軍,兵力相對於全國還是很少。其次一應軍需糧草都由雍正的心腹川陝總督年羹堯控制,加上西北方準噶爾不太平。如果起兵,將受到兩面夾擊,毫無勝算。
雍正的優勢自古皇位更替,大多兇險異常。而作為從九子奪嫡的局面中脫穎而出的雍正,肯定會早有預防。雍正在康熙去世後第二天,就讓胤禵立刻回來的理由是奔喪,看看,連康熙駕崩的訊息最先都是雍正傳給胤禵的。胤禵只能回來,不回來就是不孝,若是不交兵權,那就擺明了是謀反,在大義上胤禵就輸了。而且胤禵回來的途中,雍正派人將胤禵和其妻兒老小隔離,分兩路回京。在胤禵回來後,雍正又不讓他回京城,而讓他在景山等著謁陵。這樣,胤禵就無法和同黨商量,自然就不可能造反。另外,胤禵回京後,雍正立馬在軍隊換人,將延信升為貝子接替撫遠大將軍,由年羹堯代替噶爾弼,整個西北軍高層都是雍正的人。
因此,擁兵自重反對雍正是下策。為了自保,胤禵只能接受雍正剝奪兵權,發配去守皇陵。想來也許久經沙場的胤禵已經很累了,並不想再有無謂的犧牲,當然這就給我們留下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了。
-
7 # 一帆風順jxh
康熙死後皇十四子胤禵手握兵權,但他與雍正同是烏雅氏的兒子,儘管他是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帥才,且戰功赫赫。但天時,地利,人和,他不具備。調糧官川陝總督年羹堯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京城部隊隆科多九門提督,歸順胤禛控制。京郊機動部隊胤禛已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手裡。無論是康熙老臣忠勇之士,還是領頭侍衛內外大臣把持著宮廷裡的人馬。從而胤禵根本不敢與雍正爭奪皇位,而是讓出兵權。
-
8 # 歷史早知道
皇帝兒子眾多,但是皇位卻只有一個,誰不曾想象坐鎮金鑾殿,掌控天下權柄,君臨天下,更何況是與皇帝之位出手可即的數位皇子呢?如太子胤礽、如大阿哥、如受朝臣擁戴的八阿哥、又如手握重兵的黃十四子。
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備受重用,最終在西北領軍平定叛亂,被冊封為大將軍王。此時的胤禵絕對是對皇位有所期待的,手握重兵,鎮壓邊疆,皇寵日隆,試問誰與爭鋒呢?可是後來的結果是四阿哥胤禛繼位,這對於這位大將軍王絕對是不小的打擊的。
當時的背景是,胤禵在西北領兵,而接到了宗人府的詔令,讓他回京,而此時的胤禵並不知道皇帝已經駕崩,所以就幾十騎緊趕慢趕終於在距離回京不遠,大概三天路程的情況下,得知了皇帝駕崩,雍正繼位的事,此時的他也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事實。有很多人肯定在說,他重兵在握,其實可以造反啊。
老十四為什麼沒反,原因有三點
第一
他沒機會反。雖然他西北大軍在握,可是西北空有大軍,卻沒有自主籌措錢糧的能力,這都是靠著內地的供給,而要供給大軍,則陝川之地掌控著其咽喉,要知道當時擔任四川總督的是年羹堯,眾所周知年羹堯是雍正的人,只要年羹堯給他斷糧,他的西北大軍就會不戰而潰。
第二
雍正進宮搶先登基,然後緊閉九門。隔了數日公佈“遺詔”,其間不允許任何皇子、國戚弔喪。這是法統搶先一步。以新君直接面對眾奪嫡兄弟。
第三
當時他遠在西北,對京城內的形勢一概不知,作為八爺黨的成員之一,即便能率軍入京,把一母同胞的哥哥老四拉了下來,最可能上位也是老八,而不是他。老八上位了,擁兵作亂的黑鍋就得他老十四背了,說不定還會被老八給定個罪給斬了。而老四上位,怎麼也會念一點一母同胞的親情吧,所以都這時候,他又何必苦苦掙扎,找不自在呢。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大局考慮,還是從十四阿哥自身利益考慮,起兵反對雍正這個舉動是萬萬不可行的。為了保護自己的軍隊及自保,十四阿哥只能接受雍正剝奪兵權,發配去守皇陵。
反觀老十四也是一個愚笨之人,他不與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一夥,反而和老八他們一夥來反對自己的親哥哥和他作對,處處為難自己的親哥哥,雍正縱然恨他,最後也沒殺了他,其他兄弟就沒這麼好命了。
-
9 # 我不是胡婻婻
皇十四子胤禵手握兵權,然而在雍正即位後卻沒有提兵進京,反而是讓出了兵權?
那麼就不得不提起雍正即位時兩大擁立大臣了。隆科多和年羹堯。
而且雍正在康熙的詔書下即位已經名正言順,胤禵就算提兵進京也不得人心。
或許這就是胤禵讓出兵權的原因吧!具體我們在詳細分析一下。
九門提督隆科多 川陝總督年羹堯
雍正皇帝的順利登基,雖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是和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支援時密不可分的。
兩人一內一外,在康熙逝去後,迅速支援皇四子雍正成功即位九五。
我們先說一下隆科多
隆科多時康熙的妻弟,雍正的舅舅。在康熙逝去時,隆科多出任九門提督。
康熙病重的時候居住於暢春園,當時的隆科多負責衛戍,當康熙的貼身太監魏珠告訴隆科多康熙病逝這個訊息後。隆科多權衡利弊將這個訊息告訴了當時的皇四子雍正。
當時如果隆科多先告知了那位皇子,那位皇子就有可能佔的一線先機,從而在皇位之爭上比其他的人多一些可能。
而且當時隆科多就任九門提督,手底下大約有三萬士兵。而且雍正當時已經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所以很迅速的就成功登基。
豐臺大營的兵力和九門提督的支援就算十四皇子胤禵帶兵回家,不說地方上軍隊的阻力,就京師的兵力,都夠吃上一壺了。
正因為隆科多這個九門提督和豐臺大營的兵力,就算十四皇子胤禵帶兵回來爭奪皇位也會功敗垂成,無功而返。
我們再說一下年羹堯。
年羹堯和雍正即是君臣,亦是親戚。年羹堯的妹妹當時是雍正的側福晉。所以年羹堯是雍正的鐵桿支持者。
年羹堯當時出任川陝總督,手握重兵。就算胤禵提兵進京也會遇上年羹堯的阻撓。而且胤禵計程車兵大多家眷在雍正的掌握下,就算你想回京坐這天下第一人的買賣。手底下計程車兵也不見得跟隨你。
而且此時的雍正在有詔書的情況下即位,明正言順。而胤禵帶兵回京爭奪帝位,成功了則以。不成功這可是滅九族的買賣。大家當兵吃響,為你效命還沒有什麼,幹這個不確定成不成功的內鬥帝爭,當然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所以在外有年羹堯大軍的阻撓,在內有豐臺大營和九門提督兵力的支援,而且胤禵所率的兵心不可用,就算你兵權再大,一切也會付諸東流水,徒勞無功。
雍正即位後的遠見。
雍正繼位後並沒有將其他的皇子斬草除根,而是一一厚待。
胤禵在這樣的榜樣下認為自己就算不帶兵回京奔喪,雍正也會對自己優渥相待。
正在雍正即位後對各皇子的種種厚待,讓胤禵放下了對雍正的戒心。也讓自己進了京城這個鳥籠,從此一朝為臣,處境悽慘。
胤禵在回京後其兵權被雍正快刀斬亂麻的剝奪。從而胤禵徹底的失去了自己的勢力,也為自己的悲慘遭遇埋下了伏筆。
所以說內有隆科多的兵力支援,外有年羹堯軍力的支援。而且雍正在詔書的即位名正言順再加上雍正厚待其他皇子的策略。所以權衡利弊後,放下戒心的皇十四子選擇了回京。最後被剝奪了兵權。時也命也,為之奈何。
-
10 # 王大花大王
老十四胤禵肯定是不甘心交出兵權的。很多人認為胤禵沒有反是因為陝甘總督年羹堯、以及管著西北大軍糧食的李衛,這其實只是表面原因。其實,他之所以手握重兵沒有反,最重要的還是被八爺坑了。因為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雍正已經做上皇帝了,此時雍正早就提前佈置好了,他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有句話叫做先發制人,後發則受制於人。老十四吃虧就吃虧在這裡,他雖然手握十萬大軍,但是距離京師太晚,加上八爺有意封鎖訊息,這使得他在關鍵時候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情。
按理說老十四和老九、老十都是八爺黨的成員,老十四手握重兵於西北,而老八等人則在京城相機行事,他們內外配合,是很難有人可以撼動他們的。只可惜風水輪流轉,老十四原本這個不起眼的阿哥在康熙晚期的時候越來越受重用,而老八這個名義上的老大則聖眷不在,這使得兩個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老十四慢慢有了奪嫡的資本,更有奪嫡的心思。在諸皇子爭奪大將軍王的時候,老十四聯合其自己的同母兄弟雍正,讓雍正舉薦他做大將軍王。這使得八爺開始不再信任老十四。比如老十四做上了大將軍王,老八為了牽制老十四,派出了很多人暗中掣肘於老十四。
八爺黨內部的分裂收益最大的便是雍正。原本雍正是八爺黨的頭號競爭對手,可是隨著老十四的崛起,八爺的重心開始放到老十四身上。老十四確實能力還行,在西北不僅策反了八爺的人,更是在康熙大壽之前打了一個大勝仗,並派人送出天石給康熙賀壽。
老八等人見此情景,當然是非常害怕的。他們擔心老十四繼位,所以他們趁著康熙大壽,弄出給死鷹事件。這個事情極大的刺激了康熙,加劇了康熙的死亡,而遠在西北的大將軍王老十四自然弄不清楚北京的情況。畢竟他的父皇還在過大壽,他怎麼能想到自己的父親突然就死了呢?
八爺黨由於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老十四吸引走了,所以在關鍵的時候,他們對雍正是疏於防範的。這種情況下,雍正便抓住機會登上了皇位。只要雍正做了皇帝,情況立馬就反轉了。不要看老十四兵馬多,在和平的時候,兵馬再多也做不了事情。因為老十四的部隊離北京城太遠了,即使他的手下願意跟著他回北京,也是不可能撼動雍正帝位的。雍正只需要下令川陝戒嚴,李衛斷掉他的糧食,老十四也只能有心無力。
如果老八能夠和老十四保持良好的關係,老八提前知會老十四一聲。老十四以大將軍王的身份,年羹堯、李衛等人是不能奈何得了的他,畢竟年羹堯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根本不敢放手和老十四對著幹。一旦老十四在康熙病危之時帶著兵會北京,這種情況下雍正即使做上了皇帝,也是難以坐穩的。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胤禵為何不揮師回京奪位,是因為年羹堯牽制糧草嗎?
- 《雍正王朝》中“撫遠大將軍王”胤禵提兵造反了嗎?為什麼?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後,軟禁弟弟胤禵,為何還要召20歲的弟媳入宮?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送給康熙的壽禮怎麼變成了死鷹?真是老八胤祀做的手腳嗎?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頂撞康熙以 後,為何母親德妃卻升為皇貴妃?
- 雍正王朝:八阿哥耍老十四胤禵起內訌,康熙如何識破詭計?
- 《雍正王朝》裡雍正繼位後,不僅削掉弟弟兵權,為何還要將弟媳納入皇宮當侍女?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什麼不讓胤禵繼續當撫遠大將軍王從而繼續平叛羅卜藏丹增?
-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十四爺胤禵回家奔喪,為什麼會有喬引娣這個女人的劇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病逝,四阿哥胤禛登基後震呆了沉浸在皇帝夢中的十四子,他還沒回過神就接到新帝旨意,把大將軍印務交給平逆將軍延信,立即動身回京,抵京後即被雍正軟禁。十四子參與奪嫡鬥爭的活動至此驟然落下帷幕!!當時雍正也在那兒,十四子望見了,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本來奪取江山大有希望,不想今曰屈為臣子,心中怒火萬丈!只得含憤忍辱遠遠地給皇兄叩頭,但情緒極壞,無論如向也不向皇帝表示祝賀和親近。雍正為示大度,向前將就他,他還不動彈,侍衛蒙古人(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他向前。待到離開皇帝,十四子就責罵拉錫。